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课件(ppt 99页)
合集下载
审计学完整版课件

02
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步骤
03
利润表审计
01
02
03
利润表概述
利润表审计的目标
利润表审计的步骤
现金流量表审计
现金流量表概述 现金流量表审计的目标 现金流量表审计的步骤
CATALOGUE
其他类型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定义 目的 方法
环境审计
01
定义
02
目的
03
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
定义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企业或政府机 构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审计。
审计报告与披露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标题
收件人
审计意见
重大事项
审计意见的类型与判断标准
标准无保留意见
当财务报表没有重大错报时,审计师应当出具标准无保留 意见的审计报告。
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审计师应当出具非标准无保 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指出重大错报的性质和影响。
保留意见
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但部分项目未被发现时,审计 师可以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针对未被发现的部分 单独说明。
审计学完整版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审计学概述 • 审计基本理论 • 审计方法与技术 • 财务报表审计 • 其他类型审计 • 审计报告与披露
CATALOGUE
审计学概述
审计学的定义与特点
审计学的定义
审计学是一门以财务报表为对象,通过收集、整理、 分析和评价相关证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进行鉴证和监督的学科。
审计的目标是提供合理保证,以 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明智的 决策,同时促进被审计单位遵守
法律、法规和规章。
审计范围
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步骤
03
利润表审计
01
02
03
利润表概述
利润表审计的目标
利润表审计的步骤
现金流量表审计
现金流量表概述 现金流量表审计的目标 现金流量表审计的步骤
CATALOGUE
其他类型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定义 目的 方法
环境审计
01
定义
02
目的
03
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
定义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企业或政府机 构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审计。
审计报告与披露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标题
收件人
审计意见
重大事项
审计意见的类型与判断标准
标准无保留意见
当财务报表没有重大错报时,审计师应当出具标准无保留 意见的审计报告。
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审计师应当出具非标准无保 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指出重大错报的性质和影响。
保留意见
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但部分项目未被发现时,审计 师可以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针对未被发现的部分 单独说明。
审计学完整版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审计学概述 • 审计基本理论 • 审计方法与技术 • 财务报表审计 • 其他类型审计 • 审计报告与披露
CATALOGUE
审计学概述
审计学的定义与特点
审计学的定义
审计学是一门以财务报表为对象,通过收集、整理、 分析和评价相关证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进行鉴证和监督的学科。
审计的目标是提供合理保证,以 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明智的 决策,同时促进被审计单位遵守
法律、法规和规章。
审计范围
《审计学原理》(第五版)-课件

2.近代审计阶段(1840-1949)
• 1912年,北洋政府在国务院下设立“审计处”, 各省设立“审计分处”。 • 1914年,将“审计处”改成“审计院”,隶属于 大总统,同年,颁布《审计法》及《审计实施细 则》。 • 1928年,将“审计院”改为“审计部”隶属于监 察院 • 各省设立了相应的“审计处”,形成了一个垂直 领导的审计网。 • 不能按区域划分的如铁路、邮政、税务等设审计 办事处——特派员 •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在边区行署、专区、 县均有审计委员会。
任务的效能。
1.经济监督职能 2.经济鉴证职能 3.经济评价职能
26
(一)经济监督职能
• 经济监督职能是指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监察和 督促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 经济活动,使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 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以保证 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 活动合法性和有效性。 • 经济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无论是政府审 计、内部审计还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都具有监督 职能。经济监督侧重审查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 准确性,用来维护财经法纪充当“经济卫士” 。
17
• 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我国国家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阶段:西周初期初步 形成阶段;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隋唐 至宋日臻健全阶段;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 ;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新中国振兴阶 段。
18
• 西方国家的国家审计的生产与发展
• 在西方国家,国家审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 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资本主义时期,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完善,国家审计也有了 进一步的发展。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普遍地建 立了国家审计制度。例如,美国1921年成立总审 计局,作为隶属于国会的一个监督机构。
第一章 审计概述(审计学原理最新PPT课件)

1.1 审计的历史
一、历史典故 大禹也曾做过审计? Auditor词源有玄机
1.1 审计的历史
大禹也曾做过审计?
“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史记.夏本纪》
依据:气象资料 启示:审计证据不拘一格
1.1 审计的历史
Auditor词源有玄机
听音辨账
Audience
Auditor
1.1 审计的历史
审计学原理
第一章 审计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1.1 审计的历史 1.2 审计的概念和种类 1.3 审计的产生 1.4 审计学理论框架 1.5 信息化下的审计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审计的定义与要素,审计的不同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审计。 ■本章难点:审计产生的动因,民间审计与审计理论框架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审计目的: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尽可能减少 财务报表发生的错误和舞弊
优点:保证了审计质量,降低了审计成本,一定程 度上使审计效率得到了提高
缺点: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给内部控 制导向审计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带来不足
1.2 审计的概念和种类
账表导 向审计
内部控 制导向 审计
风险导 向审计
小张有5万元闲散资金,听 说最近股票回报比银行存款 利率高,于是决定购买股票。
他打开证券报,有3564家 上市公司,不知哪家公司的 股票好。朋友小王告诉他, 你查一下上市公司的利润表, 挑一家盈利最好的公司股票 投资,绝对不错。于是,他 准备购买A公司股票,因为 A公司每股盈利是最高的。
1.2 审计的概念和种类
能够对公司中层及以下任何单位开展审计 能够对公司中层及以下任何单位开展审计,但对公司财务审
《审计学》全套ppt课件

《审计学》全套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X-12-30
审计学概述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舞弊审计审计报告与审计责任
审计学概述
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交易记录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和评估,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公允性的进程。
审计的特点
独立性、客观性、公平性和专业性。
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审计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审计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
审计的基本程序
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后续阶段。
审计的种类
财务报表审计、合规性审计、经营审计等。
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抽样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内部控制评判等。
审计的作用
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提高经营效率,保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审计证据是实施审计程序的基础
在实施审计程序之前,审计人员需要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报表数据等情况。只有在对被审计单位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公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审计程序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手段
在实施审计程序的进程中,审计人员需要不断地收集和分析证据,以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财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完全。同时,通过实施不同的审计程序,可以获取不同类型的证据,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
审计证据和审计程序共同服务于审计目标
无论是获取充分的证据还是制定科学公道的程序,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只有当审计人员获取了充分的证据并制定了科学公道的程序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建议,从而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财务报表审计
审计学原理课件全

接受审查、监督与评价的被审计单位。
3、审计的主要内容 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审计所依据的信息载体 形成审计证据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以及电子计 算
机的磁带、磁盘等。
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 其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是审计对象的本质
二、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职能 对审计对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
审计的目的 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等,不同类型的审计有不同的
作用。
审计的性质 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独立性是基本特征
二、审计关系人
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 的当事人。
被审计人
审计 关系
经济 责任 关系
审计人
委托关系
(4)方式与方法:广泛运用抽样理论、数学方法及
计算机技术。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和目的
一、审计的对象 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有关经济活
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 他有关资料。 与审计对象有关的几个问题: 1、审计的主体
审计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即审计监督的执行者。对于 不同的审计类型有不同的审计主体。 2、审计的客体
肯定式 债务人所欠金额数目较大; 该欠款可能存在争议或经济纠纷; 欠款数额可能存在差错或其他问题
否定式
预计差错率较低; 债务人欠金额数目较小; 在所查证的欠款数额不符时相信债 务人能够正式复函; 债务人内控制度行之有效。
8、分析法
分析性复核,对审计事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从 而发现有无问题或异常情况。
本概念揭示了四项内容: ①审计的主体:专职机构和人员; 中国审计学会的定义
②审计的客体:被审计单位;
3、审计的主要内容 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审计所依据的信息载体 形成审计证据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以及电子计 算
机的磁带、磁盘等。
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 其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是审计对象的本质
二、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职能 对审计对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
审计的目的 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等,不同类型的审计有不同的
作用。
审计的性质 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独立性是基本特征
二、审计关系人
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 的当事人。
被审计人
审计 关系
经济 责任 关系
审计人
委托关系
(4)方式与方法:广泛运用抽样理论、数学方法及
计算机技术。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和目的
一、审计的对象 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有关经济活
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 他有关资料。 与审计对象有关的几个问题: 1、审计的主体
审计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即审计监督的执行者。对于 不同的审计类型有不同的审计主体。 2、审计的客体
肯定式 债务人所欠金额数目较大; 该欠款可能存在争议或经济纠纷; 欠款数额可能存在差错或其他问题
否定式
预计差错率较低; 债务人欠金额数目较小; 在所查证的欠款数额不符时相信债 务人能够正式复函; 债务人内控制度行之有效。
8、分析法
分析性复核,对审计事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从 而发现有无问题或异常情况。
本概念揭示了四项内容: ①审计的主体:专职机构和人员; 中国审计学会的定义
②审计的客体:被审计单位;
《审计学原理》(第五版)-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内部环境
包括企业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念、员工素质以 及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等。
目标设定
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目标,并 将这些目标贯穿于企业的各个层级和单元。
事件识别
识别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潜在事件,包括内部和 外部事件。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潜在事件进行风险 评估,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06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定义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 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目标
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内部控制原则
包括健全性、有效性、透明性和成本效益等原则。
的过程。
社会审计
社会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 进行独立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以 增强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非营利组织审计
非营利组织审计是对慈善机构、学术 机构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评 估和监督的过程。
02
审计基本概念
审计对象与审计目标
审计对象
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信息,旨在提供 关于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 流量的信息。
和影响程度。
风险应对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 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 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
担和风险承受等。
控制活动
制定和执行控制政策和程序, 以确保管理层指令得到正确执
行。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要点一
信息和沟通
收集、处理和传递相关信息,以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 运行。
审计学原理课件全

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现代审计 1、传统审计:局限于审查会计资料和会计行为,目的在于
查错防弊。 2.现代审计 (1)外审与内审并重,事后与事间并重。 (2)财务活动扩展到各项经营活动。 (3)详细审计发展到以评审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 (4)手工检查会计资料到电子计算机技术。 (5)审计机构跨越国界。
1、顺查法(以审查会计资料为例)
原始凭证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
总分类账 日记账
明细分类账
会计报表
2、逆查法
会计报表
总分类账 日记账
明细分类账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
原始凭证
顺查法
逆查法
特点 从小处着眼,由点到面 从大处着眼,由面到点
优点
缺点
适用 范围
全面系统,不易遗漏,方 法简单,便于掌握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盘存法
通过实地盘点的方式来审查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有形资产,如 库存现金及其他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方法。
现金和贵重的原材料,应采用突击性盘点; 固定资产、大宗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应采用抽查性盘点。
2、调节法
调节法主要表式:库存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库存商品 在实际工作中,调节法通常应用于银行存款余额的审查。
审计的工作程序: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
第三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原因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财产的经营管理者接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代其行使 经营管理权,并形成责任关系
二、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审计的最初形态是:官 厅审计即国家审计。 (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审计的形态是:民间审计。 (3)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 政府内部实行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分层管理时所形成的 审计形态是:内部审计。
审计学原理 ppt课件

被审计人对审计委托(或授权)人负有受托经济责任,并由审计人
对其受托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审计委托(或授权)人一般是财产的所有者,当其财产委托(或受
托)被审计人去经营管理时,为了维护其利益,就要委托 (或授权)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 以审计监督。
ppt课件
7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
(三)审计的基本特征 审计的三个基本特征为: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和审计目的
(二)审计的目的 审计目的是指审计工作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我国审计的目的: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 展。
ppt课件
13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和审计目的
一、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职能是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 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审计的基本职能有: 经济监督:审计最基本职能 经济评价:有一定评价标准和依据 经济鉴证:西方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发展起来的
ppt课件 15
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三、审计的任务
基本任务: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 鉴
证;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 民经济健康发展
具体任务
:5点
ppt课件
16
第二章 审计的分类与方法
第一节 审计的分类 第二节 审计的方法
ppt课件
17
第一节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分类:基本分类、其他分类
从事审计活动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审计法、财政 法规、经济法规、审计法规及其他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
ppt课件 5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
5.审计的目标
审计的总目标是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的预期目标是审查、确 认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问答题
1.如何理解审计的本质特征? 2. 审计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3. 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4. 如何理解审计的职能? 5. 审计的作用有哪些?
第二章 审计组织、人员与准则
学习目标
熟悉各类审计机关的设置、职责和权限 明确审计人员的任职条件和业务素质 掌握审计准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和种类 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与业务范围
A. 按照约定时间出具审计报告
B. 对在执业过程中获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C. 承担审计报告使用责任
D. 按时完成审计任务
4. 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计标准是( )。
A. 可比较的历史数据
B. 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
C. 计划、预算和经济合同
D.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5. 审计实施阶段要进行( )审计工作。
思考与练习
单项选择题 1. ( )是审计过程的起点。 A. 审计风险评估B. 审计报告阶段 C. 审计实施阶段D. 审计计划阶段
2.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发生在审计( A. 计划阶段B. 实施阶段 C. 终结阶段D. 处理阶段
)。
3.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发生在审计( A. 计划阶段B. 实施阶段 C. 终结阶段D. 处理阶段
4. 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判断是非、评价优劣的依据。 ()
2. 如果某注册会计师持有审计客户的股票,那么该注册会计师是不独立的, 应回避。( )
3. 注册会计师如果存在过失,可能承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
4. 审计机关有权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
5. 会计师事务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对外泄露审计档案所涉及的商业秘密等 有关内容。( )
)。
4.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时,应同被审计单位签订( A. 审计准则 B. 审计业务约定书 C. 审计通知书 D. 审计报告
审计学原理ppt

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1995年7月,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 1995年 月,审计署颁布了《
计工作的规定》 计工作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内部审计 工作.
3,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国家审计
西方国家审计起源于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 西方国家审计起源于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
1720年,查尔斯斯内尔受托对南海案件进行审 1720年,查尔斯斯内尔受托对南海案件进行审
查,由此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 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详细审计在英国盛行, 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详细审计在英国盛行, 也有人称之为英国式审计; 也有人称之为英国式审计; 1853年苏格兰成立" 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1853年苏格兰成立" 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第一个; 1887年美国创立AICPA--最大; 1887年美国创立AICPA--最大; 20世纪初,美国会计师创立资产负债表审计, 20世纪初,美国会计师创立资产负债表审计, 亦称美国式审计. 亦称美国式审计.
4,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都属于经济管理范畴,两者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两者起源密切相关; 联系:两者起源密切相关; 两者彼此渗透,融会; 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区别:产生的基础不同; 区别:产生的基础不同; 职能不同; 方法不同; 工作程序不同.
二,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这一部分不是本章的重点,大部分内容 只需作一般了解,其中应掌握审计产生 的客观基础,审计产生的社会条件以及 在中外审计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标志的 几个关键时点.
促进性作用
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建设弄虚作假,以权谋
私,造成多结工程款1000多万元,不合格 私,造成多结工程款1000多万元,不合格 标段达50%以上; 标段达50%以上; 冯明昌利用掌控的13家关联企业,通过编 冯明昌利用掌控的13 13家关联企业,通过编 制虚假财务报表,串通银行内部人员,从 工行南海支行骗取贷款74.21亿元; 工行南海支行骗取贷款74.21亿元; 原国家电力公司因领导决策失误造成重大 损失,并涉嫌个人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2起, 损失,并涉嫌个人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2起, 涉案金额10亿元; 涉案金额10亿元;
1995年7月,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 1995年 月,审计署颁布了《
计工作的规定》 计工作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内部审计 工作.
3,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国家审计
西方国家审计起源于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 西方国家审计起源于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
1720年,查尔斯斯内尔受托对南海案件进行审 1720年,查尔斯斯内尔受托对南海案件进行审
查,由此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 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详细审计在英国盛行, 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详细审计在英国盛行, 也有人称之为英国式审计; 也有人称之为英国式审计; 1853年苏格兰成立" 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1853年苏格兰成立" 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第一个; 1887年美国创立AICPA--最大; 1887年美国创立AICPA--最大; 20世纪初,美国会计师创立资产负债表审计, 20世纪初,美国会计师创立资产负债表审计, 亦称美国式审计. 亦称美国式审计.
4,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都属于经济管理范畴,两者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两者起源密切相关; 联系:两者起源密切相关; 两者彼此渗透,融会; 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区别:产生的基础不同; 区别:产生的基础不同; 职能不同; 方法不同; 工作程序不同.
二,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这一部分不是本章的重点,大部分内容 只需作一般了解,其中应掌握审计产生 的客观基础,审计产生的社会条件以及 在中外审计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标志的 几个关键时点.
促进性作用
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建设弄虚作假,以权谋
私,造成多结工程款1000多万元,不合格 私,造成多结工程款1000多万元,不合格 标段达50%以上; 标段达50%以上; 冯明昌利用掌控的13家关联企业,通过编 冯明昌利用掌控的13 13家关联企业,通过编 制虚假财务报表,串通银行内部人员,从 工行南海支行骗取贷款74.21亿元; 工行南海支行骗取贷款74.21亿元; 原国家电力公司因领导决策失误造成重大 损失,并涉嫌个人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2起, 损失,并涉嫌个人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2起, 涉案金额10亿元; 涉案金额10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审计的分类与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审计方法 的意义及选用要求; (2)理解审计方法的涵义; (3)掌握审计的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 (4)熟练掌握审计的技术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审计的各种方法,并 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技术方法 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忠于职 守、奉公办事的高尚情操。
(3)按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分 1、外部审计 2、内部审计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1)按审计范围分 1、全部审计 2、局部审计 3、专项审计
(2)按审计实施时间分 1、事前审计 2、事中审计 3、事后审计
(3)按审计执行地点分 1、就地审计 2、送达审计
(4)按审计动机分 1、强制审计 2、任意审计
(5)按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 1、预告审计 2、突击审计
【讲授新课】
一、审计的涵义: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 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 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 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 济监督活动。
本概念揭示了四项内容:
①审计的主体:专职机构和人员;
②审计的客体:被审计单位;
第二节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一、审计与会计的联系
1、两者起源密切相关
2、两者彼此渗透、融会
3、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二、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1、产生的基础不同(审计的产生是基于经济基 础监督的需要;而会计的产生是基于经济管理的 需要。)
2、职能不同(审计的职能是监督、鉴证和评价; 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3、方法不同(会计的核算方法有:设置会计科 目、复式记账等;审计的方法有:检查、审阅 等)。
3、详查法(第34页) 4、抽查法(第35页) (注:财经法纪不宜采用抽查法) 5、审阅法(第36页) 6、核对法(第37页)
①证证核对 ②账证核对 ③账账核对 ④账单核对 ⑤账表核对 7、查询法(第40页) ①询问法
②函证法(肯定式和否定式函证法)
4、工作程序不同
会计的工作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 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审计的工作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 段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和目的
一、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 收支状况及有关经济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 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与审计对象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一、审计的职能
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它不以人 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 具备的能力。 1、经济监督职能—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 2、经济评价职能 3、经济鉴证职能—突出地表现在民间审计中。 二、审计的作用 1、制约性作用 2、促进性作用 三、审计的任务(略)
③审计的对象: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 济活动;
④审计的实施:(审计的依据、审计的目标、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目的和审计的性质)。
二、审计关系人 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
的当事人。 1、审计人 2、被审计人 3、审计委托人 注:只有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的关系,才是审计关系。 三、审计的基本特征 1、独立性(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独 立)。 2、权威性(法律赋予的权威、自身工作树立的权威) 3、公正性
审计学原理课件
增城电大 张炬堂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工作和
任务;
(2)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3)理解和掌握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
职能和作用。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拓宽学生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激发学 生
1、审计的主体:是指审计的专门机构和人员, 即审计监督的执行者。
2、审计的客体:是指接受审查、监督与评价的
3、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指财政、财务收支 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审计所依据的信息载体:是指形成审计证据 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以及电子计算机的磁带、 磁盘等。 二、审计的目的
是指审计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1、维护财经法纪 2、改善经营管理 3、提高经济效益 4、促进廉政建设 5、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第五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原因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二、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审计的最初形 态是:官厅审计即国家审计。
(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审计的形态是:民间 审计。
(3)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在政府内部实行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分 层管理时所形成的 审计形态是:内部审计。
教学重点:正确利用各种审计的技术方法开展审
业务。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利用各种审计的技术方法
开 展审计业务。
教学时数:2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1)按审计主体不同分 1、国家审计 2、内部审计 3、民间审计
(2)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分 1、财政财务审计 2、财经法纪审计 3、经济效益审计 4、经济责任审计
第二节 审计的方法 一、审计方法的选用要求
1、必须服从于审计目标。 2、必须服从于审计方式。 3、必须适应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顺查法(以审查会计资料为例)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2、逆查法 会计报表→会计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审计的涵义;
»(2)审计对象和目的: »(3)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1)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2)审计的职能。 教学时数:2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 【导入新课】 问题的提出:(1)审计的执行者是谁?
(2)审查谁? (3)审查的内容? (4)怎样审查?
8、分析法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盘存法 △现金和贵重的原材料,应采用突击性盘点;固
定资产、大宗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应采用抽查性 盘点。
2、调节法 △在实际工作中,调节法通常应用于银行存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