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标

合集下载

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

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

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探索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与实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课程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小学英语新课标的颁布,为小学英语教育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

本文将对小学英语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小学英语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目标从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这种转变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

二、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小学英语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其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基础,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是提升,文化意识则是拓展。

课程目标旨在通过这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

三、课程内容的新特点小学英语新课标在课程内容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倡导任务型教学和项目式学习。

其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将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注重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

四、实施建议与策略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英语新课标,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采取一些建议与策略。

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五、结语小学英语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小学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新课标》理解

小学英语《新课标》理解

小学英语《新课标》理解1. 简介《新课标》是指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它是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明确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方向和保障。

2. 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小学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基本英语素养和初步的英语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教学内容《新课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分为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包括听、说、读、写、语法和语音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以话题为载体,涉及日常生活、学校生活、动物、植物、季节、家庭、人物、食物、颜色、方向等丰富多样的主题。

4. 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任务型、交际型、合作型等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英语。

- 交际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任务型教学法:以完成实际任务为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学评价《新课标》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主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学生表现等;终结性评价主要在学期末或学年进行,包括笔试、口试等。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简单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

6. 结语通过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初步英语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学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研究《新课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为我国英语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确立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课程性质,强调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任务,从学习策略训练、文化意识培养以及教学设计和评价等角度进行了详细阐释,对小学英语教师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英语阅读时帮助小学生达到《新课标》总要求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毕业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新课标》指出,基础阶段英语学习主要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新课标》还强调,鉴于语言学习需要大量输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学习渠道的多样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注意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注重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渗透跨文化意识。

同时,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评价形式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评价过程中应依托平时教学内容,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而不宜采用百分制。

小学英译新课标解读

小学英译新课标解读

小学英译新课标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解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11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新课标”。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英语新课标进行详细解读。

一、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其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情感态度强调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英语;文化意识则要求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

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规划,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在语言知识方面,新课标强调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规则,积累一定量的词汇,了解基本的语法结构,掌握基本的交际功能和话题。

在语言技能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够阅读简单的英语材料,能够写简单的英语句子。

三、新课标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要创设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此外,新课标还强调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倡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四、新课标的评价方式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形成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终结性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考试、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英语新课标五级解读

英语新课标五级解读

英语新课标五级解读英语新课标五级,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定义的五级水平,是针对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

以下是对英语新课标五级的解读:# 语言知识1. 词汇量:学生应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短语,能够理解并使用这些词汇进行基本的交流。

2. 语法: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包括时态、语态、句型结构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 语言技能1. 听力:能够理解日常英语对话和简单的故事、报道,把握主旨大意。

2. 口语:能够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短的对话,表达个人意见和感受。

3. 阅读: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英文文章,获取信息,理解大意。

4. 写作:能够写简单的英语短文,如日记、书信等,表达基本意思。

# 学习策略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自我监控学习进度和调整学习方法。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文化意识1. 跨文化交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尊重文化差异。

2. 文化知识:学习英语国家的基本文化知识,如节日、风俗等。

# 情感态度1.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自信心: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建立自信,勇于尝试和表达。

# 价值观1. 国际视野: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 社会责任:理解语言学习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培养责任感。

# 教学建议1. 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相关联,提高学习动机。

2.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英语新课标五级的实施,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和学生都应积极适应这一标准,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笔记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笔记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笔记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课程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

以下是本课程一级至九级应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

一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

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能书写字母和单词。

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内容标准语言知识二级目标语音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4、了解单词有重音;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词汇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2、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语法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3、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4、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5、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讲稿(小学英语)国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颁布后,我省、市及时举办了小学英语学科研训班,小学英语研训组通过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集中学习、研读、讨论后,形成以下解读报告。

一、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的原则和重点(一)修订的主要原则。

1.坚持改革方向,适应发展需要。

课标修订组自2007年起对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深入分析,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意见进行了整理和研究,通过研究与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各地对2001年实验稿标准总体持积极肯定了态度,对实验稿标准的理念、设计以内容与要求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因此本次修订继续坚持原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保持原课标的结构与框架和目标体系,并在总结10年来课改实验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解决课改革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力求适应未来10年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努力做到课程改革与课程发展的统一。

2.突出课程价值,强调能力培养。

本次修订突出体现英语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打好学习英语的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指出:教育要关注对学生的品行、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此本次修订进一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意志品格、正确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这些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内容标准等都有所体现。

3.适当降低要求,促进均衡发展。

近年来由于经济和教育快速发展,教育发展不平衡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

所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重质量的目标。

因此,考虑全国英语教育发展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本次英语课标的修订,将英语课程的基准定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中等发展水平。

在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方面以及文化意识方面适当地降低了目标要求。

小学新课标多少个词汇

小学新课标多少个词汇

小学新课标多少个词汇
小学新课标对于词汇量的要求是根据不同年级和学习阶段来划分的。

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
学阶段的英语词汇学习目标如下:
1. 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英语,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和基础词汇,词汇量要求不高,主要是通过听、说来培养语感。

2. 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一些基础的词汇,如颜色、数字、家庭成员等,词汇量在100-200个左右。

3. 三年级:词汇量开始增加,学习一些基本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词汇量大约在300-500个。

4. 四年级:词汇量进一步增加,学习一些更复杂的词汇和短语,词汇
量大约在600-800个。

5. 五年级:词汇量继续增加,学生开始学习一些抽象概念的词汇,词
汇量大约在900-1200个。

6. 六年级:词汇量达到小学阶段的最高峰,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词汇,以应对更复杂的语言环境,词汇量大约在1300-1500个。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字只是一个大致的指导,实际的词汇量可能会
因教材、地区和学校的教学计划而有所不同。

此外,除了词汇量,新
课标还强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
合运用。

英语新旧课标对比

英语新旧课标对比

英语新旧课标的对比东山县岐下小学李吓妹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性质:200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是为了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这是由当时的学情决定的,学情决定了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任务。

2011年的修订版已经逐步改变了语法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稳定地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并且修订版首次界定了英语课程的性质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质。

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

一、目标更明确清晰1.小学阶段目标的具体变化:(1)一级:基本未改变。

但3.4年级从写字母,单词,要求提高到模仿范例书写词句,并且要求学生对英语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乐于表达,模仿。

(2)二级:从能根据图片,词语等提示,写出简短的句子到写出简短描述,要求更宽泛,灵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体现学生主体性。

2.分级标准:语言技能:一级的听做技能,从根据指令做事情,做手工到做动作,实践性更强,操作简单,效率也更高。

说唱中规定学生能唱的歌谣和歌曲有所减少,主要还是依照学生的兴趣酌情增减,依据具体学情适当改变。

闽教版教材有几首歌曲拗口难唱,又与所教内容联系不大,这部分教师有更大的自主权来选择歌曲进行教学,目的仍然是培训学生兴趣。

读写要求增加了写句子。

二级说技能,要求学生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短的小故事。

体现英语学习的人文性,用英语表达交流情感。

语言知识:二级的语音标准有所降低,其中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以及语言清楚语调自然,两条标准在修订版中没有列出。

在词汇部分,修订版明确提出要依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相应话题。

在语法部分,要求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法,而非单纯记忆语法,修订版也明确了动词在不同情况下的形式变化,用专业术语: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

学习策略:在基本策略部分,旧版标准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主动练习和实践,修订版则要求学生能复习和归纳,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五级。

3.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_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_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4.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_听、说_、读_、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其中_听_和_读_是理解的技能,说_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5.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_。

6.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3年级为起点7.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

其中,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

8.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80~90 分钟。

9.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10.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11、12、评价要__________、反馈教学、促进教学。

13、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14、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_________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

15、______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______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6.英语课程总目标由五个方面构成: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_17.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

2、英语语言知识主要包含: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3、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分为_______个级别。

2011版英语新课标解读

2011版英语新课标解读

2011版英语新课标解读(一)2011年12月, 教育部颁布了新制定的义务教育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

修订后的各学科课标跟十年前的实验稿(2001)相比,总体特点概括为四点:一凸显德育修养、二强调能力本位、三体现内容创新、四落实调控减负。

具体到英语学科,义教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后,在总体框架、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等方面,基本延续原实验稿课标的思路,变化不大。

较明显的变化有四点:一是删去了原实验稿中涉及高中阶段的内容(六至九级),只保留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二级到初中五级)的内容。

二是突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性,更符合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强调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外语学习的内在规律。

三是增加了小学词汇和语法教学的明确范围,使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更加详细具体,针对性更强,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四是对课程试验中意见比较集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和“教学评价”等内容做了重点调整,更符合当前多数地区的教学实际,案例和评析更加具体详尽,在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更强。

一、“前言”部分修订版课标中,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生发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来阐释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意义。

删去了实验稿课标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一段内容。

二、“课程性质”部分删去实验稿课标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一段有关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合作精神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内容;保留了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发展基本交际技能和跨文化意识、促进思维发展、提高人文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等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助于课程实施者更清晰准确地认识英语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标解读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标解读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标解读小学英语课程从2001年全面开设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

在这十年中,英语教师们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在英语教学领域努力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勤于反思,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十年磨砺,英语课程标准也与时俱进,进行了重新的修订,相对于2001年的课程标准,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凸显了七个主要特点。

一、在注重英语课程工具性的同时,强调了人文性2001年之前的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001年的课标(旧课标)提出英语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出、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011年的新课标(新课标)在旧课标的基础上强调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在注重英语学习过程的同时,强调了学习效果旧课标基本理念之一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

背景分析:小学英语重新开设伊始,在英语教师们头脑中还没有多少理论和经验的前提下,十分需要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在新事物发展过程中即便有很多方法和理念,但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不会太偏离教学目标。

而新课标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

背景分析:新课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英语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英语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更趋理性,课标只要给出统一的目标即可,这样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英语课程标准在语音教学上的变化及对策-最新文档

英语课程标准在语音教学上的变化及对策-最新文档

英语课程标准在语音教学上的变化及对策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笔者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在新旧版课标间的差异做以下理解并提出教学对策。

一、新旧课标在小学语音教学要求上的变化2001年版课标对小学语音教学的要求是:a)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b)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c)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d)了解单词有重音;e)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而2011年新版课标对小学语音教学的要求则是:a)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b)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c)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d)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2011年版和旧版的差异是:新版课标强调通过对26个英文字母的名称、读音和写法的正确掌握来学习简单的拼读规律;强调要在语流中学习语音,在语流训练中掌握重音、重读、连读、节奏、停顿和语调。

新版课标还提高了评价的要求。

把原来的“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改为“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

并通过第二条“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来继续要求掌握原来所规定的“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新版课标还明确了音标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任务。

因此小学阶段只要求针对简单和基本的“字母的简单的拼读规律”进行语音教学。

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拼读法”初级阶段的教学相似。

为了整体地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明确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在英语语音教学上的共同和不同的任务,笔者把2001年版和2011年新版课标对初中语音教学的要求也做了比较:新版课标强调了初中阶段必须进行音标教学和对读音规则的掌握,这就明确了过去10年里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要不要教音标,在哪个阶段来教音标的困惑。

同时也强调了语音教学必须强调语流训练,让学生在语流中训练中掌握正确、自然和流畅的语音语调。

二、对应新版课标在小学语音教学要求上变化的策略完成新课标修订版所规定的语音教学任务有很多策略。

笔者择要阐述如下。

1.英语字母表的读音教学和英美国家相比,中国在英语字母教学上的一个缺失就是我们在基础阶段只教了26个字母的名字,却没有教26个字母的发音。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标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标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标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研究和使用英语对吸引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研究英语和用英语研究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同时,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研究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研究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研究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研究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英语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特点。

学生的语言研究能力、研究兴趣、研究背景和研究方式等都不同,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多种研究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研究英语。

2001年版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01年版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01年版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的比较历经十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

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更加突出,进一步细化了学习英语教学的具体学习内容和要求,目标更加明确,内容阐述的更加清晰,课程理念进一步完善,保持课程结构框架和目标体系,强调能力培养,适当降低要求,加强教学指导。

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使教师更好地通过课堂指导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的修订主要如下:一、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而言,英语是交流工具、认知工具、思维工具、发展工具,但不只是交流的工具。

认知工具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认知世界。

思维工具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发展基于英语特性的思维,弥补用汉语思维方式学习英语的不足发展工具则是促进自己终身发展的工具。

我们的教学要做到:尽可能通过英语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这其实也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标准(2011年版)》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人文性是指通过掌握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国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终身学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词汇量:700(不含数 词、合成词和有前缀、 后缀的词),习惯用 语50左右 词汇量:600-700(不 含数词、合成词和有 前缀、后缀的词), 习惯用语50左右 800四会词、300三会 词和100左右的习惯用 语,含数词、合成词 和有前缀、后缀的词
语音系统:没有提音 标,但在审查时提倡
语法:没有具体要求
二、关于小学英语的“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的模式: Leading in Pre-task While-task Post-task Check & comments Homework
三、小学英语课程提出关于“减负”问题的理解
原“课标” 修订“课标” 现行广州版教材
起始年级:三年级 起始年级:三年级 起始年级:一年级
语音系统:不含音标 (五级)
语音系统:不含音标
基本语法:一般现在、 基本语法:一般现在、 一般过去、一般将来、 一般过去、一般将来、 现在进行 现在进行、形容词和 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 级
参考书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陈琳《英语新课标的“变”与“不变”》
《义务英语教育课程标准》 新旧对比



一、《英语课程标准》体现的语言学习观 (一)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 描述: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 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 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 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 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 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英语课程标准》体现的语言学习观 (二) 《英语课程标准》题型的语言学习观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 英语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拓 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思维发展、锻 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提高综合人 文素养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体现了(1)知识与技能 结合;(2)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于小学英语的“任务型教学”

人教版小学英语新课标版

人教版小学英语新课标版

人教版小学英语新课标版
人教版小学英语新课标版教材是依据中国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
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旨在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该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
生兴趣的培养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
的培养。

教材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
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每个
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包含词汇学习、语法点讲解、对话练习、
阅读材料和写作指导等。

在听的方面,教材提供了多种听力材料,如歌曲、故事、对话等,旨
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音识别能力。

说的方面,教材鼓励学
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口语练习,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读的部分则通过故事、短文等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和词汇量。

写的部分则通过填空、改错、写作等练习,提高学生的
写作技能。

此外,教材还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鼓励教师利
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动画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建议,如英语角、英语剧表演、
英语歌曲比赛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学习动力。

人教版小学英语新课标版教材的编写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和一
线教师组成,他们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力求
使教材内容既符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够与国际英语教学接轨。

通过使用这套教材,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能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2011新课标

小学英语2011新课标

玩 演 视 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话剧;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 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 一级要求); (含一级要求); 4.能看懂程度相当的英语动画片和英语教 4、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 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 5、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 20~25分钟)。 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 少于20—25分钟)。
一 级
级 别
技 能
修 订 版目 标 描 述 实验版目标描述 1.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 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 的反应。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 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 适当反应。
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 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 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 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 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 等。
3、情感态度
二 级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 调基本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 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如 问候、告别、致谢、道歉等); 4.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 5.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 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 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 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 (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 小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引人类文明成果、借签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

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

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

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

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

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

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

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三、课程设计思路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一定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以初中毕业为终点(即义务教育9年级),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

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

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使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

其中,一级为起始级别,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的目标要求。

其中,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

在九个级别的目标中,一级、三级、四级和六级为过渡级别。

分级目标的设置有利于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指导,同时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二、分级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各个级别的目标是指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

表1是对课程总目标一级至五级的分级描述。

表1:课程总目标一级至五级的分级描述第三部分分级标准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本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

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提出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出了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

一、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表2是语言技能的分级目标。

表2:语言技能分级标准二、语言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

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表3是二级和五级语言知识的分级目标。

表3:语言知识分级标准三、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表4是二级和五级的情感态度分级目标。

表4:情感态度分级标准四、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行动和步骤;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行动;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

表5是二级和五级学习策略分级目标。

表5:学习策略分级标准五、文化意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