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史
西方园林发展史
时间地点园林类型园林特征代表备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墓园、宅园、神苑规则式(世界上最早的)规整的对称布局把几何学概念用于园林设计中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岛米诺安文明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猎苑、神苑、空中花园自然风格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市住宅园林(柱廊式园林)、郊区别墅园林规则式;有秩序、与自然界的和谐为最大特点维迪府邸、劳伦提努姆别墅柏拉图主义:数字即是美罗马规则式;建筑与园林相结合中世纪(约公元5——14、15世纪)欧洲寺院式园林(意大利为代表)、城堡式园林(英法为代表)自然式;封闭、实用性小园坎特伯雷修道院黑暗的时代公元14世纪波斯、西班牙、印度(16、17世纪)伊斯兰园林规则式;追求单纯的几何性阿尔罕布拉宫(西班牙)、泰姬陵(印度)布局简单,以树种、绿化庭园为主,风格亲切、精致、静谧公元14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式规则式意大利台地园人性、自由、柏拉图主义公元15世纪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格拉那达的阿尔罕伯宫园林艺术得以持续的发展伊斯兰传统并吸收罗马的若干特点而融冶与一炉。
公元15世纪后期、16世纪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式规则式手法主义、中轴线的设计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意大利巴洛克大庭园法尔纳斯别墅、帕巴朱里奥别墅自由不羁的革新风格;细部特征表现公元17世纪法国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规则式凡尔赛宫、维贡特府邸(勒诺特)中轴线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公元18世纪初期英国风景式园林自然式白金汉郡斯陀园(布里奇曼)、切斯威浪漫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森林风格、奥古勒都风客府邸花园(肯特)、斯陀园改造(布朗) 格、如画式、中英式、混合式公元19世纪欧洲直线、规则式工艺美术运动:莫卧儿花园植物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曲线、自然式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裂派大工业的发展,郊野地区开始兴建别墅园林美国奥姆斯特德:纽约中央公园从庭园设计扩大到城市公园系统的设计公元20世纪现代园林自然式讲究自由布局和空间的穿插,建筑、水、山和植物讲究体形、质地、色彩的抽象构图。
论述中西方园林艺术发展史
论述中西方园林艺术发展史园林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历程。
中西方园林艺术作为两大园林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起源与早期发展、古典主义园林、自然主义园林、规则式园林、现代园林艺术、园林艺术风格、园林设计要素和园林艺术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中西方园林艺术发展史进行深入探讨。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1.中国:据史书记载,中国园林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
当时的皇家园林以山水园林为主,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野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艺术逐渐发展,融入了文化、哲学和艺术等元素。
2.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园林艺术以建筑物和柱廊为主要特色,追求对称和规则。
到了中世纪,欧洲的园林逐渐发展为教堂庭院和城堡花园等形式。
二、古典主义园林1.中国: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达到了巅峰。
此时的园林注重空间层次感和自然意境的营造,形成了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皇家园林等不同风格。
2.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古典主义园林开始兴起。
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凡尔赛宫苑等作品注重轴线、对称和装饰元素,展现了严谨的古典主义风格。
三、自然主义园林1.中国: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自然主义园林强调“自然”与“天人合一”。
此类园林以模仿自然景观为主,强调山水意境,如江南的私家园林。
2.西方:18世纪的英国,自然主义园林开始盛行。
设计师追求表现自然的野趣,运用自然的植物和蜿蜒的小径,如风景园。
四、规则式园林1.中国:虽然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风格为主,但也有一些规则式园林作品,如北京的故宫御花园和河北的避暑山庄等。
这些园林以建筑群和规则式水池为主要特色,强调秩序和严谨。
2.西方:欧洲的规则式园林在17世纪和18世纪最为盛行。
设计师运用轴线、对称和严格的几何图形来组织景观元素,如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和美国的梅尔公园。
五、现代园林艺术1.中国:20世纪以后,中国的现代园林艺术逐渐发展起来。
设计师开始关注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注重绿色生态和人性化设计。
东西方园林之差异
东西方园林设计之差异一.西方园林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
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
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
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
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
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
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
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
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
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
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
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
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
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
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
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
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中西方园林
中西传统园林设计思想之“和”
一、场地设计之“和” 中、西方在传统园林的场地精神之“和”体现如下三点: 第一:场地的选择:首先,都必须选择一块健康的场地,都关注场地内的小气候是 否适宜人居住,都关注水源的来龙去脉和质量。其次,都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场地。 第二:场地的分析:首先,都关注场地原本的特征,中国因地势的高低来安排山和 洼因形就势,意大利因为多在山坡和丘陵上场地不平,因此都是形成了台地园,而 意大利园林传到法国却变成平坦的铺展开来的园林形式,这和法国地势平坦不无关 系。其次,巧与借景,中国传统园林常把墙外的远山、塔等风景借到墙里,而西方 会把园林外的鲜花盛开的草地、开阔的田野、广阔的海洋等景色收入眼底,同时园 林建筑常常建在山坡上,从远处看别墅园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景色。 第三场地改造:因为任何一块场地都不会十分完美,因此中、西方都会对场地进行 改造,只是改造的程度不一致。中国基本上的依循自然规律来改造,例如水往地处 流,则会在低洼处挖池造湖。而西方园林建设的时候大多数也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和 法则,但也会为了园林设计的需要运用工程手段来改造场地内的环境。
中西皇家园林的比较:颐和园与凡尔赛宫
该宫占地面积 110 公顷,其中园林面积占 100 公顷,建筑面积为 11 公顷, 其布局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在 3 千米长的 中轴线上,雕像、喷泉、花圃、草坪、廊柱 被设计得错落有致。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 密、协调。正宫为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 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为园林的主体,起着统帅园林的作用。
中西传统园林设计思想之“不同”
二、造园形式之“不同” 造园要素“不同” 雕塑与假山
中国的假山和西方的雕塑虽然都是人作,但差异可谓是泾渭分明。前者叠的是“宛若天开”的自然境界,或峰或谷、
《中西方园林史》课件
3. 多彩:以花卉为主体,强调色彩的对比和变 化,创造出美感的艺术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中西方园林的审美观念比较中国园林
现代西方园林
中华园林以禅意为根,中国园林 将人们与自然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现代性的西方园林强调感觉和视 觉上的震撼,注重场地功能和实 用性。
中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对比
中国园林设计理念
1. 借景:在园林中把外部的景色借入,起到延 伸空间的作用。
2. 留白:强调留白与暗示,让人在留白中产生 联想和想象。
3. 愚公移山:表达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屈 不挠地去实现梦想的精神。
西方园林设计理念
1. 对称:在设计上对称是一种美感表现,是建 筑和园林装饰艺术上的重要手法。
今日之中西园林艺术各自发展,但更加重要的是各自取长补短、相互砥砺、融合发展。
美国城市公园
新兴国家园林的代表,多是城市 的绿洲
中西方园林的异同点
1
风格特点
2
中国园林:融入了哲学思想,强调构建
意境;
西方园林:强调自然生态,注重设计与
3
装饰。
修建目的
中国园林:以自然、神秘、韵律美为目 的。 西方园林:以高度的文化修养为目的。
节点表达
中国园林:用建筑元素和景致景观来表 达节点; 西方园林:注重运用动态元素,如喷水 池、音乐喷泉等来表现节点。
《中西方园林史》PPT课 件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人类的园林文明与智慧,中西方 园林艺术于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形成和发展,其间蕴涵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人 文精神和审美理念。本课时将会介绍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史,并重点探讨两种 园林艺术的异同点,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解析,更好地了解与感受中西园林 艺术之美。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对比性和差异性
意境表达
西方园林景观注重形式美,通过几何形状、对称布局等手 法营造出一种肃穆、规整的氛围。而中式园林则更注重自 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强调与自然 的和谐共存。
中式园林常常运用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通过借景、 框景、对景等手法,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而西方 园林则更注重雕塑、喷泉等人工装饰,强调对自然的改造 和征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园林景观 设计更加注重生态优先,强调绿色、 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未来展望
地域特色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域特色 成为园林景观发展的重要方向, 将地域文化、历史、自然等因素 融入景观设计,形成具有地域特
色的园林景观。
人文关怀
园林景观设计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创造宜 人的空间和环境,让人们在景观
互相借鉴
中西方园林景观在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互相借鉴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 推动世界园林景观的创新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 对比性和差异性
目录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与风格对比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与水景处理差
异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意境表达与实用性考量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
历史背景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园林出现,以实用性为主,多用于果 蔬种植和放牧。
中世纪时期
修道院园林兴起,强调自然与人工的 分离。
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时期
园林走向成熟,追求形式美和人 文精神。
18世纪至今
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极简主义 园林相继出现。
西方园林史一整套完整
3.做工精细,整体协调。
泰姬陵旳平面图
泰姬陵。轮廓丰富旳白色建筑在蓝色天空旳烘托下显得十分庄重,水中 倒影加强了空间旳深度
左:中轴线条形水渠
右:主体建筑入口
泰姬陵前规则式绿地
中心大水池
陵墓主体建筑
侧面翼殿
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苑夏花园喷泉林荫道
国王厅建筑内部精美细致旳墙面装饰
吉纳拉里弗园(Generalife)
• 为西班牙另一种宫廷花园。意为“Garden of the Architect”(建筑师旳花园)。
1.比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苑高出50m,能够
纵览周围景色。
2.进入主庭园之前,有一长条形多姿多彩旳条形花 园。
四十柱宫与周围旳庭园
波斯王之庭旳凉亭
伊斯兰园林中常以十字型水渠将庭园提成四块,中心为方形水池,布局 简洁大方
栅栏和花窗
西班牙伊斯兰历史
• 公元723年阿拉伯人与摩尔人(阿拉伯人与 北非游牧部落柏柏尔人)经过地中海南岸 侵入西班牙,占领了比利牛思半岛旳大部 分。
• 13世纪末,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大致完毕。 阿拉伯人剩余半岛南部旳格拉那达王国。
• 波斯园林与伊甸园传 说模式有关。
1.十字形水系布局。如 ‘伊甸园’分出旳四 条河。
2.有规则旳种树,在周围 种植遮荫树林。
3.栽培大量香花。
4.筑高围墙,四角有了望 守卫塔。
5.用地毯替代花园。
波斯旳挂毛毯
16世纪,伊斯法罕(Isphahan)城中所建旳“四庭园大道”
“四庭园大道”中旳宫殿建筑“四十柱宫”旳门廊
尼夏特园
左:夏利马园平面
浅谈从中西方古代造园史对中国园林艺术设计的影响
浅谈从中西方古代造园史对中国园林艺术设计的影响从中西方古代造园史对中国园林艺术设计的影响介绍: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的审美追求。
而对中国园林艺术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的源头之一,就是从中西方古代造园史中吸取的经验与技巧。
本文将浅谈从中西方古代造园史对中国园林艺术设计的影响。
一、中西方古代造园史的概述中西方古代造园史是指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园林艺术方面的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园林以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为主,以山水园林和庭院园林为主要形式。
而古代西方园艺的发展始于希腊罗马时期,并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启蒙时期等重要时期。
二、中西方古代造园史的交流与影响1. 古代中国园林设计对西方的影响古代中国园林设计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如亭台楼阁、山水画意境、假山石景等,对西方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园林师借鉴了中国的山水画理念,通过植物、道路和水体的布局,打造出具有浓郁东方韵味的园林景观。
2. 西方古代造园史对中国园林艺术设计的影响西方古代造园史中的一些设计理念和技术,如对称美、透视法、景观塑造等,对中国园林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其中,对称美的运用让中国园林更加匀称美观;透视法的应用使园林中的景观更加立体生动;景观塑造技术则让中国园林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层次感。
三、中西方古代造园史对中国园林艺术设计的启示1. 注重与自然的和谐中西方古代造园史教导我们,在园艺设计中,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选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表现手法,而西方园艺则追求与自然的合一。
2. 突出人文价值中西方古代造园史都注重突出园林中的人文价值,体现主人家庭的品味和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设计注重表现主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素养,西方园艺则注重表达主人的个性和审美追求。
3. 多样性与创新中西方古代造园史都强调园林设计的多样性与创新。
无论是中国的庭院园林还是西方的宫廷园林,都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和造景元素创造出不同的场景和意境。
中西方园林史论文
基于比较视角的中外园林景观分析摘要:从中西方的园林发展史中来观望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不同点,主要从园林的文化、布局、建筑以及中西方在游览园林过程中的审美差异来突显出中西方园林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园林、历史文化、差异正文: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关于美的思辩,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
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
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
我们很难分出中法园林孰高孰低,现在就从比较的视角对中西方园林景观做出一个浅析。
中西方园林体系概述东方体系: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
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的修建。
王维的诗画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这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结合的宅院也贯彻了这一思想。
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图1 中国古典园林图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桥西方体系: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中西方园林史-52页PPT资料
公元十五世纪
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
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几个伊斯兰王国直到十五世纪才被西班牙的天主教政 权统一。由于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安定局面,园林艺术得以持续的发展伊斯兰传统并吸 收罗马的若干特点而融冶与一炉。格拉那达的阿尔罕伯宫即为典型的例子。这座由许 多院落组成的宫苑都位于地势险要的山上,建筑物除居住用房外大部分马蹄形券洞甚 至可以看到苑外的群峰。再加上穿插引流的水渠和水池,整座宫殿充满了“绿洲”的情 调。宫内园林以庭院为主,采取罗马宅院四合庭院的形式,其中最精彩的是拓溜园 (C out of Myriles )和狮子院( Court of Lions )。拓溜园的中庭纵横一个长方形水 池,两旁是修剪得很整齐的拓榴树篱。水池中摇曳着马蹄形券廊的倒影,显示一派安 详的安谧亲切的气氛。方整宁静的水面与暗绿色的树篱对比着精致繁荣,色彩明亮的 建筑雕塑,又予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狮子院四周均为马蹄形券廊,纵横两条水渠 贯穿全院,水渠的交汇处即庭院的中央有一个的喷泉,它的基座上雕刻着十二个大理 石狮像(伊斯兰教的教规禁止以动物作装饰题材,这十二个狮像是后来加上去的)。 阿尔罕伯拉宫的这种理水手法给予后来的法国园林以一定程度的启示。
2、罗马别墅花园
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 Villa Garden )和宅园这两类,
别墅园的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包括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
树林。当时的一位官员和著作家的 Pliny 对此曾有过生动的描写:“别墅园林之 所以怡人心神,在于那些爬满常春藤的柱廊和人工栽植的树丛;晶莹的水渠两 岸缀以花坛,上下交相辉映。确实美不胜收。还有柔媚的林荫道、敞露在阳光 下的洁池、华丽的客厅、精制的餐室和卧室 ……. 这些都为人们在中午和晚上提 供了愉快安谧的场所。庞贝( pompei )古城内保存着的许多宅园遗址一般均为 四合庭院的形式,一面是正厅,其余三面环以游廊,在游廊的墙壁上画上树木、 喷泉、花鸟以及远景等的壁画,造成一种扩大空间的感觉。
西方园林发展的脉络
西方园林发展的脉络西方园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主要的发展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在中世纪,园林被用作教堂和修道院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培育草药和蔬菜,以及提供场所供僧侣们进行沉思和祈祷。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将园林视为艺术的一部分,通过规划和设计来展示他们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这一时期,意大利成为园林艺术的中心,被认为是西方园林设计的起源地。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以对称和几何形状的设计为特点。
这种设计风格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秩序和对称性的追求,以及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借鉴。
意大利的园林还以纪念性和象征性的元素为主,例如雕塑和喷泉。
随着文艺复兴的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园林设计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
法国的园林设计在17世纪时达到巅峰,以凡尔赛宫的花园为代表。
这些巨大的花园以庄严的几何形状、宏伟的宫殿和雕塑为特点,凸显了国家的权力和财富。
18世纪,英国的园林设计开始崭露头角。
英国的园林设计强调自然风景的保护和再创造,强调景观的变化和不规则性。
著名的英国园林设计师包括威廉·肯特和蒂奥菲尔斯·尤斯顿。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园林设计逐渐转向城市和工业化地区。
公园和城市绿化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缓解城市环境问题。
巴黎的卢浮宫花园和纽约的中央公园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总而言之,西方园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主要的发展发生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从意大利的对称几何设计到法国的巨大花园,再到英国强调自然风景的设计,园林设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示了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设计逐渐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方园林设计理念比较
地 面 积 约 4 1h 不 包 括 管 理 、 圃用 地 约 0 6 m ) 明 正 德 . m ( 花 .7 h 。
四年 ( 公元 10 5 9年 ) 由御史 王献 臣始 建。在 以后 的几百余 年 问, 欧洲夹竹桃 和棕树 。多为绿 篱环绕 草坪 的形 式 , 间有 时 其 屡易其主。拙政园是 中国古典 园林 四大园林之一 , 代表了中国古典 檬树 、 勒诺 特尔 使用绿 篱来 雕刻 种种 图案 , 形 园林的最高成就 , 对于后世园林的发展也起 到了很大的推 动作用。 种些 花草 。在此基础上 ,
・3 9 ・ 4
中 西 方 园 林 设 计 理 念 比 较
张
摘
程
要: 针对法国凡尔赛宫和 中国拙政园 园林 形式的不 同, 从地 形要素 、 水体要 素、 物要 素、 品要素 四个 方面进行 了 植 小
比较 , 园林 和 城 市之 间 的 关 系进 行 了分 析 , 结 出 中西 方 各 自不 同 的造 园理 念 。 对 总 关键词 : 园林 , 园理 念 , 素 , 化 造 要 文
风格 , 达到路易十 四的要求 , 直尺 与圆规勾 绘 了一幅美 丽 的蓝 用
拙政 园植物造 景体 现 了东方造 园思想 对 自然的追 求 。拙政 图, 而不是根据场地 的地形地 貌着 手考 虑 , 就导 致建设 时要 耗 园植物造 景形式虽然灵 活多变 , 这 主要原则 是模仿 自然 , 由人作 , 虽 费 大 量 的 人力 、 力 来 完 成 前期 的 场 地 平 整 工 作 。 因 此 , 在 看 宛 白天 开 。其 分 为 点 景 孤 植 和丛 植 两 种 。拙 政 园 海 棠 春 坞 、 兰 物 现 玉 到的凡尔赛宫建筑 布局 严密 、 协调 。正 宫东 西走 向 , 两端 与南 宫 堂等小庭 院都注重 对植 株单体 的审美 , 自然之 奇为 主 , 不会 以 决 和北 宫 相 衔 接 , 成对 称 的几 何 图 案 。 形 试 图将植 物修 剪成 几何 形状 , 因为这 样有 违顺应 自然 的造 园理 拙政 园全 园总面积为 4 1h 是 坐落在 苏州 城 中的一座 大 念 。丛植在拙政 园这种 大尺度庭 院 中应 用较 为, 泛。拙政 园 中 . m , 型宅 园, 园地 近似 多转角 的类 方型。它分 为西 、 、 三部分 。高 的植物造景不仅常成 为景 点主题 , 注重文 学性对 景观 的提 升, 中 东 还 差较小 , 只在中部 的大 水池 中垒 山石构 筑成东 、 两个 岛 山。西 把 植 物 造 景 提 升 到 文 化 的层 次 。 例 如 拙 政 园 中 不 仅 多 设 “ 香 云 西 雪 部补 园也有一座假 山, 但都体量较小 , 5r 6i 。可见拙 政 蔚” 听雨轩” 海棠春坞 ” 远香 堂” 留听阁” 约 n~ n高 “ “ “ “ 等以植物造 景为主 园的地形原本乎坦 , 中国古 代的 匠人有 意为之 , 目的是 营造 题 的 景 点 , 是 其 而且 植 物 景 观 经 过 诗 词 的 润 色 , 加 具 有 意 境 。这 也 更 山石要素使地形要素更为丰富些 。 体现 了中国古典造园源于 自然 、 高于 自然 的意境追求 。
中西方景观设计理念比较——中西方园林设计分析
等 。欧 洲 几 何 图 案 形 式 的 园林 风 格 就 在 这 种 “ 理 ” 学 思 唯 美
想 的影 响 下形 成 了 。 与 西 方 不 同 , 国古 典 园 林 是 滋 生 在 中 国文 化 的肥 沃 土 中 壤 中 , 深 受绘 画 、 词 和 文 学 的 影 响 。 由于是 诗 人 、 家 的 并 诗 画 直 接 参 与 , 国 园林 从 一 开 始 便 带 有 诗 情 画意 的 浓 厚 色 彩 。 中 中 国古 代绘 画 理 论 著 作 十 分 的 广博 。 当 时 的 绘 画 理 论 对 于 造 园起 了很 多 指 导 作 用 。 以 自然 山 水 为创 作 的楷 模 , 强调 不
宝 贵 的 历 史 文 化 遗 产 。 它 记 载 了 我 们 的 祖 先 在 漫长 的 岁 月
2中国 园林 与 西 方 园 林 的 区别
西 方 园 林 , 埃 及 、 腊 、 马 起 到 1 纪 英 国 风 景 式 从 希 罗 8世
园 林 产 生 以前 . 本 上 以 规 则 式 园林 为 主 , 中 以 文 艺 复 兴 基 其
i品和便于运输等为 目的 。国际市场上 出现 的“ 过分包装 ” 现
象 超 出 了包 装 功 能 要 求 和 设 计 需 要 , 但 浪 费 资 源 、 重 环 不 加 境 污染 , 且 会 因包 装 成 本 的提 高 而 影 响 国 际竞 争 力 。 约 、 而 节 简 化包 装 可 以通 过 改 进 设 计 和采 用 新 技 术 来 实 现 。
从 世 界 园 林 史 可 以看 出 各 种 园 林 形 式 都 不 可 避 免 地 遵 循着发展 、 熟 、 落的轨迹 , 成 衰 园林 风格 与 样 式 的 形 成 也 是
学、 思 上 分 不 是 物 还 唯 论 分 美学 想 来 析。 论 唯 论 是 心 都十 强
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
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园林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
要探求园林的发展,就必须针对园林背后蕴涵着的文化精神及思想基础进行探讨。
先将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园林名称在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用过不同的名称。
中国殷周时期和西亚的亚述,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
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等。
“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
”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二、园林功能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
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
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
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三、园林开发方式从开发方式上说,园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原有自然风致,去芜理乱,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布置园林建筑,不费人事之工就可形成的自然园林。
如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将私家别墅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可称为山林别墅;如湖南大庸县的张家界、四川松潘县的九寨沟,具有优美风景的大范围自然区域,略加建设、开发,即可利用,称为自然风景区;如泰山、黄山、武夷山等,开发历史悠久,有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宗教艺术等内容的,称为风景名胜区。
西方园林史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园:建筑都是因其具体的山坡地势而建的,因此它前面能引出中轴线开辟出一层层台地,分别配以平台、水池、喷泉、雕像等;然后在中轴线两旁栽植一些高耸的植物如黄杨、杉树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来自百度)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始于意大利。
14、15世纪,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反映自身利益和要求,提出人文主义思想体系。
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对。
科学、文学、艺术热情高涨。
文艺复兴初期以佛罗伦萨为中心。
美第奇家族起主要推动作用,是初期那些著名庄园的拥有者。
实例:1.卡雷吉奥庄园(Careggio)美第奇家族所建第一座庄园建筑仍有中世纪风格设计者:米切罗兹(Michelozzo)2.卡法鸠罗庄园(Cafaggiolo)设计者:米切罗兹(Michelozzo)建筑仍有中世纪风格3.费索勒的美第奇庄园设计者:米切罗兹(Michelozzo)特征:建筑风格尚保留一些中世纪痕迹,建筑和庭院比较简朴大方,喷泉、水池常作为局部中心,且常与雕塑结合,水池形式比较简洁,绿丛植坛是常见装饰,图案花纹很简单。
造园显著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出于对植物本身的兴趣来栽培各类植物,从园艺的角度来观赏植物,而中世纪的人们一般是根据实用的需要在园内栽培植物。
此外,这一时期由于对植物学的兴趣浓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用于科研的植物园。
(帕多瓦植物园,比萨植物园)文艺复兴中期(鼎盛期)以罗马为中心,有罗马教皇创造。
布拉曼特(作品:贝尔维德雷园)创造发展起一种平台建筑式造园样式,是意大利造园史上的一个转变时期,他可以说是罗马台地园的奠基人。
实例:1.玛丹庄园(Madama)意大利台地园典范拥有者:美第奇家族,教皇克莱门七世设计师:拉斐尔这个庄园课本上属于中期,另一本书上属于初期2.法尔纳斯庄园(Farnese)又名卡普拉罗拉庄园拥有者:红衣主教法尔纳斯(保罗三世)设计师:维格诺拉3.埃斯特庄园(Este)水景(百泉台等)拥有者:红衣主教埃斯特设计师:利戈里奥(维格诺拉弟子)和水利工程师奥利维尔利4.兰特庄园(Lante)拥有者:红衣主教甘巴拉设计师:维格诺拉5.卡斯特罗庄园(Castello)拥有者:美第奇家族后裔设计师:特里波洛6.波波利园(Boboli)拥有者: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最大的一座庄园设计师:特里波洛+阿曼纳蒂+ 本塔伦提特征: 台地园,有明确中轴线,整体协调统一,理水技术娴熟(如水剧场、水风琴等)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风格)16世纪末-17世纪巴洛克艺术繁琐的细部装饰,喜欢运用曲线实例:1.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Aldobrandini)拥有者:阿尔多布兰迪尼设计者:波尔塔+水工程丰塔纳&奥利维尔利2.伊索拉*贝拉庄园(Isola Bella)设计者:丰塔纳等3.奥尔西尼庄园充满幻想与怪异之物的巴洛克时代最后的写照意大利台地式造园特征:1.庄园大都建在郊外的丘陵山地上,形成一层一层露台,严格的规则对称格局2.以建筑为中心,其中轴线为园林煮粥,向外逐渐减弱其严谨规整性3.采用台地园结构,各种形式的挡土墙,台阶,栏杆等应运而生。
西方园林发展史
西方园林发展史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两个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创造和规划园林,以展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以下是对西方园林发展史的详细介绍: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公元5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园林的起源地。
古希腊人通过建造神庙和竞技场等建筑,展示了他们对秩序和几何学的热爱。
在园林方面,他们注重植物的配置和空间的规划,追求和谐与平衡。
古罗马时期,园林中开始出现喷泉、雕塑和装饰性建筑,表现出对装饰和辉煌的追求。
2.中世纪时期(约公元5世纪-14世纪)在中世纪时期,欧洲出现了教会园林、城堡园林和庄园园林等不同类型的园林。
这些园林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例如,教会园林通常包括草药园和果园,以提供医疗和食用植物。
城堡园林则注重防御功能,包括高墙、塔楼和壕沟等设施。
庄园园林则是为了展示贵族的地位和财富,以华丽的装饰和建筑为主要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古典主义美学,强调秩序、平衡和对称。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园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它们以台地园为主要特点,通过设置层层叠叠的花园和草坪,展示出一种有序而典雅的美。
4.巴洛克时期(约公元17世纪-18世纪)巴洛克时期是西方园林的一个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时期。
巴洛克园林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感官的体验,通过使用夸张的装饰、大规模的排场和强烈的对比来创造出激动人心的效果。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它通过宏大的规模、复杂的结构和华丽的装饰展现了巴洛克园林的特点。
5.现代时期(约公元19世纪至今)现代时期是西方园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以及生态环保的概念。
现代园林的设计风格多样,包括极简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材料和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中。
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西方园林史
制作人:xxxxxx
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西方园林史
西方古典园林发展 时期:十八世纪以前,包括十八世纪
西方现代园林 时期:十八世纪以后
西方古典园林发展
1、古代时期西方园林
2、中世纪时期西方园林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花园
4、17世纪法国古典式园林
5、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图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花园
产生背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人们的思 想从中世纪宗教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上帝的禁锢,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能 力和创造力。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达到极盛时期,特别是古希腊的建 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人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 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
2)造园家及其造园思想,典型代表有布里奇曼、肯特和布朗。
布里奇曼——英国由规则式花园艺术转向风景式造园的开创者
斯陀园是整形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之 间的过渡状态的代表,被称之为“不 规则化园林”
斯陀园
肯特——18世纪后半期风景式庭园进入全盛期的先导者
特点: 抛弃了规则形式,走向非规则形式。 从不完善的造园理论中建立起较完整的体系,发现越过绿篱的所有自然界 都是庭园。 在他的成名作契斯维克别墅园中,大量运用了自然式手法,园林中有形状 顺应自然的河流和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的树木,并在规则划分的 地块中间修建了弯曲的小径。
Thank yo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布朗——自然风景学派创始人 布朗1715年出生于一个园林世家,他的一生都就此和园林结缘。他选择成 为蔬菜园艺家,后到伦敦学习建筑,随后又转为风景园林师。家庭的熏陶,对 蔬菜园艺和建筑的学习,使布朗成为第一个职业造园师。
最全西方园林史资料集全
西方园林史西方造园史分六个时期:一、古代造园(详细)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详细)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详细)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详细)五、18、19世纪的英国造园(详细)六、美国园林一、古代造园(一)古埃及(详细)西方文化最早策源地,有文字记载)(二)巴比伦(详细)(悬园)(又称空中花园)(三)波斯(详细)(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四)希腊(详细)(五)古罗马(详细)(一)古埃及 1、气候干旱2、庭园的兴建(主要为宅园)——第四王朝时代开始(1)行列式、整齐式格局(2)多矩形,绕以高垣(3)前面装饰,后面园艺(4)下沉园(三)波斯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天堂园”、“田字园”1、“天堂园”——公元前5世纪,四面有墙与外面隔绝2、“田字园”——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8世纪3、西方规则式庭园布置的开端(四)希腊 1、柱廊园 2、继承波斯“田字园” 3、有林荫小道,为“绿廊”(五)古罗马 1、大规模庭园2、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数为万物之体”认为黄金分割率最符合美学原则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中世纪:从罗马帝国崩溃——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以前1、城堡式庭园(庄园)(图)2、寺庙式庭园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1、历史背景2、文艺复兴时的庄园文艺复兴中心城市——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3、意大利台地园的风格特点意大利——在欧洲大陆一个半岛上,冬寒夏闷热潮湿如:美提契庄园、兰台庄园、加佐尼庄园(巴洛克式庄园(1)采用整形式格局和天然风景结合A:地形B:理水 C:风景透视线(2)多种理水形式的运用3)整形格局的植物配置(多用整形修剪的常绿灌木,极少色彩明亮花卉)A:整形式植坛——模纹绿丛植坛(黄杨)B:绿篱C:行列式种植D:树丛(4)台地的设计 A:式样和变化多重多 B:因主题、地形而异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备注:平常所说法国园林指——17世纪下半叶以后的古典造园(一)法国传统造园的两大特征 1、森林式栽植方式 2、河渠湖池理水方式(二)17世纪勒诺特式造园风格特点1、代表作——“孚”苑凡尔赛宫(图)2、凡尔赛宫主题思想——表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采用完整的轴线系统3、总的追求——和谐、丰富、典雅、庄重4、勒诺特式——勒诺特创作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史》课程考试颐和园评述颐和园简介: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历史沿革: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古树名木1600余株。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
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
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
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
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
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
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
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
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世界遗产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万寿山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
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
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
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
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
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
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
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
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
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
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
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
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
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东宫门仁寿殿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
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
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
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
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
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
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
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
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乐寿堂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
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
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
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
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
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
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
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一座颐和园就是当时观念中的一个世界,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中国园林的魅力。
是理念与理法对现代人的启示;是不足与糟粕给现代人以警示。
我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手法在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建造手法与现代社会人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现代社会人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因此,古典园林的建造手法对我国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颐和园属于皇家园林,其特点就是气势宏伟、规模庞大、富丽堂皇等。
因为古代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园林的整体设计和建设都要能够凸显皇权的象征。
这些庞大的园林设计对施工的要求相对较高。
其建设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二是在园林建设中采用园中套园的建设手法,这一布局方式来自于皇帝的封建意识。
他们要看尽人间美景,就将天下名景名园搬到苑囿中来,以便就近游赏;三是比较重视富丽多彩的华丽色彩的运用;四是设计和建造的意境深远,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者多为文人骚客,任何景点的建造都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情感融入景观之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
最关键的工作还是对选择场地的勘察,并对勘察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任何场地的选择都具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时代的精神内涵,园林建设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一方面需要展现场地所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另一方面还需要展现所出地区的人文特性和精神文化特征,只有因地制宜,实地勘察。
精心分析才能够把握园林设计的整体特性。
无论多么完美的设计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五木之本,闭门造车式的园林设计已经被时代所舍弃,颐和园强调的是和谐,因地制宜等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的园林建设中还是必须用的方法。
只有进行实地的勘察、精心地分析,充分利用场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和当地的人文精神特性,才能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独特的园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住宅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居住小区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重视。
园林风格设计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规划设计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现代小区生活空间,小区中的园林设计对城市的整体面貌和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在环节人们的生活压力,疏散心情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要力求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注重模仿自然界的山水,以“咫尺”塑造“自然”,展现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