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1.识记文言词语,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特点: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4.感受长江雄伟气势和奇丽的景色,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与湖北宜昌之间。本文以此为题,点出文章写作对象,文题简洁明快。
二、了解作者、作品。
郦道元——北宋官员兼地理学家。他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经过长期努力完成了《水经注》地理著作。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并称为“四大名注”。
二、朗读,读出韵味。
1.听读。听录音,或听教师泛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初步感受文章
内容。教师提出如下字词,请学生要注意读准字音:
阙曦襄陵沿溯御素湍飞漱属引哀转
2.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意。结合课后练习三,解释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 (山崖和峰峦一层一层的。)
夏水襄陵(夏季,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
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疾风。)
素湍绿潭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
绝山献(极高的山峰。)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3.吟读,要求读准节奏,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文语句特点:本文多用四字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四字对偶句一般二二停顿,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散句要根据意义来停顿,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梳理课文
1.分组分别找出描写三峡的景物及相关语句。
板书:山夏水春冬景秋意浓
2、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山和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3、动情朗读,学生自我体会语气、语调、语速,体会景物特点: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浩荡、水流湍急。
春冬:清澈见底,奇异峻秀摇曳多姿。
秋:悲寂凄凉忧伤,令人伤感。
4、为什么先写山?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写呢? (结合课后题) (提示学生从“峡”字的意思"有山有水的地方”延伸理解。)
四、品读,读出意味。
1.品读课文,说描述性的话:同学们,三峡很美,那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美,你看(听)"的句式说一说吗?学生品读课文,然后发言。
如: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
三峡的水美,水以夏季为盛,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水流湍急,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三峡的激流美,春冬之时,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
三峡的瀑布美,在极高的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击荡,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感觉到了随风飘洒到我们脸颊上细微的飞沫。
三峡的树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它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三峡的猿声凄美,在那初霜萧飒的早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你因此,渔人在唱: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歌声唱出了哀婉的猿声中旅人的悲凉心境,更加烘托出秋景的凄凉。2.熟读课文,运用你的概括能力:同学们,三峡很美,文章分四段为我们展现了三峡的山,三峡的水,三峡的春夏秋冬。你能各用一个词概括出每一段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吗?学生品读、讨论、发言。如: 第一段大笔勾勒,总写雄峻壮美的山势,体现的是一种"雄壮"美。
第二段写夏,描写凶猛的水势,体现的是一种"奔放"美。
第三段写春与冬,描写秀美的山水,体现的是一种"清悠"美。
第四段写秋,描写凄清的秋意,体现的是一种"凄婉"美。
3.品读课文,发挥你的想像力: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之中。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说一句想像的话。学生品读课文,展开想像。如:三峡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三峡的石美,你看,被中外地质科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的长江三峡,简直就是大自然恩赐的一个五彩缤纷的石头世界。每一枚
三峡奇石都形神毕肖、色彩斑斓,每一枚三峡奇石都是一首无声的诗,一幅不朽的画。三峡的传说美,你听“白帝城刘备托孤”,“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的故事”美丽的传说为美丽的三峡增添了神秘色彩,让人心驰神往。
3、为什么作者能把三峡描写的如此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①因为抓住景物特点,从各种不同角度写景。
②抓住不同的季节,以动物、静物相结合的方法来写景。③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来写景;④写山,抓住了连续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⑤写水,抓住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进行描写,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欣赏赞叹。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6、再次诵读课文: .因为如此美的山水,如此美的文字,如此美的手法,同学们在赏析之后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比赛当堂背诵.
7、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啊?
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更反衬、渲染了三峡秋天凄凉萧瑟的气氛。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
8、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寂静凄清。
五、审美鉴赏
1.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曾说:学语文不能"得意忘言",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