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地坛》阅读附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六专题 第18课 想念地坛 Word版含答案推荐
第18课想念地坛对应学生用书P73一、字音辨读1.颓.檐(tu í) 2.盘桓.(hu án) 3.滂沱..(p ān ɡ tu ó) 4.愤懑.(m èn) 5.磕.磕绊绊.(k ē) (b àn) 6.亘.古不变(ɡèn) 7.葳蕤..(w ēi ru í) 8.畸.形(j ī) 二、字形辨识1.⎩⎪⎨⎪⎧ 断壁完璧归赵譬如2.⎩⎪⎨⎪⎧ 盘桓hén 恒久城垣 3.⎩⎪⎨⎪⎧ 雕栏玉砌沏茶彻底4.⎩⎪⎨⎪⎧ kuàn 旷日持久粗犷扩大 5.⎩⎪⎨⎪⎧ 荒诞垂涎筵席6.⎩⎪⎨⎪⎧ 歧义技术歌伎 三、词语辨析1.界线·界限辨析⎩⎪⎨⎪⎧ 界线:指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限度。
例句⎩⎪⎨⎪⎧ ①6月14号,甘蒙两省区行政区域界线第二轮联检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武威市召开。
②只有在左右两边同时划清这两条界限,慈善机构才能够赢得人们的信任,才能够获得人们的自愿奉献。
2.祈求·乞求辨析⎩⎪⎨⎪⎧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乞求:指请求给予。
例句⎩⎪⎨⎪⎧①端午节是人们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美好节日。
②台湾高雄一名男子醉酒后竟然躺在路边睡着了,叫了很久才叫醒,醒来后乞求民警不要送他回家,因为怕老婆会骂,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四、熟语释义1.磕磕绊绊:比喻不太流畅通顺。
2.玩忽职守: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3.亘古不变:从远古到现在都没有改变。
4.争风吃醋: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5.生气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对应学生用书P73一、走近作者史铁生(1951—2010),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六专题 第18课 想念地坛 Word版含答案
第18课想念地坛一、字音辨读1.颓.檐(tu í) 2.盘桓.(hu án ) 3.滂沱..(p ān ɡ tu ó) 4.愤懑.(m èn ) 5.磕.磕绊绊.(k ē) (b àn ) 6.亘.古不变(ɡèn ) 7.葳蕤..(w ēiru í) 8.畸.形(j ī) 二、字形辨识1.⎩⎪⎨⎪⎧ 断b ì(壁)完b ì(璧)归赵p ì(譬)如 2.⎩⎪⎨⎪⎧ 盘hu án (桓)h én ɡ(恒)久城yu án (垣) 3.⎩⎪⎨⎪⎧ 雕栏玉q ì(砌)q ī(沏)茶ch è(彻)底4.⎩⎪⎨⎪⎧ ku àn ɡ(旷)日持久粗ɡu ǎn ɡ(犷)ku ò(扩)大5.⎩⎪⎨⎪⎧ 荒d àn (诞)垂xi án (涎)y án (筵)席 6.⎩⎪⎨⎪⎧q í(歧)义j ì(技)术歌j ì(伎) 三、词语辨析1.界线·界限辨析⎩⎪⎨⎪⎧界线:指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限度。
例句⎩⎪⎨⎪⎧ ①6月14号,甘蒙两省区行政区域界线第二轮联检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武威市召开。
②只有在左右两边同时划清这两条界限,慈善机构才能够赢得人们的信任,才能够获得人们的自愿奉献。
2.祈求·乞求辨析⎩⎪⎨⎪⎧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乞求:指请求给予。
例句⎩⎪⎨⎪⎧ ①端午节是人们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美好节日。
②台湾高雄一名男子醉酒后竟然躺在路边睡着了,叫了很久才叫醒,醒来后乞求民警不要送他回家,因为怕老婆会骂,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四、熟语释义1.磕磕绊绊:比喻不太流畅通顺。
2.玩忽职守: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3.亘古不变:从远古到现在都没有改变。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想念地坛(含解析)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想念地坛(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不是学者,读不了罗兰·巴特的法文原著应当不算是玩忽职守....。
B.教育工作者应该懂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
C.再看那些老柏树,历无数春秋寒暑依旧镇定自若....,不为流光掠影所迷。
D.江阴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北枕长江,南临太湖,是一座人文彬盛,生气盎然....的滨江港口城市。
解析: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智力”和“非智力”不存在祸福关联。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天气十分寒冷,我和哥哥还是穿上厚棉衣和帽子到户外去看“超级蓝月”,因为这可是152年才有一次的天象奇观。
B.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千家万户除夕夜的一道大菜,一直是海内外华人共同期盼的,从节目的彩排到选取都是慎重的。
C.上海已开通全球第一个智能汽车试验区,试验区用摄像机、通信基站和雷达系统来协助智能汽车在近30个模拟环境中行驶。
D.近日,越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盗窃案,对一位无法到庭作证的民警进行身份认证后,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了远程作证。
解析:A项,搭配不当,不能说穿上帽子,可改为“穿上厚棉衣,戴上帽子”。
B项,语序不当,应是先选取节目,再彩排节目,“彩排”和“选取”应调换位置。
D项,偷换主语。
实现了远程作证的是民警,而不是越秀区人民法院。
答案:C3.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得到帮助。
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学生××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想念地坛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想念地坛(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颓.(tuí)檐愤懑.(mèn)荒旷.(kuànɡ) 诡.(ɡuǐ)诈B.惶.(huánɡ)茫眺.(tiào)望畸.(qí)形葳蕤.(ruí)C.亘.(ɡèn)古契.(qiè)合阿谀.(yú) 歧.(qí)路D.恍.(huǎnɡ)然荒诞.(dàn)洁癖.(pì) 祈.(qí)求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憩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B.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乞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C.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D.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限,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不是学者,读不了罗兰·巴特的法文原著应当不算是玩忽职守....。
B.教育工作者应该懂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
C.再看那些老柏树,历无数春秋寒暑依旧镇定自若....,不为流光掠影所迷。
D.江阴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北枕长江,南临太湖,是一座人文彬盛,生气盎然....的滨江港口城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B.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想念地坛阅读理解
想念地坛阅读理解
想念地坛是一篇表达对地坛公园深深怀念的文章。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描绘地坛公园的各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思念。
首先,作者描绘了地坛公园的静谧与美丽。
他坐在园子里,感受着荒藤老树、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以及暮鸦、雨燕、风铃、雨落等自然声音,仿佛与世界隔绝,享受着心灵的宁静。
然后,作者通过地坛公园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敬仰和尊重。
他描述了园中的历史遗迹,如明清两代的建筑、石碑等,以及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故事和历史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让这片土地充满了历史的气息。
此外,作者还通过描绘地坛公园的四季变化,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他描述了春天花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落叶纷飞、冬天白雪皑皑的景象,这些景象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美丽。
最后,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思念。
他描述了自己曾经在地坛公园的经历,如读书、写作、散步等,这些经历让他与这片土地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让他无法忘怀这片土地。
想念地坛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文章。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地坛公园的深深怀念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尊重。
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所处的地方。
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
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取材于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材料二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关注到“附近”这一概念在城镇化发展、城市基层治理、社区营造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想念地坛阅读答案
想念地坛阅读答案【篇一: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出题人:陈贞一、语言文学知识与语言表达(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烟霭胡诌撬开推崇生生不息b.跋涉戕害僻静摇篮更胜一筹c.清晰纯粹掩蔽恢宏不容质疑d.慰藉摧毁沧桑窒息油然而生3.对下列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不更事:经历的事情少遐想:不切实际的联想b.蹒跚: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玩索:细细地体会探寻c.讪讪:难为情的样子赘疣: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d.荒诞不经:虚妄离奇不合情理缱绻:形容感情好难舍难分4.下面一段话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c.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d.“一国两制”给予香港的特殊地位和优势,使香港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阅读时注意力越是集中,大脑留存读物的信息量就越多。
《想念地坛》阅读附答案
《想念地坛》阅读附答案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想念地坛史铁生(1)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2)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
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 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
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3)一进园门,心便安稳。
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
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
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4)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
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5)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了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
那日何日?但我一直记得那份忽临的轻松和快慰,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
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6)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
这五个字吸引了我,契合了我的心意。
在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7)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四校联考语文学科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埃德蒙在《社会人类学》一书里评论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几个人类学者的著作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像中国人类学者那样,以自己的社会为研究对象是否可取?二是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埃德蒙对这两个问题都抱否定的态度。
先以第一个问题说,我们的分歧归根到底是各自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偏见”或更正确些应说是“成见”。
这些“成见”有其文化根源,也就是说产生于埃德蒙所说的公众的经验。
他所谓公众经验,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指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当前处境。
我的选择是出于一种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判断离不开他所属的文化和所属的时代。
我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人,正逢社会剧变、国家危急之际。
我学人类学,是想学习到一些认识中国社会的观点和方法,用我所得到的知识去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是有所为而为的。
如果真如埃德蒙所说中国人研究中国社会是不足取的,就是说,学了人类学也不能使我了解中国的话,我就不会投入人类学这门学科了。
埃德蒙第二个问题的矛头则直指我的要害。
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我们采取在个别小社区里进行深入的微型观察和调查的方法,果真能达到这个目的么?个别入手果真能获得概括性的了解么?我确是没想把江村作为整个中国所有千千万万的农村的典型;也没有表示过,研究了这个农村就能全面了解中国国情。
我也同意,解剖一个农村本身是有意义的。
但我的旨趣并不仅限于了解这个农村。
我确有了解中国全部农民生活,甚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雄心。
调查江村这个小村子只是我整个旅程的开端。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练40篇(31—35)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练40篇(31˜35)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花之笔记张晓风旅行美国,最喜欢的不是夏威夷,不是佛罗里达,不是剧场,不是高速公路或迪斯尼乐园,而是荒地上的野花。
在阿利桑那,高爽的公路上车行几小时,路边全是迤逦的野花,黄粲粲的一径开向天涯,倒叫人怀疑那边种的是一种叫做“野花”的农作物,野牛和印第安人像是随时会出现似的。
多么豪华的使用土地的方法,不盖公寓,不辟水田,千里万里的只交给野花去发展!我愈来愈喜欢这种不入流的美丽。
一路东行,总看到那种容颜,终于,在波士顿,我知道了它的名字,“蓝水手”,Blue sailor。
像一个年轻的男孩,一旦惊讶于一双透亮的眼睛,便忍不住千方百计去知道她的名字——知道了又怎样,其实仍是一样,只是独坐黄昏时,让千丝万缕的意念找到一个虚无的、可供挂迹的枝柯罢了。
知道你自己所爱的一种花,岁岁年年,在异国的蓝空下安然地开着,虽不相见,也有一份天涯相共的快乐。
《诗经》有一个别名,叫葩经,使我觉得桌上放一部《诗经》简直有一种破页而出的馥馥郁郁的香气。
有一种花,叫爆仗花,我真喜欢那名字——因为有颜色,有声音,而且还几乎是一种进行式的动词。
那种花,香港比较多见,属于爬藤类,花不大,澄黄澄黄的仿佛千足的金子,开起来就狠狠地开满一架子,真仿佛屋子里有什么喜事,所以那样一路噼里啪啦地声势壮烈地燃响那欢愉的色彩。
还有一种花的花名也取得好,叫一丈红,很古典,又很泼悍。
其实那花倒也平常,只是因为那么好的名字,看起来只觉得是一柱仰天窜起的红喷泉,从下往上喷,喷成一丈,喷成千仞,喷成一个人想象的极限。
有些花,是只在中国语文里出现,而在教科书里却不成其为花,像雪花、浪花。
所有的花都仰面而开,唯独雪花俯首而开;所有的花都在泥土深处结胎,雪花却在天空的高处成孕。
雪花以云为泥,以风为枝桠,只开一次,飘过万里寒冷,单单地要落在一个赶路人温暖的衣领上,或是一个眺望者朦亮的窗纸上,只在六瓣的秩序里,美那么一刹,然后,回归为半滴水,回归入土。
安徽高中实用文本类现代文阅读训练《想念地坛(节选)》新人教
安徽高中实用文本类现代文阅读训练《想念地坛(节选)》新人教安徽高中实用文本类现代文阅读训练《想念地坛(节选)》新人教想念地坛〔节选〕史铁生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
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一进园门,心便安稳。
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
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
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了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
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
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寻求,即灵魂的眺望.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师用书:06想念地坛 Word版含答案
惦念地坛本课话题——善待生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零度,这个词真用得好,我情愿它不期然地还有着如下两种意思:一是说生命本无意义,零嘛,原来什么都没有;二是说,可平白无故地生命他来了,是何用意?虚位以待,来向你要求意义。
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
荒诞感,正就是这样的要求。
所以要看重荒诞,要善待它。
不信等着瞧,无论何时何地,必都是荒诞领你回到最初的远眺,逼迫你去看那生命固有的疑难。
点评:境界,让人生布满韵味;自然,使生命归于纯洁。
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往往呈现出一份从容之美。
处放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风霜雨雪,生命才会焕发别样光荣。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行胜记,唯倜傥格外之人称焉。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应当笑着去面对人生,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2.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3.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赐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4.当你做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当再做那些需要的事。
——巴斯德5.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爱迪生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颓.檐(tuí)滂.沱(pānɡ)愤懑.(mèn)惶.茫(huánɡ)盎.然(ànɡ)葳蕤..(wēi)(ruí)二、多音字累⎩⎪⎨⎪⎧lěi 成年累月léi果实累累倒⎩⎪⎨⎪⎧dǎo 倒霉dào倒春寒乘⎩⎪⎨⎪⎧chénɡ乘机shènɡ千乘之国擂⎩⎪⎨⎪⎧léi 擂鼓lèi擂台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xuān 喧嚣xuàn 渲染⎩⎪⎨⎪⎧bàn bàn磕磕绊绊bàn 拌嘴⎩⎪⎨⎪⎧yú阿谀yú须臾⎩⎪⎨⎪⎧hénɡ恒久huán盘桓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醒悟·省悟两者均为动词,都有“觉悟过来”之意。
15.《我与地坛(节选)》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5课我与地坛(节选)同步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时常到那古园里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①,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
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
②,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1)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排比、比喻、拟人B.对偶、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排比、借代、夸张(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仿佛我就是为了等这古园,等这历经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古园。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 个字。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的原因。
B.她不是那种光会理解儿子而不懂得疼爱儿子的母亲。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想念地坛
想念地坛想念地坛2012-07-10 17:45:32史铁生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
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
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③一进园门,心便安稳。
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
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把你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都看看明白。
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④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⑤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⑥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
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⑦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了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
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
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⑧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
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叩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寻求,即灵魂的眺望。
⑨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
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
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
人呢?名人,强人,人物。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练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想念地坛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想念地坛(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不是学者,读不了罗兰·巴特的法文原著应当不算是玩忽职守....。
B.教育工作者应该懂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
C.再看那些老柏树,历无数春秋寒暑依旧镇定自若....,不为流光掠影所迷。
D.江阴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北枕长江,南临太湖,是一座人文彬盛,生气盎然....的滨江港口城市。
解析: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智力”和“非智力”不存在祸福关联。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虽然天气十分寒冷,我和哥哥还是穿上厚棉衣和帽子到户外去看“超级蓝月”,因为这可是152年才有一次的天象奇观。
B.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千家万户除夕夜的一道大菜,一直是海内外华人共同期盼的,从节目的彩排到选取都是慎重的。
C.上海已开通全球第一个智能汽车试验区,试验区用摄像机、通信基站和雷达系统来协助智能汽车在近30个模拟环境中行驶。
D.近日,越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盗窃案,对一位无法到庭作证的民警进行身份认证后,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了远程作证。
解析:A项,搭配不当,不能说穿上帽子,可改为“穿上厚棉衣,戴上帽子”。
B项,语序不当,应是先选取节目,再彩排节目,“彩排”和“选取”应调换位置。
D项,偷换主语。
实现了远程作证的是民警,而不是越秀区人民法院。
答案:C 3.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得到帮助。
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学生××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想念地坛答案
想念地坛答案【篇一:重庆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6题、8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或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开辟辟谣透辟大辟b.场合场院捧场场所........c.哄抢起哄哄逗哄传d.妥帖请帖字帖服帖........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a.口决厮守鞠躬尽瘁带红领巾b.铄金渔利名副其实一张一驰c.函养惶恐冒然从事变本加利d.佳宾既使春雪易溶记忆尤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上一次试图与邻国日本的海军抗衡是在19世纪末江河日下的清朝时期,以失败告终。
....b. 审理“河北大兴摔婴案”的法官一致认为,韩磊犯罪的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c.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即将开赛,巴西足球队秣马厉兵,在瑞士为夺取本届冠军做着最后的准备。
....d.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且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山辅佐刘备,简直是为.虎添翼。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b.近日,“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2012年2月12日《中国青年报》)。
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想念地坛试题
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想念地坛试题 2019.09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推翻萨达姆的政权之后,布什政府为进一步控制海湾,又指控伊拉克的比邻伊朗秘密兴建核设施,其意在敲山震虎。
B.李明同学一向学习刻苦认真,每天的作业他总是苦心孤诣地深入钻研,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C.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以八爷为首的一班人,在朝堂上突然发难,提出八王议政,使雍正非常难堪,而满朝文武百官作壁上观。
D.直到现在,我还惦记着我那首不登大雅之堂的诗稿,不知先生收到了没有,也不知道先生对其有何指教。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记忆是一个很难捉摸的东西,有些强迫记忆,急时用,不是丢三落四,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有的却是另一种情况,一句偶发的戏语,竟变成“永不消失的电波”。
B.放眼望去,一座巨大的钢铁大楼巍然耸立,格外醒目,车上告诉我,这就是航天城的主要标志:“神舟”五号发射楼。
C.人类曾经凭借理想.信念.希望和对未来的追求而创造文化文明,并以此自豪;但在物欲如潮的物化世界里,却常常迷失了自己。
D.当功利之心和尘俗之念急剧膨胀,当悲壮的故事已变为明日黄花,赵公元帅和孔方兄势必成为吸引众庶千夫的强力“磁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杨大使在营救8名中国工人的声明中,讲明了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公正立场,并澄清了这8名工人工作过的服装厂与任何外国公司都没有关系B.在这次大选中,不仅民主党无法在这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过度批评布什,而且在这些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立场还成了对手攻击的靶子。
C.直选产生的乡镇长既要对上级负责,也必须对百姓负责,“乡官”们的政治生命的长短,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的拥护。
D.新世纪.新阶段,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多重意蕴
散文专题训练-------多重意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上的马鞍艾平呼伦贝尔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一直坐在那个黢黑发亮的砧子跟前,“咔——咔——咔——”地打錾鞍具,金银铜铁,在他的凿子下熠熠闪光,慢慢绽放出海棠卷草和吉祥八宝的图案。
当暴风雪肆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
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錾入了沧桑的岁月里。
五十年前,我哥哥巴特尔虽然还是个年轻人,但他那驯马的本领,已经像一首诗那样传遍了草原。
他牧放的马,跑起来比苍鹰飞得快;他调教的马,懂得岔开四条腿,用身子给主人挡风雨;他饲养的马,蹄子就像成吉思汗抛出的石块,踢死过一头凶猛的狼王。
好马需要好鞍,我哥哥也是一样。
有一次,我哥哥巴特尔的马蹄踏过幽幽的山谷,一副隐于枯草中的旧鞍鞯,显现在他的眼前。
这片草原历史上是鲜卑先祖迁徙的驿站,是成吉思汗子孙征战的沙场,也是蒙古人百代千年的游牧地,不知道掩埋着多少英雄的诗篇。
岁月像鸿雁那样飞远了,天上没有痕迹;骏马的躯体慢慢融化成泥土,大地保留着这静默的马鞍。
哥哥慢慢拿起那架鞍子,鞍桥、鞍座和残存的鞘皮,瞬间噗簌簌地散落成粉末,他手里剩下的,只有几根景泰蓝,那原本是鞍子的镶边,此刻,筋骨一般勾勒出鞍子的轮廓。
虽然是风雨剥蚀,那景泰蓝锈而不腐,上面古老的缠枝花叶竟栩栩如生,可谓鬼斧神工。
不知问了多少人,我哥哥才知道在草原的更深处,有一位叫达拉嘎的老人能修复古老的马鞍。
当他把马鞍的骨架放到老人面前时,老人跪倒在地,浊泪纵横,唱起了古老的蒙古史诗。
半年后,当达拉嘎把修复好的马鞍拿到我哥哥巴特尔面前的时候,我哥哥感到眼前陡然一亮,心里热血沸腾,一种纵马飞驰的冲动几乎不可遏止。
谁的双手如此神奇、神妙?这架镶嵌着老景泰蓝的新鞍子,黑桦木的鞍座,湘竹的鞍桥,配以月光般的银饰,翡翠色的玛瑙石片,捧起来轻盈玲珑,放下去敦厚结实。
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个鞍子鞴在自己的铁青马马背上,伸出一个拳头,探探马背和鞍座之间的距离,也是恰到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想念地坛史铁生(1)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2)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
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
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3)一进园门,心便安稳。
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
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
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4)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
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5)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了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
那日何日?但我一直记得那份忽临的轻松和快慰,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
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6)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
这五个字吸引了我,契合了我的心意。
在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7)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
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
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8)这又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可怕的孩子。
那个矮小瘦弱的孩子,他凭什么让人害怕?他有一种天赋的诡诈——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
“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谁好”,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
我记得,那是我很长一段童年时光中恐惧的来源,是我的一次写作的零度。
生命的恐惧或疑难,在原本干干净净的眺望中忽而向我要求着计谋;我记得我的第一个计谋,是阿谀。
但恐惧并未因此消散,疑难却因此更加疑难。
我还记得我抱着那只用于阿谀的破足球,抱着我破碎的计谋,在夕阳和晚风中回家的情景……那又是一次写作的零度。
零度,并不只有一次。
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
一次次回到那儿正如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投靠安静,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儿?(9)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
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
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
人呢?名人,强人,人物。
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
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
(10)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
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
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
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
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有删节)14.“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从全文看,“安静”有哪几层含义?(6分)答:15. 文章第7段,作者写到“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你认为作者寻的是什么?(2分) [来答:16.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1) 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答:(2)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答:17.文中写到了“那个矮小瘦弱的孩子”,其作用有哪些?(5分)答:18.文章写到:“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
”请结合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
(6分)答:【答案】14.⑴远离世俗喧嚣,充满自然生机。
⑵看清自己,让心安稳(获得心灵的宁静)。
⑶放弃阿谀与强权,回归生命的本真。
(每点2分,共6分)15.生命最本真的意义(2分,答“灵魂的眺望”给1分)。
16.⑴我获得了超越痛苦和生死的坦然。
(2分)⑵我的身体已经不再进入也不必进入地坛,地坛所代表的那种安静已扎根在我心中。
(2分)17.⑴内容:说明人面对强权应该摆脱阿谀的态度,回归生命的本真。
(2分)(2) 结构:与上文文坛排行榜现象呼应,引发后文关于写作的零度获得生命的宁静的议论。
(2分)。
(3)效果:用自己亲历的事例与当前文坛排行榜现象类比,更有说服力,更容易激起共鸣。
(2分)18.(1)分析观点:我们应该放弃阿谀而回归心灵的宁静,超越荣华获得心灵的自在。
追名逐利可以获得一时的虚荣,却丧失了自己的尊严、生命的本真和心灵的宁静(每点2分共4分,笼统答“应该安静的生活”之类给2分)(2)评价观点:我赞同作者的观点,这是一个智者对生命有了深刻感悟之后的认识。
(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又什么现实意义等等均可。
)(2分)【解析】1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
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从中看出地坛远离世俗喧嚣,充满自然生机。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从中概括出要看清自己,让心安稳(获得心灵的宁静)。
“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概括出要放弃阿谀与强权,回归生命的本真。
1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概括能力。
从文中看“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寻求,即灵魂的眺望”这句话,写作是寻灵魂地方眺望,进一步概括就是“生命最本真的意义”。
16.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要抓修辞、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和作者的情感。
⑴“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通过作者与心灵的对话,在地坛这个环境中我获得了超越痛苦和生死的坦然。
⑵“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
”“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
”“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
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通过文本可以得知身体已经不再进入也不必进入地坛,地坛所代表的那种安静已扎根在我心中。
17.本题考查文句的作用,从三个方面,内容、结构、效果。
“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那个矮小瘦弱的孩子“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
“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
“在原本干干净净的眺望中忽而向我要求着计谋”,“是阿谀”。
“在夕阳和晚风中回家的情景……那又是一次写作的零度。
零度,并不只有一次。
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
从这些内容看出⑴内容:说明人面对强权应该摆脱阿谀的态度,回归生命的本真。
(2) 结构:与上文文坛排行榜现象呼应,引发后文关于写作的零度获得生命的宁静的议论。
(3)效果:用自己亲历的事例与当前文坛排行榜现象类比,更有说服力,更容易激起共鸣。
18.本题是评价探究题。
首先对题干中的观点表明态度,结合文本。
(1)分析观点:我们应该放弃阿谀而回归心灵的宁静,超越荣华获得心灵的自在。
追名逐利可以获得一时的虚荣,却丧失了自己的尊严、生命的本真和心灵的宁静。
不能笼统答“应该安静的生活”之类。
(2)评价观点:我赞同作者的观点,这是一个智者对生命有了深刻感悟之后的认识。
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又什么现实意义等等均可。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难度系数】4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9. 下面一段话在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4分)①自从《语文学习报》创刊以来,秉承为学生服务,为中国语文建设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母语教学与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②为使报纸质量更上一层楼,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我们郑重推出“指瑕”活动。
③敬请读者为报纸中出现的错误给予批评和指正,在具体内容及版式设计等方面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④我们竭诚期待您的慧眼能给予《语文学习报》特别的关注以使我们的报纸更臻完美。
(1)序号,改为(2)序号,改为(3)序号,改为(4)序号,改为【答案】①将“自从”调至《语文学习报》之后;②将“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改为“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的准则”;③改“为”为“对”;④改“竭诚”为“真诚”【解析】修改病句,不仅对有语病的句子做出判断,还要正确修改。
首先,读句子理解句意,这是判断病句的基础。
然后找病因,改句子,保原意,及能少改则少改。
“自从《语文学习报》创刊以来”属于语序颠倒导致句子缺乏主语。
“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属于缺少成分或者说介词结构不完整。
“为报纸中出现的错误给予批评和指正”介词使用不当,改“为”为“对”。
“竭诚期待”属于搭配不当,改“竭诚”为“真诚”。
【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辨析并修改病句【难度系数】220.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