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 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d98723d0d233d4b14e69fd.png)
• ⑶最佳适应算法
• 最佳适应算法的空闲链是按空闲区从小到大顺序排 列。为进程选择分区时总是寻找其大小最接近进程 所要求的存储区域。所谓“最佳”是指每次为进程 分配内存时,总是把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 分区分配给进程,避免“大材小用”。
• 因为每次分配后所切割下来的剩余部分总是最小的, 这样将加速碎片的形成。
• ①如果被回收空闲分区没有空闲伙伴分区,那么保留该分区为一 个独立的空闲分区,否则执行②;
• ②合并回收分区及其伙伴分区,从而得到一个尺寸(2I+1)更大的 回收空闲分区,转移到①;
一个伙伴系统内存分配与回收的例子
• 伙伴系统克服了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技术的缺陷。但是伙伴 系统存在一个问题,即内存空间需要不断地进行分裂和合并,频繁的 伙伴分区合并操作会浪费很多时间。
• ③内存分配原则,以页帧为单位来分配内存,将进程若干个逻辑上连续的 页面装入若干个离散的页帧中,由页表提供进程的页号到存储空间帧号的 映射。
5.2.4伙伴系统
• 其实现原理如下: • 一个伙伴系统内存的用户可用空间为2U。进程申请存储空间时,
系统总是为其分配大小为2I的一个空闲分区。其中S≤I≤U,2S是系 统允许的最小分区尺寸。在实际操作系统中,最小分区尺寸一般 为212。 • 如果进程申请的存储空间大小为K,且2I-1<K≤2I,则将整个2I大小的 分区分配给该进程;否则,该分区被分割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伙伴 分区,大小为2I-1;再判断K是否满足条件:2I-2<K≤2I-1,若满足条件, 则将两个伙伴中的任何一个分配给该进程。否则,将其中一个伙 伴又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伙伴分区;此过程一直继续进行,直到 产生的分区满足条件I-J≥S并2I-J-1<K≤2I-J,将2I-J大小的分区分配给该 进程;当I-J-1<S时,系统不再分割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伙伴分区,将 2S大小的分区分配给该进程。 • 当进程执行完毕,释放一个尺寸为2I的分区时,系统用下面的算法 回收该分区。
烟花爆竹规章制度范文(4篇)
![烟花爆竹规章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87f7b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1.png)
烟花爆竹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工作。
第三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是避免烟花爆竹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对烟花爆竹的生产、销售、运输、存储、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管。
第四条所有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五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取得相关生产许可证,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
不得生产未经许可的烟花爆竹产品,不得违规使用工艺、材料和装备。
第六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责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第七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杜绝烟花爆竹的混装混包、违规加工、私自调整配方等行为。
第八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可追溯产品的生产、销售及使用情况。
第三章销售管理第九条烟花爆竹销售企业应当依法取得销售许可证,设置销售专区,并在显著位置标示烟花爆竹的种类、品牌、生产企业等相关信息。
第十条烟花爆竹销售企业应当对购买者进行身份验证并记录购买者的相关信息,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花爆竹。
第十一条烟花爆竹销售企业应当严禁销售过期、变质、损坏或被修改过的烟花爆竹产品,不得进行伪造、涂改、转售等违规行为。
第十二条烟花爆竹销售企业应当加强对销售场所的安全管理,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销售场所无火源、无易燃物品。
第四章运输管理第十三条烟花爆竹运输企业应当取得相关运输许可证,配备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并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十四条烟花爆竹运输企业应当对运输过程中的烟花爆竹进行包装、固定,确保不发生碰撞、磨擦等导致的安全事故。
第十五条烟花爆竹运输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路线、速度和时间进行运输,避免在人口密集区、易燃易爆区、禁止通行区域等危险场所停留或过境。
工厂物料全批次管理制度
![工厂物料全批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26191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厂物料管理,确保物料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物料的采购、验收、存储、领用、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物料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质量第一原则;2. 经济合理原则;3. 效率优先原则;4. 安全环保原则。
第二章物料分类与编码第四条物料分类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进行分类,确保物料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五条物料编码应采用统一的标准,便于物料识别和管理。
第六条物料分类及编码标准由物料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厂部审批。
第三章采购管理第七条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
第八条采购计划应包括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供应商、采购时间等信息。
第九条采购部门应选择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条采购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1. 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2. 单价、总价、付款方式;3. 交货时间、地点;4. 质量标准、检验方法;5. 违约责任;6. 争议解决方式。
第十一条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四章验收管理第十二条物料验收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质量标准进行。
第十三条验收部门应配备专职验收员,负责物料的验收工作。
第十四条验收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2.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第十五条验收程序如下:1. 检查物料包装、标识、数量是否符合要求;2. 检查物料外观、尺寸、重量等是否符合质量标准;3. 检查物料内在质量,如需要进行检验;4. 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单,并将验收单送交相关部门。
第五章存储管理第十六条物料存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分类存放,分区管理;2. 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3. 保持仓库整洁、干燥、通风;4. 防止物料受潮、受潮、变质、损坏。
第十七条仓库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2. 熟悉仓库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b12dbba8956bec0875e347.png)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三十三分。
5、考虑一个分页存储器,其页表存放在内存。(*)
(1)若内存的存取周期为0.6us,则CPU从内存取一条指 令(或一个操作数)需多少时间? (2)若使用快表且快表的命中率为75%,则内存的平 均存取周期为多少?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三十三分。
(3)
100K
首 次
110K
适 应 200K
法 230K
300K 315K
10KB 30KB 15KB
100K 110K
200K 215K 230K
300K
315K
10KB
作业1 15KB
15KB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三十三分。
100K
最 110K 佳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三十三分。
4、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空间共有32个页面,每页1KB,主存16KB。 试问: (1)逻辑地址的有效位是多少? (2)物理地址需要多少位? (3)假定某时刻系统用户的第0,1,2,3页分别分配的物理块号为5, 10,4,7,试将虚地址0A5C和093C变换为物理地址。
对于逻辑地址为3000
P=3000/1024=2
W=3000 mod 1024=952
A=3000=(2,952)
查页表2号页在1号块,所以物理地址为 M=1024*1+952=1976
对于逻辑地址5012
P=5012/1024=4 W=5012 mod 1024=916
因页号超过页表长度,该逻辑地址非法。
虚拟内存容量的理论值是210 *220=1G;
最大段内地址为220=1M,超过512K的内存容量, 故最大实际段长为512k而不是1M。
操作系统第5章存储管理3虚拟存储
![操作系统第5章存储管理3虚拟存储](https://img.taocdn.com/s3/m/f8365e9084868762caaed56d.png)
举例:某进程依次访问如下地址:
0100,0432,0101,0612,0102,0103, 0104,0101,0611,0102,0103,0104, 0101,0610,0102,0103,0104,0101, 0609,0102,0105。若页面大小为100, 上述访问串可简化为: 1,4,1,6,1,6,1,6,1,6,1
4 0 3
2 3 4 2 0 4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7 0 1 2 3 0 4
结果:缺页次数共10次。
次序
页 面 分 配 情 况 是否 缺页 换出 的页
7
0
1 1
2 2
0
3 3
0 0
4 4
2 2
3 3
0 0
3
2
0
7 7
0
7
1
0
2
1
3
2
0
3
4
0
2
4
3
2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7 0 1 2 3 0 4
4 0 3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7 0 1 2
次序
7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页 面 分 配 情 况
是否 缺页 换出 的页
1 2 0 7 7 0 1 7 0
3 0 2 3 1 2
4 0 3
2 4 0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7 0 1 2 3
次序
7
0
1
2
0
3
0
第5章 电子商务物流采购与储存管理PPT课件
![第5章 电子商务物流采购与储存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0b3660a58da0116c1749db.png)
二为设立存货控制基准,以最经济的订购方式与控制方 法来提供营运所需的供应
22
二、存货管理的方法
1.“20-80”法则 2.ABC分类管理 3.储存数量合理化管理方法 4.储存时间合理化管理
23
1.“20-80”法则
指20%的产品占了销售额的80%,因 此,只要对此少量而重要的存货施以重点 管理,便能使存货管理到达完善的境界。
动的管理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的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起始环节。 2.作用:
第一,通过采购管理降低原料成本是企业增加利 润的一个极有潜力的途径
第二,使库存合理,降低企业资金占用和管理成 本
第三,影响供货的及时性、供货价格和供货质量
4
二、采购管理的内容
1.采购管理的内容 主要包括: 业务支持(设计流程,建立组织,配套建设,管理支持,评估业务,产生报告) 业务审核(送达文档,审核文档,改进意见) 优化调整(分析改进意见,确定调整措施,实施措施,形成文档) 批准实施(接受新文档,批准手续,业务操作)
2.与传统采购管理的差异
(1)为保证安全库存而采购→为企业订单而采购 (2)由采购管理→现场管理 (3)从一般买卖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5
三、基于INTERNET的采购管理
机会分析及 供应商管理
建立和约 寻求方案与报价
议价及决标
目录管理
履行和约 商品分析
供应商绩效 内部规范
付款回报
订单管理与 执行验收
11
▪ 经济订购订购批量(总费用最低的一次订 购数量)的确定:
12
▪ (2)定期订货方式
▪ 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订货补充
操作系统学习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学习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dd255c6f1aff00bfd51e53.png)
第五章存储管理一.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A.页表(页表寄存器)B.快表C.存储键D.索引动态重定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9.硬盘容量1G,内存容量为1024k,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B.1024MC.10GD.10G+1M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A.ROMB.RAMC.CPUD.虚拟存储器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操作系统 110440113-王力.第五章
![操作系统 110440113-王力.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d31734e3f8c75fbfc77db21c.png)
4.什么是动态链接?用哪种存储管理方案可以实现动态链接?
答:动态链接是指进程在运行时,只将进程对应的主程序段装入内存,在主程序段运行过程中,当需要用到哪个子程序段或数据段时,再将这些段调入内存,并与主程序段连接。通常段式管理方式可以以程序段为单位进行调度。
5.某进程的大小为25F3H字节,被分配到内存的3A6BH字节开始的地址。但进程运行时,若使用上、下界寄存器,寄存器的值是多少?如何进行存储保护?若使用地址、限长寄存器,寄存器的值是多少?如何进行存储保护?
答:上、下限寄存器:
上限寄存器的值是3A6BH,下限寄存器的值是3A6BH+25F3H=605EH。访问地址只能大于3A6BH而小于605EH,否则产生越界中断。
(2)写出该进程每一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
答:第0页的起始地址是2*4KB=8KB。
第1页的起始地址是4*4KB=16KB。
第2页的起始地址是7*4KB=28KB。
第3页的起始地址是5*4KB=20KB。
(3)逻辑地址4146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答:4146%4*1024=1……50,对应的块号是4,则对应的物理地址是4*4*1024+50=16434
答:如果物理空间变为2MB,块的大小不变,故块号的数目为1024个即10个二进制位。
8.某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内存的大小为64KB,被分为16块,块号为0、1、2、……、15。设某进程有4页,其页号为0、1、2、3,被分别装入内存的2、4、7、5,问:
第五、六章存储器管理练习题
![第五、六章存储器管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15b6fb312b3169a551a46d.png)
第五、六章存储器管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A、方便用户 B.提高主存空间利用率 C.方便用户和提高主存利用率 D.增加主存实际容量2.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中进行的。
A.编译过程 B.装入过程 C.修改过程 D.执行过程3.提高主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内存分配 B.内存保护 c.地址转换 D.内存扩充4.可变分区管理方式按作业需求量分配主存分区,所以( )。
A.分区的长度是固定 B.分区的个数是确定的C.分区长度和个数都是确定的 D.分区的长度不是预先固定的,分区的个数是不确定的5.( )存储管理不适合多道程序系统。
A.一个分区 B.固定分区 C.可变分区 D.段页式6.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 )分配作业的主存空间。
A.根据一张主存分配表 B.根据一张已分配区表和一张空闲区表C.根据一张“位示图”构成的主存分配表 D.由系统自由7.可变分区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中不包括( )。
A.最先适应分配算法 B.顺序分配算法 C.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D.最坏适应分配算法8.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下收回主存空间时,若已判定“空闲区表第j栏始址=归还的分区始址+长度”,则表示( )。
A.归还区有下邻空闲区 B.归还区有上邻空闲区C.归还区有上、下邻空闲区 D.归还区无相邻空闲区9.当可变分区方式管理内存空间去配时,要检查有无相邻的空闲区,若归还区始地址为S,长度为L,符合( )表示归还区有上邻空闲区。
A.第j栏始址=S+L B.第j栏始址+长度=SC.第j栏始址+长度=S且第k栏始址=S+L D.不满足A、B、C任一条件10.碎片现象的存在使( )。
A.主存空间利用率降低 B.主存空间利用率提高C.主存空间利用率得以改善 D.主存空间利用率不受影响11.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把空闲区( )。
A.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B.按地址顺序从大到小登记在空闲区表个C.按长度以递增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D.按长度以递减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12.分页存储管理时,每读写一个数据,要访问( )主存。
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三篇)
![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8ac5a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1.png)
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储、使用的管理工作,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和规范使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含属地)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疫苗生产单位等使用和管理新冠疫苗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储、使用等环节,应当符合国家疫苗标准和规范,并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
第二章疫苗领取管理第四条疫苗的领取应当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领取疫苗前必须查验疫苗的合格证书和相关资质证明。
第五条疫苗的领取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计划,确保疫苗的供应和使用的可行性。
第六条疫苗的领取应当按照疫苗的种类、数量、规格等进行登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第七条疫苗的领取应当在符合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安全、可靠的渠道进行。
第三章疫苗登记管理第八条疫苗的登记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疫苗的信息和使用情况,并做好数据的备份和存储工作。
第九条疫苗的登记应当及时、准确,并标明疫苗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相关信息。
第十条疫苗的登记应当做到分类、分级、分级管理,根据疫苗的用途和使用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管理。
第十一条疫苗的登记应当注明接种者的基本信息,同时做好接种者的隐私保护工作。
第四章疫苗验收管理第十二条疫苗的验收应当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验收前必须对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
第十三条疫苗的验收应当按照疫苗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严格把关验收的每一个环节。
第十四条疫苗的验收应当做到明确、规范,并按照要求填写验收报告,并将报告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五条疫苗的验收应当注明验收人员的姓名、职务、验收结果等,并存档备查。
第五章疫苗存储管理第十六条疫苗的存储应当遵循疫苗的储存条件和要求,建立完善的储存设施和设备。
第十七条疫苗的存储应当根据疫苗的类别和特性,进行分类、分区、分级的管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标识。
操作系统第5章(存储器管理习题与解答)
![操作系统第5章(存储器管理习题与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fd9e4f89941ea76e58fa04dd.png)
第5章存储器管理习题与解答5.2 例题解析例5.2.1 为什么要引入逻辑地址?解引入逻辑地址有如下原因:(1) 物理地址的程序只有装入程序所规定的内存空间上才能正确执行,如果程序所规定内存空间不空闲或不存在,程序都无法执行;(2) 使用物理地址编程意味着由程序员分配内存空间,这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势必造成程序所占内存空间的相互冲突;(3) 在多道程序系统中,程序员门无法事先协商每个程序所应占的内存空间的位置,系统也无法保证程序执行时,它所需的内存空间都空闲。
(4) 基于上述原因,必须引入一个统一的、在编程时使用的地址,它能够在程序执行时根据所分配的内存空间将其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这个地址就是逻辑地址。
(5) 逻辑地址的引入为内存的共享、保护和扩充提供方便。
例5.2.2 静态重定位的特点有哪些?(1) 实现容易,无需增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2) 一般要求为每个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存储区;(3) 在重定位过程中,装入内存的代码发生了改变;(4) 在程序执行期间不在发生地址的变换;(5) 在程序执行期间不能移动,且难以做到程序和数据的共享,其内存利用率低。
例5.2.3 动态重定位的特点有哪些?(1) 动态重定位的实现要依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且存储管理的软件算法比较复杂;(2) 程序代码是按原样装入内存的,在重定位的过程中也不发生变化,重定位产生的物理地址存放在内存地址寄存器中,因此不会改变代码;(3) 同一代码中的同一逻辑地址,每执行一次都需要重位一次;(4) 只要改变基地址,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代码在内存中的移动;(5) 动态重定位可以将程序分配到不连续的存储区中;(6) 实现虚拟存储器需要动态重定位技术的支持;尽管动态重定位需要硬件支持,但他支持程序浮动,便于利用零散的内存空间,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和虚拟存储,所以现代计算机大都采用动态重定位。
例5.2.4 装入时动态链接的优点有哪些?(1)便于软件版本的修改和更新在采用装入时动态链接方式时,要修改或更新各个目标模块,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对于经静态链接以装配在一起的装入模块,如果要修改或更新其中的某个目标模块时,则要求重新打开装入模块,这不仅是低效的,而且对于普通用户是不可能的。
第五章 存储管理(3)习题
![第五章 存储管理(3)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399b3f10661ed9ad51f324.png)
第五章 内存管理(3)一、单项选择题1.虚拟存储技术是 。
A .补充内存物理空问的技术B .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 .扩充外存空问的技术D .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2.以下不属于虚拟内存特征的是 。
A .一次性B .多次性C .对换性D .离散性 3.虚拟内存的基础是 。
A .局部性理论B .代码的顺序执行C .变量的连续访问D .指令局部性4.实施虚拟存储器管理的依据是程序的 。
A .局部性原 B .动态性原理 C .并发性原 D .一致性原理5.实现虚拟内存最主要的技术是 。
A .整体覆盖 B .整体对换 C .部分对换 D .多道程序设计6.虚拟存储器是 。
A .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B .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C .容量扩大了的主存D .实际上不存在的存储器7.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字节。
A .2GB B .4GB C .100KB D .640KB8.设主存容量为1MB ,外存容量为400MB ,计算机系统的地址寄存器有24位,那么虚存的最大容量是 。
A .1MB B .401MBC .1MB+242 B D .242 B9.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其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 E 确定的,其实际容量是由 D 确定的。
A .计算机字长B .内存容量C .硬盘容量D .内存和硬盘容量之和E .计算机的地址结构10.以时间换空间的技术是 。
A .分时技术B .虚拟技术C .并发技术D .缓冲技术 11.有关虚拟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B .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C .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D .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 12.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分页是由 实现的。
第5章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 存储管理
![第5章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4e64fa04a1b0717fd5dda2.png)
第五章存储管理一、选择题:1.将作业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中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
A.重定位B.逻辑变换C.地址交换D.进程创建2.虚存的基础是()。
A.局部性理论B.程序执行时对内存访问不均匀C.指令局部性D.变量的连续访问3.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A.实现存储保护B.实现信息共享C.扩充辅存容量D.扩充主存容量4.在地址映射方式中,静态重定位具有的特点是()。
A.可以把一个作业分配在一个不连续的存储区域中B.可以实现不同作业主存信息的共享C.要求把一个作业分配在一个连续的存储区域中D.很容易实现主存的扩充5.在地址映射方式中,动态重定位具有的特点是()。
A.很难实现主存的扩充,可采用覆盖技术来实现B.地址在执行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C.很难实现不同作业主存信息的共享D.非常简单,任何计算机,任何操作系统都可以实现6.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A.解决碎片问题B.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C.回收空白区方便D.摆脱用户干预7.实现虚存最主要的技术是()。
A.整体覆盖B.整体对换C.部分对换D.多道程序设计8.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中进行的。
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C.修改过程D.执行过程9.在下面关于虚拟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要求程序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一直驻留在内存B.要求程序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C.要求程序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一直驻留在内存D.要求程序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10.虚存的可行性的基础是()A.程序执行的离散性B.程序执行的顺序性C.程序执行的局部性D.程序执行的并发性11.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12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第5章 存储管理3-分段+段页+局部原理
![第5章 存储管理3-分段+段页+局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d3f58616fc700aba68fc6b.png)
假定一个多用户系统可容纳40个用户,某应用 程序包括160KB的TextEditor代码区和40KB 的数据区(共200K),则需8M内存支持;若代 码是可重入的(Reentrant),则代码 区 可 共 享 , 因 而 其 所 需 内 存 空 间 为 1760KB (=160+40x40)。
程序链接方式: 链接程序的功能是将经过编译或汇编后所得到的一组 目标模块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库函数,装配成一个完整 的装入模块。实现连接的方法有三种: 1.静态链接方式(Static Linking) 2.装入时动态链接(Load time Dynamic Linking) 3.运行时动态链接(Run-time Dynamic Linking)
在进行地址转换时,系统将逻辑地址中的段号与段表长度进行 比较,若段号超过段表长度,表示超界,产生越界中断;若未 越界,根据段表起始地址和段号计算出该段对应段表项的位置 ,读出该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然后再检查段内地址是否超过 该段的段长,若超过则同样发出越界中断信号;若未越界,则 将该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与段内位移相加,从而得到要访问的 物理地址。
段号 0 1 2 3 4
段的长度 660 14 100 580 96
内存起始地址 219 3330 90 1237 1952
5.5.2 段式管理的实现原理
4.段的共享与保护 段式存在管理可以方便地实现内存信息共享和进行有 效的内存保护,因为段是按逻辑意义划分,且可按段 名访问。
操作系统原理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原理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dad3ccf7ec4afe04a1df9a.png)
5.3 习题5.3.1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A.页表(页表寄存器)B.快表C.存储键D.索引动态重定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9.硬盘容量1G,内存容量为1024k,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B.1024MC.10GD.10G+1M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A.ROMB.RAMC.CPUD.虚拟存储器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第5章 存 储 管 理习题答案
![第5章 存 储 管 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6fef2f90f76c661371a21.png)
第5章存储管理(1) 存储管理的任务和功能是什么?解: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1.支持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使多道程序能共享存储资源,在互不干扰的环境中并发执行。
2.方便用户,使用户减少甚至摆脱对存储器的管理,使用户从存储器的分配、保护和共享等繁琐事物中解脱出来。
3.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4.从逻辑上扩充内存空间,支持大程序能在小的内存空间运行或允许更多的进程并发执行。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现代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应具有以下功能:1. 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2. 地址转换,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3. 主存空间的共享。
4. 主存空间的保护。
5. 主存储空间的扩充。
6. 对换,对换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在内存和外存之间的全部或部分进程的对换,即将内存中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调换到外存上,而将外存上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换入内存。
对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2)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解:为了解决CPU和存储器之间速度上的不匹配,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系统通常采用层次结构,存储层次可粗略分为三级:最高层为CPU寄存器,中间为主存,最底层是辅存。
根据具体功能还可以细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缓存、辅存储设备(固定磁盘、可移动存储介质)5层。
一个文件的数据可能出现在存储系统的不同层次中,例如,一个文件数据通常被存储在辅存中(如硬盘),当其需要运行或被访问时,就必须调入主存,也可以暂时存放在主存的磁盘高速缓存中。
大容量的辅存常常使用磁盘,磁盘数据经常备份在可移动磁盘或者光盘上,以防止硬盘故障时丢失数据。
(3) 什么是逻辑地址?什么是物理地址?为什么要进行二者的转换工作?解:逻辑地址是应用程序中使用的访存地址,有时也称为相对地址,由逻辑地址构成的地址空间称为逻辑空间。
每个应用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都是从零号地址码开始的。
物理地址是内存储器的实际存储单元地址,有时也称为绝对地址,由物理地址构成的地址空间称为物理空间。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_第四版_(张尧学著)_清华大学出版社_第5章new存储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_第四版_(张尧学著)_清华大学出版社_第5章new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e814f7102de2bd960588fd.png)
(4)重定位及存储保护
重定位过程,其步骤概括如下: 1)页号p和页内地址w 2)存储保护 3)利用页表得到块号 4)形成物理地址
分页重定位
例子 在某静态分页存储管理中,已知内存共的32块, 块长度为4K,当前位示图如图5-22所示,进程 P的虚拟地址空间大小为50000。 (1)进程P共有几页?
3.主要特点
能够支持多道程序设计 并发执行的进程数受分区个数的限制 程序大小受分区长度的限制 存在“碎片”
减少碎片
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1.基本思想
用户区作为空闲区,根据程序实际需求量,分 配空间,并可回收使用后的空间。
2.实现关键
(1)数据结构设计
可用表 空闲区链表
请求表 struct FreeNode { long start; long length; struct FreeNode *next; 针 //分区的起始地址 //分区的长度 //向下指针
4.虚拟存储器思想 (1)虚拟存储器要解决的主要技术有:理论基 础、调入策略和置换算法 (2)理论基础--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在程序运行过程的一个较小时间范围内,只需要 一小部分的程序信息,其他部分暂时不需要;而 且在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程序的所有指令和数 据并没有相同的访问概率,有一部分指令和数据 经常被访问,有一部分指令和数据很少被访问, 甚至存在部分指令和数据根本没有被访问。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又分为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 性
假定,在位示图中的一个位用bitmap[i,j]表示,其中i 称为字 号,表示第i行即第i个字;j称为位号,表示在第i个字中的第j 位,这里规定从低位开始计算。如果位示图中的第i个字记为 bitmap[i],那么 bitmap[i,j]=(bitmap[i] >>j )&1
危险化学品存储、出入库存管理制度(四篇)
![危险化学品存储、出入库存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842cf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8.png)
危险化学品存储、出入库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出入库,并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属企业或组织的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出入库活动。
第三条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出入库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并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第四条在制定本制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和使用需求,制定相应的存储、出入库管理措施。
第二章存储管理第五条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 存放位置应设定在专用存储区域;2. 存放区域应进行相应的标识,明确标注存储的危险性;3. 存储时应注意分类放置,防止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混存;4. 存储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火源、热源和静电积聚等;5. 存储区域应设有防火、泄漏报警装置,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设施;6. 存储区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培训合格证书,并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存储操作。
第七条存储人员应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存储,确保安全存放。
第八条存储人员应定期检查存储区域的温度、湿度,并确保存储区域的环境符合要求。
第九条存储人员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储区域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存储人员应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相关信息和特性,并根据需要提供给相关人员。
第三章出入库管理第十一条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 出入库操作必须由专职人员或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2. 出入库前必须进行验证和核对,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和规格符合要求;3. 出入库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4. 出入库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5. 出入库过程中应注意危险化学品的防火、防毒、防爆措施。
第十二条出入库工作必须进行记录,包括出入库的时间、品种、数量、规格以及操作人员等信息。
第十三条出入库记录必须保留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存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重定位分区分配
内存紧凑 :把系统中小的、离散的分区合并成一 个大的分区的过程。
16K 16K 78K
用户程序3
24K 用户程序8
用户程序3
62K
30K 用户程序5
8K 用户程序1 操作系统 (a)初始状态
用户程序3 用户程序8 用户程序5 用户程序1 操作系统 (b)完全紧凑 用户程序8 用户程序5 用户程序1 操作系统 (c)部分紧凑
●连续分配
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
●单一连续分配 ●固定分区分配
●可变分区分配
单一连续分配
0xFF 0xFF 位于ROM中 操作系统 用户程序 0xFF 位于ROM中 驱动程序 用户程序 位于RAM中 操作系统 (c)
用户程序 位于RAM中 操作系统 (a)
0
0 (b)
0
●应用范围: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如:CP/M、DOS2.0
F1 回收区 F2
(a)
(b)
(c)
●回收分区与前面一个(低地址)空闲分区F1相邻接,图(a) ●回收分区与后面一个(高地址)空闲分区F2相邻接,图(b) ●回收分区与前、后两个空闲分区F1和F2均相邻,图(c) ●回收分区不与其它空闲分区相邻接
练习
1.分区管理要求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单元。 A B C D 地址连续 若干地址不连续 若干连续的块 若干不连续块 )的内存
●方法
分区在系统启动后划分 好,以后不能改变。
●应用范围:
多道程序设计系统最简 单的一种方式。如:60 年代的IBM360上的 MFT。
●划分分区方法
– 分区大小相等
(a)分区说明表
~ ~
空闲16M
~ ~
– 分区大小不等
●缺点
(b)内存空间分配情况
– 内存利用率低
分区可变
操作系统8MB 操作系统8MB 进程1 空闲 56MB 空闲 36MB 空闲 (a)初始状态 操作系统8MB 进程1 空闲 进程3 空闲 20MB 14MB 18MB 4MB (b)进程1装入 操作系统8MB 进程1 进程4 空闲 进程3 空闲 20MB 8MB 6MB 18MB 4MB 22MB 20MB 操作系统8MB 进程1 进程2 20MB 14MB 操作系统8MB 进程1 进程2 进程3 空闲 (c)进程2装入 操作系统8MB 空闲 20MB 20MB 14MB 18MB 4MB
练习
2.为了保证一个程序在主存中改变了存放位置之 后仍能正确执行的,则对主存空间应采用( ) 技术。
A B C D
静态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 动态分配 静态分配
练习
3.经过( ),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 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 B C D 静态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 编译或汇编 存储扩充
●
5.2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A B A B A C A C
操作系统
A(4k)
D E F
固定区(4k)
覆盖区(6k) B(6k) C(4k)
覆盖区(10k)
F(8k)
D(6k)
E(10k)
交换 基本思想:将处于等待状态(等I/O结束)或就绪 (等CPU)状态的作业从主存换出到辅存,把将要 执行的进程移入主存。 交换的要求:必须在系统空间设立I/O缓冲 区,否则正I/O作业不能移出。 交换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CALL B; L-1 0 return; 模块B L-1 L
jump "L"; return; 模块B jump"L+M" L+M-1 L+M
CALL C; M-1 return; 模块C
return 模块C
0
L+M+N-1
return
N-1
return;
程序的链接方式
●静态链接
– 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 – 变换外部调用符号
练习
2.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A B C D 相同 随作业长度变化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可以不同但随作业长度变化 )。
练习
3.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 ). A B C D 界地址保护 程序代码保护 数据保护 栈保护
练习
4.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 为55MB(初始为空),采用最佳适配算法,分配和 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分配30MB,回收15MB, 分配8MB,分配6MB,此时主存中最大的空闲分区 是( )。
以下。 ●操作系统的任务就是将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分开。 ●方法:用基址-限长寄存器。
特点:任一时刻内存只有一道作业,该 作业连续存放于内存中。
空间划分与保护 内存空间安排
界地址寄存器
n 0
a+1
a
操作系统
用户程序
越界检查机制:当用户态时每次执行访存指令, 硬件越界检查机构将访问的地址与界地址寄存器 中的值比较。若越界,则终止其执行。
●装入时动态链接
– 在装入内存时,边装入边链接 便于软件版本的修改和更新 便于实现目标模块共享
●运行时动态链接
– 运行时,用到哪个模块,再链接哪个模块,用不到的模块可 不装入内存。
练习
1.在作业空间使用的逻辑地址变为内存中物理地 址称为( )。 A B C D 加载 重定位 物理化 逻辑化
– 连接成循环链,为进程分配存储空间时, – 释放时,因不改变该区在队列中的位置,因 空闲分区链以存储空间大小递增的次序 此速度快。 不是从队首开始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 条件 拉链。 空闲空间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找。 – 保证高地址有空闲空间,可留给大作业。 – 空闲分区链以存储空间大小递减的次序 优点 拉链。 优点 缺点 最佳适应法 – 若存储空间中存在与申请大小相等的空 – 优点 – 存储空间利用均衡。 常用大空闲区适应小作业,从而留下小空闲 闲区,则必然被选中,否则选一个稍大 的空闲区,而避免毁掉更大的空闲区。 – 区,且这些小空闲区在链表的前面,影响分 分配后,剩下的空闲区还好用。 缺点 配速度。 – 申请时,查找容易,因此速度快。 缺点 没有了较大空闲空间,使大作业无法运 – 行。 小碎片增加——碎片问题严重。 缺点 最坏适应法 – 回收时,将空闲区插入适当的位置费时。 当有大作业时,可能就没有空间可用了。
2500 3000
12345
2000 某程序的地址空间
~ ~
内存空间
~ ~
程序无法在主存中移动,当从辅存 中调入主存时必须放到同一位置。
动态重定位示意图
动态重定位
编译时产生相对地址,装入程序在把装入模块装入内存时,不 立即把装入模块中的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而是推迟到程 序要真正执行时才进行重定位。
地址转换:作业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又称 为重定位。
地址空间 主存的存储空间 0 K 目标 程序
0
目标
程序
n
K+n
图 一个作业的地址空间和存储空间
源程序
目标程序
可执行代码
名地址
逻辑地址 相对地址 虚拟地址
物理地址 绝对地址 实地址
● 5.1程序的装入与链接 ●编译
源代码——目标代码
●链接
练习
6.给定存储器的划分,依次为 100KB,450KB,250KB,300KB,600KB现有四个进程 分别依次为:212KB,417KB,112KB,426KB。为了 在给定的存储空间安置进程,现有四种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 下次适应算法。在这四种算法中,哪一种算法 更能充分利用存储空间。
界地址寄存器 地址A A> a? true 主存
cpu
0
a+1
false
操作系统
a
报异常,终止程序运行
用户程序 n
覆盖(overlap)
因内存小于作业的程序空间而引入覆盖。 将用户空间划分成一个固定区和多个覆盖区。主程序放 固定区,依次调用的子程序则放在同一个覆盖区。操作 系统提供覆盖系统调用函数,由用户编程序显式调用。
A B C D
7MB 9MB 10MB 15MB
练习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 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要与相邻空闲区合并。 在修改未分配区表时,使空闲区个数不变且空 闲区始址不变的情况是( )空闲区。 A.无上邻也无下邻 B.无上邻但有下邻 C.有上邻也有下邻 D.有上邻但无下邻
●动态分区分配数据结构
– 空闲分区表 – 空闲分区链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 首次适应法 – 下次适应法 – 最佳适应法 – 最坏适应法 ●动态分区的分配和回收操作
可变分区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法
条件
– 空闲分区链以存储空间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
条件 优点 条件 – 空闲分区链以存储空间地址递增的次序
上界寄存器 CPU
下界寄存器
地址A
> F
True
< F
True
主存
程序性异常
2.基址寄存器、长度寄存器和动态地址转换机制。当 作业被调度运行时,将作业所占内存基址及长度送基 址、长度寄存器,在用户态每次执行访存指令时,先 看访问地址是否小于长度,然后+基址进行访存。用户 程序代码是动态浮动的。
长度寄存器 CPU 地址A True F
重定位寄存器 1000 相对地址 1500 0
0
1000 1500 LOAD 1,1500
500
LOAD 1,1500
1500
12345
+
2500 3000
12345
2000 某程序的地址空间
~ ~
内存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