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模拟检测试题:综合训练(四)(全国通用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总复习模拟检测:综合训练(四)(全国卷通用版)
语文试题
2020.2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的创新需要创新性的文化作为必要条件。但创新性的文化也是历史性生成的,并不具有自然的或天赋的性质。创新性文化的生成既受客观的历史进程的制约,也与人们的主观自觉密切相关。
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中是否蕴含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处于农耕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较之处在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就其一般性与总体性的文化性质而言,前者呈现出保守性,后者呈现出创新性。中外不少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常得出的结论是,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中国人看重的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西方人看重的是知识的批判与文化的创新。这种看法如果仅就中西方文化国的近代史的比较而言,的确是有道理的,但若从全部中面文化史的比较而言,这种着法难以成立。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与代表的西方文化,不仅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一样,经历了一
个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时期,而且在文化运行的方式上,儒学与基督教也遵循着相似的轨迹,尊经重典、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是其主要特征,学者的主要使命是对经典的诠释与论证。
所有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保守性,无论东西方,概无例外。深刻的原因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西方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西方文艺复兴与18世纪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发生了深刻性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以及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上的明显落后,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以机器为生产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接方式取代了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其基本特征。正是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才使得西方文化取得了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
生产方式与交接方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但不是唯一性的因素。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这样的现象,处在大致相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发展水平的民族,在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创新性的文化是生成的,它既受自发性因素的影响,但也需要人们自觉地倡导与培育。首先是倡导,应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鼓励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的文化内容与形式。文化的创新是一项群众的事业,只有当全体国民都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其次创新性文化的形成也需要培育。创新文化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只要我们放弃文化保守主义,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性文化的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再一次辉煌,再创造出一座新的文化高峰。
(节选自林剑《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B.不少从事中西方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国人注重文化传承,西方人重视文化创新。
C.在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下,西方文化才得以从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期突围而出。D.如果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态,始终不移地建设创新性文化,定能为中华民族文化再谱新篇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化创新与创新性文化的关系入手,重点阐述了创新性文化是如何生成的。
B.文章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论证了“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的观点是不正确的。C.文章能够由表及里,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形成的深层原因。D.文章先论述创新性文化的生成受客观因素驱动,再论述创新性文化与人们的主观自觉有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创新性的文化能孕育出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会促进创新性的文化诞生,二者相辅相成。B.儒学与基督教尽管在文化运行的内容上各不相同,但就文化运行的方式来看是基本一致的。C.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具有保守性的根本原因。
D.如果在全社会的范围营造出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全体国民就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码学相关联所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
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储存带来公开与透明,也让数据直接产生价值;信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性带来安全与诚实,也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互信。区块链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又一大浪潮,将作为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机会。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领导讲话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最前沿”“制高点”“新优势”,三个词无疑说明中国在区块链竞争领域的目标确定而唯一:就是争夺第一。
(摘编自《<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全文解读》中研网)材料二:
(资料来源:《清华区块链技术应用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