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测定
目录
O1 心功能 评定
O2
呼吸功 能评定
一、心功能评定
❖ 运动可诱发心血管异常反应,常用运动试验对心 功能进行评定。在运动试验中,通过一些重要的 参数变化来反映心脏和整个身体的情况,包括症 状、体征、心脏电生理指标、耗氧量和二氧化碳 排出量等为基础的一系列代谢指标。
一、心功能评定
(一)代谢当量
阻塞型 正常或下降 明显下降 正常或上升 上升 正常或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限制型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不一定 明显下降 下降 正常或上升 下降 下降
混合型 下降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正常或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谢谢观看!
登楼、上坡时出现气短 慢走100m以内即感气短 讲话、穿衣等轻微动作便感到气短
二、呼吸功能评定
(二)肺容积和肺容量的测定
❖ 潮气量:正常值为500ml ❖ 深吸气量:正常成年人男性为2600ml,女性为1900ml ❖ 补吸气量:正常男性为910ml ❖ 肺活量(VC):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为2500ml
一、心功能评定
(三)心电运动试验
❖ 种类 ❖ 1.按所用设备分类包括活动平板试验、踏车
运动试验、手摇车运动试验和台阶试验 ❖ 2.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分类 ❖ (1)极量运动试验 ❖ (2)亚(次)极量运动试验 ❖ (3)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 (4)低水平运动试验
一、心功能评定
(三)心电运动试验
❖ 运动试验方案 ❖ 1.活动平板试验 ❖ 2.踏车运动试验 ❖ 3.手摇车试验 ❖ 4.等长收缩试验 ❖ 5.简易运动试验
一、心功能评定
(三)心电运动试验
心肺功能评定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可以检测血液中 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了解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 状态。
03
心肺功能评定的临床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总结词
心肺功能评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可以评估COPD患者的运动耐量、呼吸困难程度、肺功能 和气体交换等指标,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进展。
疾病特异性
心肺功能评定结果可能仅适用于特定疾病或特定状态的人群,对于其 他人群可能不适用。
05
心肺功能评定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发展
无线遥感技术
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时监测心肺功能参数,提高远程诊 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通过算法和模型训练,实现心肺功能异常的自动识别和预测,提高 诊断效率。
心肺功能评定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康 复进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治 疗方案和康复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02
心肺功能评定的方法和指标
静息心肺功能指标
心率
静息心率是反映心脏功 能的基本指标,正常范 围为60-100次/分钟。
血压
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功能的重 要指标,正常血压范围为收 缩压90-140mmHg,舒张
哮喘
总结词
心肺功能评定有助于哮喘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详细描述
哮喘患者的心肺功能可能出现异常,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和呼气峰流速等检查,可 以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和气流受限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 。
慢性心力衰竭
总结词
心肺功能评定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评估的重要部分。
心肺功能评定
心电运动试验的检查方法(1) 心电运动试验的检查方法(
• 心电运动试验的运动方式: 心电运动试验的运动方式: • 活动平板:是装有电动传送带的运动装置,患者在其上进行 活动平板:是装有电动传送带的运动装置, 步行或跑步,速度和坡度可调节。优点为接近日常活动生理。 步行或跑步,速度和坡度可调节。优点为接近日常活动生理。 结果可直接用于指导患者的步行训练。 结果可直接用于指导患者的步行训练。 • 踏车运动:采用固定式功率自行车,采用电磁刹车或机械刹 踏车运动:采用固定式功率自行车, 车的方式以定量增加踏车阻力,调节运动负荷。 车的方式以定量增加踏车阻力,调节运动负荷。优点是较容 易记录心电图、血压,可卧位进行, 易记录心电图、血压,可卧位进行,但是老年人及不会骑车 者难以完成。 者难以完成。 • 手摇车运动:原理与踏车运动相似,只是把下肢踏车改为上 手摇车运动:原理与踏车运动相似, 肢摇车。 肢摇车。 • 等长收缩运动:握力运动和自由重量运动。可用于运动生理 等长收缩运动:握力运动和自由重量运动。 或功能评估研究。 或功能评估研究。
• 绝对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1.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力衰竭, 1.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的左心功能 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力衰竭 障碍; 障碍;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严重心律失常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严重心律失常: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严重心律失常:室性或室上性心 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快速型房颤、III度房 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快速型房颤、III度房 室传导阻滞; 室传导阻滞; 3.不稳定性心绞痛 增剧型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3.不稳定性心绞痛,增剧型心绞痛,近期心肌梗死后非 稳定期; 稳定期; 4.急性心包炎 心肌炎、心内膜炎; 急性心包炎、 4.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
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一、概述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和运动耐力的基础,泛指有氧运动系统通过肺呼吸和心脏活动推动血液循环向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满足各种人体生命活动物质与能量代谢需要的生理学过程,与人的体质健康和竞技运动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氧运输功能通过心脏的循环,把氧气及能量物质运送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
心脏功能减退会导致循环功能障碍,产生缺氧缺血状态。
2、气体交换功能包括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主要通过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
3、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运动耐力是指机体持续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心肺功能及骨骼肌的代谢。
心肺功能下降会影响运动能力;长期制动和缺乏运动也会导致心肺功能的减退。
4、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可用于评价心脏疾病病人的新功能,并指导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治疗。
但是,该方法,主要依据病人自己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因而评定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具体功能分级标准如下。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级:体力活动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感到舒适,低于正常日常生活活动的运动量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ECG)是指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祝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80%)和特异性(71%-97%)。
主要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根据心电图st段偏移情况诊断冠心病。
2、鉴定心律失常运动中诱发或加剧心律失常往往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注意休息,避免运动,并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强度;运动中心率失常减少或消失提示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并非一定要限制运动和日常生活。
实验报告心肺功能评定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测试方法,对受试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定,以了解其心肺健康状况,为后续的健康管理和运动康复提供依据。
二、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某大学体育学院30名男性大学生,年龄在18-22岁之间,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
三、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1)活动平板试验仪(2)踏车运动试验仪(3)手摇车运动试验仪(4)台阶试验仪(5)六分钟步行试验仪(6)心电监护仪2. 实验步骤(1)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信息、运动史、病史等。
(2)受试者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基本生理指标测量。
(3)受试者进行活动平板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手摇车运动试验、台阶试验、六分钟步行试验等。
(4)受试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变化。
(5)分析实验数据,评定受试者的心肺功能。
3. 实验指标(1)最大心率(HRmax)(2)最大摄氧量(VO2max)(3)心功能分级(NYHA)(4)六分钟步行距离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最大心率(HRmax)受试者的最大心率范围为160-200次/分钟,平均值为180次/分钟。
2. 最大摄氧量(VO2max)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范围为30-50ml/kg/min,平均值为40ml/kg/min。
3. 心功能分级(NYHA)受试者的心功能分级为I级,即体力活动不受限。
4. 六分钟步行距离受试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范围为400-600米,平均值为500米。
五、实验结论1.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的心肺功能处于较好水平,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心功能分级及六分钟步行距离均符合青年人的正常范围。
2. 通过实验,为受试者提供了心肺功能评定的依据,有助于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为后续的健康管理和运动康复提供参考。
3.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均能积极配合,实验操作规范,数据可靠。
六、实验建议1. 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2. 建议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定,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3. 建议针对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
pd心肺功能评定
(运动至心率达到亚极量心率,即按年龄预计 最大心率(220 -年龄)的85%或达到参照值(195 -年龄)时结束 试验。
。 • 用于测定非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5)症状限制运动试验
• 症状限制运动试验:运动进行至出现必须停止运动的指征(症状、体 征、心率、血压或心电图改变等)为止。
2、通气功能
(2) 每分钟通气量(VE) 是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出入肺的气量,等 于潮气容积×呼吸频率/分。
•正常男性每分钟静息通气量约(6663±200)ml,女性约(4217±160) ml。
2、通气功能
(3)最大通气量(MVV) 每分钟以最深最快的呼吸所得到的最大通气 量。
最大通气量是临床上常用的通气功能障碍判定指标,受呼吸肌肌力和体 力强弱,以及胸廓、气道及肺组织的病变的影响。 判定通气功能储备能力多以通气储量百分比表示,正常值应大于95%, 低于86%提示通气功能储备不佳。 其可用于胸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价及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等。
停止运动的指征
④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或上升≥1mm;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异位心动过 速、频发、多源或成对出现的早搏、R-ON-T、房颤、房扑、室扑、室颤、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等;
⑤患者要求停止运动。
(6)低水平运动试验
低水平运动试验:运动至特定的、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 止。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按设备分类
活动平板试验 踏车试验 台阶试验
便携式运动负荷仪
按终止试验的强度分类
极量运动试验 亚级量运动试验 症状限制运动试验 低水平运动试验
(1)活动平板试验
• 活动平板试验又称跑台试验,其是让受检者按预先设计的运动方案, 在能自动调节坡度和速度的活动平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和速度 (运动强度)的提高进行走-跑的运动,以逐渐增加心率和心脏负荷, 最后达到预期的运动目标。
心肺功能评定
方案:根据运动负荷量的递增方式(变速变斜率、恒速变 斜率、恒斜率变速等)不同设计了不同的试验方案,如 Bruce方案、Naughton方案、Balke方案等。国内最常用 的是Bruce方案。
4-
如走走歇歇能走200m
4
重度
如走走歇歇能走100m
4+
如走走歇歇能走50m
5-
起床、做身边的事就感到呼吸困难
5
极重度
卧床、做身边的事就感到呼吸困难
5+
卧床、说话也感呼吸困难
二、肺容积与肺通气功能测定
肺容积是指安静状态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 的容积变化。 基础肺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 残气量; 基础肺活量: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 和肺总量称为。 除残气量和肺总量需先测定功能残气量后求得 外,其余指标可用肺量计直接测定。
(3)低水平运动试验(low level exercise testing):运动至特定的、 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止。即运动中最高心率达到130~ 140次/分,或与安静时比增加20次/分;最高血压达160mmHg,或与 安静时比增加20~40mmHg;运动强度达3~4METs作为终止试验的 标准。
4. 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心律失常 :如运动诱发或加剧的 心律失常则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该避免运动或调整运动量;如运动使 心律失常减轻、甚至消失多提示为良性心律失常,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不 必限制。
(完整版)第三章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章心肺功能的评定第一节心功能评定常用的心功能评定方法包括对体力活动的主观感觉分级(如心脏功能分级、自觉用力程度分级)、超声心动图、心脏负荷试验(如心电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核素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等。
心脏负荷试验中最常用的是心电运动试验。
一、心功能分级通常采用美国心脏协会的分级方法,见表3-1.表3-1 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1、评定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2、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3、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4、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心律失常。
5、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
6、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效果。
7、其他。
(二)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1、按所用设备分类(1)活动平板试验;(2)踏车试验;(3)便携式运动负荷仪;(4)台阶试验。
2、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分类(1)极量运动试验:运动强度逐级递增直至受试者感到筋疲力尽,或心率、摄氧量继续运动时不再增加为止,即达到生理极限。
适用于运动员及健康的青年人。
极量运动试验可按性别和年龄推算的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作为终止试验的标准。
(2)亚(次)极量运动试验:运动至心率达到亚极量心率,即按年龄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的85%或达到(195-年龄)时结束试验。
用于测定非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3)症状限制运动试验:运动进行至出现必须停止运动的指征(症状、体征、心率、血压或心电图改变等)为止。
停止运动的指征包括:①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胸闷、胸痛、心绞痛、极度疲劳、下肢痉挛、严重跛行、身体摇晃、步态不稳、头晕、耳鸣、恶心、意识不清、面部有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等症状和体征;②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不升高反而下降,低于安静时收缩压1.33kPa以上(>10mmHg); 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上升,超过29.33~33.33kPa(>220~250mmHg);运动负荷增加时舒张压上升,超过14.7~16.0kPa(>110~120mmHg);或舒张压上升,超过安静时2.00~2.67kPa(>15~20mmHg);③运动负荷不变或增加时,心率不增加,甚至下降超过10次/分;④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或上升≥1mm;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异位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或成对出现的期前收缩,R-ON-T,房颤,房扑,室扑,室颤,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等;⑤患者要求停止运动。
康复医学概论12-心肺功能评定
1、心电运动试验的检查方法
心电运动试验根据试验终点可分为三类 低水平运动试验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极量运动试验
低水平运动试验
指以预定较低水平的运动负荷、心率、 血压和症状为终止指标的试验方法,适 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或病情较重者出院 前评定,通常以患者可耐受的速度连续 步行200m作为试验方法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者,患者尽力行走6min,计算所走的距离 行走的距离越长说明体力活动能力越好 12min走和12min跑具有类似的目的 心力衰竭患者还可采用2min步行 这类试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判断体力活动 能力的变化,对诊断没有帮助
②定距离运动法: 确定固定的步行距离,计算完成该步行
的时间 200m步行一般是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的 标准试验,以判断患者回家后日常生活的 安全性 脑卒中患者可以采用10m或20m步行试验, 以判断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
人体通过心肺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 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同 时将其代谢最终产物向体外运输与排出
1、氧运输功能
氧运输功能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功能 血管功能 心脏功能
血管功能
血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血液将气体(氧气和 二氧化碳)、能量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激素、电解质等运输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 同时通过流经肺、肾、皮肤等脏器和组织,排 泄最终的代谢产物 血管功能取决于循环驱动力、心血管结构的 完整性、柔顺性和弹性等因素
心电运动试验
是指通过逐步增加运动负荷,以心电图 为主要检测手段,并通过前、中、后心电 图、症状以及体征的反应来判断心肺功能 的试验方式
心脏功能容量
心脏功能容量又称体力工作容量,也就是体 力活动的最高限度 其测定一般应用平板或踏车运动试验,测定 时从最低负荷量开始,连续监测心电图,直至 体力疲惫或出现症状时,即达到终点的负荷量, 经折算成MET,即是心脏或体力工作容量 根据所测得的患者心脏功能容量,指导患者 的生活自理、家务、体育娱乐,职业等活动
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个体心肺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相关疾病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心肺功能评定的意义、常见的评定方法以及评定结果的解读。
一、心肺功能评定的意义心肺功能评定是一个全面而有效的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整体健康状况。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个体的基础心肺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心肺疾病风险,以及为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二、常见的心肺功能评定方法1.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无创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ECG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节律、心肌缺血等疾病。
2. 血压监测血压监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个体的血压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3. 肺功能评估肺功能评估通常通过呼吸试验来完成,常见的呼吸试验包括肺活量测定、呼气峰流速检测等。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肺功能异常,以及评估肺疾病的严重程度。
4. 运动耐力测试运动耐力测试可以评估个体在运动状态下心肺系统的适应能力。
常见的方法包括步行测试、跑步测试等。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个体的心肺适应能力,以及制定运动处方和康复计划。
三、心肺功能评定结果的解读1. 正常范围心肺功能评定的结果通常会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如果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个体的心肺功能良好,没有明显的心肺疾病风险。
2. 异常指标如果评定结果显示某些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存在心肺疾病的风险。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 个体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心肺功能评定的结果可能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因此,医生会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综合评估,并结合其他的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结论心肺功能评定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评估个体心肺系统的健康状况,可以判断心肺疾病的风险和严重程度,为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第二节 心肺功能评定
⑤其他:仪器故障。
二、肺功能评定
简易肺功能评级
分级
0级 1级
评定内容
日常生活能力和正常人一样 一般劳动较正常人容易出现气短
2级
3级
登楼、上坡时出现气短
慢走即感气短
4级
5级
讲话、穿衣等轻微动作便感到气短
安静时就有气短,不能平卧
肺功能测定
1、肺容量测定 (1)肺活量:深吸气后,做一次最大的呼气的气量。
(2)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3)补吸气量:从平静吸气位进一步吸入的气量。
(4)补呼气量:从平静呼气位进一步呼出的气量。
(5)残气量:完成最大呼气后肺内残存的气量。
(6)功能残气量:平静呼吸后遗留在肺内的气量。
(7)最大吸气量:又称深吸气量。平静时吸入的气
量加补吸气量。
肺容量组成示意图
常用的运动试验方案
Bruce方案:为变速度斜率运动。
Naughton方案:为恒速变斜率试验。 ACIP和其改良方案(mACIP)。
运动试验终止指标
①心脏表现:心绞痛、心律不齐;心电图严重异常;
②外周循环障碍表现:脸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
降; ③呼吸系统:严重呼吸困难; ④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表现:头痛、头晕、共济失调; 恶性、呕吐;
2、肺通气功能测定 (1)时间肺活量:深吸气后至肺总量位,然后用力快 速呼气至残气位,所测得的肺活量称为用力肺活量。 第一秒呼气量与呼气总量百分比,反映气道阻塞情况。 (2)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3)最大自主通气量:在单位时间内以最深最快的呼 吸所得到的最大通气量,常以分钟计算。
心衰Ⅰ度
心衰Ⅱ度 心衰Ⅲ度
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肺功能评定》课件
本课件介绍心肺功能评定的定义、方法和意义,以及注意事项和发展前景。 了解身体机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基础。
什么是心肺功能评定
1 定义
心肺功能评定是一种衡量人体心血管系统提供氧气的能力的测试。
2 评定对象及相关因素
这项测试适用于各年龄段的人,包括需要心肺功能恢复的病人。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健 康状况、心肺系统疾病等。
3
小芳的心肺功能评定
小芳在参加马拉松运动前进行了心肺功能评定,评定显示她的体能属于合格水平, 鼓励她参加比赛。
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
随着运动医学领域的发展,心肺功能评定在医疗、 康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测量实例
这里演示一下如何使用心肺功能评定中的无氧阈测试方法。测试者在不同负荷下测试最大氧气摄取量。
速度/km.h^-1 5.0 5.5 5.9 6.2
体征 140 bpm 150 bpm 160 bpm 170 bpm
氧气摄取量(ml/min/kg) 42.3 48.9 53.2 56.9
心肺功能评定案例
1
阿雅的心肺功能评定
27岁的阿雅体检时做了心肺功能评定,测得最大摄氧量为48.5ml/kg/min,处于 优秀水平。
2
李大爷的心肺功能评定
75岁的李大爷进行心肺功能评定,他的无氧阈位于优秀水平范围内,而有氧阈 则低于正常水平。
通过测试,制定运动康复计 划,促进康复。
心肺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
停用相关药物、不吸烟、不慢性饮酒等。
2 测量过程中的干测量结果的判断
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判断。
结论
心肺功能评定的价值与重要性
通过心肺功能评定,了解身体机能的表现,找到优 化锻炼效果的途径。
心肺功能评定方法
心肺功能评定方法心肺功能评定是评估人体心脏和肺部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诊断和治疗心肺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肺功能评定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心功能评定心功能评定是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包括心脏的收缩、舒张和泵血能力等。
常用的心功能评定方法有:1.心电图:心电图是评估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方法,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
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通过高频声波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通过插入导管到心脏内,直接测量心脏内的压力和血流等参数,评估心脏的功能。
二、肺功能评定肺功能评定是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来评估肺部的功能状态,包括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等。
常用的肺功能评定方法有:1.肺活量:肺活量是评价肺部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深吸气后呼出的气体量来评估肺部的通气能力。
2.肺通气量: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吸的空气量,通过测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来评估肺部通气功能。
3.换气功能:换气功能是指肺部气体交换的能力,通过测量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量来评估肺部换气功能。
三、运动耐力评估运动耐力评估是通过测量个体在运动时的耐受能力和疲劳程度,评估心肺系统的综合功能。
常用的运动耐力评估方法有:1.6分钟步行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耐力评估方法,通过测量个体在6分钟内能够走的最远距离来评估心肺功能。
2.运动平板试验: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在平板上进行的运动耐力评估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运动负荷,观察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图和血压等变化,评估心肺功能。
四、心肺联合功能评定心肺联合功能评定是指同时评估心脏和肺部的功能状态,以全面了解心肺系统的综合功能。
常用的心肺联合功能评定方法有:1.心肺运动试验:心肺运动试验是一种在运动状态下同时评估心肺功能的检查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运动负荷,观察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电、血压、呼吸等变化,评估心肺系统的综合功能。
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一、概述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和运动耐力的基础,泛指有氧运动系统通过肺呼吸和心脏活动推动血液循环向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满足各种人体生命活动物质与能量代谢需要的生理学过程,与人的体质健康和竞技运动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氧运输功能通过心脏的循环,把氧气及能量物质运送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
心脏功能减退会导致循环功能障碍,产生缺氧缺血状态。
2、气体交换功能包括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主要通过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
3、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运动耐力是指机体持续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心肺功能及骨骼肌的代谢。
心肺功能下降会影响运动能力;长期制动和缺乏运动也会导致心肺功能的减退。
4、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可用于评价心脏疾病病人的新功能,并指导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治疗。
但是,该方法,主要依据病人自己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因而评定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具体功能分级标准如下。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级:体力活动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感到舒适,低于正常日常生活活动的运动量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ECG)是指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祝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80%)和特异性(71%-97%)。
主要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根据心电图st段偏移情况诊断冠心病。
2、鉴定心律失常运动中诱发或加剧心律失常往往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注意休息,避免运动,并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强度;运动中心率失常减少或消失提示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并非一定要限制运动和日常生活。
康复医学心肺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心肺功能评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具,旨在评估个体的心肺系统功 能以及对治疗和康复干预的反应。通过准确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可以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心肺功能评定的定义和目的
心肺功能评定旨在评估个体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在静息状态以及运动负荷下的功能表现。通过心 肺功能评定可以获得患者的心率、血压、肺活量等重要指标,有效评估患者的心肺健康状况,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运动耐力测试
评估患者在运动负荷下的耐力和心 肺功能表现,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
心肺功能评定的数据解读和分析
1 正常范围和异常结果
将心肺功能评定的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
2 趋势分析
将不同时间点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患者心肺功能的变化趋势,评估治疗效果。
3 数据统计
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得更全面的心肺功能信息,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心肺功能评定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心肺功能评定在许多临床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和心内科等。通过评定患 者的心肺功能,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预测患者的运动能 力,评估手术风险等。
心肺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和限 制
• 评定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 • 不能作为单一评估指标,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部分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可能无法完全适用某些评定项目。
心肺功能评定的方法和标准
非侵入性评估
通过测量患者的心率、 呼吸频率、血压等基本 生理参数,结合脉搏氧 饱和度检测和肺功能测 试等方法,详细评估心 肺功能的各个方面。
运动负荷测试
通过运动测试(如步行 试验或自行车负荷试验) 评估患者在运动状态下 的心肺功能表现,了解 患者的耐力和运动耐受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4.0 5.5 6.8 8.0 8.8 9.7
10
12 14 16 18 20 22
3
3 3 3 3 3 3
16.5
24.8 35.7 47.3 60.5 71.4 83.3
4.7
7.1 10.2 13.5 17.3 20.4 23.8
(2)WHO推荐方案
• 每级3分钟,蹬车的速度一般选择50~60周/分。
(3)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 (5)未控制的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
(6)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 (7)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8)急性主动脉夹层。
(三)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 2.相对禁忌证 (1)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和同等病变; (2)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 (3)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 (4)肥厚型心肌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流出道梗阻性 病变; (5)电解质紊乱;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传导阻滞; (7)严重动脉压升高; ( 8 )精神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 , 不能配合进行运动。
超声心动图; 心脏负荷试验(如心电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 运动试验、核素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等。 。
一、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
临床情况 持续-间歇活动的能 量消耗(千卡/分) 最大代谢当量 (METs)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 Ⅰ 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 绞痛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 功 Ⅱ 时感到舒适。一般体力活动时,引起疲劳、 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能 分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 级 Ⅲ 时感到舒适,较一般体力活动为轻时,即可 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患有心脏疾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在 Ⅳ 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任何 体力活动均可使症状加重 A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不应受任何限制
一、心功能分级4.0~6.0
3.0~4.0
6.5
4.5
2.0~3.0
3.0
பைடு நூலகம்
1.0~2.0
1.5
治 B 患有心脏疾病,其一般体力活动不应受限,但应避免重度或竞赛性用力 疗 C 患有心脏疾病,其一般体力活动应中度受限,较为费力的活动应予中止 分 级 D 患有心脏疾病,其一般体力活动应严格受到限制 E 患有心脏疾病,必须完全休息,限于卧床或坐椅子
以上两种运动方式自然、符合生 理需求的全身性运动,适用于 。
(3)极量运动试验
• 极量运动试验(maximal exercise testing): 运动强度逐级增加直至受试者感到筋疲力尽,或 心率、摄氧量随着运动不再增加为止,即达到
• 极量运动试验可按性别和年龄推算,预计最大心 率(220-年龄)做为终止试验的标准。
(六)运动试验的终点
• 极量运动试验的终点为达到生理极限或预计最大 心率;
• 亚极量运动试验的终点为达到亚极量心率; • 症状限制运动试验的终点为出现必须停止运动的 指征;
• 低水平运动试验的终点为达到特定的靶心率、血 压和运动强度。
(七)运动试验的结果及其意 义
1.心电图ST段改变
• ST段下移提示心肌缺血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体循环和肺循环
运动与心脏活动
安静时 心率
动用心泵
心功能贮备
运动时 心率
75次/分 心输出量4~5L
160~180次/分 心输出量30L
心血管 中枢调节
血流重 新分配
运动
心率 心输出量
局部酸性 代谢产物
骨骼肌 氧供增加
常用的心功能评定方法
包括:
对体力活动的主观感觉分级(如心脏功能分级、 自觉用力程度分级);
(1)Bruce方案
• 此方案应用最早也最广泛。通过同时增加速度和
坡度来增加负荷,所以每级之间耗氧量和运动负 荷量也较大,易于达到预定心率。
• 缺点:主要是运动负荷增加不规则,起始负荷较
大(4~5METs),运动增量较大,老年人和体力 差者往往不能耐受第一级负荷或负荷增量,难以 完成试验;每级之间运动负荷增量较大,不易精 确确定缺血阈值;此外,在走-跑速度临界时, 受试者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节奏,心电图记录质 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二、心电运动试验
• 心电运动试验(ECG exercise testing)
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 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 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 (实际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 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 • 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 • 了解心脏功能的储备和适应能力; • 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心律失 常; • 判断患者进行运动或活动的危险性; • 协助确定康复治疗的适应症; • 指导制定运动处方,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 效果; • 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运动能力并消除对运动的恐 惧心理;
Bruce平板运动试验方案
速度 级别 0 1/2 mph 1.7 1.7 km/h 2.7 2.7 坡度 (%) 0 5 持续时间 (min) 3 3 耗氧量 ml/(kg· min) 5.0 10.2 METs 1.7 2.9
1
2 3 4 5 6 7
1.7
2.5 3.4 4.2 5.0 5.5 6.0
避免剧烈体力活动等。尽可能的在试验前停用可
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但应注意β受体阻滞剂
骤停后的反弹现象。
(五)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1.试验开始前
• 测基础心率和血压,并检查12导联心电图和
3通道监测导联心电图。
• 应配备除颤器和必要的抢救药品,以免出现
严重问题时能给予及时的处理。
(五)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 求
• 活动强度以METs值表示。
(1)活动平板试验
平板运动试验临床 上常用于: • 确定冠心病的诊 断; • 胸痛的鉴别诊断; • 早期检出无临床 症状的冠心病; • 确定与运动相关 的心律失常; • 确定运动引起症 状的原因; • 早期检出不稳定 心绞痛。
(2)踏车试验
• 踏车试验( Bicycle Ergometer )是让受试者如 同骑自行车一样骑在自行车功率计上进行踏车运 动,采用机械或电动的方式逐渐增加踏车的阻力, 以逐步加大受试者的运动负荷,直至达到预期的 运动目标。 • 运动强度以功率表示,单位为 瓦特(W)或kg•m/min。 1W=6.12kg•m/min
• 适用于 ,以测定 作功能力、最大心率和最大摄氧量。
(4)亚(次)极量运动试验
• 亚(次)极量运动试验:运动至心率达到亚极量 心率,即按年龄预计最大心率(220 -年龄)的 或达到参照值(195 -年龄)时结束试验。 • 用于测定 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5)症状限制运动试验
• 症状限制运动试验:运动进行至出现必须停止运 动的指征(症状、体征、心率、血压或心电图改 变等)为止。 : ①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胸闷、胸痛、心绞痛、 极度疲劳、下肢痉挛、严重跛行、身体摇晃、步 态不稳、头晕、耳鸣、恶心、意识不清、面部有 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等症状和体 征;
2.试验过程中 • 在试验中应密切观察和详细记录心率、血压、 心电图及受试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 3.试验终止后 • 达到预定的运动终点或出现终止试验的指征 时,应逐渐降低跑台或功率自行车速度,被试者 继续行走或蹬车。
(五)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 求
• 异常情况常常会发生在运动终止后的恢复过程中, 因此,终止运动后,要于坐位或卧位描记即刻 ( 30 秒以内)、 2分钟、 4分钟、 6分钟的心电图 并同时测量血压。以后每5分钟测定1次,直至各 项指标接近试验前的水平或患者的症状或其它严 重异常表现消失为止。
②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不升高反而下降,低 于安静时收缩压1.33kPa以上(>10mmHg); 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上升,超过29.33~ 33.33kPa(>220~250mmHg);运动负荷增加 时舒张压上升,超过14.7~16.0kPa(>110~ 120mmHg);或舒张压上升,超过安静时 2.00~2.67kPa(>l5~20mmHg); ③运动负荷不变或增加时,心率不增加,甚至 下降超过10次/分;
第四章 心肺功能的评定
康复医学教研室
—— 蒋晓琴
大纲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 一、基本知识
第二节 肺功能评定 一、基本知识 二、肺容积
二、心电运动试验
1 、目的 2 、分类 3 、 三、通气功能 禁忌证 4 、方案 5 、 四、运动气体代谢测定 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6 、 试验的终点 7 、实验结 果及其意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 掌握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运动强度分类、适应 症和禁忌症、运动试验的结果及其意义; • 掌握摄氧量、最大摄氧量、代谢当量及无氧阈的 概念及意义;
• 熟悉常用心功能评定的方法,心功能分级,运动 试验方案及操作具体要求; • 熟悉呼吸困难分级,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和推测 方法;
• 了解肺容积、氧脉搏、氧通气当量、呼吸储备、 呼吸商、通气功能的概念。
(七)运动试验的结果及其意 义
• 4.运动诱发心律失常
运动试验可出现频发、多源、连发性期前收
缩或阵发性室速伴缺血型 ST 段改变者则提示有多 支冠脉病变,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大 , 但若不伴缺 血型 ST 段改变者则不能作为判断预后不良的独立 指标。
分级 1 运动负荷(kg· m/min) 男 300 女 200 运动时间 (min) 3
2
3 4 5 6 7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3
3 3 3 3 3
(五)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运动试验前应禁食和禁烟3小时,12小时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