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探究课中活动的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探究课中活动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思想政治课程教材改革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新教材每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课既是对本单元的归纳,又是本单元的升华和运用,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实施“探究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高中政治每一单元都设计了综合探究课,虽然也提供了素材甚至探究路径,但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和当地的实际。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上好政治“活动课“的点滴认识。

一、上好政治探究课,从内容和形式上必须坚持“求新、求活、求实”三原则

1、求新。活动课应尽量采用新颖的形式,如:社会调查、模拟法庭等,让学生产生全新的感觉,自觉地要求参与活动。活动中引用的资料、事例也尽可能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新人新事。问题设计要选择新角度,让学生能从新思路考虑问题。

2、求活。素质教育强调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教师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仅传授知识。要大胆采用活泼、多样的形式,

通过风趣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事例去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自主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要让学生多想想“有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好。

3、求实。就是指活动课教学要讲究实效,保证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引用数据、事例一定要真实可靠。讲述知识,要做到准确、科学;教学应强调知行统一。在教师启发下,学生更加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学会应用书本知识分析处理现实问题,包括自己身边的事情;从而达到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标。

活动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贯彻求新、求活、求实三原则对实现政治课教学目标大有裨益。

二、重视课前准备工作

俗话说:有备无患。活动课实施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充分的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前提。

1、明确探究活动目标,确定活动课课题。首先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系统内容,明确观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活动课课题,活动课,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有目的有导向的活动让学生把握知识,这就直接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要求。

2、制定活动计划,设计活动程序及形式。如根据探究活动建议,

一种情况将本探究活动分为若干专题,以小组为单位,分专题进行探究。让学生自行搜集查阅有关主题的资料,或者到企业或社区等深入社会生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搜集有关材料,对调查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整理成文字回报材料。搜集完毕后,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另一种情况,选择一个专题,全班进行,基本步骤如上。

3、学生是活动课的主要参与者,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必要的活动准备。

三、活动课实施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要树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意识。活动课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主要靠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只有师生之间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1、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努力提高学生对政治活动课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是多样的如设疑引趣。就是通过设置新巧的问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例。政治的概念和原理较抽象,若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就能让学生对活动课产生兴趣;妙语呈趣。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适时运用一些哲理名言,让学领略语言的美感,也会兴趣盎然;幽默生趣。课堂气氛过于严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教师如以幽默恢谐的语言调节好课堂气氛,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可通过生动的课堂活动,如:小品表演、辩论、知识抢答等激起学生的兴趣。

2、活动课应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动探究课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参与程度如何,关系到活动课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师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活动之中。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组织活动,举实例、提问题、找论据,让学生在争论中分辨是非,在探讨中求得真知。活动形式生动新颖,丰富多样。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如讨论。讨论课的设计目的在于创设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集体参与,充分发表见解,从而学得更生动、活泼、有效。讨论课的论题要精心设计,一定要面向全班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点拨,学生对比、综合、归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启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自由争论,促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不断增强。讨论多为小组讨论,有代表发言。

3、必须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可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师讲的多,学生问

得少甚至没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课“难教难学”的尴尬。要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师就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努力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价值性,有效促使学生思考和发现,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技巧。

四、做好活动课的总结

活动结束后,总结是知识升华的重要步骤,是使学生由直接体验上升为理性思维,继而转化为能力与技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过程。

常用的总结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各有特色。

其一,完全由学生总结,可安排一名或数名学生发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其二,只由教师作总结发言。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分析活动课的得失,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并概括活动的主题,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知识升华。

其三,学生先谈活动体会,教师再补充和归纳,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总结方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体会和感受,有利于消化活动课所获取的新知识,弥补彼此的不足之处。教师的总结则深化和突出活动主题,向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认识目标、能力要求和觉悟目标。总之,只要充分重视综合探究课中活动的重要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有计划有步骤扎实地开展活动,综合探究课就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就能够达成教学的基本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