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我们都是公民说课稿

合集下载

5.1《我们都是公民》第1课时

5.1《我们都是公民》第1课时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 2 什么是人民当家做主:
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当家做主,就是社会成员通过国家法律确认的公民 身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规
定的义务。
③还表现为公民通过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为国家 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探究园
情景研讨
什么是公民
小青的想法不 正确,我们一出生 具有国籍,不受是 否拿到身份证的影 响。
探究园
情景研讨
什么是公民
小旷的想 法不正确,我 们一出生具有 中国国籍,不 受年龄的限制。
探究园
情景研讨
什么是公民
小怡的看法
是对的,她小 姨的女儿一出 生就是公民了。
探究园
情景研讨
什么是公民
阿萌的想 法不正确,燕 燕只是去美国 留学,只要她 不加入美国籍, 就还是中国公 民。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我们中国公民
5.1我们都是公民
第1课时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1、什么叫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
身份。
公民概念包含两层含义:
1.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
2.公民按照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拓展:正确理解公民、人民、国民的涵义




公民与人民关系 图示
㊣“公民”与“国民”在现代词义上称作同义词。
而在法律术语上,目前多数国家都使用“公民”, 但也有少数国家,例如,日本使用“国民”一词。 在我国,这两个词是通用的。

5.1我们都是公民

5.1我们都是公民

辨一辨
下列这些人是不是我国公民:
1、具有美国国籍的华人 2、华侨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3、在温州××监狱里的刑犯张某


“这次能够平安

回来,很感谢党
和政府的关怀,
感谢祖国人民对
我的关心。”
·日巡逻船在钓鱼岛与中国渔船相撞 中方严正交涉(09/07
1280:5180) 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同日 ·本艘中日海国本上外巡保交逻安部负船厅责巡中人逻的向一船日艘发方生发提出相生强撞碰烈,撞抗而,议后日(0又方9/与登08 追船12踪检:4的查1)另。两并 ·非外法交扣部押:中日方国应渔立船即、无1条4件名放中人国放船船员(0及9/1船0 长05詹:25其) 雄。
·温家宝强烈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释放中国船长(09/22 10:26)
·面想国对?家旅日游本局非:法对扣国押人放我弃国赴渔日船旅及游船表示员理的解行(为09/,24你0有0:0何2)感
······
捍卫国家上 海世博会闭幕式在世博文化 中心举行。
“砖头爷”
【确认公民身份】
1、何谓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 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2、哪些人具有中国公民身份?
第四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 中国国籍。 第五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 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 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六条: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 国,具有中国国籍。
你专是家否点赞评同:“砖头爷”的这种做法?请说明理由。 “合情但(不要求合:法四。人小老组人;砸组长车记,录以;时暴间制3分暴钟,)是不能 解决根本问题的。”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义务。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义务。

2.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 公民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定义、权利和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公民行为,引导学生辨别正确与错误。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践行公民责任和义务。

4. 实践演练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公民角色。

五、教学内容1. 公民的定义:介绍公民的概念,强调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遵守法律等。

3. 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遵纪守法的意识。

4. 公民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公民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二、讲解公民的定义(10分钟)1. 讲解公民的定义,强调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三、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0分钟)1. 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受教育等。

2. 讲解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法律、履行兵役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公民行为案例,引导学生辨别正确与错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公民行为的意义。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践行公民责任和义务?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六、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模拟选举、社区服务等。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公民角色。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六、教学内容6. 公民参与社会的方式:介绍公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如选举、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并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良好品质。

3.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定义与基本权利2. 公民的义务与责任3. 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4. 公民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5. 案例分析:身边的公民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以及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

2. 难点:公民义务与责任的具体落实,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公民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公民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角色。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促进学生思考。

4. 实践作业法:布置相关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公民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

2. 讲解: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以及公民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

3.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公民实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民的重要性和责任。

6. 作业布置: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公民精神。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履行公民义务,发挥公民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公民定义、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的理解程度。

2. 考察学生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学生在实践作业中践行公民精神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公民教育的基础教材。

2. 案例资料: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民实例。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法律条文,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第一章:公民的定义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与特征。

让学生了解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1.2 教学内容公民的定义与特征:公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国籍,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公民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如家庭成员、学生、员工等,也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如遵守法律、参与选举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什么是公民”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公民的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特征与角色,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公民案例,让学生理解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章:公民权利与自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让学生理解权利与自由的限制与责任。

2.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隐私权等。

权利与自由的限制与责任:公民在享有权利与自由的也需要遵守法律的限制,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权利与自由的限制与责任。

第三章:公民义务与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与责任。

让学生理解义务与责任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义务与责任:如遵守法律、服兵役、纳税等。

义务与责任的重要性:公民履行义务与责任,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公民的义务与责任”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公民义务与责任的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基本义务与责任,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履行义务与责任的重要性。

第四章:公民参与与社会参与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参与方式与途径。

让学生理解公民参与对社会的重要性。

公民的参与方式与途径:如选举、示威、志愿服务等。

初中八年级-我们是公民(区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我们是公民(区一等奖)
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认识到应当珍惜中国公民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好公民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研讨法、情景导入法、问题探究法
学法
边学边练法、归纳法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六课 第一站 《我们是公民》教案
课题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六课 第1站 我们是公民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
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有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多媒体展示内容:新闻回放:中国一艘货船驶于日本冲绳本岛海域时起火。中国驻日本领馆接到通报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要求日方全力救治船员。日本海上保安厅接到通报后立即搜救。最终64名船员全部获救,并平安回国。
设问:(1)材料说明了什么
(2)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我们要珍惜中国公民的身份
1、什么是公民
2、公民取得国际的方式
3、我国公民的范围
4、珍惜中国公民的身份
课后回顾
本节课法律术语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准备充足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我们为什么要珍惜中国公民的身份
活学活用:展示情景材料和问题,指出思品非选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讨论答案,并把思路写在纸上,用实物投影把本组答案展示出来。
回顾本课内容,由学生归纳本节内容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学生在教材中标记好公民和国籍的相关内容

《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

《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

《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内容1.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世界各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比。

4.公民意识的培养。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时间:10分钟•通过提问引出本课的话题:什么是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是公民吗?•引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例如接受教育、参与选举等。

步骤二:理论学习时间:3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中公民的定义和特征部分,了解公民的基本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们提到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

步骤三:国际对比时间:2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中相关内容,了解不同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存在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国家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公民的要求和期望。

步骤四:案例分析时间: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例如环境保护、参与社区活动等,让学生讨论这些行为是否符合公民的义务。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从公民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

步骤五:公民意识培养时间:20分钟•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不同公民角色的行为和责任。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学生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达和贡献程度。

3.学生总结能力:评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4.学生展示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展示环节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公民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参与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的意见分歧和困惑,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是公民》教案

《我们是公民》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公民的权利》教案设计加田中学林萍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的教学主题是“公民的权利”,主要阐述了公民资格的取得条件,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关于公民资格取得的相关规定一以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力图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以及相应的权利意识。

第一站:我们是公民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公民资格与国籍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公民资格取得的具体规定(二)、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能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自觉提升自身公民意识的动力和行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明白公民身份的内涵,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唤醒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珍视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身份,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第一环节:正确理解公民观念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公民?”读教材P54页课题导语概括理解,(公民是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接受法律的约束的人)引入P55页“思想驿站”中思考“想一想”的问题,从而导入公民概念深层内涵的学习一、公民的含义和中国公民的含义1、学生讨论“想一想”的问题并阅读课文第一框目2、教师指出公民概念的内涵——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受该国法律保护的人3、学生说出:中国公民的含义,得到“想一想”问题的答案4、从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籍”的概念: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法律上的身份教师设问:那么个人如何取得一个国家的国籍呢?(过渡到第二框目)第二环节:公民国籍的取得与丧失二、国籍的含义以及公民取得国籍的方式1、阅读课文了解取得国籍的两种方式:原始国籍:以出生的方式取得继有国籍: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1)、说一说:我们都是以哪一种方式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2)、看一看:阅读“社会观察”了解国籍的继有取得和丧失,了解爱因斯坦多重国籍的身分,认识“失去祖国,就像是一个孩子失去了母亲的庇护一样的孤独”的深层含义2、公民国籍的丧失:(1)、自愿丧失:自动放弃申请解除(2)、非自愿丧失:法律规定(得外失内)法律剥夺(对于一些犯叛国、卖国、危害国家安全重罪的人)(3)、想一想:根据公民取得国籍的方式,我国公民还包括那些人?(引出下一框目)第三环节:我国法律关于公民资格及国籍的规定三、中国公民的范围——我国社会的全体成员1、分析理解:公民包括我过社会的一切成员2、阅读“知识链接”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资格及国籍的规定、原则:不承认双重国籍3、活动:完成P58页“活动平台”学生交流完成后个别提问。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八年级政治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地位分析《我们都是公民》是粤教版教材初二第五单位第一课的内容,第五单元式初二下册的单元,学好本课既有助于了解以后各课的内容,更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课内容是本册书的理论基础部分,学好本课知识对掌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宪法的作用相当重要和关键。

2.结构分析本课题的主题是讲述公民身份的内涵,围绕这个主题,全文分为两个部分、三个小节:第一部分(第一、二小节):简要地说明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身份的内涵。

第二部分(第三小节):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3.逻辑关系我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家具有的法律关系——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

4.目标分析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情境研讨”文例分析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公民的内涵,对怎样树立公民意识进行剖析。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法律观念,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

5.教学重、难点本着初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些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本课的课题是我们的公民,要讲好这个问题就要从公民的含义、国籍的含义以及公民资格的确认这几个角度入手,明确公民的含义以后展开公民的内涵的讲解,在讲公民身份的内涵时,不仅讲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的关系,更要重点讲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一重点讲解为以后学习第2、3课奠定基础。

②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这一难点不是理论知识上的难点,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难点,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因素,难就难在学生如何培养公民意识,并把它落到实处,在突破时,我准备从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来展开说明国家的安危、社会的稳定对公民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这种意识。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活动探究型教学设计(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活动探究型教学设计(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活动探究型教学设计(粤教版)一. 教材分析《我们都是公民》这一章节是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的第一节,粤教版教材在这一章节主要围绕“公民”的概念展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公民的定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常识,对公民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清晰,对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从直观向抽象转变,对于较为复杂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定义及其权利和义务。

2.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民在社会中的作用。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公民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制作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你认为什么是公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公民的定义,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题目:“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公民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回答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概念与特征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 公民的责任与担当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公民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作为公民应有的权益和应尽的责任。

3. 案例分析:分析公民的责任与担当,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民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公民责任与担当的认识。

七、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公民概念、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程度。

2.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的作文,了解他们对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的思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公民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公民知识的理解。

2. 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3.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教案标题:我们都是公民教学目标:1. 了解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 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公民的定义和特征:a. 引导学生讨论公民的定义,包括居住在特定国家或地区、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等。

b. 分析公民的特征,如尊重法律、尊重他人权利、参与社会事务等。

2. 公民的权利和责任:a. 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选举权、平等权等。

b. 引导学生认识公民的责任,如尊重法律、参与公共事务、保护环境等。

3. 培养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a.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

b.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务清理垃圾、参与公益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公民主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公民的定义和特征,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讨4.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加深对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理解。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务清理垃圾、参与公益活动等,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6. 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公民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都是公民的事实。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评估他们对公民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3. 小组作业: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调查和呈现一个公民问题,并评估他们的调查和呈现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例等引导学生对公民主题的兴趣。

2. 案例分析材料,用于讨论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3. 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活动设计。

4. 社区服务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材料。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义务。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定义:在我国,公民是指具有我国国籍,并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

3.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履行兵役义务、纳税义务等。

4. 公民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家大事,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义务。

2. 难点:培养学生具备公民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公民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民责任与担当,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公民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理论:详细讲解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公民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的行为是否正确,讨论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民责任与担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管理等,培养公民意识。

6.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引导他们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

3. 实践活动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公民意识的培养情况。

4.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感悟文章,了解其对公民责任的理解和实践。

5.1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1

5.1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1

课程标题 5.1我们都是公民总课时 2 课时备课教师课型□新授□复习□讲评第一课时班级八年级(1)班八年级(2)班八年级(3)班八年级(4)班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年月日第周星期年月日第周星期年月日第周星期完成情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什么是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何关系?2.中国公民资格的认定标准是什么?3.公民身份的内涵。

4.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中考重点:教学札记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过程:一、课前的话:这学期学习法律,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学会法律保护自己,最起码以后工作不用被人骗。

二、导入新课:示图一公民身份的确认p51什么是公民?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唯一的判断依据,不管你领身份证没有,也不管你满16岁没)比较点 公民 人民内涵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范围上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公民”与“国民”,在我国,这两个词是通用的。

3我国法律不承认双重国籍我们一出生就是中国公民国际惯例划分国籍:1 是出生地,二是血统二公民身份的内涵p511、有特定的法律关系2、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

(重要特征:例如受教育权)3、享有平等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体公民)2人民当家做主含义:3、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P6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

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P7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八年级政治《5.1我们都是公民》

八年级政治《5.1我们都是公民》
处理方法:通过小组竞赛,一方面引起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重复公民定义让学生自行深入了解其内涵。
教具准备图片 习题册
学习过程
批注与反思
1、揭示课题(引入与过度,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世间有一种称号,它并不表示某种荣誉,却比任何荣誉称号更具有价值,那是什么呢?在国际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实际是在问: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公民。那什么是公民,什么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公民身份又有哪些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八、板书设计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国籍?我国对于国籍有何规定?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
(3)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九、作业情况记录
是否及时上交、作业书写情况、错误情况及相关处罚措施,上节课作业处罚落实情况,错题订正情况(本环节可以设计为表格形式)
引出教材P5内容:公民就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四、合作提升(后教过程)
(一)公民身份的内涵。
(1)公民的身份受到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2)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3)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
活动: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1)指导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什么是公民?
2、公民身份的内涵?
3、怎样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三、自主探索
(一)自学指导
(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解决以下问题,自学时间为“”分钟,要求认真自学,坐姿端正,独立思考。)
1、什么是公民?
活动一:教材探究园,“情景研讨——什么是公民”,(学生先自读探究园回答问题)

2024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

2024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

2024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我们都是公民》是2024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society 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理解公民在社会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和法治观念,他们对公民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民的定义,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认识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2.让学生理解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运用法治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关系。

2.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模拟法: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体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境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公民的定义,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民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公民的理解,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作用。

八年级政治下册《我们都是公民》第一课时学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我们都是公民》第一课时学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我们都是公民》第一课时教案教课目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认识自己所拥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有关的法律规定去剖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资料。

2、理解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即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同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公民权益,同时也一定执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3、领会建立公民心识的重要性,能在平时生活中,具有自觉提高自己公民心识的动力和行为。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指引性教课,唤起和加强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可感和责任感。

2、从理性上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所拥有的法律关系,初步形成公民的权益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

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提高,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易民想法识,养成关怀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优秀习惯,加强法律观点。

教课要点:公民身份确实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教课难点:怎样培育学生的公民心识。

教课过程:人间有一种称呼,它其实不表示某种荣誉,却比任何荣誉称呼更拥有价值,那就是“公民” 。

(板书课题) 5.1我们都是公民(板书) 1、什么叫公民?课本P5(粗的黑体字)公民:指拥有一国国籍 , 并依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益和担当义务的人。

研究园:“情境商讨”——谁说对了?请看课本 P2-P3 中的研究园的内容,分别商讨这几幅图中对公民身份的见解能否正确,为何?①王小青的见解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拥有中国国籍,不受能否拿到身份证的影响。

②陈旷的见解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拥有中国国籍,也不受年纪的限制。

③张怡的见解是对的,她小姨的女儿一出生就是公民了。

④张萌的见解不正确,陈燕固然出国留学了,但假如她不加入外国国籍,她仍是中国公民。

(假如加入了外国国籍,她就不是中国公民。

)⑤张志强的见解不正确,公民犯法只会被剥夺某些权益,不行能会被剥夺公民身份。

(板书) 2、我国公民身份确实认我国法律规定,凡拥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是公民》说课稿 北师大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是公民》说课稿 北师大版

《我们都是公民》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们是公民》。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我们是公民》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内容,这一主旨是公民意识教育,本课是本册书的起点。

针对我国过去公民意识教育薄弱,人们普遍缺乏公民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缺失等问题,有必要从公民身份及其内涵这些基本的知识开始。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前期,这一代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普遍缺乏履行责任的机会,义务意识比较薄弱。

八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通过阅读、大众传播媒体或与成年人的谈话中接触过“公民”这个词,但没有从法律上、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上了解公民的含义,所以本课对他们进行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公民,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

2、使学生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3、通过本课学生唤醒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4、使学生明白公民身份的内涵,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能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自觉提升自身公民意识的动力和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身份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四|、教学方法—————商丘兴华学校成功教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商丘兴华学校成功教学法”。

五、教具使用兴华学校成功教学案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使用的是“成功教学法”的授课模式,分为六部分分别是:自学、量学、助学、用学、测学、思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政治我们都是公民说课稿
八年级政治我们都是公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分析
《我们都是公民》是粤教版教材初二第五单位第一课的内容,第五单元式初二下册的单元,学好本课既有助于了解以后各课的内容,更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课内容是本册书的理论基础部分,学好本课知识对掌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宪法的作用相当重要和关键。

2.结构分析
本课题的主题是讲述公民身份的内涵,围绕这个主题,全文分为两个部分、三个小节:
第一部分(第一、二小节):简要地说明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身份的内涵。

第二部分(第三小节):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3.逻辑关系
我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家具有的法律关系——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

4.目标分析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情境研讨”文例分析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公民的内涵,对怎样树立公民意识进行剖析。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法律观念,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

5.教学重、难点
本着初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些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本课的课题是我们的公民,要讲好这个问题就要从公民的含义、国籍的含义以及公民资格的确认这几个角度入手,明确公民的含义以后展开公民的内涵的讲解,在讲公民身份的内涵时,不仅讲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的关系,更要重点讲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一重点讲解为以后学习第2、3课奠定基础。

②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这一难点不是理论知识上的难点,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难点,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因素,难就难在学生如何培养公民意识,并把它落到实处,在突破时,我准备从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来展开说明国家的安危、社会的稳定对公民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这种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不了解学情就无法对症下药,我任课的初二两个班级层次明显,一班学习氛围较好,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接受较快,但学生普遍发言不积极,我在教学中主要引导他们把知识拓宽、学精,引导他们积极发言;二班的尖子生较少,中等偏下的较多,我认为对他们的教学主要抓牢基础,适当扩展,尤其要培养一部分差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式
1、教法分析
我们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问题引入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并与下面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模式:疑—解—导—悟
疑:疑问。

疑从何而来?一是教材之疑;二是教师设疑;三是学生质疑。

“疑”是教和学的先导和起点。

解:解答。

谁解?谁答?解什么?答什么?一是教师解疑,解教
材之疑,解教师设疑,解学生质疑。

二是学生答疑。

答教材之疑,答教师设疑,答自己之疑。

这一环节注重学生常规知识的掌握,重视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导:引导。

导什么?导学,导思,导解,导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课堂气氛,导思路开放,导思维灵活,导知识深化,导认识升华。

这一环节注重培养思维的创新,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悟:悟知,悟理。

悟是解和导的结果,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归宿,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学生知识深化,认识升华,会学会用的重要表现。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课对初二学生而言,理论性较强,知识难度较大,我在教学中会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采用大量的事例,增强教学直观性,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法分析
现代学习方式适应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针对我所任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他们进行这集中学习方法的培养:一是以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学习法,重在突出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以问题为载体的探究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合作学习法,重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竞争、合作的现代学习意识。

五、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故事:“探究园”中的“情景研讨”
〔问〕以上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这里出现的问题补要求学生回答,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进入新课,在教学中来解来悟。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问〕什么是公民?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公民的含义
结论: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深化理解: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是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二是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问〕公民与国籍
关于“公民”与“国籍”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只需要学生识记即可。

〔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
参照第五页“小链接”学生讨论后明白: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那么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公民。

〔多媒体展示〕巩俐已加入新加坡国籍
〔问〕她还是中国公民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参见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因此,她已不是中国公民。

回顾“探究园”中的“情景研讨”中的问题,此刻,学生基本能准确的判断。

活动: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分组讨论:中国游客为什么能顺利摆脱困境?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小组代表发言:
结论: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这些权利的享受没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都要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民身份的内涵—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关系。

⑵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

⑶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多媒体展示〕钱学森事迹
从钱老的身上你感悟倒了说明?
引导学生感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公民,应树立国家观念,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问〕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⑴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识)
⑵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多媒体展示〕材料
〔问〕人们为什么回赞扬那个孕妇?那个偷孕妇提包的人为什么会受人唾骂?
〔问〕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通过事例分析使学生明白: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基本行为准则,它对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公民应自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⑶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多媒体展示〕材料
〔问〕是什么帮助青年讨回了公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事例?
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法律是国家和生活的“卫士”。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每个公民都要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
义务。

第三环节:本课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的知识
第四环节:自我检测
六: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关系。

⑵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

⑶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⑴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识)
⑵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⑶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