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学习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子的重要性何在?我们大家都把韩非子当成法家看待,其实他本来是荀子的学生,所以他原本属于儒家。
在战国时代,列国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一个国家都必须找出最好的方法使自己的国力发展到极大的限度。
每个国家都经常不断的进行政治改革,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到了公元250年左右,列国政府的管治水平、内部的复杂程度,已经跟普鲁士王国或者路易十三时代的法国差不多了。
单个比较,那一寸高的木头当然比树矮,但是,从相对位置看,这一寸高的木头现在高于树,所以形势决定了能力。
势位高,能力就强,势位低,能力就弱,强弱是相对的。
韩非子进一步指出,单讲势是不够的,势和能需要相互配合。
另外,势是可以千变万化的,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有不同的结论。
头等的人才不仅善于借势,更善于造势。
而韩非子很早就以批判的眼光将个人的影响、法治以及功能结合在一起。
韩非子的理论对企业有什么借鉴之处?韩非子综合了慎到的势、商鞅的法和申不害的术。
任何一个好的组织、企业,都应该是这三者的结合。
慎到的最大贡献在于指明了势的重要性。
打个比方,有一根一寸高的木头在一百丈的悬崖上,悬崖下面的谷底长了棵十丈高的大树。
韩非子的理论产生于战国末期和秦初,实际上是中国两千年来文官制度的理论基础。
中国的文官制度并不仅仅源于儒家,而是儒表法里外面是儒家,里头是法家。
纯粹是儒表的话,文官组织不起来,正因为有了韩非子的务实治理,我们才能从秦朝的专业文官开始,到汉朝的察举和纠察考核,一步步发展强大。
我作学生的时候,美国的学术界正好从结构性的政治学转到功能性的政治学,同时也讲到个人影响力的问题。
无论是组织设计、资源调度、变革管理,还是授权、选拔、考核人才,企业经营和治国、用兵都有很多相通之处。
因而,在政界、商界、军界,熟读《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的管理者并不在少数。
然而,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往往艰深难懂,对于日理万机的公司CEO来说,抽出大量时间阅读史书原文未免不太现实。
企业家究竟能从历史中学到什么?本刊编辑柯恩为此特地访问了国际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
但是韩非子的古文写得文通句顺,他的古文是最好懂的古文,因为他的逻辑清楚。
我建议大家看一看《韩非子》。
如果古文程度比较好,我还推荐大家看司马光为《资治通鉴》写的按语臣光曰。
《资治通鉴》中难免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是臣光曰的部分颇有见解,有些地方非常尖锐,值得一读。
此外,我写的《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组织》也可以一看。
任何人从娘胎里出来以后就要学怎么做事情,从幼儿时起就在各种环境中一步步得到训练,获取种种的经验,并从经验中抽衍出一些悟解,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而商学院的训练是比较密集的,不过,成为领导的能力是无法从书本上学到的,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累积到一定的时候水到渠成。
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人给你带路,这是一种机缘;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和挑战,也是一种机缘。
有些挑战让人垮下来了,有些挑战会让人获取更多的智慧。
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是不一样的,人总是有高有矮。
但是聪明才智之外还有毅力,毅力不是天生的。
有些人能熬过一些挑战。
那些最后成功的领导人,他们也都曾经败过,都跟过别人走,上面总是有人比他更强,后来别人在挑战面前垮下去了,而他们起来了,从二号、三号人物慢慢走到领头的位置。
在企业家打开历史书之前,你有什么忠告?任何历史书,都是某一个史学家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一些事件做出分析判断。
每一个史学家,包括我在内,都有一定的偏差;每一篇文章,也都有一定的偏差。
所以看任何人的著作,都要秉持着再检验、再考核的态度。
其次,不要被书框住。
心力要宽舒,气度要宏阔,从书里读出人生的智慧来,否则就变成书呆子了。
出生于1930年的许倬云教授,幼年时由于身体严重残障,直到十五岁才上学。
然而,身体上的不便并没有束缚住他在学术的海洋里畅游,成为享誉国际的史学大师。
他于1962年在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获得博士学位后返回台湾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及系主任,并于1970年起赴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任历史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东方研究评议会主席,现为该校荣誉退休教授。
从历史中学习智慧
从历史中学习智慧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对话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高级编辑柯恩原载: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04年2月刊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大多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企业成长的经验并不多,但是五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兴衰得失,依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但我个人并不赞成这种做法,我认为他们研究的只是计谋和策略而已。
那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到什么呢?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到人生的智慧。
我给台湾和大陆的企业家做讲演,从文官制度、领袖的来源、不同层级之间的沟通讲起,谈到历史上各种领袖的作为和作风,希望企业界的朋友能从这里学到做人和做事的经验。
领袖来自何处,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商学院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企业领袖吗?我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天生的领袖。
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其实商鞅并不是变法,他是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没有制度中创出了制度。
许教授著作等身,重要的代表性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文化》、《求古篇》等,在国际史学界德高望重。
近年来,许教授在海峡两岸为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臧否历史人物,讲解历史典故,从历代王朝的兴衰延伸出对企业管理有益的启示,深受企业领导者的欢迎。
以下是他与本刊编辑的对话。
企业界从何时开始重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我不知道企业界是否真的开始重视学习历史了,这个风气可能是从日本人开始的,有些日本企业从《孙子兵法》、《易经》、《三国演义》中研究出一些经营策略,慢慢地传播开来。
领袖就是这样磨练成的。
能否向企业管理者推荐一些历史书籍?有一部书不是历史书,但确实很有用处,就是《韩非子》。
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今天政治学、管理学的主要观点和主要的论证方法。
《韩非子》非常深邃,在我看来,比马基雅维里(Niccolo Machiavelli)的《君主论》重要得多。
对于现代人来说,古文不太好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