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强盛的隋唐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定都长安。
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朝消灭江南的陈朝,统一了南北方。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个世纪的分裂局面,为后来唐朝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繁荣——“开皇之治”:人物隋文帝措施隋文帝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在地方,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将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表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史称“开皇之治”2.科举制的创立(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出身门第,普遍士人虽有真才实学却常入仕无门。
(2)创立: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②隋炀帝:增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3)含义: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和差额选拔人才的制度。
(4)影响:①它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通过比较公平的考试,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②使普通士人有机会凭才能入仕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士人读书的风气更加盛行,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各地在文化上和心理上的认同。
3.大运河的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统治开通605-610年,隋炀帝征发数百万劳力,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余杭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作用①积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致使劳役征发过急过重,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4.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害,隋朝名存实亡。
5.问题探究:隋朝与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那么它们灭亡的原因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这两个短命的政权又起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呢?(1)原因:相同原因:秦、隋两朝都实行了暴政,秦、隋两朝都因暴政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走向灭亡。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1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
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问题导学】根据方法自学: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1.隋朝的建立是在( )A .581年B .589年C .610年D .618年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 .重新统一南北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创立科举制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 .永济渠B .江南河C .邗沟D .通济渠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A .洛阳、江都B .洛阳、余杭C .涿郡、余杭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开展消费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开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 加强南北交通② 稳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___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历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开展消费,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省;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那么天武那么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上称武那么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省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开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消费的开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良: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二、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风俗习惯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消费: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26 人教版

魏
五胡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
蜀
晋
西魏 北周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1年建
隋朝
隋
文
帝
杨
坚
长安
邺 建康
隋统一 南北589
年
隋与陈对峙形势图
隋五牙 战船复 原模型
隋灭陈渡江作战的舰船
胭脂井 在今南京鸡鸣寺山坡下
隋朝疆域图
长安 今陕西西安 涿郡 今北京 余杭 今浙江杭州
魏
五胡 十六国
——唐•李敬方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存在37年
(581—618)
一时
二世而亡
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查一查: 隋大运河经过今天的哪些省和大城市,考察一下历史上这些城 市的兴衰与运河有什么关系?
请查阅资料,将隋的大运 河与世界著名大运河苏伊 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做一 对比,并和同学交流。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
蜀
晋
西魏
北周
隋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总的发展趋势
政权分立
全国统一
(隋文帝)居住服玩,务存节俭, 令行禁止,上下化之。开皇、仁寿 (隋文帝年号)之间,大夫不衣绫绮, 而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帛,装带 不过以铜铁骨角而已。
——《隋书·高祖纪》
你能从上述材料中得到哪些信息?
( 隋文帝 ) 躬节俭,平徭役,仓廪 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 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 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 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既无肯水定开殿运龙河舟的事功, 共绩禹,论也指功出不巡尽游多江。
都的—腐—败唐,.皮比日较休全 面,《比汴较河中怀肯古。》
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应 当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隋运河的开 凿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它更多 的是造福当时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 仍在发挥它的作用。它在当时的重要作 用在于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并带动运河 沿岸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 权制国家的巩固。隋运河的开通还有利 于环境保护。它既利于南北军需、民用 物资的运输,又利于排灌,体现了环保 意识。
蜀
三
西
国魏
晋
吴
北朝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581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
南朝
中国朝代演进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涿郡 )今( 北京 )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隋 朝 疆 域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 响呢?
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2.为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 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和原因有: • A、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 B、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 • C、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 D、隋文帝的决策正确
▪ 那么,大运河的开凿真是隋炀帝专为看琼 花而开通的吗?大运河究竟对我国历史发 展有何重要作用?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如 此浩大的工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 走进隋朝这段繁荣而短暂历史。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历史对于七年级的你来说是一个新的科目,你理解那些知识点了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二世而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被部将在扬州杀死。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
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
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4.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人教版七下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版

余杭
隋朝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涿郡 今北京) 今北京 海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黄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阳 邗沟 淮河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余杭 今杭州) 今杭州 长江 钱塘江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1、隋朝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 、 位,类似于哪一朝代 A、西周 、 C、西汉 、 B、秦朝 、 D、西晋 、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
一、隋朝的建立
北朝
隋朝
(北周) 北周)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南朝
(陈)
(陈)
隋朝
(589年)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蜀 三 魏 国 吴 晋 南方: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西 十六国 北方: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 北周 隋 陈 589
尽道隋亡为此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皮日休 汴河通淮利最多,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李敬芳
总的来说是好事。 总的来说是好事。大运河开通后成为 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南北交通大动脉,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 使了民力, 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 役负担。 役负担。
3、“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魏 蜀 吴 西 晋
五胡 十六国
东魏 北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南朝
隋
陈
东晋
宋
齐
梁
总的隋 文 帝 杨 坚
隋朝疆域图
长安 今陕西西安
涿郡 今北京
余杭 今浙江杭州
三、开通大运河
1、起始 2、目的 3、条件 4、作用
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思考: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粮食要靠江淮地区供应。 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要利用水 力运输。 隋灭陈后,要加强对江南控制。 游江南也是动机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 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运河提供了经济实力 国家统一,征发几百万人成为可能 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四.隋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总结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由于国家的统一 和社会的安定,而且统治者注重改革和 发展生产,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经 济繁荣的局面,并在589年完成了南北的 统一。这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隋炀 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南北经济的 交流,开通了大运河,对我国以后的经 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繁盛一时的隋朝ppt人教版课件

隋朝大运河
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
9
繁盛一时的隋朝
10
隋朝大运河
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
11
返12回
返13回
通济 渠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
返14回
返15回
16
至今千里赖通波。
尽道隋亡为此河,
隋朝大运河
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
皮日休
7
四、隋朝灭亡1、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营建东京洛阳乘龙舟游江都发动对高丽的战争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引发农民起义8
隋朝大运河
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
四、隋朝灭亡2、灭亡: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
隋朝大运河
隋朝建立
开皇之治立1、建立:581年、杨坚(开皇;隋文帝)、长安
条件: 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3
2、隋朝统一(589年, 隋灭陈)
隋朝大运河
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
辱井
二、开皇之治1、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精减机构为州、县两级2 、改革选官制度;实行分科考试 科举制度形成(隋炀帝设进士科)开皇之治4
隋朝大运河
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
三、隋朝大运河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大运河
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
5
三、隋朝大运河2、人物:时间: 605年-------610年中心: 洛阳端点: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 二千多公里
隋朝大运河6
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
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
三、隋朝大运河3、评价: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第一课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新授课 2011年2月21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隋朝相关多媒体、大运河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隋朝的建立”由教师讲述,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制作一幅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
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二次备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3、“隋初经济的繁荣”1)、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
隋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盛世,称为“开皇之治”2)、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二次备课: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归纳及总结能力4、大运河的开通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
第1课_繁盛一时的隋朝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返回
隋初
人口 垦田 粮仓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返回
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涿郡
北京通Leabharlann 济 渠余杭杭州
扬州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一部分)
大运河扬州段
返回
探究活动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 也 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 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同学们比较这四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 到底哪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隋朝的灭亡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朝的统一
隋文帝改革 隋朝大运河
探究活动
退出
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 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 ,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 ,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 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知识点回顾
一.南北重归统一 1.建立 581年 杨坚 长安 2.隋朝统一 589年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
课件3: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历史线索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战国 、秦、汉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 隋、唐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D.加强北方的边防
中考链接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 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汉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4题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 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练习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百家争鸣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补充
今日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 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
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 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 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小结
隋朝
建
1,时间:公元_5_8_1年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同一全国。
3、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的国家粮库。
5、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6、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哪 得 游 人 不 动 情 !
沙 笼 银 菊 红 颜 隐 ,
柳 枝 轻 摇 淡 淡 风 。
琼 花 初 落 疏 疏 雨 ,
中国独特的仙花 ——琼花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 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 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 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 中间为两性小花(千点真珠擎素蕊, 一环明月破香葩)。原产于我国江苏、 浙江、湖北 ,现琼花为扬州市花,昆 山三宝之一。
三、隋 朝 大 运 河 的 开 凿:
1、目 的:加 强 南 北 交 通,巩 固 统 治 2、作用: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概 况: 605——610 时 间: 隋 炀帝 人 物: 涿 郡(北京)——余 杭(杭州) 起 止 地 点: 永 四 个 组 成 部 分: 济 渠,通 济 渠、邗 沟、江 南 河 连 接 五 河 流: 海 河、黄 河、淮 河、长 江、钱 塘 江 流 经 六 省 区: 河 北、山 东、河 南、安 徽、江 苏、浙 江
想一想: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为 什么能实现重新统一?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一,南 北 重 归 统 一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 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 (一)隋 朝 的 建 立: 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 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 时间: 公元581年。 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 人物: 杨坚,隋文帝。 方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 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都城: 长安。 (581___604) (二)隋 朝 统 一南 北 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
大运河扬州段
扬州大运河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 淮经济文化中心,素 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有许多文化古迹, 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 它最早开凿于春秋末 年(从江苏的扬州到 淮水开一条运河,取 名邗沟,这是我国古 代最早的运河)。到 了隋朝,为了沟通南 北漕运,隋炀帝下令 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 渠道,开通了包括邗 沟在内的大运河,形 成了全国运河系统。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钱塘江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
开凿大运河图(想象画)
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1、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答: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加强南北交通,
2、动脑筋: 动脑筋:
想想看,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 大运河? 大运河?
最佳选择题: 最佳选择题:
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 A ) .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 A.581年 B.589年 C.587年 D.618年 . 年 . 年 . 年 . 年 2.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 D ) . 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 南北朝后期,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 倍以上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大运河的开通, 南北朝后期,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C ) . A.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B.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 . 4、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D ) 、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 、 、 、 5、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B ) 、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全长四、五千千米 、 、全长四、 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D、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 6、隋朝的统治类似下列哪个朝代( A ) 、隋朝的统治类似下列哪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 、 、 、
请同学们比较这四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 请同学们比较这四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到底哪 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隋朝的灭亡 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课件

5、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 四个场景,其中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 B、征发人民开凿大运河 C、指挥大军攻打陈朝 D、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 象 6、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 面且符合实际的是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人口 垦田 粮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 1、隋朝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2、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改革,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 1、隋文帝时国家经济繁荣,使开 凿具备了经济实力; • 2、隋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运河做基础。
今天的运河不通过洛阳;北段不再通航,正逐步修通
一、选择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 代 (A)
A.秦朝 C.西晋 B.东汉 D.东晋
2.灭陈前,江南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 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反映了 ( ) A
A.江南人民盼望统一 B.江南人民能歌善舞
C.江南人民热情好客
D.江南水乡的美好生活
3、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 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4、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 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二长:二千多公里
长 安
A
黄河
三点:一个中心北至涿郡, 南到余杭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下)

3.隋朝的强盛
1、原因
2、表现
隋文帝后期出现鼎盛局面。国家疆域 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 定,人口大幅度增长,史称“开皇之 治”。
隋炀帝(604─618),姓杨名广,
隋文帝次子,少聪慧,在兄弟中 独为父母所锺爱。开皇元年(581 年),时年十三,立为晋王。八年 冬,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 陈后,进位太尉。兄杨勇被立为 太子后,杨广心怀不满,渐与杨 素等亲近,密谋夺取太子位。杨 广常在父母前矫装俭朴,不好女 色,以讨欢心,及后更诬告杨勇 加害于己。600年,文帝下诏废杨 勇为庶人,另立杨广为太子。604 年,文帝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 后杨广即位,为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的作用及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五: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材料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 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4.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原因
直接原因 农民起义
灭亡的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隋朝灭亡。
例题2
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这 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开启了统一:秦结 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 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都短 命,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
——《隋书·炀帝纪》
二、大运河的开通
动脑筋:
1.你认为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 的说法对不对? 2.从《隋朝大运河》看,你认为隋朝开 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3.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淮扬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
执笔:朱大新审核____________ 使用者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隋朝大运河。
难点: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
度。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法与建议
1、用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2、教法:采用讲述法与诱思法相结合。
五、学法与要求
1、学生通读本课,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历史进程。
2、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法。
六、教、学、练、评活动程序
【活动1】、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件吗?(可以讨论)
2、隋文帝的统治:
(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
从605年起。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
渠、、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
(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活动2】、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活动3】、精讲点拨:
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
(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
【活动4】、形成性评价: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 、589年
B 、601年
C 、605年
D 、611年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 、通济渠
B 、永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 、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 、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 、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七、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请你尝试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出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然后设想如果你生活在隋炀帝时期,并参加了大运河的开凿,你会有哪些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