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
1. Holliday-Segar公式:
补液总量(ml)= 100ml/每千克体重/天× 体重(kg)
这是最常用的儿科补液计算公式,适用于儿童体重大于10kg的情况。

2.同时考虑体重和体表面积的公式:
补液总量(ml)= 1000ml/m²/天× 体表面积(m²)
体表面积可以根据Du Bois公式计算:
这个公式适用于儿童体重在10kg以下或者肥胖儿童。

3.考虑液体丢失量的公式:
补液总量(ml)= 润肠液体需求 + 皮肤液体需求 + 应急液体需求 + 输液需求
a.润肠液体需求:
这是指儿童口服补液的液体需求。

根据润肠剂包装上的说明计算。

b.皮肤液体需求:
一般情况下,每天的皮肤失水量为60-100ml/m²/天。

根据体表面积
计算。

c.应急液体需求:
如果儿童出现呕吐、腹泻、高热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应急
补液。

d.输液需求:
如果儿童体液丢失较多,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补液。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输液速率和时间。

这些是一些常用的儿科补液计算公式,但是具体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补液,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补液过程中应及时观察儿童的生理指标和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休克患者补液量计算公式

休克患者补液量计算公式

休克患者补液量计算公式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紊乱病症,常见于外伤、大手术、感染等情况下。

休克患者因为血容量不足或者循环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而出现组织灌注不足的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休克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补液是休克患者抢救的重要环节之一。

休克患者补液量的计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休克患者的补液量:补液量(ml)= 体重(kg)×休克指数(SI)×休克程度系数(SC)。

其中,体重是指患者的体重,SI是休克指数,SC是休克程度系数。

休克指数(SI)是根据患者的休克程度来确定的,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休克指数为1,中度休克指数为2,重度休克指数为3。

休克程度系数(SC)是根据患者的休克类型来确定的,通常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阻塞性休克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休克对应不同的休克程度系数,具体数值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来确定休克指数和休克程度系数,并结合体重来计算出患者的补液量。

这样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休克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除了计算补液量外,对于休克患者的补液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补液液体。

在休克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补液液体,包括晶体液、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来选择合适的补液液体,以达到最佳的抢救效果。

2. 注意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进行补液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

及时调整补液量和补液速度,以保证患者的循环血液动力学稳定。

3. 防止补液过多或过少。

在进行补液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补液量和补液速度,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

过多的补液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过少的补液则无法满足组织的灌注需求,影响治疗效果。

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常见于严重创伤、严重感染、严重出血等情况下。

休克的主要特征是组织灌注不足,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在休克治疗中,补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休克补液总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总补液量(ml)= 体重(kg)× 补液系数(ml/kg)× 脱水度(%)其中,体重表示患者的体重,补液系数是一个常数,用来确定每公斤体重需要补液的量,脱水度表示休克患者的水分丢失程度。

补液系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取决于休克的类型和患者的情况。

一般来说,补液系数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 休克类型:不同类型的休克需要不同的补液策略。

例如,失血性休克需要补充血容量,而感染性休克则需要补充液体和抗生素。

2. 患者情况: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补液系数的选择。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补液量。

3. 医生经验:医生的经验和临床判断也是决定补液系数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患者的情况来确定补液系数。

脱水度的计算是根据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脱水度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弹性、尿量、血压、心率等指标来初步判断,但最准确的方法还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计算出脱水度的百分比,进而确定补液总量。

在休克治疗中,补液是一个重要的措施,但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除了补液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导管置入:对于休克患者,及时置入静脉输液导管,方便补液和监测生命体征。

2. 休克原因治疗:根据休克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及时止血、抗感染、抢救呼吸等。

3. 监测指标: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尿量等,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休克补液总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工具,在临床实践中帮助医生确定合理的补液量。

成人休克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成人休克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成人休克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成人休克是指身体循环功能异常,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多个器官
功能衰竭的严重疾病。

在急救处理中,及早补液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
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成人休克补液量的计算十分重要。

休克患者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补液量=体重(kg)×血容量缺损
百分比(%)× 血容量(L/kg)。

在这个公式中,补液量 = 血容量缺损量 + 维持量。

血容量缺损量是指体内的血液容量不足,导致机体血压下降和循
环衰竭;维持量是指患者在休克状态下仍然需要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
需求,包括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维持血管扩张、保持肾功能和代谢等。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血容量缺损百分比,可以计算出患者的血容量
缺损量。

接下来,需要按照患者的血容量缺损量和维持量计算出患者
的补液量。

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需要结合休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以
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在休克患者的治疗中,及时、准确地计
算补液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其生存率。

总之,成人休克补液量的计算公式可以为休克患者的治疗提供参
考并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急救处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细化治疗,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成人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成人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成人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成人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来确定的。

在医学领域,补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补充体液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不同的疾病和病情会导致不同的补液需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我们需要了解成人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体重来确定的。

公式如下:成人每日补液量(ml)= 体重(kg)× 补液系数(ml/kg/天)其中,体重是成人的实际体重,补液系数是一个常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补液系数的选择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体液丢失的情况以及需要补充的药物等因素。

补液系数通常根据病情分为三个级别:轻度脱水、中度脱水和重度脱水。

对于轻度脱水,补液系数一般为20-30 ml/kg/天;对于中度脱水,补液系数一般为30-40 ml/kg/天;对于重度脱水,补液系数一般为40-60 ml/kg/天。

需要注意的是,成人补液量的计算还应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肾功能、心功能等。

对于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适当调整补液量。

补液的途径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补液可以通过口服、静脉输液或皮下注射等方式进行。

具体的补液途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来确定。

除了根据体重来计算补液量,还可以根据尿量来确定。

尿量是评估体液丢失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成人每天的尿量应保持在1000-2000 ml之间。

如果尿量明显减少,说明存在脱水的可能,需要及时补液。

需要强调的是,成人补液量的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

在进行补液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补液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成人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来确定的。

通过对体重、病情、尿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医生可以精确计算出成人的补液量,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补液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维持体液平衡和改善患者的病情。

烧伤患者补液计算公式

烧伤患者补液计算公式

烧伤患者补液计算公式
烧伤患者的补液量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补液量对于烧伤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烧伤患者补液计算公式:
1.晶体溶液: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Ⅱ度、Ⅲ度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补充1.5ml晶体溶液,总量为患者的体重(kg)乘以烧伤面积(%)再乘以1.5ml。

2.胶体溶液:晶体溶液的量基础上再加1000~1500ml的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包括血浆和白蛋白,也可以用血浆代用品,如右旋糖酐等。

3.平衡盐溶液: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Ⅱ度、Ⅲ度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补充0.9%氯化钠溶液200ml,总量为患者的体重(kg)乘以烧伤面积(%)再乘以200ml。

4.胶体与晶体溶液的比例:特重度烧伤为1:1,重度烧伤为2:1,中度烧伤为3:2,轻度烧伤为4:3。

请注意,以上公式仅供参考,补液量并非固定不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应根据其生理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此外,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补液量和补液速度。

脱水的补液公式

脱水的补液公式

脱水的补液公式脱水的补液1. 脱水的定义脱水是指身体失去过多的水分,导致体液的浓度增加,血容量减少,造成正常生理功能的障碍。

2. 补液的重要性补液是治疗脱水的重要方法,通过给予适当的液体来恢复体液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 补液公式补液需要考虑患者的体重、脱水程度以及液体的渗透压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补液公式:Holliday-Segar公式(针对儿童)•每日液体需求量(ml)= 100ml × 体重(kg)(前10kg)+ 50ml × 体重(kgkg)+ 20ml × 体重(kg)(超过20kg)例子:一名10kg的儿童,根据Holliday-Segar公式,该儿童每日的液体需求量为100ml × 10kg = 1000ml。

等间隔公式•补液量(ml)= 体重(kg)× 补液系数例子:一名患者体重为70kg,补液系数为20ml/kg/h,那么他每小时的补液量为70kg × 20ml/kg/h = 1400ml/h。

4-2-1法则•每日液体需求量(ml)= 体重(kg)× 40例子:一名成年人体重为60kg,根据4-2-1法则,该患者每日的液体需求量为60kg × 40 = 2400ml。

Parkland公式(针对烧伤患者)•补液量(ml)= 4ml × 体表面积(%)× 体重(kg)例子:一名体表面积为50%的烧伤患者体重为80kg,根据Parkland公式,该患者的补液量为4ml × 50% × 80kg = 1600ml。

4. 总结脱水的补液是治疗脱水的重要方法,不同的补液公式可以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液方案,以恢复体液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应用补液公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重、脱水程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5. 补液的方法除了选择合适的补液公式外,还需要选择适当的补液方法。

补液量计算公式范文

补液量计算公式范文

补液量计算公式范文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损失量和失水程度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补液量计算公式:1. Holliday-Segar公式: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计算补液量。

将患者的体重乘以每公斤体重所需的补液量(通常为100 ml/kg),即可得到总的补液量。

公式:补液量(ml) = 体重(kg) × 补液量(ml/kg)2. Parkland公式:用于烧伤患者的补液量计算。

根据患者体重和烧伤面积来计算总补液量,并将这一量的一半在8小时内输液,剩余的一半在接下来的16小时内输液。

公式:补液量(ml) = 体重(kg) × 烧伤面积(%) × 补液系数其中,烧伤面积的计算可用Lund-Browder公式或Wallace公式。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补液量计算:根据血液尿酸、渗透压和体重来计算总补液量。

具体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指标和方法有所不同,可以参考以下公式。

公式一:补液量(ml) = 体重(kg) × 0.45 (如果尿酸 > 0.5 mmol/L)公式二:补液量(ml) = 体重(kg) × 0.3 (如果尿酸≤ 0.5 mmol/L)注意:以上公式仅作为参考,实际使用时还需结合临床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判断。

此外,还有其他不同情况下的补液量计算公式,如腹泻失水的补液量计算、肾功能障碍的补液量计算等。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病种、患者情况和治疗方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临床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计算和调整。

总体而言,补液量计算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点和病情,以确保补液量的准确和安全。

在执行补液过程中,还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静脉补液是指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液体,以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在临床护理中,合理计算静脉补液量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好地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丢失的体液量来计算的。

通常情况下,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如下:静脉补液量 = 体重(kg)×丢失的体液量(ml/kg)。

在使用这个公式计算静脉补液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体重的准确性,体重是计算静脉补液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确保患者的体重数据准确无误。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体重秤来测量患者的体重,或者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来估算体重。

2. 丢失的体液量的确定,丢失的体液量是指患者由于呕吐、腹泻、手术等原因导致的体液丢失量。

在计算静脉补液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丢失的体液量。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丢失的体液量。

3. 静脉补液种类的选择,静脉补液种类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葡萄糖酸钠溶液等。

在计算静脉补液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丢失的体液成分来选择合适的静脉补液种类。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静脉补液量计算方法,例如:1. 休克患者的静脉补液量计算,对于休克患者,静脉补液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休克程度和循环动力学状态。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来确定静脉补液量。

2. 儿童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对于儿童患者,静脉补液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体重和丢失的体液量。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儿童静脉补液的常用计算公式来确定静脉补液量。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来计算静脉补液量,并且在给予静脉补液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静脉补液量和速度,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总之,静脉补液量的计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静脉补液量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一天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第一天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第一天补液量的计算公式补液量的计算是根据患者的体重、体液丢失程度和病情进行综合考虑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Holliday-Segar公式来计算。

Holliday-Segar公式是根据体重和体表面积来计算每日的总补液量的公式,其计算公式如下:总补液量(ml/天)= 体重(kg) × K值其中,K值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来选择,一般分为3个等级:1. 0-10 kg:K = 100 ml/kg/天2. 11-20 kg:K = 1000 ml + 50 ml/kg/天(体重– 10 kg)3. 超过20 kg:K = 1500 ml + 20 ml/kg/天(体重– 20 kg)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选择相应的K值进行计算,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除了总补液量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体液丢失程度和病情进一步调整补液量。

1. 体液丢失程度:- 正常排尿:每日尿量为0.5-1 ml/kg/小时,在总补液量中要相应减去尿量的补充量。

- 呕吐、腹泻等大量液体丢失:每200 ml肠管丢失或呕吐量,需要额外补充100-200 ml液体。

- 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液体丢失:一般每日增加200-500ml的液体摄入。

2. 病情:- 代谢增加:例如高热、感染、手术创伤等,需要适当增加补液量。

- 心功能不全或水肿:需要限制补液量,避免体液潴留。

总之,在计算补液量时,需要考虑患者体重、体表面积、体液丢失程度和病情等多种因素。

根据Holliday-Segar公式计算得到的总补液量只是一个基准值,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合理的补液量方案可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康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整。

正常人补液的生理需要量计算公式

正常人补液的生理需要量计算公式

正常人补液的生理需要量计算公式
补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将液体输入人体,以满足身体的生理需要。

正常人除饮食摄取水分外,还有一些情况需要进行补液,如发热、腹泻、剧烈运动、大量出汗等。

如何计算正常人的补液生理需要量呢?
正常人补液的生理需要量计算公式如下:
生理需要量(ml)= 体重(kg)× 补液系数
其中,补液系数是指不同情况下正常人的生理需要量与体重的比值。

常见的补液系数有以下几种:
1. 日常饮水系数: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人的体内水分需要量约
为体重的1/30 ~ 1/40。

因此,日常饮水系数为0.03 ~ 0.04,即体重(kg)× 0.03 ~ 0.04。

2. 腹泻后补液系数:在腹泻后,由于腹泻大量失水导致血液浓缩,需要补液以防止脱水。

补液系数为1.5 ~ 2,即体重(kg)× 1.5 ~ 2。

3. 发热后补液系数:在发热期间,由于身体代谢加快,出汗增多,需要补液以维持身体水分平衡。

补液系数为1 ~ 1.5,即体重(kg)× 1 ~ 1.5。

4. 运动后补液系数:在运动中大量出汗后需要补液以防止脱水。

补液系数为1.5 ~ 2,即体重(kg)× 1.5 ~ 2。

综上所述,正常人补液的生理需要量计算公式是体重(kg)×
补液系数。

在不同情况下,补液系数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其中,最常用的是日常饮水系数。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每天摄入足够
的水分,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和保持身体健康。

每日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每日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每日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有多种,以下列举两种常用的方法:
1.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其中,累计损失
量是指从发病到开始治疗这段时间内总的液体损失量,额外损失量是指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液体额外丢失量,正常需要量则是按照生理需要给予的液体量。

2.另一种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测得的血钠值来计算:补液量(ml)=[测得的血
钠值(mmol/L)-正常血钠量(mmol/L)]×体重(kg)×4。

为避免过量补液,应分两天分
别补充补液。

在计算每日人体补液量时,还需要考虑个体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以及液体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

同时,补液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等,以确保补液的安全和有效。

补液滴速的计算

补液滴速的计算

补液滴速的计算
补液滴速的计算公式为: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60 min/h)/滴系数(滴/ml)。

其中,滴系数是滴数和毫升的换算关系,一般有10、15、20滴/毫升三种型号。

根据滴系数,可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例如,当滴系数为10滴/ml时,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6;当滴系数为15滴/ml时,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4;当滴系数为20滴/ml时,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3。

另外,也可以使用简单的计算方法,例如每分钟滴数×4可以得到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

此外,还需要注意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或者输液所用时间(min)=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准确的计算方式,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书籍。

补液量计算公式全部

补液量计算公式全部

补液量计算公式全部补液量计算公式。

在临床医学中,补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体液平衡,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支持器官功能。

为了确定患者需要补液的量,医生们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体重、丢失的体液量和临床情况来计算补液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补液量计算公式。

1. Holliday-Segar公式。

Holliday-Segar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儿童补液量的常用公式。

根据这个公式,补液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每日基础补液量 = 100ml/kg ×体重的前10kg + 50ml/kg ×体重的11-20kg + 20ml/kg ×体重超过20kg。

这个公式适用于计算儿童的基础补液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们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特殊需要进行调整。

2. Holiday公式。

Holiday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成人补液量的常用公式。

根据这个公式,补液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每日基础补液量 = 1500ml + 20ml/kg × (体重-20kg)。

这个公式适用于计算成人的基础补液量,同样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们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特殊需要进行调整。

3. Parkland公式。

Parkland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烧伤患者补液量的常用公式。

根据这个公式,补液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24小时内总补液量 = 4ml/kg ×体表面积×体重(kg)。

这个公式适用于计算烧伤患者的总补液量,但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特殊需要进行调整。

4. 脱水程度计算公式。

脱水程度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脱水患者补液量的常用公式。

根据这个公式,补液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补液量 = 体重(kg)×脱水程度(%)× 10。

这个公式适用于计算脱水患者的补液量,但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特殊需要进行调整。

5. 电解质紊乱计算公式。

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

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

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
一、补液规则及计算方法
1.正常成人补液规则:一般出血量>500ml时,成人可用正常渗液(渗透压等于本体渗透压)滴infuse,速度不宜大于500ml/时,一般温度为37℃,滴速计算公式为:滴速=每小时要补充的液量(ml)/空糖水的容量(ml)。

2.小儿补液规则:根据小儿体重计算所需补充的液体量和滴速,滴速计算公式为:滴速=小儿一小时要补充的液体量(ml)/空糖水的容量(ml)。

3.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小儿补液量为其体重(kg)×每公斤15ml或其体重(kg)×每公斤20ml 不等,滴速为小儿每小时需补充的液体量(ml)/空糖水的容量(ml),一般小儿温度为37℃,但特殊情况下,可由医生进行调节。

二、补液量的计算具体步骤
1.计算小儿体重,医生根据小儿体重情况来进行补液方案的制定;
2.依据指定的补液原则,计算小儿补液量,一般来说,小儿补液量为其
体重(kg)×每公斤15ml或其体重(kg)×每公斤20ml 不等;
3.计算小儿所需补液量,将小儿一小时需要补充的液体量(ml)除以糖水容量(ml),即可得出小儿补液滴速;
4.最后,将补液量及滴速按照医生指示的方案进行补液,一般情况温度为37℃,特殊情况由医生根据小儿体温进行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液计算公式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
1.补钾:
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正常生理需要量氯化钾3克)慢补勤查!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正常生理需要量氯化钠4.5克)
公式:
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
氯化钠(克)=[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30
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
3.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3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3]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3)
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
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
60(min)
每min滴数×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
每min相当滴数(15gtt)
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

CO2CP正常值为22——29%。

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
(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

必要时可于2~4 小时后重复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