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和小鼓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鼓和小鼓音乐教案
【篇一:
大鼓和小鼓教案】
大鼓和小鼓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日本儿歌,旋律共有两句,歌词内容为大鼓和小鼓一强一弱的敲击,体现音乐中力度的对比,歌曲简单易学。

从第一册开始,器乐学习的内容已经从打击乐器的个人敲击到相互配合,经过了循序渐进的过程。

器乐学习初步进入培养学生参与小乐队配器和多层次演奏的阶段,《大鼓和小鼓》一课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学生参与多层次演奏活动的起承转合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发展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边唱边演奏歌曲。

教学难点:
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舞、奏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听唱法示范法启发联想法表演法学法:
游戏律动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鼓、xx、音响设备
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1、律动
师:
小朋友们你们好,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播放音乐《快乐小天使》教师带领学生做律动)
2、导入新课:
师: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不错,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
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请同学们猜一种乐器,谁能猜出来?
师:
对,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在古时候“鼓”字是这样写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像不像一个人在打鼓。

(课件出示)
师:
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鼓。

打击乐器的一种,我们来听一听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腰鼓:
是我国汉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我们来听一听它的音色。

定音鼓:
打击乐器的一种,一般多在交响乐团中出现,我们来听一听它的音色----听过之后有什么感觉?
架子鼓:
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鼓
3、新课教学
师: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鼓,看,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种鼓(出示大鼓和小鼓)
师:
大鼓和小鼓想成为好朋友,我们能帮帮他们吗?让我们先来听听
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大鼓︱咚咚小鼓︱嗵嗵嗵师:
我们现在知道了大鼓的名字是咚咚,小鼓的名字是嗵嗵嗵,当我们听到大鼓和小鼓名字的时候我们用拍桌子来表示。

(老师示范方法)大鼓的声音很大,我们拍的声音要大一点,说到小鼓名字的时候声音要小一点
师: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大鼓和小鼓》我们来听一听。

师:
小朋友们是不是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对,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还是用拍珠子的方法来表现。

同学们听的真认真,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不过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老师来演唱前半句,同学们来接唱咚咚和嗵嗵嗵
xx交换唱
男女交换唱
4、课堂小结
师:
最后,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们,鼓象征着我们的团结精神,鼓声鼓舞人心,鼓舞斗志,给人勇气和力量,我们中华民族的鼓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小朋友们踏着雄壮的鼓点茁壮成长,同学们再见!
青堆子中心小学
xx
【篇二: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
计】
我的“大鼓和小鼓”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歌曲《大鼓和小鼓》。

【内容分析】
《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

由于采用了五声音阶,风格与中国歌曲非常相似。

歌曲不仅有音色、音高的模仿,还有力度和
节奏的模仿。

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在“咚咚”和“嗵嗵嗵”下面,分别添加了跺脚与拍手声势,学生可以借助简单的声势动作表现力度的变化,以增加演唱时的情趣。

【学情分析】
本课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这个学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活动和游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融入孩子们喜爱的音乐活动中,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聆听感受、对比体验、模仿表现等音乐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表达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对比,能初步分辨出声音的强弱、音色、节奏、高低。

2.能积极自主地参与活动,体验音乐。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自然完整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以更好地塑造歌曲音乐形象。

【重点难点】
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大鼓和小鼓”。

2.歌曲中音程的跳进较多,如“1~5”“1~5”“5~1”的准确演唱。

..
【突破策略】
1.借助跺脚和拍手等声势动作表现力度的变化,增加演唱时的情趣。

2.采用柯尔文手势等方法把握音准,辅助歌曲的学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按音乐课堂常规要求,做好上课准备。

2.听辨声音
听一听敲击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说一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大鼓——咚咚;小鼓——嗵嗵嗵
(声音的对比:
音色、强弱、节奏、高低等)
3.模仿声音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按和ta 的节奏模仿大鼓“咚咚”和小鼓“嗵嗵嗵”的声音,变换多种方式练习。

4.歌曲学唱
(1)聆听范唱
a.初听,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b.复听,随歌曲在“咚咚”“嗵嗵嗵”处跺脚、拍手。

(2)学唱歌曲
a.分句学唱歌曲。

b.歌曲中的“1~5”“1~5”“5~1”大跳音程,可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准。

c.在学唱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演唱姿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3)表现歌曲
a.为歌曲设计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音乐形象。

b.边唱歌曲,边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c.模仿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动作,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教学评价】
1.能否自然、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音乐。

3.能否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大鼓和小鼓”。

【教学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对比、模拟大鼓和小鼓的音色、节奏、强弱、高低等活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且兴致很高,能很好地把握和表现歌曲。

【篇三:
《大鼓和小鼓》教案3】
《大鼓和小鼓》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情感目标:
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发展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边唱边演奏歌曲。

教学难点:
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舞、奏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教法:
听唱法、示范法、启发联想法、表演法。

学法:
游戏律动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鼓、xx、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1、猜谜语
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在有效引发其对课程的兴趣的同时,清晰、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乐器—鼓。

2、玩乐器
(1)认识乐器:
大鼓和小鼓。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鼓朋友,他们来和大家一块玩呢。

一个叫大鼓。

(2)通过敲击、观察正确分辨大小鼓在声响、形状、敲击方式上的区别。

师:
大鼓小鼓真有礼貌,小朋友要不要也和他们问好呢?运用生动的语言邀请学生进行乐器的敲击。

3、比较两个鼓声有什么不同?
师问:
同学们,谁知道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来听听它的介绍吧。

[出示课件“鼓的自我介绍”引导学生说出大鼓的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
(二)新歌教学
1、歌曲的学唱
(1)通过使用教师设计的课件,让学生用互相合作的方式,运用听唱法、模唱法进行歌曲旋律的学习。

(2)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3)学生将自己在这一环节的衬词进行练习,并进行演唱,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学唱的过程,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的给予其个人发挥的空间,并适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练唱时的困难。

(4)完整的演唱所学习的歌曲,分组合作来进行演唱。

可由一个组演唱歌词,一个组演唱衬词。

轮流来。

(5)教师对所
有同学的表现进行肯定。

2、音的强弱—游戏、演唱、演奏环节
(1)节奏律动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通过唱、拍、舞、奏等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让学生通过节奏律动游戏在加深对大小鼓音响、强弱对比的概念,并且能正确地区分和表现强和弱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力度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节奏表现能力。

(2)请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边演唱边演奏的活动。

用生动的语言暗示学生表现出强弱规律。

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想要表达的音乐和为音乐进行动作伴奏。

让他们的音乐同时具备演唱、演奏和舞蹈的性质。

教师组织大家一起来进行“我们是快乐的小乐手”歌曲表演环节,并请大家相互评价,表扬所有同学。

3、歌表演
引导学生对歌曲动作表现的创编,边唱边表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用乐器为他们伴奏。

在唱唱、奏奏、跳跳中完成本课。

三、课后总结
本节课通过和大鼓小鼓一起学唱歌曲,使同学们认识了大鼓、小鼓,并能边演唱,边运用大鼓和小鼓来进行伴奏。

同学们的表演能力、音高节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对于音乐中力度变化的处理也做得十分恰当。

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下节课我们再见!(播放歌曲《大鼓和小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