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中的注解

合集下载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一、注解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我国训诂学史上给古文献作注始于汉代,这是有它的社会历史原因的。

一般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语言自身的发展演变,致使文字的形义关系、词语的读音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语法结构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使原本妇孺皆知的语言文字,到后来连硕师大儒也难以读懂,这就需要有专家给语言文字作解释。

第二,统治者尊经。

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

汉初,为了弥补长期战乱的创伤,巩固新的政权,朝廷很重视恢复和繁荣文化。

学者们开始搜集“秦火”以后流散的文献古籍,加以整理解释。

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经学空前繁荣昌盛。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每经都有由中央认定的博士进行讲授。

汉代通行的是隶书,人们看不懂古文(战国时六国文字)经籍,需要注解。

当时从民间搜集的“书集如山”,绝大部分是人们凭记忆用隶书记录的。

汉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鲁恭王扩建宫室,拆毁了一座孔子住过的旧房子,从夹壁中发现了用六国古文写的《尚书》《礼记》《论语》《孝经》。

这批经书后来就叫做古文经。

古文经中多古文古语,要明经义,首先要攻克古语言文字关,所以,相对于今文经学来说,古文经偏重于识字考词及名物训诂。

第三,古、今文经学之争促使了训诂学的发展。

今文经(用汉代通行隶书写成的)为官方所定经学,设有五经十四博士,为御用学派。

当时的士人和官吏的任用和迁升,都要学习儒经。

如:桑弘羊本为一个牧猪的人,就凭钻研公羊学,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古文经是指鲁恭王在孔子故宅的夹壁中发现的用六国古文字写成的《尚书》《论语》《孝经》等数十篇古文献,当时古文经为今文经学家所怀疑,反对将它列入学馆,因此,今古文之争十分激烈,持续了近200百年。

由于古文家基础坚实,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解经重视文字训诂,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终于取得了应有的学术地位。

二、注解的体例要读古注,就得先了解古注的体例,古注的体例是指古注的种类、古注的术语和古注的编排。

古注大都是随文释义的注疏,即附于文献正文之后的注释。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通論古書的注解第一節古書注解的體例注解古書的工作開始於漢代。

秦以前的許多典籍傳到漢代,由於種種原因,漢代人已經不能完全讀懂,於是有一些人專門爲這些古書做注解,如漢代的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他們都是著名的注解家。

他們在注解古書時,都有一定的體例,了解這些體例和注解的內容,對我們閱讀古書是非常有用的。

我們按照注解的體例分類如下:一、傳注類1、傳:本指古代驛站傳遞公文的交通工具,引申爲由此達彼之義,因而遞達古今語言也稱作“傳”。

傳,即指闡明經義。

漢代最有代表性的傳是毛亨對詩經做的傳。

它以字詞爲訓釋的基本單位。

2、箋:《說文·竹部》:“箋,表識書也”,意思是“在書中有所表記之也”,指在原有注釋旁附記自己的意見。

一般是對前人的注有所闡明、補充,或有所訂正。

3、注:也是對經籍的解說。

鄭玄曾對《周禮》、《儀禮》、《禮記》作注,鄭玄之後,“注”幾乎取代了“傳”,而成爲訓釋經籍的統稱。

二、章句類章句是離章辨句的意思。

這種體式以句子爲基本訓釋單位,通常先解釋詞義,再把字詞的注釋融進句子的直譯之中,串講句意,進而達到對章旨的探討。

這種體式的優點是對文獻的注釋更富於整體性,有利於對主題的理解,但不如傳注簡明。

東漢時期留下的章句著作很多,流傳至今的有王逸的《楚辭章句》和趙岐的《孟子章句》。

《楚辭章句》是王逸根據劉向的《楚辭》十六篇,再加上他自己作的《九思》,逐篇進行訓釋而成。

每篇前都有敘文,說明作者和寫作旨趣。

這些序文對於理解原作非常重要。

例一《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

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

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

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

因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己之冤結,托之以風諫。

故其文義不同,章句錯雜,而廣異義焉。

王逸作章句的體例是:先解釋詞義,再串講文句大意。

例二《孟子章句》偏重於分析章節句讀,對詞義的解釋不多。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实用文档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 ①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②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实用文档
疏:不仅解释经文,而且给前人 的注解作注解,也叫正义。
如:唐初,由孔颖达等纂集成的 《五经正义》 ,凡一百八十卷。
实用文档
这个时期,除了经部书外,还出 现了大量有关史部、子部、集部 的训诂专著以及佛经的音义。如:
古文经学:汉景帝时,人们从孔子
旧宅的壁缝里发现了用篆文书写的 《尚书》、《周礼》、《论语》等 书,这些书称之为古文经,河间王 刘德也从民间获得了古文经书,献 给了朝廷。古文经和今文经文字有 差异、甚至连篇章、内容和解释、 评价也不同。研究古文经的学者形 成了古文经学派。如:许慎、马融、 郑玄。
实用文档
汉武帝即位后,实行了“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 从此儒学独尊,《诗》、《书》、 《礼》、《易》、《春秋》五经 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 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 人必读的经典。
实用文档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 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 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 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 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 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 体。
今文经学: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 向弟子讲授经学,这时的经书大都 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 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到汉 代才用当时的隶书写成,因此成为 今文经。代表人物:董仲舒。
实用文档
《礼记·乐记》:“《诗》云: ‘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 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 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 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 曰独,幼而无父曰实用文档孤。”

古书的注解备注

古书的注解备注

(20)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郑玄《注》:“萧墙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 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膳”和“善”、“萧”和“肃”,分别是同源词。 “膳”和“萧”的语源分别从“善”、“肃”而来, 在上古,“膳”和“善”都是禅母元部,音同; “萧”和“肃”是心母,“萧”是幽部,“肃”是 觉部,音近。
2.疏: 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解释作注,又称 “义疏”,“注疏”,“义注”,“讲疏”。 该方法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儒生受玄学 清谈和佛教讲经影响,开始讲授经书。讲经的稿本 就叫做“义疏”。 “义疏”的文字详细,不仅解释词义,而且串 讲句义,甚至还要阐发章旨,申述全篇大意。
正义: 唐人对前代的义疏加以整理订正,其中奉诏官 修的“义疏”,称为“正义”,意即“正前人疏 义”,如孔颖达《毛诗正义》。在唐朝,官修注疏 为“正义”,私人整理的注解为“义疏”,具体区 别: “义疏”可以由经家任意发挥;而“正义”却 必须遵守“疏而不破”的原则,只能在注本的基础 上发挥经义,注文即使说错,疏文也要加以曲意疏 证。因而不免墨守成规,难以超越一家之见。 后代将其混同,“义疏”即“正义”。
3.传: 本来指驿站用来传递消息的马车,后来引申为在学业上师 传的意义。作为一种注释方法,汉唐注家有三种解释: (1)传[chuán]述,历代相承的师说。 (2)解释经义的文字。 秦汉时期,儒家六部著作《易》、 《书》、《诗》、《礼》、《乐》、《春秋》,被称为 “经”,解释经的文字被称为“传”。这类“传”,多侧重 于经文的思想内容——所谓“微言大义”的阐发解说,而不 以语言文字的考释疏通为宗旨。 (3)传[zhuàn]通,依照文字逐句解释疏通,与“训”、“诂” 同义。孔颖达《疏》:“传者,传通其义也。”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第一讲古书的注解一、古注的类型和体例(一)古注的类型1、传注体1.1诂、训唐孔颖达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诗•周南•关雎》疏)。

清马瑞辰认为:“单词则为诂,重言则为训。

诂是就其字之义旨而证明之,训则兼其言之比兴而训道之。

此诂与训之辨也。

”1.2传唐孔颖达说:“传者,传通其义也。

”《汉书·古今人表》“传曰……”注:“师古曰:传谓解说经义者也。

”《说文》:“传,遽也。

”段玉裁注:“传者,今之驿马。

”1.3注晋张华《博物志》说:“上代去先师近,解释经文皆曰传,传师说也。

后代去师远,或失其传,故谓之注。

注,下己意也。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说:“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谓之传,郑玄则谓之注。

”《礼记·曲礼上第一》下又说:“注者,即解书之名。

但释义之人多称为传。

传谓传述为义,或样承圣旨,或师儒相传,故云传。

今谓之注者,谦也。

”《说文》:“注,灌也。

”用在注释古书上,指使文意如水之流注,畅通明晓。

1.4笺《诗·周南·关睢·郑氏笺》释文:“《字林》云:…笺,表也,识也。

‟按,郑《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在《诗经·周南·关雎》“郑氏笺”下注云:“郑于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

‟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

余经无所遵奉,故谓之注。

”《说文》:“笺,表识书也。

”2、章句体刘师培《国语发微》说:“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

”汉赵歧《孟子章句》在《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后注:“章指:言神农务本,教于凡民。

许行蔽道,同之君臣。

陈相倍师,降于幽谷;不理万情,谓之敦朴。

是以孟子博陈尧舜上下之叙以匡之也。

古代汉语古书的注解

古代汉语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1 古书的基本体例:有传﹑注﹑笺﹑诂﹑解﹑章句﹑音义﹑正义﹑补注、集注﹑集解﹑集释等。

大致类型有:(1 )传注体:用以解释古书正文,(2 )义疏体: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文。

(3 )集解(集注﹑集释)体:在同一本古书下洪各家注释。

2 、《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又叫《释文》),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

3 、古书注解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 )解释词义(2 )串讲文意(3 )分析句读(4 )提示语法(5 )说明修辞表达方式(6 )诠释典故成语(7 )校勘文字。

4 、古注中的“章句”体,着重于串讲和提示文意。

不仅串讲文句大意,还往往把文章的段落大意归纳出来。

“集注体”的古注有时也这样做。

5 、古注的常用术语:(1 )“曰﹑为﹑谓之”:用来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间的细微差别。

用法是“解释语+ ‘曰﹑为﹑谓之’→被解释语”。

如“豕一岁曰豵”,“豵”是被解释语。

(2 )“谓”: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

偶尔有用“谓”辨析相关相类的词语的意义差别。

如“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3 )“犹”:被释语在前,解释语在后。

使用这个术语大致有四种性质:用同义(包括近义)词来解释。

如“同犹俱也。

”用远引申义来解释。

如“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以今语释古语。

“谁为,犹为谁也。

”以常用字释非常用字。

如“直犹但也。

”(4 )“貌,之貌”:都用来解释表示某种性质﹑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的样子”。

如“莞尔,小笑貌”。

(5 )“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古注中使用这些术语,大都是用来说明某字是虚词(主要是指语气词)。

如《诗经》:“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毛传:“思,辞也。

”意思指“思”是虚词。

(6 )“之言﹑之为言”:一般都是声训,即用被解释的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义或同源词,并不是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具体表达义。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一、注解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我国训诂学史上给古文献作注始于汉代,这是有它的社会历史原因的。

一般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语言自身的发展演变,致使文字的形义关系、词语的读音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语法结构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使原本妇孺皆知的语言文字,到后来连硕师大儒也难以读懂,这就需要有专家给语言文字作解释。

第二,统治者尊经。

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

汉初,为了弥补长期战乱的创伤,巩固新的政权,朝廷很重视恢复和繁荣文化。

学者们开始搜集“秦火”以后流散的文献古籍,加以整理解释。

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经学空前繁荣昌盛。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每经都有由中央认定的博士进行讲授。

汉代通行的是隶书,人们看不懂古文(战国时六国文字)经籍,需要注解。

当时从民间搜集的“书集如山”,绝大部分是人们凭记忆用隶书记录的。

汉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鲁恭王扩建宫室,拆毁了一座孔子住过的旧房子,从夹壁中发现了用六国古文写的《尚书》《礼记》《论语》《孝经》。

这批经书后来就叫做古文经。

古文经中多古文古语,要明经义,首先要攻克古语言文字关,所以,相对于今文经学来说,古文经偏重于识字考词及名物训诂。

第三,古、今文经学之争促使了训诂学的发展。

今文经(用汉代通行隶书写成的)为官方所定经学,设有五经十四博士,为御用学派。

当时的士人和官吏的任用和迁升,都要学习儒经。

如:桑弘羊本为一个牧猪的人,就凭钻研公羊学,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古文经是指鲁恭王在孔子故宅的夹壁中发现的用六国古文字写成的《尚书》《论语》《孝经》等数十篇古文献,当时古文经为今文经学家所怀疑,反对将它列入学馆,因此,今古文之争十分激烈,持续了近200百年。

由于古文家基础坚实,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解经重视文字训诂,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终于取得了应有的学术地位。

二、注解的体例要读古注,就得先了解古注的体例,古注的体例是指古注的种类、古注的术语和古注的编排。

古注大都是随文释义的注疏,即附于文献正文之后的注释。

古代汉语 古书的注解

古代汉语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一古书注解产生的原因3古人所著原书碍于体例不会面面俱到有时需要补充史实材料3扩展于魏晋南北朝推进于唐1再度注释的出现2注解范围扩大3集注集解的出现5全面发展于清三古注的类型10选注
古书的注解
一、古书注解产生的原因
1、词改变了意义,事物改变了名词 2、时代推移,背景变换 3、古人所著原书碍于体例,不会面面俱到, 有时需要补充史实材料 4、后人对原书的评论有时以注解的形式出 现
二、古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
1、产生于先秦 2、兴盛于两汉 3、扩展于魏晋南北朝,推进于唐 1)再度注释的出现 2)注解范围扩大 3)集注、集解的出现 4、变化于宋元明 5、全面发展于清
三、古注的类型
1、注(训、说、释…):对原文作独立注解 2、笺:P612 3、疏:P611 4、校:考核古书,或校正文字,或考镜源流 5、音义:以辨音释义为本,也校勘 6、章句:循文释义,串讲大意 7、补注:订正、拾遗前人注疏 8、集解(集注、集释):P614 9、笔记:P625 10、选注:古人进行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
四、古注的内容
1、释词 2、串讲 3、通释全章大意 4、阐述语法 5、说明修辞手段
五、古注的术语
1、曰,为,谓之: A曰X 2、谓:X谓A 3、貌,之貌:X,A貌 4、犹:X,犹A也
5、之言,之为言:X之言A也 6、读为,读曰:X读为A 7、读若,读如:X读若A
五、古注的术语(续)
8、音:X,音A 9、反,切:X,AB切;X,AB反;X,AB 10、如字: 11、言:X,言A 12、辞,词
13、衍文 14、脱文 15、当为,当作
六、古注经的体例
1、P613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一、为什么要读古注《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赵歧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

刘熙注:“折枝,若今之案摩也。

”陆筠注:“折枝为磬折腰肢。

”朱熹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

”杜甫诗《戏作俳谐体遣闷》:“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梦溪笔谈》:“士人刘克博观异书。

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

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

余在蜀中,见人家有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古书的注释按时间分可以分为古注和今注两大类(大体清代以前的注释叫古注)。

今注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般说来观点比较正确。

科学性较强,而且使用现代汉语,通俗易懂,但我们阅读古书仅仅借助今注是不够的,这是因为:1、古代的传注家距古书成书时代近,如汉代注先秦之书,也就是几百年,语言变化不大,典章制度尚存,加之他们学识渊博,学风扎实,所作的注解往往比较可靠。

这些古注都是今注的基础和依据。

今注有的比较简单,各种注本对一些问题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加确切、深入的理解古书的内容,就必须阅读古注。

2、有许多古书至今没有今注。

我国的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有今注的只是一小部分,对多数没有今注可参考的古书在阅读时必须借助古注。

古人读书非常重视古注。

如(清)阮元在《十三经注疏》前的《重刻宋版注疏总目录》中说:“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

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

”二、古注的类型古注的别称有:传、笺、章句、注、疏等,按今人的理解都是指对古书注释或注解,但它们的原义有细微差别,经历一个发展过程。

1、先秦就有“传、解、说”的各目,这些大都是解释的意思。

“传”有“传通”之意。

《说文》:“传:遽也(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注的本义是灌注。

古代经书多难懂,好像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

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

1、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

如孔子著《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

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毛传》:“相,视也。

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2、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

《说文》:“笺,表识书也。

”如《诗经》毛传郑笺。

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

对《毛传》隐晦简略的地方,郑氏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写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

例如:相鼠有皮人而无仪3、章句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

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

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父也。

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

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此段话从“孟子去齐”以后串讲整个句义,是章句的体例。

4、集解集解可以分为两类:(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

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5、疏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时间久远,人们感到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

古书注解的类型

古书注解的类型

古书注解是对古代文献或经典著作的解释和注释,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意义和背景。

根据注解的内容和形式,古书注解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词义注解:这种类型的注解主要解释文中的生僻词汇、古代用法和特定的
词义。

它提供了读者对古代文献中语言和词汇的准确理解,帮助读者理解文本的内涵。

2.文化背景注解:文化背景注解提供了与古代文献相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
背景信息。

它解释了古代文献中涉及的人物、事件、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背景和意义。

3.引文注解:引文注解涉及到古代文献中引用的其他文献或经典的解释和注
释。

它提供了其他古代著作的相关引文,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评述,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中的引用来源和相关内容。

4.笔记和注释:这种类型的注解通常是编辑者或注释者对文献的个人评论、
见解或解释的记录。

它可能包括对特定段落、句子或词语的解读、文学分析或文本的研究观点,以丰富读者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5.时代演变注解:时代演变注解关注古代文献或经典著作在历史演进中的变
迁和影响。

它可能包括对文献在不同时期的传播、影响和解读的分析,以及相关研究和学术观点的介绍。

这些注解类型可以根据具体的古书注解文献和注释者的目的和方法进行细分和组合。

注解的类型和内容取决于注释者的研究领域、读者需求和注释的古书本身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注解共同构成了对古代文献的全面解释和理解。

古书注解的基本方式

古书注解的基本方式

古书注解的基本方式古书注解是指对古书籍进行解释、说明或补充的一种方法。

对于古书籍,特别是经典性的古书籍来说,注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古书籍的含义和价值,而且也能够让这些古书籍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所以,古书注解一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古书注解的基本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注解。

这种方式是最直接的注解方法,就是对古书籍中难懂的句子或者生僻的词汇进行解释和补充,为读者提供更为详细的理解和认识。

直接注解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将古书籍中的深奥难懂的内容解释清楚,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书籍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

同时,直接注解也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书籍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书籍的真正含义。

第二种方式是引用注解。

这种方式的主要作用是在注解中引用其他古书籍的内容或者跟古书籍相关的历史事件,来对古书籍中的某些内容进行补充和解释。

通过引用注解可以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到古书籍中的某些内容,在古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通过引用注解,读者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古书籍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加深对古书籍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种方式是批注。

批注是指对古书籍中的某些内容进行评注和评论,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并对古书籍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一些解释和补充。

批注的好处在于,它能够让读者对古书籍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让读者更好地领悟到古书籍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

第四种方式是图解注解。

图解注解主要是通过图片、照片、插图等形式,对古书籍中的某些内容进行解释和补充。

通过图解注解,读者可以以视觉化的方式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古书籍中的某些内容,进一步提高了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

总的来看,古书注解的基本方式有直接注解、引用注解、批注和图解注解四种。

这些注解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读书人在对古书注解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注解方式。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解释词义:这是注解古书的基础工作,需要对古文中的生僻字词、历史名词、典故成语等进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文意。

2. 串讲文意:注解者会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将文章的主旨和思想进行串讲,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思路。

3. 分析句读:古书的句读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注解者会对古书的句读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语序和语气。

4. 提示语法:古书的语法和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注解者会对古书的语法进行分析,提示读者注意古书中的特殊语法现象。

5. 说明修辞表达方式:古书中的修辞手法比较丰富,注解者会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的修辞表达方式。

6. 诠释典故成语:古书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和成语,注解者会对这些典故和成语进行诠释,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

7. 校勘文字:古书的抄写和流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别字和错误,注解者会对这些进行校勘和纠正,保证古书的准确性。

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注解者可以对这句话进行串讲,分析其含义,并说明其中的修辞手法和典故。

同时,如果发现有错别字或者句子顺序错误等问题,也需要对其进行校勘和纠正。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注解的名称有多少?分别指什么?
1.疏:也叫正义,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做注解。

2.傅:指阐明经义
3.笺:有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外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

二、了解经书注解的体例是什么样子的(见书)
三、常见的注解术语有哪些?(见书)
四、古书的注解工作都包括哪些方面?
1.释词、串讲、释词并串解、通释全章大意
2.考证人名地名和考核史实,考证词语的出处和典故的来源。

3.阐明哲学思想
4.古籍校勘
五、古书的注音有几种情况?
1.早期的注解一般是用直音法或“读若”“读如”等术语注音,后来反切逐渐被注解家用来注音了。

2.古书上常常有一字异读的情况。

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了词义或词性的不同。

3.利用四声来区别词义和词性,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6.对于古书的注解,汉、唐、宋、清等朝代的学者贡献巨大,那么请问他们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六、对于古书的注解,汉、唐、宋、清等朝代的学者贡献极大,那么请问他们的贡献分别是什么?(见书)。

古代汉语 古书的注解与标点 [兼容模式]

古代汉语 古书的注解与标点 [兼容模式]

• 明年春,遣大司徒宫、大司马丰、左将军建、右将军 甄邯、光禄歆奉乘舆法驾,迎皇后于安阳公第宫,丰、 歆授皇后玺绂。(汉书·外戚传) → 明年春,遣大司徒宫、大司马丰、左将军建、右将军 甄邯、光禄歆奉乘舆法驾,迎皇后于安阳公第。宫、丰、 歆授皇后玺绂。
• 书三四上,辞情危切;又欲诸都口陈嫡庶之义。 (《资治通鉴》卷七十四) → 书三四上,辞情危切;又欲诸都,口陈嫡庶之义。
之化弊風未革身無大罪不可廢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相視也無禮儀者雖居尊位猶為闇昧之行箋云儀威儀也視鼠有 皮雖處高顯之處偷食苟得不知廉恥亦與人無威儀者同○行下
孟反之處昌慮反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箋云人以有威儀為貴 今反無之傷化敗俗不如其死無所害也[疏]相鼠至何為○正義
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猶有無禮者故刺之視鼠有皮猶人之 無儀何則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猶無儀故可恥也人無禮儀何異於
2.古注的兴起
两汉时期,出现了注释的专书。当时的注解工作主要 限于儒家著作,注重对字词句的解释。著名的注解家及其 代表作如:
毛 亨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马 融 《周易》、《尚书》、《毛诗》、《论语》、
《周礼》、《仪礼》、《礼记》等 郑 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 休《春秋公羊解诂》 高 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 逸《楚辞章句》
• 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诗经·桃夭》孔 颖达疏)
阮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
二、古书的标点
(一)句读
古书是不加标点的。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 常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 没完,但读时需要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 做“读”。合在一起叫做“句读”。句读,主要起断 句的作用。

古书注解

古书注解

集解类
集注、集传、集释。
汇集众说的一种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




的解释。 晋· 范宁的《春秋谷梁传集解》 魏· 何晏的《论语集解》 宋· 朱熹的《诗集传》《孟子集注》 清· 郭庆藩《庄子集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
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王曰:时者, 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 怿。
义疏类
“义”或“疏”,意为疏通文意。
训释的对象是经文和旧注,其注释
的原则是“例不破注” 出现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唐人 对魏晋以来的义疏修正较多,奉官 诏的称为“正义”。
唐· 孔颖达《五经正义》
唐· 贾公彦疏《周礼》《仪礼》
唐· 徐彦《春秋公羊传》
唐· 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
章句类
离章辨句,其训释的对象是句或章。
以句子为基本单位,串讲直译句意,分析文
献章旨。 刘师培《国语发微》:“故传二体,乃疏通 经文之字句者也,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 章句者也。” 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
《孟子章句》: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也。人死谓饿疫死者也。王政使然。而
指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诗经· 邶风· 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笺:“舟载渡物者,今不用,而与众物汎汎 然俱流水中。” 清· 阮元《校勘记》:“‘与’下衍‘众’字, 小字本无。”
古书注解的内容





解释词义 解释句意 解释语法 说明修辞方式 说明古代名物典章制度
古书注解的发展
先秦时期
随文注释,为历史上的文献典籍做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齐鲁韩三家从西晋到宋先后失 传,现仅存《韩诗外传》六卷, 只有毛亨、毛苌叔侄作注的 “毛诗”流传下来,现存《诗 经》是毛氏所传的本子,故又 称《毛诗》。郑玄作笺、孔颖 达作疏,就成了《毛诗正义》。
孔安国:西汉鲁人,孔子十一代孙。 西汉经学家。据传,汉鲁恭王扩建 宫室拆除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 《尚书》,孔安国将古文改写为当 时通行的隶书,并为之作“传”, 即《尚书传》。司马迁研究《尧 典》、《禹贡》等古文,也曾向他 请教。
贾公彦:唐人。官至太常博士。著 《周礼义疏》和《仪礼义疏》,均流 传至今,收入《十三经注疏》。 徐彦:唐人,著《春秋公羊传疏》 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 杨士勋:唐人,著《春秋谷梁传疏》 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
此外,张守节著《史记正义》, 司马贞著《史记索隐》,唐代 李善《文选注》,给梁萧统编 撰的《文选》作注,影响较大。
儒学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流派 众多。各派之间纷争异常,甚至有水 火不容之势。因此,五经越解越不明, 越讲越糊涂。学者谁主谁从,都是各 行方便,从其所好。这样就给后生学 习带来困难。这种情况在政权分离的 乱世,倒还可以容忍,但天下统一之 后,特别是实行科举取才以后,没有 一个统一的教材和标准,势必给教育 和选举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五)清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清代四经学注释达到登峰造极的时 代。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实行 严厉的思想禁制,大兴文字狱,因 此学者们乃不得不躲进故纸堆里以 求安身立命,这倒给训诂学的繁荣 创造了良好的温床。
清代训诂学,名家辈出(有师徒关 系的,如戴震与段玉裁、王念孙; 有父子关系的,如王念孙与王引之; 有兄弟关系的,如王先谦与王先慎, 二者是湖南长沙人,等),著述繁 多。清儒反对宋人的空疏义理学风, 倡导汉代重考据重语言实际的朴学 学风。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2.有时词义、句意一并解释,或先释词,后 串讲,或在串讲当中,对词义进行解释。 《楚辞· 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 其代序。”王逸注:淹,久也。代,更也。 序,次也。言日月昼夜常行,忽然不久,春 秋往来,以次相代。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 也。 《邶风· 绿衣》:“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毛传:忧虽欲自止,何时能止也? 《邶风· 匏有苦叶》:“人卬涉否,卬须我 友。”传云:卬,我也。人皆涉,我友未至, 我独待之。


4.辨析词类活用。 《论语· 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邢昺疏:“可妻也者,纳女于人曰妻。” 《学而》:“无友不如己者。”邢疏:“言 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 《论语· 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 来之。”疏云:故远方之人有不服者,则当 修文德,使远人慕其德化而来。





上面这些类型的注,都是以解释字句为主, 其中也包括说明人名、地名、典章制度。到 六朝以后,写文章讲究用典,注解也就担负 起注明典故出处的任务。如李善的《文选 注》,着重注明典故的出处,张守节的《史 记正义》,详尽地对地理进行考核。
三、古注的内容
(一)解释词义 《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小雅· 苕之华》:“牂羊坟首。”毛传:牂 羊,牝羊也。坟,大也。(解释古语词) 《昭公二十年》:“吾将死之,以周事子。” 杜注:“周犹终竞也。”(二字同义互训只 在旧注中保存着) 孔颖达的《毛诗正义》:“蟋蟀……楚人谓 之王孙,幽州人谓之趋织。”郝懿行《尔雅 义疏》:蟋蟀,今顺天人谓之趋趋,即促织, 蟋蟀之声转也。(解释方言词)


(五)讲解语法 1.诠释虚词。古代注释中提到文中的虚词, 往往用“辞”、“语辞”、“声”加以说明, 就是说这些词没有实在意义,与一般实词不 同。 《大雅· 文王》:“思皇多士。”《传》: “思、辞也。” (《笺》:“思、愿也。” ) 《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郑笺: “式,发声也。”

古书注解基本方法

古书注解基本方法

古书注解基本方法
古书注解是将古代文献或古籍典籍进行解释和解读的过程。

下面是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
1. 词句解释:在注解中解释古书中的生僻词汇、难懂词句的含义,帮助读者理解文本。

2. 时代背景分析:注解可以对古书中所描写的历史时代进行背景分析,解释时代背景对文本含义的影响。

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书的内涵。

3. 典故和引用解析:古书中经常引用或提到一些典故、史事或其他文献。

注解会解析这些典故和引用,揭示出古书中隐藏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4. 语言修辞分析:注解可以分析古书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段,帮助读者理解古书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5. 观点解读和评价:注解可以对古书中的作者观点和态度进行解读和评价,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价值。

6. 相关文献引用:注解可以引用其他相关文献或学者的观点,促使读者更深入地研究古书。

同时,古书注解还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背景知识,以及注解的深度和广度。

注解应紧密结合古书本身的特点和题材,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理解和解读。

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

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
【2】参考书: 陆宗达《训诂简论》;郭在贻《训诂学》
赵振铎《训诂学史略》: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洪诚《训诂学》
资料书:《诗经注疏》;《诸子集成》
一、【3】古书的注解与训诂、训诂学:
对古代书籍进行诠释,以沟通古今的工作,谓之给古书作注。然而给古书作注的工作,幷非今人才有。如果真是如此,则今人亦未必能作出注释,所以它还有前人给古书作的注。即今注和古注。
【12】三、古注源流及四部名家注:
1、古注的源流:
古注之源,可追溯到先秦:先秦著作中多有注释杂夹文中。 如:
(1)《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2)《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墨子》:"梦者,卧而以为然。"
《韩非子》有《解惑》《喻老》,《荀子》有"天论、礼论、乐论"。皆为解释之作。也是为某一事件的注释。
总之,为古书作注,非刻意为之,是有不得已也。
【10】那么,古注有何作用呢?大致有两点:
一是古注去古未远,注释者与作者的语言距离相对要小。所以,在古注与今注矛盾不知孰是时,宁信古注。既如一部《诗经》,从古到今注家上千种,详夏传才《诗经的语言艺术》一书。今注今译几十种,何为优?我以为宁可相信毛传、郑笺、《诗集传》、(元)马瑞辰《毛诗传笺通解》,因为他们的可靠性要大一些。
如:1、古语:(1)《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赵歧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漢語通論(十七)古書的注解我國比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過注解。

今天我們要想比較順利地讀懂一部古書,一般都要參看舊注。

有些文字比較艱深的古書,如果不參看舊注甚至根本無法讀懂。

注解古書的工作開始於漢代。

以前的許多典籍傳到漢代,由於種種原因(如語言的發展,口授和傳抄的錯誤等),漢代人已經不能完全讀懂;於是有一些人專門為這些古書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

鄭玄對先的經書,像《周易》《毛詩》《周禮》《儀禮》《禮記》《論語》等書,都曾作過注解。

這些注解對我們了解先古籍非常有用,如果沒有漢代學者這一番辛勤的工作,有許多先古籍我們今天是很難讀懂的。

到了唐代,距離漢代又有六七百年了,許多漢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來,又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了,於是出現了一種新的注解,作者不僅解釋正文,而且還給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這種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義”。

例如現在最通行的《十三經注疏》中的《詩經》就是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毛傳、鄭箋的“傳”和“箋”,當時都各有特定的意義,“傳”指闡明經義,“箋”有補充與訂正毛傳的意思,一方面對毛傳簡略隱晦的地方加以闡明,另一方面把不同於毛傳的意見提出,使可識别。

注:《十三經注疏》大多數是漢朝人或晉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書的注疏人如下:《周易》: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詩經》: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谷梁傳》:晉甯注,唐楊士勳疏;《論語》: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經》:唐玄宗注,宋邢昺疏;《爾雅》: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先經書的注解一般都比較難讀。

這一方面是因為注解家數繁多,各有側重,看法也常常不一,取捨之間,有時很不容易決定;另一方面是因為注文比較簡略,注解的體例和術語對一般讀者來說都比較生疏。

要想讀懂先經書的注解,我們首先要對它們的體例有大致的了解。

下面我們舉出《詩經·風·碩鼠》中的一個例子來說明經書注疏的體例(注疏一般都是用雙行小字排在正文之下。

為了保存原樣,正文和注疏一律不加標點):正文之下,前面沒有“箋云”的注是毛傳,如“貫事也”,“箋云”之後的注是鄭箋,圓圈之後“貫古亂反......”是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對正文和注文的注音(注:《經典釋文》簡名《釋文》,它彙集了唐代以前各家給先經書(包括《老子》和《莊子》,因為《老子》《莊子》在唐代也被稱為經)所做的注釋(以注音為主,也有少數義訓),經過作者一番選擇,成為我國早期别具風格的注音(兼釋義)總集之一。

先古籍中的注音,一般都摘自經典釋文。

這部書本來是脫離具體注釋对象的一部完整的專著,宋代以後,人們才把它的注釋移到每本書的相應的正文之下。

))。

[疏]字以下才是孔穎達的疏。

宋代以前,注和疏是分成兩本書印行的;宋代以後,為了便於閱讀,才把注和疏合成一本書。

注和疏合成一本後,疏一般放在一段正文之後,如果一段中有幾個注,疏就放在幾個注之後,如果一段中只有一個注,疏就放在一個注之後;上面這個例子就是把疏放在幾個注之後。

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

先略引被疏的文字,一般是起訖各引兩三個字(如“'碩鼠'至'得我所'”,“傳‘貫事’”,“箋'碩大'至'是徙'”),然後再疏,中間用圓圈隔開。

有時是直解正文,如“國人疾其君重斂畏人,比之碩鼠......”;有時是疏證和發揮毛傳和鄭箋,這里是首先說明毛傳和鄭箋的來源,如毛傳:“貫事也”,正義曰:“《釋詁》文”,又如鄭箋:“碩大也”,正義曰:“《釋詁》文”(《釋詁》指《爾雅·釋詁》,孔穎達認為毛傳和鄭箋這里都是根據《爾雅·釋詁》來注解正文的);接著就考證名物,如“《釋獸》於鼠屬有鼫鼠......”。

可見疏的內容是很豐富的。

一部重要的古代作品,注解的人常常很多,後來就有人把各家的注選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為集注或集解,例如何晏注《論語》,就是集解。

試舉《論語》第一句為例:子曰。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馬曰。

子者。

男子之通稱。

謂孔子也。

王曰。

時者。

學者以時誦習之。

誦習以時。

學無廢業。

所以為說懌。

其中“馬曰”的“馬”指馬融,“王曰”的“王”指王肅。

在讀“集解”之類的著作時,首先要細讀它的序,這樣才可以知道集的是哪幾家,“某曰”的“某”指的是哪一個人。

(也有序裏沒有提到的,這多半在注中第一次出現某人時用全名,以後只用他的姓。

)注解常見的情況有下列四種:第一,釋詞。

如上例“馬曰:'子者,男子之通稱,謂孔子也'”。

馬融就只注釋了“子”字。

第二,串講。

把一句或幾句連串起來講解。

如前例鄭箋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兩句作了串講:“我事女三歲矣,曾無教令恩德來顧眷我。

”這種方式雖然表面上沒有釋詞,但實際上是在串講中附帶地注釋了詞義,如以“事”釋“貫”,以“眷”釋“顧”都是。

第三,釋詞並串講。

這是前兩种方式的同時使用。

如上例,“王曰:‘時者,學者以時誦習之。

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懌。

”王肅不但解釋了“時”字,並且把“學問時習之,不亦說乎”全句串解了一下。

第四,通釋全章大意。

如現在流傳的漢趙岐的《孟子章句》,就是採用既釋字句也釋全章大意的辦法。

《孟子章句》每章之後都有“章指”,“章指”是通釋全章正文的大意的。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章的後面有:“章指言:'王化之本,在於使民養生喪死之用備足,然後導之以禮義;責己矜窮,則斯民集矣'”。

這種辦法,為的是使文章的意義更為明顯,幫助讀者對全章的大意有一個總的了解。

要想讀懂先經書的注解,除了要了解經書注疏的體例和注解的各種情況之外,我們還要對經書中的注解術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注解的術語很多,這里不可能一一列舉,我們只介紹幾個較為常見的術語。

1.曰,為,謂之使用這幾個術語時,被釋的詞總是放在“曰”“為”“謂之”的後面。

這幾個術語的作用相同,它們不僅用來釋義,並且用來分别同義詞或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别。

例如:《論語·先進》:“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朱熹注:“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

”《爾雅·釋天》:“穀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

”《谷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

”《詩經·術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論語·學而》引此)。

毛傳:“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

”“饑”與“饉”是同義詞,“切”“磋”“琢”“磨”是近義詞,注釋家有時用“曰”,有時用“為”,有時用“謂之”來區分它們。

在注釋並區分這類同義詞或近義詞時,既可用“曰”,也可用“為”,也可用“謂之”可見“曰”“為”“謂之”的作用是相同的。

這種“曰”“為”“謂之”略等於現代漢語的“叫做”。

2,謂“謂”和“謂之”不同,前面說過,使用“謂之”時,被釋的詞總是放在“謂之”的後面,使用“謂”時,被釋的詞則都是放在“謂”的前面。

可見這兩個術語的差别是很明顯的。

“謂”這個術語,往往是在以具體釋抽象、或以一般釋特殊的情況下,才用上它。

例如:《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孔安國注:“政謂法教。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

”何晏注:“後生謂少年。

”“政”的概念比較抽象,故用比較具體的概念“法教”來注釋它;“後生”的概念比較特殊,故用比較一般的概念“少年”來注釋它。

這都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原文。

3.貌“貌”字一般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後面。

使用“貌”字時,被釋的詞往往是表示某種性質或某種狀態的形容詞。

例如:《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朱熹注:“沃若,潤澤貌。

”《論語·陽貨》:“夫子莞爾而笑。

”何晏注:“莞爾,小笑貌。

”《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何晏注:“循循,次序貌。

”這種“貌”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的樣子”。

4.猶使用這個術語時,釋者與被釋者往往就是同義或近義的關係。

例如:《詩經·風·伐檀》:“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

”毛傳:“側,猶厓也。

”《詩經·小雅·節南山》:“赫赫師,不平謂何?”箋云:“謂何,猶云何也。

”用“厓”釋“側”,用“云何”釋“謂何”;因為“云”“謂”義同,“側”“厓”義近。

這種“猶”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等於說。

”以上“曰”“為”“謂之”“謂”“貌”“猶”六個術語,都是單純用於釋義的。

5.之言,之為言使用這兩個術語時,必然是“聲訓”;除了釋義之外,釋者與被釋者之間有時是同音的關係,有時是雙聲疊韻的關係。

例如:《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鄭玄注:“蕭之言肅也。

牆謂屏也。

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朱熹注:“政之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

”“肅”“正”“得”除了從意義上分别注釋了“蕭”“政”“德”之外,釋者與被釋者之間還有語音上的關係:“肅”“蕭”雙聲,“正”“政”同音,“得”“德”同音。

6.讀為,讀曰這兩個術語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

例如:《詩經·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鄭箋:“泮讀為畔。

”《禮記·曲禮》:“國君則平衡,大夫則綏之,士則提之。

”鄭玄注:“綏讀曰妥。

”“泮”和“綏”是假借字,“畔”和“妥”是本字。

7.讀若,讀如這兩個術語一般是用來注音。

例如:說文:“噲,咽也。

從口,會聲。

或讀若快。

”有時,“讀若”、“讀如”的作用和“讀曰”、“讀為”相同,也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

例如:《禮記·儒行》:“起居竟信其志。

”鄭玄注:“信,讀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讀為”“讀曰”和“讀若”“讀如”的分别就在於: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後者則一般是用於注音,但有時也是用本字來破假借字。

從漢代學者注經開始,其後晉南北朝各代,注解古書的範圍都有所擴展。

唐人除了為先經書做注疏工作之外,也為漢以下的其他古書做了注解。

例如司馬遷的《史記》,在唐代就有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和張守節的《史記正義》;蕭統的《文選》,在唐代就有善注和五臣注。

這些注解,有的是以人名地名的考證和史實的考核為主,有的是以詞語的出處和典故的來源的考證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