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显微镜的使用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2023年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第3课发霉与防霉教学课件

弗莱明与青霉素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学有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对弗莱 明的发现大感兴趣。钱恩通过对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 提纯与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而弗罗里负责进行动物 试验,证明了青霉素在动物体内杀菌的有效性。
青霉素的出现,曾轰动全世界,它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 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 许多的伤病员。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 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青霉素的发现与研究成功,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从青霉 素临床应用至今,科学家选择题
1 、 不 同 物 体 上 的 霉 具 有 共 同 的 特 点 是 (C ) 。
A.颜色相同 B.形状相同 C.呈丝状 D.呈条状
2 、 最 适 合 霉 菌 生 长 的 环 境 条 件 是 (A ) 。
物体发霉的条件 结论:物体发霉与水、湿度、有无空气和空气流动性有关。
物体发霉的条件
防霉的方法 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真空包装
放干燥剂
防霉的方法 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低温保存
太阳暴晒
霉的功
霉的功与过
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酱
腐乳
农药
霉的过
霉的功与过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 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棉絮状 绒毛状 蛛网状
观察霉 显微镜下的霉菌
观察霉
你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吗? 怎么证明?
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 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 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真菌是既不 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霉 一般呈细丝状,有分枝,没有叶绿素。
小学科学1《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

小学科学1《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显微镜下的细胞:小学科学1教案1. 引言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存在和进行各种生物活动的基础。
在小学科学1课程中,引入显微镜下的细胞的教学非常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2.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学生能够描述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共同点和区别。
- 学生能够适当使用显微镜进行细胞观察。
-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科学术语并应用于描述细胞结构。
3. 教学材料- 显微镜(每两位学生一台)- 盖玻片- 鲍尔油墨- 植物切片和动物薄片- 玻璃滴管- 草图纸和铅笔4. 教学活动4.1 活动一:细胞结构的观察4.1.1 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如何调节焦距和观察细胞样本的步骤。
4.1.2 学生配对使用显微镜,观察鲍尔油墨中的细胞。
4.1.3 学生以铅笔和草图纸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并注明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4.2 活动二:细胞比较4.2.1 教师展示植物切片和动物薄片,并解释它们分别来自植物和动物细胞。
4.2.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切片和动物薄片,记录所观察到的共同点和区别。
4.2.3 学生回到全班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由教师引导进行讨论。
4.3 活动三:细胞的特殊化4.3.1 教师向学生介绍细胞的特殊化概念,即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4.3.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细胞结构进行研究并制作海报展示。
4.3.3 学生在海报上绘制所选择细胞结构的草图,并简要解释其功能和重要性。
5. 教学评估5.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细胞结构时的表现,并针对学生的观察技能给予反馈。
5.2 学生完成海报展示后,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以检查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5.3 学生编写一篇关于细胞的短篇作文,展示他们对细胞的理解以及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
6.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大象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反思单元《显微镜下的证据》教学课件

新知讲解
鹅颈瓶实验
使用合适的仪 器获得的证据 更有说服力。
新知讲解
可见,微生物不是 从营养液中自然发 生的,而是来自空 气中的微生物。
反思交流
我们发现了土壤 里面有空气、沙 粒……
我的探究经历
我们用手捻并 用放大镜观察了 土壤颗粒……
我们还做过不 同土壤的渗水 性实验……
反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
显微镜下的证据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列文虎克(1632—1723),荷兰显微镜 学家, 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新知导入
提出问题
列文虎克用自己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他的发现改变了人们什么看法?
新知讲解
工具的改进扩 大了人类的观 察范围。
列文虎克喜欢磨透镜,再把它们做成放大镜和显微镜, 然后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去观察细小的物体,结果发现了 许多人们不知道的秘密。
反思交流
科学观点的提出和反驳都需要证据。选择 恰当的工具或仪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 行观察,从而获得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活动交流
我的“观察秘籍”
放大镜
1.使用放大镜前,要用镜布擦干净。放大 镜可以帮我看清楚一些比较小的物体。
2.常见放大镜有3 倍的、5 倍的,数字越 大,物体看起来越大。
3.使用放大镜的时候要慢慢移动,直到放 大镜下的物体最大、最清楚为止。
新知讲解 “自然发生学说”
17世纪之前,人们认为像猫、鸟这样体形比较 大的动物是通过生殖来繁殖新生命的。
新知讲解 “自然发生学说”
而蚊、蝇等小动物是从无生命的物 质中产生的。比如脏衣服会生出跳 蚤和虱子,污水会生出蚊子。
新知讲解
新证据的发 现引发了新 的假设。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说课稿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是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1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生物切片,了解生命世界的微观结构。
教材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丰富的插图,引导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的观察还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细微结构,并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技巧;学生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生物的微观结构,了解生命世界的奥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生物的观察。
2.教学难点:显微镜的准确操作,生物细微结构的观察。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显微镜、生物切片、多媒体教学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详细讲解显微镜的结构、操作方法,并进行示范。
3.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显微镜操作和生物观察。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观察到的生物结构。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化显微镜操作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2.生物的观察–细菌与真菌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结果和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小学科学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2022秋)

(学生观察并汇报交流)
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5)阅读。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其实,动物和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老师这里给大家展示几种动物细胞。(教师课件展示几种动物细胞图片)
1.显微镜下的细胞
【教学分析】
本课是“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的起始课,通过本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教学,将继续引领学生利用显微镜认识生物界的另一大类——微生物。
教材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等不同的植物细胞,使用图示和语言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描述、交流和总结,并结合阅读等活动了解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各式各样的细胞构成的,进而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方式得出结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会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装片的制作过程。
[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增强探究本领。
[探究实践]能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并能利用图示和语言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细胞。
[态度责任]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
[材料]洋葱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的细胞、动物的细胞、人的细胞的图片或视频,显微镜、洋葱、镶子、滴管、碘液、吸水纸、课件、记录单等。
师:它们是人体的消化器官,这些器官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应该是由一块一块的肉组成的。
师:其实人体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的,其中就有组成肌肉的肌组织,还有组成我们身体表皮的上皮组织,组成我们神经系统的神经组织,还有组成我们血液、骨、软骨、脂肪等的结缔组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课件

放大镜的特点
玻璃杯 广口瓶 烧瓶 烧杯
水滴
共同点:透明、凸起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保鲜袋
小知识
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 的影响,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 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 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 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六年级科学下册
昆虫的触角
棒状
羽 毛 状
丝 状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 角,昆虫的触角像“电 视机上的天线”,可左 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 接受来自不同方位的气 味。能感触物体,还能 平衡身体。
不同种类的昆虫,“天 线”的形态也各不相同:
蝗虫的触角呈丝状;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 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 鞭状 天牛的触角是鞭状。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
练习
1、(
C
)发明了眼镜。 B、牛顿 C、培根 )。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课件目录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微小世界和我们
1.放大镜
设计者:滨城区实验小学
张春华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 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草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教学时间可能不够:因为液体干得比较慢。 (特别是糖溶液) 2、只是观察了学生自己制作的结晶体,学生并没 有感受到晶体的世界有什么神奇,很难引发他们 的惊叹和好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点建议:
在观察活动后播放一些晶体放大后的图 片,介绍一些人类对晶体开发利用的成果。 一则,可以使学生领略晶体世界的奇妙,二 则,学生在遗憾自己无法亲自观察到这么美 丽的晶体时,同时产生的是对更先进的观察 工具的渴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的目标定位:
拓展观察范围,激发观察兴趣, 在活动中体会到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 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个看不见的世界,那里有 无穷的奥秘,惊叹人类的研究成果。 尝试借助显微镜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开放性的, 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他们有较多的发现。
难点:
1、自制显微镜的制作指导和学 生制作时出现的问题。如果导致教学 时间的不足,问题出在教师的指导和 学生的动手能力上。
2.如果学生制作占有了过多的时 间,P11的教学活动怎么处理?删掉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命世界 1.7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做得很好,但要知道 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尽量按照要求去 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研究成果的交流
交流汇报的方式是多样的,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定合适 的形式。
课本上列举了 “蚜虫和它的天 敌—草蛉”的一个范例。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是对 蚜虫和草蛉进行比较深入的跟踪观察。 观察者从蚜虫和其天敌草蛉的肢体、 进食、伪装等几方面,以及它们的关 系,作了比较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具体 的记录、描述。正是希望我们的学生 也能做这样的描述和记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微小世界说课教学课件

小知识:米饭是甜的吗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 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
味 出儿现米了了。甜饭所味在以儿口,。腔原本里并与不唾甜液的米作饭用,发渐生渐地了 化学变化:淀粉→麦芽糖
米饭和碘酒
在米饭上滴上一滴碘酒,发生什么现象?
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厨房里 常备的烹调用品,我们来观察一下淀粉。
新课学习
存储
呼吸
排泄
免疫
生命体的细胞
生长
遗传
繁殖
发育
新课学习
血红细胞有携带 氧气的功能
细胞对生命体有什么意义
神经细胞有传导 兴奋的作用
淋巴细胞有免 疫的作用
表皮细胞有保护 组织的作用
生命体的细胞
吞噬细胞有消 灭抗原的作用
干细胞有分化出 新细胞的作用
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肌细胞有运 动的作用
在淀粉上滴上碘酒,观察出现的现象。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 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 和淀粉的新物质。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 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 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寻找淀粉的踪迹
第一步:认一认。 第二步:猜一猜。 第三步:检验、反 馈。
寻找淀粉的踪迹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
导入新课
《无偿献血》
导入新课 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新课学习
生物细胞的观察
生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人体细胞
新课学习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气孔
下表皮
观察植物叶的细胞时,既观察了叶表皮细胞, 又观察了叶肉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显微镜也可能是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 利伯希(Hans Lippershey)制成的。1608年 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 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小镇好几 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 认为利伯希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汉斯 · 利珀希Hans Lippershey
• 胡克的发现对细胞 学的建立和发展具 有开 创性的意义, 其后,生物学家就 用“cell”一词来描 述生物体的基本结 构。
列文虎克
• 1683年,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中加了一块透镜。 虽然只加了一块透镜,但是它能把标本放大 266倍。列文虎克是第一个看到许多单细胞的 人。
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
• 列文· 虎克的一生致力于在微观世界中探索, 发表论文402篇,其 中《列文· 虎克发现的 自然界的秘密》是人类关于微生物研究的 最早专著。
• 1665年,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 软木切片发现细胞的 研究成果公开以后, 许多学者都仿效胡克的办法,在显微镜下 研究了植物的茎、芽和果实以及其它材料, 发现它们都含有虎克所描述的细 胞结构。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又有很多学者在显 微镜下研究血液和低等动物,发现血液和 低等动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如前所述, 荷兰人列文· 虎克就观察了血循环,还研究 了原生动物、细菌和哺乳动物的精细胞。
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和隧道扫描显微镜
பைடு நூலகம்
•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 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 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 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 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 疾病。
配资 股票配资 配资炒股 配资 股票配资 配资炒股
veg20whv
都不想傅府的少妇,更像是女侠。“那夫人请讲”我身在牢里,水胖也被超级明显的支开了,无奈的我也只能答应了。“我知 道你去过傅家的禁地之林,想必你也见过傅烨。我要可以让你和你的家丁兄弟都从牢里出来,但是你必须答应帮我办一件事, 今晚亥时傅烨将去到景隆镇以西十五里远的河边,你替我跟踪她”琳夫人说话直接并直奔主题。等等,信息量太大我一时接受 不过来,心中有N个问题要问这个琳夫人。首先景隆镇在哪里,你又是怎么知道我去过禁地之林,难道你也在?不对,我这种 弱鸡你是知道的,动不动就晕倒起不来,让我去跟踪武艺不知深浅的傅烨,岂不是叫我送死?傅烨可是和想取傅宗哲人头的神 秘人的伙伴啊,这我得死多少回?千丝万缕还在脑海中打转的时候,琳夫人问我,道,“有任何疑惑吗?”我我那么,“请问 夫人,亥时是啥时候啊?”哎,明明有众多问题想问,到最后却问了一个最傻的问题。琳夫人听后,差点笑出声来,打趣到, “听小琴说,新来的家丁是个有趣的人,常常讲话让人捉摸不透,看来这是真的。”什么?琳夫人居然和小琴是认识的,而且 聊天的内容都涉及到这些了。她们俩又是什么关系呢?还没等我消化完琳夫人这句话,琳夫人又接着道,“和你交谈后,我觉 得让你做这件事情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你甭管亥时是什么时辰,今晚我会让你暂时从这里出来,到时候就是你所问的亥时了。” 说罢,琳夫人就转身离开了。离开的样子完全就不像是那种少妇人的大腹便便,而是带着更轻盈的脚步。虽说我现在被关在牢 里,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被关在牢里是多惨的了,毕竟现在被放出去会变得更惨,好一点的就是被一刀毙命,不好的话就是身 首异处。在我看过这么多古装武侠电视剧中,各路武侠大侠女侠都是身怀绝技,杀起人来完全违反物理学原理,甚至还可以创 造出一种看不见的杀人物质,让一个人瞬间毙命。命运即使如此,那就来之安之吧。而且刚才的谈话,也让我更了解琳夫人了, 如果我猜测没错的话,她应该不是一般的少夫人,而是一位江湖女子,不然怎么会谈论到傅烨这种习武之人呢;其次她也应该 不是一个很会受礼教给约束的人,给人如此亲切的感觉让我觉得下人们和她是平等的。水胖吃完之后便对我说,觉得困了,说 罢躺下就睡着了,他不知晓今晚我这个妇联可以要用生命来换取自由啊!也罢,说起来都是我自己闯的祸,所以还是我自己承 担吧。不知道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的觉得很困,也渐渐的闭上双眼睡了起来。等我再一次醒来的时候,我是被冷醒的勉强的 睁开双眼后,发现四肢无力,嘴里还残留苦苦的涩味,难道我是被灌了什么迷魂药才被带去来的?这也太粗犷了吧,一点都不 会心疼人。也罢,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是
显微镜的发明
历史上,对显微镜发明有贡献的人 有如下几位。 查卡里亚斯 · 詹森 汉斯 · 利珀希 罗伯特· 胡克
查卡里亚斯 · 詹森 Zacharias
Jansen • 最早的显微镜是 16 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 的。发明者可能是一个叫做查卡里亚斯 · 詹森 的荷兰眼镜商的儿子,他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 易的显微镜。
•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 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 后,就自制了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 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 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 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 30倍的望远镜。 • 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 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
显微镜的发明
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工具——显微镜
• 显微镜是人类各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 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 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看到 东西。
• 人们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细胞,甚至还 没有人知道细胞的存在,当时的研究只停留在 动物和植物的形态、内部结构或生活方式等方 面。
胡克
• 1660年,罗伯特· 胡克对复合显微镜进行了改良。 它的右侧有一个带油灯的支架,用来为显微镜 下的标本照明。
目镜 支架
物镜
•
1665年,英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 胡克 (Robert Hooke, 1635~1703) 用自己设计 并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 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 “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不过, 胡克发现的只是死的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