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哲学朱熹哲学之比较
试比柏拉图的“哲人王”与孔子的“内圣外王”
试比柏拉图的“哲人王”与孔子的“内圣外王”第一篇:试比柏拉图的“哲人王”与孔子的“内圣外王”试比柏拉图的“哲人王”与孔子的“内圣外王”珠海校区哲学(逻辑)陈悦 06312003引言:世界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一些大文明都出现了大思想家。
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而古希腊则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
人们希望把苏格拉底与孔子进行比较,因为二人都喜欢述而不作,且都是思想的范式的创造者,他们二人所考虑的问题都成为今后其所在文明的思考主题。
但本文现在尝试把柏拉图与孔子进行比较。
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哲人王”与孔子的“内圣外王”设想极为相似。
关键词:柏拉图哲人王孔子内圣外王理想国论语一、柏拉图与孔子的相似之处1、认同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谈到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因为人的天赋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只有从实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好。
但是,人的生活需要的却是多方面的。
这就产生了个人才能的片面性与生活需要的多面性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就需要共同的社会生活、分工合作。
每个人从事一样最合适自己的工作,相互提供服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为三种,即哲学家、军人、生产者。
他们分别与人的理性、激情与欲望三要素相对应。
因为个人是城邦的缩影,城邦是个人的扩大,而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会使理性居主导地位的。
于是柏拉图认为在政治社会的角色分工中,最合适担当统治者角色的就是哲学家。
至于军人,则合适当统治者的辅助阶级,其他的劳动者,则合适当被统治者。
即城邦的最理想状态是由哲学家领导着军人统治着生产。
再看孔子,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天下大乱的时候。
奴隶制的社会伦常秩序产生颠倒与混乱,“礼崩乐坏”正是形容当时的社会情况。
自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权利衰微,不能号令天下,齐桓晋文等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是对“礼”的僭越,所以孔子认为,要安定,必须拨乱反正,必须“正名”。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观比较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观比较摘要:教育是国之根本,而“教化”才是教育的目的。
同处于轴心时代的孔子和柏拉图面对时代的困境都认为是统治者的“失教”造成的,要摆脱人们的普遍失德必须从教化开始。
两位哲人在各自的哲学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即便从今日来看依旧有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关键词:教化;至善;大同同处轴心时代的孔子与柏拉图面对时代的困境都认为其原因是人们的普遍失德,这种失德的根源就在于统治者的“失教”,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的滑坡都是失教的结果。
这里的失教并不仅仅是指教育功能的缺失,而是指教育方式、内涵及环境的衰败。
因此在统治者的政治行为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化,教化程度的深浅与优劣则成为国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
只有社会民众在被充分的教养成真正意义上的民众或公民,社会或城邦的“仁”或“善”的理念才可能出现,这也是孔子和柏拉图教化思路的共同之处。
孔子的哲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仁”,而柏拉图的哲学内核则是“理念”,他们是在各自的哲学思想上来分别构建自己的教育思想的。
孔子的政治目标是建立一个“大同”的社会,其“大同”思想源自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1]其政治哲学现实的原型就是周朝早期时代的政治,而他心中的“贤人”的原型就是周公。
而柏拉图则是要建立一个“理想国”的城邦,而“理想国”的现实原型则是斯巴达,吕库古就是他心中“哲人王”立法者。
不论是“大同”社会还是“理想国”,这样趋近于理想状态的国度其标志之一就是优良的社会秩序,而要想实现这样优良的秩序的前提之一则是需要教化。
孔子“仁”思想下的德或是者柏拉图的理念论下的正义观念其共性就是对“善”的追求,而对于善的追寻则需要教化。
在春秋时期,兵荒马乱弱肉强食,各个诸侯拥兵自立相互攻伐,整个社会的秩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要解决这一乱象只有“克己复礼”。
要想从根本上恢复安定的秩序,制止社会的暴乱,那就是教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民“有耻且格”。
朱熹文论中的“诗哲之争”及其矛盾调和
-170-“诗哲之争”作为一个古老的西方文化命题,贯穿了大半个西方文明史,引发了众多讨论,其源头是来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关于诗与哲学的讨论。
美国学者罗森在谈到古希腊的“诗哲之争”时说:“哲学与诗的争纷首先是政治或道德的。
不用《理想国》中比较夸张的概念,两者的冲突可以作如下相近的表述:诗怂恿欲望、因而也怂恿意志。
它为了满足欲望怂恿生产或以满足来定义完满。
哲学则倡导克制欲望或将欲望转化,使之与智能的完满相协调。
”a 由此可知,“诗哲之争”不仅是两种形式的人类思维活动的冲突,本质上更是两种不同的人类思维模式的冲突。
根据罗森的说法,我们可以大略地将“诗哲之争”归结为感性情感思维与理性道德思维之间的矛盾。
虽然“诗哲之争”这一概念来自西方,但它的内涵——理性道德思维与感性情感思维之争却不仅仅只适用于对西方文化的考察,而是为人类所普遍共有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此为视角考察中国文化。
而之所以要选取这一视角来考察朱熹文论,是由文学本身的性质与朱熹思想的性质决定的。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发生是感性的,因此对于文学的研究与论述——文论自然离不开感性情感思维。
但朱熹本人的思想体系又是深深根植于理性道德思维中的,而这两种思维模式在朱熹的文论中发生怎样一系列的融合、碰撞,乃至矛盾,朱熹又是如何调和这些矛盾,使得文学获得理论上的支持而不被驱逐的,这就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诗哲之争”的哲学背景——朱熹的性情论与理气论“性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涉及人的理性道德能力与感性情感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古代中国许多伦理学体系的基础性问题,在朱熹那里也不例外。
朱熹作为理学之集大成者,有着自己作者简介 徐啸雨,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昌舒,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210023)。
a [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2020年第12期徐啸雨 李昌舒[摘 要] “诗哲之争”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文化命题,主要指的是理性道德思维与感性情感思维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也多有体现。
哲学思想流派的比较与分析
哲学思想流派的比较与分析自古以来,哲学思想一直是人类探索世界本质、人生意义及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长河中,各种哲学流派相继兴起并影响着人类的思想发展。
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的哲学思想流派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它们的共同点、差异以及影响。
一、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的比较与分析1. 古希腊哲学:从古希腊哲学中可以看到两大主流思想流派,即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
柏拉图主义注重理念世界和灵魂的超越,追求真理和智慧;而亚里士多德主义更加重视经验和现实世界,探究自然和人类的实际情况。
2. 西方现象学:现象学强调我们对世界的直接感知和经验,以此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
从这一角度出发,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对于世界的认识。
3.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关注的是行动和结果的实用性,强调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效果。
这一流派提出了实用主义原则,并对道德、政治和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科学唯物主义:科学唯物主义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对物质世界的研究更具重要性。
这一流派推崇客观事实和科学规律,以此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本质。
二、东方哲学思想流派的比较与分析1. 佛教思想:佛教注重个体的内在修行和悟性,强调人们通过自觉和修行来达到解脱和超越人生苦难。
佛教主张中道之路,追求平衡和内心的宁静。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体修养和社会伦理。
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尊崇礼仪,追求仁爱和正义,以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3. 道家思想: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原则,追求真我与宇宙的融合。
道家哲学主张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以达到身心灵的和谐与自由。
三、哲学思想流派的共同点与差异1. 共同点:- 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存在意义的思考- 对伦理、道德及价值观的讨论- 探索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 差异:- 对于知识源泉和认识方法的看法不同- 对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强调程度不同- 对于宇宙、神秘和超越性的追求程度不同四、哲学思想流派的影响与意义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给人们提供了多重思维的观点和方法,对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东西方先哲:孔子和柏拉图思想之比较
摘要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是人类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两颗耀眼的长明星,是中西文化“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分别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祖师,对于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两人构建理想国家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政治主体等方面的对比,简单概括政治思想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总结他们对中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政治思想论语理想国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思想之比较一、引言孔子与柏拉图同处于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期。
旧的制度因为无法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受到极大的冲击与破坏。
在孔子身边,诸侯争霸、战争绵延、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处在“天下无道”的状态之下;在柏拉图的周围,令雅典人自豪不已的民主政治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束也已经是繁华不再、战争不断、人性堕落,政治危机此起彼伏。
孔子与柏拉图的经历也极其相似。
青年时的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均从政不利。
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则远走意大利,两次赴色拉库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当征途失意之后,都选择教育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民间教育之始;柏拉图则兴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来传授自己的理论。
二、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对比——孔子的“为政在人”与柏拉图的“贤人政治”孔子作为中国封建道德的奠基人,始终将道德放在首位,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最终达到他政治思想中的最高境界——“天下大同”。
提倡通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核心的礼治来实现他“有道”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
在孔子的眼里,法律与政策都是由人来制定的,法制定得善否取决于立法者贤否;法律是由人来贯彻实施的,没有贤者,再好的法律都只是一纸空文。
从这一点出发,孔子强调统治者个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所以他强调“礼治”、提倡“德治”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他特别强调个人质量在整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应该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首要条件和基本资格。
“为政以人”是孔子对个人道德修养高度重视的必然的逻辑归宿。
柏拉图与孔子
柏拉图与孔子柏拉图与孔子是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他们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点值得探讨。
本文将从哲学范畴、个人生命哲学、社会哲学几个方面对两位思想家进行探讨比较。
一、哲学范畴柏拉图和孔子的哲学范畴存在较大不同。
柏拉图主张精神世界超越物质世界,实体世界只不过是灵魂居住的地方,所以,人类通过哲学掌握理性和理智之后可以超越物质世界,从而实现千真万确的知识和智慧。
孔子则不同,他强调“天人合一,教化人伦”,认为人类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人的行为会对整个天地万物产生影响,因此要以人为本,关心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他主张孔家文化,强调尊敬父母、孝敬师长、忠实朋友、老实正直等人类个体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稳定和谐。
二、个人生命哲学柏拉图强调内涵,重视精神和智慧的追求,认为内涵才是人类的真正追求。
他提出了“知识即为美德”的观点,希望人们可以通过哲学追求智慧和正义,进而追求美德。
孔子则注重修身养性,强调“修已”之道,主张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道德正直的人。
他强调“弟子不必和师论道,唯师传经。
”三、社会哲学柏拉图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认为个人应该将自己的利益融入整个社会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
他还强调在社会中,人类要有分工合作的理念,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参与到工作中,才能达到最大化的效益。
孔子则强调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是社会的核心。
他主张人们要追求“礼之之道”的道德准则,即通过礼仪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社会中建立一种道德标准。
结论:柏拉图和孔子的哲学思想都有自己的特色,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
柏拉图更注重个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知识和理性的追求;孔子则强调个人的牺牲和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
在社会学上,柏拉图主张共产主义思想,强调分工合作和最大效益的实现,在孔子看来,更注重家庭成为社会的核心,通过礼仪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建立道德准则。
客观唯心主义
01 相关信息
03 代表人物 05 论题
目录
02 客观 04 柏拉图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它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 观精神(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因此,客观精 神在先,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在后,是客观精神的表现和派生物,是第二性的。
柏拉图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也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他的“回忆说”认 为认识就是回忆,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他的理念论承继了旧氏族时代的“因袭的观点和思想方式”,带有许多 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
中国宋代的朱熹认为精神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性的“气”是“理”的派生物,主张“理在气先”。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称先于物质世界存在的客观精神为“理念”,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黑格尔称客观精神为“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认为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等一切事物都是绝对精神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外化、体现。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是把人的意识、一 般概念与它们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所依赖的物质实体完全割裂开,把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绝对化、神化,使之变成 一个脱离、先于并主宰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因此,客观唯心主义总是同宗教密切联系,是哲学化了的宗 教。
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那里,创世说往往采取了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混乱而荒唐的形式。”(《费尔巴哈 论》第15页)列宁说:“唯心主义就是僧侣主义。”(《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
相关信息
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与孔子的“贤人政治”有何区别
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与孔子的“贤人政治”的区别一、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与孔子的“贤人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是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由真正的哲学家掌握国家至高权利来改造现实国家和建立理想国家,哲学王是城邦权力体系的顶端,垄断全部政治权力,而其他各等级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孔子的“贤人政治”是由贤能的国君来治国平天下,而贤能的标准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发现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
孔子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贤才的标准。
二、两者的区别孔子和柏拉图都是志在建立一个等级分明的国家,而这一种国家必须由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统治阶级来主导,柏拉图认为这一统治者是哲学王,而孔子认为是贤人,两者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及其思想本身的差异,两者又有区别之处。
(一)统治的本位不同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德治”,这体现在政治主张上就是“德主刑辅”,道德的教化远远重要于以“刑”为核心的“法治”,贤人执政时是“以德治人”,通过自身的道德来教化人们,这样不仅会使得百姓遵从德行,还会使得百姓听从命令,以达到维护统治的效果,另外,除了依靠“德治”去教化百姓,还得辅之以相互维护的制度,例如礼乐制度。
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是一个充满智慧、正义、善良以及勇敢等美德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就是以“德”为划分依据,而“哲学王”是最高“德”,但是柏拉图在其“哲学王统治”思想中还提到了具有辅助作用的“法律”,“德治”结合宪法和法律建立一个政治秩序良好的国家。
两者都提到了“德治”,但由于孔子的道德规范中是以“孝”为道德的起点,而柏拉图的思想中以“国家利益”为道德的标志。
因而孔子的“贤人政治”是以家庭本位为基础的,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人伦道德为统治手段,建立的一个君主世袭并且以宗法制为联系的等级社会,最大限度的任用贤人的前提是“世袭制”。
而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则是以国家为本位,以国家道德规范为统治工具,是以国家中的哲学家来作为“哲学王”,他们拥有智慧,并且善于运用政治权力,能够达到实现理想城邦的目的。
论宋代朱熹理学中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理论成果的异同
论宋代朱熹理学中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理论成果的异同胡阳新(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湖北 巴东 444324) 《朱子语类》上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这代表着朱熹对孔子的评价。
继孔子之后一千六百年,朱熹是又一位可比仲尼的大儒,故全祖望言朱子学云:“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①这位被李约瑟称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思想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人类文化史中最珍贵的思想遗产。
朱熹理学自13世纪先后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其地位与在中国同,成为这些国家的官方哲学,所谓“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实源于此。
有关朱子之学在东亚的具体传播,学界考备颇详,本文不拟赘述。
至于朱熹哲学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论著不多,篇轶有限,知者更少。
但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地位,惟有从其对欧洲主流哲学的楔入和影响中方能体现。
本文仅划一概要,难窥全豹,权作资讯,以飨同仁。
一尧朱熹时代的中欧哲学大势之比较朱熹(1130-1200)在世之日,黑暗的欧洲正处于思想剧变、“一佛出世”的前夜,即将来临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即恩格斯所说那个被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意大利人称之为“五百年代”的时代。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②自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社会便逐渐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而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反观当时的中国,虽沐浴着汉唐文明的浩荡东风,但自唐朝中期始,已有人感叹孔孟之道失坠、古学不兴了。
究其原因,归之于俘屠之教流行乱了中华学脉。
于是,有韩愈著《原道》、《原性》,李翱著《复性书》,宣称自孟子以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道不传”,而韩李决意遥契孟子,接续道统,承传圣人之学,所谓“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原道》)。
朱熹认为韩愈还不够这个资格,推崇二程“实继孔孟不传之统”。
作为二程的私淑弟子,欲做孔孟的嫡派传人,朱熹是当仁不让的了。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到底在哪里?让我们从朱熹和柏拉图看起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到底在哪里?让我们从朱熹和柏拉图看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理”的传统,宋代大儒二程(程颐、程颢)与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性人物,对“理”这一概念做了深入探讨,并以“理”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贯通天人之道的庞大哲学体系;而柏拉图作为西方形而上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其所提出的“理念论”对整个西方哲学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仍然余音尚在。
对二者做比较分析不仅可以知晓其异同之处,也可以从中窥视出中西文化的传统差异,对理解现今的中西方社会形态及其差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哲学对“理”的探讨自二程始,再到朱熹集大成,他们的思想虽有差异,但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先贤所认为的“理”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理”遍及万物,是事物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则,但是这一遍及万物之“理”不同于佛、老的“空”、“虚”之性,而是实实在在的“实理”。
“理”虽实,却不影响它作为形而上者,此“实理”看不见摸不着,是无形无象的最高存在。
二程反复强调“理”实,除了是要反对佛、老以“空”、“无”为本体,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从而建立起一个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朱熹则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点,在赋予理形而上学性的同时也肯定其实在性。
朱熹肯定“理”实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宇宙万物能有一个本体论上的依据,正因为本体之理具有实在性,君臣父子等纲常伦理才不至于虚空。
朱熹关于“理”的观点同二程一样,具有鲜明的伦理性。
而且他把二程的“理”进一步细化,认为三纲五常等一系列儒家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在人世间的体现,这一做法使朱熹较之于二程有了更大的局限性。
其次,“理”与“气”相即不离,且此“理”可以通过“气”流行发用,从这一意义上讲,二程之“理”乃是一能“动”之“理”,而非静止之“理”。
二程说“有理即有气”说明理与气不能完全割裂,理不能离开气而存在,气也不可能脱离理单独运行。
朱熹认为“理”与“气”的关系就像人与马的关系:人骑在马上可以跑得更快,同时马也受人的控制;“理”挂搭在“气”上可以流行发用,同时“气”也依“理”而动。
哲学史的流派与传统
哲学史的流派与传统哲学史是研究哲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学科,包括了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现代哲学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潮和学派。
在漫长的哲学史长河中,许多哲学流派和传统因其特有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而深受学界瞩目。
本文将探讨哲学史中常见的一些流派和传统。
一、古希腊哲学流派1. 柏拉图主义: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思想以理念论和分析论为核心,主张存在一个超越现象世界的理念世界,并将人类的认知能力与这个理念世界联系起来。
2. 亚里士多德哲学: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强调通过对世界现象进行观察和实证,从而获得真知。
他的哲学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哲学传统1. 儒学: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传统之一,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为核心,追求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并提倡实践为基础的道德伦理。
2. 道家: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追求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
道家强调“道”为宇宙的本源、万物的规律和人类行为的准则。
3. 墨家: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强调爱与和平的精神,反对战争和不义之举。
墨家重视利他主义和公平正义,有助于社会和谐与和平。
三、现代哲学流派1.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经验的重要性,主张将哲学问题看作是经验问题,认为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获得有效的解答。
2.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和心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只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对现实的本性和认识的界限有独到的见解。
3.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认为真理和价值取决于其实践的效果。
实用主义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和改善人类生活,强调直接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
以上所述只是哲学史中的一小部分流派和传统,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贡献。
通过了解这些哲学流派和传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的思想环境和哲学发展。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唯心主义代表人物为:柏拉图、笛卡尔、慧能、朱熹等。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的观点: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朱熹:理生万物。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辨证唯心主义黑格尔:存在即合理。
1、唯心主义是在哲学中是一个提出心灵是基本之存在的哲学理论,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论对立的理论体系。
总之,实践的唯心主义就是“主张”实践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那种唯心主义。
2、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3、唯物主义是与唯心论对立的理论体系。
唯物主义又称唯物论,是一种哲学理论。
该主义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是物质,所有的事物(包含心灵及意识)都是物质交互作用的结果。
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费尔巴哈、霍布斯、赫拉克利特、培根和马克思等。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
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等。
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
扩展资料:1、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或理念世界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外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
自然哲学双峰:朱熹与柏拉图比较研究
“ 在 ” 样 是 不 动 不 变 的 , 种 真 实 的 存 在 就 是 苏 存 那 这 格 拉 底所 讲 的绝 对 的永 恒 不 变 的 概 念 。柏 拉 图 的 创 见 是 , 认 为 概 念 并 非 像 苏 格 拉 底 所 说 仅 限 于 道 德 他
领 域 , 非 仅 仅 存 在 于人 心 中 的思 想 范 畴 , 是 独 立 也 应
内在 形 式 , 是 逻 辑 上 所 讲 的种 概 念 , 是 创 造 一 件 又 还 物 品所 根 据 的原 型 。柏 拉 图 的 上述 观 点 与 他对 数 学 的 研 究 关 系 尤 深 , 自幼 的 数 学 训 练 以 及 后 来 与 毕 他 达哥 拉 派 的 密 切 来 往 , 客 观 上 增 加 了他 对 数 学 研 都 究 的 兴 趣 。 他 创 办 的 亚 加 德 米 学 园 ( a en ) 外 Ae dx y 门 特 别 写 着 “ 懂 几 何 学 的人 不 许 入 内 ”在 这 里 , 学 不 , 数 是学 员 必 修 的 主 干 科 目。 他 认 为 , 学 命 题 是 绝 对 数 确 定 , 恒 不 变 的 , 可 能 在 可 感 觉 的 客 体 中 找 到 的 永 不 数 学对 象 也 具 有 这 种 本 质 特 性 , 如 几 何 中 的 点 、 就 线 、 在 自然 界 中是 根本 无 法 寻 找 的 , 觉 的对 象 或 面 感 许可以接 近但 却 永远无 法 完全 达 到数 学 之 抽 象对
章像 重从 自然哲 学的本 体论 , I 宇宙发 生论 , 识论 与辩 证 法等 四个方 面对他 们 进行 比较 分析 。 认 关键 词 : 朱熹 ;柏拉 图;自然哲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24 7 1 0 .3 B 4 , ;5 2 22 3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3 (0 o —0 2 10 一 72 0 )4 03—0 7
朱熹理学与柏拉图哲学的异同
朱熹理学与柏拉图哲学的异同一·提出问题中国古代哲学着重于伦理道德,即“义理之学”。
而中国古代哲学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名家”惠施和公孙龙。
公孙龙更是达到与柏拉图一样的“理念”或“共相”观念。
然而,在此之前以及自此之后的很长时间,就没有更多的有关形而上学的研究了。
直至宋代,新儒家东山再起,更新的儒学中的“宇宙论”重新开启了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研究,直接导致了之后“两个学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诞生。
其中朱熹理学比公孙龙学说更加系统化,与柏拉图哲学有紧密的联系。
以下将要讨论的是朱熹理学中形而上学本体论部分与柏拉图理念论和伦理学方面的异同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中西方哲学思维差异的比较。
二·解决问题朱熹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理”、“气”、“心”,分别对应于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相)、“实体”、“灵魂”。
1·“理”与“理念”“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是朱熹理学的“本体”,也是其哲学体系的最高概念。
在对于“理“的描述上,朱熹认为:“熹窃谓天地生物,本乎一源;人与禽兽草木之生,莫不具有此理。
”他又说:“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接事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可见,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伦理纲常,都具有朱熹所说的“理”。
并且,“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理是早已存在的,静止的,永恒的。
“理念”是随着柏拉图追寻事物的普遍与模型而定义的。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一方面我们说有多个东西存在,并且说这个东西是美的,是善的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等等,相应于每一组这些多个的东西,我们都假定一个单一的相,假定它是一个统一体而称它为真正的存在”。
这里“美本身、善本身”说的即是美和善的理念,这是相对于具有美的、善的性质的事物而说的。
对柏拉图来说,事物的美和善是以美的理念和善的理念的存在为前提的。
柏拉图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的关联与异同
柏拉图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的关联与异同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他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探究柏拉图哲学时,我们会发现其中有着与中国古代思想之间的关联与异同。
首先,柏拉图的理念中存在着一种超越与世俗的观念,这与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道家思想有些相似。
道家强调个体与宇宙的融合,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柏拉图则提出了“理念世界”的概念,认为真实的世界是超越于现象世界之上的。
这种超越的观念与道家的境界相通,都展现了一种对于超越性的追求。
然而,柏拉图的理念中更加注重的是理性和智慧的追求,而道家更重视自然之道和自然之德。
其次,柏拉图的哲学关注人类的灵魂与真理的关系,并提出了通过追求智慧才能够获得真理的观点。
这与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儒家有一些共同之处。
儒家注重道德伦理的培养,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真理和理想境界。
虽然柏拉图的重点更加强调智慧和理性的追求,而儒家更注重实践和日常生活的实践,但两者都希望通过人的努力来达到真理和理想。
这展示了两种思想体系在对于人性和真理的认知上的共通点。
然而,在关于政治和社会组织方面,柏拉图的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存在较大的差异。
柏拉图强调了理想国家的构建,认为只有通过哲学家统治才能够实现正义与公平。
他认为个体应向理性和智慧屈服,遵循智者的指导。
而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儒家则强调礼仪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通过礼乐制度来维系社会秩序。
虽然两种思想都展现了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但其在实施上的方式和原理存在着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柏拉图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与异同。
柏拉图的超越观念与道家的境界思想相通,但在其追求智慧和理性的重点上更为突出。
另一方面,柏拉图对于理想国家和治理方式的思考与中国古代思想存在显著差异。
无论是共享的超越性理念还是对人性和真理的认知,柏拉图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凸显了各自独特的特点,并都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朱熹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作者:张仙来源:《求知导刊》2016年第05期摘要:中西教育思想有同有异,本文以朱熹与柏拉图为例阐述中西教育思想的异同。
两者在教育方面都有突出的造诣,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从教育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上,将朱熹与柏拉图的教学思想进行比较,从而指出其异同,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朱熹;柏拉图;教学思想;比较研究1.教学目的:培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与“圣人”柏拉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理和保卫者。
柏拉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维护城邦、治理国家的哲学王。
《理想国》中记载,“学园”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政治家。
柏拉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尽忠的政治家,建设他心中完美的正义和理想之国。
朱熹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圣人”。
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圣人”,朱熹心中的人伦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里的圣人是能够自觉修身养性,遵循道的天理的人。
朱熹明确说明教学的目的是使人“变化气质”,培养出“圣人”。
从朱熹和柏拉图的教学目的相比较可以看出:柏拉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自己所创造的人才输入到国家中,在国家的高级岗位或是低级岗位中担任职务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朱熹的教学目的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性,他的教育更多的是围绕自己的理念“存天理,灭人欲”来培养“圣人”。
2.教学对象:“全面教学”与“小学”和“大学”柏拉图的教学对象相对比较全面。
对3~6岁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
对6~10岁的少年进行初等教育,主要学习音乐和体育,包括算术、几何和天文。
10~17岁是中等教育阶段,在17或18岁前后,为所在城邦履行2年至3年“强制性军事义务”。
20~30岁的青年,挑选一部分有才能的人学习算术,研究数理。
30岁的时候再选拔一些被认为坚定不移、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人学习5年辩证法,懂得治国之道。
30~50岁时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担任各种低级职务,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
“诗哲”与“文道”——以柏拉图与朱熹为例
“诗哲”与“文道”——以柏拉图与朱熹为例王玉琴【摘要】柏拉图和朱熹都是世界文化史上弃诗从道的哲学巨人,柏拉图批判荷马接续“诗哲之争”;朱熹批评苏轼则终结“文道之争”.诗哲争强调诗哲二分,哲学超越诗歌;文道争主张以道为本、文与道合.两者对诗文的批评都包容着对诗文最深刻的认识,柏拉图对真理的强调是他批判诗歌不“真”的根据,朱熹哲学的道本论特征是他强调诗本性情之“正”的前提.强调“真”与凸显“正”是柏拉图诗学与朱熹诗学的差异所在.【期刊名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32)005【总页数】7页(P64-70)【关键词】柏拉图;朱熹;真理;诗哲【作者】王玉琴【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26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历来是聚讼纷纭的复杂问题。
一般情况下,文学不拒斥哲学,甚至提倡文学必须获得哲学的深度,“伟大的文学和伟大的哲学是不分彼此的……文学是要和哲学不分彼此,才庄严,才伟大。
哲学的起点便是文学的核心”[1]282-283,文学不拒斥哲学并不能说明哲学不排斥文学,西方古代哲学史上的“诗哲之争”与中国近古文化史上的“文道之争”即为典型,其代表人物分别为柏拉图和朱熹。
诗哲之争贯穿了整个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柏拉图、奥古斯丁、卢梭、海德格尔等都在诗哲之争的基础上对“诗”、“思”关系发表过看法。
而中国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从道出”诸论始终围绕着“文”与“道”的关系喋喋不休,不管是诗哲之争,还是文道之争,归结结底都是哲学与文学之争,在文学向哲学靠拢的向阳心态下,哲学家为何耿耿于怀于文学家?本文即以柏拉图的诗哲观与朱熹的文道观来探讨柏拉图和朱熹诗学观的异同,以此窥见哲学家视野下的“诗哲之争”和“文道之争”的内涵和本质。
一、柏拉图与朱熹:衰世中的哲学巨人与诗人面容柏拉图和朱熹有许多雷同之处:都是文化史上声名远播的大哲学家,都在倾心哲学之前有过做诗人的经历,柏拉图遇到苏格拉底而转向哲学、朱熹问学程颐三传弟子李侗而转为醇儒,柏拉图不遗余力地谴责过当时影响最大的荷马,朱熹痛心疾首地批判过中国文坛造诣深厚的大文豪苏东坡。
论程朱之“理”与柏拉图之“理念”的异同
作者: 孔晨佳[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化学刊
页码: 50-5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7期
主题词: 理;理念;程朱;柏拉图
摘要:程朱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性人物,对"理"这一概念作了深入探讨,并以"理"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贯通天人之道的庞大哲学体系;柏拉图作为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其所提出的"理念论"对整个西方哲学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仍然余音尚在。
对二者作比较分析不仅可以知晓其理论的异同之处,也可以从中窥探中西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自然哲学双峰:朱熹与柏拉图比较研究
自然哲学双峰:朱熹与柏拉图比较研究
徐刚
【期刊名称】《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22)004
【摘要】朱熹与柏拉图分别为中国哲学史与西方哲学史"奥林柏斯山上的宙斯",虽
则两人生活的年代和历史背景相距甚远,但他们的思想见解、概念范畴、哲学命题、著述形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文章侧重从自然哲学的
本体论,宇宙发生论,认识论与辩证法等四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比较分析.
【总页数】7页(P23-29)
【作者】徐刚
【作者单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44.7;B502.232
【相关文献】
1.简论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兼评金永植的《朱熹的自然哲学》 [J], 乐爱国
2.朱熹自然哲学论纲 [J], 徐刚
3.朱熹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J], 张仙
4.中国自然哲学研究的新突破——评徐刚《朱熹自然哲学思想论稿》 [J], 张文彪
5.朱熹“格物致知”论的自然哲学意蕴发微——兼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朱子 [J], 秦静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哲学与朱熹哲学之比较
摘要:作为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代表的柏拉图哲学和作为道学神秘主义集中代表的朱熹哲学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又有些许差别。
从柏拉图的理念论与朱熹的理念说,柏拉图的认识论与朱熹的认识论,柏拉图的政治学说与朱熹的政治学说,柏拉图的辩证法与朱熹的辩证法等四个层面可见一斑。
对于深化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柏拉图;朱熹;理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唯心主义代表,他继承并发展的理性主义成为西方哲学史的传统。
朱熹生于公元1130年,是古代中国影响极为深远的唯心主义代表。
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相去甚远,但他们的哲学观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我们从四个方面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比较:一是朱熹理一分殊说与柏拉图的理念论,二是朱熹的”格物穷理”说与柏拉图的回忆说,三是朱熹的”不和乃和”与柏拉图的正义,四是朱熹”一生两”的矛盾观与柏拉图的通种论。
从中可以窥视中国和西方哲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于重新思索”中国哲学的有无”问题提供一定的启发。
一、朱熹的”理一分殊”与柏拉图的理念论
朱熹的”理一分殊”涉及到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只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以为体。
”朱熹的”理一分殊”说与邵雍的”合一衍方”说一脉相承,实际上他们都将”理”作为一般同具体的个别事物割裂开来,并使”理”成为绝对的
本体。
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在内容上更为丰富,但它涉及到的还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使之本体论化,这都是朱熹和柏拉图的一致之处。
当然,柏拉图由此而提出”可见世界”与”理念世界”,即将世界二分化,这个观点实际又是现象与本体的关系问题,这对西方哲学影响是巨大的。
从唯理论与经验论,从康德的现象与本体到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始终与柏拉图有莫大的关系。
而朱熹的影响虽然没有柏拉图影响深远,但也是对先秦天人关系、名实关系、理气、心物等关系的总结。
如果要从认识论上分析朱熹和柏拉图将一般从具体中割裂并抽象化的原因,我们认为人们在面对现象世界纷繁复杂的具体事物,从思维上必然要求从中抽象出无限、绝对的东西,这是人类思维的一个进步。
同时,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存在于哲学史,这就是对绝对、自由的追求,这也是哲学和其他一些学科所成立的原因
二、朱熹的”格物穷理”与柏拉图的回忆说
与朱熹提出”理本气末”、”理生万物”的观点相联系,他提出了”格物穷理”,他认为认识过程是通过”格物”使”在己之理”得到一个再”经历”,再”发现”,再认识的过程。
在这里,朱熹仍认为理是先在的,而人的认识只不过是对理的再认识,因此学习的过程是”理”再现的过程,由于具体事物的”遮掩”,才使认识遗忘。
柏拉图认为,认识即回忆,认识的过程是心灵在外物的影响下,
唤醒固有的理念过程。
在这里,朱熹的”格物穷理”和柏拉图的”回忆说”,都是与他们的先验唯心主义相联系的,并且他们都认为,具体事物不仅使认识遗忘,还能促使认识唤醒,这种对具体事物在认识中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在面对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时,对具体事物的客观性这一基本认识是肯定的,但同时他们又不局限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如果说柏拉图的回忆说与他的灵魂说有密切关系的话,那么朱熹的”格物穷理”可能更多地与他的政治立场有更多的联系。
朱熹和柏拉图虽然肯定具体事物的一定作用,但他们毕竟都是贬低感性认识,抬高理性认识,这种抬高理性认识的观念越来越靠近他们的理性观念,并越来越脱离客观世界本身。
三、朱熹的”不和乃和”与柏拉图的正义
朱熹的先验唯心主义应用到社会领域时提出了”不和乃和”的
封建等级观,”各得其利,便是和。
若君处臣位,臣处君位,安得和乎?”他沿用传统的气禀说,用气的多少厚薄决定了贵贱贫富之称,而气由理决定,这样,理决定了人间的贫富贵贱,从而又回复到了他的”理本气末”说。
”不和乃和”意味着不合理的乃是合理的,这样的结论完全是出于对封建秩序的论证,在哲学上没有太多价值,更不能与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结论相比,朱熹的”不和乃和”不可能包含有革命的动因。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将公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农工商人,并由此提出了他的正义学说。
他对哲学王、武士
和农工商人这三个等级的品德和职能分别作了论述,对正义作了两条规定:一、正义是国家的根本准则,即他在理想国中所讲的”我们建立我们一般国家的时候,曾经规定下一条普通的原则,我想这条原则或这一类原则,就是正义。
”二、正义的实现是三个等级各守其职,安其本分。
因此,他所谓的正义明显反映了奴隶主贵族派的政治立场,同朱熹如出一辙。
不过,柏拉图和朱熹的论证方法是不同的,朱熹是通过理气关系以及气禀论证的,这是他唯心主义先验论在政治哲学上的直接体现,而柏拉图则是从心理和伦理方面进行论证的,这样更能隐蔽性地说明问题,但这还是与他的”理念论”相承接的。
此外,柏拉图的正义学说还有一定的想象的成分,并不像朱熹更直接更鲜明地打上阶级的烙印。
四、朱熹”一生两”的矛盾观与柏拉图的通种论
朱熹”一生两”的矛盾观主要是论证”理生万物”的发展观的,与”理生万物”这种先验唯心主义本体论不同的是,他的”一生两”的矛盾观带有比较浓郁的辩证法色彩。
因为他吸收了二程关于矛盾论述的积极方面,同时吸收了张载气化理论的一些思想材料。
他认为有”交易”和”变易”两种变化形式,其中”交易”是阴阳的外部交感,而”变易”则是阴阳内部的矛盾运动。
但是,他又把阴阳的这种运动绝对化,认为万物化生都是”变易”的结果,这又犯了简单化和绝对化的错误。
因此一旦涉及到历史观问题,他的理论便没有了辨证的因素而陷入循环论。
柏拉图的”通种论”主要是探讨最大概念或范畴的分合问题,主
要体现在他后期的理念论中,在《智者》中他用逻辑思维分析了”存在”“非存在”“动”“静”“同”“异”的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
朱熹”一生两”的矛盾观和柏拉图的”通种论”都是对”理”或”理念”的说明,即是他们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体现。
同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了辩证法的某些因素,这是难能可贵的。
但他们并未将之贯彻到底,朱熹将阴阳互动而万物化生绝对僵化地套用到万物上,但他的唯心主义基础没有改变,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
朱熹注重”变易”的变化形式,从阴阳内部交感说明事物的变化,因此含有从内因或内在关系分析的因素;而柏拉图的”通种论”主要是从外在关系上分析概念、范畴的分合。
同时,他们对外物的客观性是承认的,这也反映出思想的矛盾。
总之,我们从以上四个方面分析了朱熹哲学和柏拉图哲学的某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柏拉图是在继承苏格拉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他不仅确立了理念本体地位,在认识论、政治学方面也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朱熹对理气的论述虽然也是对前人观点的某些总结,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伦理和政治色彩,他们哲学的某些差别实际上反映了中西哲学差别的某些方面。
通过对他们哲学的比较研究,我们会得到很多启发。
参考文献:
[1]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冯友兰,赵复三.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作者简介:毕秀芹(1980- ),女,硕士,助教,宝鸡文理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