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和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和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能够熟练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感受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2)运用数学符号和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运算习惯;(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2.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 实例演示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2.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演示法: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2. 讲解法: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2. 讲解: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 演示:通过多媒体或板书,演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4. 练习:让学生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实际应用。
教案内容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检查、讨论,提高运算准确性和解题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不同类型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分析解题规律和方法。
2.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3. 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讲解。
2024年西师版三上《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2024年西师版三上《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西师版三上《数学》教材第六章第1节《四则混合运算》。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一本书、一支笔和一瓶饮料,总价为56.8元。
书的价格是24.6元,笔的价格是8.2元,饮料的价格是多少?2. 例题讲解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顺序,以解决购物场景中的问题为例,列出算式:24.6 + 8.2 + ? = 56.8。
3. 随堂练习(1)32.5 + 15.6 8.9(2)45 ÷ 3 × 2(3)12 + 4 × 5 64. 讲解与示范针对随堂练习中的题目,逐一进行讲解和示范,强调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2.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3. 例题解答过程4. 随堂练习题目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28 + 7 × 3 12(2)应用题:小华买了一支钢笔15元,一支圆珠笔8元,他还剩下40元。
问他原来有多少钱?(3)拓展题: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编写一个算式,使得结果为24。
2. 答案(1)答案:43(2)答案:63元(3)答案:示例:3 × (8 2) + 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和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培养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顺序和优先级。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策略2.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采用示范法,展示正确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
2.2 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动画等,生动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
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和顺序,让学生掌握运算的方法。
进行实例演示,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和解析。
3.2 时间安排引入和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0分钟实例演示和练习题目:3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题目的完成情况。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算速度。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
学生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PPT、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练习题目和答案。
计算器等辅助教学工具。
5.2 教学资源的使用利用PPT和动画等资源,生动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利用练习题目和答案,进行课堂练习和讲解。
利用计算器等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计算和验证答案。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主题设计一场“数学运算大比拼”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和热情。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和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和教案第一章:四则混合运算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培养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和分类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常见错误分析及解决方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4.2 知识讲解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分类和运算顺序。
强调运算法则,如括号优先、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等。
1.4.3 例题解析分析并解答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
1.4.4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1.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1.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第二章:加减法混合运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定义和分类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常见错误分析及解决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4.2 知识讲解讲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定义、分类和运算顺序。
强调运算法则,如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等。
2.4.3 例题解析分析并解答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
2.4.4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章:加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3. 能够正确进行加法运算。
二、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将两个数写成加法算式,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满十进一,不满十则直接写下来。
3. 加法运算的例子:23 + 45 = 68三、教学活动:1. 引入加法运算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
2. 通过示例,讲解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加法运算。
3. 布置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解答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完成的加法运算题目,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减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3. 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
二、教学内容:1. 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和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2. 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将被减数和减数写成减法算式,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减,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需要向高位借位,借一当十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3. 减法运算的例子:68 23 = 45三、教学活动:1. 引入减法运算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2. 通过示例,讲解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减法运算。
3. 布置一些简单的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解答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减法运算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完成的减法运算题目,检查学生对减法运算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乘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3. 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二、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引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主探究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2.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整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在运算过程中出现混淆和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一道拓展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家长辅助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道家庭生活中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并记录解题过程,以增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强化学生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实例分析、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引导学生运用画线段图、列表等方法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引导学生运用画线段图、列表等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4.组织学生互相批改练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运算顺序和解题方法。
2.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3.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练习。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家长协助监督,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加、减、乘、除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
-小数运算中,对齐小数点,按位计算。
2.结合具体例题,演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规则。
3.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并强调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3.结合课堂所学,总结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以书面形式进行整理,加强知识点的记忆。
4.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践作业,如记录一周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并进行计算和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
5.选择两道难度较高的课后习题进行挑战,鼓励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勇于尝试,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发挥主观能动性。
2.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加强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深化运算顺序3/8(3/4-1/6) 5/6-4/92/3 7/123/14+7/8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教师总结看想算查(3)抽象运算顺序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关注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运算模型。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过程:
-教师给出讨论题目:小明吃蛋糕的问题,以及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讨论题目,组内分享解题思路。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分层练习,提高运算能力。
3.教学过程:
-推荐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分数的小故事,如“小明的分数蛋糕”,引发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
故事内容:小明过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分数蛋糕,蛋糕被分成了8块,妈妈告诉他,他可以吃其中的3块。小明很高兴,但又想知道,如果他吃掉2块,还剩下多少块?如果他吃掉蛋糕的一半,又吃掉剩下的四分之一,他还剩下多少块?
2.教师提问: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小明吃掉的蛋糕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2. 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括号内的运算先算,括号外的运算后算。
3. 实际问题: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 教学难点: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导入、实例分析、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
3.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必要性。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运算过程。
3. 实例分析:分析一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8.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
3. 评价标准:正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能独立完成相关练习,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拓展1.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四则混合运算例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组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顺序。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级最高。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辅助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提供纸质或电子版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3.2 讲解与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道具,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
进行一些示例运算,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运算过程。
3.3 练习与互动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鼓励学生互相检查和讨论答案,共同解决问题。
3.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顺序和规则。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进一步学习欲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困惑。
4.2 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5.1 教学资源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
练习题和作业题。
5.2 参考资料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教学经验和教案。
数学教育研究论文和教材解读。
第六章:教学案例与分析6.1 教学案例提供一些典型的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分析。
选择一些常见错误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辨析和纠正。
6.2 教学分析分析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常见困难和错误原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6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重点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布置要求,引导预学(1)做书上第80页“练习十五”第1题(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99-68×238-[2.44×(8.5-5)](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A、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顺序进行计算;B、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再算();C、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再算()。
二、预习反馈,诊断查学课中进行预习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三、目标引领,探究导学(一)创设情境。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
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25×18+35×18(25+35)×18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四则混合运算》。
详细内容包括: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顺序、法则及实际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小明去超市购物,需要计算商品总价。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观察算式中包含的运算类型。
2. 基本概念:(1)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
(2)引导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例题讲解:(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1)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邀请学生上黑板演示,及时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四则混合运算》2. 内容:(1)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2)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例题及解题过程(4)随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教材第38页第14题。
(2)应用题:完成教材第38页第5题。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见教材。
(2)应用题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关注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介绍四则混合运算的其他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2.小数点的处理: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小数点的移动规则,以便正确进行计算。
3.实际问题的解决: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如何下手。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发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引导发现法、任务驱动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乐于探索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3.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提高其数学素养。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其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7篇)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7篇)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同学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理解并把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能正确运用运算挨次进行计算。
3、培育同学养成先看运算挨次,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同学的运算力量,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目标解析:创设跷跷板乐园的情境,让同学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并把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同时在算法的比较中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在练习的设计中留意层次性,让同学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把握运算挨次。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挨次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
教学预备: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
(一)引导同学认真观看,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意同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二)依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预设: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1)同学独立列式并计算。
(2)同学汇报、沟通。
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同学独立列式并计算。
可能消失以下方法。
方法一: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方法三: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4×3=12(人)4×3+7 7+(4×3)12+7=19(人) =12+7 =7+12=19(人) =19(人)3、指解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设计意图:例2贴近同学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洁,而且有情景图作为直观支撑,同学还有过学习乘加的阅历,给老师指导同学观看和处理信息供应了很大的便利,因此这个素材是极好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运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和总结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及其运算顺序。
-运用数轴辅助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则。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
-解决包含多个有理数运算的复杂问题。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4.个性化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知识梳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运算规则和技巧。
2.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情感教育:强调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4.小组合作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和技巧,形成一份学习报告。
要求: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报告的撰写,报告内容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能够反映出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
5.反思日记:学生在课后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与反思的日记,字数不限。
5.小组合作: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自主总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和技巧,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7.课后作业:布置适量、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既有知识储备上的基础,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挑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2.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归纳,强调小数点的处理、运算顺序的掌握等关键点。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完成课本第56页的练习题第1-8题,重点加强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练习。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课程,让学生感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2.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首先讲解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包括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等规则。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
3. 实践操作(20分钟)
设计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
4. 总结回顾(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并让学生自己复述一遍,以加深印象。
5.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例子直观地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做题来实践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批改他们的作业,了解他们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通用8篇)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通用8篇)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并能正确计算式题。
2.通过对的运算顺序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含有除不尽情况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一)口算1.小数加、减法3.2-0.84.7-2.5 1.3+54.7+2.5 1.1+4.6 5-3.32.小数乘除法80.5 3.60.4 0.750.30.514 1.25 40.62(二)教师提问1.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2.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二、讲授新课(一)教学例1例1 下面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怎样?3.7-2.5+4.6 3.660.91.学生试算,集体订正3.7-2.5+4.6 3.660.9=1.2+4.6 =21.60.9=5.8 =242.小结运算顺序(1)教师: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组织学生讨论: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二)教学例2例2 下面的算式里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35.6-51.73 6.75+2.52121.小组讨论例2所提问题2.学生试算,集体订正3.小结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不计算,只说出下面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7-0.514+0.83 2.6+80.533.60.4-1.25 0.750.30.5-3.2(三)教学例3例3 计算 3.61.2+0.55 (演示课件混合运算1)1.教师提问(1)上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如果要先算1.2+0.5该怎么办?(加小括号)(3)如果要先算(1.2+0.5)5,该怎么办呢?(加中括号)(4)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改变运算顺序)2.学生试做3.6(1.2+0.5)5 3.6 [(1.2+0.5)5 ]=3.61.75 =3.6[ 1.75 ]=3.68.53.学生在计算中,遇到3.61.7和3.68.5除不尽的情况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解决,最后独立完成计算.(强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4.小结教师提问:(1)什么情况用约等于号?(2)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3)谁能总结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5.练习,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0.4(3.2-0.8)1.2 5〔(3.2+4.06)6.05〕三、课堂小结今天你都学会了哪些新的知识?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括号起什么作用?运算顺序各是什么?四、巩固练习(一)不计算,只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2)能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并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运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运算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四则混合运算中,含有多个运算符号的计算;(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2)练习题;(3)教学卡片。
2. 学生准备:(1)课堂笔记本;(2)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2)提问: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单一的运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更为复杂的运算,你们猜猜是什么运算呢?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课堂讲解(1)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举例说明,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运算顺序;(3)讲解运算定律的应用,如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
4.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2)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四则混合运算的技巧和方法;(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的应用;(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更多技巧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进行的。
教学目的是是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理解运算法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规则。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运算规则,因此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采用老师教导运算法则,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并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2.强化学生对于小括号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所有学生明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难点:
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避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
六、教具准备:小黑板、数字和运算符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入课题。
口算:(卡片)
81÷9×3 20+3×4 3×9÷3 100÷4-21
18-2×7 24÷6×3 7×3+2×3 40-5×7
18÷3-4 64÷8-2 20-30÷5 7×4-10
(二)呈疑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三)学习新课
出示例1:计算 68-100÷5×2
出示例2:计算 74+100÷5×3,并根据下面问题进行思考:
(1)这道题包括几级运算?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试做。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出示例3:
计算:(1)35+7×(11-8)
(2)35+7×11-8
让学生计算出答案后,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两道题的数字、运算符号和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只有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只有乘、除法混合的运算,也是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加、减、乘、除法混合的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算式中有括号的,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来进行计算。
出示例4:
计算(440-280)×(300-260)
教师提出问题“这道题有两个小括号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让学生进行尝试运算,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两个小括号同时进行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
(四)加强练习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00-8×5×4 (2)84÷6÷4+63
(3)(15×20-180)÷6 (4)(26+19)×(49÷7)
2、做一做:
(1)75-6×5÷2 (2)52+42÷7×3
(3)(15×20-180)÷6 (4)75+360÷(20-5)
(5)(59+21)×(96÷8) (6)(220-100)÷(15×2)
(五)反馈、质疑
1、反馈刚才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巩固练习
3、课代表小结本节课各小组学习情况
(六)进行课堂总结并布置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