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版]参考答案及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中国禁烟运动的巨大胜利B.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英国向东方实行扩张政策2.图片承载着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3.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4.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A.走向共和B.军阀割据C.君主立宪D.国家统一5.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红军长征6.以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A.中共一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B.长征胜利——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西安事变——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7.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一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2015年9月3日放假一天。
该重大历史事件是A.中共的诞生B.秋收起义的发生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D.红军长征的胜利8.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
对于这一战役的意义的表述恰当的是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D.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9.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10.在14、15世纪之前的西欧,“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右图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做的研究性学习展板,你认为最合适入选的是哪个国家A.古希腊B.古罗马C.古埃及D.古巴比伦2.小华在整理课本图片,截取了右图,它反映的是教皇为皇帝加冕,以下结论判断准确的是A.罗马教会占有全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B.罗马教皇的权力凌驾一切C.在中世纪的精神领域,神权凌驾一切D.西欧等级制度森严3.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其历史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产生市民阶级C.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D.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4.冰心评价右图书籍:“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书介绍的是关于哪一宗教书目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5.串关键词是有效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有同学在书本目录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关键词:地圆说、哥伦布、资本主义…请你判断他所整理的是什么内容A.第一次世界大战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兴起D.资产阶级革命6.某同学翻阅到一组名称分别为“由欧洲开往非洲的船只”、“带有枪支、杂物等”资料,该资料反映了三角贸易的A.全过程B.出程C.中程D.归程7.右图所示为某国政权组织形式,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是A.英国B.日本C.德国D.美国8.恩格斯:“将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要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恩格斯所提到的“他”是A.麦哲伦B.哥伦布C.拿破仑D.克伦威尔9.“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与此文献的发表有关的人物是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10.从“‘日不落帝国在印度'、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的反抗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研究主题,应该是A.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1.历史课上小林同学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提出以下观点。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制度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严刑峻法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推行县制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
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
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A.君权的强化B.君臣关系亲善C.君臣关系紧张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5.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7.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教版)参考答案

智慧学习初中学科单元试卷历史九年级总复习参考答案试卷一(七年级上册第1~9课)一、1. A 2. B 3. D 4. C 5. C 6. C7. A8. D9. C10. C11. B12. B13. A14. B15. A16. C17. D18. C19. B20. D二、21. A22. B23. B24. B25. B26. B三、27. 禅让制分封制28. 黄帝齐桓公29. 兼爱、非攻韩非四、30. (1)①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1分)能制造(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等);(1分)②李冰;(1分)③儒家学派;(1分)提出“仁”的学说;(1分)(2)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等);(1分)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31. (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1分)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1分) (2)事件:商鞅变法(1分)措施: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1分)(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1分)(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1分)32.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1分)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1分)(2)举办太学,(1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1分)(3)孔子的教育影响深远(1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1分)试卷二(七年级上册第10~22课)一、1. D 2. D 3. C 4. B 5. B 6. C7. C8. A9. C10. C11. C12. A13. B14. B15. A16. A17. D18. B19. C20. B二、21. B22. A23. B24. B25. A26. B三、27. 长平之战巨鹿之战28. 大一统儒家29. 夏朝秦朝四、30. (1)商鞅变法(1分) 丞相(1分)(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2分)(3)大胆创新(1分)(4)要关注民生、勤俭(1分)31. (1)人物:秦始皇(嬴政)(1分)制度:郡县制(1分)(2)地区:新疆(1分)机构:西域都护(1分)说明: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或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新精编中考历史总复习基本考点好题集训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基本考点集训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命题点1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2021苏州)在下图所反映的美国失业率变化曲线中,失业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区间是( )A.1929-1933年B.1933-1936年C.1937-1938年D.1940—1944年2.(2021随州)对下图中甲一乙段和乙一丙段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B.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C.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3.(2021南京)1933年3月,罗斯福“向国会提请通过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
……最终招募了超过200万青年投人到国家资源的保护工作中”。
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改革国会的立法权B.开始推广大众教育C.提供更多就业机会D.尝试强化国家干预4.(2021怀化)1932年,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时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大力发展高新产业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实施人才引进计划5.(2021遂宁)“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6.(2021重庆A卷节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1935年,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请回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指出这些措施的本质。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个初中的学生误入了时光的隧道,到达了河姆渡地区,看到这样一个原始农耕的场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在收割粟,他们用铁制农具翻地,赶着牛在犁地,通过都江堰引入黄河的水灌溉。
回到现代后把见到的场景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说这是假的,因为有□处错误,□处是?A.2处B.3处C.4处D.5处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相关的我国政治制度是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郡县制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3.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4.“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凯撒大帝简直“帅呆”了。
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A.麦哲伦船队B.元朝马可波罗C.明朝郑和下西洋D.西汉丝绸之路5.图15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B.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C.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系统的汉字D.小篆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6.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7.在欧洲某一时期,“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了解海外奇闻让人们乐此不疲;各种游记成畅销书,连刚刚出现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运用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游记体裁”。
导致上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对宗教的狂热B.商业革命的推动C.新航路的开辟D.地圆学说的流传8.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单元试卷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古代亚非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A. 金字塔。
B. 象形文字。
D. 种姓制度。
2.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A. 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3.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的统治者是()A. 梭伦。
B. 伯利克里。
C. 亚历山大。
D. 屋大维。
4. 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 公民大会。
B. 元老院。
C. 执政官。
D. 保民官。
5.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A. 耶稣。
B. 穆罕默德。
C. 释迦牟尼。
D. 安拉。
6.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A. 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B.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C. 教会权力高于王权。
D. 城市兴起,成为政治中心。
7.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A.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B. 最早在意大利兴起。
C.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
D. 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8.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 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望。
B.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贸易。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苏格兰人民起义。
B. 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
C. 处死查理一世。
D. 光荣革命。
10.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A. 来克星顿的枪声。
B. 萨拉托加大捷。
C. 约克镇战役。
11.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体现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思想的文件是()12.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是()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史蒂芬孙。
D. 富尔顿。
13.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发展资本主义。
C. 增强国家实力。
D. 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14. 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A.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九下历史智慧学习答案

九下历史智慧学习答案1、58.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单选题] *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辟了丝绸之路C.促进了中外交流(正确答案)D.扩大了唐朝疆域2、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
这表明法典( ) [单选题]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正确答案)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3、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单选题]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正确答案)4、“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
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最早提出“原子论”的哲学家是( ) [单选题]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阿基米德D.德谟克利特(正确答案)5、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被誉为国粹的是()[单选题] *A. 昆曲B. 徽剧C. 京剧(正确答案)D. 豫剧6、28.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单选题]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正确答案)D.战乱长期不息7、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
”张择端通过画笔也生动描绘了开封繁华和市场繁荣的景象,这幅画作是()[单选题] *A.《兰亭集序》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正确答案)D.《盛世滋生图》8、60.东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单选题] *A.道法自然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正确答案)D.轻徭薄赋9、康熙帝不仅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下列主张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朝农作物平均亩产约1.5石,而宋代平均亩产约2石,比唐代高约30%……而且农产品种类也有明显增多的迹象。
宋朝较唐朝农业更发达的原因不包括()A.宋朝政府注重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和引进B.宋朝人口数破1亿,劳动力有增加C.宋朝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农业工具的改进D.宋朝社会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苦3.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
下列选项不能够印证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历史发展线索的是()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B.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交往C.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南洋经济发展D.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4.《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有这样一段表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
”材料中的“国耻”指的是()A.鸦片战争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B.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C.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辛丑条约》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攻占北京城5.下表是在不同时段《新青年》杂志刊发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
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B.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6.某电视剧中有这样的场景:“1934年12月2日,红34师阵地淹没在敌人的炮火中……师长陈树湘率全师殊死鏖战4天5夜,终于保证红军主力全部过了湘江,但全师却从6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
九年级总复习历史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总复习历史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白D. 李贺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3. 北宋时期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起点是?A. 福州B. 厦门C. 广州D. 宁波5. 清朝末年,哪次运动被称为“百日维新”?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文化大革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2. 唐朝时期,女性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3. 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4. 明朝时期,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
()5. 近代史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______。
2. 唐朝时期,实行“贞观之治”的皇帝是______。
3. 宋朝时期,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是______。
4. 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被誉为“民族英雄”的是______。
5. 近代史上,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领袖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2. 唐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3. 宋朝时期,为什么设立“市舶司”?4. 明朝时期,戚继光为什么被誉为“民族英雄”?5. 近代史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2. 请分析唐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安史之乱”?3. 请分析宋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靖康之变”?4. 请分析明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土木堡之变”?5. 请分析近代史上,为什么会出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后世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重要考点习题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重要考点习题练习(含答案)课文目录•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俄国十月革命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 新时代的曙光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__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____________苏维埃同时存在。
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________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____________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
11月7日,这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成果:这次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________当选为主席。
巩固新生政权:对内:建立新型的____________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对外: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3月,迁都到________。
知识点2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
九年级历史下半年中考模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2023年江苏)

选择题面对当时的社会动荡,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墨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政治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A符合题意。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选择题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的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的历史形势应属于A. 西周分封B. 春秋争霸C. 战国七雄D. 五代十国【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齐、楚、秦、燕、赵、魏、韩。
”七个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死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別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选择题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中国的考试制度创立于A. 春秋战国B. 秦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到唐朝时科举制不断完善。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选择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
下列能够说明唐朝民族和睦的史实A. 遣唐使来华B. 文成公主入藏C. 鉴真东渡日本D. 玄奘西行天竺【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2.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3.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
这个家庭可以投A.1票B.2票C.3票D.4票4.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宗教是A.佛教B.伊斯兰教C.道教D.基督教5.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B.丕平献土C.西欧城市的兴起D.拜占庭帝国灭亡6.要想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情况,最值得参考的资料是A.《荷马史诗》B.《俄底浦斯王》C.《天方夜谭》D.《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7.小红同学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A.都发生于 18世纪B.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C.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8.14-16世纪的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推动C.新航路的开辟D.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9.16世纪一群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家属移民到一些殖民地,但有个地区他们没有权力去,这个地方是:A.哥伦比亚B.秘鲁C.巴西D.阿根廷10.证明地圆学说是正确的航行是A.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D.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11.马克思说:“真正意义上的一部人权宣言”是指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12.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及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系统复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地点和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规律、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地点和概念的复习。
2.难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规律的理解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史复习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复习中考历史,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史。
请大家思考一下,中国古代史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复习内容(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周朝的建立和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孔子和老子、战国七雄。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秦朝的暴政和汉朝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
(6)宋元时期:北宋的建立、南宋和元朝的更迭。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
3.互动环节4.答案解析(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商汤灭夏和周朝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秦朝的暴政导致汉朝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
(6)宋元时期:北宋的建立,南宋和元朝的更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趋势。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末期。
第二课时:中国近现代史复习1.导入上一课时我们复习了中国古代史,这一课时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近现代史。
江苏省南通市历史初三上学期2025年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历史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多项措施。
推行郡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焚书坑儒是为了统一思想,统一度量衡是为了便利经济交流。
因此,选项D“以上都是”是正确答案。
2、下列哪项不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A.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设置西域都护C. 实行盐铁官营D.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答案:B解析: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统一思想,实行盐铁官营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的联系。
而设置西域都护是汉宣帝时期的措施,因此选项B 是正确答案。
3、下列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分封制D. 统一文字答案:C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多项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因此,选项C“分封制”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焚书坑儒”事件直接相关?A. 汉武帝B. 嬴政C. 刘邦D. 李斯答案:D解析:“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时期发生的事件,由李斯提议并执行。
嬴政是秦始皇的名字,虽然他是这一政策的最终决策者,但直接相关的执行者是李斯。
汉武帝和刘邦分别是西汉时期的皇帝和开国皇帝,与这一事件无关。
因此,选项D“李斯”是与“焚书坑儒”事件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
5、下列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推行郡县制C. 焚书坑儒D. 实行分封制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包括统一度量衡(A)、推行郡县制(B)和焚书坑儒(C)。
九年级总复习历史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总复习历史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治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3.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均田制B. 废除科举制C. 实行县制D. 推行佛教4. 以下哪位科学家是明朝的?A. 张衡B. 祖冲之C. 郭守敬D. 徐光启5. 以下哪个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造纸术C. 指南针D. 印刷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2.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3.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4.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5. 宋朝的科技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火药、造纸术、______和印刷术。
2. 唐朝的盛世局面被称为“______之治”。
3. 北宋时期的______、毕昇等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明朝的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曾七下西洋。
5. 清朝的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红楼梦》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唐朝的开元盛世。
2. 请简要介绍宋朝的科技发展。
3. 请简要介绍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4. 请简要介绍清朝的康乾盛世。
5.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唐朝的农业生产技术。
2. 请举例说明宋朝的商业发展。
3. 请举例说明明朝的海外贸易。
4. 请举例说明清朝的文学成就。
5. 请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2. 请分析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历史智慧学习试卷九年级下答案2022

历史智慧学习试卷九年级下答案20221、60.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高峰,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
“四大高峰”的代表人物依次是()[单选题] *A.李白、关汉卿、苏轼、罗贯中B.李白、苏轼、关汉卿、罗贯中(正确答案)C.苏轼、李白、罗贯中、关汉卿D.苏轼、罗贯中、李白、关汉卿2、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单选题]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正确答案)3、71.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以官修正史、史料为基础,并对众多史料考证,反复研究。
这体现了该书()[单选题] *A.历史评价公B.坚守求真原则(正确答案)C.创立编年体裁D.借鉴历代经验4、78.对下列丝绸之路示意图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图中的长安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B.这条路的以葱岭为终点C.这条路从玉门关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前往中亚、西亚等地区D.这是一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正确答案)5、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下表)。
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单选题] A.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B.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C.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D.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正确答案)6、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
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单选题]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正确答案)7、山西人擅长经商。
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
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正确答案)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8、74.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列表比较同类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观察下表,符合表格中空白处的正确选项是A.《蒙娜丽莎》B.《神曲》C.《哈姆雷特》D.《最后的晚餐》2.如图,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画面内容直接反映的信息是A.教会对人们实行精神控制B.资本主义在西欧萌芽并发展C.神学在西欧得到广泛宣传D.刻画人物为主,体现人的个性3.哥伦布说:“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A.追求财富B.发现新大陆C.拯救灵魂D.享天堂之乐4.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最早能吃到美洲玉米、马铃薯的是A.英国人B.葡萄牙人C.西班牙D.法国人5.首先成功地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海上线路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6.文献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列规定出自《权利法案》这一文献的是A.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D.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7.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总统制D.民主共和制8.“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
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农奴制改革9.小海同学将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及贡献概括为:“军队统帅、战功显赫;拒戴王冠、甘为布衣;宪法立国、美国奠基;道德操守、百世流芳。
”据此可知,该历史人物是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玻利瓦尔10.马克思称它为“推动了18世纪欧洲革命”的“第一个人权宣言”。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世纪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强大的工业国的飞跃,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B.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D.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3.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排位的情况。
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农奴制的废除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的实施D. 两个五年计划的推动4.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
对巴黎和会描述不正确的是A.会议被英、法、美等大国操纵B.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D.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5.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中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实际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B.《四国公约》C.《九国公约》D.《五国公约》6.图中的情景发生在1929年美国纽约,汽车上牌子的文字是“l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车”。
车主愿意以如此低的价格出售轿车的深刻社会原因是A.车主想换辆新车B.一战让经济萧条C.美国受到战争威胁D.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7.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其直接目的是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B.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C.兴建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D.建立经济新模式8.美国南北战争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巩固了国家的统一B.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9.法西斯主义曾经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学习初中学科单元试卷历史九年级总复习参考答案试卷一(七年级上册第1~9课)一、1. A 2. B 3. D 4. C 5. C 6. C7. A8. D9. C10. C11. B12. B13. A14. B15. A16. C17. D18. C19. B20. D二、21. A22. B23. B24. B25. B26. B三、27. 禅让制分封制28. 黄帝齐桓公29. 兼爱、非攻韩非四、30. (1)①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1分)能制造(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等);(1分)②李冰;(1分)③儒家学派;(1分)提出“仁”的学说;(1分)(2)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等);(1分)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31. (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1分)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1分) (2)事件:商鞅变法(1分)措施: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1分)(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1分)(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1分)32.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1分)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1分)(2)举办太学,(1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1分)(3)孔子的教育影响深远(1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1分)试卷二(七年级上册第10~22课)一、1. D 2. D 3. C 4. B 5. B 6. C7. C8. A9. C10. C11. C12. A13. B14. B15. A16. A17. D18. B19. C20. B二、21. B22. A23. B24. B25. A26. B三、27. 长平之战巨鹿之战28. 大一统儒家29. 夏朝秦朝四、30. (1)商鞅变法(1分) 丞相(1分)(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2分)(3)大胆创新(1分)(4)要关注民生、勤俭(1分)31. (1)人物:秦始皇(嬴政)(1分)制度:郡县制(1分)(2)地区:新疆(1分)机构:西域都护(1分)说明: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或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分)(3)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1分)32. (1)孔子,仁(2分)(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分)(3)反对、否定或批判(1分)民主与科学(1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1分)试卷三(七年级上册综合练习)一、1. B 2. A 3. D 4. B 5. A 6. A7. B8. D9. B10. A11. B12. A13. D14. D15. D16. B17. C18. B19. A20. D二、21. B22. B23. B24. A25. B26. B三、27. 干栏式半地穴28. 百家争鸣大一统29. 贾思勰水经注四、30. (1)“秦皇”指秦始皇或嬴政;(1分)“汉武”指汉武帝或刘彻(1分)(2)郡县制。
(1分)(3)“秦皇”:焚书坑儒;“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4)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1分)31. (1)统一度量衡(1分)统一货币、统一文字(2分)(2)奖励耕战(1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分)(3)法家(1分)32. (1)仁(1分)仁政(1分)(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兴办太学(1分)(3)儒家思想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文化互相撞击、互相融合,对其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分)儒家思想应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分)试卷四(七年级下册第1~10课)一、1. D 2. B 3. A 4. C 5. D 6. C7. B8. B9. B10. D11. D12. D13. C14. A15. C16. C17. A18. D19. B20. B二、21. B22. B23. A24. A25. B26. B三、27. 赵州桥莫高窟28. 李白杜甫29. 辽、西夏四、30. (1)重视人民的力量(1分)贞观之治(1分)(2)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任选一个1分)(3)科举制度(1分)(4)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1分)31. (1)曲辕犁(1分)筒车(1分)(2)苏州(1分)占城稻(1分)(3)经济重心南移(1分)南宋(1分)32. (1)①张骞出使西域(1分)(2)玄奘西游(1分)(3)市舶司(1分)广州、泉州(1分)(4)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意思相近亦可)(1分)试卷五(七年级下册第12~22课)一、1. A 2. D 3. B 4. C 5. C 6. A7. D8. D9. C10. D11. C12. C13. A14. D15. A16. D17. B18. C19. C20. D二、21. B22. B23. A24. B25. A26. B三、27. 公无前221行省28. 唐朝宋元29. 张骞郑和四、30. (1)行省制(1分)(2)西域都护(1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分)(3)设置驻藏大臣(1分)《尼布楚条约》(1分)(4)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1分)31. (1)秦始皇(1分)郡县制度(1分)(2)明朝(1分);郑和(1分)(3)闭关锁国政策(1分);广州(1分)32. (1)变化: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或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任选一点得1分)。
弊端:束缚了思想,扼杀了人才。
(1分)(2)清朝实行“文字狱”(1分);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1分)(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分);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1分)试卷六(七年级下册综合练习)一、1. D 2. C 3. D 4. D 5. C 6. C7. A8. D9. B10. B11. B12. C13. D14. B15. C16. A17. B18. B19. B20. D二、21. A22. A23. B24. B25. A26. B三、27. 隋炀帝武则天28. 阿保机阿骨打29. 元朝清朝四、30. (1)隋朝;(1分)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做官);竞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1分)(任答一项即可)(2)职能:管理行省内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1分)(任答一项即可)(3)闭关锁国政策;(1分)评价:一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1分)另一方面,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适时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等。
(1分)31. (1)秦朝(1分)小篆(后来推广隶书)(1分)(2)隋朝(1分)(3)元朝(1分)宣政院(1分) (4)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1分)32. (1)赵匡胤。
(1分)女真。
(1分)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
(1分)(2)经济重心南移(1分)(3)回族。
(1分)(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1分)试卷七(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一、1. A 2. C 3. A 4. B 5. B 6. C7. C8. B9. D10. D11. A12. C13. A14. A15. B16. C17. B18. D19. B20. B二、21. B22. A23. B24. B25. B26. B三、27. 1840左宗棠28. 第二次鸦片八国联军29. 强学会民报四、30. (1)不同意。
理由: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2)《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2分)(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4)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等(1分)31. (1)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2分)(2)日本: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后实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分)中国:没有及时变革,妄自尊大,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分)(3)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等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赋分)32. (1)洋务运动(1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分)(2)因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家强大。
(1分)(3)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分)(4)新文化运动。
(1分)(5)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分)试卷八(八年级上册第10~18课)一、1. A 2. D 3. A 4. B 5. C 6. B7. C8. A9. D10. C11. A12. D13. C14. B15. C16. A17. C18. C19. C20. D二、21. B22. B23. A24. B25. A26. B三、27. 鸦片战争五四运动28. 南昌起义会宁29. 杨靖宇李宗仁四、30. (1)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分)(2)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分)(3)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1分)(4)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分)31. (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2分)(2)抗日战争胜利;欺骗人民,为打内战赢得时间(2分) (3)前一封电报,造成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1分)后一封电报,使国共两党举行了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1分)32. (1)A:南昌起义(1分)B:井冈山会师(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1分)百团大战(1分)(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分)辽沈战役(1分)试卷九(八年级上册综合练习)一、1. A 2. A 3. B 4. B 5. C 6. C7. A8. B9. D10. A11. C12. A13. A14. B15. D16. D17. A18. D19. C20. C二、21. B22. B23. B24. A25. B26. B三、27. 1840左宗棠28. 邓世昌公车上书29. 延安中原四、30. (1)洋务运动;(1分)京师同文馆。
(1分)(2)民主、科学。
(不按先后顺序答也可给分)(2分)(3)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