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合集下载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 主要原因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_优__越___; ②战乱少,社会比较_安__定___;
③为了躲避战乱,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_劳__动__力__;
④北人南迁,不仅带去了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
的生产_工__具__和生产_技__术__;
东晋的灭亡
宋、齐、梁、陈(420年—589年)
宋齐梁陈的更替及疆域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北朝
十六国 北魏 三
国西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鼎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南朝的政治㈠

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物产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1.316年内迁的_匈__奴___人灭掉了西晋。317年,镇守长江下游 的皇族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_东__晋__,他当皇帝得益于_王__导__
用西晋的疆域图复习西晋的建立
266年,司马炎灭掉曹魏 建立西晋(266年-316年)
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316年,西晋被内迁的 匈奴人灭掉。北方进入 十六国混战北朝时期。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人南迁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 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东晋的兴亡
东晋初期的北伐及偏安东南
⑤统治阶级重视农业发展。
能不忆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忆江南
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当时的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
“_王__与__马___,共天下”。 2.东晋灭亡后,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了出现了_宋____、 _齐___、_梁____、 __陈___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 东晋和南朝的都城都是在_建__康___。 3.秦汉时期,_北__方__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到了东晋南朝时, 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_南__方__。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版)

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知识梳理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灭亡: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史称刘宋,刘裕就是宋武帝,东晋灭亡。

3、特点:①“王与马,共天下”(王导、王敦兄弟);②开发江南4、东晋北伐:曾恢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后由于东晋朝廷偏安东南,北伐失败。

主要人物:祖逖,成语典故:闻鸡起舞,中流击楫二、南朝的政治时间:420-589年都城:建康(江苏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是指: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政权:宋、齐、梁、陈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前期: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统治期间,南朝国力强盛后期:梁武帝统治后期,发生侯景之乱,建康失守,南朝衰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基础测试一、单选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B. 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C.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D. 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2.史书所载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现象以及“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经济景象出现在()A. 西晋B. 东晋C. 南朝D. 北魏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稻麦间种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某同学在预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A. B.C. D.5.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36张PPT)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36张PPT)

开始。
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 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 东晋灭亡。
户口殷实”的景象。
二、南 朝 的 政 治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在中国南方地区相 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 史称“南朝”
宋 420-479
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 代存在时间最久的,也是南朝疆域最 大,国力最盛的王朝。共传四世,历 经九帝,享国六十年。
例子 ·水稻由原来直播变成育秧移栽 ,这是水稻生产技术重大进步。
·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 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 了很大的提高。
d.发展种桑、培植果树、种植药材 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农业生 产
水稻为主
推广和改进犁耕,
小麦推广
实行精耕细作
(2)手工业——纺织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 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都城 建康
宋文帝刘义隆
建康

公元420— 479年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 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南朝的政治
看图分析,南朝中疆域最大的是哪个政权? 各朝代所辖面积总体上呈什么趋势?
南朝大多数帝王,比的是谁更败家、荒淫、残暴、变态……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 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 …… 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其后统 治者开启败家模式。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②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 秩序比较安定。
③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 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江 材料二:(东吴江南)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稳(丰收) 开 南 ——《太平御览·吴志》
发 地 材料三:(东晋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 区 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材料四:(南朝)江南之为国盛矣……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 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堂巩固
6.《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
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出东晋后期南方地区( )
A.社会动乱
B.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C.出现民族交融 D.经济得到发展
课堂巩固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 的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大量湖田被开辟出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前秦─东晋
之 战
目的
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结果
东晋胜利
特点
以少胜多
对前秦:前秦政权瓦解,北 影响 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江南 对“东荆晋扬:晏统治安局、面户相对口稳殷定实”
4.东晋的兴盛:
背景
时间 交战 双方
前秦基本统一北方,试图一举吞 并东晋。
公元317年
前秦VS东晋
淝水之战
结果
东晋胜利(以少胜多)
何处是“江南”? 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从古到今是一个 变化的地理概念。在人文地理 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古 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习题 含答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习题 含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习题含答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建立于316年,由内迁的山东人灭掉西晋。

随后,皇族___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东晋社会:___政治上依靠士族,军事上依靠豪门;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但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3.东晋灭亡于420年。

知识点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的概念:420年至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___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的社会: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___、___时,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______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南朝失陷。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当时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

2.表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商业和手工业繁荣,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注:文章中的网站链接已删除。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答案:B 东汉。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答案:C ___和___。

3.东晋是西晋皇族在西晋灭亡后建立的政权。

它存在的时间是?答案:D 317—420年。

4.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梁朝。

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种植水稻。

6.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是在东晋后期。

7.错误的描述是D,应为___萧衍时,政治日益清明。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生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生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知识点01 东晋的兴亡1.东晋建立与统治:316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 年重建晋王朝,建都 ,史称东晋。

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 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在 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2.东晋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年,东晋灭亡。

【即学即练1】(2019·江苏泰兴姜堰区初三一模卷·4)“(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因素是( )A .社会稳定B .自然条件优越C .人口南迁D .国家统一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知识点02 南朝的政治1.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四个王朝,这些朝代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

2.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梁武帝夺得帝位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即学即练1】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下图所示),给江南地区带来的重要影响有()①输送了大批劳动力②改进了农业生产技术③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④促进手工业进步和商业的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即学即练2】(2020·湖南长沙四校九历下3月联考卷·4)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王敦
王导
(政治)
(军事)
2. 东晋的政治特点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他当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主要依靠王导 ,军事上主要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把持朝政 (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3.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小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表现
原因
①政治特点: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②北伐失败
420--589年
317-420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趋向平衡。 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农业
1.耕地面积增加(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工程。
2.生产技术:
3.粮食产量:
4.经营方式: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2.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 相对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4.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5. 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由落后、荒凉变为富庶
秦汉时期
南朝 宋
对比一下,在秦汉时期和南朝时,江南地区有何变化?
思考:开发江南地区需要拥有哪些条件?
劳动力
技术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B 也”。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B.时局影响社会观念
C.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D.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 2.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都 城 建康(今江苏南京)
西晋王朝匈奴毁, 东晋建立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
2.统治:
自学课文,找出东晋的统治特点 (1)政治上: 门阀政治
世家大族与皇帝相互依存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材料:帝(司马睿)初镇江东, 威名未著,敦(王敦) 与从弟(堂弟 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 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内耗、未能成功
朝 时
南朝
宋、齐、梁、陈

南朝的政治

特点
武将、更迭、健康

统治
繁荣、衰败


原因
社会;统治者;自然;北人南迁
的 开
江南的开发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影响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基
1.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膨胀,把持政权,寒门子弟靠读
书入仕困难重重,因此,重武轻文观念甚嚣尘上,有人认为“
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而不是“端坐读书,作老博士
江南开发原因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生
产经验。 南方有相对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地
理环境。
南方相对安定。
政府政策的支持
经济建设启示 重视科技发展,人才引进。
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程标准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二、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史料实证: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3.家国情怀: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四、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引入课题,学生思考古诗中的江南地区在哪里。

2.阅读材料对比不同时期江南地区的情况展示材料一《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段话: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渔盐杞梓之利,充物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一一《宋书》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什么时候得到开发原因是什么。

3.探究思考(1)展示西晋八王之乱后的迁徙图,总结出北人南迁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原因。

(2)继续阅读材料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其它原因。

材料一、江南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于耕种;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材料二、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

材料三、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4.总结原因5.思考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启示。

五、作业布置完成配套作业。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增强南方文化自信
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南 方地区的文化自信心得到提升。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开发,不仅 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 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随着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和商贸活动 ,南方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 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
CHAPTER
水稻种植技术
总结词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农民采用了更为先进的耕作和灌溉技术,提高了水稻的产 量和质量。例如,他们采用了牛耕和铁制农具,使得土地耕作更为精细。同时, 他们还修建了许多灌溉系统,使得水稻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
棉纺织业
随着棉花在南方的普及, 棉纺织业也逐渐兴起,推 动了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多 样化发展。
印染技术
当时的江南地区已经掌握 了先进的印染技术,能够 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纺织品。
造船业
内河航运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的内河航运业得到了极大 的发展,造船技术也取得 了重大突破。
海洋航运
当时的江南地区已经成为 中国海洋航运的重要基地, 其造船技术也领先于其他 地区。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东晋南朝 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目录
CONTENTS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开发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文化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0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
CHAPTER
侯景之乱
南北朝时期,侯景之乱使得江南 地区也遭受了严重的战乱和破坏 ,但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南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A.西晋 C.北魏
B.东晋 D.北齐
2.《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
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
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一、东晋的兴亡 1.西晋灭亡: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
2.东晋的建立 (1)时间: 317年 (2)建立者: 司马睿(晋元帝) (3)都城: 建康 (今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衣冠南渡
一、东晋的兴亡 王—王敦和王导;
2、政权特点(格局): “王与马,共天下” 马—司马睿 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江南开 发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课堂巩固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下图①处的政权 是( )
世家 大族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东晋 皇权
开启东晋门阀 政治格局
(皇族士族共治天下) 材料:(元)帝初镇江东,威名为著,(王)敦与
从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
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一、东晋的兴亡
3.军事: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北伐的结果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几 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东晋 玻璃杯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件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件

学习任务三
概括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角度) 1.农业 (1)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2)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 (3)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
农业多种经营。
学习任务三
施粪图
犁田图
学习任务三
龙骨水车
秦淮河坝
学习任务三
秦淮河坝复原图
南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 于排洪和蓄水灌溉。
司 马 睿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
学习任务一 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东晋能够收复中原。
如不扫 清中原, 誓不再 回江东。
祖逖(266—321)
学习任务一
东晋巩固政权
北伐的结果: (1)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2)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淝水之战)
北伐的影响: (1)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2)经济有所发展。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 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南齐末年, 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是为梁武帝。其统治后期,由 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 坏,导致大规模叛乱长时间无法平息,建康失守。江东最 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 朝处于期就已经出现,现在泛指 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治特征?( D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Y:大梦老师、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 (水稻由直播变成育秧移 栽/麦稻兼作/双季稻/农业 多种经营)
开发
手工业方面: 1、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灌钢 法) 2、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商业方面: 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建康)
BY:大梦老师
南朝(420-589) 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宋齐 梁陈
BY:大梦老师
江南地区的开发
BY:大梦老师
江南地区的开发
BY:大梦老师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原因)
客观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降水充沛、土地肥沃) 南方战乱少,社会较安定
主观原因: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劳动力、生产 技术和工具(主要原因) 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经济重心南移
BY:大梦老师
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
开始南移
北方 (黄河流域)
南方 (长江流域)
BY:大梦老师
谢谢 观看
BY:大梦老师
东晋(317司马睿-420司马德文)
1、东晋将领祖逖北伐,抵 1抗、北东方晋军的事建侵立略:,3东17晋年王司朝马 睿偏建安晋东,南史,称淝“水东之晋战”,,江定南 都经建济康有(所今发江展苏南京) 2、“42王0年与,马武,将共专天权下,”东晋 灭亡
BY:大梦老师
南朝的政治
BY:大梦老师
南朝的政治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Y:大梦老师
东晋的灭亡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的开发
BY:大梦老师
东晋的灭亡
BY:大梦老师
西晋的灭亡
西晋(266司马炎-316司马邺) 西晋灭亡的原因
1、统治集团腐化(享乐、斗富)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BY:大梦老师
东晋的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