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和口诀
三年级上下册数学必背公式
三年级上下册数学必背公式第一单元时、分、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时间单位: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时间=开始时刻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 )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 )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
时针走一圈是(12时),走两圈是(24时),正好是(一日)。
3、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小时)。
4、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是(1分钟)。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笔算多位数减法法则: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加法的验算方法:加数+加数=和(1)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减法的验算方法:被减数-减数=差(1)差+减数=被减数(2)被减数-差=减数0加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
第三单元测量(一)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作单位。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一拃(zha)长大约是1分米,一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一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正好是1千米。
(二)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
三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大全》
时间单位:(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60分=1时1时=3600秒
1分=60秒60秒=1分1刻钟=15分
半小时=30分30分=半小时
1天=24小时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时间计算方法: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长度单位: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100毫米=1分米(进率是100)
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进率是1000)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进率是1000)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
倍的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
倍。
三年级数学 乘法
三年级数学乘法一、乘法的意义。
1. 乘法的定义。
-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3+3 = 12,用乘法表示就是3×4 = 12或者4×3 = 12,这里的3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因数,它的得数叫作积。
例如在5×6 = 30这个算式中,5和6是因数,30是积。
二、表内乘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内容)1. 乘法口诀表。
-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九九八十一。
这是我们必须牢记的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
- 例如,计算7×8时,根据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可以直接得出结果是56。
2. 乘加、乘减算式。
- 乘加算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例如,3×4+2,先计算3×4 = 12,再计算12+2 = 14。
- 乘减算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例如,4×5 - 3,先计算4×5 = 20,再计算20 - 3 = 17。
三、多位数乘一位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内容)1. 口算乘法。
-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例如,20×3,先计算2×3 = 6,再在6后面添上1个0,结果就是60;300×4,先计算3×4 = 12,再在12后面添上2个0,结果就是1200。
2. 笔算乘法。
-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例如计算23×4:- 先将23与4数位对齐,然后用4去乘3,得12,在个位写2,向十位进1。
- 再用4去乘2,得8,加上进位的1得9,在十位写9。
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最新版】
目录
1.口诀公式的定义和作用
2.常用的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3.如何运用口诀公式进行计算
4.口诀公式对数学学习的帮助
正文
【1.口诀公式的定义和作用】
口诀公式是指用文字形式表达的数学运算规律,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计算时更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口诀公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常用的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有一些常用的口诀公式,如:
加法口诀:“同号相加,异号相减;正负号看,绝对值大。
”
减法口诀:“减法交换,符号要变;正负号看,绝对值算。
”
乘法口诀:“数相乘积,符号别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
除法口诀:“数相除商,符号要看;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
【3.如何运用口诀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我们要计算这样一个式子:5 - 3 + 7 ÷ 2。
根据口诀公式,我们可以这样计算:
首先,进行减法:5 - 3 = 2
然后,进行除法:7 ÷ 2 = 3.5
最后,进行加法:2 + 3.5 = 5.5
所以,5 - 3 + 7 ÷ 2 的结果是 5.5。
【4.口诀公式对数学学习的帮助】
掌握口诀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行计算,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口诀公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重点公式口诀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
《倍的认识》重点公式口诀汇总
知识点1:概念
①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倍的概念
②“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在实际问题
中,不需要带单位。
知识点2:运用
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例:8的4倍是(32) 8×4=32
9的5倍是(45) 9×5=45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例:21是3的(7)倍 21÷3=7 12是2的(6)倍 12÷2=6
方法总结:
两数中间是“的”用乘法,两数是中是“是”用除法
知识点3:画图解决问题
①先找准哪个量为1倍数,哪个量为几
倍数
㈠画图关键
②将1倍量看作一份,几倍量是几就看
作几份。
1倍数=1倍数÷(倍数+1)和倍问题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和+差)÷2
㈡拓展公式和差问题
=(和-差)÷2
1倍数=差÷(倍数-1)
差倍问题
几倍数=1倍数×倍数。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第1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 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2、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2)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 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3、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第3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千米用(km)表示,米用(m)表示,分米用(d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毫米用(mm)表示。
3、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4、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原创版)
目录
1.口诀公式的重要性
2.常用的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3.如何记忆和运用这些口诀公式
正文
【1.口诀公式的重要性】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口诀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口诀公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而且,这些口诀公式也是学习更高阶数学知识的基础。
【2.常用的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有一些常用的口诀公式,比如:
- 加法口诀:“同号相加,异号相减;正负号看,绝对值大。
”
- 减法口诀:“减法交换,符号要变;正负号看,绝对值算。
”
- 乘法口诀:“数相乘积,符号别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
- 除法口诀:“数相除商,符号要看;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
【3.如何记忆和运用这些口诀公式】
对于这些口诀公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反复记忆和练习来掌握。
首先,他们可以将这些口诀公式写下来,然后每天读几遍,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出来。
其次,他们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对这些口诀公式的理解,这样在实际的计算中,就能够自然而然地使用这些口诀公式了。
总的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口诀公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这些口诀公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
和准确性。
三年级数学周长口诀
三年级数学周长口诀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重点)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
面积公式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6.(重点)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2。
7.(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8.(重点)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
面积与周长
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三角形而言,以等边三角形的周界最短;如果以同一面积的四边形而言,以正方形的周界是最短;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五边形而言,以正五边形的周界最短;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任意多边形而言,以正圆形的周界最短。
周长只能用于二维图形(平面、曲面)上,三维图形(立体)如柱体、锥体、球体等都不能以周界表示其边界大小,而是要用总表面面积。
总表面面积=该立体所有面的面积和。
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主要是学习基础的乘法口诀和除法运算。
一、乘法:
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简便运算。
2. 乘法口诀:学习九九乘法表,掌握基本的乘法计算。
例如:2×3=6,可
以理解为两个三相加。
3. 乘法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交换律是a×b=b×a,结合律是(a×b)×c=a×(b×c),分配律是a×(b+c)=a×b+a×c。
二、除法:
1.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表示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同的数。
2. 除法运算:学习除法的运算,如3÷3=1,表示将三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每份一个。
3. 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商不变。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乘除法运算,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表打印版
1.四条直的边 2.四个角 3.封闭图形
平行四边形特点:
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容易变形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公式: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总比除数小
有余数:
分针走一小格等于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1小时=60分 1分钟=60秒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五、倍数
多倍数=倍数×一倍数
倍数=多倍数÷一倍数
一倍数=多倍数÷倍数
六、分数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是几分之几
早上6时 6时
早上7时 7时
上午8时 8时
上午9时 9时
上午10时 10时
上午11时 11时
中午12时 12时
下午1时 13时
下午2时 14时
下午3时 15时
下午4时 16时
下午5时 17时
下午6时 18时
晚上7时 19时
晚上8时 20时
晚上9时 21时
晚上10时 22时
晚上11时 23时
晚上12时 24时(0时)
5、 每三个平年一个闰年,即四年一个闰年,只有闰年才有2月29日。
6、 平年一年有365天(31×7+30×4+28=365),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有366天(31×7+30×4+29=366),有52个星期零2天。
7、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用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打印
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打印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时、分、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时间单位: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时间=开始时刻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 )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 )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
时针走一圈是(12时),走两圈是(24时),正好是(一日)。
3、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小时)。
4、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是(1分钟)。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笔算多位数减法法则: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加法的验算方法:加数+加数=和(1)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减法的验算方法:被减数-减数=差(1)差+减数=被减数(2)被减数-差=减数0加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
第三单元测量(一)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作单位。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一拃(zha)长大约是1分米,一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一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正好是1千米。
(二)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的知识哟!首先呀,乘法口诀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
像“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到“九九八十一”。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做乘法练习题,我因为口诀背得熟,很快就做完啦,还全对呢!还有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要知道 1 米等于10 分米,1 分米等于10 厘米。
有一回我量自己的书桌,用尺子量出是80 厘米,我马上就知道是8 分米啦。
时间单位也很重要哦,时、分、秒要记清楚。
1 时等于60 分,1 分等于60 秒。
每次看到钟表,我就能想到这些。
小朋友们,把这些必背的知识记住,数学就能学得更好哟!《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嘿,小朋友们!咱们来说说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的内容。
乘法可难不倒我们,乘法口诀背好了,计算就会又快又准。
比如3×4 等于12,4×5 等于20,是不是很简单?还有那些图形的特点也要记住。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也有四个直角。
有一次我用小棒搭图形,一下子就搭出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重量单位也别忘了,克和千克。
一个鸡蛋大约50 克,一袋大米通常是 5 千克。
小朋友们,记住这些必背的,数学会变得更有趣哟!《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讲讲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的知识哟!我们先来说说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一定要记在心里。
比如23 + 15 等于38,78 - 29 等于49 。
位置与方向也很重要呀,东南西北要分得清。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出去玩,我能清楚地告诉他们哪边是东,哪边是西。
数学的世界真奇妙,把这些必背的知识学好,我们就能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啦!小朋友们,加油背,数学会越来越棒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4、填写数据并核对.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3.几个个特殊数:25×4=100 ,125×8=100025×8=200 ,125×4=500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第五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周长.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 )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已知面积求宽:宽=面积÷长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周长÷4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地砖的块数=房间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房间的面积÷地砖的块数房间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平方米变成平方分米加上2个0,平方分米变成平方米去掉2个0,平方米变成平方厘米加上4个0,平方厘米变成平方米去掉4个0,平方分米变成平方厘米加上2个0,平方厘米变成平方分米去掉2个0,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第六单元年月日(一)年月日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2.一年当中1、3、5、7、8、10、12 这7 个月是31天,4、6、9、11这 4 个月是30天.3.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平年与闰年大月、小月天数是相同的,只有二月,闰年比平年多一天.4.季度: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3个月为1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6.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二)24时计时法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大概的时间段词语(如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大概的时间段词语.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变成24时计时法,就是把原来的数加上12. 比如,下午3时→3+12=15时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变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4、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5、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6、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天(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1分=60秒60秒=1分1时=60分60分=1时一天=24小时一周=7天1:00 = 早上1时2:00 = 早上2时3:00 = 早上3时4:00 = 早上4时5:00 = 早上5时6:00 = 早上6时7:00 = 上午7时8:00 = 上午8时9:00 =上午9时10:00 =上午10时11:00 = 上午11时12:00 = 中午12时13:00=下午1时14:00=下午2时15:00=下午3时16:00=下午4时17:00=下午5时18:00=下午6时19:00=晚上7时20:00=晚上8时21:00=晚上9时22:00=晚上10时23:00=晚上11时24:00=深夜12时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2、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钱时,整数部分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小数表示几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小数表示几分.3、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字就叫几位小数.4、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二位小数来表示.5.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6.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第八单元*搭配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要有序地思考问题,这样搭配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数字排列,先用一个数开头排出种数,再乘以数字的个数(0除外).*物品搭配用不同种类的数量相乘就等于搭配的种数.*每两个人或两个队比赛一场,比赛的场数从1开始加,加到比人数小1的数.。
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三年级数学口诀公式
以下是三年级数学的一些口诀和公式:
1.加法口诀: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相加,变容易。
2.乘法口诀:一零八,二十六,三九十,四十八。
五十四,六十二,七十二,
八十。
3.减法口诀:减法就是加一个负数,正负相反还看谁大。
4.圆的周长和面积口诀:圆周率是三点一四,周长公式要记牢:C=2πr,面
积公式:S=πr²。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公式:减数+差=被减数。
6.长度单位换算口诀:从大到小已排好,相邻单位进率10,隔1是百,隔2
是千。
进率是10的有: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进率是100的有: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进率是1000的有: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
7.图形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长方形的
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8.倍的认识:求大数,小数×几倍=大数;求小数,大数÷几倍=小数;求几
倍,大数÷小数=几倍。
希望这些口诀和公式能对三年级的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0秋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1)
小学数学精品资料2020.8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第 1 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 3 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 )个大格,也就是(5 )个小格。
3、时针走 1 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 1 大格是(5 )分钟,走 1 小格是(1 )分钟;秒针走 1 大格是(5 )秒钟,走 1 小格是(1 )秒钟。
4、时针走 1 大格,分针正好走(1 )圈,分针走 1 圈是(60 )分,也就是(1 )小时。
时针走 1 圈,分针要走(12 )圈。
5、分针走 1 小格,秒针正好走(1 )圈,秒针走 1 圈是(60 )秒,也就是(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秒钟)。
7、公式。
1 时= 60 分 1 分= 60 秒半时= 30 分60 分=1 时60 秒=1 分30 分=半时第 2、4 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2)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1;如果前一位是 0,则再从前一位退 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 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 1 到十位当 10 后,还要从十位退 1 当 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 9,而不是 10。
3、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第 3 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千米用(km )表示,米用(m )表示,分米用(dm )表示,厘米用字母(cm )表示,毫米用(mm )表示。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和口诀附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和口诀附练习题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和口诀第1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1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7、公式。
1时= 60分1分= 60秒半时= 30 分60分=1时60秒=1分30 分=半时第2、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2)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3、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第3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 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 公里)。
2、千米用(km )表示,米用( m )表示,分米用( dm )表示,厘米用字母( cm )表示,毫米用( mm )表示。
3、1厘米的长度里有( 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 相等),都是( 1 )毫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期数学公式、口诀
第1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 )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 )个大格,也就是(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 )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 )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 )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1时= 60分1分= 60秒半时= 30 分
60分=1时60秒=1分30 分=半时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2)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3、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第3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千米用(km )表示,米用(m )表示,分米用(dm )表示,厘米用字母(cm )表示,毫米用(mm )表示。
3、1厘米的长度里有(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 )毫米。
4、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6、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7、长度单位的关系式。
(进率是10的关系式)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10 分米=1 米10 厘米= 1 分米10 毫米= 1 厘米
(进率是100的关系式)
1 米= 100 厘米1分米=100毫米
100 厘米=1 米100毫米=1分米
(进率是1000的关系式)
1千米=1000米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 1公里
第7单元四边形
1、有4条直直的边,有4个角的平面封闭图形就叫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1)有四条直的边;2)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1)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有两个钝角,两个锐角。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4
8、手指记忆法:
五兄弟
亲密无间五兄弟,小指最小表毫米,靠近小指表厘米,
中指分米,食指米,大拇指代表千米。
毫米到米要牢记,
手指叉开表进率,三间相同进率10,最大一间表1000。
9、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10、克可以用字母( g ) 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 kg ) 表示,吨用字母(t )来表示。
11、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12、质量单位的关系式。
(进率是1000)
1 吨= 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 吨1000克=1千克
第9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按顺序依次联接搭配,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8单元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
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
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
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
人一定要喝水。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
花可能是香的。
明天可能有风。
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
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空中不可能盖楼房。
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4、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小的分数比较小。
5、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一个数和0相加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和0相减等于这个数。
0和一个数相乘等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