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
陈式太极拳的丹田内转??马虹
陈式太极拳的丹田内转马虹一、何谓丹田?在中国传统医学、养生学、武术学中都重视人体“丹田”,一般指人体小腹脐内斜下一寸三分(又称一寸半)之处。
即小腹之内、骨盆之中、脊椎骨之前这一部位。
此处既是人体生命若干重要脏器所在之处(如性分泌腺、前列腺、精囊腺、女性卵巢、以及消化系统的吸收、排泄器官等等器官脏器周在此处) 从人体运动力学来看,它又是人体运动整体力量的枢纽。
人体运动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交替运作的关键部位。
同时,这个部位内部各个脏器的运动.又关联到人体健康、健美、健脑、嫩肤.以及增强性功能、生殖功能乃至防身功能等等功效。
所以.中国武术界各门派都非常重视“丹田”这个部位功能的修炼。
二、“丹田”运作,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武术各个门派历来都非常重视人体“丹田”这个部位的功能训练,尤其是传统陈氏太极拳,特别重视”丹田内转”的功法。
《拳论》云:“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
””打拳不练腰,终久艺不高。
”“出肾入肾是真诀。
”要求即便是非常微小的动作,也要做到以腰胯为枢纽,由丹田带动而整体运作,把那些不是由丹田带动而发放出来的劲,叫做“单摆浮搁”。
我练拳初期,陈照奎先师总是批评我的胸腰”铁板一块”,直到修炼此拳的第八年.老师才比较满意地说:“现在腰里才有点东西了。
”根据我的体悟,不论打拳或推手首先意念要灌注到丹田,收腹、吸气、松胯、提肛,本着欲放先收、欲开先合、阴阳折叠的原理蓄劲.以丹田内转而使小腹收缩,然后根据发力的方向,小腹膨胀,由丹田带动,螺旋式地发放出松活弹抖的整体劲。
三、怎样修炼丹田内转的功夫丹田内转的功夫,实质上就是在意念导引之下,在塌腰松胯的基础上,以丹田为核心.收腹、吸气.丹田部位先向里收缩,然后再依靠脚蹬地.借大地的反弹力,同时呼气,丹田螺旋膨胀,靠胸腰的立体螺旋,向发力点螺旋式地发放松活弹抖、意气力三结合的整体劲。
为了具体说明丹田内转功法,现举例加以表述。
比如陈氏太极拳第一路第二式“金刚捣碓”的动作六:在这一个拳式的一个小动作之中,可以体悟丹田部位细腻的立体螺旋的动作一一右手一握拳.胸腰略左转,沉右臀、翻左臀,收腹、吸气、松胯、提肛:然后,上提前冲右拳,棚右肘,胸腰丹田再略右转.沉左臀、翻右臀;胸腰丹田再前转,砸拳、拳掌合击、震脚、发劲,呼气.小腹膨胀;同时丹田带动全身运行一个立体螺旋的升沉劲。
陈氏太极丹田内转功法
陈氏太极丹田内转功法丹田内转是以人体中脉(丹田与命门之间)为中心,做平圆、立圆、纵圆旋转,顺逆时针方向练习。
通过丹田内转的练习,在盘架时方能做到气沉丹田与气转丹田相互配合。
拳家有云:“缠化转换,开合呼吸,击打跌拿,均在丹田转换一瞬间。
”根据历代太极拳师的经验和本人练拳体验,丹田功对于太极拳修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太极拳是要求一种圆的运动,周身要求一种螺旋缠丝,节节贯通,其内在的要求也是如此。
气海为人体气机之所在,作为人体气机的根源,它的转动是可以带动周身的气机形成一体,如水中的旋涡,旋转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人如果掉入这个旋涡是很难从中挣扎出来的,太极拳运动不是停留在人的肢体上,而是内外同频的,产生巨大螺旋力的效果。
通过这种螺旋力才能把对方来力化于无形,也就是通过这种螺旋力,使人体的气机在人体的周身无处不在,如果功夫高深的人可以伤人于极小的动作。
因此只有有效的调动人体的气机的根源才能做到气力相合。
所以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与气转丹田相互配合,决不是孤立的。
苌乃周先生在气力渊源论这样写到:气无形属阳而化于神,血有质属阴而化于精,神虚故灵明不测变化无穷,精实故充塞凝聚坚硬莫敌,神必藉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气力乃成。
夫乃知气力者,即精神能胜物质之谓也,无精神则无气力矣。
武备知此,惟务聚精会神以壮气力,但不知精何以聚,神何以会,是以殚毕生心力而漫无适从也。
夫精以神聚,神以气会,欲求精聚神会,非聚气不能也。
传统太极拳讲究内实精神之说也,难以想象没有丹田功夫那太极拳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没有内在的功夫如炮中无硝黄,弩弓无弦箭,满腔空洞,无物可发。
欲求猛勇疾快如海倾山倒,势不可遏,必不能也。
此为传统古训,摘录以供后学参考。
丹田内转是太极拳内功的基本功。
此功法把丹田视为一个立体的能涨能缩能旋转的太极球,通过意念使归聚丹田的内气不断的鼓荡运转,进而带动肢体做开合曲升,提高技击能力为目的。
《太极拳经歌诀》中说;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丹田内转
丹田内转的操作方法关于丹田内转功的具体练法,陈式太极拳各名家都视为珍藏,内蒙古的妥木斯先生在《武魂》杂志(2001年第11期)上发表的一篇短文倒尽了此重机密,并于后来做了补充,现将全部内容贴上,希望能使大家得到一些帮助。
丹田内转的生理效益妥木斯丹田内转是陈式太极拳特别强调的功夫,在陈家传授的太极拳里,丹田内转是随动作顺便作出的,是走架的一部分。
但没有相当功夫又很难作好。
陈照奎老师教拳架一起式就是要求转丹田带起,双手与之同向异位,即都是逆时针旋转,而手与丹田是在圈的对面,像相斥又相吸一样。
我在教拳中是按照奎老师教的明确要求由转丹田带起,大家都经过好多年的实践才能转得像个样,但我们就丹田内转对身体生理方面的影响却很少体会与注意。
近年有四例单做丹田内转而对身体产生很大影响,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一)张利平,49岁,在内蒙建发公司工作。
身体有病,膝关节痛,胃痛,颈椎腰椎都骨质增生,低血压,双脚老是冰凉。
1998年他想学陈式太极拳,我的学员董绥生是他的部下,他直接向董提出要求,董觉得他没任何练拳基础,不好教,于是就告诉他先练个起式转丹田吧,等能转起来再练拳。
没成想张利平实心眼儿,也是病痛使他产生的决心,抓住这个转丹田不放,死下功夫,一练就是两个小时,每天两次。
到四个月左右时,出现了生理反应,丹田部位热了起来,并向脚下传行,到脚底又折返向上行,双脚汗出,非常臭,同时排出的大小便也特别臭,而膝关节疼痛加剧,甚至连上楼都很困难,又过了不到一个月,关节停止了疼痛,其它病症也基本消失。
后来病情虽有反复,但到2000年反复就基本没出现,此时开始练了拳架。
(二)李洛红,56岁,呼和浩特市消防队退休干部。
身体很壮,有劲。
原是一般的练练拳架。
后来知道董绥生教张利平转丹田治病的效果后,他也单练起丹田内转功来,原来他也有几种不容易去掉的病,肠胃不好,前列腺肥大小便有困难。
他是一次练转丹田40分钟左右,练了也有五个月后,不仅改善了肠胃系统,更重要的是把原来小便困难解决了,这是按预计达到治疗效果的。
陈式太极拳丹田内转三个层次和练功诀窍
陈式太极拳丹田内转三个层次和练功诀窍太极拳是一种内家的拳法,而所谓的练习太极拳就是在练内气,就是所谓的丹田内气,很多拳迷都觉得丹田内转是很神秘,你是否也想知道丹田内转是什么感觉吗?由于每个人的主管感受不一样,表达上面也有不同,而对于丹田内转的描述也是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今天太极拳小编就是要教大家怎样修炼丹田内转的功夫及一些练习技巧,希望供太极拳爱好者参考。
怎样修炼丹田内转的功夫陈式太极拳丹田内转三个层次和练功诀窍丹田内转的功夫,实质上就是在意念导引之下,在塌腰松胯的基础上,以丹田为核心,收腹、吸气,丹田部位先向里收缩,然后再依靠脚蹬地,借大地的反弹力,同时呼气,丹田螺旋膨胀,靠胸腰的立体螺旋,向发力点螺旋式地发放松活弹抖、意气力三结合的整体劲。
为了具体说明丹田内转功法,现举例加以表述。
比如陈式太极拳第一路第二式“金刚捣碓”的动作六:在这一个拳式的一个小动作之中,可以体悟丹田部位细腻的立体螺旋的动作——右手一握拳,胸腰略左转,沉右臀、翻左臀,收腹、吸气、松胯、提肛,然后,上提前冲右拳,掤右肘,胸腰丹田再略右转,沉左臀、翻右臀;胸腰丹田再前转,砸拳、拳掌合击、震脚、发劲,呼气,小腹膨胀;同时丹田带动全身运行一个立体螺旋的升沉劲。
这一个小动作之中,不仅拳掌相击,震脚而发放一种整体松活弹抖的技击劲,而且使人体整个肌体及五脏六腑都感受到了运动的效果。
陈式太极拳丹田内转的练习方法陈式太极拳丹田内转三个层次和练功诀窍1.抱丹田早晨(寅时最好)选一空气清新,有松柏树丛之处(湖泊河水边亦可),自然站立,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时,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
此时要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
随意呼吸,莫令耳闻。
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后,再做下一动作。
2.转丹田立正站立,开左脚向左与肩同宽,意守丹田,然后以意领气,以丹田为圆中心,自左向右转36下,吸一口气咽下。
丹田内转的操作方法
丹田内转的操作方法关于丹田内转功的具体练法,陈式太极拳各名家都视为珍藏,内蒙古的妥木斯先生在《武魂》杂志(2001年第11期)上发表的一篇短文倒尽了此重机密,并于后来做了补充,现将全部内容贴上,希望能使大家得到一些帮助。
丹田内转的生理效益妥木斯丹田内转是陈式太极拳特别强调的功夫,在陈家传授的太极拳里,丹田内转是随动作顺便作出的,是走架的一部分。
但没有相当功夫又很难作好。
陈照奎老师教拳架一起式就是要求转丹田带起,双手与之同向异位,即都是逆时针旋转,而手与丹田是在圈的对面,像相斥又相吸一样。
我在教拳中是按照奎老师教的明确要求由转丹田带起,大家都经过好多年的实践才能转得像个样,但我们就丹田内转对身体生理方面的影响却很少体会与注意。
近年有四例单做丹田内转而对身体产生很大影响,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一)张利平,49岁,在内蒙建发公司工作。
身体有病,膝关节痛,胃痛,颈椎腰椎都骨质增生,低血压,双脚老是冰凉。
1998年他想学陈式太极拳,我的学员董绥生是他的部下,他直接向董提出要求,董觉得他没任何练拳基础,不好教,于是就告诉他先练个起式转丹田吧,等能转起来再练拳。
没成想张利平实心眼儿,也是病痛使他产生的决心,抓住这个转丹田不放,死下功夫,一练就是两个小时,每天两次。
到四个月左右时,出现了生理反应,丹田部位热了起来,并向脚下传行,到脚底又折返向上行,双脚汗出,非常臭,同时排出的大小便也特别臭,而膝关节疼痛加剧,甚至连上楼都很困难,又过了不到一个月,关节停止了疼痛,其它病症也基本消失。
后来病情虽有反复,但到2000年反复就基本没出现,此时开始练了拳架。
(二)李洛红,56岁,呼和浩特市消防队退休干部。
身体很壮,有劲。
原是一般的练练拳架。
后来知道董绥生教张利平转丹田治病的效果后,他也单练起丹田内转功来,原来他也有几种不容易去掉的病,肠胃不好,前列腺肥大小便有困难。
他是一次练转丹田40分钟左右,练了也有五个月后,不仅改善了肠胃系统,更重要的是把原来小便困难解决了,这是按预计达到治疗效果的。
陈鑫太极拳练拳要诀
陈氏太极拳练拳要诀(此文为当年陈鑫授拳时,学员笔录其要领而留存)(一)要诀无思无虑静下来,平心下气沉丹田。
立身当中正,头颅不宜偏。
前后顶劲碰起,二目平视直前。
神送前手头忌动,呼吸深沉自丹田。
耳向后听心贴背,舌尖轻挑颚齿间,胸微含、肩里卷,屈臂泛臀裆开圆。
裆莫扭,亦莫涮,背丝扣形循环缠。
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
双手相合勿翻动,微贯一气指肚间。
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内转拇指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莫贪莫夹,束肋毛肤相挨。
腰如车轮左右转,虚实分明互相连。
脚踏忌“八”、“丁”,切记合脚尖,内掌踏地偏重,大二足趾领先。
宁进不退,下在上先。
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
无处不太极,缠丝劲当粘。
心意、气力、筋骨,手足、肘膝、胯肩,内外六合分明,上下周身关联。
腋腿四窝名“四”,左与左对右亦然。
运行结合呼吸,不丢不顶徐延。
静如山岳动如电,蓄若开弓发若箭。
捕鼠猫形搏兔鹘,聚精会神莫稍偏。
刚而不僵轻非浮,五阴五阳虚灵现。
着熟懂劲循序进,黏粘神明自通玄,谦虚谨慎重武德,急躁狂妄误指点。
(二)注释无思无虑静下来,平心下气沉丹田。
练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牵挂,思想沉静下来。
脐以上不准有气,气下沉至丹田(丹田在脐下二、三寸之间,个人的中指中节叫寸)。
初学时知道把气沉下就行,不能斤斤拘泥,否则,易于顾此失彼,挂一漏千。
立身当中正,头颅不宜偏。
身躯当笔直,不得佝偻、凸胸、左倾右斜,头应端正,不得俯、仰、摇、扭。
前后顶劲碰起,二目平视直前。
前后顶是指头部的前囟和后囱。
思想上体会这两处微微碰起就行,不能僵颈硬往上顶,颏须稍收敛,两眼直向前方平视,前后顶也就不易丢失。
低头便失前顶,容易精神不振,晕头转向;仰头便失后顶,容易呼吸紧张,横气填胸。
神送前手头忌动,呼吸深沉自丹田。
神,指眼神。
就是说手向左右内外上下运行时,须以眼神瞟送前边或上边的手,不得摆头晃脑或抬头去看手。
眼神也是全部精神所贯注,须知收敛、收视之功。
呼吸深沉,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吐纳术”。
丹田内转的九个方法
丹田内转的九个方法
以下是丹田内转的九个方法:
1. 腹式呼吸法:通过深呼吸,将气息引入丹田,然后缓慢呼出,同时将丹田内的气息向下推动,以达到丹田内转的效果。
2. 腹部按摩法:用手掌轻轻按摩腹部,从右下方开始,顺时针方向按摩,以刺激丹田的活力。
3. 腹式运动法:通过腹式运动,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可以锻炼腹肌,同时也可以刺激丹田的活力。
4. 内观法:闭目静坐,将意识集中在丹田,感受丹田内的气息,以达到丹田内转的效果。
5. 气功练习法:通过气功练习,如太极拳、气功功法等,可以调节身体的气息,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6. 静坐冥想法:闭目静坐,将意识集中在丹田,通过冥想的方式,调节身体的气息,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7. 食疗法:通过食疗,如食用一些具有温热作用的食物,如姜、葱、蒜等,可以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8. 药物疗法:通过服用一些具有温热作用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等,可以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9. 水疗法:通过泡脚、洗澡等水疗方式,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进而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丹田内转功
“丹田内转功”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陈式秘传太极拳内功——丹田内转论关于“丹田内转”,在顾留馨、沈家帧著的《陈式太极拳》及顾著的《太极拳研究》等书中,都曾提及“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但其功法如何具体运用到拳术之中,其机理的依据是什么,均未详述。
作者自1972年至1980年从师陈照奎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深得老师口传身授的太极精义。
现将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简介如下。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
那么养生大道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
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
当然炼精也离不开真气的带动。
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
但炼精毕竟是养生的筑基功。
梁代医学家陶弘景云:“养生之道以精为宝。
”《性命圭旨》把炼精列为“首关”,有云:“初关炼精,为动静兼用之功。
”一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法。
无精,气从何而来?触及到“精”字,也是多讲“保精”、惜精”、“戒欲”、“节欲”、“禁欲”、以及“上士分床,下士异被”等控制性生活诸法。
只讲“节流”,不讲或很少讲“开源”。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何谓精?这里讲的精是指人体的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的分泌物,即激素(荷尔蒙)。
这种激素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各处,以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器官的活动。
按“炼精化气”的原理,它可转化为真气、顺经络循环到身体各处,充盈周身,维持和增强人的生命力。
这种激素过多或缺乏,都会引起各种疾病。
产生这种生命要素的主要部位在丹田,即小腹。
丹田,向来是为养生家所重视。
道家养生家认为丹田是练功的“根”,为“安炉立鼎。
炼金丹的地方。
《黄庭经》的“黄庭”二字即指此处,认为此处是“积精累气”之所。
丹田内转“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感觉陈氏传人陈照奎讲的是干货!
丹田内转“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感觉陈氏传人陈照奎讲的是干货!一代宗师陈照奎在祖传拳法拳理深研细琢、增益补缺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提出了诸多形象生动的论点,“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就是其中最显明的论点之一。
陈氏太极拳核心功法为丹田内转,丹田内转是在大脑中枢指挥下,腰、腹、臀部、会阴诸肌肉群、骨盆协作运动,腹腔内脏功能状态随应性调整,从而得以内外合一,完成劲力的变换和传递。
丹田内转形之于外可有两侧腰部的抽换交替,腹部的鼓缩起伏及双臀的翻沉轮转,以下从几个方面简述左、右臀部沉翻的实践。
一、左右臀沉翻的动力在大脑指挥下,脚跟、脚掌、五趾产生轻重不同,大小分明的蹬地力,地面反弹力通过脚尖摆扣,踝旋膝转上行于腿,两腿劲力绞合,借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滑研,驱动骨盆运转,按照陈氏太极拳规律动作,即为丹田内转,恰似二龙戏珠。
二、左右臀沉翻的线路、轨迹左右臀可有升有降,有前进有后转,运动线路以海底穴为交合点呈“∞”,三维轨迹呈“哑铃”状。
三、左右臀沉翻的作用恩师在为我们授拳时形象地将其比喻成蒸汽机车头的曲轴,一进一退,一上一下,一翻一沉,一虚一实,是丹田内转的局部外在表现。
丹田内转犹如一台工作着的变压器,将由下肢传来的力根据需要腰旋膀转,进行变性变形,向施力点发放。
所谓腰不动手不发,内不动外不发。
四、左右臀沉翻的训练1、顶头坠尾,立身中正:打拳如坐在板凳上;2、拳架放低,坚骨柔筋:加大肢体肌筋延展性,坚实骨架,增强髋关节活动功能;3、松胯塌腰,虚实分明:注意重心倒换,加强下肢控制能力,锻炼随遇平衡功能;4、丹田催发,首尾相应:一招一势以丹田为核心,一动无有不动。
猜您喜欢以下内容:杨氏太极拳真传内丹练习法学 | 太极拳的核心“命意源头在腰隙”的“腰隙”丹田训练方法【第573期】锻炼身体四个部位产生太极内功强大暴发力!揭秘太极拳内功爆发力怎样来的!撑拔开胯、肩、肋是内家拳锻炼的基础学 | 一个练胯的简单有效的练习功法【第229期】太极拳技击秘诀·松腰开跨的重要性(圈内打人圈外推人解)练 | 太极拳的不传之密——开胯太极拳练习“松胯”的三个步骤。
陈式秘传太极拳内功——丹田内转论
陈式秘传太极拳内功——丹田内转论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
那么养生大道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
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
当然炼精也离不开真气的带动。
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
但炼精毕竟是养生的筑基功。
梁代医学家陶弘景云:“养生之道,以精为宝。
”《性命圭旨》把炼精列为“首关”,有云:“初关炼精,为动静兼用之功。
”一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法。
无精,气从何而来?触及到“精”字,也是多讲“保精”、惜精”、“戒欲”、“节欲”、“禁欲”、以及“上士分床,下士异被”等控制性生活诸法。
只讲“节流”,不讲或很少讲“开源”。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何谓精?这里讲的精是指人体的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的分泌物,即激素(荷尔蒙)。
这种激素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各处,以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织器官的活动。
按“炼精化气”的原理,它可转化为真气、顺经络循环到身体各处,充盈周身,维持和增强人的生命力。
这种激素过多或缺乏,都会引起各种疾病。
产生这种生命要素的主要部位在丹田,即小腹。
丹田,向来是为养生家所重视。
道家养生家认为丹田是练功的“根”,为“安炉立鼎。
炼金丹的地方。
《黄庭经》的“黄庭”二字即指此处,认为此处是“积精累气”之所。
《胎息经》所言胎息的部位也指此处,认为此处为人体生命之源(人体力学家认为此处是人体重心、中心所在)。
前人讲:“抓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太极拳家则把丹田称为“太极点”,系太极拳运动的轴心,故又称“太极核”。
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创编人陈王庭遗词所云:“一卷《黄庭》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陈氏太极拳图说》),当时造拳也是参照《黄庭经》,抓住了这个炼功的关键部位,而提出了“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相结合”,作为太极拳的内功功法,从而使太极拳成为一套内功、外功兼练的拳种。
太极拳秘传内功——丹田内转
太极拳秘传内功——丹田内转现将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简介如下。
1、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丹田,向来是为养生家所重视。
道家养生家认为丹田是练功的“根”,为“安炉立鼎。
炼金丹的地方。
《黄庭经》的“黄庭”二字即指此处,认为此处是“积精累气”之所。
《胎息经》所言胎息的部位也指此处,认为此处为人体生命之源(人体力学家认为此处是人体重心、中心所在)。
前人讲:“抓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太极拳家则把丹田称为“太极点”,系太极拳运动的轴心,故又称“太极核”。
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创编人陈王庭遗词所云:“一卷《黄庭》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陈氏太极拳图说》),当时造拳也是参照《黄庭经》,抓住了这个炼功的关键部位,而提出了“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相结合”,作为太极拳的内功功法,从而使太极拳成为一套内功、外功兼练的拳种。
丹田,一般都指脐内向里斜下一寸三分(又称一寸半)处。
即小腹之内,骨盆之中,膀胱之后,骶椎之前,气功家称此处为储藏真气的“夹室”。
其实,此处是人体许多重要脏器所在之地。
尤其是生殖器官聚集的地方。
由外及内进行剖析,首先是腹肌,腹肌是牵动人体腰部及下肢力量的关键,它并对小腹内的脏腑起保护作用。
其内部则是生殖腺聚集的部位。
如精囊腺、前列腺、女性的卵巢等性分泌腺。
科学家认为增强这些内分泌脏器的机能,是增强人体生命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这些性机能的增强,可以保证人体产生自身所需要的性激素。
这些激素是促进人体各器官生长、发育,并持久地维持其正常状态,延长寿命的极其重要的生命原素。
运动这个部位,即某些运动家提倡的“腹部体操”、“骨盆体操”等,也就是太极拳运动强调的“丹田内转”之内功功法,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增强性功能,培养真气,增强内分泌,产生性激素,从而达到健美、健脑、嫩肤。
这种丹田内功与整体运动(外功)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境域。
从技击角度分析,这种丹田内转功法,则是太极拳所特有的螺旋型的松活弹科劲的动力源泉。
“丹田内转”的练习步骤和方法
“丹田内转”的练习步骤和方法如果从“丹田”的角度来区分太极拳的练习阶段,可以将“丹田”能不能“内转”作为分水岭,即陈小旺老师所说的建立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丹田不能内转——尚未建立起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之前为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练习都是围绕着一个最终目的,使丹田能够转起来。
一旦建立起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之后为高级阶段,真正的太极拳功夫都在是在这个阶段练成的,比如“重意不重形”,“意动身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等,都是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和要求。
现在社会上练习太极拳的,绝大部分都是以健身为目的,能练到“丹田内转”这个阶段,建立起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的人则少之又少。
但对广大拳友来说,既使练不到这个阶段,也想看清“庐山”真面目,按照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既使练不出什么功夫,起码健身效果会更好。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体悟,本文试图为大家拨开“云雾”,看清“庐山”真面目,并寻找一条向上攀登的路,至于这条“路”是否正确,要靠大家在练习中去不断体悟和判断。
1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身法正确的身法,是建立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的基础,就象要引水先修渠一样,其意义在于:1,只有正确的身法,练拳时才能保证周身的气血通畅。
太极拳,从某种意义来说练的就是气,只有身法正确,才能保证周身气血通畅,健身效果才好,精气神才能越练越足。
反之,不但不能健身,反而有可能伤身。
象挺胸练拳造成胸闷的,撅屁股或尾闾前卷造成腰部不适的,骨节不正造成膝盖痛的,这些都属于身法不正确造成的问题。
2,身法是拳架练习的基础,每个动作都是在正确的身法基础上做出来的,很难想象没有正确的身法,动作要领如何能够做到位。
3,只有正确的身法,才能保证力的贯穿。
从练力的角度,我们可以说太极拳练的就是三个力:一是我们身体的自重,要将这个力沉到脚下,才能下盘稳固,上盘轻灵;二是承受外来的力最大化,将外力首先要卸到脚上,再通过地面的反弹力作用于对方;三是发出去的力最大化,就是我们常说的整劲,周身协调之力。
太极拳丹田内转的三个层次和练功诀窍
太极拳丹田内转的三个层次和练功诀窍文│六月丹田转丹田内气运转时,是有轨迹可循的,达到这一阶段的拳友是能够真切感受到的。
丹田内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左右旋转,也就是在水平面上旋转,也叫平圆(下图紫色箭头)。
第二种是垂直于地面的旋转,即所谓的立圆,立圆有两种:从人体正面看的话,一种是前后方向(下图红色箭头),一种是左右方向,为了和第一种形式加以区分,称为上下方向吧(下图绿色箭头)。
第三种是复合型,也就是平圆立圆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四面八方旋转的球体。
▲丹田内转方向示意图丹田内转的三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三个层次,因为它们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大多数人最早感受到的是平圆。
这是为什么呢?丹田旋转是由肢体的运动引发的,肢体运行的轨迹路线与丹田运转的方向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动作,就有什么样的丹田。
之所以最容易感受到丹田左右旋转,是因为我们在练拳的时候腰、胯、肢体左右转最多,活动空间最大。
许多人在体会到左右转的感觉后,会不断通过动作来加强,加强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左右旋转越来越强烈。
二是迷恋这种感觉,甚至不惜篡改动作,把练丹田前后旋转的动作变形,练成左右旋转。
这样做的结果,是停留在第一个平圆阶段,再难提升。
除此之外,影响丹田旋转升级到立圆阶段还有下面的原因:不好看!哦?这算什么原因!不好看,只要能练出丹田就行!其实,不好看只是表象,直接练丹田立圆,不光是不符合审美,而且不符合动作规范要求。
首先,丹田前后旋转要求胸腰呈波浪型运动,动作幅度大的许话从外形上看有水蛇的感觉。
第二,前后旋转容易造成重心的起伏。
第三,易耸肩,违背沉肩坠肘的准则。
有的朋友会说:立圆这么难练,我不练了,直接第三层复合旋转,行不行?不行!复合旋转是建立在立圆基础之上的,可以说球形是平圆和立圆的综合,想跳过第一、第二个层次,直达第三层,和盖楼只盖第三层是一个道理。
有没有既不违背身法要求,又能练出立圆的方法呢?有!老六通过实践发现一个小窍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太极拳的不传之秘“丹田内转”的练习步骤和方法
太极拳的不传之秘“丹田内转”的练习步骤和方法如果从“丹田”的角度来区分太极拳的练习阶段,可以将“丹田”能不能“内转”作为分水岭,即陈小旺老师所说的建立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丹田不能内转——尚未建立起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之前为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练习都是围绕着一个最终目的,使丹田能够转起来。
一旦建立起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之后为高级阶段,真正的太极拳功夫都在是在这个阶段练成的,比如“重意不重形”,“意动身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等,都是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和要求。
现在社会上练习太极拳的,绝大部分都是以健身为目的,能练到“丹田内转”这个阶段,建立起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的人则少之又少。
但对广大拳友来说,既使练不到这个阶段,也想看清“庐山”真面目,按照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既使练不出什么功夫,起码健身效果会更好。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体悟,本文试图为大家拨开“云雾”,看清“庐山”真面目,并寻找一条向上攀登的路,至于这条“路”是否正确,要靠大家在练习中去不断体悟和判断。
一,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身法正确的身法,是建立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的基础,就象要引水先修渠一样,其意义在于:1,只有正确的身法,练拳时才能保证周身的气血通畅。
太极拳,从某种意义来说练的就是气,只有身法正确,才能保证周身气血通畅,健身效果才好,精气神才能越练越足。
反之,不但不能健身,反而有可能伤身。
象挺胸练拳造成胸闷的,撅屁股或尾闾前卷造成腰部不适的,骨节不正造成膝盖痛的,这些都属于身法不正确造成的问题。
2,身法是拳架练习的基础,每个动作都是在正确的身法基础上做出来的,很难想象没有正确的身法,动作要领如何能够做到位。
3,只有正确的身法,才能保证力的贯穿。
从练力的角度,我们可以说太极拳练的就是三个力:一是我们身体的自重,要将这个力沉到脚下,才能下盘稳固,上盘轻灵;二是承受外来的力最大化,将外力首先要卸到脚上,再通过地面的反弹力作用于对方;三是发出去的力最大化,就是我们常说的整劲,周身协调之力。
丹田内转法
丹田内转法丹田内转的目的是强化丹田,运转丹田之气,按摩五脏六腑,通畅奇经八脉。
其具体做法有:平圆内转,立圆内转,8字圈内转等。
丹田内转是通过意念用假想的丹田气在体内沿内壁循指定路线划圈,实际操作的要领在于确定几个点,由这几个点构成丹田气循行的路线。
平圆内转:沿带脉平圆划圈,经过以下四点:气海,左腰,命门,右腰。
划圈方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都可,次数不限。
立圆内转:沿任督脉立圆划圈,经过以下五点:会阴,命门,夹脊,膻中,气海。
膻中夹脊前后相对,气海命门前后相对,这样记比较容易。
划圈方向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都可,次数不限。
8字圈内转:用意念在胯部做平圆立体8字圈内转,也就是说有上下前后左右。
从外形上看,好像是用左右髋关节划平圆立体8字圈。
上面所述三种丹田内转,以平圆内转为最重要,因为两肾在此圈内,“肾为精之府”,两肾之间是命门穴。
在作平圆划圈时要求用意念打开命门,两肾及命门穴有向外向后凸出扩张之意。
丹田呼吸法丹田呼吸的目的是激活丹田,培养丹田之气,打开生命之门。
其方法是用丹田作逆式深呼吸,六动完成一个循环。
第一动:横隔肌自然吸气。
两掌心朝上,中指相对,两小指与膻中齐,吸到不能再吸。
体会:肘起肩起,胸腔扩大,横气填胸,脚下不稳。
说明:此动用于比较下面的逆式吸气,细察体会不同之处。
第二动:丹田逆式呼气。
两掌心朝下,虎口张开,两拇指对气海穴,呼到不能再呼。
体会:气往下沉,小腹膨胀,胯根松开,重心降低。
说明:逆式呼气保证了丹田气满充实。
第三动:丹田逆式吸气。
两掌心朝内,两中指经气海,对准后背上命门穴,有顶开之意。
体会:小腹内收,尾闾内扣,提肛溜臀,前肚皮贴后背。
说明:逆式吸气有助于“气沉丹田”、“气贴背”和“气敛入骨”。
第四动:自然呼气。
身体下蹲,双手分别抱左膝右膝,用膝盖洗脸。
体会:身体放松,自然下蹲,低头弯腰,抻筋拔骨。
说明:此动主要是休息和调整呼吸。
自然呼吸,次数不限。
活动颈椎和腰背。
第五动:逆式吸气。
两手交迭置于腹部,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随吸气按摩丹田。
马虹大师:“丹田内转论”--陈氏秘传太极内功
马虹大师:“丹田内转论”--陈氏秘传太极内功引言1986年12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性太极拳学术研讨会上,有人发言反映:在日本有人向中国太极拳教练提出一个课题:“太极拳为什么能嫩肤?”这个课题提得好。
它正好涉及到了我国太极拳的奥妙所在、精华所在。
太极拳,尤其是陈式太极拳,以它那独特的轻沉兼备、刚柔相济、开合相寓、动作螺旋、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内外兼练的运动形式,熔武术与养生术于一炉,使长年从事这一运动的人,不仅可以健身、护身,而且可以健脑、嫩肤、健美。
所以人们都说太极拳是我们祖国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构思特异的一颗明珠。
为什么太极拳可以起到健脑、嫩肤、健美的作用?除了上述它那些运动方式上的特征之外,其奇妙的内功——丹田内转法,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于“丹田内转”,在顾留馨、沈家帧著的《陈式太极拳》及顾著的《太极拳研究》等书中,都曾提及“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但其功法如何具体运用到拳术之中,其机理的依据是什么,均未详述。
作者自1972年至1980年从师陈照奎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深得老师口传身授的太极精义。
现将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简介如下。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
那么养生大道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
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
当然炼精也离不开真气的带动。
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
但炼精毕竟是养生的筑基功。
梁代医学家陶弘景云:“养生之道,以精为宝。
”《性命圭旨》把炼精列为“首关”,有云:“初关炼精,为动静兼用之功。
”一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法。
无精,气从何而来?触及到“精”字,也是多讲“保精”、惜精”、“戒欲”、“节欲”、“禁欲”、以及“上士分床,下士异被”等控制性生活诸法。
陈式太极拳的“丹田内转”
陈式太极拳的“丹田内转”关于“丹田内转”,在顾留馨、沈家帧著的《陈式太极拳》及顾著的《太极拳研究》等书中,都曾提及“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但其功法如何具体运用到拳术之中,其机理的依据是什么,均未详述。
作者自1972年至1980年从师陈照奎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深得老师口传身授的太极精义。
现将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简介如下。
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
那么养生大道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
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
当然炼精也离不开真气的带动。
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
但炼精毕竟是养生的筑基功。
梁代医学家陶弘景云:“养生之道以精为宝。
”《性命圭旨》把炼精列为“首关”,有云:“初关炼精,为动静兼用之功。
”一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法。
无精,气从何而来?触及到“精”字,也是多讲“保精”、惜精”、“戒欲”、“节欲”、“禁欲”、以及“上士分床,下士异被”等控制性生活诸法。
只讲“节流”,不讲或很少讲“开源”。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何谓精?这里讲的精是指人体的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的分泌物,即激素(荷尔蒙)。
这种激素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各处,以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器官的活动。
按“炼精化气”的原理,它可转化为真气、顺经络循环到身体各处,充盈周身,维持和增强人的生命力。
这种激素过多或缺乏,都会引起各种疾病。
产生这种生命要素的主要部位在丹田,即小腹。
丹田,向来是为养生家所重视。
道家养生家认为丹田是练功的“根”,为“安炉立鼎。
炼金丹的地方。
《黄庭经》的“黄庭”二字即指此处,认为此处是“积精累气”之所。
《胎息经》所言胎息的部位也指此处,认为此处为人体生命之源(人体力学家认为此处是人体重心、中心所在)。
陈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丹田力前五式
胸腰转正,重心落于两腿,拳掌到心口,停一停,不呼也不吸。
3,呼气
胸腰右转,重心移右,拳掌向右下方划弧下旋至丹田肚脐前,轻轻沉住,同时呼气,小腹使劲外鼓,同时命门、整个腰际全部外撑(图25)。
然后略停一下含住气(图26),再开始内转。
这是向左方的内转下沉法。向右内转下沉法方法相同,方向相反。每次练习可以交叉地反复练习,每次不少于100次为佳。
2,停
停的同时,身体继续微下沉,五指抓地,小腹外鼓(图21)。
3,呼气
小腹继续外鼓,五指抓地,使劲下踩,踩到位,使尽全部劲力。呼气的同时,身体略微上升。两脚内扣,拳背朝前(图22)。 每次练习50次为佳。太极千斤坠主要是练就松沉到脚,全部是鼻吸鼻呼,进一步获得踩劲的练习方法。
方法一、慢练法
自然站立,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用逆腹式呼吸法。
1,吸气
慢慢地吸气,要求吸气时,收腹(小腹尽量内收)、吸气、松胯、提肛,胸腔膨胀,以达到充分吸氧;开始吸气,一定要吸满(同前文图1)。
2,停
略停一下,也就是不吸不呼(同图2)。
3,呼气
然后开始慢慢呼气,要求丹田小腹膨胀(小腹尽量外鼓)、命门后撑、周身皮毛膨胀、胸肺部放松、横膈肌上升、浊气吐出,气人丹田。(同前文图3)。
这种丹田内转逆腹式深呼吸法,被太极拳界称作“内练一口气”,也称作“内功”,应重点练习。
反复练习100次。
慢练的作用是使下丹田ຫໍສະໝຸດ 气充盈,练的是丹田气的储备、是养。
方法二、快练法
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做逆腹式呼吸,鼻吸鼻呼。
1,吸
吸气要慢慢地吸满,双手要随着吸气收腹用力往里按(同前文图1)。
2,停
[马虹原创]陈式秘传太极拳内功——
[马虹原创]陈式秘传太极拳内功——丹田内转论引言1986年12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性太极拳学术研讨会上,有人发言反映:在日本有人向中国太极拳教练提出一个课题:”太极拳为什么能嫩肤?”这个课题提得好。
它正好涉及到了我国太极拳的奥妙所在、精华所在。
太极拳,尤其是陈式太极拳,以它那独特的轻沉兼备、刚柔相济、开合相寓、动作螺旋、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内外兼练的运动形式,熔武术与养生术于一炉,使长年从事这一运动的人,不仅可以健身、护身,而且可以健脑、嫩肤、健美。
所以人们都说大极拳是我们祖国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构思特异的一颗明珠。
为什么太极拳可以起到健脑、嫩肤、健美的作用?除了上述它那些运动方式上的特征之外,其奇妙的内功——丹田内转法,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于“丹田内转”,在顾留馨、沈家帧著的《陈式太极拳》及顾著的《太极拳研究》等书中,都曾提及“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但其功法如何具体运用到拳术之中, 其机理的依据是什么,均未详述。
作者自1972年至1980年从师陈照奎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深得老师口传身授的太极精义。
现将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简介如下。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
那么养生大道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
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
当然炼精也离不开真气的带动。
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
但炼精毕竟是养生的筑基功。
梁代医学家陶弘景云:“养生之道,以精为宝。
”《性命圭旨》把炼精列为“首关”,有云:“初关炼精,为动静兼用之功。
”一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法。
无精,气从何而来?触及到“精”字,也是多讲“保精”、惜精”、“戒欲”、“节欲”、“禁欲”、以及“上士分床,下士异被”等控制性生活诸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简介如下。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
那么养生大道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
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
当然炼精也离不开真气的带动。
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
但炼精毕竟是养生的筑基功。
梁代医学家陶弘景云:“养生之道,以精为宝。
”《性命圭旨》把炼精列为“首关”,有云:“初关炼精,为动静兼用之功。
”一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法。
无精,气从何而来?触及到“精”字,也是多讲“保精”、…陪精”、“戒欲”、“节欲”、“禁欲”、以及“上士分床,下士异被”等控制性生活诸法。
只讲“节流”,不讲或很少讲“开源”。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何谓精?这里讲的精是指人体的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的分泌物,即激素(荷尔蒙)。
这种激素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各处,以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织器官的活动。
按“炼精化气”的原理,它可转化为真气,顺经络循环到身体各处,充盈周身,维持和增强人的生命力。
这种激素过多或缺乏,都会引起各种疾病。
产生这种生命要素的主要部位在丹田,即小腹。
丹田,向来是为养生家所重视。
道家养生家认为丹田是练功的“根”,为“安炉立鼎”炼金丹的地方。
《黄庭经》的“黄庭”二字即指此处,认为此处是“积精累气”之所。
《胎息经》所言胎息的部位也指此处,认为此处为人体生命之源(人体力学家认为此处是人体重心、中心所在)。
前人讲:“抓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太极拳家则把丹田称为“太极点”,系太极拳运动的轴心,故又称“太极核”。
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创编人陈王庭遗词所云:“一卷《黄庭》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陈氏太极拳图说》),当时造拳也是参照《黄庭经》,抓住了这个炼功的关键部位,而提出了“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相结合”,作为太极拳的内功功法,从而使太极拳成为一套内功、外功兼练的拳种。
丹田,一般都指脐内向里斜下一寸三分(又称一寸半)处。
即小腹之内,骨盆之中,膀胱之后,骶椎之前,会阴穴之上,气功家称此处为储藏真气的“夹室”。
其实,此处是人体许多重要脏器所在之地。
尤其是生殖器官聚集的地方。
由外及内进行剖析,首先是腹肌,腹肌是牵动人体腰部及下肢力量的关键,它并对小腹内的脏腑起保护作用。
其内部则是生殖腺聚集的部位。
如精囊腺、前列腺、女性的卵巢等性分泌腺。
科学家认为增强有关内分泌脏器的机能,是增强人体生命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性机能的增强,可以保证人体产生自身所需要的性激素。
这些激素是促进人体各器官生长、发育,并持久地维持其正常状态,延长寿命的极其重要的生命原素。
运动这个部位,即某些运动家提倡的“腹部体操”、“骨盆体操”、”海底运动”等,也就是太极拳运动强调的“丹田内转”之内功功法。
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增强性功能,培养真气,增强内分泌,产生性激素,从而达到健美、健脑、嫩肤。
这种丹田内功与整体运动(外功)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境域。
从技击角度分析,这种丹田内转功法,则是太极拳所特有的螺旋型的松活弹抖劲的动力源泉。
拳论所谓“主宰于腰”,实质上就是主宰于丹田。
太极拳运动发劲时,丹田内部潜转活动的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表现在:发,则放射到四肢,即气贯四梢;卷,则从四梢收到丹田,即气聚丹田。
但这种力量的收和放,都不是直线的,而是通过人体所特有的一系列的螺旋动作、节节贯穿地来实现。
平素的套路锻炼,推手、单式锻炼,一招一势都着眼于丹田潜转,着眼于丹田内转带动四肢乃至周身,不断发挥丹田内转这种人体的枢纽作用对于增强人体的自卫、技击能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拳论中所谓:“周身柔软似无骨,忽然放出都是手,”即这种丹田爆发力的形象描述。
(二)丹田内转功法的基本特征怎样“抓住丹田练功夫”?各种功法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有的取站桩功,有的持静坐法,有的则配合以简单动作,称为动功,还有更简要的方法采取揉腹法、揉肾囊等,方法各异。
陈式太极拳则与众不同,它是在复杂的拳势演练过程中(第一路83势,近400个动作;第二路7l势,近300个动作),意注丹田,以意领气,气沉丹田,然后取逆腹式呼吸法,以真气带动,调动丹田内转,丹田内转又带动全身的螺旋式运动。
形之于外则为“顺逆缠丝”、“胸腰折叠”诸形式。
而且强调丹田内功与四肢、躯体动作完全协调一致,叫做“一气贯穿,周身一家”。
拳论云:“内不动,外不发。
”“腰不动,手不发。
”打起拳来,小腹内部内气鼓荡,翻江倒海;外形则转臂旋腕,旋腕转背,旋踝转膝,以丹田内转为核心(原动力),贯串整体一系列的螺旋运动,非圆即弧。
这种丹田内转功夫,可以使腹部脏器,特别是盆腔内的脏器,通过自我摩荡,自我按摩,而增强其机能,生精化气,有益于打通前后三关,舒通经络,通任督二脉。
丹田内转,是陈式太极拳拳理拳法有机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丹田内转的功法,必须与了解太极拳的整个拳理拳法相结合。
现在,只能从这套拳艺的一个侧面来阐述一下关于其内功(丹田内转)的一些特征。
1.意注丹田,气沉丹田,丹田真气充盈,是发动丹田内转的基础。
打拳时,先入静片刻,洗心涤虑,壹志凝神,检查全身放松状态,引真气下行,意注丹田,感到真气充盈丹田(发热)之后,再由丹田内转启动周身。
而且是以外呼吸引动内呼吸,以真气带动小腹内的诸脏器取螺旋形式转动起来。
所以,我主张上场打拳起动之前,要适当延长预备式的时间。
2.由外及内,由内及外,内外结合,促使丹田内部转动起来即拳论中讲的胸腰折叠与丹田内转结合。
丹田内转,与其他功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孤立的动,不是静坐中求内动,而是内部与整个躯体一起动,动功与静功相结合。
从打拳讲,打拳强调走身法,在身法端正的基础上,胸腰走螺旋劲,“刻刻留心在腰间”,以腰为轴,以太极核的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带动全身,走立体螺旋劲,从腰到四肢,都是顺逆缠丝劲,所有动作都是圈,这种周身的螺旋运动是丹田内转的实质。
整套拳的大小动作都要与丹田内转相协调—致。
如拳论所述:“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出肾入肾是真诀”,“节节贯穿,周身一家”。
而且强调以这种内动作用为主、为先。
同时又注意内动与外动(内功外功)相结合。
丹田内转的方式,包括前后、左右、斜向、横向等多种立体螺旋方式。
但都要与外形协调一致。
如丹田走前后圈时,外形也走前后卷放、开合、蓄发,如“左冲”“右冲”等势;丹田走左右圈时,外形也要走左右螺旋,如“掩手肱锤”、“三换掌”诸势;丹田走斜圈,外形动作也是斜向旋转,如“白鹤亮翅”、“六封四闭”等拳势。
3.以提肛、松胯和两臀翻沉为特征的骨盆运动。
陈式太极拳的丹田内转法,是呼吸运动、腹部运动、骨盆运动三结合的一种锻炼方式。
拳论强调“裆走下弧”、“提肛、松胯”、“吸气收腹,呼气突腹”,“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等等。
这些措施实质是增强骨盆运动。
人体骨盆及骨盆肌正好象一个保护盆,从左、右,后、下几个方面来保护人体小腹内重要的脏器,手臂和脚腿则可以从前方保护它。
打拳时经常提肛、松胯,沉翻左右两臀、会阴处一提一松,骨盆处髋关节立体螺旋式的上下转动,即斜向走“8”字形的运动。
都可以使人注意会阴穴,增强人体下部的活动,从而使大脑皮质与下部内脏器官关系密切起来(即气功中讲的心肾相交),以调节内分泌机能。
并且可以使腹肌、骨盆肌,以及下部器官的各种括约肌、提肌、竖立肌经过一收一放、一紧一松的锻炼,而保持良好的弹性,这对增强性机能和增加性激素都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取得“炼精化气,还精补脑”之功效。
4.外呼吸与内呼吸相结合,呼吸与动作相结合。
丹田内转其实质就是一种丹田呼吸法,它与肺呼吸、体呼吸谐调一致,故称为内呼吸。
所谓呼吸与动作相配合,主要是指这种以丹田呼吸为核心的鼓荡之内气与拳架动作相随,所形成的人体特有的一种“周天开合呼吸法”。
同时,陈式太极拳的呼吸法注重呼气。
这种注重呼气的练拳方法,是许多武术门派所重视的,它既有利于呼净肺部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又有利于导引真气下行。
根据现代医学家分析,常常注意呼气有利于肌体放松,对神经系统有好的影响。
从丹田内转的功法考虑,注意呼气可以便真气顺任脉下行,气聚丹田。
5.动功、静功和辅助功相结合。
陈式太极拳是动功静功相结合的一个拳种。
这种动功静功兼练含义:主要是指打拳过程中,达到动(体)静(脑)相结合。
打拳时怎样使大脑得到平静?这其间有微妙的道理。
因为两套拳有155个势子,700多个动作,为了节节贯穿、连绵不断、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打起拳来只能壹志凝神,循规蹈矩,脑子一点也不能“走私”。
每次运行,大脑都要专注于那些复杂而又已熟悉的动作,从而使大脑得到平时难以得到的平静。
而四肢和躯体,则在进行难度较大的运动。
即“以一念代万念”,使人体“司令部”在肢体运动中得到休整。
正如艺术理论家温克尔曼所讲述的一种状态,“就象大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寂静里,不管它的表面多么狂涛汹涌”。
陈式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比某些动作简单的运动方式效果好就好在这里。
因为跑步、简易体操等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大脑往往容易“开小差”。
关于太极拳的辅助功法,可以因人而异(有的是为了提高技击功夫,有的则是为了健身的需要),比如拧太极尺,抖太极杆,练百把气功桩等等功法,都可以与丹田内转功法结合练习。
此外,练功的人,还要重视道德修养(养性功夫)。
如此,持之以恒,必然会使你的精气神得到全面锻炼。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功夫网() 原文链接:/kungfu/2008-05/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