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_古书的注解详解

合集下载

古书的注解(课堂)

古书的注解(课堂)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文:“把 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公以叔武尸枕其股。”
第二,古注常涉及字词意义的演变和古代社会文化知
识。因此,要真正读懂古书,就必须依靠古注(如《礼记正
义》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疏) 。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 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於庙,而拜迎於门外, 入揖让而升,听命於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听命,谓主人听使者所传婿家之命。
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
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曰作相鼠
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 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 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
古注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古书注释的体式类型
毛传:
毛亨对《诗经》的注 释。“传”指阐明经 义。 郑笺:
郑玄对《诗经》的注释。 “笺”有补充订正毛传 的意思。
孔疏:
孔颖达对《诗经》原文 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 释。“疏”不仅解释古 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 也一起加以注释,也叫 做“正义”。
(一)传注类
这原是版本的不同,但朝廷对一个经典只 立一个博士,于是古文经和今文经都强调自己 的解释好,这样的论争也促进了古书注释的发 展。
2、注释对象
以解经为目的,所注之书大部分为经部 典籍;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3、注家注本
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毛诗 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 注》,何休《春秋公羊传注》,赵岐《孟 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高诱《战 国策注》,《吕氏春秋注》。(贾逵、服虔、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一)古书注解的重要性1、古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2、古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3、古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二)古注的源发、历代特点及名家注1、源发:先秦:萌芽→两汉:兴盛→魏晋至隋唐:发展→宋元明:中落→清:复兴→解放后:出版→现代:研究2、历代特点及名家注(1)先秦①特点:A注释多夹在正文中。

B尚未成为一门学科。

C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无注释专书。

②名家注:例: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周易·说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周易·系辞》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孟子·梁惠王》(2)两汉①特点:A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B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②名家注:例:毛亨《毛诗故训传》;孔安国《古文尚书注》;马融《周易注》、《尚书注》、《毛诗注》、《论语注》、《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何休《春秋公羊解诂》;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王逸《楚辞章句》。

(3)魏晋至隋唐①特点:A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受玄学影响。

B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正义)”。

②名家注:例: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韦昭《春秋外传国语注》;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陆德明《经典释文》;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颜师古《汉书集注》;李善《文选注》。

(4)宋元明①特点: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后人称“六经注我”。

②名家注:例:邢昺《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孙奭《孟子疏》;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实用文档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 ①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②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实用文档
疏:不仅解释经文,而且给前人 的注解作注解,也叫正义。
如:唐初,由孔颖达等纂集成的 《五经正义》 ,凡一百八十卷。
实用文档
这个时期,除了经部书外,还出 现了大量有关史部、子部、集部 的训诂专著以及佛经的音义。如:
古文经学:汉景帝时,人们从孔子
旧宅的壁缝里发现了用篆文书写的 《尚书》、《周礼》、《论语》等 书,这些书称之为古文经,河间王 刘德也从民间获得了古文经书,献 给了朝廷。古文经和今文经文字有 差异、甚至连篇章、内容和解释、 评价也不同。研究古文经的学者形 成了古文经学派。如:许慎、马融、 郑玄。
实用文档
汉武帝即位后,实行了“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 从此儒学独尊,《诗》、《书》、 《礼》、《易》、《春秋》五经 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 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 人必读的经典。
实用文档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 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 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 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 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 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 体。
今文经学: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 向弟子讲授经学,这时的经书大都 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 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到汉 代才用当时的隶书写成,因此成为 今文经。代表人物:董仲舒。
实用文档
《礼记·乐记》:“《诗》云: ‘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 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 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 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 曰独,幼而无父曰实用文档孤。”

道德经 第十四章

道德经 第十四章
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
鑑谓之镜。——《广雅》
借明于鑑以炤之。——《淮南子·主术》
(3)中国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镜子。如:龟鉴;鉴台(镜台);鉴明(镜面明净);鉴洼(凹面镜);鉴团(凸面镜);鉴台(镜台,梳妆台)。
《素问》: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四圣心源》: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②抱一:奉道守法。抱:(1)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2 )持守;奉。如:抱真(保持真性);抱节(坚守节操);抱德(持守德性) .一:道。
⑫畜:畜爱,喜欢,喜爱,收容,保存,养育,培养,培植。
⑬为:(1)做,行,做事。(2)帮助,卫护。
⑭不恃:1)大恃,道恃。2)不依赖,不依靠;不恃功矜能,不恃功岸忽。不:(1)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2)通“丕”。丕:大;尊奉。丕,大也。——《说文》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丕崇(崇奉);丕然(敬奉的样子);丕承(很好的继承);丕应(很好的应和)。
魄:基本字义
(1)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丢魂落~。魂飞~散。(2).精神,精力:~力。气~。体~。
详细字义
〈名〉(1) (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魄,阴神也。——《说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
注释
①营魄:体魄,形体和精神,肉体和灵魂。在《老子》中,“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中的“所”指形体,死而不亡指肉体虽死,但精神长存。“道者,万物之奥。善者之褓,不善者之所褓”中,善者指营魄抱一者,形体和精神都奉事大道;不善者指没有做到营魄抱一的,精神脱离违背了大道。营:指魄依附的形体、身体、肉体,精神的居所。

《道德经》解析第十四—第二十一章

《道德经》解析第十四—第二十一章

《道德经》解析第十四—第二十一章第十四章[原文]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①。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②。

捪之而弗得③,名之曰夷④。

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惚⑤,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⑥。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⑦。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⑧。

[注释]①微:无形。

②希:无声。

③捪(min):抚摸的意思。

④夷: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形曰微。

”⑤惚:恍惚,不明朗。

⑥复归:还原。

⑦沕(mi):潜藏。

沕望,恍惚。

⑧道纪:道的纲要,引申为规律。

[译文]视而不见,称作无形。

听而不闻,称作无声。

摸它不着,称作无迹。

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

关于这个“一”,其先并非虚诞不实,其后也非恍惚不明,连绵不断啊!不可具体形容和描述,却终将回复到无形、无声、无迹的状态。

这叫做没有具体形状的状态,没有具体物象的形象,这就叫做恍惚。

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尾,迎着它,又看不见它的前头。

把握住现今的“道”,用它来驾驭现存的具体事物,能了解远古万物的起源,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解析】第十四章道之知知什么?(一)知“特征”:“视而不见,称作无形。

听而不闻,称作无声。

摸它不着,称作无迹。

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

”——无形、无声、无迹,“浑然而为一”,即归一于“道”之特征。

须知:“无形、无声、无迹”,是对“规律”自身作为一种抽象概念的形容,比如“自然规律”是自然万物的共同属性,或普遍法则(性质、法则有何形象、声音、痕迹?)。

而如果“自然规律”与自然万物相联系,则便是“有形”与“无形”。

有形,自然万物所表现出的平衡和谐的表象特征;无形,则为规律自身的抽象属性特征。

“有形”,也指形形色色的自然万物或物质。

(二)知“特性”:“其先并非虚诞不实,其后也非恍惚不明,连绵不断啊!不可具体形容和描述,却终将回复到无形、无声、无迹的状态。

《道德经·道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道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道经》第十四章原文: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①;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②;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③。

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④。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⑤。

寻寻呵⑥,不可名也,復归于无物⑦。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望⑧。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⑨。

是谓道纪⑩。

注释: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弗”:甲骨文形如捆扎的两根物件,此处义同“不”,而有被控制强制的意思。

《道德经》中多作此义,而“不”义多作“丕”,义大。

不再举例。

“之”:代“看”的东西。

“视之而弗见”意思是看了却因某种原因而像没有看到一样。

这里的影响控制的因素就是“私欲”。

“微”:甲骨文形左如长发弯腰人,右如手持杖策。

义微小,微弱。

此处义为出于某种原因的隐匿行为。

《说文》:“微,隐行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

”《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

”“视而弗见,名之曰微”义即看到了却还像没有看到一样,这样的情状我就叫他为“微”。

其实是有意隐藏的行为。

②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听之而弗闻”与“视之而弗见”一样,听觉器官耳朵接收到了信息却被控制像没有听到一样。

“希”:本义稀罕,少见,不正常。

还有希望义。

《说文》:“希,罕也。

”《尔雅》:“希,罕也。

”《集韵》:“希,寡也。

”《吕氏春秋·原乱》:“祸希不及身。

”《周礼·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则希冕。

”《正字通》:“希,冀也。

”《庄子·让王》:“夫希世而行。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义即听到了却因某种原因而像没有听见一样的,就叫他为“希”。

就是不正常或是有某种目的的希望。

③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抿(捪)”:揩拭,抚摩。

《吕氏春秋·长见》:“吴起抿泣而应之。

”《吕氏春秋·求人》:“禹东至···抿天之山。

第十四章 古书的注解

第十四章 古书的注解

• 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学术因素):师 说差异,就是西汉经师对经书的解释各 不相同,各家弟子恪守师说,为后来学 者留下比较研究的领域,从而推动训诂 的发展。
• (2)两汉注释的特点 • 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通释语 义与随文注解两者相对而言,都是训释词义。解释词 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解释的概括义,后者解释的是 具体义。解释的方法不同:前者离开具体的解释对象 而作总括性的注解,即解释的不是某一词语在某句、 某篇乃至某书里的含义,而是某一词语常用的,基本 的或全部的含义;后者则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解释对象 而作的有个性的解释。释义体例上有所不同,前者全 面研究各个词语法含义给以准确而简明的解释;后者 顾名思义,是随文而释。 • 2、开始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 • 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 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极大。

在这段话中,孔颖达展示了他的概括 历程:由“诂训传”概括为别名“注解” 构成了一个术语,这是一次对学科认识 的质的飞跃。又由“诂训”总括其对象: “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最后 又加以补充道:“故唯言诂训,足总众 篇之目。”孔颖达在训诂领域中已初步 进入了术语的确定及对象的划分领域中, 已由具体的对象初步上升为抽象的概括 了。
卫人来。(《左传·成公八年》) 唐· 孔颖达《左传正义》:“庄公十九年 《公羊传》曰:‘~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 往~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 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传曰:‘同 姓~之,异姓则否。’是夫人与~皆同姓之国也,
鲁卫同姓,故来~之。”
2、旧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 要依据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 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 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 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公以叔武尸 枕其股。”

14通论十四:古书的注解

14通论十四:古书的注解

箋以《毛詩鄭箋》最著名。 鄭玄《六藝論》:‚注詩宗毛為主, 毛義若隱,略更表明;如有不同,即 下己意。‛ 鄭箋以《毛詩》為依據,對《毛傳》 隱晦簡略的地方,加以闡明,另外如 果自己的理解和毛傳不同,則寫出自 己的意見。可見鄭箋有補充與訂正毛 傳的意思。
顏師古:唐京兆萬年(今西安市) 人,祖籍臨沂,顏之推之孫。太 宗時拜中書侍郎,官至弘文館學 士,精通文字訓詁,著有《漢書 注》《急就章注》等書,為世所 重。
4.宋代的重要注釋家及注本 宋代的重要注釋家主要有、邢昺、 孫奭 、朱熹、洪興祖等。
邢昺:北宋曹州濟陽(今山東荷澤市) 人。一生多在東宮及內庭講授經書 , 著書很多,《孝經注疏》《論語注疏》 《爾雅注疏》均收入《十三經注疏》。 孫奭 :北宋博州博平(今山東茌平縣) 人,官至工部尚書。奉敕校定趙歧《孟 子注》,並撰《孟子正義》十四卷,收 入《十三經疏》。《孟子音義》、《爾 雅釋文》等書,均傳於世。
王逸:東漢南郡宜城(今湖北省 宜城縣南)人。漢順帝時官至侍 中。著《楚辭章句》,為後世所 重,是《楚辭》現存最早的注本。
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注釋家及 注本 魏晉南北朝重要注釋家有何晏、王 弼、韓康伯、韋昭、杜預、范甯、 郭璞、郭象、裴松之、裴駰等。
何晏:三國魏時南陽宛邑(今河南南 陽市)人,玄學家,何進之孫。曾隨 母為曹操收養,娶魏公主,官散騎侍 郎,遷侍中、尚書。其儀表‚美姿儀, 面至白‛。後因依附曹爽為司馬懿所 殺。著作有《道德論》、《周易解》 及各種文賦數十篇,多不傳;作《論 語集解》二十卷,流傳至今。
郭璞:晉時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 人,字景純。為著作佐郎、尚書郎。後 因勸阻王敦起兵作亂而為敦所殺。其所 注文獻很多,如《爾雅注》《三蒼注》 《方言注》《穆天子傳注》《山海經注》 《楚辭注》《子虛賦注》《上林賦注》 等。其中《爾雅注》費時最久,用功最 多,是《爾雅》流傳至今最早最好的注 本。

细读《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细读《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细读《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的真实含义是什么?【细读《道德经》系列之第十四章】本章老子重点说的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无物”。

但是,人们可以根据“道”所体现的规律性了解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

而我的重点是放在关于“夷、希、微”的注释上。

这是《道德经》入门级的问题。

我查了一下,很多人给出的注释分别是:无色、无声、无形。

这是错误的!【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意译】(有一种东西,)看它却看不见,可以称之为“夷”;听它却听不到,可以称之为“希”;击它却击不到,可以称之为“微”。

但是,各自从这三个方面无法去追问深究它,因而我把这三种感知混合在一起,(称这种东西为“道”。

)(看起来,)它的上面并不明亮,下面也不暗昧,而且是接连不断不可名状,只能说它回归于“无物”的状态了。

这种状态,可以说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我称之为“惚恍”。

(它真的令人感觉混沌不清,)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部。

(尽管“道”的本身给我们“惚恍”的感觉,)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自古以来,“道”(体现出来的规律性,)来驾驭当今的事物,(解决现实问题)。

“道”(所体现的规律性,)能让我们据以回溯探知事物自久远开始以来的情况,我因此把它叫做“道纪”,(即“道”的纪录。

)【视之不见,名曰夷;】这句话翻译起来很简单,就是“看一个东西却看不到它,可以称之为'夷’。

”我们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老子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有一个东西,想通过“看”这个感知途径去了解它,结果却看不到它,因此把这个东西叫做“夷”。

第二,老子为什么要说“名曰夷”呢?要知道,老子是把抽象的“道”比拟为有形的道路的。

这是理解“夷”字的关键。

八下语文第14课笔记

八下语文第14课笔记

八下语文第14课笔记以下是一份可能的八下语文第14课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标题:第十四课古文二则(《黄生借书说》、《送东阳马生序》)一、作者介绍1.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灵动飘逸、富有情趣而著称。

2. 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字景濂,号丹溪,浙江义乌人。

宋濂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与刘基、高启齐名。

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明丽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

二、内容分析1. 《黄生借书说》是一篇借书谈读书感受的散文。

文章主要讲述了黄生借书、作者劝诫他读书的经历,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借书的局限性。

文章语言简练,意味深长,通过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读书的益处和借书的不足。

2.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经历,以及与同窗好友马生的深厚友谊。

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在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强调了勤奋努力、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

同时,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马生的关爱和期望,展现出真挚的友情和情感。

三、重点词句解释1.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日:“书非借不能读也。

”(袁枚)解释:随园主人把书借给黄生并告诉他:“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读。

”2. 故有所览辄省记。

(宋濂)解释:因此,我读过的书都能记得很清楚。

3.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宋濂)解释: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向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问题。

4.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宋濂)解释:当我跟随老师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行走。

古代汉语课件 古书的注解

古代汉语课件 古书的注解

《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历肛文选》注:“施(yí):延,及,作‘跟踪’解。” 赵注:“施者,邪施(同迤)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
4、再者,读古注有时比查字典更能解决问题。
《曹刿论战》:“牺牲玉帛,不敢加也,必以信。” 杜注说:“祝辞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 《说文》:“加,语相譄加也。”段注:“譄下曰‘加也’, 诬下曰‘加也’,此云‘语相譄加’,知譄、诬、加三字同义 矣。”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 “《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见孔颖达 《正义》)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 害色为妒。”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 “《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2、谓
与“谓之”的差别:使用的位置不同 ① ②解词的内容不同 “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 译为“是指”、“指的是”。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颜师古 杨 倞 张守节 司马贞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 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 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朱 熹 《四书集注》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2、注释的兴盛——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①语言的发展演变(客观因素) ②封建政府的提倡(人为因素) 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学术因素) (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3)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 亨 《毛诗故训传》 《古文尚书注》 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 《孝经》、《周礼》、《仪礼》、《礼记》等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古代汉语 古书的注解与标点 [兼容模式]

古代汉语 古书的注解与标点 [兼容模式]

• 明年春,遣大司徒宫、大司马丰、左将军建、右将军 甄邯、光禄歆奉乘舆法驾,迎皇后于安阳公第宫,丰、 歆授皇后玺绂。(汉书·外戚传) → 明年春,遣大司徒宫、大司马丰、左将军建、右将军 甄邯、光禄歆奉乘舆法驾,迎皇后于安阳公第。宫、丰、 歆授皇后玺绂。
• 书三四上,辞情危切;又欲诸都口陈嫡庶之义。 (《资治通鉴》卷七十四) → 书三四上,辞情危切;又欲诸都,口陈嫡庶之义。
之化弊風未革身無大罪不可廢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相視也無禮儀者雖居尊位猶為闇昧之行箋云儀威儀也視鼠有 皮雖處高顯之處偷食苟得不知廉恥亦與人無威儀者同○行下
孟反之處昌慮反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箋云人以有威儀為貴 今反無之傷化敗俗不如其死無所害也[疏]相鼠至何為○正義
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猶有無禮者故刺之視鼠有皮猶人之 無儀何則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猶無儀故可恥也人無禮儀何異於
2.古注的兴起
两汉时期,出现了注释的专书。当时的注解工作主要 限于儒家著作,注重对字词句的解释。著名的注解家及其 代表作如:
毛 亨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马 融 《周易》、《尚书》、《毛诗》、《论语》、
《周礼》、《仪礼》、《礼记》等 郑 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 休《春秋公羊解诂》 高 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 逸《楚辞章句》
• 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诗经·桃夭》孔 颖达疏)
阮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
二、古书的标点
(一)句读
古书是不加标点的。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 常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 没完,但读时需要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 做“读”。合在一起叫做“句读”。句读,主要起断 句的作用。

古书的注解-ppt讲解

古书的注解-ppt讲解

一、古书注解的重要性
1、古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1)《朕伯克段于鄢》: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 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根据《杜注》,我们不但知道了一雉墙的面积,而且知道了三百 雉并非指诸侯国首都城墙的周长,而是指首都城墙一面的长度。
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意思是古代经
书意义难懂,需要训解才通晓,象水道阻塞,必灌 注而后畅通。“注”的名称大致始于东汉郑玄。因 为作注的人多,注便成为了通称。
笺:《说文》:“笺,表识书也。” 。对传文进
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本指读书时有所领会用笔 标志在原文一侧的文字,这里是注释的一种。如 《诗经》毛传郑笺。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 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 汉代注释家在注解先秦文献时,多用传注这种 体例。



2、义疏体——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 注解体例。 顾名思义,“疏”是疏通的意思。“义 疏”,即疏通经义。孔疏:孔颖达对《诗经》 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疏”不仅解 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 南北朝时期“义疏”之学兴起,义疏体著述颇 多。唐初,学者们对魏晋以下的义疏进行整理 分析,订正其中的误解,所以这时的“疏”也 叫“正义”,所谓“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 定名曰正。” 唐代进行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3、古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 周南· 汝坟》) 唐· 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 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 之此类众矣。”
二、古注的源流与发展
1、古注的源流 古注之源,可追溯到先秦:先秦著作中多有注释 杂夹文中。 如: (1)《周易· 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 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 兑,说也。” (2)《周易· 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 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齐鲁韩三家从西晋到宋先后失 传,现仅存《韩诗外传》六卷, 只有毛亨、毛苌叔侄作注的 “毛诗”流传下来,现存《诗 经》是毛氏所传的本子,故又 称《毛诗》。郑玄作笺、孔颖 达作疏,就成了《毛诗正义》。
孔安国:西汉鲁人,孔子十一代孙。 西汉经学家。据传,汉鲁恭王扩建 宫室拆除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 《尚书》,孔安国将古文改写为当 时通行的隶书,并为之作“传”, 即《尚书传》。司马迁研究《尧 典》、《禹贡》等古文,也曾向他 请教。
贾公彦:唐人。官至太常博士。著 《周礼义疏》和《仪礼义疏》,均流 传至今,收入《十三经注疏》。 徐彦:唐人,著《春秋公羊传疏》 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 杨士勋:唐人,著《春秋谷梁传疏》 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
此外,张守节著《史记正义》, 司马贞著《史记索隐》,唐代 李善《文选注》,给梁萧统编 撰的《文选》作注,影响较大。
儒学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流派 众多。各派之间纷争异常,甚至有水 火不容之势。因此,五经越解越不明, 越讲越糊涂。学者谁主谁从,都是各 行方便,从其所好。这样就给后生学 习带来困难。这种情况在政权分离的 乱世,倒还可以容忍,但天下统一之 后,特别是实行科举取才以后,没有 一个统一的教材和标准,势必给教育 和选举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五)清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清代四经学注释达到登峰造极的时 代。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实行 严厉的思想禁制,大兴文字狱,因 此学者们乃不得不躲进故纸堆里以 求安身立命,这倒给训诂学的繁荣 创造了良好的温床。
清代训诂学,名家辈出(有师徒关 系的,如戴震与段玉裁、王念孙; 有父子关系的,如王念孙与王引之; 有兄弟关系的,如王先谦与王先慎, 二者是湖南长沙人,等),著述繁 多。清儒反对宋人的空疏义理学风, 倡导汉代重考据重语言实际的朴学 学风。

古汉语通论-古书的注解(上)

古汉语通论-古书的注解(上)

古汉语通论-古书的注解(上)我国比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过注解。

今天我们要想比较顺利地读懂一部古书,一般都要参看旧注。

有些文字比较艰深的古书,如果不参看旧注甚至根本无法读懂。

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於汉代。

秦以前的许多典籍传到汉代,由於种种原因(如语言的发展,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汉代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於是有一些人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

郑玄对先秦的经书,像《周易》《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书,都曾作过注解。

这些注解对我们了解先秦古籍非常有用,如果没有汉代学者这一番辛勤的工作,有许多先秦古籍我们今天是很难读懂的。

到了唐代,距离汉代又有六七百年了,许多汉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於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例如现在最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注:《十三经注疏》大多数是汉朝人或魏晋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书的注疏人如下:《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就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传、郑笺的“传”和“笺”,当时都各有特定的意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於毛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

先秦经书的注解一般都比较难读。

这一方面是因为注解家数繁多,各有侧重,看法也常常不一,取舍之间,有时很不容易决定;另一方面是因为注文比较简略,注解的体例和术语对一般读者来说都比较生疏。

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

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
【2】参考书: 陆宗达《训诂简论》;郭在贻《训诂学》
赵振铎《训诂学史略》: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洪诚《训诂学》
资料书:《诗经注疏》;《诸子集成》
一、【3】古书的注解与训诂、训诂学:
对古代书籍进行诠释,以沟通古今的工作,谓之给古书作注。然而给古书作注的工作,幷非今人才有。如果真是如此,则今人亦未必能作出注释,所以它还有前人给古书作的注。即今注和古注。
【12】三、古注源流及四部名家注:
1、古注的源流:
古注之源,可追溯到先秦:先秦著作中多有注释杂夹文中。 如:
(1)《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2)《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墨子》:"梦者,卧而以为然。"
《韩非子》有《解惑》《喻老》,《荀子》有"天论、礼论、乐论"。皆为解释之作。也是为某一事件的注释。
总之,为古书作注,非刻意为之,是有不得已也。
【10】那么,古注有何作用呢?大致有两点:
一是古注去古未远,注释者与作者的语言距离相对要小。所以,在古注与今注矛盾不知孰是时,宁信古注。既如一部《诗经》,从古到今注家上千种,详夏传才《诗经的语言艺术》一书。今注今译几十种,何为优?我以为宁可相信毛传、郑笺、《诗集传》、(元)马瑞辰《毛诗传笺通解》,因为他们的可靠性要大一些。
如:1、古语:(1)《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赵歧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视之不见第十四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视之不见第十四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视之不见第十四【明论】前面几章都在讲,要弃人道,行天道。

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道”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很多人读到这里可能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道德经》在行文顺序和层次上,会时不时穿插一些相关问题的论述。

我们在“道可道第一”中提到过,《道德经》中“道”这个词有三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分别指常道、天道和人道。

本章承接前文,就是来回答“道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并且主要是描述“常道”。

【原文】道德经注(徐大椿撰)视之不见第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夷,平也。

希,少也。

微,隐也。

此皆借其字,以形容道之无迹,皆强名之也】【白话】夷,平坦的意思。

希,稀少的意思。

微,隐迹的意思。

这里都是假借这些字的意思,来形容“道”无形、无声、无迹可察的状态,都是为了明道而不得已用这些词勉强来描述。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三者皆仿佛拟似而名之耳,岂可分别而诘其实哉,其实则“一”而已矣】【白话】夷、希、微这三者,都是为了大致类比“道”的特征而命名的概念而已,哪里还能深究这三个方面各自的实情呢?并不是说“道”分别有这三个方面的属性,“道”其实是浑然为一的。

【注释】①诘[jié]:追问,查究。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其在上则不觉其明,其在下亦不觉其暗】【白话】道并非有形的物质,它清扬上升的话不像天空那样明亮,它沉浊下降的话也不像大地那样晦暗。

【注释】①皦[Jiǎo]:洁白,明亮。

②昧[mèi]:昏暗不明。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绳绳,众多也。

皆不可得而指名,仍归于无物之体而已】【白话】绳绳,众多的意思。

(“道”不可视、不可听、不可搏,不可致诘,不皦亦不昧。

)用人的任何言语都无法描述“道”的真实状态,不论人们怎么描述它,“道”都仍然处于一种没有任何“物质”形式的状态。

【注释】①绳绳[mǐn]:众多,形容接连不断。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似有状而实无状,似有象而实无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矣。”
返回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先秦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 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 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 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例外:《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水 北为阳,山南为阳。”
②封建政府的提倡(人为因素)
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学术因素) (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3)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 亨 孔安国 马 融 《毛诗故训传》 《古文尚书注》 《周易》、《尚书》、《毛诗》、 《论语》、《周礼》、《仪礼》、 《礼记》等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 注》、《礼记注》 《春秋公羊解诂》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 《淮南子注》 《楚辞章句》
3、貌、之貌 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表示的性 质或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
善也。” 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楚辞·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 洪兴祖注:“踥蹀,行貌。”
《枚乘《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马。”
李善注:“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毛亨传
郑玄笺
郑玄笺
毛亨传郑玄笺Fra bibliotek返回四、旧注的常用术语
学习旧注的术语,目的是读懂古注。如:

《汉书·高帝纪》:“公巨能入乎?”
颜师古注:“巨读曰讵。”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1、曰、为、为之
①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
②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
③都是强调被释词的特点 ④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 ⑤都可译作“叫”、“叫做”等
第十四章 古书的注解
一、古书旧注的重要性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三、旧注的体例
四、旧注的常用术语
一、古书旧注的重要性
1、旧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诗经·邶风·终风》) 汉·郑玄《毛诗笺》:“言,我;愿,思 也。~当读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 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 此古之遗语也。”
徐 彦 杨士勋 邢 昺 孙 奭 陆德明 杨 倞 尹知章 张守节 司马贞 裴 骃 颜师古 李 善
《春秋公羊传疏》 《春秋谷梁传疏》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孟子疏》 《经典释文》 《荀子注》 《管子注》 《史记正义》 史记三家注 《史记索隐》 《史记集解》 《汉书集注》 《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 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 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 我”。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朱 熹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 子集注》)《周易本义》、 《诗集传》、《楚辞集注》
5、注释的复兴——清 复兴的原因 ①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
3、旧注能教给我们注解古书的方法
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 席之上,自有关墙篱落于粪溷之侧。(《梁书·范 缜传》)
4、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周南·汝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
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
卫人来。(《左传·成公八年》)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庄公十九年 《公羊传》曰:‘~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 往~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 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传曰:‘同 姓~之,异姓则否。’是夫人与~皆同姓之国也,
鲁卫同姓,故来~之。”
2、旧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 要依据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 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 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 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公以叔武尸 枕其股。”
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2、谓 与“谓之”的差别: ①使用的位置不同 ②解词的内容不同 “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 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楚辞·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朱熹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


何 高 王
休 诱 逸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视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王 弼 《老子注》 郭 象 《庄子注》 韦 昭 《春秋外传国语注》 孔颖达 《五经正义》(《易》《书》 《诗》《礼》《左》) 贾公彦 《周礼疏》、《仪礼疏》
②文字、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
③“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
返回
三、旧注的体例
毛传:毛亨对《诗经》的注释。“传”指阐明经义。 郑笺:郑玄对《诗经》的注释。“笺”有补充订 正毛传的意思。 孔疏: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 的注释。“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 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也叫做“正义”。
《诗经·魏风·硕鼠》:“胡瞻尔庭有悬特兮。”
毛传:“兽三岁曰特。” 《诗经·魏风·硕鼠》:“胡取禾三百囷兮。” 毛传:“圆者为囷。” 《诗经·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毛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
(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
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
鄢。”
《公羊传·隐公元年》:“克之者何?杀之也。 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
2、注释的兴盛——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①语言的发展演变(客观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