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学海勒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在70至80年代达到了高潮。

重要流派和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兴起30年的法国,流行于20世纪中期的欧美各国。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

法国作家萨特是其创始人,他的理论著作《存在与虚无》提出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这一哲学体系。

存在主义否定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主张“重在行动”、“自由选择”和“积极进取”。

但是,存在主义文学大多描写世界的荒谬和现实的肮脏,表现荒诞世界中孤独的人的失望和不幸,基调悲观。

艺术上,存在主义文学力求寓哲理于作品,强调叙述的客观冷漠。

存在主义文学主要是小说和戏剧。

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和彼伏瓦等。

法国,萨特《禁闭》,加缪《局外人》《鼠疫》,波伏瓦《女客》《他人的血》《一代名流》,梅勒《白色黑人》《一场美国梦》。

萨特短篇小说《墙》,长篇小说《厌恶》,《哲学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三幕悲剧《苍蝇》,代表作独幕悲剧《禁闭》,四幕悲剧《死无葬身之地》,独幕剧《恭顺的妓女》,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三幕哲理论证剧《魔鬼与上帝》,最具争议的7幕悲剧《脏手》,自传性回忆录《七十岁自画像》。

思想倾向:表述存在主义的人学主张。

“存在先于本质”“文学介入论”1.创作是为阅读而设的引导2.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萨特的艺术风格:1.极限境遇2.自由选择的人物《禁闭》最初取名《他人》全剧只有四个人物,一个是不参与剧情的侍者。

报社男编辑加儿散生、邮政局女职员伊内丝(同性恋)、贵妇艾丝黛尔(色情狂)。

名言“他人即地狱”的三层含义:1.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2.如果你不能正确对他他人对你的理解,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3.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禁闭》艺术特征:1.题材的荒诞性2.境遇的极限性3.哲理的深刻性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出现于50年代法国文坛,后波及欧美各国,是二战后影响最大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

第12章 黑色幽默

第12章 黑色幽默
他的作品虽然有着典型的后现代特征,却并没有将这 些形式引到极端、以致让多数读者无法接受的地步。 因而海勒产生了比其他黑色幽默作家更广泛的影响力。
2022/12/31
二、“军规”的现实与意义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也是黑色幽默小 说中最受欢迎的作品。
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 以驻扎在地中海意大利附近一个小 岛上的美国空军轰炸队的生活为题 材。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内容与清 晰的故事线索,整部作品由42个章 节组成,几乎每个章节都侧重写一 个人物,又以上尉投弹手约赛连贯 穿始终,把各个人物与各式事件串 联起来,使整部小说保持了一种既 松散又统一的格局。
2022/12/31
三、黑色幽默文学的特征
黑色幽默文学并非一个自觉的文学流派,并没有自己明确的主张 和共同的纲领。黑色幽默作家的创作风格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 的作品仍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 独特的幽默美学精神:它打破了传统悲喜剧的界限,对悲剧进行 喜剧化处理,将苦难与不幸当作开玩笑的对象。
✓ 故事的荒诞性与讽喻性:象征与讽刺融合在一起,形成“讽喻性” 风格。
✓ 托马斯·品钦是黑色幽默作家中最神秘的 一位,成名之后就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的著作也往往晦涩难懂,神秘莫测。 《万有引力之虹》是品钦的代表作,堪称 一部奇书。作者将人的欲望与现代科技融 合在一起,既是对社会荒诞性的揭示,又 呈现了科技在人欲的带动下所发生的毁灭 性影响,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神秘主义的宇 宙认识。
2022/12/31
布勒东
萨特
尤奈斯库
美国黑色幽 默小说与存 在主义
一、黑色幽默文学的源起
❖ 最后,黑色幽默的兴起也受到了当时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社会频繁发生战争、经济危机、能源

我国学者对海勒的解读和接受_纪念约瑟夫_海勒逝世10周年

我国学者对海勒的解读和接受_纪念约瑟夫_海勒逝世10周年
·109 ·
间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 。 其他研究如薛玉凤 ( 2006) 指出 , 海勒 的《军
规》独特的文体艺术形式也是它获得巨大成功的 关键因素 ,文体的特征是对常规的偏离 ,而海勒把 这种偏离发挥到了极致 ,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意蕴 。曹精华早在 1995 年即根据奥斯汀的言语 行为理论和格赖斯的会话含意理论研究了《军规》 的语言技巧 ,特别是“违例”语言现象 ,揭示作者运 用特殊语言技巧产生的种种艺术效果 。
2009 年第 3 期 总第 115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9 , №3 Serial №115
我国学者对海勒的解读和接受
———纪念约瑟夫 ·海勒逝世 10 周年
王祖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 : 本文回顾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国内对约瑟夫 ·海勒的译介和研究 ,指出目前存在的四个方面的不足 之处 ,建议学界特别注意结合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深入发掘海勒作品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 ,进一步促进对海勒 小说的理解和研究 。 关键词 : 约瑟夫 ·海勒 ; 黑色幽默 ; 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 : I109.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 7242 (2009) 03 - 0108 - 04
由此可见 ,王蒙不仅很早注意到了黑色幽默 名篇《第二十二条军规》,并努力对之作出了颇有 新意的解说 ———谁说“典型”只是现实 主义 的专 利 ? 黑色幽默也有其独特的典型性 ! 几年后 ,他 又指出《军规》写出了我们每个人在生活里都有的 体会 、体验 。可见《军规》对王蒙影响之深 。王朔 将“黑色幽默”写出了新的气象 ,由对于体制的嘲 讽扩展到了文化批判 。王朔本人也曾坦言其在约 瑟夫 ·海勒的作品中找到的共鸣超过在昆德拉作 品中找到的 。(王朔 1992 :94)

外国文学2名词解释(考试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2名词解释(考试复习资料)

【意识流小说】:是1915-1940年间流行于欧美,后来对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突破了现实主义小说高度关注外部环境和人物情节的传统模式,主张直接摹写个人内心的意识流动,成为一种“或许是最纯粹的自我表现形式”,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乔伊斯《尤利西斯》,美国的福克纳。
【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出生贵族,有才学、有理想,正直善良,由于上流社会的腐败,使他们堕落成自私自利者。但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沙俄专制制度的不合理,开始忏悔、赎罪,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卡拉马佐夫性格】: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描写的道德沦丧、人欲横流的偶合的地主之家所共有的精神气质,它是腐败堕落的俄国】: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梅塘集团】: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因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而得名。一八七九年夏,自然主义流派作家阿莱克西、赛拉尔、爱尼克、雨依斯曼和莫伯桑,某夜聚会于左拉的梅塘别墅,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总以后以《梅塘之夜》之名出版。次年四月,《梅塘之夜》问世。六人中当时最默默无闻的莫伯桑却因其《羊脂球》而受到一致称赞。此后左拉等六人即被称为“梅塘集团”。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 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 不失其真实” • 对荒诞的,非主流的,有违自然社会规,反应生活的非常态,而把 常态忽略掉,有把现实重新解构的意思。
背景
• 长期殖民地。 • 经济被控制。 • 政治被干涉。
加缪
•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 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 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被排斥,惧怕孤 单无依靠。”
感情上
•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 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 是昨天死的。
工作上
• “你正年轻,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你会喜欢 的。”我回答说,的确如此,不过对我来 说,实在是可有可无。于是,他就问我是 否不大愿意改变改变生活,我回答说,人 们永远也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 差不多,而我在这里的生活并不使我厌烦 。
死亡
• 即使是坐在被告席上,听那么多人谈论自己,也 不失为一件有意思的事。我听见椅子往后挪的声 音,我看到好些记者都在用报纸给自己扇风,尽 管挂着遮帘,阳光仍从一些缝隙投射进来 • 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 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 另类,希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 ,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存在主义什么 的…以后再搞懂吧
• 马丁先生:我卧室里有张床,床上盖着一条绿色鸭绒被。 • 马丁夫人:我卧室里有张床,床上盖着一条绿色鸭绒被。 • 马丁先生:这太奇怪了,我们住在同一间房里,睡在同一 张床上。我有个小女儿同我住在一起…… • 马丁夫人:我也有个小女儿同我住在一起…… • 马丁先生:(还是用那种少有的、平淡、近似唱歌的腔调 )我,亲爱的夫人,我看我们肯定已经见过面了,您就是 我妻子……伊丽莎白,我又找到您了! • 马丁夫人:道纳尔,是你呀,宝贝儿! [马丁夫人不急不忙地向马丁先生走去。他们拥抱,毫无 表情。……] • ……这时,女佣人玛丽出来告诉观众:马丁先生的小女儿 和马丁夫人的小女儿不是同一个人。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靡欧美的文化思潮,使当代西方各种问题和困境在大暴露的同时,又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一场“革命的冒险”和“后现代转折”。

后现代主义思潮所裹挟的各种先锋性、多元性的哲学观念、美学理论和艺术流派,使得对其加以清晰描述遭遇到困难,然而,我们仍然可以透过它那“耗尽”般的喧嚣和骚动,去把握其主要的理论特征。

本文主要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学;根源;基本特征1.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有其历史的、文化的背景。

一般认为, 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直接导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西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的骇人昕闻的暴行以及原子弹爆炸给人们以极大的震动, 使人们对昔日一贯遵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进一步激化。

以美国为例, 黑人抗暴斗争、妇女解放运动、反对越战的学生运动、肯尼迪总统被杀……社会愈来愈动荡不安, 人们的精神也越来越困惑。

这样一个“非人化”社会的出现同西方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信息化、程式化、电脑化, 社会越来越像一架精密的大机器, 将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有固定位置的小齿轮、小螺丝钉。

昔日过度激化的劳资矛盾转化为技术和管理矛盾。

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使整个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空间的障碍被迅速地跨越,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类共同居住在“地球村”上。

现代出版业、新闻业、影视业的巨大发展,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人类历史上一个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国际间的文化传播时代已经开始, 这便是所谓“信息时代”。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知识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由永恒的本质决定的, 而是由它们各自的样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还同结构主义, 尤其是后结构主义的兴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约瑟夫_海勒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荒诞的黑色幽默

约瑟夫_海勒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荒诞的黑色幽默

约瑟夫•海勒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荒诞的黑色幽默作者:米晓媛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9期【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挖掘社会重大问题,揭示现代社会中使人受到摧残和折磨的异己力量,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海勒的代表作,也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本文通过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故事情节等,探讨海勒文学作品中荒诞与黑色幽默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荒诞派文学黑色幽默【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80-01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色幽默及荒诞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海勒的创作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作品取材于作者海勒所亲身经历的二战。

与其他作家的反战小说不同,《第二十二条军规》不但是对战争和军事官僚主义制度的批判,更是对现实社会日趋恶化的本身进行荒诞化的讽刺和批判。

海勒的创作方法往往是从超现实主义的角度来出发,以夸张的写作手法把现实漫画化,表现出的是以一种与写实性质完全不同的真实。

《第二十二条军规》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一个飞行大队为写作题材及背景,实际上却并未具体描述二战中的战争情景。

作者海勒认为,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战争并不是值得感兴趣的,值得人关注的是官僚权力中的人际关系。

正因如此,海勒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创建了大量的人物及相应人际关系,并且突出各个人物性格的某个侧面来夸张、象征的表现军僚主义的专横无理、军事机器的残害个性、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等。

本文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实例,解读作家约瑟夫·海勒文学作品中荒诞与黑色幽默的完美结合。

一、《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荒诞派文学“荒诞”源于拉丁文sardus(耳聋),哲学上指个人与生存环境的脱节。

约瑟夫·海勒光影下的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

约瑟夫·海勒光影下的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

约瑟夫·海勒光影下的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作者简介:李杰,1974年3月,汉族,河北辛集人,北京联合大学外语部副教授,硕士,英语文学和英语教学(北京联合大学外语部北京 100101)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在世界文学大潮中,后现代主义的作为后起之秀已经越来越占领人们的视野,再加上全球化的推动,中国文学也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

其中,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和悖离,它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

随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作家追求的不在是文学的终极价值,而是“叙述话语”本身。

话语和语言结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传达基础,它表现出无选择性、无中心意义、无完整性,甚至是“精神分裂式”的表述特征。

洛奇把后现代主义创作中的随意性、不确定性、无选择性的表现方法,归纳为6条原则:即矛盾、变更、随意、断裂、过度、短路。

其作品总体上体现出反讽嘲弄,黑色幽默的美学效果。

现实的发展往往能打破理论的设想,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已成为既定事实。

后现代主义文学实际上是中国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

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也有其自身发展的合理性。

作为后现代文学主要的分支之一的黑色幽默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对中国文学具有很深影响的约瑟夫·海勒,始终注视着美国的现实社会,他对美国社会阴暗面的揭示和嘲讽较其他黑色幽默作家更为直接、更为犀利。

约瑟夫·海勒1923 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

二战期间曾任美国空军中尉。

海勒的文学创作始于四十年代末。

在海勒的所有作品中,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的主要成就,而《第二十二条军规》无疑又是他对美国当代文学所做的最大贡献。

在这部作品中,海勒把荒诞与严肃、夸张与真实、闹剧与正经调和起来,以阴冷的、玩世不恭的幽默来嘲笑一切,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使人在震颤中去思索,在喜剧中去悲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幽默”一词译自法语,是法国超现 实主义者(布勒东和艾吕雅1937论著 《黑色幽默》)最早使用了这个术语。
1965年,[美]弗里德曼编辑一个选本《黑色 幽默》 ,收集了海勒、品钦等11个美国 作家和一个法国作家的作品片断。 1965年,另一个美国作家尼克伯克在论文 《致命一蛰的幽默》中,也把这一类型的 作品叫“黑色幽默”。
“这条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 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 结果。奥尔疯了,可以允许他停止飞行,只要他提 出请求就行,可是他一提出请求,他就不再是个疯 子,就得再去执行飞行任务。倘若奥尔再去执行飞 行任务,那他准是疯了;如果他不肯再去,那他就 没有疯;可是既然他没有疯,他就得去执行飞行任 务。倘若他去执行飞行任务,他准是疯了,不必再 去飞行;可是他如果不想再去,那么他就没有疯, 他就非去不可……”
2、主题思想
小说以二战间驻扎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基地 上的一支美军航空中队活动为题材,围绕飞行员 尤索林要求停止架机飞行和复员回国的事件,以 嘲笑戏谑的风格(“黑色幽默”),暴露了美军 内部的腐败黑暗,更揭露了正直的人无法在黑暗 环境中取胜甚至生存,以此喻示美国社会及人类 处境的荒谬性。
3、“反英雄”尤索林
象征意义
第22条军规代表了一种捉弄人的乖戾的社会力 量,是灭绝人性的官僚机构的象征。它无处不 在,成为弱小人物的命运之网;它具有支配一 切的神奇力量,人无法逃避它,只能消极地受 其捉弄。“第22条军规” 成为美国社会“有组 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的绝妙概括。
链接: 人生和世界充满悖论
强盗的难题
尤索林是处于被主宰地位的普通 军人的代表。他是荒诞社会中的清醒 者,他看穿了隐藏在“第二十二条军 规”背后各种阴谋,在他的身上没有 传统英雄那种崇高壮烈的英雄行为和 高尚品格,他是20世纪世界文学画廊 中浸透着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 形象。
4、艺术特色:
首先,它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把 痛苦、不幸、甚至死亡当成了随意捉弄的对象,具 有 “黑色幽默”的艺术效果。 其次,打破时空限制,不按时空顺序来叙述故 事,内容零散化,叙述无逻辑、反常规。 再次,通过扭曲变形等手法传达作者对战争、 社会的理解。利用语言的矛盾性和悖谬来揭示世界 的荒谬错置和非理性混乱。
罗素悖论
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 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 己理发的人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来找他理发 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 有一天,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头发长了,他 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他能否给自己理发?如果他不给 自己理发,他就属于“不给自己理发的人”,他就要给 自己理发,而如果他给自己理发呢?他又属于“给自己 刮理发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理发。
1999年心脏病突发逝世。
海勒的创作情况:
《第22条军规》1961 《出了毛病》 1974 《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 《最后的时光》(1994)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
1、荒诞的情节:
围绕军规设置的悖谬陷阱
地点:地中海的一个美国 空军基地——“皮亚诺扎岛” 人物:投弹手尤索林上尉。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 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 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属头脑清 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 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 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 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 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 永无休止。
海勒
(Joseph Heller1923-1999)
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后现代主义文学:
指二战以来,对现代主义文学继承发展, 同时又超越和悖离的席卷欧美的文学现象。它 在70——80年代达到高潮,主要包括存在主义 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 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黑色幽默”是20世纪 60年代美国文坛出现的 一种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又称为“荒诞小说”、 “黑色喜剧”、“绝望 的喜剧”等。
军规的本质
在海勒的世界里,第 二十二条军规是神秘 的代名词,象征了一 种具有超自然的、能 操纵人类命运的神秘 力量。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
军规的本质
将人置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人一旦卷进这种生 存环境,就别想出来。作品以存在主义的观点,描 写了一个混乱的世界,并对这个世界的荒谬报以无 可奈何的嘲笑。海勒开辟了欧美讽刺小说的新写法, 采用超现实、夸张的手法将现实漫画化,并把幽默、 荒诞、无可奈何的讽刺综合在一起,成为20世纪60 年代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而“第二们当下的恶搞不同,前者是让你在大 笑中获得深刻的思考,后者纯属无聊的搞笑。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1)阴沉痛苦的幽默 (2)乖僻“反英雄”的人物 (3)荒诞梦幻散乱的情节 (4)尖锐辛辣的讽刺
一、海勒的生平创作
美国小说家,犹太人。1923年5月1日生于纽约 市布鲁克林。1942年在美国空军服役,曾任空军中 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先后在美国纽约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50年后任杂 志编辑、大学教师。1961年发表成名作《第二十二 条军规》,1974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出了毛病》 后,收入丰厚,辞去工作,成为专业作家。
执行飞行任务
疯子可免飞行 还得继续飞行
需本人提出申请
必须绝对服从上司命令 能申请者不是疯子 飞满一定次数可回国
无处不在的“第22条军规”
第一,作为一条军规,军人必须 无条件服从; 第二,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 逻辑,任何想对它提出异议的 人都不知该从何处入手。 第三,虽然不是白纸黑字写下的 条文,但却无处不在。
后来,这一提法逐渐为社会所接受,成了一 股文学潮流的标志。
“它试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 显而易见的无意义和荒诞的最大反响。”
——《大英百科全书》
黑色幽默: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 架下的幽默。它以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 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阴郁而可怖的故事,从 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它既是 一种带悲剧色彩的喜剧,又是一种以喜剧形式上 演的悲剧。
强盗抢劫商人,把他捆在树上准备杀掉。为了戏弄 商人,强盗对商人说:“你猜我会怎样处置你?说 对了我就放了你,决不反悔!说错了就杀了你,可 别怨我”。商人仔细想一想之后说:“我猜你会杀 了我”。强盗一听大吃一惊不知如何才好。因为如 果承认商人猜对了,就应该放了他。如果说商人猜 错了,就证明他本来就不想杀掉他,也应该放了他。 但猜错的结果应该是杀掉他,而真要杀掉他就说明 商人还是说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