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和死因推断
(医学课件)死因监测培训课件
数据的完整性
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并及时上 报,以避免漏报和误报。
数据的可比性
制定统一的疾病诊断和编码标 准,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技术发展与数据收集
01
02
03
电子化病历系统
建立电子化病历系统,提 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 性。
移动设备的应用
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数据收 集,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 和实时性。
数据的利用价值
评估健康状况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死亡水 平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针对性
的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监测流行病学指标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疾 病流行趋势和变化情况,为制定 和调整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 据。
评价干预措施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干预 措施的有效性,为优化资源配置和 提高防控效果提供参考。
死因报告与数据质量评估
死因报告
撰写死因监测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数据和结果,说明监测工作的 实施情况和分析结果。
数据质量评估
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时效性等方 面,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对监测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 纠正和改进。
03
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和利用
撰写死因监测报告,向上级主管部 门报告,并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死因推断的方法
临床诊断
病理学诊断
根据死亡前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医学知 识,对死因进行推断。
通过解剖尸体,观察器官病变和病理学改变 ,对死因进行推断。
流行病学分析
法医学鉴定
通过对疾病流行情况的分析,结合死者个体 特征和社会环境因素,对死因进行推断。
规范填写死因链和准确推断根本死因模板
2018/10/26
3
临死的表现形式
呼吸衰竭 J96.9 来院已死 R99 循环衰竭 R57.9 猝死 R96.0 肾衰竭、尿毒症N17-N19 酸碱失衡 E87.4 多脏器衰竭 R99 电解质紊乱 E87.8 全身衰竭 R53 肺性脑病 G93.1 不明 R99 肺部感染 J98.4
注意:以上临死表现不作为直接死因,不出现 在死因链中,自然不能作为根本死因,应继续 追溯到导致死亡的最早的原因填在死亡证上。
2018/10/26
17
死因链的分类
疾病死因链 损伤中毒死因链 特例死因链
18
疾病死因链
疾病:疾病1 疾病2 疾病3----死亡
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10年前引起肺气肿, 5年前引起肺心病并逐渐加重,最终导致死亡。 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慢支 肺气肿 肺心病 死亡 ,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 就是“慢性支气管炎”,也就是疾病死因链的根本死因 。
19
损伤和中毒死因链
损伤/中毒:外部原因 临床表现---死亡 临床表现=内部原因=身体损伤(编码S-T)
某人因在道路上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引起颅骨 骨折、颅内损伤并最终导致死亡。 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意外被卡车撞 颅骨骨折 颅内 损伤…死亡,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 那个损伤”就是“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 ”,也就是该损伤死因链的根本死因。(4个W)
Ⅰ(a) 急性心肌梗死 (b) 冠心病 根本死因 急性心肌梗死
1பைடு நூலகம்时 5年
2018/10/26
24
常见损伤/中毒举例_(2)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Ⅰ (a) 颅内损伤 (b) 颅骨骨折 (c) 行人在道路上行走 意外被卡车撞倒
死因监测方案
死因监测方案死因监测方案孝感市死因监测实施方案(试行)一、死因监测目的居民病伤死亡原因(以下简称死因)监测工作是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人群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通过死因统计分析的指标可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评价当地居民健康的水平,确定不同时期疾病防治的重点及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又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
二、死因监测网(一)死因监测行政管理:由孝感市及各县市区卫生局统一领导,协调公安、民政、统计部门组织、管理本辖区内的死因监测工作。
(二)死因监测网构成:死因监测网由孝感市及县(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辖区内各级各类哨点医疗机构组成。
三、死因监测网职责(一)孝感市疾控中心职责1、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湖北省的工作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督导、考核方案,组织县市区开展死因监测工作。
2、根据死因监测工作进展,针对死因报告责任人的技术需求,不定期组织培训。
3、负责日常技术指导,协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不定期组织开展死亡漏报调查,核实和校正死亡信息。
4、及时收集本市网络直报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定期分析本市的死亡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利用。
(二)县市区疾控中心职责1、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工作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考核方案,组织指导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死因登记报告工作。
2、根据本县市区实际情况,针对各各类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责任人的技术需求,不定期组织培训。
3、负责审核各级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死亡病例,并按时编制各类统计报表,定期分析本县市区居民病伤死亡的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利用,同时及时反馈给各乡镇防保站。
4、参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各种死因原始资料、统计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管理与保存。
5、定期与当地公安、民政、妇幼和计生等有关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及时做好补报工作。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死亡信息收集
尽量避免填写以下内容: 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多脏器衰竭等; 来院已死、猝死; 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肺性脑病、肺部感染。 死因链的完整性,死亡信息的第一手资料,数据源头, 实事求是。
死亡信息收集
死亡原因的部分Ⅱ:这部分是对第Ⅰ部分的补充,用于填 写与致死疾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死亡有影响的情况, 促进了死亡。有明确诊断的慢病疾病都须报告,如高血压、 糖尿病、冠心病等。 第Ⅱ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可以不填。 按严重程度依次填写。
<50%不得分
编码不准确比例
➢ 标准:以县级为单位,编码不准确的比例<5%(包括死 因诊断不明、伤害意图不明、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 肿瘤未指明位置和呼衰、肝衰)的比例
➢ 评分标准: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5%得2分,≥5%不 得分
编码不准确的ICD-10编码
➢ 死因诊断不明(首字母为R者,定义为“症状或体征”类 型);
置”;
具体问题实例
对死亡原因填写简称或者英文缩写,如:慢支、上感,应 该书写为全称: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填写老死、病亡、猝死、暴死、来院已死或者死因不明等, 不填写背面的调查记录。
具体问题实例
对于车祸、中毒等伤害引起的死亡,不填写外部原因,只 填写颅脑损伤、中毒、窒息等,或者外部原因不明确,只 填写车祸,不能标明车祸类型(死者身份、车辆类型、地 点)。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主要内容
➢ 死亡信息收集 ➢ 死亡信息报告 ➢ 质量控制
死亡信息收集
➢ 《死亡证》签发对象 ➢ 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 《死亡证》的管理和用途 ➢ 《死亡证》的填写 ➢ 《死亡证》补发
死亡信息收集
自2014年1月1日起,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全国 统一制定的新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简称 《死亡证》。 ➢ 签发对象
6.死因调查和推断
为什么要进行死因调查与推断?
• 在实际的死因报告工作中,总有一定比例 的死亡者需要通过调查作出死因推断。 • 如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不完整,死亡医学 证明书报告的死亡原因不明确,不符合国 际疾病分类的基本要求等。 • 受目前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及国民经济水平 的影响,总有一部分死者是死于家中的, 这部分死者的死因,也必须进行死因调查 与推断。
1.1 死者生前主要症状和体征资料
疾病的诊断或死因推断,主要以症状与
体症作为依据。所以死因推断必须按死者的
症状及其发展过程而求得印象。死者生前主
要的症状和体症是推定死因的基础资料,也 是保证死因推断正确性的第一手资料。
1.2 死者生前所作的辅助检查报告资料
在收集死者病史资料时,如能得到死者生前在
பைடு நூலகம்
4. 填写全身性疾病情况:如高血压、风湿热、 动脉硬化等,而未报告与之联系的具有特异 性的疾病情况者。
(二)死因调查的范围
5. 填报死因为传染病而非具体病种者,肿瘤 未明确良性或恶性及原发部位者,心脏病无 分类者,精神疾病、肾脏病、胃病、先天异 常、孕产妇病等而无明确具体的疾病名称者。
6. 仅填“来院已死”、“死因不明”、“暴 死”、“猝死”、“老衰” (或老死)等而 未填写其他具体的死因或没有根本死因可确 定者。
(五)调查记录范例3—急性心梗I21.9
10年前死者经常诉头晕,头痛,四肢 麻木,乏力,在县人民医院确诊为“高血 压病”。两天前诉乏力,心前区疼痛,向 左肩放射,大汗淋漓,有濒死感觉,休息 数分钟后症状缓解;2小时前因心前区剧烈 疼痛而引起四肢抽搐,心跳停止于2010年3 月2日在家死亡。
(五)调查记录范例4—脑血管病后遗症I69
头痛、发热、伴恶心 呕吐及意识障碍
医院慢病职责及任务
医院慢病职责及任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医院慢病职责及任务一、组织管理成立保健科(医务科),配备专(间)职人员2-3名,负责慢性病及死亡人员的报告及管理,并配备电脑、打印机、网络、电话、资料档案柜等必备办公设备。
二、死因监测1.落实主管科室与报告人,成立医疗机构死因网络登记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2.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死因推断顺序合理,死因链填写规范,能在规定的时限完成网络上报,报告卡不得有涂改,纸网病例登记内容要一致。
3.对死亡原因按照ICD-10 进行编码,对死因不明者进行死亡原因调查与核实。
4.要求百分之百报告死亡病例,死亡网络漏报率≤5%,根本死因报告合格率≥95%,不明原因疾病死亡率≤5%,编码错误率≤5%,身份证号填写率≥90%。
5.死亡病例的登记、报告卡的保存、每月数据备份、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管理、医疗机构内部每月开展自查并有自查记录。
6.参加区疾控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会,按照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要求,每年对院内相关人员和新上岗人员进行内部再培训。
7.协助区疾控中心开展异常病例死亡等相关调查工作。
三、肿瘤登记1.成立医疗机构肿瘤登记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2.参加区疾控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及交流会,按照肿瘤登记工作规范要求,每年对院内相关人员和新上岗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3.肿瘤登记工作的相关人员掌握肿瘤报告制度及上报流程。
4.对辖区年内肿瘤新发病例,要求百分之百报告,并能够按照ICD-10进行编码,肿瘤漏报率≤5%,编码错误率≤5%,每月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区疾控中心上报卡片,并落实零报告制度。
5.肿瘤病理报告及时,报告卡填写完整,病名及住址详细,病理诊断率>66%,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的比例<15%。
四、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1.成立医疗机构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五华区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方案居民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监测统计工作是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构建公共卫生系统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
死亡资料分析产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死因统计信息,是反映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科学指标,是政府制定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政策和评价人口健康水平及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为规范我区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登记统计工作,提高死亡报告工作质量,及时准确地发现诊断不明的死亡病例,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1、建立持续、高效的五华区居民死亡登记报告和死亡原因监测系统。
2、开展死因监测工作,了解五华区居民病伤死亡水平、主要死因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3、分析、评价我区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政策和疾病预防控制对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监测工作机构建设1、成立五华区死因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和监督考核。
组长:郭亦兵区卫生局副局长副组长:罗燕平区卫生局防保科科长张洁区疾控中心主任成员:陈宇宁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蒋青区卫生局基层卫生科科长江家云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周丽区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局防保科,负责全区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组织实施。
局属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本辖区死因监测工作。
三、死亡监测报告对象及职责主体(一)监测报告对象发生在五华区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第七节、根本死因推断
(b)肝硬变
↑
(c)乙型肝炎
↑
↑:代表可以引起上一行的情况。
(2)一个不合理的顺序 在第Ⅰ部分的各行上报告了一个顺序,顺序终 止在报告的第一行(a行),但这个顺序的起源不是 报告的最低一行(d行)。 例2:(a)肺源性心脏病
(b)肺气肿
↑
(c)慢性支气管炎 ↑
(d)高血压
×
×:代表不能引起上一行的情况。
X68.0
实例4:狂犬病
ID
11162368
10680348
10786408
a
狂犬病
狂犬病
狂犬病
b
c
其他
根本死因 急性呼吸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 被狗咬伤或抓伤
更正 狂犬病A82.9 狂犬病A82.9 狂犬病A82.9
实例5:酒精中毒的根本死因一般是精神疾病(F10.-)
ID
a
b
10328672
酒精的意外中毒 及暴露于酒精
第Ⅱ分:促进死亡的原因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 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①第Ⅱ部分报告的情况与第Ⅰ部分报告的情
况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由于这些情况的存 在而促进了死亡。 ②第Ⅱ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可以不填。
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
每个情况从发生到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 间隔,如果不能提供,也可以不填。
多脏器衰竭 R99 电解质紊乱 E87.8
全身衰竭
R53 肺性脑病 G93.1
不明
R99 肺部感染 J98.4
实例6:有明确诊断,却用症状作根本死因
报告卡ID
a
b
11696184 膀胱癌
11530883 白血病
11645971
胃癌
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死因监测工作规范xx年xx月xx日•死因监测概述•死因监测的流程•死因监测的规范与标准•死因监测的质量控制目•死因监测的信息化应用录01死因监测概述•定义:死因监测是指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核对、分析、通报和利用与人群死亡有关的信息,以评价和改进国家卫生状况和减控死因的公共卫生行动的过程。
死因监测的定义死因监测的重要性了解死亡原因及其分布通过死因监测可以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和背景的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分布,为国家制定和调整卫生政策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监测健康状况死因监测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与生活方式、环境、医疗保健水平和生物因素等有关的健康问题。
评估卫生政策与效果通过对卫生政策、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不断完善和优化卫生政策,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果。
死因监测的概念和方法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死因监测系统。
死因监测的历史与发展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年建立了全球死因监测系统(ICD-10),并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展死因监测工作,建立了以疾病监测和死因监测为基础的疾病监测系统,并逐步发展为以网络报告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死因监测系统。
历史国际发展国内发展02死因监测的流程死亡报告与登记规定责任报告人,如医疗机构、公安机关等;报告主体报告内容报告时间登记管理包括死者基本信息、死亡时间、地点等;通常要求在死亡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建立死亡登记制度,对死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死亡调查对死者的病史、家族史、生前生活环境等进行详细了解;调查内容采用访谈、观察、取样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调查方法涵盖死者的家庭成员、亲属、邻居等;调查范围通常在死亡发生后尽快进行。
调查时间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医学知识,对死因进行推断;死因推断推断方法对于疑似有争议的死因,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对推断出的死因进行审核和确认。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例会制度1.组织本院门诊医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 主要内容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等。
2、医院要高度重视死因监测工作, 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 对存在的问题要尽快解决, 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 须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医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采集病史, 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后3天内, 病案室应完成死因编码工作。
4、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
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 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
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
5、病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 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医务处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 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1.医院要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 对死因信息不清楚, 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 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医院要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 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3、医院负责死亡报告工作的医生, 对在家中死亡, 死亡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 需核实调查或入户调查, 并在《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及网络报告卡中填写调查记录。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1.医院定期与当地派出所、计生等部门核对死亡资料, 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2、医院医生要定期了解院内死亡情况, 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档案管理制度1.医院要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和个案数据), 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录入单位和县控中心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中疾控卫发【2005】372号居民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统计工作是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死亡资料分析产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死因统计信息是反映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的科学指标,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
居民死亡登记所签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以下简称《死亡证》),为政府进行人口和户籍管理提供客观和科学的法律文书文件,是实现人口管理文明和法制化的重要内容。
为了加强死亡报告与死亡原因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死亡报告工作质量,同时,为了及时准确地发现诊断不明的死亡病例,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和《关于使用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承担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和监测点行政区划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一、死亡登记死亡登记对象为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一)不同情形死亡个案的登记1. 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1)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证》。
死亡原因不明者必须将死亡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证》第二联背面的调查记录栏内。
(2)新生儿死亡,包括活产随即死亡的应由诊治医生或接生员(助产士)填写《死亡证》。
规范填写死因链和准确推断根本死因讲解
④伴有脑血管病:
⑤伴有肾炎综合征: ⑥伴有肾衰竭: … … … …
2019/1/17
I60—I69
N01.- — N05.I12.32
的疾病就是根本死因。
是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带有根本性的疾病或损伤,由于它
的存在,发生及发展,逐渐形成一连串的病态事件,并最
终导致死亡。 对疾病导致的死亡需一直报告到最早的那个疾病。 对损伤中毒导致的死亡需报告导致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2019/1/17 6
根本死因与直接死因的区别
根本死因目的和意义-----体现公共卫生以预防为主
28
常见后遗症举例_(4)
对后遗症情况致死者应明确报告时间间隔 例:I (a)脑梗死后遗症 2年 (b)高血压 4年 根本原因:脑梗死后遗症 后遗症的时间间隔>1年
2019/1/17 29
常见肺炎疾病举例_(5)
任何疾病(呼吸、循环)
肺炎和支气管肺炎
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和营养不良) 引起麻痹、瘫痪的疾病(如脑或脊髓的损伤、脑出 血或血栓形成) 传染病 重型损伤
2019/1/17 40
例2
某女性患者,49岁,患卵巢恶性肿瘤1年,后行切 除术;半年前发热、胸痛,查出肺转移性癌,1周 前死于终末期肺炎。患有慢性胃肠炎8年。 正确的填写顺序为: Ⅰ(a)终末期肺炎 (b)肺转移性癌 (c)卵巢癌 (根本死因) Ⅱ 慢性胃肠炎 不正确的填写顺序可能为: Ⅰ (a)肺炎,肺癌,卵巢癌 Ⅱ 胃肠炎
2019/1/17 36
(3)酒精中毒:
死因监测制度流程
死因监测制度流程一、死因监测制度的流程1.死因报告:当有人死亡时,由医疗机构、公安机关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死亡登记,并报告给卫生部门进行死因监测。
死因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死亡人的基本信息、死因的初步判断、与死因相关的病史和其他证据等。
2.死因初步审查:卫生部门接到死因报告后,将对报告进行初步审查。
审查的目的是判断死因报告是否准确,以及死亡是否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重大问题有关。
如果初步审查发现有异常情况,将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3.死因调查:当初步审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卫生部门将组织专家进行死因调查。
调查的目的是查明死因的真实情况,包括死因的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尸体解剖和相关证据的收集等。
调查过程中,需要与医疗机构、公安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以获取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4.死因分类与分析:死因调查完成后,卫生部门将对死因进行分类与分析。
根据死因的原因、发生地点、人群特征和时间趋势等,将死因分为不同的类型,并进行深入分析。
分析的目的是了解死因的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死因报告和信息共享:卫生部门将对死因的调查和分析结果编制成报告,并进行信息共享。
报告将向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发布,以便各方了解死因监测的结果和相关信息。
同时,将对死因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存储,以便进行长期的监测和比较研究。
6.死因预警和预防措施:根据死因监测的结果和分析,卫生部门将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警的目的是及时预防和控制可能导致大规模死亡的潜在风险,减少人群的病亡率和疾病负担。
7.死因监测的持续改进:死因监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
卫生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对死因监测制度进行修订和调整,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好地发挥死因监测的作用。
二、死因监测制度的内容(1200字以上)1.死因监测制度的背景及意义:介绍死因监测制度的产生背景和意义。
死因监测制度、流程
实施机构与职责
• 实施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 • 职责:负责死因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评价等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流程
• 实施流程
• 报告系统:建立完善的死亡报告系统,包括医疗机构、公安、民政等部门 • 审核与编码:对报告的死亡病例进行审核和编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数据分析与利用: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为政府决策和公共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监督与评估
死因监测制度与流 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死因监测流程 死因监测制度与流程的意 义与价值
死因监测制度概述死因监测制度与流程的实 与监督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死因监测制度概述
死因监测的定义与意义
死因监测的定义:对人群的死亡原因进行系统、连续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死因推断:医疗机构、公安部门、殡仪馆等单位在患者死亡后,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 告死亡情况,并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信息, 对死因进行推断
死因监测:医疗机构、公安部门、殡仪馆等单位在患者死亡后,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 告死亡情况,并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信息, 对死因进行推断,并将死因信息上报至国家或省级死因监测系统
死因监测结果反馈与应用流程
监测结果反馈: 将死因监测结果 及时反馈给相关 部门和人员
监测结果分析: 对监测结果进行 深入分析,找出 潜在问题和风险
监测结果应用: 将监测结果应用 于疾病预防控制、 公共卫生政策制 定等方面
死因推断的注意事项
死因推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死因推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尽早进行尸检:尸检应在死亡后尽快进行,最好在24小时内。
这样可以避免尸体腐烂或被破坏,从而影响推断结果的准确性。
2. 调查病史:了解死者生前的健康状况、患病情况以及是否有过类似的症状或疾病。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推断死因。
3. 排除其他潜在原因:在推断死因时,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的原因,如中毒、意外事故、自杀等。
这需要调查现场情况、了解死者生前的情绪和行为等。
4. 借助专业人员的判断:在进行死因推断时,需要借助专业人员的判断。
法医、病理学家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可以对尸体进行详细检查和测试,从而得出更准确的推断结果。
5. 尊重事实:在进行死因推断时,需要尊重事实。
只有基于可靠证据和事实的推断才是准确的。
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验证,避免误判或错误结论。
总之,在进行死因推断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尊重事实和证据,从而得出准确的推断结果。
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为了加强死亡报告与死亡原因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死亡报告工作质量,及时准确地发现诊断不明的死亡病例,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本中心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死亡登记死亡登记对象为发生在本辖区内的所有天山区死亡个案,包括在本辖区内死亡的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1.本中心死亡个案的登记(1)凡在我院或他院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我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证》。
死亡原因不明者必须将死亡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证》第二联背面的调查记录栏内。
(2)新生儿,婴幼儿死亡的应由诊治医生填写《死亡证》。
2.家庭死亡个案:在家中死亡者,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或医学诊断,作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判断,同时填写《死亡证》。
3.其他场所发生的正常死亡个案,由负责救治的医生填写《死亡证》;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属于正常死亡者,由救治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或医学诊断,进行死因推断后填写《死亡证》。
4.凡非正常死亡或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法医鉴定书》,卫生部门根据公安司法部门的《法医鉴定书》填写《死亡证》。
(二)《死亡证》的填写1.《死亡证》的填写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项目齐全、内容正确、字迹清楚,不得勾划涂改,并由填写医生签名,并逐联加盖统一的《死亡证》专用印鉴。
2.《死亡证》的填写内容(1)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民族、主要职业及工种(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工作、身份证号、户口地址(应按身份证或户口本上登记的填写完整)、现住址(应填写具体的门牌号)、生前工作单位(应填写死前最后的或工作时间较长的单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按公历填写)、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不满1周岁的按月日计算,不满1日的按小时、分钟计算)、婚姻情况、文化程度、死亡地点、疾病最高诊断单位及诊断依据、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及住址或工作单位(包括联系电话,要填写详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4 3.80 3.43 5.75 5.63 5.41 4.28
报告 及时率 (%)
审核 及时率 (%)
初访 完成率 (%)
初访 及时率 (%)
身份证 填写率 (%)
疑似 重卡数 (比例%)
死因不明 或其死因 比例(%)
根本死因 不准确
比例(%)
97.32 99.96 100.00 89.43 100.00 (00.00) 3.04 3.66 99.31 100.00 100.00 91.20 100.00 (02.09) 3.95 4.65 99.75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00.00) 1.56 2.16 96.71 99.88 100.00 82.86 99.96 (00.00) 1.63 1.32 96.15 99.93 100.00 74.94 99.82 (08.18) 2.07 1.98 98.52 100.00 100.00 83.89 98.25 (00.00) 2.18 2.33 97.12 99.47 99.63 88.30 99.94 (04.08) 2.99 3.61
死因监测和死因推断
2015-08-16
一、死 因 质 量
2020年5月2日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
2
死因监测质控指标:
• 估算死亡率 • 重卡比例 • 及时率(报告、审核、初访) • 初访完成率 • 身份证填报比例 • 死因不明比例 • 多死因链填报比例
2014年全人群死亡监测结果反馈(温州)
97.00
91.38
95.77
96.16
96.16
96.1390.Leabharlann 462.2696.23
76.83
95.13
90.71
99.18
96.11
96.44
94.08
2015年第1季度 全人群死因监测网络直报质量分析表
地区
桐庐县 宁海县 洞头县 永嘉县 瑞安市 柯桥区 诸暨市 嵊州市 义乌市 衢江区 常山县 岱山县 嵊泗县 玉环县 三门县 庆元县
区县
死亡率 (‰)
婴儿 死亡率 (‰)
5岁以下 儿童死亡率
(‰)
鹿城区
5.67
3.33
4.63
龙湾区
5.26
2.90
4.19
瓯海区
5.84
3.71
7.08
洞头县
6.04
3.62
3.62
永嘉县
5.13
1.27
2.06
平阳县
6.01
1.91
3.05
苍南县
5.66
2.18
3.20
文成县
6.49
2.92
4.37
估算年 死亡率
(‰)
7.76 6.24 7.35 5.34 6.85 7.29 6.41 6.38 7.02 6.39 5.30 10.90 7.63 3.99 5.72 6.06
报告质量(%)
身份证 号填报
比例
重卡 比例
多死因链 填写比例
99.62 0.00
39.24
97.84 0.00
47.33
泰顺县
6.16
3.01
4.93
瑞安市
6.07
3.75
5.81
乐清市
6.18
1.79
2.76
报告 及时率 (%)
87.52 94.16 76.71 96.06 88.86 80.35 76.31 93.03 92.05 99.63 75.82
审核 及时率 (%)
初访 完成率 (%)
初访 及时率 (%)
6.48
100.00 100.00 75.00 99.87 0(0.00) 1.40
2.93
99.74
99.40 42.86 99.43 2(0.04) 2.69
2.83
100.00
98.19 87.50 95.98 (01.225) 5.54
6.03
98.04
99.46 83.95 97.11 54(0.8) 5.48
7.69
2014年全人群死亡监测结果反馈(嘉兴)
区县
死亡率 (‰)
婴儿 死亡率 (‰)
南湖区 6.36 5.70 秀洲区 6.95 2.92 嘉善县 7.28 2.81 海盐县 6.65 3.20 海宁市 6.61 3.92 平湖市 7.00 4.28 桐乡市 7.28 3.10
5岁以下 儿童死亡率
各市2015年第1季度死因监测网络直报质量分析表
地区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嘉兴市 湖州市 绍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舟山市 台州市 丽水市 义乌市 合计
估算年 死亡率(‰)
6.68 6.82 6.27 8.30 7.58 6.87 7.19 6.00 8.37 5.77 6.53 7.02 6.74
多死因链 填写比例
37.08 51.77 39.87 51.00 46.85 45.11 44.32 56.30 40.24 35.63 52.46 47.09 44.34
初访情况(%)
完成率 及时率
99.08
98.01
98.41
94.50
90.61
83.48
99.39
96.47
99.42
92.99
身份证 填写率 (%)
疑似 重卡数 (比例%)
死因不明 或其死因 比例(%)
根本死因 不准确 比例(%)
97.63
92.16 47.30 99.14 0(0.00) 1.29
2.08
99.79
97.84 35.00 99.27 0(0.00) 1.52
2.25
97.58
95.10 47.62 94.27 4(0.16) 3.22
身份证号 填报比例
99.22 99.16 98.61 99.76 99.48 97.69 98.64 98.80 98.97 98.26 98.95 99.40 98.85
报告质量(%) 重卡 比例 1.04 0.12 1.65 0.03 0.68 1.39 0.62 0.31 0.10 0.05 0.39 0.15 0.69
100.00 0.00
38.49
99.23 0.93
58.81
99.10 1.80
41.85
99.75 0.00
58.83
94.62 0.81
45.52
98.21 4.34
45.23
99.40 0.15
47.09
98.31 0.00
57.82
99.11 0.00
70.22
99.81 0.00
9.18
100.00 98.94 53.33 99.20 0(0.00) 0.17
0.29
99.42
89.22 67.50 97.82 (01.642) 1.11
5.33
99.98 100.00 77.40 99.60 2(0.03) 1.22
1.21
93.23 77.82 29.27 99.73 2(0.03) 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