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97fab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0.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3、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4、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分、2分、5分。
5、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角、2角、5角。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1元=10角2元=20角3元=30角4元=40角10角=100分5元=50角 6元=60角7元=70角8元=80角9元=90角10元=100角1角=10分2角=20分3角=30分4角=40分5角=50分6角=60分7角=70分8角=80分9角=90分6、分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7、钟面上时针走一圈是12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1时=60分半时=30分8、半时钟面上分针指向6,时针在两个数字中间,那个数字小就是几时半(如分针指向6时针在3、4中间,就是3时半)。
9、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就是5时)。
10、快几时了分针在11和12之间,时针指向几就是快几时了。
几时刚过分针在12和1之间,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刚过。
快几时了和几时刚过都可以说大约几时。
11、100里面有(10)个十,有(100)个一。
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12、30+5=35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5-5=30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1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把他们看成以十为单位的数进行加减,最后是几就是几十。
14、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15、笔算减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各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再减。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91b53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4.png)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1. 算数运算:
- 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认识数字的前后大小关系。
- 数量对应关系:通过数量对应的关系来进行加法运算,如1加1等于2。
- 数字的组成:认识数字的组成结构,十个单位可以组合成1个十位,十个十位可以组合成1百位,以此类推。
-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通过拆分和组合数字,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满10进1:当个位数达到10时,拆分成1个十位和0个个位。
2. 计量单位:
- 长度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了解不同长度的大小关系。
- 长度的测量:使用长度单位(如厘米、千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 时间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事件的先后顺序,了解时间的大小关系。
- 时间的读法:认识小时、分钟、秒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时间的测量:使用时钟、钟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
3. 几何图形:
- 比较形状: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大小和属性,了解形状的分
类和特点。
- 绘制形状:学会使用直尺、圆规等工具来绘制不同形状。
- 时间的读法:认识小时、分钟、秒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时间的测量:使用时钟、钟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
4. 数据分析:
- 图形的解读:观察和解读不同图形(如柱状图、折线图、图
片图等)所表示的信息。
- 数据的整理和比较:学会整理和比较不同数据的大小和特点。
-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
结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6e5fe1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5.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 数字的认识和写法- 0~100的数字认识和写法-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2. 四则运算初步- 加法和减法的意思和运算- 两个数字的加法和减法3. 基本度量单位- 长度的基本度量单位——米- 重量的基本度量单位——千克4. 时钟和日历- 读取时钟和日历上的时间- 时间的概念和分类5. 分类和排序- 物品的分类和归类- 数字的大小排序6.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区分- 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点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概念和定义- 同分母分数的比较8. 数字游戏和益智题- 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解决数学益智问题,提高思维能力9. 计数、票数和货币认识- 数字的顺序读数和记录- 票数统计和货币认识10. 应用数学- 采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1. 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是数字学习的起点,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以零散的数字认识和写法开始。
例如:“13是多少?”“13的写法是1和3”等等。
2. 四则运算初步四则运算初步主要涉及到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意思和运算法则。
例如:“2+3=?”“3-1=?”等等。
3. 基本度量单位基本度量单位包括长度的基本单位——米,和重量的基本单位——千克,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度量单位和大概的大小。
例如:“多长的距离是一米?”“一千克等于多少克?”等等。
4. 时钟和日历时钟和日历的学习主要涉及到时间的认知,学生需要能够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和日历上的日期。
例如:“现在是几点?”“今天是几号?”等等。
5. 分类和排序分类和排序是认知能力的提升训练,学生需要分类和归类物品,并将数字排序。
例如:“把这些东西分成两类?”“把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等等。
6.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学生需要认识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习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例如:“这个图形是什么?”“这个图形有几条边?”等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c82b5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1.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1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相对的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是封闭图形。
圆形:边缘光滑,没有角。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两组对角相等。
2、平面图形的拼组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可以分别拼成更大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①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 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 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3、立体图形的拼组(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 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4、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 8 )块。
5、认识七巧板(1)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2)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2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2-9=□方法一:破十法12-9=3先算:10-9=1,再算:1+2=3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2-9=3因为:9+(3)=12,所以:12-9=3方法三:连减法12-9=312-1-1-1-1-1-1-1-1-1=3方法四:平十法如:15-9 =( )15-5-4=62、顺口溜十几减几退位减,算法多样要细选。
想加算减最实用,还有口诀要记全。
十几减5,几加5,十几减4,几加6。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f991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0.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5篇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5篇教学总结需要客观真实,不应该为了取悦别人或掩盖问题而歪曲事实。
教学总结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出发点,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错误和不足之处。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3+7=10 2+8=10 1+9=10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9+5=14 8+6=14 7+7=14 6+8=14 5+9=149+6=15 8+7=15 7+8=15 6+9=159+7=16 8+8=16 7+9=169+8=17 8+9=179+9=18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10-1=9 11-2=9 12-3=9 13-4=9 14-5=9 15-6=9 16-7=9 17-8=9 18-9=910-2=8 11-3=8 12-4=8 13-5=8 14-6=8 15-7=8 16-8=8 17-9=810-3=7 11-4=7 12-5=7 13-6=7 14-7=7 15-8=7 16-9=7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10-5=5 11-6=5 12-7=5 13-8=5 14-9=510-6=4 11-7=4 12-8=4 13-9=410-7=3 11-8=3 12-9=310-8=2 11-9=210-9=1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978a33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a.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1、认识钟面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
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几何类图形试题1、认形状:有圆形,六边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圆柱体,还有几个形状。
专家解析:考查认图能力。
家长可以拿几何教具让孩子观察,让孩子根据这些图形拼图,在这个拼接的过程中给孩子讲这些图形的特色;也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这些图形的影子,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图形。
2、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专家解析:考查观察能力。
家长可以拿一张纸,用手折起一角,让孩子自己观察还有几个角。
相类似的体型,一般需要先从实物展示做起,慢慢培养孩子空间想象能力。
3、四根牙签摆出3个三角形。
专家解析: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658c9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a.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加法和减法1. 数字的认识:从0到100的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2. 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的符号和含义,加数、和的概念。
-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 加法的实际应用:用场景模拟加法运算,如小猫捉老鼠、小鸟叼食物等。
4. 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的符号和含义,被减数、减数、差的概念。
- 减法的特殊情况:相减得0或负数。
5. 减法的实际应用:用场景模拟减法运算,如小鸟吃掉虫子、小汽车回家等。
6. 各种运算符号的运用:用加号、减号等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数的比较和顺序1. 数的比较:使用大于、小于或等于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 比较数字的方法:根据数字的个位数、十位数进行比较。
2. 数的顺序:依据数字的大小将数字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 数的顺序关系:数字的大小决定了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三、简单的宽度和长度量度1. 长度的认识: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 对比长度:用直尺等工具比较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 长度的比较:使用“较长”、“较短”等词语进行对比。
3. 宽度的认识:宽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 使用非标准单位测量宽度,如手指宽度、笔宽度等。
四、简单的图形认识与分类1. 扁平图形: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扁平图形。
- 图形的边数和角数: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图形的分类:根据边数和角数对图形进行分类和归类。
- 能正确将图形归类,如将所有三角形放在一起等。
五、简单的数据统计1. 数据的获取:通过实物、图片等获取有关数据。
2. 数据的统计: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制作简单的图表。
- 数据的分类和计数:将数据根据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的数量。
- 数据的图表表示:用柱状图、折线图等方式直观地表示数据。
六、时间的认识和应用1. 时刻的认识:认识钟表的时、分、秒针,学习读取时间。
- 以小时为单位认识时间:根据时针的位置读取整点时间。
2. 时间的计算:用钟表模拟日常活动的时间,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246f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6.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需要系统性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学科。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在接触和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对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
1. 数字和运算1.1. 认识数字:学习从0到100的数字,认识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1.2. 数字的比较:学习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
1.3. 加法和减法:学习用竖式计算和算式表示加法和减法运算。
1.4. 数字的组合与分解:学习将数字进行分解和组合,理解数字的构成和相加减的关系。
2. 图形和几何2.1. 认识平面图形:学习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并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2. 图形的比较:学习通过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图形的比较和分类。
2.3. 图形的组合:学习将多个图形进行组合,形成更复杂的图形结构。
3. 数据分析3.1. 认识数据:学习通过观察、统计和记录信息来认识数据。
3.2. 数据的整理和表达:学习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并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表达和展示。
3.3. 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学习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进行简单的推理和预测。
4. 时间和日历4.1. 认识时间:学习认识日期、星期、季节等时间概念,并学习使用钟表和日历进行时间的表示和读取。
4.2. 时间的顺序:学习理解时间的先后顺序,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
4.3. 时间的运算:学习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包括小时与分钟的换算和时间的加减运算。
5. 量和度量5.1. 认识长度和重量:学习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和重量单位(如千克、克)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5.2. 长度和重量的比较:学习通过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重量来判断它们的大小。
5.3. 日期和时间的度量:学习使用小时、分钟、秒等单位进行日期和时间的度量计算。
通过对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数字和运算、图形和几何、数据分析、时间和日历、量和度量等多个方面。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d7ee5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2.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1.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2.加法运算:学习两个数相加的方法,并实现简单的加法运算。
3.减法运算:学习两个数相减的方法,并实现简单的减法运算。
4.数的排序:学习将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算式计算:通过加法和减法运算,计算简单的算式,包括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6.数的表示法:学习将具体的物体、图形或数量用数字表示,如用数字表示物品的个数、用数字表示图形的边数等。
7.数的组成部分:学习一个数由十位数和个位数两部分组成的概念,以及十位数和个
位数的意义和作用。
8.数的顺序:学习数的读法和数的排序,包括正序和倒叙两种顺序。
9.重量的比较:学习使用天平进行重量比较,理解轻、重的概念。
10.物品的数量:学习用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进行数量比较和数量的加减。
11.时间的概念:学习分辨不同时间的先后顺序和间隔,如上午、下午、早上、晚上等。
12.钟表的读法:学习读取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和半点的读法。
13.形状和图形:学习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14.图形的分类:学习将图形按照特点进行分类,如按照边数、角数、形状等分类。
15.尺寸和长度:学习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并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6fab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2.png)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认识图形(二)1. 平面图形的认识。
-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
- 圆: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没有角。
2. 图形的拼组。
- 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特殊情况可拼成正方形)。
- 用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计算方法。
- 破十法:例如计算13 - 5,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 - 5 = 5,再算5+3 = 8。
- 想加算减法:因为5+8 = 13,所以13 - 5 = 8。
2. 解决问题。
- 含多余条件的问题:要能找出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根据有用信息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吃了3个,又买了5个,他原来有几个苹果?这里“又买了5个”就是多余条件,答案是12个。
-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
如15比9多多少,列式为15 - 9 = 6。
三、分类与整理。
1. 分类的标准。
- 可以按照物体的形状、颜色、用途等标准进行分类。
2. 整理数据。
- 可以用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来表示分类整理后的结果。
例如,把一些不同颜色的气球分类,红色气球有5个,蓝色气球有3个,黄色气球有4个,可以用象形统计图画出不同颜色气球的个数,也可以用简单的统计表列出颜色和对应的个数。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
- 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0;十个十个地数,10、20、30……100。
2. 数的组成。
- 例如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50是由5个十组成的。
3. 读数和写数。
- 读数时,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如34读作三十四;写数时,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如五十写作50。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1cb2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0.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1.认识图形:学习区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和平面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
了解平面图形是描、画、印、拓立体图形得出的。
2.认识人民币:学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3.认识位置与方向: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方位名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
境中。
4.退位减法:学习减法运算中需要向高位借位的退位减法,例如20以内的数字
之间的退位减法。
5.比较数的大小:学习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通常先比较高数位上的数字,再按
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6.读数与写数:掌握基本的读数和写数技巧,例如知道从高位开始读写,理解个
位、十位、百位的概念。
7.分类与整理:学习按形状、颜色、用途、种类等方式进行分类,并初步体验数
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8c5b4c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c.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认识平面图形1.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
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边的长度都相等。
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平行四边形:有4条直直的边,有一组对边是斜的。
圆:由一条曲线围成,是圆圆的。
2.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三棱柱等。
3.长方体能画出长方形,正方体能画出正方形,圆柱能画出圆,三棱柱能画出三角形,球不能画出圆。
二、平面图形的拼组1.用若干个同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更大的或其他的平面图形;用一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也可以拼成更大的平面图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大三角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3.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三、七巧板1.七巧板有7块板(或者说7个图形),有3种图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2.可以用七巧板中的几块或者全部拼成不同的平面图形。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加法一、十几减几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点数法”“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
2.巧算十几减几:十几减9等于几加1;十几减8等于几加2;十几减7等于几加3;十几减6等于几加4;十几5等于几加5;十几减4等于几加6;十几减3等于几加7;十几减2等于几加8。
二、解决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先认真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要根据问题确定哪些条件是用的,哪些条件是多余的,并选择有用的条件进行解答。
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计算方法:用一个数减另一个数。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计算方法:用另一个数减一个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1.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颜色、形状等不同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49da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5.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1、认识0-20:让学生熟练掌握1-20各数的识记,掌握序数含义,能够用几和第几描述物体的顺序。
2、十进制计数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掌握个、十、百、千之间的计数单位进率。
3、数的组成:能够准确地将较大的数拆分成较小的数,并能用符号表示出来。
二、数的运算1、加法: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能够用符号或语言表述加法的计算过程。
2、减法: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减法,能够用符号或语言表述减法的计算过程。
3、加减法混合运算:能够掌握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用综合算式表示。
三、空间与图形1、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了解其特征和区别。
2、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基本立体图形,了解其特征和区别。
3、位置与方向:能够根据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够用上下左右描述自己的周围环境。
四、统计与概率1、统计:了解统计的含义,能够用表格或图表的方式表示数据的统计结果。
2、概率:了解概率的含义,能够用列举法求简单的概率。
五、实践与应用1、测量: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能够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或高度。
2、时间:掌握时、分、秒的概念,能够准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3、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空间观念、统计与概率等各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f727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4.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数的认识与数的排序
1.掌握0~100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能够将0~100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3.了解和认识0。
二、简单加减法
1.加减法的意义及符号。
2.熟练掌握0~30的加减法口算。
3.了解进位和退位。
三、简单计量
1.熟练掌握长度、重量、容量等计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2.掌握常见物品的估重和估容量。
3.了解时、秒、分的概念。
四、简单几何图形
1.掌握圆、方、三角形的认识和辨认。
2.能够描述简单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数量关系。
五、时间的认识和表示
1.掌握24小时制,了解日、周、月、年的概念。
2.能够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如早上、中午、晚上等。
3.能够熟练读写有关时间的词语。
六、数据的初步了解
1.熟练掌握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方法。
2.能够使用简单的方法统计数据,并进行分类和比较。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和练习,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8aff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8.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下面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基础知识点梳理:
1. 加法:
- 认识加法符号“+”
- 求解加法问题
2. 减法:
- 认识减法符号“-”
- 求解减法问题
3. 数的排序:
-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 排列一组数按大小的顺序
4. 两位数的认识:
- 认识两位数的特点
- 表示两位数的各位数字
5. 十位与个位的相互关系:
- 认识十位和个位
- 两位数的拆分与组合
6. 组成两位数:
- 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组合
- 组成的两位数及其大小
7. 简单的乘法概念:
- 认识乘法符号“×”
- 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
8. 乘法的运算方法:
- 认识乘法口诀
- 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9. 简单的除法概念:
- 认识除法符号“÷”
- 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10. 除法的运算方法:
- 认识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 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11. 异常数的认识:
- 认识0和负数的概念
- 数轴上的正数与负数
12. 几何图形的认识:
- 认识点、线、线段、射线、面的基本概念
- 认识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矩形、箭头、半圆等几何图形
13. 镜面对称:
- 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
- 画出镜面对称的图形
14. 标准长度的认识:
- 认识米的概念
- 学习用米衡量长度
15. 容量的认识:
- 认识升和毫升的概念
- 学习用升和毫升衡量容量
16. 时间的认识:
- 认识钟表
- 初步学习时间的概念与读法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梳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aad96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f.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一、数的认识1. 认识0-100的数,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
2. 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
3. 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4. 认识数的大小关系,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5. 认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加法和减法1. 掌握0-100以内的加法口算方法。
2. 掌握0-100以内的减法口算方法。
3. 会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
4.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性质。
5. 会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应用题。
三、数的顺序和比较1. 认识数的顺序关系:大于、小于、等于。
2. 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 会进行数的顺序排列。
四、数的组合和分解1. 会进行0-10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合。
2. 掌握数的分解规律。
3. 会运用分解和组合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五、认识时间和钟表1. 认识时间的概念。
2. 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
3. 会读写整时和半时的时间。
4. 会计算简单的时间间隔。
六、认识钱币和购物1.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2. 会进行简单的钱币换算。
3. 会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七、认识长度和测量1. 认识长度的概念。
2. 认识长度的单位:米、厘米。
3. 会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4. 会使用尺子测量长度。
八、认识图形和图形的认识1. 认识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认识立体图形:立方体、圆柱体等。
3. 会进行简单的图形拼搭和画图。
以上内容,供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eb8824b52acfc789ebc955.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一、生活中的数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三、加减法(一)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数与代数五、加与减(二)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六、购物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七、加与减(三)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2、乘船---(连减运算)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二、观察与测量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3、去游乐园---(认识米)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空间与图形四、有趣的图形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2、动手做(一)3、动手做(二)4、动手做(三)统计与概率八、统计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生活中的数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知识框架生活中的数知识点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47d9e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b.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二)1、认识平面图形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可以分别拼成更大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2、认识七巧板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法(2)破十法(3)平十法(4)想加算减法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条件。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这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另一个数减去这个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1、单一标准下的分类按照事物的属性、特点把不同事物归为一类2、不同标准下的分类以事物不同的属性、特点为标准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一般也不同。
3、整理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用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的统计表表示整理的结果。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
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要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略)7、用语言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ca1e80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1.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年级下册数学背诵重点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拼一个大的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0里有1个百。
100里有10个十。
100里有100个一。
4、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
如24的个位上是4就表示4个一,十位上是2就表示2个十。
5、在数位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开始。
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
6、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它们之间相差1.7、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它们之间相差1.8、个位上是2、4、6、8的数叫双数,也叫偶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叫单数,也叫奇数。
9、人民币分为硬币和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最大面值的人民币是100元,最小面值的人民币是1分。
10、一张1元可以换2张5角。
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2张5元,也可以换10张1元。
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可以换1张20元和3张10元,也可以换2张20元和1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可以换5张20元,还可以换10张10元。
11、一张100元的可以换5张20元的,也可以换10张10元的。
12、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26角=2元6角,7元3角=73角。
13、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的第一个数是几就是几角,第二个数是几就是几分。
如:0.5元=5角,2.00元=2元,1.20元=1元2角,35.90元=35元9角。
14、人民币相加减,角加角,元加元;计算时要带单位,写上“元”或“角”或“分”。
15、4角+6角=10角=1元,5角+8角=13角=1元3角,1元2角+8角=1元10角=2元,2元7角+8角=2元15角=3元5角,1元8角-9角=18角-9角=9角,2元-7角=1元10角-7角=1元3角,9元5角-8角=8元15角-8角=8元7角。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01376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a.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1. 数数2. 基本数学符号3. 加法和减法4. 认识数线和数字的大小比较5. 2位数数的读写6. 数量的估算和对比7. 时钟和日历8. 视觉辨别9. 几何图形10.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数数数是儿童数学学习的第一步。
它是指儿童能够按序数读出数字,并知道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从1到10的数数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孩子可以数出购买的物品数量。
2. 基本数学符号在数学中,有很多基本的符号,如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
孩子需要理解这些符号的意义,如加号表示加法、减号表示减法等。
孩子可以通过练习简单的算术题来熟悉这些符号。
3. 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点。
孩子需要学会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如2+2=4、5-2=3。
通过练习加法和减法,孩子能够掌握数学基本运算,同时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4. 认识数线和数字的大小比较数线是指一个从左到右的长直线上按照固定长度划分的等距点,用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孩子需要通过数线上的数字大小排列来学习数字大小比较。
5. 2位数数的读写2位数数的读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阶段。
孩子需要学会认识并准确读写2位数,如11、23等。
6. 数量的估算和对比估算和对比是培养孩子精确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关键。
孩子可以通过估算和对比提高对数量的直观感知和理解,比如根据厨房里的水果数量,估算出家里要买多少水果。
7. 时钟和日历时钟和日历是孩子学习时间的基础。
通过学习时钟和日历,孩子可以了解小时、分钟、日期等与时间相关的基本概念。
8. 视觉辨别视觉辨别是孩子学习几何图形的先决条件。
孩子需要能够观察、分析和判断几何图形的名称、大小和位置。
通过练习,孩子可以提高观察和分类能力。
9.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孩子需要学会认识和区分各种几何图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
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孩子可以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1.认识和会画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计算方法11-9=□
方法一:破十法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方法三:连减法
11-9=2 11-9=2 11-9=2
先算:10-9=1 因为:9+2=11 先算:11-1=10
再算:1+1=2 所以:11-9=2 再算:10-8 =2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
缺了(8 )块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的方法有:顺数、倒数
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 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3.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百位)。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两位数(10)。
4.数的顺序《百数表》
能根据百数表填出
已知数的相邻数。
如:
5.比较大小
(1)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
例如:34○58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62○69
6.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等语言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
18比16多一些,16比18少一些;
99比10多得多,10比99少得多。
7.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如:30+2=32 (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
32—2=30(想:32里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
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整十数:个位数正好为0的两位数,例如:10,20,30等。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1元=10角(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1角=10分(1角可以换10个1分)1
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
2.简单的计算: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3=5 表示:2个一加3个一等于5个一,就是5。
20+30=50 表示:2个十加3个十等于5个十,就是50。
70-30=40 表示:7个十减3个十等于4个十,就是40。
口算方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1)不进位
25+2=27 25+20=45
先算:5+2=7 先算:20+20=40
再算:20+7=27 再算:40+5=45
口算方法: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加。
(2)进位
24+9=33 (拆大数个位加个位)24+9=33(拆小数给大数凑整十)
先算:4+9=13 先算:24+6=30
再算:20+13=33 再算:30+3=33
★两位数加一位数:
个位相加不满十,十位的数不变;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1)不退位
35-2=33 35-20=15
先算:5-2=3 先算:30-20=10
再算:30+3=33 再算:10+5=15
口算方法: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减
(2)退位
36-8=28 (破十法)36-8=28(拆大数个位减)36-8=28(拆小数连减)先算:10-8=2 先算:16-8=8 先算:36-6=30
再算:26+2=28 再算:20+8=28 再算:30-2=28
★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够减,十位上的数不变,是不退位减法。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作十),是退位减法。
4.小括号
10-2-3=5 10-(2+3)=5
先算:10-2=8 先算:2+3=5
再算:8-3=5 再算:10-5=5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5.用相同数连加、连减的解决问题。
第七单元找规律
1.通过颜色,形状找规律。
★2.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