幂的运算总复习汇编

幂的运算总复习汇编
幂的运算总复习汇编

幕的运算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一、同底数幕的乘法

1. 同底数幕的乘法

同底数幕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公式表示为:a m G n二a m+n(m、n都是正整数)

2. 同底数幕的乘法可以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幕相乘,即

a m a n a m n p(m n p都是正整数)。

注意点:

(1)同底数幕的乘法中,首先要找出相同的底数,运算时,底数不变,直接把指数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积的指数?

(2)在进行同底数幕的乘法运算时,如果底数不同,先设法将其转化为相同的底数,再按法则进行计算.

二、幕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1. 幕的乘方

幕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公式表示为:(a m)n=a mn(m, n都是正整数).

幕的乘方推广:[(a m)n]p= a mnp(m, n,p都是正整数)

2. 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幕相乘.

公式表示为:(ab)n =a n b n(n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推广:(abc)n =a n b n c n(n是正整数)

注意点:

(1)幕的乘方的底数是指幕的底数,而不是指乘方的底数.

(2)指数相乘是指幕的指数与乘方的指数相乘,一定要注意与同底数幕相乘中“指数相加”

区分开.

(3)运用积的乘方法则时,数字系数的乘方,应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出结果.

(4)运用积的乘方法则时,应把每一个因式都分别乘方,不要遗漏其中任何一个因式.

三、同底数幕的除法

1. 同底数幕的除法:同底数幕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公式表示为:a m「:一a n=a m"(a = 0, m、n是正整数,且m ? n)

同底数幕的除法推广:a m“a n'a p=a m*(a7 mn p, m n、p是正整数

2. 零指数幕的意义: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幕都等于1:用公式表示为:a0 =1(a = 0)

3. 负整数指数幕的意义: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n是正整数)次幕,等于这个数的n次幕的倒数.(先进行幕的运算然后

1

直接倒数):用公式表示为:a^二—n(a = 0, n是正整数)

a

勾股定理全章复习与小结

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与复习 一、课件说明 本课是对全章知识的回顾和复习,通过知识整理,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体会勾股定理在距离(线段长度)计算中的作用,理解勾股定理与它的逆定理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综合运用这两个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入其逆定理,弄清两定理之间的关系。 2、回顾本章知识,在回顾过程中主动构建起本章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 1、} 2、复习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思考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发现证明和应用过程,体会出入相补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恶劣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学习重点: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

问题1 如图,这是矗立在萨摩斯岛上的雕像,这个雕像给你怎样的数学联想(出示图形) (背景介绍:我们知道,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在西方,勾股定理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他的家乡建了这个雕像.) (二)层层提问,讲练相融 追问1 在本章我们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一个重要的定理,你能叙述这个定理吗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 知识点一:勾股定理的运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 基础练习1 在Rt△ABC中,已知a=1,b=3,∠B=90°,则第三边c 的长为. ' 变式在Rt△ABC中,已知a=1,b=3,则第三边c的长为. 温馨提示:求第三边时应看清题目中所说的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如果题中没有说明,则应分两种情况求. 2.未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则一般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 基础练习2 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 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 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A.8 m B.10 m C.12 m D.14 m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第18章 勾股定理复习 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 4()2 ab b a c ?+-=,化简可证. c b a H G F E D C B A 方法二: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 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 2S 222 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a b c c b a E D C B A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 在ABC ?中,90C ∠=? ,则c ,b = ,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 、利用勾股定理作长为 的线段 作长为 、 、 的线段。 思路点拨:由勾股定理得,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等于,直角边为 和1的直 角三角形斜边长就是,类似地可作 。 作法:如图所示 (1)作直角边为1(单位长)的等腰直角△ACB ,使AB 为斜边; (2)以AB 为一条直角边,作另一直角边为1的直角。斜边为 ; (3)顺次这样做下去,最后做到直角三角形,这样斜边 、 、 、 的长度就是 、 、 、 。 举一反三 【变式】在数轴上表示的点。 解析:可以把 看作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 为了有利于画图让其他两边的长为整数, 而10又是9和1这两个完全平方数的和,得另外两边分别是3和1。

勾股定理典型题总结(较难)

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证明与拓展 模型一 . 图中三个正方形面积关系 思考:如下图,以直角三角形a 、b 、c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半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上述四种情况的面积有和关系? 例1、有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如图1),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生出了4个正方形(如图2),如果按此规律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在“生长”了2017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是 . 变式1: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1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1. 21,1. 44,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1234S S S S ,,,,则41S S =______.

变式2: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C +∠DCB =90°,且BC =2AD ,以AB 、BC 、D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若S 1=3,S 3=9,求S 2. (变式2) (变式3) 变式3:如图,Rt △ABC 的面积为10cm 2 ,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B ,BC ,AC 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难题)如图,是小明为学校举办的数学文化节设计的标志,在△ABC 中,∠ACB = 90°,以△ABC 的各边为边作三个正方形,点 G 落在 HI 上,若 AC +BC =6,空白部分面积为 10.5,则阴影部分面积 模型二 外弦图 D C B A 内弦图 G F E H 例题2.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大会于2002年8月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13,每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和是5。求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幂的运算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幂的运算(一)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初一下学期数学第八章第一课时的内容,所用教材为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同底数幂的推导法则,会用同底数幂的法则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探究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让学生体会从一般到特殊,以及从特殊 到一般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难点:会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幻灯片,引出问题: 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计算机每秒可进行2.57×1015 次运算,问它工作一个小时(3.6 ×103s)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2、提问温故:①什么叫乘方? ②乘方的结果叫做什么? 3、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2.57× 3.6×103×1015=9.252×? 4、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到底是多少,通过今天的学习——同 底数幂的乘法,相信大家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8.1,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1、试一试(根据乘法的意义)

定义:底数相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幂相乘成为同底数幂的乘法。 22 × 23=(2 ×2 ) ×(2 ×2 ×2) (乘方的意义) = 2 ×2 ×2 ×2 × 2 (乘法结合律) =25 (乘方的意义) 前面的例题:1015×103=(10 ×· · · · · ×10) ×(10×10 ×10) 15个10 = 10 ×· · · · · ×10 18个10 =1018 思考:观察上面的两个式子,底数和指数有什么关系? 2、怎么求a m· a n(当m、n都是正整数): a m·a n =(aa…a)(aa…a)(乘方的意义) m个a m个a = aa…a(乘法结合律) (m+n)个a =a m+n(乘方的意义) 3、通过上面的例子,你能发现同底数幂相乘有什么规律吗?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4、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运算性质1):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a m· a n = a m+n (当m、n都是正整数) (三)、逐层推进,巩固新知 本节课学习的幂的运算法则1只使用于同底数幂相乘,不能乱用,用该法则需要判断两点:

勾股定理思维导图题型总结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那么a 2+b 2=c 2 我国古代学者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 要点诠释: 2、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 ,则c ,b , a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及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3: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 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 14()2ab b a c ?+-=,化简可证. 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及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及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 1 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 2 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c b a H G F E D C B A a b c c b a E D C B A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弦 股 勾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 ∠=?,则c, C b,a=)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2)验证c2与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2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 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4: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规律方法指导 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相互转化证明的。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题目。 3.勾股定理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弄清谁是斜边谁直角边,这是这个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易犯的主要错误。 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 ,b ,c 有下列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该逆定理给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5.?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主要是进行代数运算,通过学习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5: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 4()2 ab b a c ?+-=,化简可证. c b a H G F E D C B A

勾股定理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

第一章勾股定理 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面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知识,并能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因而学生已经具备解决本课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证明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希望老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老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实际操作,使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但对于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可能部分同学会有一些困难. 二、教学任务分析 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理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学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勾股定理也是后续有关几何度量运算和代数学习必要的基础,具有学科的基础性与广泛的应用.

本课时教学是复习课,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并强调同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感受数学的美,以提高学习兴趣.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让学生回顾本章的知识,同时重温这些知识尤其是勾股定理的获得和验证的过程,体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 ②在回顾与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 ③在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带来的无尽的乐趣.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再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验科学给人来带来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知识结构梳理;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第四环节:拓展提升;第五环节:交流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勾股定理,我们把它称为世界第一定理.它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已深有体验。首先,勾股定理是数形结合的最典型的代表;其次,了解勾股定理历史的同学知道,正是由于勾股定理得发现,导致无理数的发现,引发了数学的第一次危机,这一点,我们将在《实数》一章里讲到,第三,勾股定理中的公式是第一个不定方程,有许许多多的数满足这个方程,也是有完整的解答的最早的不定方程,最

幂的运算 小结与思考

幂的运算的小结与思考 一、系统梳理知识: 幂的运算: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同底数幂的除法:(1)零指数幂 (2)负整数指数幂 请你用字母表示以上运算法则。你认为本章的学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二、例题精讲: 例1 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成立: ①(-x)2=-x2, ②(-x3)=-(-x)3, ③(x-y)2=(y-x)2, ④(x-y)3=(y-x)3, ⑤x-a-b=x-(a+b), ⑥x+a-b=x-(b-a). 解:③⑤⑥成立. 例2 已知10m=4,10n=5,求103m+2n的值. 解:因为103m=(10m)3=43 =64,102n=(10n)2=52=25. 所以103m+2n=103m×102n=64×25=1680 例3 若x=2m+1,y=3+4m,则用x的代数式表示y为______. 解:∵2m=x-1, ∴y=3+4m =3+22m. =3+(2m)2 =3+(x-1)2 =x2-2x+4. 例4设<n>表示正整数n的个位数,例如<3>=3,<21>=1,<13×24>=2,则<210>=______.

解 210=(24)2·22=162·4, ∴ <210>=<6×4>=4 例5 1993+9319的个位数字是( ) A.2 B.4 C.6 D.8 解1993+9319的个位数字等于993+319的个位数字. ∵ 993=(92)46·9=8146·9. 319=(34)4·33=814·27. ∴993+319的个位数字等于9+7的个位数字. 则 1993+9319的个位数字是6. 三、随堂练习: 1、已知a=355,b=444,c=533,则有() A.a<b<c B.c<b<a C.c<a<b D.a<c<b 2、已知3x=a,3y =b,则32x-y等于 ( ) 3、试比较355,444,533的大小. 4、已知a=-0.32,b=-3-2,c=(-1/3)-2d=(-1/3)0,比较a、b、c、d的大小并用“,〈”号连接起来。 练习P65 6 8 探究性学习: 在一次水灾中,大约有2.5×105个人无家可归,假如你负责这些灾民,而你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将他们安置好。 (1)假如一顶帐篷占地100m2,可以安置40个床位,为了安置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需要多少顶帐篷? (2)请计算一下这些帐篷大约要占多少地方?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富裕县逸夫学校任晓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体会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和三角之间的关系。 二、数学思考 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现合理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解决问题 1.通过探究勾股定理(正方形方格中)的过程,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2.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四、情感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适当训练,养成数学说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 步体验数学说理的重要性。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和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应用勾股定理时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设计思路】 本课时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探究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并强调同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感受到“无出不在的数学”与数学的美,以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一:了解历史,探索勾股定理 活动二:拼图验证并证明勾股定理 活动三:例题讲解,巩固练习

活动四:反思小结,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及目的:①通过多勾股定理的发现,(国外、国内)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兴趣。②观察、分析方格图,得到指教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③通过拼图验证勾股定理,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激发探究精神,回顾、反思、交流。布置作业,巩固、发展提高。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问题与情景 1、你听说过“勾股定理”吗? (1)勾股定理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 西方国家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2)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最早的一部《周髀算经》。书中记载有“勾广三, 股修四,径隅五。”这作为勾股定理特例的出现。 2、毕答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的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写特性。 (1)现在请你一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2)一般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二)师生行为 教师讲故事(勾股定理的发现)、展示图片,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引导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学生听故事发表见解,分组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分割、拼接、数格子的个数等等方法。阐述自己发现的结论。 (三)设计意图 ①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历史,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②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及探索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相 图 A B C A B C B C A

勾股定理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542501661.html, 勾股定理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基础知识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 2+b 2=c 2)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 B C ?中,90C ∠=? ,则22 c a b = +, 2 2 b c a = -,22 a c b =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则有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 (2)验证c 2与a 2+b 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 2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542501661.html, 3: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 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4: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规律方法指导 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相互转化证明的。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题目。 3.勾股定理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弄清谁是斜边谁直角边,这是这个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易犯的主要错误。 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 ,b ,c 有下列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该逆定理给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5.?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主要是进行代数运算,通过学习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5: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 14()2 ab b a c ? +-=,化简可证. c b a H G F E D C B A

幂的运算知识要点归纳及答案解析

幂的运算知识要点归纳及答案解析 【要点概论】 要点一、同底数幂的乘法特点 +?=m n m n a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要点诠释:(1)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底数可以是任意的实数,也可以是单项式、 多项式. (2)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特点, 即m n p m n p a a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 (3)逆用公式:把一个幂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同底数幂的积,其中它们的底数 与原来的底数相同,它们的指数之和等于原来的幂的指数。即 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要点二、幂的乘方法则 ()=m n mn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m n p mnp a a (0≠a ,,,m n p 均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 ()()n m mn m n a a a ==,根据题目的需要常常逆用幂的乘 方运算能将某些幂变形,从而解决问题. 要点三、积的乘方法则 ()=?n n n ab a b (其中n 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 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n n n n abc a b c (n 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n n n a b ab =逆用公式适当的变形可简化运算过程,尤其 是遇到底数互为倒数时,算法更简便.如:1010 101122 1.22???? ?=?= ? ????? 重点四、注意事项

勾股定理思维导图题型总结归纳

(一)勾股定理 2 2 2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 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我国古代学者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 要点诠释: 2、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 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 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 C 90 ,则 c a2 b2,b c2 a2,a c2 b2)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 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 问题 3: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 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 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b 方法 1 4S S S 4 ab (b a) 4S S正方形EFGH S正方形ABCD,2 22 c ,化简可证. 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 积. a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 S 4 1 ab c 2 2 2 2ab c 2 2 2 2 2 2 大正方形面积为S (a b) a 2ab b 所以 a2 b2 c2 S梯形 2(a b) (a b),S梯形2S ADE S ABE 1 2 ab 12 c 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

4:勾股数

B C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 时,称 a ,b , c 为一组勾股数 3,4,5 ; 6,8,10 ; 5,12,13 ; 7,24,25 ; 8,15,17 ; 9,40,41 等 22 2n 1,2n 2n,2n 2n 1( n 为正整数) 5、注意: (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相互转化证明的。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 题目。 3)勾股定理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弄清谁是斜边谁直角边,这是这个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易犯的主 要错误 (4)推理格式:∵△ ABC 为直角三角形 ∴AC 2+BC 2=AB 2. (或 a 2+b 2=c 2)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a 、 b 、 c ,且满足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通过“数转化为形” 来 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 c ; (2)验证 c2 与 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 c2=a2+b2,则△ ABC 是以∠ 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若 c2>a2+b2,则△ ABC 是以∠ C 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 c2

勾股定理题型总结83533

勾股定理知识技能和题型归纳(一)——知识技能 一、本章知识内容归纳 1、勾股定理——揭示的是平面几何图形本身所蕴含的代数关系。 (1)重视勾股定理的叙述形式: ①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长度平方之和. 从这两种形式来看,有“形的勾股定理”和“数的勾股定理”之分。 (2)定理的作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②证明三角形中的某些线段的平方关系。 ③作长为n 的线段。(利用勾股定理探究长度为,3,2……的无理数线段的几何作图方法,并在数轴上将这些点表示出来,进一步反映了数与形的互相表示,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认识。)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通过构造一个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全等,达到证明某个角为直角的目的。 (2)逆定理的作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把数转化为形,是利用代数计算来证明几何问题。要注意叙述及书写格式。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步骤如下: ①首先确定最大的边(如c ) ②验证2 2 b a +与2 c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 若2 2 2 c b a =+,则△ABC 是以∠C 为90°的直角三角形。 若2 2 2 c b a ≠+,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补充知识: 当222c b a >+时,则是锐角三角形;当2 22c b a <+时,则是钝角三角形。 (4)通过总结归纳,记住一些常用的勾股数。如:3,4,5;5,12,13;6,8,10;8,15,17;9,40,41;……以及这些数组的倍数组成的数组。 勾股数组的一般规律: ① 丢番图发现的:式子n m n m mn n m >+-(,2,2 2 2 2 的正整数) ② 毕达哥拉斯发现的:122,22,122 2 ++++n n n n n (1>n 的整数) ③ 柏拉图发现的:1,1,222 +-n n n (1>n 的整数)

勾股定理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

2013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 第一章勾股定理 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面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知识,并能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因而学生已经具备解决本课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证明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希望老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老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实际操作,使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但对于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可能部分同学会有一些困难. 二、教学任务分析 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理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学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勾股定理也是后续有关几何度量运算和代数学习必要的基础,具有学科的基础性与广泛的应用. 本课时教学是复习课,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并强调同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

感受数学的美,以提高学习兴趣.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让学生回顾本章的知识,同时重温这些知识尤其是勾股定理的获得和验证的过程,体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 ②在回顾与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 ③在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带来的无尽的乐趣.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再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验科学给人来带来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知识结构梳理;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第四环节:拓展提升;第五环节:交流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勾股定理,我们把它称为世界第一定理.它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已深有体验,首先,勾股定理是数形结合的最典型的代表;其次,了解勾股定理历史的同学知道,正是由于勾股定理得发现,导致无理数的发现,引发了数学的第一次危机,这一点,我们将在《实数》一章里讲到,第三,勾股定理中的公式是第一个不定方程,有许许多多的数满足这个方程,也是有完整的解答的最早的不定方程,最为著名的就是费马大定理,直到1995年,数学家怀尔斯才将它证明.勾股定理是我们数学史的奇迹,我们已经比较完整地研究了这个先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财富,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回顾与思考中的几个问题更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勾股定理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及地位的解读,让学生了解知识脉络及前后联系,激发学习探究热情. 效果: 从历史的深度提出问题,学生探究热情高涨,为下一环节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环节:知识结构梳理 本章知识要点及结构:

第八章 幂的运算

第九章幂的运算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地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运算.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2.能用多种方法采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此外能从一类具体问题的操作、观察、比较、交流中,探索规律,概括出幂的运算法则,在这样的活动中感更“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二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与推理能力. [设计思路] 1.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入幂的运算,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 第1节通过计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 第2节通过思考“如何解决黑板上写不下100个104的连乘”,引入幂的乘方; 第3节通过探索“人造卫星的速度是飞机速度的多少倍”,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 2.遵循本套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做’获得感受的基础上再明晰”的设计思路,呈现本章的有关内容.例如: 第1节在学生理解幂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做”同底数幂乘法获得体验后,再明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第2节引导学生在已有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基础上,“做”幂的乘方后,再明晰幂的乘方法则; 第3节根据幂的意义“做”同底数幂除法后,再明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3.本章内容的呈现注重“过程”,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例如,第3节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观察、探索指数的变化规律,猜想1=2(),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计算23÷23,从而感受对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概念“规定”的合理性. [教学建议] 1.幂的性质的导入,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在本章的教学中应重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2.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教学,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直面矛盾——进行猜想——多角度感受猜想的合理性——做出规定”的全过程,改变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3.幂的运算是学习整式乘(除)法的基础,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述、“以理驭算”的训练,为后续的学习做必要的铺垫. 4.在本章知识的发生过程中比较集中的体现了“把一个代数式看成一个字母”的整体思想,和“把新问题转化为用旧知识来解决”的化归思想,教学中要重视这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5.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体验“大数值”和“小数值”,并能正确地表示这些数值,以发展数感.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对幂的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要改变以往主要评价运算技能的做法,应较多的关注学生对则的理解以及法则的概括过程,能否说出运算的每一步的依据.2.要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法则的探索、概括过程的活动和在活动中表现的数学思考水平地通过探索规律来解决问题;能否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出运算法则等 [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大约需要8课时,分配如下: 第1节同底数幂的乘法1课时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第18章勾股定理复习 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222 a b 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 ② 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 EFGH S S S ? += 正方形正方形ABCD ,1 4( 2 ab b ?+- 方法二: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S= 大正方形面积为22 () S a b a =+=+ 所以222 a b c += 方法三:1()() 2 S a b a b =+?+ 梯形 ,2 2 22 ab c ?+,化简得 证 3. 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 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 ① 在ABC ?中,90 C ∠=?,则c,b=,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利用勾股定理作长为的线段 作长为、、的线段。 思路点拨:由勾股定理得,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等于,直角边为和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是,类似地可作。 b a

作法:如图所示 (1)作直角边为1(单位长)的等腰直角△ACB ,使AB 为斜边; (2)以AB 为一条直角边,作另一直角边为1的直角。斜边为 ; (3)顺次这样做下去,最后做到直角三角形 ,这样斜边 、 、 、 的长度就是 、 、 、 。 举一反三【变式】在数轴上表示的点。 解析:可以把 看作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为了有利于画图让其他两边的长为整数, 而10又是9和1 作法: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找到A 点,使OA=3,作以O 为圆心做弧,弧与数轴的交点B 即为 。 注:逆命题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写出下列原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正确 1.原命题:猫有四只脚. 23(正确) 4(正确) 思路点拨:解析:1. 2. 3.?(正确) 4.(正确) 总结升华: 6.74页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 (2)验证c 2与a 2+b 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 2

2019年勾股定理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doc.doc

第一章勾股定理 回顾与思考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林武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面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知识,并能 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因而学生已经具备解决本课问 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 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 力.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证明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希 望老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 机会,希望老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实际操作,使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 才能的机会.但对于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 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 是很成熟,可能部分同学会有一些困难. 二、教学任务分析 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 间的数量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理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有着悠久的 历史,在数学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 的应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勾股定理也是后续有关几何度量运算和代数学习必 要的基础,具有学科的基础性与广泛的应用. 本课时教学是复习课,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 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并强调同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感受数学的美,以提高学习兴趣.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让学生回顾本章的知识,同时重温这些知识尤其是勾股定理的获得和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