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章_人口的变化试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下列各题。
14.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A.0.775%B.0.675%
C.0.885%D.0.95%
15.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吨标准煤/万元)
约0.6
约0.24
(1)维多利亚州人口密度为澳大利亚最高,主要原因为。近年来该州人口年增长率高的原因是。
(2)与维多利亚州相比,简要分析我国沿海省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3)目前与维多利亚州相比,江苏省单位产值能耗较髙,请你为江苏省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出一些建议。
经济迅速发展B.医疗条件改善
C.计划生育实行D.人们观念更新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问题。
12.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3.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
材料二:下图为澳大利亚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息图
材料三:表为江苏和维多利亚州相关统计资料
江苏省
维多利亚州
面积(万平方千米)
10.26
23.76
人口数量(万)
7939
58 0
近几年人口年增长率
0.25%
1.53%
年降水量(mm)
1000
660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
6:49:45
3:29:68
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
A.资源B.科技水平
C.消费水平D.对外开放程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口的变化》检测题一、单选题读中国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A.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B.增加人口合理容量C.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下表为我国某市1990~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B.1990~201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C.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净迁入D.1990~2010年黄金年龄劳动力大量迁入4.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城市( )A.基础设施改善B.生态环境趋好C.生活成本降低D.就业机会增多读浙江省某市某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有关该市迁人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男性迁人人口多于女性迁入人口B.老年迁人人口多于少年儿童迁人人口C.女性迁入人口多于男性迁入人口D.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6.关于大量人口迁人给当地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了人口死亡率 B.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扩大了联姻的地域范围下图是四类国家的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我国当前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8.关于④类型国家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B.人口素质偏低C.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大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短缺读四种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示意图,回答问题。
9.图中表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①B.②C.③D.④10.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9年1月3日,《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 19》在北京发布,绿皮书根据调查数据称,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
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下表为我国2006年四个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四个地区中,最先需要迁入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下表,回答3~4题。
表 1978~2006年北京市人口变化抽样表3.北京市2006年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该表数据反映出北京()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城市化水平较低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经济结构的变化5.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A.25万B.30万C.35万D.45万6.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举国迁移到新西兰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B.生态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下图是四类国家的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与我国当前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8.关于④类型国家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B.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C.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大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短缺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9~10题。
9.未来三四十年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10.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收入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12.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是()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河南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读“西安市的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13~14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读图练习题
《人口的变化》读图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列各国, 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 埃与B. 中国C. 德国D. 印度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2.图3回答3-4题。
3.图2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 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人口素质下降B. 人口老龄化C. 就业压力加大D. 劳动力成本下降4.图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①②④③D. ①③②④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08年0~14岁、15~64岁、65岁与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 完成5~6题。
5.未来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6.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B. 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丙C. 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D. 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读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情况图, 回答第7题。
7、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B. 自然增长率上升C. 人口政策松动D. 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读人口增长示意图, 完成8~9题。
8. 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国家是 ( ) A. ① B. ② C. ③D. ④9. 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老龄人口增多B.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就业压力过大C.人口素质偏低, 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 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与性别统计表”, 据此回答10~11题。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单选题1.下图为“某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题。
目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下图为某国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2.①比②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A.生活水平高B.环境污染严重C.人口老龄化严重D.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3.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划分,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
回答下列问题。
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历史和文化D.政治和经济下图表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甲、乙、丙分别表示人口的()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D.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以下问题。
5.Y国可能为()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6.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发布,在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和谐指数竞争力方面,北京落选前十。
下表反映了近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
读表回答下列两题。
表(注:男女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7.以上数据表明,10年来北京()A.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B.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C.外来人口女性比例增加D.人口流动规模趋于减缓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两题。
8.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①城镇②农村③经济发达省份④经济欠发达省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战争,他们解释:目的是要帮助伊拉克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从而使该国政治、社会稳定,生活条件优越。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单选题(共48 分)1.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
【详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存条件的改变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因此转变过程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下降,最终二者均达到较低水平,完成转变过程。
故正确的排序为②③①。
故选D。
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
【详解】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从原始型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到传统型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随着生产力逐步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不断进步,死亡率首先降低,所以首先变化的是死亡率。
故选B项。
3.下图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答案】B【解析】图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不断下降,可能是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的结果,故持续下去可能导致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4.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推动人口增长模式变化是生产力水平,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自然灾害、战争爆发,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农业和工业的出现,这些对人口增长模式影响不大,所以选A。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B.不随对外开放的程度而变化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是制约它的首要因素D.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图中标示的国家中,最需要鼓励生育的有( )A.①B.②C.③D.④“少子化”是指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造成儿童数量减少的现象。
0~14岁人口比重低于15%,标志着进入“超少子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且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7%。
“少子化”和“老龄化”合称“少子老龄化”。
读2011年世界部分国家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分布表。
完成下列小题。
4.据表可知,“少子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是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5.乙国A.目前为高高低模式B.与我国人口现状相似C.人口年龄结构合理D.面临就学就业压力大下图为我国两省区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6.导致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地理位置B.气候C.水资源D.地形7.导致两省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因素为( )A.计划生育政策B.经济发展水平C.人口流动D.自然资源8.有关两省区人口流动趋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省区人口稀疏,为净流入区②甲省区劳动力富裕,为净流出区③乙省区人口稠密,为净流出区④乙省区劳动力短缺,为净流入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表2为我国北京、上海市区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
9.上海市区近十年常住人口总数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10.北京市区常住人口增速逐年递减,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外县(区)产业不断发展 B.交通拥堵日益严重C.环境质量下降 D.人口老龄化加剧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4.下列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悲观派的观点的是
A、依照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人类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
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地球依然能承受
C、现在世界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人口容量
D、人类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户籍(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读“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
根据材料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2.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
(2)A—B一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其原因是:
B.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统性
C.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
D.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为文化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和“人口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图示时间内,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步训练一、单选题读中国出生人ロ数及出生率图,图中出生率曲线因人为原因缺失了一段,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相同,人口政策不同B.两点出生人口数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相同C.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影响人口増长的政策都相同D.两点人口出生率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一样2.根据乙以后时间段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推测最可能的是A.该时期育龄人口数量变化大,导致人口出生数变化B.因为出生人口明显增长过快,国家调控人口政策改变,出生人口数量再回归正常C.现行人口政策效果不明显,需要更宽松的人口政策刺激人口増长D.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出生人口出现明显变化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信息正确的是A.0~14岁人口比例上升B.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C.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下降D.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4.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加快B.就业压力减小C.老龄化进程加速D.男女比例失调下图为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变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国可能A.①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②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C.③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6.与图中第④阶段增长模式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在A.欧洲B.亚洲C.非洲D.拉丁美洲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四省区死亡率最低的是A.北京B.上海C.江苏D.宁夏8.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社会生产力D.人口总数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某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中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B.乙国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C.丙国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D.丁国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10.有关乙、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国城市化进程缓慢B.丙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C.乙国劳动力不够充足D.两国城市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空巢老人,一般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题——36题)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3题:1.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3.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主要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D.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5.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6.下图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A.I、Ⅱ、Ⅲ B.Ⅱ、I、Ⅲ C.Ⅲ、Ⅱ、I D.I、Ⅲ、Ⅱ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都很大B.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资源状况所决定的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最适合人口D.科技越发达,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则越少读“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8-9题8.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9. 下列既属于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又进入“现代型”阶段的是( )A.尼日利亚 B.德国C.古巴 D.印度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包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单选题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2.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回答下题。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我国人口增加7 390万人,比1990~2000年减少了约5 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低—低—低模式D.低—高—低模式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的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下表示意1964-2010年我国某市各年龄段人口比重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1964~2010年该市人口特点是()A.人口老龄化程度先加重后趋于减轻B.人口总抚养比出现了大幅度上升C.老年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D.人口增长模式还未完成向现代型的过渡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5.1991年至1992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A. 16.7%B. 14.3%C. 0.9%D. 1.2%6.江苏比西藏能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A.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B.生活消费水平更高C.交通运输条件更便捷D.人均生存空间更大著名学者邦奇等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大陆图。
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东部大陆。
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7.②大陆与④大陆()A.人口都以自然增长为主B.人口都以机械增长为主C.②大陆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④大陆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D.②大陆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④大陆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自然条件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的分布,短期内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D.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大部分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危机
读左下的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示意图(含预测),回答下列各题。
13.右上图中能表示今后三十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④→③
14.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我国婴儿的出生率并没有快速提高,原因是( )
C.人地矛盾日趋紧张
D.城市人口比重提升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下图为某时期我国部分省区人口迁移率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人口迁入区
B.江西省的人口净迁出率大约为8%
C.西部各省区迁出率都高于迁入率
D.北京市迁入人口数量大于广东省
10.关于图中人口迁移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徽省人口外迁,导致当地劳动力不足
B.发达国家对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大,故人口的数量少
C.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比例大,人均耕地少,土地承受压力大
D.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城市人口比例大,土地承受的压力小
12.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正确的叙述为()
A.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水资源危机小
B.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水资源受污染程度非常小
A.从欧洲迁往非洲B.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非洲迁往西亚
18.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北流向四川B.从湖南流向广东
C.从山东流向甘肃D.从新疆流向内地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归根结底取决于A.出生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C.死亡率 D.生产力发展水平2.下列四幅省级行政区划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所在的行政单位是A.a B.b C.c D.d联合国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在102至107之间,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
2012年中国总人口为13.54亿人(不含港澳台数据),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有( )①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②“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③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④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A.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4.目前,解决性别比严重失调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①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②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③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④严禁医疗机构非医学上的胎儿性别鉴定⑤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⑥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④⑥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黄浦、静安和卢湾3个区(中心区),减少人口69.17万,而浦东、闵行、宝山、徐汇、普陀、嘉定6个区(边缘区),增加人口299.4万,其中浦东增加101.41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为11.5%,比199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上海中心区和边缘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A.郊区的经济发展迅速B.边缘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于中心区1/ 9C.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中,主要为“郊区城市化” D.边缘区的交通、住房条件变差6上海在未来几年里()A.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口的迁入B.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减弱C.可允许生第二胎,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D.要更关注社会养老保险、老人医疗护理等工作下表为我省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10年以后数据时根据人口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推测出来的),完成下列各题。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测试题
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测试题读右图,回答1—2题:1.表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可能是A .①B .②C .③D .④2.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④①②③D .③②①④3、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自然增长率D .人口基数读右图,a 、b 、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分析回答4—5题: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5.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A .70% 鼓励生育B .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 D .30% 鼓励人员出国读我国某省人口金字塔图组,回答6~7题。
6.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该省 ( ) A .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 .年轻人口大量迁入 C .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7.预测到2031年该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B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 .就业压力太大 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读X 、Y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8—10题: 8.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造成X 、Y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水平 B .教育水平 C .历史条件 D .自然条件 10.属于Y 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B .印度C .泰国D .日本 11.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不属于人口容量的特点是()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均衡性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 图,完成下列各题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15-6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39%B.23%C.13%D.78%3.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A.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B.控制人口的盲目流动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青少年儿童比重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回答下面小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湖南人口增长表现为“三低”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5.有关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说法正确的是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6.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不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C.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D.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环境问题7.贵州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批村民走出大山。
这种人口迁移形式是A.劳务迁移 B.难民迁移 C.智力迁移 D.生态移民8.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混合型下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
完成下列问题。
项目河谷用地空间可供水资源生态环境适度人口规模(万人) 73.5 77.67 73.37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109.8 211.39 116.969.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A.73.37万人B.77.66万人C.109.8万人D.211.39万人10.目前该城市的人口为55.84万人,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适宜的是( ) A.加快拓展河谷用地B.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C.促进人口合理迁入D.治理严重的环境问题11.下列人口移动,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A.北约入侵南盟导致的难民迁移B.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隶到美洲C.上海赴庐山旅游的游客D.三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移民省际人口迁移是长距离、大尺度的人口流动现象,对于推进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2014—2015年三中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1—2题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A. I期B. II期C. III期D. IV期2、在I期()A. 人口急剧膨胀B. 人口老龄化C. 人口增长停滞D. 人口平均寿命较低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A.尼日利亚B.国C.古巴D.澳大利亚4、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较严重趋向的阶段是()A.(1)B.(2)C.(4)D.(5)5、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多呈点状、线状分布的原因是 ( ) A.地形的影响 B.水源的影响 C.政策的影响 D.文化背景的影响6、下列属于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影响的是 (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②生产活动方式③交通运输条件④文化教育状况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8、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口受教育水平9、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10.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迁入地——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B.迁出地——有利加强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D.迁入地——经济发展,产生环境问题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对比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④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下列哪一模式A.“高高低”模式 B.过渡模式C.“低低低”模式 D.“高高高”模式13.缓解①国人口压力的主要途径是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14~15题14、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15、该城市可能是()A. B. C. D.下图为2003~2011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时段,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A.2003年 B.2006年C.2010年 D.2011年17.2007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市A.城市居住用地紧 B.对迁入人口实行了严格控制手段C.出现逆城市化 D.产业转移和升级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下图),完成18-19题。
18、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 abcB. acdC. abdD. bcd19、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 aB. bC. cD.d.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
读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D.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21.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明显影响的是A.人口老龄化速度 B.劳动力的规模C.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 D.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22~23题.具体地区年生产量(万吨)可载人口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量长江中下88 600 22 000 395游、10 000 1 000 4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3、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②地处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图回答24-2524、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 93%B. 23%C. 13%D. 60%25、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我国某校高三(2)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106人。
图3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
据此回答26~27题。
图3 26、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B .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C .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D .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27、关于该校所在地区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Ⅲ B .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Ⅳ—Ⅲ—Ⅱ—Ⅰ的过程C.目前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 D .目前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省、地电视台滚动热播,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及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
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
据此完成28~29题28、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29、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使东北人口金字塔最有可能接近于图中的 ( )3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 .多为短期流动人口B .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C .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D .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二、综合题(40分) 31、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6分)针对该国问题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2分)(2)B国的人口问题是,应采取的人口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2分)A.印度B.埃塞俄比亚C.法国D.俄罗斯3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2分)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省(区)沪津粤辽鄂豫贵甘蒙青老年人口比重12.8 8.5 8 7.5 6.8 6.5 6.9 5.1 5 5 3人口承载状况0.2—0.80.3—10.5—10.2—0.70.7—1.30.9—2>2 >2 >2 >2 >2(1(2)从表中看出哪两个省区的人口负担最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材料二: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 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的统计图。
(3)椐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十年间 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10分)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变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二、综合题31、(1)人口老龄化;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平均寿命延长,同时出生率下降。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2)人口增长过快;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C 33、 (1)沪、、津、粤 ①计划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降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等,使平均寿命延长。
东部中部西部东部 中部西部 2000年 1990年 人/平方千米 0100 200300 400 500(2)沪、粤自然条件优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外的高度开放;环境人口容量大。
(3)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剧原因: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导致人口密度增加;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