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讲义(吐血整理)

合集下载

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第2部分专题2说明文阅读复习课件20190110339

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第2部分专题2说明文阅读复习课件20190110339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知识梳理固基一、说明文的概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就叫作说明文。

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1.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事物的特征,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

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事理,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被压扁的沙子》等。

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根据说明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

所谓平实说明,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

所谓生动说明,就是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明。

其作用是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生动性,引出说明对象。

(如《大自然的语言》前两段就用了生动说明。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是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相结合。

(如《苏州园林》的语言既平实又生动。

)三、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说”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如《中国石拱桥》是“总—分—总”式结构,《苏州园林》全文是“总—分”式结构,《大自然的语言》首段是“分—总”式结构。

2.层进式: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

文章的层次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层次间是不能随意调换顺序的。

事理说明文多用层进式结构。

如《向沙漠进军》就是层进式: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进军—进军的前途如何。

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语言标志为表示时间的名词。

包括:由早到晚,由春到冬,由古到今等。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知识讲解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说明文阅读考点透视考纲要求,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段)的理解、分析及综合能力。

考查内容如下:1.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理解;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把握说明文结构、概括语意中心;5.整体把握关键词语,重点句子、段落的含义及作用;6.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及言之有序的特点。

知识讲解明确说明对象说明文是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述事理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说明对象是指说明文中被介绍、说明的事物。

常见题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解题思路或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常见题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解题思路或对策: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常见题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解题思路或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题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解题思路或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下定义、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列数字:用具体数字说明某事物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举例子:列举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解释抽象的道理或深奥的科学知识的方法。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讲解部分)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讲解部分)

1 38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
以科学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ꎮ 要注意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 用ꎬ分清哪些是主要的ꎬ哪些是次要的ꎮ (七)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相比ꎬ说明文更要求语言的准确ꎬ即一定 要符合客观实际ꎮ
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 确无误ꎮ 在准确的前提下ꎬ语言风格可以平实ꎬ也可以生动活 泼ꎮ 如«地球是圆的吗» 的语言平实ꎬ« 看云识天气» 的语言生 动ꎬ而«苏州园林»的语言又平实又生动ꎮ 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 语言ꎬ都必须注意准确性ꎮ
阐释性说明文 所以然ꎮ 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语言、文艺 等 方 面 的 知 识 性 文 章 或 教 材

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器物工艺说明等
写 作
都属于这一类ꎮ

这类说明 文 以 夹 叙 夹 说 的 方 法ꎬ 记 录 物 Nhomakorabea的
象变化、人 物 经 历ꎬ 诸 如 自 然 现 象 记 述、
述说性说明文
一般说来ꎬ说 明 文 要 说 明 的 要 点ꎬ 往 往 就 是 说 明 对 象 的 特 征ꎮ 常见的说明要点如下:
(1) 人物简介类:年龄、籍贯、学历、经历、性格、品质、特长ꎮ (2) 书籍介绍类:作者、写作时间、历史背景、内容提要、写作 特点、社会价值ꎮ (3) 序言类:写作意图、写作过程、内容介绍、作品特点、社会 意义的评价ꎮ (4) 生物类:产地、类属、形态、习性、生活环境、饲养和培育、 益处和害处ꎮ (5) 制品类:名称、类别、原料、形状、构造、制作方法、生产程 序、规模型号、功能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ꎮ ( 6) 自然现象及科学技术类:分类、形态、形成过程、性质、发 展变化、益处害处及改进方法ꎮ ( 7) 生产实验类:原料、设备、工具、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实 验结果、注意事项ꎮ 以上每项中的各点ꎬ在文章中不一定面面俱到ꎬ而是根据写 作需要ꎬ突出主要特征ꎮ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七说明文阅读讲解部分pdf1030474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七说明文阅读讲解部分pdf1030474
明文。 如《苏州园林》。 但文艺性说明文
与文艺作 品 不 同, 它 运 用 文 艺 手 法 的 目
的是传播 切 实 可 靠 的 知 识, 而 不 是 塑 造
形象。
这类说明 文 说 明 事 物 的 特 征 和 本 质, 阐
述事物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解释原因,阐
阐释性说明文 明事理,旨在使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常见结构
特点及示例
总分式
这种结构形 式 大 致 有 三 种: ① 总—分; ②分—总; ③总— 分—总。 如《苏州园林》 采用的是“ 总—分” 式,《 什么是 生态系统》 采用的是“ 分—总” 式,《 看云识天气》 采用的 是“ 总—分—总” 式。
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如《万紫千红的花》 一 文,第一步说明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第二步说明花变色 的原因;第三步说明花与昆虫的关系;第四步说明花与人 的关系。 逐层深入,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常 见的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如下。
(1) 人物简介类:年龄、籍贯、学历、经历、性格、品质、特长。 (2) 书籍介绍类:作者、写作时间、历史背景、内容提要、写作 特点、社会价值。 (3) 序言类:写作意图、写作过程、内容介绍、作品特点、社会 意义的评价。 (4) 生物类:产地、类属、形态、习性、生活环境、益处和害处。 (5) 制品类:名称、类别、原料、形状、构造、制作方法、规模型 号、功能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 6) 自然现象及科学技术类:分类、形态、形成过程、性质、发 展变化、益处、害处及相应对策。 ( 7) 生产实验类:原料、 设 备、 工 艺、 流 程、 操 作 方 法、 实 验 结 果、注意事项。 以上每项中的各点,文章中不一定都涉及,而是根据写作需 要,突出主要特征。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说明文阅读(讲解部分)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说明文阅读(讲解部分)
专题十㊀ 说明文阅读
73 ㊀
专题十 ㊀ 说明文阅读
146
清单㊀ 说明文阅读知识
㊀ ㊀ 一 ㊁说明文的概念 状态㊁性质㊁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使人们获得相关知识㊂ ㊀ ㊀ 二 ㊁说明文的分类
划分依据 分㊀ 类 特㊀ 点
㊀ ㊀ 三 ㊁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介绍事物的
(1) 认真审题,弄清楚题目考查的范围是整篇文章还是某段 (2) 分清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㊂ (3) 看标题( 不少标题都点明了说明对象) ㊂
说明的事物及其特征) ㊂ ʌ 典型例题ɔ
(4) 抓首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 例㊀ ( 2015 长沙) 说明文阅读㊂
������������������������������������������������������������������������������������������������������������������������������������������������������������������������������������������������������������������������������������������������������������������������������������������������������������������
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才
特点㊁社会价值等㊂ 意义等㊂
益处和害处等㊂
序㊁规模型号㊁功能用途㊁使用方法㊁注意事项等㊂ 展变化㊁优缺点及改进方法等㊂ 意事项等㊂
要,突出主要特征㊂
㊀ ㊀ 四 ㊁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江苏专用)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说明文阅读(讲解部分)

(江苏专用)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说明文阅读(讲解部分)





是阐释抽 象 的 事 理、 本 质、 关 系、 规 律 等
事理性说明文 的说明文。 如《向沙漠进军》 阐释沙漠对
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
216
划分依据
分类
特点
续表
这类说明 文 说 明 事 物 的 特 征 和 本 质, 阐
述事物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解释原因,阐
明事理,旨在不但使人知其然,而且知其
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为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 分的说明文,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连 贯式结构多见于以时间为顺序的说明文。 另外,还有并列式的 结构,如《 松鼠》 一文,从总体来看是总分结构,但 分 写 部 分 之 间 呈现并列式结构。
五、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 即以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 说明形状和构造的实物 ( 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 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一般是按 实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依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 从整体到局部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 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 如《 故 宫博物院》 。 2.时间顺序 即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 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序,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 为序进行说明,比如写生物以繁殖生长过程为序,写事物以形成 演变过程为序。 3.逻辑顺序 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 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介绍高科技产品,说明事物间的联系和 本质,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等,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一般按由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部分、由概括到 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的顺序进行说明。 如《 苏州 园林》 。 六、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 (共65张PPT)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 (共65张PPT)

11
考 点 解 码
12
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三看内容。
2.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直接摘取中心句;(2)联结并列文段首句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3)从各段落中 归纳出说明内容。
13
3.说明对象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结构、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 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等等。 (1)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2)文章的开头部分。(3)各段的开头句。(4)要求抓住最 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
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 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 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 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 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 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
9
3.文章第①段是如何说明木星的?(3分)
【答案】 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木 星的体积和质量是行星中的“巨无霸”这个特点。 4.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中“很可能”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 “很可能” 说明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木星取代太阳的概率很大, 但并不是绝对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
⑤正如之前所说,木星是由液态氢构成的,本身并无坚硬的外壳。木星的这种
构成与太阳的构成方式十分相似,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木星不 仅把自己的引力能转换成热能,还在不断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这就使它的能量越 来越大,且热度越来越高,并使它达到了现在的高度。从木星目前的发展趋势看, 它很可能成为太阳系中与太阳相差无几的第二颗恒星。 ⑥ 30 亿年以后,太阳到了晚年,木星很可能取代太阳的地位。虽然时间还很 远,但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太阳已经是一颗垂暮的恒星了,它的光辉总 有一天会熄灭,而木星的自带光源,点燃了生命顽强延续下去的希望。

2019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讲座

2019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讲座

说明文阅读专题阅读指导一、考点提示: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文体,是中考语文试题重要考试内容,常见的考试内容如下:(1)理解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或说明的事理及原因。

(2)说明顺序的考查。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

(4)说明文语言的理解分析:语言特点,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5)各种表达方式的辨识及在文中的作用。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或段意。

(7)说明文写法的分析。

(8)说明文语段的作用。

(9)说明文结构的分析。

(10)联系实践谈感受。

无论是上述哪方面内容的考查,无一例外地要结合说明文文体特征回答,紧扣说明的对象特征和说明事理及原因回答。

二、阅读指导(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其特点是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超级网银》《松鼠》、《中国石拱桥》《啄木鸟》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学会看食品的“简历”》《点破银花玉雪香》《光污染的危害》《给抗生素“把把脉”》《椅子改变中国文化》《“毒胶囊” 有多毒?》《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

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对象:具体事物事物说明文目的:使读者了解这个或这类事物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抽象事理说明文分类事理说明文目的: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或事理的特征语言: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比喻、拟人、描写,作用:使说明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吸引读者(三)理解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或说明的事理及原因。

【语文版】湖南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素材语文

【语文版】湖南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素材语文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点,
《大自然的语言》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5
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即按照事物或
、科学实验观察记录等
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速记口诀:几种方法要知道:举例分类作比较,定义诠释画图表,还有一种很重要,引用
的说明方法
)
进行对比说明,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作用
方面、类)
科学的术语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或某一概念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对事物的解说更直截5. 说明文语言(5年17考)
俏皮有趣,深入浅出。

2019【中考语文】初三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专题(共36张PPT)

2019【中考语文】初三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专题(共36张PPT)

练一练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 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 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 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 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跑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 带跳。 打比方 作比较 摹状貌
中考命题探究
1.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 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 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 评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1.作比较:把“勤于用脑的人”和“懒于用。
2.打比方:把“脑子”比作“机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 ★举例子:语言标志是: 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 ★列数据:语言标志是:
练一练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 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 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 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 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较少,甚至没有,大 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 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 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 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 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 物或事理的说明顺序。如说明生产技术、历史发展、文字演变、植物
生长等,都应该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依次说明,或由 外到内,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中央到四周,或由整体到局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等。
举例子在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过程中,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且通俗易 懂的例子的说明方法。 作用:使文章更具体,使说明更具说服力,便于读者理解。 列数字运用准确的或有可靠依据的估计数字进行说明的方法。 作用: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使说明更科学,更令人信服 分类别将说明对象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如形状、性质、成因、 功能、影响等方面的异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依照类别逐一进行说 明的方法。 作用:有助于读者条理清晰地掌握事物特征或某种事理。
一定的了解。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将抽象事理
的成因、关系、原理等阐释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如 《 死 海 不
死》一文先介绍死海的特征,然后说明死海的成因,最后对死海的变 化作了简介,解开了读者心中对“死海不死”这一现象的疑惑。

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作者都会对说明对象进行真 实的介绍,区别在于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事理。但是,有时在一 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是交错进行的。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按语言风格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平实说明文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语言朴实、简明, 内容具体、切实。这类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 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 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如《中国石
拱桥》一文在语言运用上简洁、平实、准确、周密,作者以严肃
15;3分
13;2分
5
对文段内容(说明对象特征)的概括 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 ——
目录 上一页
14;3分 15;4分 16;3分 ——
下一页 末页
2014
——
1. 在河南中考试题中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一般呈两 年一轮考状态。2. 考查内容多围绕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
明顺序、说明语言、段落作用等方面设题,考查点较为固定。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014~2018年中考考情一览表与规律总结
年份 篇目 说明对象 考查点 题号及分值
2018 2017
—— ——
—— ——
—— —— 对说明对象的理解(特征的把握)
—— —— 12;3分 13;4分 14;2分
《“不假 “不假思 对说明顺序的分析 2016 思索”的 索”的肌 对相关说明材料的运用 肌肉记忆》 肉记忆 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语言表达) 《高山上 的守望 者——岳 桦》 —— 对首段作用的分析 岳 桦
的科学态度,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列数字,语句简短明快, 明白晓畅。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文、知识小品 文)。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 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类说明文大多是文 艺小品和科普读物,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 的享受。如《看云识天气》一文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趣味性强,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知识。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 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实体事物。通过对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 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 类事物。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中国石 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等特点,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有了
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题
专 题 二
考 情 分 析 文 体 特 征 考 点 精 讲 备 战 演 练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考情分析
考纲要求: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 的特征;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
法及作用;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的
特点,把握文中关键词句的意义和作用。
目录
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实体的事物,还是思想、观点、概念、
原理、技术等抽象的事理,都适合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连贯式和并列式四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三种形式,总
分式是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2)递进式,即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 结构形式。 (3)连贯式,即说明内容前后相互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 文。 (4)并列式,即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 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按说明特点分为自然科学说明文和社会科学说明文。如
《看云识天气》一文主要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即如何通过观察
天空中的云来识别阴晴风雨,属于自然科学说明文;《苏州园林》 一文主要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 特征,属于社会科学说明文。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一般设 4 道小题,每小题 2 ~ 4 分,总分值为 12 分,考查方 式以简答分析为主。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末页
文体特征
1. 说明文的含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释事理而给人
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科学的解说,对客观事物作出说明或对抽
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 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
部等。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
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时常用空间顺序。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或事理的内在逻 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具体可分为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
象)、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从特点到用途(从用途
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从 具体到概括)、从主要到次要(从次要到主要)等。无论是山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