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美学基础知识
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美学的基本概念:1 、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
2 、1735年,鲍姆嘉登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3 、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正式以“埃斯特惕卡”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
从而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一书的书名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就是“感性学”的意思。
)4 、鲍姆嘉登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从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而情,即对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加以研究,并最终用“埃斯物惕卡”来命名这门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5 、美学的学科性质: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它包括哲学、文艺学、心理学、论理学等等。
⑵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⑶美学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因此,美学从根本上畜产品久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人的审美价值态度是什么:是一个人对审美价值认为的理性认识)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阶段:6 、美学的诞生:1750年(单选)7 、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再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多选)8 、原始审美意识的标志: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
如:许家窑人的石球(单选)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能否制造工具。
原始人利用现成的石块加以砍削凿磨,由此产生一种惊奇感和喜悦感,这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9 、审美意识的形成:早在无文字可考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有了审美意识。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例如:石器的造型;审美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彩陶上的纹饰显现及岩壁上的绘画显现)。
(完整版)《美学原理》整理版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
(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
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5、1750)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
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
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美学》课程复习大纲
《美学》课程复习纲要第一章什么是美学1、为什么称鲍姆嘉通为“美学之父”?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所著《美学》一书中提出,被称为“美学之父”2、怎样理解美学的学科性质?从理论上说,美学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或某种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对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做出分析和阐释的理论。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审美关系的价值表现——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经验是指人在现实和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感受,是审美研究的基本内容。
广义的审美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习惯和情感表达模式。
狭义的审美关系是指个体和对象,人与环境之间因审美态度和具体语境而形成的感知——愉悦关系3、中国现当代美学有哪三次美学热?(填空,选择)第一次“美学热”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次“美学热”中,王国维是始作俑者,他起了重要的开创作用。
王国维学习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并运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
继王国维之后,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学界泰斗”的大教育家,他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在北大首次开设并主讲美学课程,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口号。
第二次“美学热”发生在五六十年代,即以批判朱光潜美学为导火线引起的一场美学大讨论。
在这次讨论中,逐渐形成了四派观点,即人们常说的中国美学的四大流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
这次美学热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所谓“实践美学”。
第三次“美学热”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
这次“美学热”的一个特点是形形色色的西方美学思潮涌入中国,我们现在熟知的各种主义、各种学术,例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结构主义,最初都是以美学的名义介绍到中国的。
这次“美学热”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思想界从“文革”的禁锢中苏醒的标志,思想界通过美学这个窗口反思被扭曲、被异化的人性,颂扬人性的解放——从理性的解放到感性的解放。
美学知识点总结
《美学》学习资料第一章,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创立与发展美学之父——鲍姆嘉通,1750年,他写了一本名为《Aesthetics》的专著。
我国理论界把它翻译为“美学”。
他的美学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2、“美”的本质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美的问题(美的本质、美的规律)。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第三,艺术问题。
第四,审美关系。
第五,审美活动三、美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哲学思辨法(自上而下)、自古希腊到德国古典美学这种方法一直占主导地位。
从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通过理论思辩和逻辑推演的形式,在客观上把握美学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象的表层结构把握对象的深层本质。
十九世纪德国的费希纳(1801-1887)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来代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美学”。
所谓“上”,是指哲学体系与基本命题而言,所谓“下”是指具体的审美经验。
自此以后,西方美学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
1、侧重于对审美经验作各种心理学、生理学的解释。
美学对心理学的依赖加重了。
著名的格式塔(完型)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美学的结合。
2、强调美学的具体运用、特别是对艺术批评与鉴赏的具体运用,反感传统美学的诸如“美的本质的抽象思变。
3、派别纷呈,符号美学、现象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完型心理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等。
把美的现象作为一种经验事实,或侧重于外在现象的描述,或层中与主体内眦经验的分析,注重事物外在的表面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审美对象进行实证的考察。
所以也可称之为科学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分析日益细密深入,但同时又远离美学基础理论而是综合的力量削弱。
早期英国经验派开始的从审美对象研究向审美意识的转移,至此已以审美经验为中心。
美学技术化、实证化了,相当多的现代西方美学研究实质上已降格为艺术学,甚至成为艺术鉴赏学。
课件-美学-第一章 美是什么
1、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 东西”和“美本身”。
《大希庇阿斯篇》:“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 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 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 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柏拉图开创了西方美学史上美的本质、美的本体 论研究的先声。
庞德《普罗旺斯晨歌》:有如苍白湿润的铃兰 /凉凉的花瓣/拂晓时她躺在我身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
2、意象与形式
区别:(1)“形式”是对客体(与主体分 离的客体)的描述,而“意象”则是情景 交融的感性世界,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融 合。
(2)意象与现象学意义上的“现 象”的相似点:非对象化(对于实 体化世界的超越)、非现成性(在 活动中不断生成)。
(3)意象与现象学意义上的“现 象”的区别:“意象”是情景交融 的世界,是带有情感性质的价值世 界,而“现象”不包含这层含义。
5、和“美在意象”相对立的概念
(1)狭义的美和广义的美:a.狭义的 美:优美;b.广义的美:情景交融的 意象。
又如:(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法) 布歇《蓬巴杜夫人》。
(唐)周昉《贵妃出浴图》:
结论: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 的、外在于人的“美”,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 活动。
1、禅宗思想的启示:禅宗强调心物不二,彻底 破除了实体化的主体自我与实体化的客观对象的 二元对立状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现自我和事 物的本来面目。
(唐)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 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强调一个实体化的自 我存在)
(唐)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破除实体化的自 我)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 笔记整理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第一章美学产生过程:审美意识——审美者对自身审美活动的非理性自觉的自觉意识【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美学思想(审美思想)——审美者有了对美、审美活动的理性自觉思考,但没有上升到对审美活动的整体进行全面研究,多以哲学、文艺评论或者创作经验总结的形式出现美学学科——有意识地对审美活动进行整体性独立思考的学科===============================================================================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 1750 《美学》标志着学科的建立1.1735《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可理解的事物:通过高级认识能力作为逻辑学的对象去把握的可感知的事物:通过低级认识能力作为知觉的科学或“美学的”对象来感知的2.1742 法兰克福大学开设美学课3.1750 《美学》=============================================================================== 原因:莱布尼茨:认识区分为模糊的认识和明晰的认识,明晰的认识分为明确的明晰认识和混乱的明晰认识,作为理性主义者他不看重混乱的明晰认识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沃尔夫:知识分为理论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理论的知识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科学他在心理学中不重视感觉能力===================================================================== 影响:拉丁语著作影响不大认为美学是对感性认识能力的研究影响到后来的美学家把审美经验当作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美学低于逻辑学=============================================================================== 学科的发展:康德:1790 《判断力批判》提高了美学学科的地位美学逻辑学伦理学平等扩大了美学的影响黑格尔:《美学》影响到美学研究的重心研究感觉和情感的学科=============================================================================== 在我国的发展:1 出现19世纪60年代传教士的英汉辞典中出现aesthetics词条译为审美之理审美学1875花子安《教化之议》出现“美学”一词2 美学研究的开始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把美学介绍给国人推动了它的发展[1902 王国维翻译《哲学概论》——桑木严翼][1903 蔡元培翻译《哲学要领》——科培尔][1906 王国维要求国内文科大学开设美学课程]===========================================================================美学研究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审美范畴美感经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鲍姆加登观点: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感性认识的完善: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产生的美感构成感性认识(美感)的条件:1寓杂多于整一整体与部分协调一致2意象的明晰生动形象生动而有个性尽管他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但并不排斥艺术并以艺术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他说:“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研究对象:【美感艺术美的规律】黑格尔的观点:研究对象:【美的艺术排除自然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研究对象:【大于美包括整个艺术理论】近代心理学派:研究对象:【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美育】什么是美学?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美学基础_第一章_什么是美
美学基础_第⼀章_什么是美《第⼀章什么是美》教案教学⽬标:让学⽣了解西⽅和中国传统美学对美的认识,美的产⽣和本质教学重点:美的本质教学难点:美的本质教学⽅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专题讨论或专题设计。
?教学过程:简语导⼊,介绍课程安排提问:⼤家认为什么是美美是难的----柏拉图《⽂艺对话录》美是不可⾔说----哥德⼀、西⽅美学史对美的探讨⼆、中国美学史对美的探讨三、美的产⽣四、美的本质⼀、西⽅美学史对美的探讨作为哲学的⼀部分,三⼤范式转变(本体论、认识论、语⾔学)●本体论阶段(古希腊——16世纪)●认识论阶段(17——19世纪)●语⾔学阶段(19世纪末——)★本体论阶段:古希腊罗马--16世纪(以探究事物的本质为核⼼的思想阶段,诞⽣了哲学。
这⼀时期美学思考独⽴的“美”,视之⼀切审美现象的根源)(⼀)古希腊:理念本体论美学代表:柏拉图、亚⾥⼠多德(⼆)中世纪:神学本体论美学代表: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三)⽂艺复兴:⼈本主义美学代表:达·芬奇●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切事物的美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
美与艺术截然分开。
真正的美是美的理式美的理式--美的事物(对理式的模仿)--艺术作品(对理式模仿的模仿)等⽽下之亚⾥⼠多德: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式”“美本⾝”不存在,美在事物本⾝之中,在“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主要靠事物“体积与安排”,整⼀性和⽐例关系。
《诗学》艺术的模仿是再现应当有的事。
从⽽提⾼了艺术的地位,影响了从中世纪到⽂艺复兴、到⼗七⼋世纪的欧洲。
(⼆)中世纪美学发展停滞期,美学思想见于神学著作,以上帝为美的本体。
中世纪美来⾃神,奥古斯丁(Augustine 354- 430)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上帝是整⼀,是最⾼的美、绝对的美,⼀切事物的美都是上帝赋予的。
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哲学的重要代表⼈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和圣师.美是分等级的,最⾼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
《美学》第一章考点手册
《美学》第一章绪论考点1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三级考点,单选、简答)L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要标志:(1)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2)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审美恚识,审美意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萌发出来的不明晰的审美追求。
(2)第二阶段是美学思想,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审美现象的理性认识。
(3)第三阶段是美学学科的龙立.它是从整体上系统的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3.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审美恚识,审美意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萌发出来的不明晰的审美追求。
(2)第二阶段是美学思想,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审美现象的理性认识。
(3)第三阶段是美学学科的珑立,它是从整体上系统的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4.空Jt室也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它往往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体现出来,缺乏明确而系统的理论表述,故而不成熟,不自觉。
5.审美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两个层次。
型组更Jt越最典型地体现在原始初民的生存活动中,高级审美意识更为成熟、自觉,且更为贴近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理解,也更具有普遍性,有更广泛的涵盖面。
6.中西方悲剧意识的区别:一是西方的悲剧意识一开始就与宗教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方悲剧里崇尚的实际是一种牺牲精神,是为宗教理想而献身从而在人生中求得永恒的行动:与此相关,西方美学更关注人类本身的悲剧性和人生的幻灭感。
而中国古代宗教意识相对淡薄,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没有直接联系。
二是就结局而言,中西古代悲剧大相异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模式,体现着高级的审美意识。
7.【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高教版《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高教版《美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学原理适用对象:马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课程学时:48小时课程简介:《美学原理》是马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美学的基本原理、美学理论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鉴赏方法和审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工程设计的美学性和艺术性。
课程目标:1.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美学思维方法和鉴赏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工程设计中发挥美学素养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审美价值观,提高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美学基础知识(4学时)1.美学的定义和特点2.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美和艺术的关系第二章:审美主体和客体(4学时)1.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2.审美客体的特征和分类3.审美经验和审美态度第三章:审美判断和价值(6学时)1.审美判断的基本要素2.审美价值的内涵和外延3.审美价值的相对性和客观性第四章:美学鉴赏方法与过程(8学时)1.美学鉴赏的基本方法2.美学鉴赏的过程3.艺术品的鉴赏与评论第五章:美学与设计(10学时)1.工程设计中的美学要求2.美学与功能、造型的关系3.美学设计案例分析第六章:美学与社会文化(6学时)1.美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2.美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当代美学问题与批评教学活动与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幻灯片展示等方式,讲述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重要观点。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的艺术品、设计作品等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美学的具体应用和价值。
3.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课堂演示: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美学鉴赏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考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艺术展览、设计展览等,提升学生的美学体验和感悟。
教学评价方式:1.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情况。
美学概论(1—4)
美学概论第一章什么是美学第一节美学学科的发展史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在其所著的《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鲍姆嘉通因此成为“美学之父”。
一、美学学科的形成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注意到美的现象和诗意创造的世界,并对其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是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和中国开始的。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宇宙是由数构成的,美即数字。
柏拉图:“美本身”亚里士多德:“诗学”是研究所有诗性活动的形式的学问。
中国:孔子:把美与善联系起来:“诗可以兴”美的现象和艺术的世界之所以在公元前6世纪-5世纪进入人类的思考,原因如下:①原始巫术神话思维开始解体,理性思维崛起。
②人类艺术活动从原始巫术活动那里获得了相对独立性。
二、美学学科如何能够成立自从美的现象进入人类的思考之后,美的现象向人类的思维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诗性的或审美的现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如果是理性的,那么其真正的品质是什么?它与科学、哲学和伦理学等有何区别?如何把它们之间的界限清晰地描述出来?一个学科要成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⑴必须有确定的研究领域,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⑵特殊任务,形成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领域;⑶形成与这项研究领域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去解决其问题。
美学学科成立所需的这些条件,在18世纪的欧洲形成了。
贡献:维科提出应该建立一种相当于逻辑学、哲学的“新科学”。
克罗齐认为它就是“美学”。
维科对“诗性智慧”的揭示深入到了一个重要的根基,这就是诗性活动的本性和它在人类文化中的奠基地位。
四、鲍姆嘉通对“美学”的设定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14—1762)对诗性活动领域的分析,不是返回到历史的起源处,而是纯粹对人的心智的逻辑分析。
他把审美现象这种感性的活动置于理性认知之前,把它确定为朦胧的认识活动。
并对应地提出了相对于逻辑学的“aesthetics”,即“感性学”,它就是一种研究感性观念或者“朦胧的观念”的学问。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给感性认识提供规则,并探求“感性认识的完善”——美。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第一章美学产生过程:审美意识——审美者对自身审美活动的非理性自觉的自觉意识【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美学思想(审美思想)——审美者有了对美、审美活动的理性自觉思考,但没有上升到对审美活动的整体进行全面研究,多以哲学、文艺评论或者创作经验总结的形式出现美学学科——有意识地对审美活动进行整体性独立思考的学科========================================================================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 1750 《美学》标志着学科的建立1.1735《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可理解的事物:通过高级认识能力作为逻辑学的对象去把握的可感知的事物:通过低级认识能力作为知觉的科学或“美学的”对象来感知的2.1742 法兰克福大学开设美学课3.1750 《美学》======================================================================== =======原因:莱布尼茨:认识区分为模糊的认识和明晰的认识,明晰的认识分为明确的明晰认识和混乱的明晰认识,作为理性主义者他不看重混乱的明晰认识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沃尔夫:知识分为理论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理论的知识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科学他在心理学中不重视感觉能力=====================================================================影响:拉丁语着作影响不大认为美学是对感性认识能力的研究影响到后来的美学家把审美经验当作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美学低于逻辑学======================================================================== =======学科的发展:康德:1790 《判断力批判》提高了美学学科的地位美学逻辑学伦理学平等扩大了美学的影响黑格尔:《美学》影响到美学研究的重心研究感觉和情感的学科======================================================================== =======在我国的发展:1 出现19世纪60年代传教士的英汉辞典中出现aesthetics词条译为审美之理审美学1875花子安《教化之议》出现“美学”一词2 美学研究的开始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把美学介绍给国人推动了它的发展[1902 王国维翻译《哲学概论》——桑木严翼][1903 蔡元培翻译《哲学要领》——科培尔][1906 王国维要求国内文科大学开设美学课程]======================================================================== ===美学研究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审美范畴美感经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 ===鲍姆加登观点: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感性认识的完善: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产生的美感构成感性认识(美感)的条件:1寓杂多于整一整体与部分协调一致2意象的明晰生动形象生动而有个性尽管他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但并不排斥艺术并以艺术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他说:“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研究对象:【美感艺术美的规律】黑格尔的观点:研究对象:【美的艺术排除自然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研究对象:【大于美包括整个艺术理论】近代心理学派:研究对象:【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美育】什么是美学?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口腔医学美学基础 第一章 第一节至第三节
艺术美
雕塑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 有表现力的瞬间,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 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 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 跃,,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第三节 美的基本范畴
一:崇高 (社会,自然,艺术)
二:优美
三:悲剧
《拉奥孔群像雕塑》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 祭司,因触犯了雅典娜女神,泄露了天机,雅典娜 便派遣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缠死。这是一个 神与人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预告灾难的来临是他 的责任,但他违背了天意,因而遭到惩罚。雕塑家把哀 号化为轻微的叹息来进行美化,《拉奥孔》虽未向 观众表达更多的内心语言,但仍是一尊忠实地再现自 然并善于进行美的加工的典范作品。
Page 2
从原始艺术看美的产生
图例2:彩陶舞蹈纹盆p39 舞蹈纹每组五人,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辫发, 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 之意。在这里,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 画意。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 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该作品不仅让我们形象 地观赏到5000年前"舞蹈艺术家"那幽雅美妙、整齐划 一的翩翩舞姿,而且能感受到原始社会欢快、浓烈 的部落节日气氛,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 活力。
图例3:拉斯科壁画p46 位于法国韦泽尔峡谷,以马最多,还有牛、驯鹿、 洞熊、狼、鸟等,也有一些想像的动物和人像。而 唯一的人物形象就是一个被野牛撞倒在地的人。画 面大多是粗线条的轮廓画剪影,即在黑线轮廓内用 红、黑、褐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重量,形象生动, 色彩明快,富有生气。通过这些图,来表达当时人 们狩猎的情景,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恐惧感和理解。
美学概况第一章
• (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在美学研究中,把美学概念、命题、原理等, 在美学研究中,把美学概念、命题、原理等, 理解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概括和提升, 理解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概括和提升,并能够回 到人类审美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到人类审美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根本 上,就是要求美学研究过程始终同具体的研究 对象联系在一起。 对象联系在一起。
• 2、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从对具体的美的事物的欣赏到凝聚为一种较为 抽象的美的观念, 抽象的美的观念,无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 过程。 过程。标志着这一演变过程进入新阶段的重要 成果,是在语言文字中出现了“ 成果,是在语言文字中出现了“美”。 • 以汉语来说,“美”字最早见于殷代甲骨文。 以汉语来说, 字最早见于殷代甲骨文。
梵高《农鞋》 梵高《农鞋》
第三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当代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主流意见: 当代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主流意见: 美学的对象——审美活动或审美经验 审美活动或审美经验 美学的对象 第一、 第一、审美活动之为美学对象由其主体构成所决 定。审美活动的主体是人。美学关注和探讨人 审美活动的主体是人。 类的感性和情感。 类的感性和情感。把审美活动确定为美学的对 就是从美学要研究人、 象,就是从美学要研究人、人的生命活动意义 和价值这一点上, 和价值这一点上,肯定了美学在人文价值领域 的作为。 的作为。
傅抱石《登高》 傅抱石《登高》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 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 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集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 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迟缓。 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迟缓。鞋皮上粘 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 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 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 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 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 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 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 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 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 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 亡逼近时的战栗。 亡逼近时的战栗。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绪论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
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美学》(Aest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
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n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n 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n 美学研究所涉及的美感问题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而研究美感,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
n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判断往往会与伦理判断紧密交织在一起,并对审美主体的美感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5、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区别:答:审美意识不是美学思想,因为美学思想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审美意识都不具备。
这两个基本特点分别是:(一)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并得以传诸后代。
(二)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不在像审美意识那样可以是一些感性直观的认识,而是远为深刻的能够揭示审美现象某些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8个阶段1)古希腊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美学的开端;2)中世纪,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是上帝早的3)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没有美学大家4)18世纪,理性美学主义、经验主义美学,鲍姆嘉登出版《美学》5)19世纪前期,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康德、席勒、黑格尔,代表了西方美学的黄金期6)19世纪后期,实验美学、移情美学、生命美学,代表:车尔尼雪夫,认为美是生活7)20世纪出,心理学美学,佛洛依德8)20世纪,语言论美学,从语言角度、符号的角度探讨美学7、“由下而上”:行而下,由具体的研究上升到抽象理论研究的方法。
美学笔记第一章(绪论)
美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识记)(一)美学之父:美学界对于18世纪德国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顿的尊称。
他最早提出建立独立的美学学科的设想。
1750年他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一门崭新的学科——美学最终诞生了,鲍姆嘉顿因此被尊崇为美学之父。
(二)美学学科的性质:1.从美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中把握其性质。
美学和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这些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学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2.从美学与人的联系中把握美学学科性质。
审美现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是人的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美学对于审美现象的研究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
3.美学对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最终涉及到的是人生价值、人的审美价值,所以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三)美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1.审美意识的形成。
(1)审美意识是一些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还没有上升为理论的形态。
(2)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原始人类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的惊奇感、喜悦感便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3)原始的审美意识逐步发展导致了原始艺术的产生。
(4)从根本上说,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2.美学思想的产生(1)美学思想是能够深刻揭示审美现象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2)美学思想具有两个基本特点:a.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藉文献之中,从而能代代相传b. 具有理论的形态3.美学学科的建立(1)美学学科的建立以美学思想的充分发展为前提(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使美学理论能在其中得到独立的研究,系统的阐述;b.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以1750年鲍姆嘉顿的《美学》一书的问世为基本标志(四)在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四种主要观点:1.美学研究对象应当是美比及美的规律。
美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珍藏版)
美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珍藏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A,认为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区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
B,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来源于黑格尔。
《美学》(在英文版里译成美的艺术哲学)C,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它分为两个层次: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客体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
这个传统是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开始。
★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
认为关于“美”、“善”之类的形而上学概念都是伪命题。
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也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即经验》。
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强调对审美经验作尽可能客观的描述。
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2.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也是偏向于主观方面,关注的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么产生的”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美学就成了审美心理学。
如德国的费希纳,《实验学美》、《美学入门》,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
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发现了心理的无意识层面,用来解释文艺的心理学问题。
其学生★荣格把无意识改为集体无意识,提出了原型理论。
D,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国的蒋孔阳《美学新论》提出美学的根本问题。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并非所有的有审美因素的现象都等于审美现象。
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心问题和★主要对象(审美活动)。
1什么是美学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
(2)我国美学研究应涉及的对象和范围 (P7)
第一、美的问题,重在哲学探讨,包括研究美的本 质,美的根源,美与真善的关系,美的各种表现 形态的本质与不同特征。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的问题。
第三、艺术问题。 第四、美育问题。 综上,我们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 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辨证关系。
2、美学思想的产生
现存的古代典籍中,还保留着人类进行美 学研究的不少资料。 (1)在我国,早在二三千年前的奴隶制时 代,人们对于一系列与美有关的问题,已 经试图从理论上进行把握了。
2、美学思想的产生
A、伍举论美 “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 也,胡美之为?” B、我国首先注意到美与善有所不同的,是孔子。 他对《韶》乐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对 《武》乐的评价则为:“尽美矣,未尽善也。”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
1、美学对象观的考察
(1)近代西方门学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意见,主要有以 下四种: (P4-6)
第一,“美学之父”鲍姆加登认为,美学就是研究感性认识 的完善,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 第二,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对象是美的艺术。 第三,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批判唯心主义美学的同时,十分强 调对现实美的研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 第四,有些美学家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心理。
3、美学学科的建立
A、美学之父:18世纪初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嘉通(17141762),他是普鲁士哈列大学的哲学教授,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 学家、美学家。他通过对莱布尼兹、沃尔夫的理性主义哲学加以继 承和系统化,发现相应于人类心理活动(或知识体系)的知、情、 意三个方面的哲学系统有一个明显的欠缺。他认为: 研究“知”(理性认识)——逻辑学 研究“意”(意志行为)——伦理学 研究“情”(感性认识)——?(空白) 为此,他认为应该有一门研究感性认识并与逻辑学相对的新学科, 这门新学科以一个希腊文名词“Aesthetica” 即美学来命名。 “Aesthetica” 的希腊文原意是感觉、感性认识。以它来命名则有 “感性学”、“感觉学”的意思。由此可见,这门新学科是作为认 识论提出来的,是与逻辑学相对应的。 1735年,鲍姆嘉通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已经首次使用 了“Aesthetica” (美学)这个概念,1750年,他就正式 用”Aesthetica” 来称呼他的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 《 Aesthetica》,从此,美学作为一门新的独立的学科就正式诞生 了。
第一章 美学是什么?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 亚里斯多德《诗学》
(二)学科形态的美学 1、鲍姆嘉通 2、康德 3、黑格尔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 般认为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 通首次提出来的。时间为1750 年,其美学著作为《美学》。
鲍姆嘉通
康德
康德沿着鲍姆嘉登的思路,对应 于人类的三种心理功能分别写出 了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 判》。 其中,前两本分别研究人的认知 与伦理,第三本则致力于探讨审 美问题. A、以审美判断力为中心,联系主 客体双方的相互关系,去探讨审 美心理的本质。 B、划分了两类审美类型:美(优 美)与崇高
拉 斐 尔 西 斯 廷 圣 母
·
(三)后学科形态的美学 1、美学的心理学转向 2、美学的社会学转向 3、美学的本体论转向
社会学方法: 从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探讨美的起源、本质和 特征等。 把审美现象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习俗风气 等联系起来考察,从中探讨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 的变迁等问题。理论代表人,法国史学家兼批评 学家——丹纳:《艺术哲学》 。 他将审美现象放在社会的三大要素下加以考察, 认为人和审美现象都必然会受到种族、时代和环 境的制约。
美的艺术
原 始 时 代 的 壁 画
瓶 画 : 掠 夺 特 洛 伊 城
美的思想
孔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 大。 墨子: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 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荀子: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 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第一章 美学基础知识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及其活动 及其规律的科学
以叶郎,蒋培坤为代表的美 学家的观点
这样可以突破以往种种观点的狭隘性, 把美学研究的天地得以拓展。
美学是对生命的最高阐述
以杨春பைடு நூலகம்,潘知常为代表的美学 家的观点。
生命及审美,审美及生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进而叶郎将美学研究范围定为审 美形态学、审美艺术学、审美心 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 审美设计学、审美发生学、审美 哲学八个分支学科构建了现代美 学体系。
(1)新生力量的悲剧。
如 戊戌变法
(2)源于“小人物”的命运悲剧。 如《红楼梦》
(3)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如 《孔乙己》
(1)悲剧性的崇高感是矛盾冲突中的美;
(2)悲剧性的崇高感是情感升华的理性美;
(3)悲剧性的崇高感是人类尊严的体现。
喜剧:
不同于作为戏剧 种类之一的喜剧,泛指 社会生活中和各种艺术 形式中一切滑稽的因素, 即一切荒谬背离、显得 可笑的现象。当然,作 为戏剧种类之一的喜剧 是滑稽最集中的表现形 态。
悲剧不是单纯的悲,而是充满了强烈的伦理追求 或者积极的真理探索。
一方面,在悲剧冲突中,伦理的因素占有非常突出 的地位,它把善恶、美丑的尖锐冲突直接呈现,当 正义的力量受到摧残的时候,反而激起人们对于善 的同情、热爱和崇敬,对丑恶的憎恨。
另一方面,悲剧发人深思。为什么会造成悲剧?为 什么会失败?引起人们的反思。 这两方面使得悲剧具有“净化”作用,所以悲剧一 直被视为具有崇高地位的美学范畴。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 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个体的人提升为 一个为普遍性的精神存在。” ——黑格尔(德国)
第一、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悲鸿作品《愚公移山》
三、悲剧
又称悲,悲剧性,是美的基本范畴之一。它不同于日常生活 用语中的“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 美的一种存在形态,以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为基础,以具有 正面价值的人的不幸、毁灭为特征的审美类型,它的审美价 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中。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社会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人所创造的社会事物上的对象化。 在现实美中,社会美是美存在的最直接、最大量的形式。
社自 会然 美美 则以 以形 内式 容取 取胜 胜, 。
对社 稳会 定美 性还 和具 确有 定相 性
社会美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唐朝人为什么崇尚丰满的美人型呢?唐 朝是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政治相对稳 定,经济繁荣,壁画和雕塑以生活安定 殷实的统治阶级人物为标本,自然是体 肥脸胖。
悲剧美
悲剧美
悲剧美
悲剧美
四、喜剧性
喜剧性是一种凸显了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现 实与理想、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不协调或不 和谐的审美类型。
喜剧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戏剧形式的戏剧、漫画、 相声等。
喜剧美
喜剧美
有着内在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
在学习、把握这些美的基本范畴 的时候,要注意具有审美价值的 客体对象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既要注意各类范畴之间的质的规 定性,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 联系;既要分而视之,又要合而 审之。
礼器 —— 鼎
乐器 —— 编钟
美的产生
“美”的汉字词源学含义
=
+
《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
美何以成 “ 学 ” —— 美学
亚 历 山 大 ·哥 特 利 布 ·鲍 姆 嘉 通 ( A l e x a n d e r Gottliel Baumgarten ,1714 — 1762),德国 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历来在美 学史上形成共识的看法是他第一个采用“美 学”(asthetic)这个术语,并把美学看做 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黑格尔等德国 古典唯心主义美学家发生过重大影响。
第二章 美学入门
美学与美的概念 美的本质与特征 美的基本范畴
美学与美的概念
美的产生
劳动创造美盆》
新石器时代
陶质彩绘。器高14.1cm、口径29cm,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 孙家寨出土。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是当时彩陶中罕见的描绘人 物形态的作品。
酒器 —— 樽
美的基本形态
美的基本形态
美的 形态
科技美
自然美
艺术美 社会美
一、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自然界中自然事物的美,是自然界原有 的感性形式引起美感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江山如此多娇
一、自然美
自然性 形式性 多样性 寓意性
自然美富有寓意性
谈谈下列诗句的寓意性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
美的本质与特征
美的本质和特征
西方美学思想发展
西方美学的历史从柏拉图开始
柏拉图
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 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的大师。他在美学 领域中的兴趣、论述和独创的思想,范围非常之广。在柏 拉图那里,艺术和美的观念,第一次列入到一个伟大的哲 学体系里。
----塔塔尔卡维奇
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 美学问题的哲学家
把什么东西是美的和美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区分开来,在美 的现象后面寻找一个抽象的不变的美的本质。
雅典学院——拉斐尔为梵蒂冈教皇宫创作的壁画,画面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画 了五十多位学者,他们的思想影响至今
美的本质和特征
中国近代美学发展轮廓
蔡元培
王国维
梁启超
《人间词话》与境界说
美的特征
形象性
1 4
社会性
感染性
2 3
功利性
形象性
1
形象性
感染性
功利性
社会性
美的基本范畴
美的范畴 优美 崇高 悲剧 喜剧
一、优美
最普遍的美,是美的一种常态。 又称秀美,在我国古典美学中又称为“阴柔之美”,是美的
最普遍的表现形态。 清代美学家姚鼐:“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
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 珠玉之挥,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优美的本质是和谐。
徐悲鸿作品《琴课》
二、崇高
崇高是美的范畴之一,是美的一种具体形态。 又称壮美,最早由古罗马修辞学家在《论崇高》中提出,指
出崇高感是一种令人“惊心动魄”“肃然起敬”之感。 崇高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在对立冲突中的统一。
社会美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三、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之美,它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 审美趣味,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进行选择、集中、概括, 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将头脑中所形成的审美意象物化出来, 则成为艺术美。
三、艺术美
协调性
直观性
典型性
独创性 情感性
艺 术 美 的 直 观 性
艺 术 美 的 协 调 性
艺 术 美 的 典 型 性
艺 术 美 的 情 感 性
艺
术
美
的
独
创
性
徐悲鸿画的马
李公麟画的马
四、科技美
和谐
科技美
新奇
简单
对称
四、科技美
和谐
它牛 把顿 宏力 观学 运的 动美 统学 一价 起值 来在
于
四、科技美
简单
强但观自质
的形等然能
审式无界关
美学的概念
第一层含义指
的是具体的审
美对象,或者
说就是“美的
东西”
1
美的美学含义
第三层含义指 的是美的本质 和美的规律
3
2
第二层含义指的是 众多审美对象所具 有的特征,主要是 形式和形象上表现 出来的审美属性
美学的概念
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确立是近代发生的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先有审美意识,后产生美学思想,到了近代美学才 作为一门学科得以建立起来。
美却数微系
价 值 。
一 分 简 洁
质 能 变 化
观 、 宏 观
式 深 刻 地
, 具 有 很
的 规 律 ,
、 宇 宙
揭 示 了
四、科技美
对称
均 衡 、双 稳螺 定旋 给结 人构 以的 美 感 。
DNA
四、科技美
新奇
史蒂芬-霍金的黑洞新理论在天 体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
黑洞是通往另一个宇宙的入口吗?
炳 灵 寺 石 窟 . 北 魏
龙门卢舍那大佛(唐)
魏晋人为什么以纤瘦为美呢?魏晋时代政治十分混乱,人民生活极其痛苦,连绵不 断的战争动乱造成一片荒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对生命短促、人生坎坷的 慨叹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魏晋的壁画和雕塑所表现的长脸细颈、寿削病弱的 身躯,思辨、高深的笑容,完全体现了清谈名士的审美观。
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未曾出土便有节,待到凌云始虚心。
二、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它来源于人类社会 实践。人们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与人 之间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人类社会实践既是改造自然的生产 活动,也是改造社会的社会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 显现,从而创造出社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