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精选课件2
合集下载
课件_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完美PPT课件

陆母生陆游时,梦见秦观,秦观,字少游,于是陆母给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
•
知 人 论 世
陆游生平
陆母生陆游时,梦见秦观,秦观,字少游, 于是陆母给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
陆游出生的那一年,金兵进攻汴梁(开 封)。徽宗慌忙让位,让太子赵恒做了皇帝, 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不久汴梁被攻破,徽 钦二帝都成了金人俘虏。这是不是陆游命中注 定,他的一生将以抗金为己任?
第三段:第二天从彭蠡口至盆浦口沿途所见的大孤山的景象。
3、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捏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 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巉chán然 尤物 上干gān云霄 巉chán然 尤物 上干gān云霄 俊鹘hú抟tuán水禽 沙洲葭jiā苇 (5)多角度描写景物。 (5)多角度描写景物。 ”唐琬看到后感伤之余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各处景物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水辉映的描写, ”唐琬看到后感伤之余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如写江流与船行,即在分散景点中贯以线索;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晓风构干,成泪痕残整,欲体笺心事背,独景语斜,栏。使景物于多样中见统一;
写位澎于浪 安矶徽与省小宿孤松山县“境二内山长东江西中相,望每”年,汛写期大时孤四山面时环又水与,小孤孤峰山如作柱比,,兀更立见大出江其,间有联“系长,江从绝而岛构”成、完 “整长的江长天江柱山”水之图称。
两则日记。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 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 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 称。
•
知 人 论 世
陆游生平
陆母生陆游时,梦见秦观,秦观,字少游, 于是陆母给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
陆游出生的那一年,金兵进攻汴梁(开 封)。徽宗慌忙让位,让太子赵恒做了皇帝, 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不久汴梁被攻破,徽 钦二帝都成了金人俘虏。这是不是陆游命中注 定,他的一生将以抗金为己任?
第三段:第二天从彭蠡口至盆浦口沿途所见的大孤山的景象。
3、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捏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 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巉chán然 尤物 上干gān云霄 巉chán然 尤物 上干gān云霄 俊鹘hú抟tuán水禽 沙洲葭jiā苇 (5)多角度描写景物。 (5)多角度描写景物。 ”唐琬看到后感伤之余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各处景物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水辉映的描写, ”唐琬看到后感伤之余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如写江流与船行,即在分散景点中贯以线索;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晓风构干,成泪痕残整,欲体笺心事背,独景语斜,栏。使景物于多样中见统一;
写位澎于浪 安矶徽与省小宿孤松山县“境二内山长东江西中相,望每”年,汛写期大时孤四山面时环又水与,小孤孤峰山如作柱比,,兀更立见大出江其,间有联“系长,江从绝而岛构”成、完 “整长的江长天江柱山”水之图称。
两则日记。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 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 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 称。
《过小孤山大孤山》参考课件2

2
读准字音
• 燧、潦、巉、鹘、抟、葭、赪、湓。
3
疏通文意
第一段:杰然、特起、 潦、幸有舟楫迟,得 尽所历妙。
第二段:巉然、信、 尤物、发挥、估客、 极登临之胜、徙倚。
第三段:渺弥、合处 如引绳、壁
4
绘景
(1)各处景物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水辉映的 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于多样中见统一; (2)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如写江流 与船行,即在分散景点中贯以线索;写澎浪矶与 小孤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 比,更见出联系,从而构成完整的长江山水图。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 实不然也。
8
当堂练习
•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 A、然 • 杰然特起 •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 孤比 • 实不然也 • 碧峰巉然孤起 • B、以 •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也。 • 复以小艇游庙中 •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1
陆游:
• 字 号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坎坷之始: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 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 遗恨而终: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 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 散文成就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 • 主要作品集:《渭南文集》、《剑南诗稿》。
11
更多教学资源下载: /
小学 初效 实用
一册在手 备课无忧
6
对比阅读
• [清]吴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 诗喻之酿而为酒。” •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 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 更高。 • 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 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 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 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一生创作 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最鲜明的特色是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有词一 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绩最为显著。前 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 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 的作品,但也有不少大方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 激情。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 良好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他 的散文成绩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 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在 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文集》、《剑 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 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
诗人。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
又多产的作家。他的诗歌既
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
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他
能诗、能词、能散文,尤以
诗的成绩最高。现存诗计
9300多首。著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南唐书》等,
有《陆放翁全集》传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 术形象方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写,多姿多彩,美不 胜收。散文的实用性较强,有鲜明的意旨,叙述、 说明乃至议论性成分比较多,理性较强。优秀的 散文常常避免枯燥的说理,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吸 引读者。如传记文通过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思想性 情,记事文通过对事件的生动描写揭示事理,寓 言借故事喻意,山水游记通过描画景观抒写游兴 和感受。甚至在阐述哲理和发表议论的文章中也 有很多形象化的成分,包括语言的形象性、举例 的形象性、情感的形象性,等等。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6 过小孤山大孤山 课件(共53页)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配人教版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1.古今异义
(1)信造化之尤.物.也 古:_特__异__之__物__,__文__中__指__风__景__最__优__美__的__地__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_指__优__异__的__人__或__物__品__(_多__指__美__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游记散文,描写了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 形象。 内 《庖丁解牛》是一篇哲理散文,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生动形象地 容 阐述了养生的道理。 概 《项羽之死》是一篇传记散文,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项羽 括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把握文章的人物、顺序、线索,分析人物描写方法,从而较全 法
面地认识和理解文章所写人物。 指
3.通过阅读和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抒情方式、表现手法、语言风 津
格的感悟揣摩,体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从而提升阅读兴趣, 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参赛课件+说课】《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28张PPT)

李漫,不?鸟茫
思狂晓到棹去茫
训,镜,歌,,
画小开孤中唯大
长 江 绝 岛 图
姑 前 年 嫁 彭 郎
新 妆 。
山 久 与 船 低 昂
流 声 抑 扬 。
有 乔 木 参 天 长
孤 小 孤 江 中 央
。 》 。 。 。
山苍水茫 陡峭难行 树木参天 四望无际 江水涌动 形神似闺阁少女 高蹈出尘的凌波仙子
小孤山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通过有 效提问,引导学生疏通文本,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筛选提取 信息的能力;通过品读与想象,感知文章的形象美和意境美。
比较阅读: 《过》与《李》中小孤山的形象区别 文:细致真实——饭 诗:抽象朦胧——酒
设计意图:课标提出:要“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阅读要能获 得新的体验和发现”、要“与文本对话”。借此环节引导学生从不 同角度欣赏美,感知“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重点 学习鉴赏散文在创造形象上的优点。 体悟古人蕴含于山水风物中的情感。
难点 体悟“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教学方法
片段品读
点拨暗示 《过小孤山大孤山》 合作探讨
有效提问
课程设计
PPT展示小孤山大孤山的网络图片
设计意图: 直观感知形象,便于理解文本相关描写,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寻找游踪——赏析主体景物——分析描写手法
基本理念
1、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 2、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3、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4、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品读文本,欣赏古人山水游记散文的内涵与魅力。 2、通过对比鉴赏,感受诗文在创造形象上的区别。 3、增长见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体会古代文人 的山水情怀。
教学重难点
课件_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_课件

C,运用多种表理达方文式意:,议论学抒习情游记的写作方法,提升
1.重点:赏析游记散文的写作
结合上图思考: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写这些景物?
1四、际从渺小弥丘皆西大行江写百,二作望十能之步如力,浮隔;水篁面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特点;
B,运用移步换景法层次分明地描写
重点:赏析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
山苍苍,水茫茫2.,审大美孤鉴小孤赏江与中创央。造:通过对游记散文的
年一一
本舟文中作 估为客一莫篇漫游狂记,,小主姑要前内年容嫁是彭写郎景。。 峨杰峨然两 特烟起鬟,,丹晓藤镜翠开蔓新,妆罗。络其上,
沧世滴
桑 伐远竹近取 结道合,、下点见面小结潭合,、水比尤喻清、冽对。比、想象
1碧、峰文巉贴然近孤山起水,的上本干来云面霄貌,,冬描夏写晴细雨致,真实,上下句之间交待具体。
游
峭石: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如宝装屏风。
记
描写的景物 及特点
小孤山: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彭泽都昌: 烟雨空濛,鸥鹭灭没。
大孤山: 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文章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色?
A,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绘
B,运用移步换景法层次分明地描写
课前活动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碧客峰舟巉 何然处孤来起?,棹上歌干中云流霄声,抑1冬扬、夏。晴从雨,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 野结芳合发 上而图幽思香考,:佳作木者秀用而了繁哪乐阴些,方之风法霜写。高这伐洁些,景竹水物落?取而石道出,者,下山间见之小四时潭也。,水尤清冽。
B,运用移步换景法层次分明地描写
的不同点;
自主学习: 诵读课文,给生词注音
1.重点:赏析游记散文的写作
结合上图思考: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写这些景物?
1四、际从渺小弥丘皆西大行江写百,二作望十能之步如力,浮隔;水篁面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特点;
B,运用移步换景法层次分明地描写
重点:赏析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
山苍苍,水茫茫2.,审大美孤鉴小孤赏江与中创央。造:通过对游记散文的
年一一
本舟文中作 估为客一莫篇漫游狂记,,小主姑要前内年容嫁是彭写郎景。。 峨杰峨然两 特烟起鬟,,丹晓藤镜翠开蔓新,妆罗。络其上,
沧世滴
桑 伐远竹近取 结道合,、下点见面小结潭合,、水比尤喻清、冽对。比、想象
1碧、峰文巉贴然近孤山起水,的上本干来云面霄貌,,冬描夏写晴细雨致,真实,上下句之间交待具体。
游
峭石: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如宝装屏风。
记
描写的景物 及特点
小孤山: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彭泽都昌: 烟雨空濛,鸥鹭灭没。
大孤山: 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文章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色?
A,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绘
B,运用移步换景法层次分明地描写
课前活动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碧客峰舟巉 何然处孤来起?,棹上歌干中云流霄声,抑1冬扬、夏。晴从雨,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 野结芳合发 上而图幽思香考,:佳作木者秀用而了繁哪乐阴些,方之风法霜写。高这伐洁些,景竹水物落?取而石道出,者,下山间见之小四时潭也。,水尤清冽。
B,运用移步换景法层次分明地描写
的不同点;
自主学习: 诵读课文,给生词注音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课件(2)

轻风徐来,望客不见,唯 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 起彼伏。两山如发髻高耸,
正对江水之镜,二美梳弄
新妆。舟中商贾,切莫轻
狂,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孤立峭 拔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 ————— ————
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 望不到,孤山久
2、写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采 用的是什么写景顺序?
由远及近。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 外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 “冬夏晴雨”不同季节的变化。视察角度 和视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 景物的千姿百态。
诗文有别
二、陆游笔下的小孤山孤立峭拔、秀丽却荒 残,这孤立峭拔会不会就是小孤山得名的 原因呢?苏轼有一首写小孤山大孤山的诗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我们一起来 读一读。
然也。
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 晚泊沙夹,距小孤 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 一里。微雨。复以 远。天下着雨,(我)又乘 小艇游庙中。南望 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 彭泽、都昌诸山, 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 烟雨空濛,鸥鹭灭 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 没,极登临之胜, 鹭都隐没了。登山临水浏览 徙倚久之而发。方 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 立庙门,有俊鹘抟 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 水禽,掠江东南去,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 甚可壮也。庙祝云,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 山有栖鹘甚多。 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散文 诗歌
创作手法
艺术效果
①对照烘托 ②具体描画 形象丰富,真实客观 ①夸张 ②比喻、拟人 形象突出,想象空间
3、理论学习:教材第66页第③自然段有一个 有趣的比喻。请自读该段文字,概括内容要 点。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 课件(共24张)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陆游简介: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
诗人。父亲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 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 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 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 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 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 基调。
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 A)
风景优美的地方
A、信造化之尤物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尤物:美好的事物,这里美丽的女子。
B、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贩货的行商。
D、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3、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 B)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状语后置 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 实不然也。
诗文有别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①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 ②搀:参。③烟:远望 迷濛之状。 ④鬟:本是妇女发髻的一种式样,这里 用来比拟两山峰峦的形象。 ⑤ 晓镜:指江水清而平。 ⑥ 估客:一作贾客,商人。
小孤山以其楚塞吴关”、“海门第一 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大孤山简介
❖
大孤山,其状如鞋,俗称鞋山。
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
的秀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其实,大孤山是两百万年前第四纪冰 川时期形成的小岛,它高出水面约90 米周长千余米,大孤山三面绝壁,耸立 湖中,仅西北角一石穴可以泊舟。
陆游
陆游简介: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
诗人。父亲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 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 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 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 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 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 基调。
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 A)
风景优美的地方
A、信造化之尤物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尤物:美好的事物,这里美丽的女子。
B、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贩货的行商。
D、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3、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 B)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状语后置 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 实不然也。
诗文有别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①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 ②搀:参。③烟:远望 迷濛之状。 ④鬟:本是妇女发髻的一种式样,这里 用来比拟两山峰峦的形象。 ⑤ 晓镜:指江水清而平。 ⑥ 估客:一作贾客,商人。
小孤山以其楚塞吴关”、“海门第一 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大孤山简介
❖
大孤山,其状如鞋,俗称鞋山。
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
的秀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其实,大孤山是两百万年前第四纪冰 川时期形成的小岛,它高出水面约90 米周长千余米,大孤山三面绝壁,耸立 湖中,仅西北角一石穴可以泊舟。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优质PPT2

陆游一手持剑,一手执笔
抗金
作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优 质PPT2
陆游打虎
陆游在南郑 (今汉中)抗金时, 常带士卒进山打 猎,有一年冬天, 碰上一只食人猛 虎。三十名士卒 都是身强力壮好 勇善战的秦人, 陡然见猛虎,却 吓坏了,倒是年 近半百的陆游挺 戈而上,恶战不 多时,虎死,人 居然活着。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优 质PPT2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优 质PPT2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优 质PPT2
陆游名句
•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 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 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 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 南江,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优 质PPT2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优 质PPT2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优 质PPT2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 (共44张PPT)

•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 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 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 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
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
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 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 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①烽火矶( jī )
②烽燧( suì )
⑤西麓( lù ) ⑥抟( tuán) ⑦赪(chēnɡ ⑧葭苇( jiā ) )
③潦缩( lǎo )
④巉然(chán )
2.古今异义
①与江山相发挥
辉映 古义:_____ 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道理或意思充分表达出来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然 ①杰然特起(
……的样子
) )
②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但是 ③实不然也( 这样 )
(2)以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 把 ) ②复以小艇游庙中( 用 ) ③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用 )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且 ) 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
(3)之 ①信造化之尤物也( 的 ) ②自数十里外望之( 它 ) ) ③徙倚久之而归( 语音助词,无义 ④何功之有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
八月一日, 过烽火矶。南朝 自 武昌至京口, 八月一日, (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到京口, 列置 烽燧 , 此山当是其一也。 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自舟中望山, 突 兀 而 已。 及抛江 过其 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于 下, 嵌 岩 窦 穴, 江中后, (我)走过山下, (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 烽火矶( j ī) : 怪奇万状, 色泽 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相同。 设置烽火
语文:4.1 过小孤山大孤山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55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3.《项羽之死》是一篇传记散文,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 画出项羽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 4.《阿房宫赋》是一篇史论散文,通过对阿房宫的建筑群和 宫内奢华生活的形象描绘,说明国家兴亡的道理。 • 5.《方山子传》和《大铁椎传》都是人物传记散文,前者通 过生动曲折的事件塑造人物,后者通过充满悬念的记述表现 人物的传奇色彩。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作家在描写历史时,也不是纯客观的写实,往往寄予了对 于历史的认识或情感。杜牧写《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 的阐释,旨在借古讽今。司马迁《项羽之死》中的项羽选 择乌江自刎,也蕴含了对人生的认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文本钩玄】 • 在散文中,好的艺术形象一定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 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散文都以形象取胜。 • 1.《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游记散文,描写了饶有韵味的 山川景物形象。 • 2.《庖丁解牛》是一篇哲理散文,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形 象生动地阐述了养生的道理。
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 洒,因而散文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不同的散文类 别中,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形象 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人物传记类散文
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说明类散文的形象
主要表现为真挚感人的情感和鞭辟入里的分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过小孤山大孤山 • ————————————————————
• □陆 游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精品PPT2

上:向上,名作状
6、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2)如宝装屏风 宝:名词作状语,用宝石
再读课文,在熟悉文句的 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讨论:本文是游记,分别写 了观赏到的哪些景物?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 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 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精 品课件2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 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精 品课件2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精 品课件2
……的样子
B、 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
不能鸣也
用
(2)复以小艇游庙中
用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用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且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C、 之 (1)信造化之尤物 (2)自数十里外望之 (3)徙倚久之而归 (4)何功之有哉? (5)之二虫又何知
结构组词,的 代词,它 语音助词,无义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 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 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 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 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 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 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 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 ,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 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 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 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6、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2)如宝装屏风 宝:名词作状语,用宝石
再读课文,在熟悉文句的 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讨论:本文是游记,分别写 了观赏到的哪些景物?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 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 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精 品课件2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 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精 品课件2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 单元《 过小孤 山大孤 山》精 品课件2
……的样子
B、 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
不能鸣也
用
(2)复以小艇游庙中
用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用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且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C、 之 (1)信造化之尤物 (2)自数十里外望之 (3)徙倚久之而归 (4)何功之有哉? (5)之二虫又何知
结构组词,的 代词,它 语音助词,无义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 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 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 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 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 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 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 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 ,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 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 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 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课件_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_课件

——描绘形象 把握特征 对比阅读: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因其地势也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榭 xiè
汲 jí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犹须待阖棺。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
燧 suì
抟 tuán
上干云霄 gān 湓 pén
峨峨两烟鬟(huán),晓镜开新妆。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感情 形象
以情驭景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情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段:写烽火矶所见。
第二段:写从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重点写小孤山、澎浪矶。
第三段:第二天从彭蠡口至盆浦口沿途 所见的大孤山的景象。
文学思维揭示
文学欣赏: 形象 特征 感情
文学创作: 感情特征 形象
由景寻情 以情驭景
诗文有别
燧 suì
抟 tuán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
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 想象飞得更高。
• 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
具体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
诗文有别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 诗喻之酿而为酒。
——清 吴 乔
诗写意,文写实
牛刀小试
请以我们和县的天门山、鸡笼山、西梁 山、香泉湖等其中之一为对象,按下面要 求写一段话,描绘一些形象,传达一定的 情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

诗歌与散文创造形象的手段却大不相同。 清代学者吴乔曾以做饭和酿酒分别比喻作文和 写诗,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 喻之酿而为酒”。
诗文区别: 1.诗歌的意象更注重提炼和升华,散文形象着实 于具体细致。
诗歌与散文创造形象的手段却大不相同。 清代学者吴乔曾以做饭和酿酒分别比喻作文和 写诗,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 喻之酿而为酒”。
对比阅读:诗文有别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
比较大,上下句之间多有跳跃和省略。
散文描写细致真实,上下句之间交待 具体。
解释加横线的字:
1.故得尽见
2.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
3.信造化之尤物也
4.实不然也
5.庙在山之西麓
6.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7.俄复开霁
8.大孤状类西梁
当堂练习
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
A.有俊鹘抟水禽(tuá n)
B.沙洲葭苇(jiā )
C.潦缩(liá o) D.岸如赪(chēng )
当堂练习
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
C
A.有俊鹘抟水禽(tuá n)
B.沙洲葭苇(jiā )
C.潦缩(liá o) D.岸如赪(chēng )
•鹘 •抟 •蠡 •葭 •赪 •湓 •汲
hú tuá n lǐ jiā chēng pé n jí
◆整体感知:
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整体感知:
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明确: 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始见庐山 及大孤山。
◆整体感知:
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明确: 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始见庐山 及大孤山。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整体感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课件

小孤山
澎
浪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 矶 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
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 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沙夹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 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 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 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 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 鹘甚多。
▪ 思考二:每到一处,你看到了景物什么特点发挥想 像把它勾画出来吧?
▪ 鉴赏三:陆游是如何把景物 写得美好让人心醉, 他用了哪些写景方法?
合肥 安庆
京口 镇江
武昌
彭泽 江州(庐山)
烽火矶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 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 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 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 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启示: 1引用诗文典故:
在记述山川、名胜古迹的过程中,将有关的传闻轶 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还随笔也出郡县沿革、地 形防戍等情况,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同时也为景物添 彩生色,使一景一物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 话的氛围和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辉映, 更为引人入胜。
烽火矶
小孤山: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 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 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 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 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 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 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 相发挥,自当高出之上矣。
过小孤山大孤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山
→晚抵江州,泊湓浦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船的行程。
分组合作探究:
写一写:分组,每组选择一个 景点,找出原文内容,概括景 物特征,并考虑:假如此时的 你是位导游,正带领游客坐船 行进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依 次经过文中描述的各个景点, 你该怎样介绍这些地方呢?
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 其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 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 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 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 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行踪吗?
•
3. 辞官归隐田园后融入大自然怀抱里的悠 闲自得 ,忘却 了荣辱 得失, 尽享田 园生活 之恬淡 。
•
4.惜别之情不是很浓烈,更没有悲伤 ,竟被 眼前美 丽的景 观吸引 了,若 非急着 去赴任 ,诗人 定会继 续欣赏 下去, 与大自 然共享 闲暇。
•
5.文本解读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 行为的 文章。 作者选 取了独 特的视 角,将 一些群 居性生 物的行 为与人 类进行 比较, 描述了 它们在 集体行 动中所 表现出 的高度 组织性 、协调 性.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 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 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 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 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 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 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 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 ,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 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 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 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铁马冰河入梦来。
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重要的字词及特殊句式。
2.练笔:写写自己的一次旅行,注意抓住景物特 征进行描写,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
1. 满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答语 ,零乱 的落花 已经飘 飞过秋 千去。
•
2.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 住的春 寒,特 别在杜 鹃悲啼 不停夕 阳将暮 之时。
铁马秋风大散关。 《病起书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的样子
B、 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
不能鸣也
用
(2)复以小艇游庙中
用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用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且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C、 之 (1)信造化之尤物 (2)自数十里外望之 (3)徙倚久之而归 (4)何功之有哉? (5)之二虫又何知
结构组词,的 代词,它 语音助词,无义
宾语前置倒装标志
这
D、而
(1)突兀而已
罢了
(2)徙倚久之而归
表顺接
(3)岸土赤而壁立
表并列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
(5)而母立于兹
你、你的
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晚泊沙夹 (2)岸土赤而壁立 (3)掠江东南去 (4)上干云霄
晚:名作状
壁:象墙壁一样,名 作状 东南:向东南方, 名作状
分组合作探究:
导游词的基本要求: ①选取最有特点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②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和传说。
烽火矶
突兀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
小 孤 山
峭拔秀丽;碧峰巉 然孤起,上干云霄; 冬夏晴雨,姿态万 变;祠宇极于荒残。
澎 浪 矶
•
6.以及作为群体出现时所表现的巨大 力量和 智慧, 从而得 出这样 的结论 :人类 的社会 行为与 生物的 社会行 为有极 大的共 性,并 非水火 不容, 而是可 以互为 比照的 。
•
7.很显然,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 其他生 物比人 类更高 明,也 不只是 为我们 提供生 物交流 技术方 面的有 趣知识 ,更是 以一个 医学家 、生物 学家的 睿智和 敏锐的 洞察力.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 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 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 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 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 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 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 写的两则日记。
陆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 游
高吟铁马铜驼, 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池馆重新接草堂
课堂小结:
历史有幸, 因陆游而热血沸腾。 文学有幸, 因放翁而铁骨铮铮。
诵一诵:请回忆陆 游诗词中的名句, 并大声吟诵。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的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 2、积累文中重要的字词及特殊句式。 3、分组合作翻译全文。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 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 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 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 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课堂练习
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 C)
A、有俊鹘抟水禽(tuán ) B、沙洲葭苇(jiā ) C、潦缩(liáo ) D、岸如赪(chēng )
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 A)
A、信造化之尤物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尤物:美好的事物,这里指漂亮的女子。 B、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贩货的行商。 D、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虽无风,亦浪涌
大孤山
状类西梁;不可拟小姑之秀丽;四际渺 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想一想:文中描写几处独立的景点,各有 各的特点,但它们在陆游笔下,又构成了一 个整体。陆游是如何把它们组成整体的?
1.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 的描写,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2.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的联系。文中屡次写江流和船行, 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 “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 其联系。
找一找: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说说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融合抒情议论, 传闻轶事、前人诗句 以及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
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这篇游记既 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为景物添彩生色。
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使文章更加 引人入胜。
谈一谈:本文是本单元的赏析示例, 可见是山水游记中的精品,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1、借助修辞
2、讲述轶事
3、揭示史实 4、融入情感
对比探究: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 山色苍翠,烟水迷茫,大
〈长江绝岛图〉》 小二孤,矗立江水中央。
山苍苍,水茫茫, 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 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 木凌空。有客舟从何处而 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 来?桨声流水间船歌抑扬。 搀天长。客舟何处来? 沙岸平整,轻风徐来,望 棹(zhào)歌中流声抑 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 扬。沙平风软望不到, 山低首,此起彼伏。两山 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 如发髻高耸,正对江水之 两烟鬟(huán),晓镜 镜,二美梳弄新妆。舟中 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 商贾,切莫轻狂,小姑前 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年,已嫁彭郎。
上:向上,名作状
6、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2)如宝装屏风 宝:名词作状语,用宝石
再读课文,在熟悉文句的 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讨论:本文是游记,分别写 了观赏到的哪些景物?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 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 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3、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 B)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 实不然也。
4、解释下列多义词
A、然 (1)杰然特起
……的样子
(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但是
(3)实不然也
这样
(4)碧峰巉然孤起
•
8.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 动物本 能的观 点进行 了反思 ,也对 人类盲 目自大 、不能 充分认 识自身 生存危 机作出 了警示 。
•
9. 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 个世界 ,但人 类的行 为方式 还具有 和其他 社会性 生物相 类似的 特点, 还需要 联合, 需要团 结,才 能源源 不断地 产生智 慧,克 服自身 发展面 临的种 种困境 ,推动 社会进 步。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清]吴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 诗喻之酿而为酒。”
比一比:
文:具体逼真,细致真实 诗:凌空飘渺,充满想象
拓展学习:
练一练:请将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想想
→晚抵江州,泊湓浦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船的行程。
分组合作探究:
写一写:分组,每组选择一个 景点,找出原文内容,概括景 物特征,并考虑:假如此时的 你是位导游,正带领游客坐船 行进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依 次经过文中描述的各个景点, 你该怎样介绍这些地方呢?
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 其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 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 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 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 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行踪吗?
•
3. 辞官归隐田园后融入大自然怀抱里的悠 闲自得 ,忘却 了荣辱 得失, 尽享田 园生活 之恬淡 。
•
4.惜别之情不是很浓烈,更没有悲伤 ,竟被 眼前美 丽的景 观吸引 了,若 非急着 去赴任 ,诗人 定会继 续欣赏 下去, 与大自 然共享 闲暇。
•
5.文本解读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 行为的 文章。 作者选 取了独 特的视 角,将 一些群 居性生 物的行 为与人 类进行 比较, 描述了 它们在 集体行 动中所 表现出 的高度 组织性 、协调 性.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 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 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 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 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 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 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 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 ,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 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 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 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铁马冰河入梦来。
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重要的字词及特殊句式。
2.练笔:写写自己的一次旅行,注意抓住景物特 征进行描写,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
1. 满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答语 ,零乱 的落花 已经飘 飞过秋 千去。
•
2.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 住的春 寒,特 别在杜 鹃悲啼 不停夕 阳将暮 之时。
铁马秋风大散关。 《病起书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的样子
B、 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
不能鸣也
用
(2)复以小艇游庙中
用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用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且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C、 之 (1)信造化之尤物 (2)自数十里外望之 (3)徙倚久之而归 (4)何功之有哉? (5)之二虫又何知
结构组词,的 代词,它 语音助词,无义
宾语前置倒装标志
这
D、而
(1)突兀而已
罢了
(2)徙倚久之而归
表顺接
(3)岸土赤而壁立
表并列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
(5)而母立于兹
你、你的
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晚泊沙夹 (2)岸土赤而壁立 (3)掠江东南去 (4)上干云霄
晚:名作状
壁:象墙壁一样,名 作状 东南:向东南方, 名作状
分组合作探究:
导游词的基本要求: ①选取最有特点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②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和传说。
烽火矶
突兀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
小 孤 山
峭拔秀丽;碧峰巉 然孤起,上干云霄; 冬夏晴雨,姿态万 变;祠宇极于荒残。
澎 浪 矶
•
6.以及作为群体出现时所表现的巨大 力量和 智慧, 从而得 出这样 的结论 :人类 的社会 行为与 生物的 社会行 为有极 大的共 性,并 非水火 不容, 而是可 以互为 比照的 。
•
7.很显然,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 其他生 物比人 类更高 明,也 不只是 为我们 提供生 物交流 技术方 面的有 趣知识 ,更是 以一个 医学家 、生物 学家的 睿智和 敏锐的 洞察力.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 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 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 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 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 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 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 写的两则日记。
陆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 游
高吟铁马铜驼, 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池馆重新接草堂
课堂小结:
历史有幸, 因陆游而热血沸腾。 文学有幸, 因放翁而铁骨铮铮。
诵一诵:请回忆陆 游诗词中的名句, 并大声吟诵。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的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 2、积累文中重要的字词及特殊句式。 3、分组合作翻译全文。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 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 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 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 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课堂练习
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 C)
A、有俊鹘抟水禽(tuán ) B、沙洲葭苇(jiā ) C、潦缩(liáo ) D、岸如赪(chēng )
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 A)
A、信造化之尤物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尤物:美好的事物,这里指漂亮的女子。 B、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贩货的行商。 D、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虽无风,亦浪涌
大孤山
状类西梁;不可拟小姑之秀丽;四际渺 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想一想:文中描写几处独立的景点,各有 各的特点,但它们在陆游笔下,又构成了一 个整体。陆游是如何把它们组成整体的?
1.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 的描写,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2.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的联系。文中屡次写江流和船行, 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 “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 其联系。
找一找: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说说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融合抒情议论, 传闻轶事、前人诗句 以及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
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这篇游记既 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为景物添彩生色。
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使文章更加 引人入胜。
谈一谈:本文是本单元的赏析示例, 可见是山水游记中的精品,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1、借助修辞
2、讲述轶事
3、揭示史实 4、融入情感
对比探究: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 山色苍翠,烟水迷茫,大
〈长江绝岛图〉》 小二孤,矗立江水中央。
山苍苍,水茫茫, 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 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 木凌空。有客舟从何处而 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 来?桨声流水间船歌抑扬。 搀天长。客舟何处来? 沙岸平整,轻风徐来,望 棹(zhào)歌中流声抑 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 扬。沙平风软望不到, 山低首,此起彼伏。两山 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 如发髻高耸,正对江水之 两烟鬟(huán),晓镜 镜,二美梳弄新妆。舟中 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 商贾,切莫轻狂,小姑前 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年,已嫁彭郎。
上:向上,名作状
6、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2)如宝装屏风 宝:名词作状语,用宝石
再读课文,在熟悉文句的 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讨论:本文是游记,分别写 了观赏到的哪些景物?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 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 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3、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 B)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 实不然也。
4、解释下列多义词
A、然 (1)杰然特起
……的样子
(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但是
(3)实不然也
这样
(4)碧峰巉然孤起
•
8.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 动物本 能的观 点进行 了反思 ,也对 人类盲 目自大 、不能 充分认 识自身 生存危 机作出 了警示 。
•
9. 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 个世界 ,但人 类的行 为方式 还具有 和其他 社会性 生物相 类似的 特点, 还需要 联合, 需要团 结,才 能源源 不断地 产生智 慧,克 服自身 发展面 临的种 种困境 ,推动 社会进 步。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清]吴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 诗喻之酿而为酒。”
比一比:
文:具体逼真,细致真实 诗:凌空飘渺,充满想象
拓展学习:
练一练:请将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