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八法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医骨伤科的治疗手段,使得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2 03
提升中医骨伤科治疗效果
正骨八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了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效果,使得患者 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同时也增强了中医骨伤科的信誉度和影响 力。
弘扬中医文化
正骨八法属于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 法为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中医文化的弘 扬和发展。
诊断明确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指胸椎小关节错位或半脱位,表现为胸背痛、胸闷、呼吸 困难等症状。正骨八法可针对其病机予以治疗。
治疗方法
采用俯卧位定点复位手法和牵引手法,根据病情选择手法方向和力度,以纠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扩大胸椎间隙,缓解胸背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运用
诊断明确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 动受限等症状。正骨八法可针对其病机予以治疗。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正骨八法的基本技术 • 正骨八法的临床应用 • 正骨八法的优势和不足 • 结论
01
概述
正骨八法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正骨八法起源于我国古代中医骨伤科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春秋战国时期,后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发展
正骨八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被完善和系统化,形成了 以"摸、接、端、提、推、拿、按、摩"为主要步骤的骨伤科 治疗方法,被誉为"中医骨科的精髓"。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用
诊断明确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 根,引起腰腿痛。正骨八法可针对其病机予以治疗。
治疗方法

中医正骨手法

中医正骨手法

中医正骨手法采用不同手法整复骨折移位的中医骨伤科常用外治法。

简史正骨手法历史悠久,约3000年前的周代就有专治骨折的医生。

《周礼·天官》有疡医专处折疡的记载。

唐代《理伤续断方》中介绍了揣、摸、拔伸等正骨手法,首次运用杠杆力学原理整复骨折,对后世影响深远。

明代薛己的《正骨类要》记述的正骨手法有19条,简明实用;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也记载了许多正骨手法。

特别是清代《医宗金鉴》总结前人正骨经验,提出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称正骨八法。

1949年后,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对正骨八法进行了科学研究,加以改进创新和充实提高,提出了新正骨八法。

手法新正骨八法为现代临床正骨的基本方法。

①手摸心会。

用手指指腹触摸骨折局部,并用心体会,手法由轻逐渐加重,由浅及深,从远到近了解骨折移位情况,是分离还是骨碎等,医生在头脑中要建立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

虽然通过X射线可清楚地看到骨骼的形态,但X线片只能给人以平面的指示,而手摸心会有助于了解全貌。

因此,手摸心会是临床运用其他手法对证施治的先导手法。

②拔伸牵引。

整复骨折的起始手法,由一人或是数人持握骨折远近段,先使肢体在原来畸形的位置下,沿肢体纵轴方向对抗牵引,然后按照正骨步骤改变肢体方向,持续牵引以矫正肢体的短缩畸形,恢复肢体长度,为其他正骨手法的实施创造条件。

③旋转屈伸。

近侧骨折段位置不易改变,远端段因失去连续可以活动,故应用旋转、屈伸、外展、内收等方法,整复骨折断端的旋转或成角移位。

④提按端挤。

用于整复骨折侧方移位的方法,古称捺正。

骨折的侧方移位分为前后侧移位和内外侧移位;前者用提按法纠正,后者用端挤手法矫正。

医者一只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只手握住骨折远段,或上下提按,或左右端挤。

⑤摇摆触碰。

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可使骨折面紧密接触,增加复位的稳定。

用双手固定骨折部,在助手维持牵引下,轻轻左右或上下方向摇摆骨折远端至骨擦音消失称摇摆法。

触碰法可使骨折端紧密嵌插,医生一只手固定骨折部,另一只手轻轻叩击骨折远端。

永字八法与正骨八法

永字八法与正骨八法
《 吟 书要 》 所 云 :先 学 间 架 , 人 所 谓 结 字 也 ; 架 既 纯 中 “ 古 间 明 , 学 用 笔 。间 架 可 看 石 碑 , 笔 非 真 迹 不 可 。结 字 , 则 用
晋人用理 , 唐人 用 法 , 人 用 意 。又 云 : 书法 无他 秘 , 宋 ” “ 只 有用笔 与结 字耳 。可见 , 字在书法 中 占有重要地位 。 ” 结 正骨不是 熟知 “ 正骨 八 法” 可 以复 位所 有 骨折 , 就 就 得到通 晓任何 骨 折复 位 的法 门 , 者 达到 骨折 解 剖复 位 或 的境地 。正骨八法 手 法练 习固然 是骨 折 复位 基 础 , 确 明 诊断 , 严格选 择手法适应 证 , 复位 前 医生和助 手均应根 据
这 就是 所谓 “ 字八 法” 永 。永字 八法 其法 极为 精 当 , 于 对 今 天 书法爱 好者 具有 一定 的参 考价 值 。 正骨八 法在 中 国骨伤 学 中 占有 重要 地位 , 手法 正骨 已有 上千年 的历 史 , 周 代 就有 专 治骨 折 的医 生 。《 约 周 礼 ・天官 》 有疡 医专 处折 疡 的记载 。《 内经 》 中就有 正骨 的零 星记载 。唐 代蔺 道 人 在《 授 理 伤续 断 秘 方 》 系 仙 中
伤机制 , 制定 一个 切 合实 际 的复 位 方案 。更要 了解骨 折 的复位原 则 , 骨折 远 端找 近端 即逆损 伤机 制 ( 子求 母 ) 及 复位尽 量不增 加病 患损 伤 的原 则 。根据 骨折 部 位 、 位 移 程度 、 伤机制设 计 骨折 复位 手法 套路 是 正 骨大 师研 究 损
薯 寨 匿话 中国民间疗法
CHI sNA UR AT  ̄ D c NA’ T OP H e 201 . 0
永 字八 法 与 正 骨 八 法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2023《医学课件》正骨八法CATALOGUE目录•正骨八法简介•手法操作•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与禁忌•康复与护理01正骨八法简介《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奠定了正骨八法的基础。

源自《黄帝内经》从东汉末年至今,正骨八法在历代医家和武术家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发展历程起源与发展中医理论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理论指导正骨治疗。

武术理论运用武术中的力学原理和运动生理学原理,指导正骨治疗。

理论基础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因跌打损伤、扭伤、骨折等引起的骨关节损伤和疼痛。

禁忌症对于肿瘤、结核等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以及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等,不宜使用正骨八法治疗。

适应症与禁忌症02手法操作总结词通过旋转关节的方式,使错位的骨骼或关节恢复原位详细描述旋转复位法是一种常用的正骨手法,适用于颈椎、胸椎和腰椎等部位。

通过轻柔的旋转手法,使错位的关节逐渐复位。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方向,避免过度旋转造成损伤。

手法一:旋转复位法总结词通过屈伸关节的方式,使骨骼和关节得到放松和调整详细描述屈伸收展法适用于脊柱和四肢等关节。

通过反复屈伸关节,可以放松肌肉和韧带,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用力或过快频率造成肌肉疲劳。

手法二:屈伸收展法手法三:端挤提按法总结词通过端挤和提按的方式,调整骨骼和关节的位置关系详细描述端挤提按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正骨手法,适用于脊柱和四肢等部位。

通过端挤手法调整关节位置,再用提按手法调整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以恢复关节的正常生理结构。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用力柔和均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03临床应用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小夹板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干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指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小夹板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髋关节外展支架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骨科名词解释

骨科名词解释

1. 正骨八法答案:《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骨折复位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后世习惯称为“正骨八法”。

5.骨先天性畸形答案:骨先天性畸形是指骨与关节的先天性疾病,包括骨与关节发育障碍、脊柱和四肢的先天性缺陷。

6.骨痈疽答案:骨痈疽是指因化脓性细菌侵入,引起骨、关节的化脓性感染疾病。

7.骨痨答案:骨痨是指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引起的疾病,西医学称为骨、关节结核。

8.骨关节痹证答案:骨关节痹证是指由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等症。

9.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答案: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是指因骨关节退变而增生肥大、软骨被破坏的慢性关节炎。

10.骨软骨病答案:骨软骨病是指骨骼发育时期,骨化中心由于某种原因的干扰而出现骨内化骨紊乱所致的病变,常发生在骨骺,故又称为骨骺炎或骨软骨炎。

11.骨肿瘤答案: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及骨的附属组织的肿瘤。

12. 代谢性骨病答案:代谢陛骨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内矿物质或骨基质代谢紊乱,以及由此造成的骨组织生物化学和形态变化而出现的病变。

1. 伤气答案:由于负重用力过度,或跌仆闪挫,击撞胸、头等部,可致体内气机运行失常。

2.伤血答案:由于跌仆坠堕、辗轧挤压、拳击挫撞等,可伤及经络血脉,血溢脉外而出血,或血流不畅出现瘀血。

3.伤筋答案:因闪挫扭捩,跌仆坠堕,则可出现筋断碎裂。

若伤后筋骨失营,可见筋纵弛软,肢体失用,或筋挛拘急。

4.伤骨答案:因坠堕、跌仆、撞击、压轧等损伤,可致骨折、脱位、骨错缝发生。

5. 外染邪毒答案:外伤后复感毒邪,则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

1.骨擦音答案:骨折时,由于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擦产生,一般在检查骨折局部时,用手触摸可感觉到。

3.关节盂空虚答案:关节盂空虚:原来位于关节盂的骨端脱出,处于异常位置,致使关节盂空虚,这是脱位的特征。

4.弹性固定答案: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xx年xx月xx日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正骨八法简介手法操作临床应用与其他治疗比较注意事项与预防
contents
目录
01
正骨八法简介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奠定了正骨八法的基础。
源自《黄帝内经》
从东汉末年起到明清时期,正骨八法在历代医家和武术家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通过旋转关节的方式,将错位或脱位的骨骼重新对合。
详细描述
旋转复位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髋关节等部位的错位或脱位。操作时,患者采取俯卧或仰卧姿势,医者双手托住患者的头或臀部,轻轻旋转,使骨骼产生顺应性,逐渐复位。
手法一:旋转复位法
总结词
通过屈伸关节的方式,使骨骼得以重新对合。
详细描述
屈伸收展法主要适用于肘、膝关节等部位的错位或脱位。操作时,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医者一手握住关节近端,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逐渐屈曲或伸展,使错位的骨骼复位。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预防骨关节疾病。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合理饮食和营养的摄入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注意饮食和营养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僵硬。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术后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医理论
正骨八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注重气血、脏腑、经络等方面的调理。
筋骨并重
强调在手法治疗中,必须同时调理肌肉、筋膜和骨骼结构。
理论基础
适应症
用于各种因姿势不正、用力不当或意外伤害引起的骨骼和关节损伤。
禁忌症
对于某些特定疾病或身体状况,正骨八法不宜使用或需谨慎使用。

李沛钧之正骨八法

李沛钧之正骨八法

李沛钧之正骨八法飞燕式“飞燕式”,腑卧在床,将头与双腿同时缓缓抬起,双手后背保持8秒,后缓缓放下,重复以上动作8次。

功效:针对颈椎、肩周、腰椎及膝关节病有效。

爬行式“爬行式”:即壁虎爬行操,腑卧在床,将一条腿弯曲,另一腿伸直,双前臂平行放置,用以支撑上身,以肩部左右摆动带动腰部运动,左右为一次,共8次,左右腿交替做。

功效:针对肩周,特别是腰椎病有效。

隔墙看戏“隔墙看戏”:站立,双手后背,以脚尖用力着地,挺胸抬颌,身体向上拔,似向前远眺,30次。

功效:颈椎病有效。

温馨提示:有人认为看戏就是要仰头,这个事实上不是单单仰头那么简单,具体做法最好去就近的褔源堂学习。

十点十分操“十点十分操”:站立,双手向两侧平举,掌心向下,停留8秒钟,然后双臂再向上自然抬起(形成10:10分钟对应位置),再停留8秒钟,共8次。

功效:针对肩周、颈椎、强直性脊椎炎有效。

温馨提示:有人双臂向上的时候,手心不朝外,这个一定要手心朝外。

肩周操“肩周操”:站立或坐位,双手十指交叉于胸前,十指保持交叉,用臂之牵拉力做合掌与分掌动作,30次。

功效:主调肩周之病。

合掌合足“合掌合足”:仰卧,双手合掌,双中指贴紧与额齐,双脚心相对,足跟尽力向臀部提近,同时双掌向胸部落,整个过程中保持双掌心和双脚心相对,30次。

功效:针对肩周、胯关节,股骨头等疾病有效。

肘腕指操“肘腕指操”:坐卧均可,双臂平举于身前,掌心相对,拇指向上,与肩同宽,翻转掌心向外,拇指向下,右手叩左手心,十指交叉,由下向内再向上翻转,保持十指交叉,尽力伸向前方。

30次。

功效:针对肩周、腕关节、指关节、中风有效。

提胯健足“提胯健足”:站立,将重心移向一条腿,另一条腿平稳上提(提胯),脚向前伸,脚尖向左右上下各摆动一次,共8次,左右腿交替。

功效:针对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病,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病,踝关节病有效。

温馨提示:很有朋友反映正骨八法因涉及到很多肢体动作,很多人都做的不太到位,或者学习的时候有难度,这个首先我们要了解,骨病最好的调理方法就是物理疗法,所以一定要坚定信心学下去,其次最好到就近的褔源堂面对面的学习,会学的更快、更到位。

中医正骨八法详解

中医正骨八法详解

中医正骨八法详解中医正骨手法中,以牵、接、卡、挤、分、旋、端、靠为正骨八法者,主要应用于关节脱位和骨折移位。

l. 牵法:又称“牵引法”或“拔伸法”,即顺骨干纵轴进行牵拉,是整复骨折和脱位的基本手法之一,四肢骨折或关节脱位常先用牵法。

2.接法:按照骨折畸形情况,分为抵接法和折接法两种。

“抵接法”是用双手分别握持骨折处的两端,两手拇指抵于骨折成角畸形的顶端,利用三点加压的原理,拇指与其余四指同时用力而方向相反,使成角畸形得以纠正。

本法适用于轻度成角畸形的骨折整复,如前臂单纯骨折等。

“折接法”(或称“反折法”)是用双手握持骨折处两端,用力加大断端成角,使同一侧面的骨皮质紧密相靠,以夹角顶点作为抵顶支点,徐徐而稳妥地折回,使断端对合整复。

本法可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侧方移位微有重叠,或成角畸形而分离者,一般情况下较为少用。

3.卡法:“又称”卡压“或”卡按法“。

用手指对合用力钳夹。

适用于骨折后骨片游离,或骨骺分离,以及关节脱位之整复。

4.挤法:是通过挤压而使移位对合。

有挤压与纵向挤压两种,适用于掌、指(或跖趾)骨折与脱位,以及四肢长管骨折的侧方移位而无重叠者,亦可用于髌骨骨折移位的整复。

5.分法:实际是从卡法和挤法衍化而来,利用两并列骨之间隙,借助于指力与物体加压,以保持骨间隙组织持续张力。

对于并列骨的骨折以及多段骨折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法之一。

6. 旋法:回旋转动肢体,用以矫正骨折两端旋转畸形,即采用与旋转力“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法达到整复之目的,适用于四肢长管骨折而旋转畸形者。

7.端法:端托肢体或端提下陷之骨,以纠正前后错位下陷之骨端,恢复原有位置。

8. 靠法:属于“夹缚”范畴,既是正骨手法的补充,又有固定的作用。

在具体应用中靠法不是一个单一的手法,而是卡、接、挤、旋等各种手法的综合应用。

本法适用于纠正骨折的残余移位畸形。

(整理)骨科名词解释

(整理)骨科名词解释

1. 正骨八法答案:《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骨折复位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后世习惯称为“正骨八法”。

5.骨先天性畸形答案:骨先天性畸形是指骨与关节的先天性疾病,包括骨与关节发育障碍、脊柱和四肢的先天性缺陷。

6.骨痈疽答案:骨痈疽是指因化脓性细菌侵入,引起骨、关节的化脓性感染疾病。

7.骨痨答案:骨痨是指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引起的疾病,西医学称为骨、关节结核。

8.骨关节痹证答案:骨关节痹证是指由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等症。

9.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答案: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是指因骨关节退变而增生肥大、软骨被破坏的慢性关节炎。

10.骨软骨病答案:骨软骨病是指骨骼发育时期,骨化中心由于某种原因的干扰而出现骨内化骨紊乱所致的病变,常发生在骨骺,故又称为骨骺炎或骨软骨炎。

11.骨肿瘤答案: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及骨的附属组织的肿瘤。

12. 代谢性骨病答案:代谢陛骨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内矿物质或骨基质代谢紊乱,以及由此造成的骨组织生物化学和形态变化而出现的病变。

1. 伤气答案:由于负重用力过度,或跌仆闪挫,击撞胸、头等部,可致体内气机运行失常。

2.伤血答案:由于跌仆坠堕、辗轧挤压、拳击挫撞等,可伤及经络血脉,血溢脉外而出血,或血流不畅出现瘀血。

3.伤筋答案:因闪挫扭捩,跌仆坠堕,则可出现筋断碎裂。

若伤后筋骨失营,可见筋纵弛软,肢体失用,或筋挛拘急。

4.伤骨答案:因坠堕、跌仆、撞击、压轧等损伤,可致骨折、脱位、骨错缝发生。

5. 外染邪毒答案:外伤后复感毒邪,则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

1.骨擦音答案:骨折时,由于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擦产生,一般在检查骨折局部时,用手触摸可感觉到。

3.关节盂空虚答案:关节盂空虚:原来位于关节盂的骨端脱出,处于异常位置,致使关节盂空虚,这是脱位的特征。

4.弹性固定答案: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

正骨八法及其作用

正骨八法及其作用
12. 杠杆:用于矫正难以整复的肩关节脱位或陈旧性脱位。
5. 端挤:用于矫正内外侧方移位。
6. 摇摆:用于矫正8. 分骨: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
9. 折顶:用于矫正前臂骨折的重迭移位及侧方移位。
10. 回旋: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螺旋型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
11. 蹬顶:用于矫正肩、肘关节、髋关节脱位。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把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
1. 拔伸:用于克服肌肉拮抗力,矫正患肢的重叠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
2. 旋转:主要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畸形。
3. 屈伸:将骨折远端旋转、屈伸,置于一定位置,远近骨折端才能轴线相对,整复骨折脱位。
4. 提按:用于矫正前后侧方移位。

正骨八法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正骨八法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正骨八法具体操作应用一、手摸心会:1、操作方法及程序骨折整复前,医者用手触摸骨折部位,要求手法先轻后重,由浅入深,从远到近,两头相对,确实了解骨折端在肢体内移位的具体方位,结合X线所片所显示的骨折端移位情况,在头脑在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临床应用:为施行手法前的诊断手法。

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二、拔伸牵引:1、操作方法及程序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沿肢体的纵轴,由远近骨折段作对抗牵引。

然后,再按整复的步骤改变肢体的方向,持续牵引。

所施牵引力量的大小须以患者肌肉强度为依据,要轻重适宜,持续稳妥。

一般而言,青壮年男性患者,肌肉发达,拔伸牵引力应较大;相反,老幼及女性患者,所需牵引力不宜太大。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克服肌肉拮抗力,矫正患肢的短缩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

三、旋转屈伸1、操作方法及程序肢体有旋转畸形时,可由术者手握其远段,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屈伸时,术者一手固定关节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肢体,以整复骨折脱位。

2、临床应用:主要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及成角畸形,尤其适用于靠近关节部位的骨折。

四、提按端挤1、操作方法及程序对于骨折前后侧移位者用提按手法,医者以双手拇指按于突起的骨折一端向下,其余手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使骨折两端对合。

对骨折内外侧移位者用端挤手法,医者以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折远端,用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拇指反向用力谓之挤,将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内挤迫。

要求实施手法时用力要适当,方向要正确,医者手指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避免在皮肤上来回摩擦而引起损伤。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纠正骨折之侧方移位。

侧方移位可分为前后侧(即上下侧或掌背侧)移位和内外侧(左右侧)移位。

五、摇摆触碰1、操作方法及程序摇摆法:术者可用双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稳定地维持牵引下左右或前后方向轻轻摇摆骨折远段,直到骨折断端间的骨擦音逐渐变小或消失。

正骨推拿疗法疗法

正骨推拿疗法疗法

正骨推拿疗法疗法正骨推拿疗法疗法(颞下领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头半脱位、腕骨脱位、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髌骨脱位、膝关节脱位、跖跗关节脱位、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脱位、锁骨骨折、腰部扭伤、颈部扭伤、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腰部拉伤、股部拉伤、跟腱拉伤、撕伤、震伤、陈旧性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外伤后遗神经麻痹症、风寒湿筋骨痛)伤科、正骨推拿疗法包括王子平医师的伤科推拿法、刘绍南的伤科十七法、黄乐山教授的正骨推拿法、葛长海老医师的中医正骨手法、扳法推拿和伤科背法等六种疗法。

这些疗法皆适于临床伤骨科治疗。

然而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治疗特点。

伤骨推拿法的特点有:手法与练功相结合;推拿按摩与正骨相结合;手法中重视经穴,注意点、面、线相结合;在软组织手法中强调:理顺经络、舒筋活血;注意手法力度;手法时要求心明手巧与“寸功”;强调刚柔相济,以柔克刚;推拿正骨医生要强调练功;强调中西结合,重视解剖生理等知识;赞成“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的观点等。

伤科十七法的特点有:使用独特的“一指禅”伤科推拿整骨法;强调手法用力机巧,会其标节,理正错骨等。

正复位并固定,上述症状即可得到缓解或消除。

如由于长期慢性劳损引起的患部血供不足,神经营养失调,从而造成长期慢性疼痛不适,这时如能给以适当的手法治疗,可使症状得到改善,有的甚至可以消除。

中医伤骨推拿手法就是使异位的骨折、关节、肌肉等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从而达到改善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背法对脊柱新产生的牵、伸、上下震动旋转和左右摇动等动作,可使本来紊乱的脊柱小关节的功能恢复如常。

二、伤科、正骨推拿疗法的作用手法1.伤骨推拿法手法矫正性旋转摇晃、摇、拔伸、捺正、背、托、斜、扳腿、按压踩乔等。

2.伤科十七法(一指禅伤科推拿整骨法) 旋臂抬举法、对肩法、旋后屈肘法、缩颈牵臂法、足抵上臂法、屈肘牵拔法、缠肘法、双手扣腕法、拔指法、屈髋牵引法、叠膝法、扳踝法、扳颈法、拔颈法、屈膝双提踩伸腰法、抬腿屈腰法、三人牵腰理脊法等。

中医的正骨手法

中医的正骨手法

中医的正骨手法正骨手法又称整骨手法、接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的复位。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总结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在此基础上,经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形成正骨十法。

1.正骨手法的使用原则(1)明确:正骨手法实施之前,需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及必要的影像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明确骨折的移位情况和类型,明确导致骨折的暴力方向,明确所伤部位的解剖和功能特点,以便做到“心中了了”,便于采用相对应的复位方法。

(2)及时:只要身体情况允许,整复时间越早越好。

骨折后半小时内,局部疼痛、肿胀较轻,肌肉尚未发生痉挛,最易整复。

伤后4~6 h内局部瘀血尚未凝结,整复也相对较易。

一般成人伤后7~10日内可考虑整复,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

(3)稳妥:对骨折的复位,要求术者双手有良好的劲力,在需要的时候能应用暴发寸劲,同时又需要较长时间力量较大的拔伸牵引力,更需要心灵手巧,训练有素。

另外,整复骨折时全神贯注,体会手下感觉,并随之调整动作和力度,做到“手随心转,巧从手出”。

(4)轻巧:实施正骨手法用力大小要恰到好处,使骨折端按设计要求移动,使复位准确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施行正骨手法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力学原理,掌握技巧,动作轻巧,切忌鲁莽粗暴。

(5)到位:按照不同部位骨折对对位、对线的要求,达到解剖对位或功能对位的要求。

(6)麻醉:伤后时间不长,上肢的简单骨折,估计整复较易者,选择骨折端的血肿浸润麻醉;如果伤后时间较长,或者是复杂骨折,估计复位有一定困难者,选择神经阻滞麻醉,也可采用全身麻醉。

2.正骨十法(1)手摸心会:在整复骨折前,术者用手仔细在骨折局部触摸,结合X线片或者CT等辅助检查,明确骨折的移位情况和类型,明确导致骨折的暴力方向,明确所伤部位的解剖和功能特点,整复过程中,要反复进行“手摸心会”,了解对位情况。

这是施用手法前的首要步骤,且贯穿于正骨过程的始终。

(2)拔伸牵引:是正骨手法的基础,能纠正骨折后的短缩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以便进一步整复。

中医适宜技术12骨折整复

中医适宜技术12骨折整复

中医适宜技术12骨折整复骨折整复技术是运用手法技巧诊断、治疗骨折的技术。

通过手法整复,纠正骨折端移位,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以利于骨折的愈合,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

正骨手法历史悠久,约从3000年前的周代开始应用。

唐代《理伤续断方》提出: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手法。

《医宗金鉴》总结前人正骨经验,提出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称正骨八法。

现代通过临床实践,对正骨八法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加以改进创新和充实提高。

运用正骨手法矫正骨折的侧方移位、前后移位、成角移位、重叠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背向移位等。

目前,大多数骨折,包括关节内骨折、邻近关节骨折、骨折合并脱位、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都可用手法复位,并取得满意疗效。

正骨疗法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在骨折和脱位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

正骨手法复位前应对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作充分的了解和详细的检查,结合病史、受伤机制、X线片检查以及全身情况作出明确诊断,把握好手法的时机。

原则上手法复位在全身及局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早施行。

复位前应仔细读X线片,了解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的方向,制定手法复位方法、步骤,外固定器具的选用及准备等。

可选择必要的麻醉减轻病人的痛苦。

是否需要麻醉可根据骨折的部位、伤后时间、整复的难易度、伤员对疼痛的综合考虑。

一般新鲜骨折,容易手法复位的,如桡骨下端骨折、尺桡骨青枝骨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等,可不用麻醉。

如为复位较困难、需要的时间较长的骨折,如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等则需要麻醉配合手法复位。

一般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腔麻醉或全身麻醉等。

基本操作方法(一)拔伸法沿肢体的纵轴,用对抗的拔伸力来克服肌肉的收缩力,把重叠缩短或成角的骨折断端恢复原有的长度和骨干的轴线的手法,称为拔伸法。

拔伸法主要用于纠正骨折端的成角、重叠、嵌插移位。

【手法要领】在进行拔伸手法时,一助手固定骨折的近段.另一助手或术者固定骨折的远段。

简述正骨八法

简述正骨八法

简述正骨八法
正骨八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手法疗法,主要用于调整人体骨骼结构、纠正姿势和改善运动功能。

以下是对正骨八法的简述:
1. 推法:通过手掌、拳头等部位对患者的关节、肌肉进行推按,以缓解疼痛和恢复活动度。

2. 按法:用手指、手掌等部位对患者的经络穴位进行按压,以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力。

3. 拉法:利用手部和身体的重量对患者的肌肉和韧带进行拉伸,以增加关节的灵活度和伸展性。

4. 针法: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师可以使用针灸技术来治疗骨骼肌肉疾病,比如针刺关节周围组织来缓解疼痛。

5. 扭法:用手部或身体的力量对患者的关节进行扭转,以调整骨骼结构和改善姿势。

6. 摇法:通过摇晃患者的身体来缓解肌肉疼痛和增强运动能力。

7. 颤法:使用手掌或手指对患者的肌肉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震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8. 按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揉捏和按摩,以缓解疼痛和改善运动能力。

- 1 -。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相关研究
1 2 3
研究一
该研究探讨了正骨八法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 果显示正骨八法能够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提高愈合质量。
研究二
该研究关注于正骨八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正骨八法能够有效地缓解颈椎病的 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三
该研究探讨了正骨八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 的效果,结果表明正骨八法能够减轻疼痛、恢 复腰椎功能,且效果持久。
免影响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按照医生建 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
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清淡、易 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 性食物。
预防复发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加强关节功 能锻炼和身体素质的锻炼,以预防 骨伤科疾病的复发。
06
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目前,正骨八法已经成为中医骨伤科的经典治疗方法之一,备受医学界的认可和 推崇。
02
正骨八法的基本理论
理论基础
基于中医理论
正骨八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特别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理论,通过调整骨骼和肌肉的
生理位置,达到治疗目的。
气血理论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础,正骨八法通过调整骨 骼和肌肉的位置,改善气血的运 行,从而治疗疾病。
择正确的手法进行治疗。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对骨骼和肌肉的活动 起到调节作用,正骨八法需要 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以便选择正确的手法进行治疗

生理学基础
生理机能
正骨八法需要了解人体的生理机能,特别是骨骼、肌肉和神经系 统的生理机能,以便正确地应用手法进行治疗。
生理反应
正骨八法对人体的生理反应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疼痛、炎症等 反应的缓解和消除具有重要作用。

骨折了先试试中医正骨疗法

骨折了先试试中医正骨疗法

骨折了先试试中医正骨疗法中医正骨是我国中医的智慧结晶,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

在历史长河中,中医正骨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法及原则,为后人正骨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了解中医正骨中医作为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其在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许多独特疗法,正骨就是其中之一。

中医相比西医更注重身体机能,与西医在手术后保证骨头原有形态的想法不同,中医更注重保留原有的机能。

正骨主要对骨折和关节错位或脱臼这一系类病症的治疗方法,正骨医生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最后用小夹板进行固定,保证不会再次错位,以此达到治疗骨折或脱臼的目的。

二、了解中医正骨疗法中医正骨主要分为有八法,即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在治疗中主要将着八法合并成为四个步骤,最后辅以外敷内服药品,以达到治疗骨折的目的。

中医治疗骨折有四大原则,分别是以下几点:1.筋骨并重基于该原则,在中医正骨治疗中,在将骨头恢复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软组织。

1.动静结合在为患者固定时,要多方考虑该关节的功能,在保持安全和稳定的情况下,保证患者关节可以活动,以避免关节在卸下夹板后僵硬的情况。

1.内外兼治在正骨后,中医会采取外敷和内服的方式促进骨头愈合,活血化瘀。

1.医患合作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手法,如果患者拒不配合,就算华佗再世也无法保证治疗效果。

因此,在正骨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才不会使最终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了解了中医正骨原则,下面让我们了解正骨过程。

在接受正骨治疗之前,中医会选择让患者先服药或外敷药品的形式,先对患者进行身体调理,让患者的伤处和身体达到适合正骨治疗的状态。

在正骨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手摸手摸即是八大法中的手摸心会,用手指轻轻触碰骨折部位,在心中勾勒出骨折的部位以及骨头的走位。

这种方法比X光以平面的形式表现出骨头位置让医生了解,更加能够让医生以立体的形式感受到骨头走向,有利于医生帮助患者快速将骨头归位,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正骨八法名词解释

正骨八法名词解释

正骨八法名词解释
正骨八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手法治疗方法,也称为“八法正骨”。

1. 推法:指用手掌或手指按照患者身体的经络方向,施力推动肌肉、
筋膜、骨头等,以达到调整身体结构、纠正错位的效果。

2. 拉法:指用手掌或手指按照患者身体的经络方向,施力拉伸肌肉、
筋膜、韧带等,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舒缓紧张的效果。

3. 揉法:指用手掌或手指在患者身体表面按摩旋转,以促进血液循环、松解肌肉和缓解疼痛的效果。

4. 捏法: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皮肤,以刺激穴位和神经末梢,调
节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

5. 扳法:指用手掌或手臂扳住患者关节或四肢进行牵引和旋转,以增
加关节活动度和纠正错位的效果。

6. 搓法:指用双手相互握住患者的肌肉或骨头,进行搓动和摩擦,以
增加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的效果。

7. 捶法:指用手掌或拳头轻敲患者身体表面,以刺激神经末梢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8. 掐法:指用手指捏住患者皮肤或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应用(八) 按摩推拿
1.适应症和作用 用于骨折复位后,调整骨折周围的 软组织,使扭转曲折的肌肉、肌腱,随着 骨折复位而舒展通达,尤其是对关节附近 的骨折更为重要。
操作应用(八) 按摩推拿
2.操作方法 按照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上而 下顺骨捋筋,达到散瘀舒筋的目的。 3.要领:顺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 上而下顺骨捋筋,操作时手法要轻柔。
3.操作方法 触碰法(即叩击法)用于须使骨折 部紧密嵌插者,横型骨折发生在干骺端 时,骨折整复夹板固定后,可用一手固 定骨折部的夹板,另一手轻轻叩击骨折 的远端,使骨折断端紧密嵌擦,复位更 加稳定。 4.要领:术者两手固定骨折部,由 助手在维持牵引下轻轻地左右或前后方 向摆动骨折远段。
操作应用(六) 夹挤分骨
正骨八法
施行正骨手法注意事项 正骨八法操作应用
操作应用(一) 手摸心会
1.适应症和作用: 为施行手法前的诊断手法。达到“知其 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操作应用(一) 手摸心会
2.操作方法: 骨折整复前,术者用手触摸骨折部位, 触摸时3先轻后重,由浅及伸,由远到近, 两头相对,确实了解骨折端在肢体内移位 的具体方位,再与X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端移 位情况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构成一个 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 3.要领: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远及近, 两头相对。
操作应用(七) 折顶回旋
3.操作方法 回旋法:有软组织嵌入的横断骨折, 须加重牵引,使两骨折段分离,解脱嵌入 骨折断端的软组织,而后放松牵引,术者 分别握远近骨折段,按原来骨折移位方向 逆向回旋,使断端相对,从断端的骨擦音 来判断嵌入的软组织是否完全解脱。
操作应用(七) 折顶回旋
4.折顶回旋要领 折顶法:用力大小,以原来重叠移 位的多少而定。用力的方向可正可斜。单 纯前后移位者,正位折顶;同时有侧方移 位者,斜向折顶。 回旋法:操作时,必须谨慎,两骨 折段须相互紧贴,以免损伤软组织,若感 到回旋时有阻力,应改变方向,使背向移 位的骨折达到完全复位。
操作应用(七) 折顶回旋
1.适应症和作用 折顶法用于横断或锯齿型骨折,肌肉 发达,单靠牵引力量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 为位时。 回旋法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螺 旋型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
操作应用(七) 折顶回旋
2.操作方法 折顶法:术者两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 折一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 一端,在牵引下两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 的骨折端,加大成角,依靠拇指的感觉, 估计骨折的远近端骨皮质已经相顶时,而 后骤然反折。反折时环抱于骨折另一端的 四指将下陷的骨折端猛力向上提起,而拇 指仍然用力将突出的骨折端继续下压。
操作应用(五) 摇摆触碰
1.适应症和作用 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使骨折端 紧密接触,增加稳定性。 2.操作方法 摇摆法:术者用两手固定骨折部, 由助手在维持牵引下轻轻地左右摇摆或 前后方向摆动骨折的远端,待骨折断端 的骨擦音逐渐变小或消失,则骨折断端 已经紧密吻合。
操作应用(五) 摇摆触碰
操作应用(三) 旋转屈伸
1.适应症和作用 主要用于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及成角畸 形。
操作应用(三) 旋转屈伸
2. 操作方法 肢体有旋转畸形时,术者手握其远端,在拔 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恢复肢体 的正常生理轴线;屈伸时,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 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 以整复骨折脱位。 3.要领:旋转时在牵引下沿肢体纵轴向左或 向右旋转。屈伸时一手固定关节近段,另一手握 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
操作应用(四) 提按端挤
1.适应症和作用 用于矫正前后侧移位和内外侧移位。
操作应用(四) 提按端挤
2.操作方法 前后侧移位用提按手法,操作时,医者两手拇指 按突出的一端向下,两手四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 端向上。内外侧(即左右侧)移位用端挤手法。 操作时,医者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 折远端,用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拇指 反相用力谓之挤,将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内挤迫。 3.要领:操作时手指用力要适当,方向要正确, 部位要对准,着力点要稳固。术者手指与患者皮 肤要紧密接触,通过皮下组织直接用力于骨折端, 切忌在皮肤上来回摩檫,以免损伤皮肤。
1.适应症和作用 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骨折 段因受骨间膜或骨间肌的牵拉而呈相互靠 拢的2.操作方法 整复骨折时,可用两手拇指及食、中、 无名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向夹挤两骨 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端分开, 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双骨折就象单 骨折一样复位。 3. 要领:两手拇指挤食、中、无名指 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相夹挤两骨间隙。
操作应用(二) 拔伸牵引
1.适应症和作用: 是正骨手法中重要步骤,用于克服肌肉 拮抗力,矫正患肢的短缩移位,恢复肢体 的长度。
操作应用(二) 拔伸牵引
2.操作方法: 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沿肢体的纵轴,由远近骨折段作对抗牵引, 然后,再按照整复的步骤改变肢体的方向, 持续牵引。 3.要领:先顺势牵引,再 沿肢体纵轴 牵引,力量轻重适宜,持续稳妥,避免过 牵。
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 (2)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变化。 (3)掌握复位标准:力争解剖复位,最低功能复位。 (4)抓住整复时机:伤后4~6小时最好。 (5)选择适当麻醉:0.5~2%普鲁卡因局麻。 (6)做好整复前准备工作。 (7)参加整复人员精力要集中。 (8)切忌使用暴力。 (9)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 (10)避免X线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