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客观上国民党围剿力度空前强大,主观上由于博古李德的不正确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
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念遵义会议召开82周年”合唱音乐会,演唱《长征主歌》中的四首:①《四渡赤水出奇兵》、②《过雪山草地》、③《遵义会议放光芒》4《到吴起镇》。如果按红军长征路线依序演唱,其顺序应该是(D)
A.①②③4 B.①③②4
C.②4③①D.③①②4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B)
A.井冈山会师B.会宁会师
C.吴起镇会师D.遵义会议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壮举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A.长征开始B.度过湘江
C.遵义会议D.突破四道封锁线
4.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战略转移重大转折转危为安(C)
↑↑↑→
1934年1935年1936年
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
5.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明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B)
横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
(3)“金沙水拍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军事意义?
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4)长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D)
A.艰苦朴素精神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
C.敢于创新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五.问题思考
1.红军长征过程遇到哪些艰难险阻?
敌人重重包围,红军缺吃少穿,装备差,道路险阻,共产国际瞎指挥,左倾错误。
三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根据材料,分析红军在斗争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军事上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
4.当堂检测
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了1927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D)
二.自主预习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和等人在军事上“左”
的错误,红军被迫进行。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和“左”的错误,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
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走向的标志。
A.第一次反“围剿”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D.第五次反“围剿”
2.“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A)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遵义会议召开
C.长征冲破敌军重重包围D.红军到达陕北
3.“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处处挨打,疲于奔命。”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C)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
课题: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总课时_1_
学习目标:1.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束标志、意义;
2.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3.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经过,感悟长征精神。
任务与问题
方法与要求
我的发现
一、导课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引起国民党统治者的恐慌。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结果如何?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摆脱蒋介石的“围剿”的?
4.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革命根据地,与
胜利会师。
5.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铸就了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合作探究
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2.每人搜集一个长征的故事互相交流,谈谈这些故事折射出哪些精
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认真阅读课本,寻找问题答案
小组合作探究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客观上国民党围剿力度空前强大,主观上由于博古李德的不正确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
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念遵义会议召开82周年”合唱音乐会,演唱《长征主歌》中的四首:①《四渡赤水出奇兵》、②《过雪山草地》、③《遵义会议放光芒》4《到吴起镇》。如果按红军长征路线依序演唱,其顺序应该是(D)
A.①②③4 B.①③②4
C.②4③①D.③①②4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B)
A.井冈山会师B.会宁会师
C.吴起镇会师D.遵义会议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壮举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A.长征开始B.度过湘江
C.遵义会议D.突破四道封锁线
4.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战略转移重大转折转危为安(C)
↑↑↑→
1934年1935年1936年
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
5.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明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B)
横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
(3)“金沙水拍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军事意义?
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4)长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D)
A.艰苦朴素精神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
C.敢于创新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五.问题思考
1.红军长征过程遇到哪些艰难险阻?
敌人重重包围,红军缺吃少穿,装备差,道路险阻,共产国际瞎指挥,左倾错误。
三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根据材料,分析红军在斗争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军事上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
4.当堂检测
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了1927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D)
二.自主预习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和等人在军事上“左”
的错误,红军被迫进行。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和“左”的错误,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
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走向的标志。
A.第一次反“围剿”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D.第五次反“围剿”
2.“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A)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遵义会议召开
C.长征冲破敌军重重包围D.红军到达陕北
3.“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处处挨打,疲于奔命。”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C)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
课题: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总课时_1_
学习目标:1.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束标志、意义;
2.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3.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经过,感悟长征精神。
任务与问题
方法与要求
我的发现
一、导课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引起国民党统治者的恐慌。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结果如何?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摆脱蒋介石的“围剿”的?
4.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革命根据地,与
胜利会师。
5.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铸就了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合作探究
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2.每人搜集一个长征的故事互相交流,谈谈这些故事折射出哪些精
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认真阅读课本,寻找问题答案
小组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