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输血科血液入库、贮存及发放操作规程

输血科血液入库、贮存及发放操作规程

血液入库、贮存及发放操作规程一、目的明确血液在保存、发放和运输过程中所需条件、方法和要求,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控,确保血液的安全有效二、适应范围适用于血液保存、发放与运输过程的管理活动。

三、职责3.1负责血液的保存、保存监控和储血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3.2负责血液的接收、发放及发放前的外观检查。

3.3负责储血设备温度、环境有效性的监督、确认。

四、操作步骤4.1血液入库4.1.1输血科应根据临床科室预约血液用量的情况向供血方及时预约血液及血液成分,原则上储血基数一般应不少于3天的急救用血量,可视具体情况增减。

4.1.2全血、血液成分接收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核对无误且血液质量合格方可双签接收。

4.1.3核对验收时血液及血液成分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宜接收、入库(冰冻血浆解冻后出现血浆质量问题则退库):4.1.3.1血袋标签破损,字迹不清;4.1.3.2血袋有破损,有渗漏;4.1.3.3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4.1.3.4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界面上的血浆出现溶血或红细胞呈稀泥状;4.1.3.5血浆层进行性变色,混浊度增加或呈异常乳糜状或暗灰色;4.1.3.6血浆层中有明显增多的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4.1.3.7红细胞的颜色呈暗紫色或红褐色;4.1.3.8血袋血型与复查血型不符;4.1.3.9血液不规则抗体筛查呈阳性;4.1.3.10血液过期;4.1.3.11血液有其他须查证的情况;4.2血液贮存4.2.1接收合格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后,依次按全血、血液成分的血型、规格分类,分别进行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电脑入库且复检,并按采血时间先后秩序斜竖放贮存于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输血科操作规程

输血科操作规程

目录1、输血前检测实验程序2、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实验操作规程3、冰箱维护程序4、ABO 血型鉴定5、Rh(D)血型鉴定6、抗体筛选和鉴定试验7、临床自体输血标准操作规程8、冰冻血浆溶化操作规程输血前检测实验程序1、实验要求血清和血浆都可以用于交叉实验和抗体检测,最好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 3 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以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

允许通过静脉输液口采集标本,但必须丢弃受残留静脉输液影响的5ml标本。

一般不允许使用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实验前后必须做溶血程度的比较。

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的所有资料必须填写清楚并完全符合,否则应重抽标本。

对所有用过的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必须在1-6℃冰箱至少保存7 天,所有实验都必须保证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且记录和资料都必须至少保存 5 年。

2、血型检测要求完成病人ABO 正反定型、Rh(D),献血员血型ABO 正定型(必要时做Rh 血型),D 阴性病人必须做Du 实验确定。

3、交叉试验3.1 受血者交叉配血时所用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 3 天之内的。

3.2 配血时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3 凡是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该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冷沉淀、新鲜血浆应与ABO 血型同型输注。

3.4 凡遇有下列情况时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完成凝聚胺交叉试验和检测不完全抗体的交叉试验(酶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

除紧急输血和自身输血外,所有输入红细胞的其他制品均要求做血交叉试验。

3.5 其他试验另外必须开展的试验有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抗体鉴定、新生儿溶血病的全套实验。

医院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申请标准操作规程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 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6. 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 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8. 临床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献血法》有关规定。

9. 确定输血的申请医师交代患者家属到输血科缴纳互助金。

互助金为血液成本费的2倍(420.00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标准操作规程1.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输血申请单上必须注明标本采集时间及采集人。

特急输血用血常规管(盖紫色)采集,非急输血用普通管采集(盖红色)。

2. 用药者注明用药情况。

3.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其他人员禁止送血)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签字。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静脉输血技术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其目的是:①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回升血压,促进循环。

②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促进携氧功能。

③增加血红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

④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止血。

⑤补充各种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⑥促进骨髓系统造血功能。

【操作评估】1. 评估医嘱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床旁,当面核对患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或急诊号、血型和诊断,查对输血卡、交叉配备单,血型、交叉配备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输血剂量。

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 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意识状态等。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皮肤有无瘢痕、感染等,静脉是否显露、有无炎症,肢体的活动情况等。

(3)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合作程度,有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

( 4)健康知识:了解患者对静脉输血的认识及接纳程度。

3. 环境评估与准备环境要求清洁、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符合输血要求。

4. 操作者自身评估评估操作者对静脉输血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着装整洁,熟悉患者病情。

5. 用物准备与评估(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准备用物:注射盘内放无菌持物钳、无菌持物缸、一次性输血管1套、等渗无菌盐水、同型血液、交叉合血化验单、网套、止血带、治疗巾、小枕、弯盘2个、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启子、砂轮、剪刀、输液卡、输液架、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夹板和绷带,便盆。

(2)取血时准确核对: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查血液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患者姓名、床号、性别和年龄特征、病历号或病室门急诊号、血型、诊断、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在交叉配备试验单上签名。

输血科操作规程

输血科操作规程

输血科操作规程输血科操作规程一、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能够拯救许多患者的生命。

为了保障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提高输血工作的效率,必须建立科学的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输血科的操作流程,保证输血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二、人员要求1. 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熟悉输血原理和操作技术,具备相关证书和执业资格;2. 工作人员应具备细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注重卫生和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三、设备准备1. 输血科应配备齐全的输血设备和器材,包括输血输液泵、输血袋、输血针、输血管、输液器、洗手消毒器等;2. 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四、供血准备1. 储存血液的血库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要求,血液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符合输血标准;2. 预先核对血液的种类、配血信息和患者的相关信息,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3. 根据患者的输血需求,适时准备足够的血液,并维持适宜的储存温度。

五、输血操作流程1. 输血前,工作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输血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2. 向患者确认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血型、RH 因子等,并核对患者的身份证件;3. 对血袋和患者进行双重核对,确保血型和标签信息一致;4. 根据输血需求,选择适当的输液泵和输血针,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5. 将输血针通过穿刺技术插入患者的血管,并连接至输液器,启动输血泵,逐渐调整输血速度;6. 在输血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可能的输血反应;7. 输血结束后,及时停止输液泵,将输血针从患者血管中拔出,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消毒;8. 将输血情况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交接说明。

六、事故处理1. 发生输血事故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并立即报告输血科主任或上级领导;2.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程度,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进行相关调查和记录;3. 对事故进行评估和分析,总结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感染控制科)

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感染控制科)

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感染控制科)目的本标准操作规程(SOP)旨在确保输血科在进行输血工作时遵守相关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减少感染风险。

适用范围本SOP适用于感染控制科的输血科工作,涉及到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各个环节。

SOP内容1. 输血前- 检查患者的输血指征和输血需求,确认患者身份和血型信息。

- 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型和传染病筛查。

- 针对输血患者的特殊情况,如儿童、孕妇或免疫抑制患者,要进行特殊处理。

2. 输血中- 严格遵守输血操作步骤,确保输血设备和输血血液的质量和完整性。

- 注射输血血液前,确认血袋和患者身份。

- 根据患者病情和输血记录,合理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量。

- 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输血反应。

3. 输血后-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相应信息。

- 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如排除输血相关感染的可能性、处理输血反应等。

- 对输血设备进行正确的处置和消毒,确保环境的卫生和无菌。

责任和培训- 清晰指明各个工作环节的责任人员和职责。

- 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使用输血设备、正确操作血液和进行感染控制的知识。

- 定期检查和评估相关人员的培训效果和操作水平,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附录- 输血前的相关表格和检测指标参考标准。

- 输血中监测和记录表格的样本和填写要求。

- 输血后处理和反应处理的流程图示例。

以上为《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感染控制科)》的主要内容,旨在全面规范输血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减少感染风险。

具体实施时,应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医院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申请标准操作规程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 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6. 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 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8. 临床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献血法》有关规定。

9. 确定输血的申请医师交代患者家属到输血科缴纳互助金。

互助金为血液成本费的2倍(420.00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标准操作规程1.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输血申请单上必须注明标本采集时间及采集人。

特急输血用血常规管(盖紫色)采集,非急输血用普通管采集(盖红色)。

2. 用药者注明用药情况。

3.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其他人员禁止送血)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签字。

输血科操作规程

输血科操作规程

输血科操作规程《输血科操作规程》一、患者血型鉴定1.1 在实施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时使用的血液与患者的血型相匹配。

1.2 取血样时,必须进行标记,并在标本上注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医疗编号。

二、供血者筛查2.1 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其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禁忌症。

2.2 对供血者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和病原体检测,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三、血液储存3.1 血液应储存在专门的血库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3.2 血液储存应按照不同血型和类型进行分类存放,防止混淆和错误使用。

四、输血准备4.1 在进行输血前,应进行患者的血型确认和配对,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4.2 对使用的输血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检查,确保无损坏和污染。

五、输血过程5.1 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必须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处理。

5.2 输血过程中,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记录输血的量和时间,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输血后护理6.1 输血结束后,要及时记录患者的输血情况和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估输血效果。

6.2 对输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七、输血记录7.1 每次输血过程都要详细记录,包括输血量、时间、患者反应、护理措施等,确保患者的输血信息完整准确。

八、事故处理8.1 如出现输血意外事故,要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抢救和处理,同时进行事故报告和记录。

8.2 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以上即为《输血科操作规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输血科.成分输血护理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成分输血护理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成分输血护理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临床输血护理操作,保证为患者正确安全地输注成分血,及时发现、处理输血不良反应,依据《血液输注与护理管理程序》4.5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护士对患者进行成分血输注及监护。

3.职责护士负责血液成分的输注及对患者的监护。

4.原理(略)5.所需设备和材料5.1设备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加压血液输送器,输液调节器。

5・2材料静脉输液物品,标准输血器(最好Y型双接头),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6.环境条件(略)7.步骤与方法7.1基本护理7. 1.1输血前护理(1)护士根据交叉配血医嘱,持《临床输血申请单》或《血型血清学检查申请单》采集患者交叉配血血标本,执行《血标本管理程序》4.3。

(2)护士执行输血医嘱时,由专人持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取血人员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输血科发出的《交叉配血报告单》、《交叉配血相容性标签》、血袋标签,内容包括:①采供血机构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②血型;③血液品种;④有效期;⑤献血编码;⑥贮存条件。

核对确认三者一致,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正常,血液包装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方可取血。

(3)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准确无误,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正常,方可输血。

8. 1.2输血中护理(1)输血时,由2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或门急诊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信息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2)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min要慢,以2ml∕min为宜,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速度。

a)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速度为5~10ml∕min,或5~10ml∕(kg-h)。

b)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至lml∕(kg-h)。

c)急性大出血患者需快速输血时,成人输血速度可达50~100m"min,或>50ml/(kg∙h),儿童>15ml∕(kg∙h)。

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输血相容性,包括主侧配血与次侧配血,确保输血安全。

2 职责血库工作人员负责执行3 合用范围合用于盐水介质法、手工凝结胺法和手工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全过程。

4 操作规程4.1 原理4.1.1 盐水介质法IgM 类抗体可以在室温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使用手工试管法可以判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4.1.2 凝结胺法凝结胺交叉配血试验就是利用多聚季胺盐类—凝结胺携带不少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凝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结胺凝集,当加入中和液后,则凝集解散,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结胺凝集,则不能解散,以此来判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4.1.3 手工微柱凝胶法微柱凝胶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人球蛋白试剂,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其对应的 IgG 抗体结合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管底沉降,并与抗人球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凝集,凝胶颗粒具有份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4.2 试剂与器材4.2.1 试剂凝结胺配套试剂、生理盐水、微柱凝胶卡。

4.2.2 器材血清学离心机、卡式专用离心机、光学显微镜、塑料软试管、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玻片、移液器、一次性移液枪头。

4.3 标本要求4.3.1.患者样本 EDTA 抗凝全血或者血清,全血量 3~5ml,在 1760g 条件下离心 5 分钟,离心后无溶血、无凝块、无明显乳糜。

4.3.2.供者标本枸橼酸盐抗凝全血,全血量 3~5ml,在 1760g 条件下离心 5 分钟,离心后无溶血、无凝块、无明显乳糜。

4.4 操作步骤4.4.1 盐水介质法4.4.1.1 取两支试管, 1 支标明“主侧”;另一支标明“次侧”。

4.4.1.2 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浆 1 滴和供血者 2%红细胞悬液 1 滴;“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浆 1 滴和受血者 2%红细胞悬液 1 滴。

输血科操作规程范文

输血科操作规程范文

输血科操作规程范文一、引言输血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将适当的输血制剂输注给患者,来补充血液中的缺陷或失血引起的贫血情况。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高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输血科进行输血操作时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程。

二、器材准备1.输血包括输血液袋、输血管道、输血过滤器、输血注射器等。

在操作前应检查这些器材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没有损坏和过期。

2.输血液袋需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和输血血型,并记录相关信息,以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3.输血管道需要清洁、无气泡,并防止有血液污染的情况发生。

三、操作要点1.输血前准备(1)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保证输血操作在医嘱指示范围内进行,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等信息,减少输血错误的发生。

(2)评估患者状况: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输血,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过敏史和输血反应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操作前需核对患者的全血型,对输血的血液抗体进行测试,确保血型匹配和免疫性安全。

(4)启动输血前培训:对输血科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操作流程培训,保证每个操作人员都掌握正确的输血知识和操作技巧。

2.输血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将输血设备按照要求准备好,保证清洁和无菌。

洗手并戴上手套,做好术前手卫生。

(2)皮肤处理:选择适当的静脉进入点定位,并进行局部消毒处理,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3)开通输血管道:插入静脉针或导管,连接输血管道,并进行无菌吸取血液确认无气泡后,将其连接输血袋。

(4)系统校验:核对血袋和输血管道上的患者信息,确保无误后将血液开通,使血液通过管道流至输血注射器,排去残留空气。

(5)开始输血:缓慢地开始输血,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观察是否有输血反应和过敏反应的迹象。

(6)输血速度控制:根据患者的输血耐受性,控制输血速度,通常按照每小时20滴-滴定量不超过滴数的20%的速度输血,可根据需要逐渐提高输血速度。

(7)监测患者安全:在输血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防止出现输血反应等意外情况。

输血科血液出库发血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血液出库发血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血液出库(发血)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出库(发血)标准操作程序一、核对、签字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见输血科“三查”、“八对”制度)。

2.输血科(血库)发血时,应当认真检查申请单的填写项目,合格后方可发血。

未按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办理申报手续的不得发血。

3.配血合格后,由医务人员凭取血凭证到血库取血,领血时,收发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和血站名称、许可证号、血型、血袋编号、血品种、血量、血液质量、血袋完整性、血液有效时间以及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血。

二、血液出库1.发血在医院血库管理软件中进行(详见医院血库管理软件操作细则),并打印交叉配血报告单和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

2.收发双方共同核对无误后,由取血者把血液放入专用的血液保温箱内送至所需科室输注(要求血液出库后30分钟内输入患者体内)。

3.在血液出库登记本中,记录血液发出时间、受血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品种栏记录血量、血费、用血互助金、检查费、血袋号、发(取)血者签名。

4.血液发出后,患者与供血者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

5.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以保证下一个用血者的安全。

如临床对发出的血液要求退回时,应由医院主管(医务部)领导,输血科主任签字同意“报废处理”后,方可退还血费等。

6.每日17:00下班前进行出库统计,并记录于血液出入库表格内。

次晨8时再统计夜班出入库情况,并加以修正。

每月进行出入库统计并作保存。

三、血袋回收回收后的血袋进行记录时间,并保存于2~6℃冰箱7天,后按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
一、输血前操作
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血型等信息。

2. 根据医嘱准备好所需的血液制品,包括血袋、输血管、输血针等。

3. 对血袋进行视觉检查,确认血液无浑浊、沉淀等异常情况。

4. 验血袋标签及医嘱单是否一致。

二、输血过程
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留意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

2. 开始输血前,将输血针连接至输血管,并泵入抗凝药物。

3. 护士开启输血泵,以规定速度进行输血。

4. 初次输血25ml/min2小时,无不良反应可达到1小时输完;可接近输完25ml/min进行输完,停止输血后,留置输血管30分钟。

5. 输血过程中,每隔15-30分钟查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等),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情况。

三、输血后操作
1. 输血结束后,关闭输血泵,拔出输血管。

2. 将输血管连接到生理盐水盐水,继续输入一些生理盐水,以保证完全输完。

3. 注意观察患者输血后的恢复情况,包括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4. 输血完毕后,及时将输血过程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
及时反馈给医生。

以上就是《输血操作规程》中的相关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在执行输血操作时应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输血操作规程5篇

输血操作规程5篇

输血操作规程5篇【第1篇】a医院平安输血操作规程医院平安输血操作规程1、临床医师按照患者病情需要,仔细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近亲属讲清利害关系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由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后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血样要保证精确无误并符合配血要求。

如患者为第一次输血,备血时应检查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本来输过血的患者,血型鉴定可以不检查,但上次输血超过7天者,应检查抗体筛检,如为其次次入院,应检查所有项目。

2、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仔细核对输血资料。

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显然凝块、血液色彩有无异样、有无溶血等。

交错配血实验结果;以上核对完成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取血。

3、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送过程中勿强烈震惊,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按照状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光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对以上其次条核对内容再次核对无误后备输。

5、至患者床边输血时,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召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假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含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报告单不能确认患者,就需要与其近亲属共同举行确认,或确认患者手腕上的标识。

6、核对及检查无误后,两名护士签字,遵照医嘱,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根据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7、输血通道应为自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如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在输注另外一袋血液。

8、输血时应遵从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密观看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按照需要调节速度。

一旦浮现异样状况应立刻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准时报告临床医师,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

输血科操作流程sop

输血科操作流程sop

输血科操作流程sop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输血科操作流程 SOP一、目的为了确保输血安全,规范输血科的操作流程,特制定本 SO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输血前检测实验程序2、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实验操作规程3、冰箱维护程序4、ABO 血型鉴定5、Rh(D)血型鉴定6、抗体筛选和鉴定试验7、临床自体输血标准操作规程8、冰冻血浆溶化操作规程输血前检测实验程序1、实验要求血清和血浆都可以用于交叉实验和抗体检测,最好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 3 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以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

允许通过静脉输液口采集标本,但必须丢弃受残留静脉输液影响的5ml标本。

一般不允许使用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实验前后必须做溶血程度的比较。

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的所有资料必须填写清楚并完全符合,否则应重抽标本。

对所有用过的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必须在1-6℃冰箱至少保存7 天,所有实验都必须保证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且记录和资料都必须至少保存 5 年。

2、血型检测要求完成病人ABO 正反定型、Rh(D),献血员血型ABO 正定型(必要时做Rh 血型),D 阴性病人必须做Du 实验确定。

3、交叉试验3.1 受血者交叉配血时所用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 3 天之内的。

3.2 配血时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3 凡是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该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冷沉淀、新鲜血浆应与ABO 血型同型输注。

3.4 凡遇有下列情况时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完成凝聚胺交叉试验和检测不完全抗体的交叉试验(酶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

除紧急输血和自身输血外,所有输入红细胞的其他制品均要求做血交叉试验。

3.5 其他试验另外必须开展的试验有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抗体鉴定、新生儿溶血病的全套实验。

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实验操作规程1、目的:减少交叉配血试验的假阳性。

2、适用范围: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抗体筛检血型血清学试验。

3、试剂来源:(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采集与处理:4.1 静脉采血3-4ml,并观察是否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再留标本并做记录。

4.2 检查留样试管、标签、标号、姓名、血型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应拒收。

4.3 将血标本试管放37℃水浴中10 分钟,离心。

5、标准操作:5.1 主(次)管加入受(供)血者血清 2 滴,加供(受)血者4%红细胞盐水悬液 1 滴。

5.2 各管加LIM0.8ml,混匀,静置 1 分钟,各管加Polybrene Reagent 1 滴,混匀,3000转/分离心15 秒,倒出上清液(残留约0.1ml),轻摇,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加假凝集清除液 1 滴于管底,轻摇,凝集 1 分钟内消失呈均匀混悬液,为阴性,凝集 1 分钟内不能被消除,即为阳性。

5、结论:阳性表示受(供)血者血清中含供(受)者红细胞血型Ag 相应的Ab(IgG、IgM),供受血者不相容,阴性表示供受血者相容。

6、注意事项:6.1 操作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试验,红细胞浓度、血清滴量、反应时间、离心速度等均可影响试验结果。

6.2 若为弱凝集结果,本试剂盒按下述试验操作方法,还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灵敏度。

试验操作方法如下:6.2.1 检测管中加试验血清 2 滴,4%红细胞盐水悬液 1 滴。

6.2.2 加LIM0.8ml,混匀,静置 1 分钟,各管加Polybrene 2 滴混匀,3000 转/分离心15 秒,倒出上清液(残留约01ml),轻摇,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加假凝集清除液 1 滴于管底,轻摇,凝集 1 分钟内消失呈均匀混悬液,为阴性,凝集1分钟内不能被消除,即为阳性。

6.3 检测标本应为非抗凝血,如标本中含抗凝成分的含量过高明显干扰凝集反应,可适当调加Promoter 的滴量,以中和抗凝成分的干扰。

6.4 试验温度以20-30℃为宜,若为寒冷凝集,37℃水浴5分钟,在此温下观察,凝集消失,说明冷凝集素存在。

6.5 肉眼直观判断的结果应确保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一致,直观不能明确判断的可疑结果须镜检,镜下:阴性结果应该是单个RBC 均匀分布,有RBC 凝集状散在的即为弱阳性。

6.6 试验质量检验:取自身血清与自身红细胞用本试剂盒试验方法作自身阴性对照试验,取IgG 抗 D 血清与RhD(+)RBC 用本试剂盒试验方法作阳性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符合,试剂有效。

6.7 疑难结果以抗人球蛋白实验(AGT)作最终判断试验,试验操作参照经典AGT(在AGT中,加入本试剂盒中的LIM0.8ml 37℃孵育时间可缩短至10 分钟)。

6.8 本试剂盒适宜大多数血型抗体的检测,但对kell 血型系统抗体(主要存在白种人群)检测效果较差,由于我国黄种人群中kell 血型系统抗体阳性者罕见,因此适合在国内推广。

可补充抗人球蛋白试验,以提高对kell 血型系统抗体的检出率。

冰箱维护程序1、目的:对冰箱进行适当的维护,以确保冰箱的正常使用。

2、适用范围:本实验室使用的各种品牌、型号的冰箱。

3、负责人:科室值班人员4、操作方法4.1 储血冰箱高低温度报警装置完好;4.2 储血冰箱温度记录每天 3 次(8:00/AM,14:00/PM,20:00/PM),冰箱温度保持在2-6℃,温度计应在冰箱的上、中、下层轮流放置一天,从而测量出冰箱内温度的变化情况。

如果温度不在2-6℃之间,冰箱发出报警声,应记录可能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将血液转移到2-6℃中的冰箱中);4.3 所有备血存放在2-6℃储血专用冰箱中;4.4 不同血型、品种、规格的血液分别储存;4.5 不同日期的血液依次储存并登记;4.6 储血冰箱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4.7 每天对血液进行检查。

凡标签污染被查对项目不符合规定,或已破坏血袋密闭状态,应查明原因,立即处理;4.8 尽量减少冰箱箱门的开启次数;4.9 储血冰箱每周用2%戊二醛擦拭冰箱内表面;4.10 每月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由院感科采样。

细菌生长菌落<200CFU/m3合格。

4.11 应急措施:①如遇停电,立即通知医院电工房发电;②冰箱如温度不在2-6℃之间,立即通知输血科主任采取冰箱维修,将库存血液尽快使用,在未使用完毕前另存于其它冰箱(做好冰箱的消毒及温度监测)。

ABO 血型鉴定1、测定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 A 抗原或/和 B 抗原,将血型分为 A 型、B 型、AB 型及O 型 4 种。

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 血型。

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 和抗—B 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 A 抗原或/和 B 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 A 细胞和 B 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2、标本种类及收集要求2.1 受检者血清;2.2 枸缘酸钠抗凝血或未稍取血,受检者血液制成 5 %红细胞盐水悬液使用,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2.3 标本出现中度溶血者,为不合格标本,不能用于检测。

3、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培养基、以及其他所需物品抗A、抗 B 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注册号:国药准字S1*******,包装:抗A、抗B各1 支/盒,塑料瓶,规格:10ml/支,储存要求:2℃~8℃避光保存,主要成分:分泌抗人 A 型和抗人B 型血型原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并补加一定量小鼠腹水抗体。

0.9/%的生理盐水: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离心机,显微镜。

4、操作步骤4.1、试管法4.1.1 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3 支,分别标明抗—A、抗—B 和抗—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 和抗—A 十 B 分型血清各l 滴(约50 ul)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 1 滴,混和。

4.1.2 另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3 支,分别标明A、B 和O 细胞。

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l 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l 滴,混和。

4.1.3 立即以1000r/min 离心 3 min。

4.1.4 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

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4.1.5 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 亚型、类 B 或cisAB 的发现。

4.1.6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4+ 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

3+ 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

2+ 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

1+ 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

±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游离红细胞。

MF 混合凝集外观(mixed field)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极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表示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

4.2 玻片法4.2.1 取清洁玻片 1 张(或白瓷板 1 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 和抗-A 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 和抗-A 十 B 分型血清l 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 1 滴,混和。

4.2.2 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 1 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 A 细胞、B细胞和O 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 1 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A、B 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1 滴。

4.2.3 将玻片(或白瓷板)不断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15 min,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反应;再在低倍镜下观察结果。

5、结果判定ABO 血型正反定型结果分型血清+受检者红细胞受检者血型受检者血清+试剂红细胞抗-A 抗-B 抗-A 十 B A 细胞 B 细胞O 细胞+ - + A - + -- + + B + - -- - - O + + -+ + + AB - - - 注:+为凝集;-为不凝集。

6、注意事项:6.1 分型血清必须为批批检试剂,且在有效期内使用;质量性能符合要求。

试剂开封后必须贴上开封日期、开封人标签,用毕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

试剂开封后有效期为一周。

6.2 试剂红细胞以 3 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和,用生理盐水洗涤 1 次,以除却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

或使用合格的商品诊断红细胞。

试剂红细胞有效期:自制的为15 天,商品的为试剂有效期。

试剂开封后必须贴上开封日期、开封人标签,用毕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

试剂开封后有效期为一周。

6.3 生理盐水启用后,有效期为二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