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牙周病的预后判断

合集下载

《牙周病学》课程标准

《牙周病学》课程标准

《牙周病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36总学分数:2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中一门有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有关牙周病的知识也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牙周病学已逐渐成为口腔医学生的一门主要课程,本课程通过对牙周疾病基本和扩展性教学内容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加深对牙周病学基本理论和临床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性质:《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必修课。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牙周病学》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

牙周病学系统讲述了牙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计划的拟定、治疗方法、预防和疗效维护、牙周病与修复学及正畸学的关系等。

牙周疾病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其发病率和就诊率非常高。

口腔医学专业必须充分掌握这些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要点,在繁忙的工作中才能规范操作。

4.课程作用:通过《牙周病学》的教学,掌握口腔牙龈炎和牙周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创性思维的发挥。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牙周病的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成培养目标。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4)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参考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制订教学实践与评价模式。

牙周炎

牙周炎

牙周炎牙周炎是由于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破坏——牙周袋形成和炎症、进行性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定植在龈牙结合部的牙菌斑日久可以引起牙龈的慢性炎症,若不及时得到治疗,则一部分人的牙龈炎病变可向牙周深部组织发展,牙龈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减少和破坏,结合上皮向根方增生,随后形成牙周袋。

在牙周袋壁附近发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炎症介质,造成结缔组织和牙槽骨的丧失,使病变逐渐向根方发展加重,最后可导致牙齿的丧失。

1、牙周炎造成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若不治疗,最终导致牙齿丧失。

牙周炎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

2、牙周炎所引起的支持组织破坏经过规范的治疗,可以控制其进展。

但目前的治疗尚不能使已经破坏的牙周组织完全恢复正常。

而牙龈炎则是完全可逆的。

一、牙周炎的预后(一)对牙列整体预后的判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牙周炎的类型2、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程度3、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4、牙松动情况5、余留牙的数量6、患者的依从性7、环境因素8、全身状况9、危险因素评估二、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一)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症菌斑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细菌及其毒素产物可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并可进一步发展成为牙周炎,使牙周组织破坏,菌斑即使被除去,也还会不断地在牙面重新形成。

(二)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1、牙龈和骨组织2、牙齿及邻接关系(三)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1、修复缺牙3、纠正不良咬合习惯(四)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三、治疗程序第一阶段基础治疗本阶段的目的在于运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牙龈炎症。

此阶段亦称病因治疗。

1、教育并指导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如建立正常的刷牙方法和习惯,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辅助工具保持口腔卫生等。

2、施行洁治术、根面平整术以消除龈上和龈下的菌斑、牙石。

4、拔除无保留价值或预后极差的患牙,对不利于将来修复治疗的患牙也应在适当时机拔除。

牙周病预后判断标准

牙周病预后判断标准

牙周病预后判断标准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牙周病的治疗过程中,预后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牙周病预后判断的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

1. 牙周袋深度。

牙周袋深度是评估牙周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牙周袋深度越深,预后越差。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牙周袋深度应该在1-3mm之间,当牙周袋深度超过3mm时,就可能出现牙周病的症状。

如果牙周袋深度超过5mm,就属于严重的牙周病,预后较差。

2. 牙龈出血情况。

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之一,也是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如果患者的牙龈经常出血,说明炎症比较严重,预后可能较差。

而如果经过治疗后,牙龈出血情况得到改善,预后可能会好一些。

3. 牙齿松动程度。

牙周病会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进而导致牙齿的松动。

牙齿松动程度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牙周病早期牙齿松动不明显,但随着疾病的发展,牙齿逐渐变得松动。

如果牙齿松动严重,预后可能较差。

4. 牙周组织的再生能力。

牙周组织的再生能力对于牙周病的预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患者由于个体差异或其他原因,其牙周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差,这样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因此,在评估牙周病预后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牙周组织的再生能力。

5. 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也是评估牙周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牙周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如果患者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预后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提高治疗的配合度。

综上所述,牙周病预后的判断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情况、牙齿松动程度、牙周组织的再生能力以及患者的治疗配合度等因素。

只有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牙周病的预后,为患者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管理资料】牙周病预后汇编

【管理资料】牙周病预后汇编
受全身因素影响的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 modified by systemic factors) 1 青春期龈炎(puberty-associated gingivitis) 2 妊娠期龈炎(pregnancy-associated gingivitis) 3 药物性牙龈增生/龈炎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al ANUG)
疗效再评估(re-evaluation) 基础治疗结束8周 维护阶段(maintenance phase) 手术阶段(surgical therapy)
强调再评估原因: 评估内容:
专科检查; 全身健康,菌斑控制,依从性
第二阶段 手术治疗(phase 2: surgical therapy)
牙周袋深度>5mm 翻瓣术(flap surgery) 植骨术(bone graft) 引导组织再生性手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 膜龈手术(mucogingival surgery)(图)
5清除菌斑滞留因素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removal of easily settled and local irritated factors)
6拔除无望保留的牙齿(extraction of hopeless teeth)
7调颌(occlusive therapy) 8 药物辅助治疗(antibiotic therapy) 9 松牙暂时性固定(temporary splinting) 10发现和尽可能纠正全身性或环境因素(correction of systemic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牙周炎的预后 1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2 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3 基础治疗后对预后再评估

牙周病学:牙周病的预后判断

牙周病学:牙周病的预后判断

侵袭性牙周炎
多与局部刺激因素的强度相关
与局部刺激因素不一定相关, 发病年龄早,进展快
彻底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有全身背景和遗传因素
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局部刺激因素明显
预后良好
预后差
预后相对较好
二.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速度、程度、类型
附着水平 骨吸收程度 牙周袋深度 根分叉病变
★ ★ 预后差!
treatment will not succeed.
七.环境和行为因素
一.吸烟是牙周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 牙面易菌斑、牙石堆积 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病情重、疗效差、易复发
二.精神压力等也可改变治疗反应
八.全身状况
全身健康而无系统性疾患者 对牙周治疗的反应好。
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
清除局部菌斑和牙石 炎症消退
纠正局部刺激因素
食物嵌塞 充填体悬突等
若不坚持维护,很易复发
牙龈恢复正常,完全治愈
长期反复发作, 可发展成牙周炎
牙龈病预后
菌斑性牙龈炎
清除局部菌斑和牙石 炎症消退
纠正局部刺激因素
食物嵌塞 充填体悬突等
若不坚持维护,很易复发
牙龈恢复正常,完全治愈
长期反复发作, 可发展成牙周炎
减少复发,预后好
The prognosis is critically dependent on the patient’s attitude, desire to remain the natural teeth, and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to maintain good oral hygiene. Without these,
医生
患者
消除局部 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致病因素 掌握控制菌斑、维护牙周健康的方法。

牙周病学——牙周炎重点

牙周病学——牙周炎重点

牙周病学——牙周炎牙周炎与龈炎鉴别诊断牙龈炎牙周炎牙龈炎症有有牙周袋假性牙周袋真性牙周袋附着丧失无有,能探到釉牙骨质界牙槽骨吸收无牙槽嵴顶吸收或骨硬板消失治疗结果病变可逆炎症退缩,病变静止,但不可逆慢性牙周炎病因微生物是引发慢性牙周炎的始动因子:牙龈卟啉单胞菌(Pg)等。

能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均可成为牙周炎的局部促进因素。

宿主对细菌挑战的应答反应是决定牙周炎发生与否,以及病情轻重、范围大小、发展速度等的必要因素。

牙周袋(真性)病理——牙周袋(真性)软组织壁:袋内壁上皮显著增生,上皮钉突呈网状突起伸入结缔组织内并向根方延伸,袋内壁的上皮水肿、有白细胞密集浸润,并常有表面糜烂或溃疡,暴露出下方的炎性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发生水肿及退变,炎症细胞密集浸润,主要为浆细胞(约占80%)和淋巴细胞,也有散在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坏死可以形成脓液。

血管数目增加,扩张、充血,进而导致循环阻滞。

结缔组织内偶见单个或多个坏死灶。

在组织破坏的同时也并存着修复过程。

修复的特征是血管形成和胶原纤维新生,借以修复炎症引起的组织损害。

根面壁:结构改变:Sharpey纤维破坏,细菌及内毒素可进入牙骨质,牙骨质发生脱矿、软化,严重时,坏死的牙骨质可以从牙根表面剥脱。

细胞毒性改变:细菌本身及内毒素均可进入牙骨质。

在治疗时应将此感染坏死的牙骨质尽量刮除。

化学改变:袋内根面的牙骨质可发生脱矿,钙、磷含量降低。

当牙龈退缩、牙根暴露于口腔时,脱矿的牙根面可发生唾液源性的再矿化,主要成分为羟磷灰石,钙、磷、镁、氟等均可增多。

袋内容物:牙周袋内含有菌斑、牙石、龈沟液、唾液黏蛋白、脱落上皮和白细胞等,白细胞坏死分解后形成脓液。

袋壁软组织经常受龈下牙石的机械刺激,引起袋内出血。

牙周袋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牙龈呈暗红色慢性炎症期局部血液循环阻滞牙龈质地松软结缔组织和血管周围的胶原破坏牙龈表面光亮,点彩消失牙龈表面上皮萎缩,组织水肿有时龈色粉红,且致密袋的外侧壁有明显的纤维性修复,但袋内壁仍存在炎性改变探诊后出血及有时疼痛袋内壁上皮变性、变薄,并有溃疡。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牙周病学》第三章考点解析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牙周病学》第三章考点解析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牙周病学》第三章考点解析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牙周病学》第三章考点解析《牙周病学》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这部分内容,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牙周病学》第三章考点解析,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三章牙周炎一、概述牙周炎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

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时达高峰,此后患病率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牙周破坏的牙已被拔除。

失牙是未经治疗的牙周炎的最终结果。

现在一般认为牙周炎占拔牙原因的30%~44%,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要原因。

但多数成年人罹患的牙周炎为轻到中度。

重症者仅占人群的5%~20%。

仅有少数人的少数牙位呈现阶段性的活动性破坏,极少数部位发生快速进展。

最易受累的牙位是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

牙周炎主要分为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坏死性牙周病。

二、病因1、偏嚼习惯(15%):它可以使废用侧牙齿表向堆积大量牙菌斑、牙结石,从而引发牙周病。

同时惯用侧牙齿可出现严重磨耗,造成塞牙,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2、职业习惯(5%):如补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时,习惯用牙咬铁钉、鞋针或线等,对牙体及牙周均有损害,如牙冠出现缺口或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等。

因此,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尤其应当注意纠正已养成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无牙周病的人,也应当戒除以上习惯,以免牙周组织受损。

牙周炎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

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3、偏食习惯(20%):它可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A、C、D的缺乏,导致从而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4、夜磨牙、紧咬牙(10%):它可造成牙齿的严重磨耗,加重牙周组织负担,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变加重。

牙周病预后

牙周病预后

抛光
超声龈下刮治方法
1 工作尖对牙面的角度和压力 工作尖尽量 与牙面平行,0.5N侧向力,尽量选中低档 与牙面平行, 侧向力, 侧向力 2 水量调节 3 器械握持和支点 4 超声后还要用手用器械进行根面平整 5 3%双氧水龈下冲洗 双氧水龈下冲洗
超声治疗注意事项
1 特殊人群 起搏器,新型起搏器有屏障作用。肝炎,肺 结核,艾滋病 2 术前漱口 3 医护人员防护 一直对待(universal precaution) 4 器械消毒 5金属超声器械不能用于钛种植体表面的洁治 6 牙本质过敏
始动因子 针对性口腔卫生宣教和口腔卫生指导 贯穿牙周治疗始终 菌斑显示剂(disclosing agent) 有菌斑牙面数 菌斑百分率= 总检牙面数 100%
机械法控制菌斑(mechanical plaque control) )
刷牙(tooth brushing)效果
牙膏 摩擦剂(abrasive);洁净剂(detergent);发泡剂(foaming agent);甜味剂(sweetening agents)
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治疗,脑血管意外史,佩戴心脏起 搏器,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感染性心内膜炎 高血压:收缩压>140mmmHg 舒张压 舒张压>90mmHg; 肾上腺素浓度 高血压:收缩压 ; 《1:100000 晨起开始增高,血压上午10点达高峰,下午血压较低
心绞痛
不稳定心绞痛 稳定心绞痛: 1 预先使用镇静剂 2 较复杂的牙周手术,硝酸甘油预防 3 硝酸甘油易取,有效期 4 治疗中发生心绞痛 心脏搭桥术后
牙周袋深度>5mm 翻瓣术(flap surgery) 植骨术(bone graft) 引导组织再生性手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 膜龈手术(mucogingival surgery)(图)

牙周病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牙周病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牙周病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由于牙周病发病的特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中不能对每个位点进行检查,于是提出了不同的简化方法,这些简化方法包括A、检查半口牙B、检查代表牙C、检查代表区段D、每一牙上只查某些位点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2、龈下菌斑的主要细菌为A、革兰阴性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B、变形链球菌C、革兰阳性菌D、需氧或兼性厌氧菌E、唾液链球菌正确答案:A3、具有下列哪项情况时须做牙龈切除术A、患牙松动Ⅱ°以上B、牙龈长期溢脓C、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牙龈仍增生者D、牙龈长期出血,咬合疼痛者E、牙龈增生肥大有假性牙周袋正确答案:E4、女性患者,50岁,患有慢性牙周炎,经牙周基础治疗后,下颌第一磨牙颊侧根分叉处探诊仍出血。

影响根分叉病变治疗预后的原因,除外A、颊侧牙颈部有釉质突起B、磨牙根分叉部位距釉牙骨质界较近C、根分叉人口过小D、去除菌斑牙石不彻底E、患者未用牙线正确答案:E5、检查早接触点最好用A、摇动牙齿B、X线摄片C、牙线检查D、咬薄蜡片或咬合纸E、探针探查正确答案:D6、逆行性牙髓炎的病人,探诊检查最可能发现的是A、溢脓B、牙龈出血C、牙颈部釉质突起D、龈下牙石E、深牙周袋正确答案:E7、关于个别患牙的预后,以下错误的是A、探诊深度较深和附着水平较重者,预后差B、牙列中多数牙的骨吸收程度、牙周袋深度或附着丧失程度及根分叉是否受累对预后均有影响C、水平型吸收较垂直型吸收的疗效及远期效果为好D、牙槽骨余留的量是预后的关键E、牙体解剖形态不佳者预后较差正确答案:C8、急性龈乳头炎的直接病因不包括A、食物嵌塞B、不恰当的使用牙签或其他器具剔牙C、过硬过锐的食物刺伤D、妊娠时血液中的女性激素特别是孕酮水平升高E、不良的充填体或义齿修复正确答案:D9、1999年新分类法中,关于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与多种细菌类型有关B、呈缓慢或中等程度进展,无快速进展期C、最常见于成年人,但也可见于儿童和青少年D、可根据病损范围和严重程度进一步分类E、破坏程度与局部因素一致正确答案:B10、Ⅱ根分叉病变且无牙龈退缩者的治疗方法为A、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十骨整形术B、菌斑控制C、根向复位瓣或+骨整形术或+隧道形成术D、植骨或+GTRE、视附着龈宽度行袋壁切除术或根向复瓣术;截根术,半牙切除术,分根术正确答案:D11、反映社区牙周治疗需要量的指数是A、SBIB、PIIC、PDID、CPITNE、计算机辅助的数字减影技术正确答案:D12、牙周感染时,哪种细菌可通过菌血症进入羊胎膜,导致早产和影响胎儿发育A、白色念珠菌B、中间普氏菌C、具梭核杆菌D、伴放线放线杆菌E、牙龈叶啉单胞菌正确答案:C13、牙周选磨法的调验治疗适用于A、消除题倾关节紊乱B、消除早接触点C、治疗后牙移位D、治疗牙齿松动E、消除严重错验正确答案:B14、修复治疗一般在基础治疗结束后周开始。

牙周炎预后

牙周炎预后
• Smoking
• Systemic Disease or Condition
……
Genetic Factors Stress
Local Factors
Plaque and Calculus
the ability of the patient and the clinician to remove these etiologic factors
prognosis of periodontal disease
牙周病的预后
periodontal disease
• Gingival Disease
• Periodontitis
gingivitis
菌斑性牙龈炎(plaque-induced gingivitis) 菌斑控制 彻底菌斑去除
不及时治疗发展成牙周炎
Prosthetic and Restorative Factors
Endodontics
Prosthetics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Orthodontics Dental implant
• Plaque Control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 Patient Compliance and Cooperation
• 充分的沟通;复诊提醒;
• 告知牙周病的特点-了解患者期望-讨论患者自身努力的 重要性;
• 对患者的态度积极肯定或建设性批评;
• 指出后果。
Syste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bgingival Restorations
Anatomic Factors
Tooth Mobility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预后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预后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预后标签:牙周病危险因素预后牙周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病变,局部的、全身的行为和社会心理的诸多因素都是牙周病的危险因子,在预后判断和制定计划之前对每名牙周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这对牙周病的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一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1、遗传因素:牙周炎家族聚集性2、年龄:老年人牙周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高于年轻人3、种族:非洲裔易感侵袭性牙周炎4、某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发育异常或解剖缺陷二可改变的环境、后天获得、行为危险因素(1)局部因素1、菌斑生物膜2、牙石3、咬合创伤4、食物嵌塞5、局部解剖因素(2)全身因素1、糖尿病2、骨質疏松症3、艾滋病(3)行为和社会心理因素1、吸烟2、心理压力与精神紧张3、患者依从性预后是医师根据对患者的检查,危险因素评估和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该病的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和转归作出判断,其牙周病的预后可分四类:1、预后差2、预后较好3、预后较差4、预后无望牙龈病的预后1、不伴有系统性疾病的牙龈病预后其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引起炎症的原因是否消除治疗的只需将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彻底去除。

纠正菌斑滞留的因素,认真进行菌斑控制,牙龈可完全恢复,对已有增生的龈炎病例可在必要时通过手术改正的牙龈外形后也可恢复健康。

2、伴有系统性疾病的牙龈病预后与激素水平变化相差的妊娠期和青春期的龈炎,消除面部刺激外,待度过妊娠期,青春期牙龈可完全恢复健康。

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病所导致的牙龈病或炎症,局部病情的改善主要取决于自身血液病的控制情况。

牙周炎的预后A对牙列整体预后的判断依据如下:(1)牙周炎的类型慢性牙周炎在经过彻底的系统治疗后坚持定期的牙周支持治疗,一般疗效比较巩固,侵袭性牙周炎预后较差,在长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疾病易复发,伴系统性疾病的牙周炎做综合判断。

(2)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程度,牙列中多数牙的骨吸收程度,牙周袋深度或附着丧失程度以及根分叉是否受累等对预后均有影响。

牙周病预后与治疗计划

牙周病预后与治疗计划
合理的咬合关系
修复失牙 戒除不良习惯
4、维持长期疗效防复发
口腔卫生指导与菌斑控制
定期检查
治疗程序
Treatment procedures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治疗Initial therapy
目的:消除、控制致病因素 临床炎症
包括下列方法:
1、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
刷牙方法和习惯; 牙线和牙签; 菌斑显示剂检查 漱口剂
1.诊断 局限性慢性牙周炎 诊断依据:该处患牙有牙龈炎症、牙周袋、牙槽 骨水平型吸收和松动等典型牙周炎临床表现。
2.治疗计划 (1)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让患者掌握正确的 刷牙方法。 (2)龈上洁治;龈袋冲洗、上药。 (3)一周后龈下刮治 (3)6周后进行评估,视情况再酌情进行下 前牙翻瓣术,以消除牙周袋。 (4)术后3月定期复查,维护疗效,发现问 题重新治疗。
牙周病的预后和治 疗计划
PROGNOSTIC JUDGMENT TREATMENT PLANNING
预后类型
骨吸收 极佳 无 可消除 良好 无 病 因 依从性 全身病变
良好
较差 极差

中 难消除 重 差 明显/未控制
影响预后判断的因素 Factors to Consider When Determining a Prognosis
1, 正中牙合(centric occlusion) 、侧方合、前伸合;
2, 视诊、手指感觉法检查 3、咬合纸、蜡片定位
咬合创伤的指征
indication for occlusal trauma
1, 持续性咬合不适
2,牙齿松动,移位
3,咬合时牙齿震颤
4,牙周膜间隙增宽
5,硬骨板模糊或消失 6,牙面局部磨损

牙周预后评估表

牙周预后评估表

牙周预后评估表1. 简介牙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后评估是评估牙周疾病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以确定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牙周预后评估表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评估牙周疾病患者的预后情况。

2. 牙周预后评估表的作用牙周预后评估表的作用是评估牙周疾病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帮助牙医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它可以帮助牙医了解患者的牙周状况,预测治疗结果,并提供治疗方案的参考。

通过牙周预后评估表,牙医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牙周疾病情况,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3. 牙周预后评估表的内容牙周预后评估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牙齿情况牙周预后评估表会对患者的牙齿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牙齿的数量、位置、状况等。

牙齿情况是评估牙周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不同的牙齿受到的疾病程度和治疗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3.2 牙周组织情况牙周组织情况是评估牙周疾病预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等。

评估牙周组织情况可以帮助牙医判断患者的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3.3 牙周袋深度牙周袋深度是评估牙周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牙周袋是牙龈与牙齿之间的缺陷,牙周袋深度的增加意味着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加重。

通过评估牙周袋深度,牙医可以判断患者的牙周疾病的预后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4 牙周流血情况牙周流血是评估牙周疾病预后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牙周流血是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它反映了患者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

通过评估牙周流血情况,牙医可以判断患者牙周疾病的预后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牙周预后评估表的使用方法牙周预后评估表的使用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收集患者信息在使用牙周预后评估表之前,牙医需要先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牙医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牙周疾病情况,并评估其预后情况。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口腔内科学课件)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口腔内科学课件)
口腔内科学
4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 后
口腔内科学
教学目标:
1、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
口腔内科学
第四节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
1.对病情的评估 ▪ 全身状况的了解 糖尿病、药物、吸烟、精神
压力 ▪ 牙周组织的评估
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评估 ▪ 菌斑 ▪ 探针后出血(BOP) ▪ 牙周袋深、附着水平 ▪ 根分叉病变、牙松动度、咬合关系等 ▪ X线片(1次/6~12个月) ▪ 微生物学检查
口腔内科学
牙周炎复发的临床指针 ▪ 进行性附着丧失 ▪ 牙周袋加深 ▪ 探针出血或溢脓 ▪ 牙齿松动度增加 ▪ X线片显示牙槽骨丧失
口腔内科学
2.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与菌斑控制 ▪ 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认识,告知患者口腔状况
及治疗计划,树立维护牙周健康的信心, ▪ 菌斑控制
加强口腔卫生宣教 个人 定期专业人员
口腔内科学
3.实行必要的治疗 ▪ 全口洁治,口腔卫生指导 ▪ 及时发现和治疗菌斑滞留的因素 ▪ 对有广泛的复发和加重者,重新制定全面的治
疗计划,进行系统治疗(告知患者牙周病的进 展情况和预后,配合纠正引起的依从性及长期疗效 现状:医患双方对维护治疗不够重视
▪ 原因:医生 对SPT重要性认识不足 资源有限
患者 依从性差,认识不足,不了解牙 周治疗特点 受经济条件限制
口腔内科学
解决办法 ▪ 加强对维护治疗重要性的认识 ▪ 加强宣教,调动患者的主动性 ▪ 建立一个更有效的诊疗系统

牙周病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口腔健康教育

牙周病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口腔健康教育

牙周病的病因
始动因素
牙菌斑
局部促进因素 全身易感因素
促进菌斑堆积
改变宿主对 菌斑微生物的反应
牙周炎
牙周炎的诊断
当前的炎症+以往的破坏 炎症:红、肿、探诊出血 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判断:
看到或探到釉牙骨质界
釉牙骨质界
牙周病的治疗
牙周治疗的总体目标
终生保存牙齿 维持牙齿的功能,消除疼痛和不适 纠正或消除因牙周破坏所造成的病损 (牙周袋、骨缺损、龈退缩、牙松动等) 满足美观和舒适的要求
个别患牙的预后
应考虑的因素
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 牙槽骨吸收程度和吸收类型 牙的松动度 牙的解剖形态:牙根形态、根面凹陷 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
个性化诊疗设计
牙周炎具有个体特异性和牙位特异性
每位患者的病情表现和进展程度不同 各个牙的病变程度不同、局部的条件也不同、所需治疗的
难度和疗效也不同(如有的患者需要拔牙、修复牙列)
牙周病病因、诊断、治疗、 预后及口腔健康教育
太原市口腔医院第三门诊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之一 当前造成成年人失牙的首位原因
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牙齿丧失 波及人口广泛 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危害
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Brush Your Teeth ,or Death
牙周病
牙周病的病因 牙周病的诊断 牙周病的治疗 牙周病的预后 口腔健 畸治疗
维护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
基础治疗
再评估
维护期
手术期
修复期
牙周基础治疗
消除病因治疗 最古老、最有效、最广泛、最基本、最重要
适用于每一位牙周病患者 药物治疗只能作为基础治疗的补充和辅助
牙周基础治疗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袭性牙周炎
多与局部刺激因素的强度相关
与局部刺激因素不一定相关, 发病年龄早,进展快
彻底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有全身背景和遗传因素
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局部刺激因素明显
预后良好
预后差
预后相对较好
二.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速度、程度、类型
附着水平 骨吸收程度 牙周袋深度 根分叉病变
★★★
★★★
★★★
★ ★ ★ 预后差!
三. 牙周病的预后
Prognosis of Periodontal disease











一.牙周炎的类型

列 整
二.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程度



三.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
四.牙松动情况
五.余留牙的数量


六.患者的依从性


预 后
七.环境和行为因素
八.全身状况
一.牙周炎的类型
慢性牙周炎
患者合作
依从性好
中/重度
重度骨吸收 深牙周袋
松动Ⅰ度以上, 局部病变
FI:Ⅱ度以上 不能控制和维护
牙齿松动
依从性差
Ⅱ~Ⅲ度
无系统性疾患 无环境因素影响
无系统性疾病 或已控制
有/无
无环境因素
有/无
全身因素 难以控制
环境因素 难以控制
二. 牙龈病的预后
一.菌斑性牙龈炎 Plaque-induced gingivitis
二.受全身因素影响的牙龈病 Gingival diseases modified by systemic factors
青春期龈炎 妊娠期龈炎 药物性牙龈增生/龈炎
三.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 ANUG
牙龈病预后 菌斑性牙龈炎
患者合作
依从性好
中/重度
重度骨吸收 深牙周袋
松动Ⅰ度以上, 局部病变
FI:Ⅱ度以上 不能控制和维护
牙齿松动
依从性差
Ⅱ~Ⅲ度
无系统性疾患 无环境因素影响
无系统性疾病 或已控制
有/无
无环境因素
有/无
全身因素 难以控制
环境因素 难以控制
预后极佳 预后良好 预后较差
预后极差
无骨丧失
少量骨吸收
局部因素可消除 可控制 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个别牙FI:I
疾病的严重程度、全身状况、年龄、是 否吸烟、依从性、遗传因素及局部解剖 因素等,需综合考虑。
预后分类
预后极佳 excellent
预后良好 good/fair
预后较差 Poor/ questionable
预后极差 hopeless
预后极佳 预后良好 预后较差
预后极差
无牙槽骨丧失 少量骨吸收
局部因素可消除 可控制 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个别牙FI:I
Prognosis of gingival disease
三. 牙周炎的预后
Prognosis of Periodontal disease
一. 影响预后判断的因素
Factors to Consider When Determining a Prognosis
问病史 检查 诊断 预后判断
制订治疗计划
青春期龈炎 妊娠期龈炎 药物性牙龈增生/龈炎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牙龈可恢复健康。
妊娠期龈瘤 手术切除。 可恢复正常。
预后极佳
二.受全身因素影响的牙龈病
Gingival diseases modified by systemic factors
青春期龈炎
妊娠期龈炎 药物性牙龈增生/龈炎
远期疗效 局部炎症控制及药物能否更换


★★★
牙周病的预后判断
Prognosis of Periodontal Disease
( 第十三章 )
何谓预后?
Definition of Prognosis
The prognosis is a prediction of the probable
course, duration, and outcome of a disease based on general knowledge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患者合作
依从性好
中/重度
重度骨吸收 深牙周袋
松动Ⅰ度以上, 局部病变
FI:Ⅱ度以上 不能控制和维护
牙齿松动
依从性差
Ⅱ~Ⅲ度
无系统性疾患 无环境因素影响
无系统性疾病 或已控制
有/无
无环境因素
有/无
全身因素 难以控制
环境因素 难以控制
预后极佳 预后良好 预后较差
预后极差
无骨丧失
少量骨吸收
局部因素可消除 可控制 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个别牙FI:I
disease and the presence risk factors for the disease.
Prognosis factors≠ Risk factors
一. 影响预后判断的因素
Factors to Consider When Determining a Prognosis
二. 牙龈病的预后
二.受全身因素影响的牙龈病
Gingival diseases modified by systemic factors
青春期龈炎 妊娠期龈炎 药物性牙龈增生/龈炎
与菌斑性龈炎比较:
愈合慢 病程长 易复发
定期复查,控制菌斑
青春期后,可治愈。
预后可极佳
二.受全身因素影响的牙龈病
Gingival diseases modified by systemic factors
若认真控制菌斑后,
不停药者 牙龈也可能恢复健康。
预后良好
三.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 ANUG
仅侵及牙龈组织 易感因素是菌斑 吸烟、疲劳、精神紧张等降低免疫力的全身因素
菌斑控制 戒烟 解除心理压力 注意营养及休息 无全身性严重疾病,预后通常很好,病变可得到痊愈。
患者合作
依从性好
中/重度
重度骨吸收 深牙周袋
松动Ⅰ度以上, 局部病变
FI:Ⅱ度以上 不能控无环境因素影响
无系统性疾病 或已控制
有/无
无环境因素
有/无
全身因素 难以控制
环境因素 难以控制
预后极佳 预后良好 预后较差
预后极差
无骨丧失
少量骨吸收
局部因素可消除 可控制 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个别牙FI:I
清除局部菌斑和牙石 炎症消退
纠正局部刺激因素
食物嵌塞 充填体悬突等
若不坚持维护,很易复发
牙龈恢复正常,完全治愈
长期反复发作, 可发展成牙周炎
牙龈病预后
菌斑性牙龈炎
清除局部菌斑和牙石 炎症消退
纠正局部刺激因素
食物嵌塞 充填体悬突等
若不坚持维护,很易复发
牙龈恢复正常,完全治愈
长期反复发作, 可发展成牙周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