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筛查镜在儿童眼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儿童早期屈光状态的视力筛查应用分析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儿童早期屈光状态的视力筛查应用分析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儿童早期屈光状态的视力筛查应用分析弱视是儿童时期可治疗的常见的视力缺陷疾病,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为2%~4%[1-2]。

近年来,家长对儿童保健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眼保健是家长最普遍关心的问题。

而婴幼儿正处在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弱视的发病期,了解其视力发育情况对早期发现弱视、早期防治弱视有着重要意义。

我院儿童保健科联合眼科对保健门诊的儿童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进行视力筛查,对儿童视力的早期屈光状态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2013年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检查的1~6岁的婴幼儿2452例,应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进行屈光状态的检查,年龄1~2岁1080例,2~3岁302例,3~4岁316例,4~5岁419例,5~6岁335例;男1520例、女932例。

1.2方法①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自动视力筛查仪,检测儿童的屈光状态,要求在光线比较暗的房间里,儿童没有进行扩瞳的情况下,对儿童的眼睛进行检查,儿童眼睛看着仪器的绿色闪烁的光圈,保持水平位固定数秒钟,听到仪器发出一种稳定背景下非常高调、尖锐的“滴、滴”声后,即自动检测出儿童眼球的屈光状态,读取数据。

有效检测距离为35 cm,检测完右眼后,再检测左眼,操作方法相同。

最后将数据打印出来。

检测范围:球镜s为-6.00 Ds~+5.00 Ds,柱镜C为±3.00DC,超过仪器检测范围时仪器显示±9.99或不显示数据。

1.3诊断标准采用屈光度异常参考标准,S表示球镜屈光度,2~3岁S≤-1.0或≥3.0,4~5岁S≤-1.0或≥2.5,5~6岁S≤-1.0或≥2.0。

C表示柱镜屈光度C绝对值≥1.5。

弱视诊断标准根据1996年中华医学会分会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制定的弱视诊断标准,即矫正视力≤0.8[2]作为该年龄段的弱视诊断标准。

屈光异常儿童在眼科由专科医师进行验光检查。

眼位斜视数据分析报告(3篇)

眼位斜视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眼位斜视,又称斜视眼,是指眼球运动不协调,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眼位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本报告通过对眼位斜视患者临床数据的分析,旨在了解眼位斜视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分析、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大型眼科医院2019年至2021年间收治的2000例眼位斜视患者。

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

2. 研究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眼位斜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分类统计分析:对眼位斜视患者按照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之间的差异。

(3)相关性分析:分析眼位斜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等因素与治疗方法及预后的相关性。

三、结果1. 眼位斜视患者的基本特征(1)年龄分布:2000例眼位斜视患者中,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32.5岁。

其中,20岁以下患者占25%,20-40岁患者占45%,40岁以上患者占30%。

(2)性别分布:2000例眼位斜视患者中,男性患者950例,女性患者1050例,男女比例约为1:1。

2. 眼位斜视的病因分析(1)先天性眼位斜视:占60%,主要与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胎儿期感染等因素有关。

(2)后天性眼位斜视:占40%,主要与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眼部手术、外伤等因素有关。

3. 眼位斜视的临床表现(1)斜视眼:患者表现为一只眼睛注视目标,另一只眼睛偏离目标。

(2)复视:患者表现为同时看到两个目标。

(3)视力下降: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 眼位斜视的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包括眼镜矫正、光学矫正、遮盖疗法等。

(2)手术治疗:包括眼肌手术、眼眶手术等。

5. 眼位斜视的预后情况(1)治愈率:经过治疗,60%的患者获得治愈,其中保守治疗治愈率为40%,手术治疗治愈率为20%。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斜视度是指眼球在注视目标时产生不正常的偏斜或偏转,导致视线不重合而产生视觉上的错觉。

斜视度的测量是眼科医生用来确定斜视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斜视度测量方法。

一、Hirschberg试验Hirschberg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斜视度初步测量方法,适合于临床初步筛查和儿童斜视检测。

该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角膜反光位置来初步判断眼球的偏斜程度。

眼球偏斜越大,反光位置偏离中心点越远。

眼科医生通过比较两眼的反光位置,可以估算出患者的斜视度。

二、Cover测试Cover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斜视度定量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斜视患者。

在Cover测试中,患者将一个眼睛遮住,然后医生观察患者另一个眼睛的视线移动情况。

通过观察被遮住的眼睛在解壁后的快速回位情况,可以判断眼球的偏斜程度。

三、角膜反光照相术角膜反光照相术是一种精准的斜视度测量方法,适用于病情复杂的斜视患者。

在该检测方法中,医生使用专业的眼科设备对患者的眼球进行拍照,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反光位置的偏移程度,来准确测量斜视度。

四、眼位计眼位计是一种高精度的斜视度测量仪器,适用于需要进行精确斜视度测量的患者。

眼位计可以精确测量眼球的偏斜角度和位置,为眼科医生提供详细的斜视度数据,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选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在斜视治疗过程中,定期测量斜视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读者更加了解斜视度的测量方法,为斜视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00字】第二篇示例: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的位置不正常,导致视线发生偏移而无法对准同一目标。

斜视在儿童和成人中都有发生,严重的斜视会严重影响视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早发现斜视,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斜视角检查

斜视角检查

第二部分检查法第一章斜视角检查第一节角膜映光法一、应用范围特别适用于单眼注视功能障碍而不能交替注视,或眼球运动受限的患者及不配合检查的婴幼儿。

二、检查目的判断被检者有无眼位偏斜。

三、检查依据根据光源在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判断有无眼位偏斜。

四、检查方法被检者背光而坐,检查者坐于被检者对面,手持笔试电筒与被检者视线水平,令被检者注视眼前笔试电筒光源,检查者在正前方观察光源在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判断有无眼位偏斜。

【斜视角估算】1.双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双眼正位;2.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另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缘,眼位偏斜150;3.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另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眼位偏斜150~300;4.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另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角膜缘,眼位偏斜450。

Hirschberg角膜映光法反光点移位计算方法:在33cm处角膜曲面反光点移位1mm相当于70角。

【斜视性质判断】1.外斜视:偏斜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鼻侧;2.内斜视:偏斜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颞侧;3.下斜视:偏斜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上方;(一般规定某眼下斜视称另一眼上斜视)4.上斜视:偏斜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下方。

五、注意事项1.角膜映光法只能粗略地估计斜视角,在计算斜视手术量时应参考三棱镜测量的结果。

2.角膜映光法测定的斜视角包含有Kappa角,在诊断斜视与计算斜视手术量时应注意Kappa角的存在。

第二节视野计检查法一、应用范围各类斜视术前、术后斜视度的测定。

测定远距离斜视度的准确度高于Hirschberg角膜映光法。

二、检查目的测定斜视度。

三、仪器设备弧形视野计。

四、检查方法1.近距(33cm)检查:(1)被检者坐于弧形视野计前,下颌托置于视野弧中心,被检者下颌放于下颌托上,一眼注视视野弧中央的固视视标。

(2)检查者移动点光源,使其发光点位于另一眼角膜中央,此时点光源对应的视野计刻度为该眼的斜视度。

提高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提高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提高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儿童弱视过程中,通过加强家庭护理和心理干预,提高儿童弱视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弱视治疗的268例(446眼)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用治疗方法组)95例(150眼)和治疗组(家庭护理和心理干预方法组)173例(296眼),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

结果:家庭护理和心理干预综合治疗方法在儿童弱势治疗中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检查与诊断检查: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戴镜视力及远近视力)、眼位检查(采用角膜映光法)、眼底镜检查(包括眼底及注视性质)、同视机检查、外眼、晶状体等的检查(使用裂隙灯显微镜)。

诊断: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和因先天原因导致的眼疾后,对所有患儿使用1%阿托品滴眼液麻痹睫状肌(即散瞳),进行客观检影验光,据全国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关于弱视定义给出相应的诊断,即矫正视力低于4.9(0.8)的儿童确诊为弱视。

其中,矫正视力≤0.1为重度弱视,矫正视力达到0.2~0.5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达到0.6~0.8为轻度弱视[3]。

1.2.2 治疗方法(1)对照组:恰当的屈光矫正基础上根据儿童年龄大小及双眼视力相差情况采用单眼全遮盖或双眼交替遮盖的方法。

双眼视力相差较大,按4∶1或5∶1的规律,即遮盖优势眼4 d或5 d,再遮盖弱视眼1 d,如此反复多次;双眼视力相差不大,则按3∶3规律遮盖。

遮盖方式由家长和患儿灵活选择。

如每周须遮盖35 h,可选择每天遮盖5 h共7 d或每天遮盖9 h共4 d,亦或每天12 h共3 d。

并依患儿的弱视类型及性质配合弱视治疗仪进行综合治疗。

(2)治疗组:综合疗法基础上对患儿施以严格的家庭护理和心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向家长普及儿童弱视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弱视危害性的认识,使其正确认识弱视的可逆性及早治疗、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弱视治疗家庭矫治训练应注意事项及相关心理卫生知识、眼罩的制作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提高家长积极参与弱视治疗的依从性,主动干预并监督患儿进行各项弱视治疗。

HirschbergTest在儿童斜视角测量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

HirschbergTest在儿童斜视角测量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

HirschbergTest在儿童斜视角测量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目的:研究角膜映光法(Hirschberg Test)在儿童斜视角测量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68例共同性水平斜视患儿进行检测。

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

对照组分别由两名医师应用传统Hirschberg Test进行检测;观察组分别由对照组两名医师应用自动Hirschberg Test进行检测。

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检查医师A和检查医师B的检测结果与三棱镜交替遮盖检查的偏差相近(P>0.05)。

研究组检测结果与三棱镜交替遮盖检查的偏差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儿的测量准确率为23.5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5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笔者所在医院分别由两名医师应用自动Hirschberg Test对患儿进行测试,其与三棱镜交替遮盖检查的偏差较小,且测量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标签:Hirschberg Test;斜视角;准确性;可靠性大量研究表明,早发现,早诊断,越易使得患儿得到有效的矫正视力[1-2]。

幸运的是,自动Hirschberg Test出现,给患儿的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不仅能够通过估算每位婴儿的Hirsberg比率(HR)和Kappa角,克服了Kappa角的影响,来计算眼睛偏斜的角度,而且自动Hirschberg Test允许头自由活动,并且不用假定准确的固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它更适合婴幼儿,年龄较小的儿童的斜视检查[3-4]。

因此,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自动Hirschberg Test在儿童斜视角测量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68例共同性水平斜视患儿进行检测,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68例共同性水平斜视患儿进行检测。

3-6岁眼保健筛查内容

3-6岁眼保健筛查内容

3-6岁眼保健筛查内容眼保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筛查和保健措施,确保儿童眼睛的健康发育。

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眼保健筛查尤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眼睛发育的关键时期。

下面将介绍3-6岁眼保健筛查的内容。

1. 视力筛查:视力筛查是眼保健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3-6岁的儿童中,视力问题是最常见的眼健康问题之一。

为了及早发现并纠正视力问题,建议每个孩子在3岁时进行第一次视力筛查,之后每年进行一次。

常用的视力筛查方法包括图形识别、视力表、视力图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初步判断孩子的视力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近视、远视、弱视等问题。

2. 眼动能力测试:除了视力筛查,眼动能力测试也是3-6岁眼保健筛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眼动能力是指眼睛在移动和追踪物体时的协调能力。

这对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

眼动能力测试可以通过观察儿童追踪移动物体的能力来评估其眼动能力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眼动能力有问题,可以通过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来改善。

3. 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是用来评估儿童眼球的位置和运动是否正常的方法。

这对于发现斜视等眼位问题非常重要。

斜视是指眼睛的方向不正常,无法同时对准同一个物体。

通过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斜视等眼位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眼部健康评估:眼部健康评估是检查儿童眼部是否有炎症、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的重要方法。

这些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儿童的视力和眼睛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眼部健康评估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的外观、检查结膜、角膜等部位来进行。

如果发现眼部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5. 眼保健指导:眼保健筛查的最后一步是进行眼保健指导。

通过向家长传授一些眼保健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眼睛。

家长可以学习如何保护孩子的眼睛,如避免过度用眼、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合理安排用眼时间等。

此外,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刺激,如阅读、绘画等,促进眼睛的发育和健康。

3种立体视检查法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3种立体视检查法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3种立体视检查法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比较孙琪;濮清岚;周巧云;王小君;王薇【摘要】目的比较Titmus、立体视觉检测板及立体视觉检查图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立体视锐度值分布及完成情况.方法对一组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双眼视力、眼位、眼活动度、眼前段、眼底均正常的3~<7岁儿童共428人,分4个年龄段,3~<4岁、4~<5岁、5~<6岁及6~<7岁,在相同环境中分别做3种立体视锐度测定.结果立体视锐度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Titmus、立体视觉检测板: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2,P<0.01;χ2=85.62,P<0.01).立体视觉检查图: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3,P>0.05).完成人数:立体视觉检测板>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但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4,P>0.05).结论不同年龄立体视锐度阈值有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同检查手段所得立体视锐度阈值亦不一致.Titmus法及立体视觉检测板法适合儿童筛查;Titmus与立体视觉检查图相结合可取得更为精确的结果.【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4(014)001【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立体视锐度;检查方法;儿童;比较【作者】孙琪;濮清岚;周巧云;王小君;王薇【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眼视光中心,嘉兴,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眼视光中心,嘉兴,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眼视光中心,嘉兴,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眼视光中心,嘉兴,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眼视光中心,嘉兴,314000【正文语种】中文立体视觉是视觉器官对周围物体远近、深浅、高低三维空间位置的分辨感知能力,是最高级的两眼视觉。

立体视觉需要两眼均有良好的视力、同时感觉、融像功能。

儿童视力筛查

儿童视力筛查

儿童视力筛查童梅玲【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159-160)【作者】童梅玲【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江苏南京 210004【正文语种】中文儿童早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1],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视力才有可能正常发育。

而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些先天性眼病、屈光不正、弱视和斜视等如未能早期发现,往往会影响到儿童视力的发育,表现出视力低常。

儿童视力筛查可作为早期发现儿童眼病和视力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2,3],使儿童的一些常见眼病有机会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弱视发病率,促进儿童视力和视觉功能的良好发育。

儿童视力筛查是依据儿童视觉发育特点和规律,运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进行相应的视力筛查和评估,若存在潜在视力问题者可进行进一步的眼科检查、诊断和治疗。

儿童的视力在出生后是逐步发育的,其发育状况可以通过儿童各年龄段视力水平及视觉发育行为特点综合考量。

1.1 正常儿童各年龄段视力发育水平正常儿童各年龄段视力发育水平为:5个月4.0,6个月4.3,1岁4.5,2岁4.6 ~ 4.7,3岁4.7 ~ 4.8,4 ~ 5 岁4.8 ~5.0,6岁5.0。

1.2 正常儿童视觉发育行为特点新生儿:对光已有反应,在强光刺激下会闭上眼睛;2 ~3个月:有了固视物体的能力,目光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7 ~9个月:会察颜观色,会模仿大人的动作,能同时玩2个以上物体;1岁左右:能用手指端准确取起细小的物体,如黄豆,花生米;1.5岁:会翻、看图书,会搭积木,会识别简单的形状;2岁前后:能模仿画线条;3岁左右:能认识更复杂的形状,如菱形、椭圆形等,能识别颜色,区分色彩的不同饱和度等。

考虑到儿童年龄和发育的特点,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011年)认为,年龄在3 ~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4]。

同视机的临床应用

同视机的临床应用

同视机的临床应用同视机又名大型弱视镜或斜视镜,有许多种类和名称,但是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从Worth弱视镜演变过来的。

同视机型号不同,主要参数也有差异。

同视机主要用于检查斜视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情况以及斜视度的测定,根据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眼球运动功能。

另外还可以对患者行脱抑制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

一.同视机构造及原理同视机构造:底座有一金属箱,其中储藏机器的转动部分及电路,在座上有两个金属臂连接两个镜筒,每个镜筒均包括目镜、反射镜及画片夹三部分,镜筒之臂的底座上有刻度盘,其上刻有两行刻度,一行为圆周度,一行为三棱镜度,以指示明镜筒旋转的角度。

两镜筒一般可内转500、外转400,镜筒上附有画片的高度及旋转的刻度,可以上下移动及旋转。

同视机的主要结构是两个镜筒。

镜筒可以围绕三个轴做各种方向的运动:围绕垂直轴做内收和外展两个方向的水平运动;围绕水平轴做上下方向的垂直运动;围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

镜筒做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是围绕着眼球旋转中心的位置进行的。

镜筒内装有一个平面反光镜,与视线呈45度角,这样能够使两只镜筒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弯曲90度,使患者感觉物象来自正前方。

筒的一端装有目镜,另一端装有画片,中间安放一只+7D屈光度的球镜,使画片置于球镜的焦点上,可使光线平行,经目镜看到的画片相当于来自无限远的效果。

同视机的两个臂控制着画片的水平运动。

两个臂可以单独运动,也可以用锁固定以后做集合或外展的异向运动,还可以做平行运动。

通过不同旋扭可以使画片做垂直和旋转运动。

医生能够把镜筒调到各诊断眼位进行检查。

同视机检查的原理是利用两个镜筒将两眼视野分开,左眼看左画片,右眼看右画片,通过凸透镜将物象投射到两眼视网膜的一定位置上,再通过视中枢传导到视皮层进行加工、分析、综合。

如果有双眼视觉,便可以将分别来自双眼的物象合二为一,感觉为一个物体,如无双眼视觉,可以借助于同视机面板的刻度了解患者的斜视度,并对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分析。

眼轴的临床意义及测量方法新进展

眼轴的临床意义及测量方法新进展

眼轴的临床意义及测量方法新进展李宁【摘要】随着眼科的发展,眼轴在眼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越来越重要,尤其在白内障人工晶体度数计算、角膜屈光手术等方面.精确的测量直接影响到对疾病风险及预后评估.目前用来测量眼轴的仪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超声测量,另一种则是基于光学相干测量法,包括IOL-Master、Lenstar等.各种检查方法有不同的适应证,因此合理利用各自的优点及适当的联合应用可使眼轴的测量尽可能精确,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10【总页数】3页(P1812-1814)【关键词】眼轴;人工晶体度数;生物测量【作者】李宁【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0.41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测量在眼科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眼轴的构成及测量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可为眼科医师提供重要信息,在临床应用中为不同情况下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眼科测量仪器也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向非接触、便捷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由传统的超声仪器到目前先进的光学仪器,各种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为此该文就眼轴的临床意义及其测量方法进行综述。

1 眼轴的临床意义眼轴为角膜前表面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距离,其组成部分包括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及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

临床上白内障、屈光不正、斜视、弱视、青光眼、硅油眼、黄斑水肿等多种疾病都伴随着眼轴不同程度的变化,了解各阶段眼轴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1.1 人工晶体度数与眼轴随着术前测量的准确性和手术技巧的提高,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越来越普遍,术前眼轴的测量及人工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屈光状态,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屈光误差17%来源于眼轴,100 μm的眼轴误差将导致术后0.25 D的屈光误差,因此眼轴测量工具的选择及熟练的测量技巧至关重要[1-2]。

伟伦视力筛查仪在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李继兰

伟伦视力筛查仪在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李继兰

伟伦视力筛查仪在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李继兰发布时间:2023-06-08T10:24:54.075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5期作者:李继兰[导读] 目的:讨论伟伦视力筛查仪在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2021 年 6 月到 2022 年 6 月幼儿园的儿童眼保健检查的体检儿童 200 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检测,对照组中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

昆明市晋宁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600摘要:目的:讨论伟伦视力筛查仪在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2021 年 6 月到 2022 年 6 月幼儿园的儿童眼保健检查的体检儿童 200 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检测,对照组中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

结果:两组的患者的检查依从性相比(P<0.05)。

两组的初筛异常率、复筛异常率(P>0.05)。

结论:在儿童眼保健检查中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检测的操作简单,缩短检查时间,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早期屈光情况,尽早将视力异常儿童检测出来,避免视力问题恶化。

关键词:伟伦视力筛查仪;儿童;眼保健检查在儿童眼保健检查中视力筛选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筛选儿童的视力,可以在较早的时间段内找出视力异常的儿童,进而在早期进行治疗措施,预防儿童视力疾病的加重甚至进一步发展[1,2]。

在日常生活中,会对儿童视力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其中最多的情况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的发生原因主要由于儿童具有屈光参差,远视、近视以及散光的情况[3]。

在传统视力检测中多应用国际标准的视力表检测,若儿童的视力经过检测确定存在异常,还需通过散瞳验光进行进一步检测[4]。

由于检测的工作比较复杂,儿童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导致检查的依从性较低,进而影响检查结果[5]。

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操作简单,适合儿童应用。

本文中选择 2021 年 6 月到 2022 年 6月进行儿童眼保健检查的体检儿童 200 例,具体报道如下。

0-6岁儿童眼保健视力筛查的培训总结

0-6岁儿童眼保健视力筛查的培训总结

0-6岁儿童眼保健视力筛查的培训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儿童眼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0-6岁是儿童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做好儿童眼保健视力筛查工作,对预防和治疗儿童眼病,保障儿童视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国0-6岁儿童眼保健视力筛查水平,近期,我国举办了一系列儿童眼保健视力筛查培训活动。

本文将对这次培训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培训背景近年来,我国0-6岁儿童眼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近视、斜视、弱视等视力问题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高度重视0-6岁儿童眼保健视力筛查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儿童眼保健服务的指导和支持。

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开展儿童眼保健视力筛查培训活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眼保健服务能力。

二、培训内容本次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眼保健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儿童视觉系统发育、眼病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学员掌握儿童眼保健的基本知识,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2. 视力筛查技术:培训内容包括视力筛查方法、设备使用和操作技巧等。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讲解相应的视力筛查技术,如光照反射、瞬目反射、红球试验、眼位检查、眼球运动、眼底红光反射、屈光不正检查、视力检查等。

3. 儿童眼病诊断与治疗:培训内容涵盖常见儿童眼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斜视、弱视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员掌握儿童眼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4. 眼保健服务规范与质控:培训内容涉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制定的《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视力筛查工作流程、数据登记和随访管理等。

旨在提高学员对眼保健服务规范的认知,确保视力筛查工作质量。

三、培训形式与效果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示、分组练习和现场解答等形式进行。

邀请了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家,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婴儿眼底筛查是怎么做的,治疗方法

婴儿眼底筛查是怎么做的,治疗方法

婴儿眼底筛查是怎么做的,治疗方法婴儿眼底筛查是指通过检查新生儿和儿童的眼底情况,来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

眼底是包括视网膜、色素层和脉络膜等组织的一部分,因此眼底筛查是检查眼部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和儿童来说。

婴儿眼底筛查的方法:1.用医用手电筒光源照明,使眼部处于近似于黑暗的环境中,促进瞳孔扩张。

2. 进行眼底镜检查,医生使用专业的眼底镜,从患者的瞳孔中逐一观察眼底的表面。

3. 检查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状态,包括是否存在色素沉着、分离、裂隙等情况。

治疗方法:1. 小儿斜视的治疗:通常情况下,斜视初期可以通过简单的眼肌锻炼来进行治疗。

如通过眼球运动锻炼,目的是增加眼球扭转能力,使得两眼视线重合。

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 小儿眼底出血的治疗:如果孩子出现了眼底出血,医生首先需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出血原因,然后再具体针对性进行治疗。

出血量较小的情况下可以给予观察和轻微处理,出血量较大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1. 婴儿眼底筛查医生要具有专业的技术和资质,以免导致不必要的损害。

2. 在进行眼底筛查时,一定要保持婴儿的舒适度,否则会影响检查的效果。

3. 孩子的眼睛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尽早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因为拖延而加重。

4. 在孩子的生活中,注意眼部保护。

避免孩子长时间头低看书或者看屏幕,定期对孩子的眼部进行保健,可以缓解和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总之,婴儿眼底筛查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测手段,可以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一些儿童眼部疾病。

在进行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正确的诊疗标准和方法,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眼睛旁血管瘤怎么治疗好,治疗方法眼睛旁血管瘤是指在眼睛周围的皮肤上出现的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组成的良性肿瘤,一般不会转移,但瘤体增大会影响外貌,严重时还会影响视力和功能。

以下是眼睛旁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RetCam Ⅱ小儿视网膜检查系统在婴幼儿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

RetCam Ⅱ小儿视网膜检查系统在婴幼儿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
— —
a ge r t a e d a d i ef cie e sa p r t st x mi e t e r t a fc i rn p t n s n l ei l l n s f t n s p a au oe a n h ei s o h l e a i t . n f i e v n d e
床 眼科 杂 志 2 1 第 1 卷 第 1 0 0年 8 期
Junl f l i l p ta ooy 2 1 , o. 1 , o 1 ora o Ci c hhl lg ,0 0 V 1,8 N . n aO m

临床 研 究 ・
Rta 小儿视网膜检查系统在婴幼儿眼底病 e mI C I
Ja 。I GS u ag,A GH n — i Jn W NGL4 P k g U i rt h dH si l P k g U i rt E eC n u nLN h - n P N ogl , i f e g, A e i. ei nv syT i o t , ei nv sy y e— n ei r pa n e i
疾病 的筛查 提供 了一 条简便 、 高效 的途径 。
【 关键词 】 R ta &J视 网膜检查系统 ; e ml k C I 间接检 眼镜 ; 眼底检查 ;
[ 临床 眼科杂 志,0 0 1 :9 2 1 ,8 2 ]
Th fetv n s fte ReCa Ⅱ dgt lrtn a r n s r e ig rtn p t y o o n hl e ee cie eso h t m ii a ei a c me a i c en n ei o ah fy u g c i n i dr BU
筛查 中的应 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布娟

Spot视觉筛查仪在学龄前儿童屈光筛查中的应用要点

Spot视觉筛查仪在学龄前儿童屈光筛查中的应用要点
弱视;
危险因素;屈光不正;筛查
Evaluation Ding
of the
Spot vision
screener
for
refractive
screening
in preschoolers
Sun Liyin94, Century
Gang,Li
Xue,Q;锄Xuehan.4
Children 7s
Department
D。
学龄前儿童在Spot检查中的配合程度 本研究共纳入儿童144例(288眼)。96.5%参与
Spot检查的儿童都能配合图像采集(139/144),平均 年龄(3.0±1.2)岁。Spot报告中全部都有屈光、眼位状 态评估(100%)。经d,JLH艮科医生检查,28例儿童具 有眼部病变(结膜炎12例,眼睑内翻伴倒睫10例, 上睑下垂2例,白内障1例,角膜斑翳1例,霰粒肿 2例),其中2例儿童不能用Spot采集图像(重度上 睑下垂1例,先天性白内障l例);12例既往确诊或
报告可提供双眼屈光数值、瞳孔直径、眼位及参考建 议,并可保存及打印数据。Spot屈光度异常转诊推荐 值见表1。
表1
Spot屈光度异常转诊推荐值(D)
疑似发育迟缓的儿童中.10例儿童可配合Spot检 查。1例儿童因哭闹不配合Spot检查。18例诊断为 斜视的儿童中,都能同时测得双眼屈光状态,其中 14例可用Spot检测出斜视。
refractive
amblyopia
Methods
were
This was with and
study.One
hundred by

forty-four pediatric
children(mean age 3.0±1.2

分析在儿童眼保健中应用伟伦视力筛查仪的效果评价

分析在儿童眼保健中应用伟伦视力筛查仪的效果评价

分析在儿童眼保健中应用伟伦视力筛查仪的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2-09-19T07:46:58.54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5月10期作者:张永莉[导读]分析在儿童眼保健中应用伟伦视力筛查仪的效果评价张永莉(南充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目的:通过在儿童眼保健过程中合理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进行检测,进而评估分析其临床检测效果。

方法:采取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时间开展眼保健检测的儿童(n=100例,200只眼),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位儿童,100只眼)。

对两组采取不同的视力筛查方式来比较其在儿童眼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儿童视力筛查结果更理想,且屈光不正(双眼与单眼)、近视、远视以及散光的检测率更高,逐渐对比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将伟伦视力筛查仪使用于儿童眼保健中,应用效果良好,对于屈光不正以及斜视等不良情况均存在较高的检测检出率,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童眼保健;伟伦视力筛查仪;效果评价在儿童阶段由于儿童群体对于眼睛保护工作的重视度较低,使用眼睛的方法不规范或者其他方面因素而造成其视力较低或者存在其他眼部不良情况[1]。

为此及时对儿童开展视力检测工作尤为关键。

伟伦视力筛查仪作为美国伟伦公司所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随时随地开展眼部检测工作,且操作便捷、安全、准确率高。

基于此,本文通过在儿童眼保健过程中合理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进行诊断,进而评估分析其临床检测效果,现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采取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时间开展眼保健检测的儿童(n=100,200只眼),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位儿童,100只眼)。

其中观察组男女儿童例数比值为32/18,年龄主要分布在4岁至9岁之间,均值为(6.31±2.13)岁;对照组男女儿童例数比值为31/19,年龄主要分布在3岁至8岁之间,均值为(6.01±1.95)岁。

视力筛查仪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中的应用

视力筛查仪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中的应用

视力筛查仪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中的应用1、目的探讨视力筛查仪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中的价值,从而达到早期防治儿童视力的目的。

2、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1年10月选取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明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幼儿园49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测试,使用莫廷视力筛查仪评估受试儿童眼部数据S值与C值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及眼保范围内。

3、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受试儿童中S值与C值处于正常范围内410人,异常80人,异常人数占受试总人数的16.33%。

4、结论莫廷视力筛查仪操作简便,能迅速、精确地反应儿童早期屈光状态,可尽早发现存在潜在视力问题的儿童,并通过早期诊疗尽可能恢复视觉功能,减少因视觉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

学龄前儿童视力障碍已经成为妇幼保健日益关注的一个话题,对学龄前儿童视力障碍的预防与控制也是妇幼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如今视力问题已经成为学龄前儿童的一项主要健康问题,目前大部分学龄前儿童存在的视力问题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弱视、斜视等。

若学龄前儿童出现此类问题后而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则会使其视觉受到永久性的损伤,而尽早发现的关键在于视力筛查。

视力筛查是儿童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早期发现儿童的视力异常情况,。

以往普遍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如发现异常再行散瞳验光检查,但因很多儿童不能配合或受环境影响存在较大误差。

因此 ,本项目选用莫廷公司生产的莫廷视力筛查仪 ,对辖区内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项目于2021年9月至2021年10月选取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明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幼儿园49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测试。

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中学龄前儿童视力屈光筛查技术的诊断标准;②经筛查仪检查发现。

排出标准:①已做入学体检儿童;②眼部手术后处于恢复期者;③无法配合检查者。

1.2 研究方法:在未进行散瞳的情况下将莫廷视力筛查仪调整为儿童模式,距离受试儿童约34.0 cm处,确保筛查室光线合适,避免环境光线过亮,通过灯光的闪烁、响亮的声音等来吸引儿童注意力,以主动捕获儿童眼部的有效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视筛查镜在儿童眼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了解斜视筛查镜在学龄前儿童斜视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方法7615例学龄前儿童,采用Welch Allyn斜视筛查镜进行眼位检查,将可疑斜视眼患儿转眼科进行眼位确诊和扩瞳检影等视光学检查,并按年龄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3~6岁儿童斜视筛查镜检查结果与眼科确诊结果一致性较高,3岁年龄组符合率为87.8%,其余组准确率均达90.0%以上。

139只斜视眼中有48.9%发生弱视。

结论斜视筛查镜适合眼保健部门、社区、幼儿园儿童眼位筛查工作,对斜弱视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斜视筛查镜;眼位筛查;弱视
斜视是指当一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的视轴偏离于注视目标,是小儿常见眼科疾病。

斜视眼除了容貌上的缺陷外,还会丧失立体视觉,而且若斜视眼发生在婴儿或儿童时期,其中有近1/2将发展为弱视,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择业等都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斜视性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可逆的,预后较好[1]。

所以早期进行斜视筛查可为斜视性弱视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儿童眼保健门诊对7615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斜视筛查,并对可疑斜视眼进行了专科确诊及相关眼病和视光学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儿童眼保健门诊收治的3~6岁学龄前儿童,配合者共7615例,15230只眼。

性别不限,排除重大眼科疾病史、脑损伤及眼病家族遗传史等。

1. 2 方法使用美国Welch Allyn斜视筛查镜逐一对每例适龄儿童进行眼位筛查,依据斜视筛查镜操作指南,判定相应结果。

对可疑斜视患儿,随即转眼科由专业眼科医生做进一步眼位确诊检查,同时,排除相关禁忌证后,对斜视眼做扩瞳检影等相应视光学检查。

将所有接受斜视筛查的儿童按年龄分为:3岁组1894例(3788眼),4岁组2036例(4072眼),5岁组2043例(4086眼),6岁组1642例(3284眼),并进行数据分析。

1. 3 视力评价标准斜视性质及斜视度以专业眼科医生进一步检查结果为准;视力状况以睫状肌麻痹后检影及相关视光学检查结果为准。

2 结果
2. 1 斜视筛查镜在儿童眼位筛查中所获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一致性较高,除3岁年龄组符合率为87.8%,其余组准确率均达90.0%以上。

3岁年龄组符合率略低于其他组,可能是年齡较小、配合度较差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
年龄组配合度增强,符合率更高。

见表1。

2. 2 斜视与弱视相关性斜视性弱视发病率相对较高,通过对确诊的139只斜视眼进行扩瞳检影及相关视光学检查,结果发现符合弱视诊断标准[2]的有68眼,即48.9%的斜视眼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治疗都将发生弱视。

见表2。

3 讨论
传统的儿童眼位检查方法中,多采用角膜映光、遮盖、同视机等检查,但容易受儿童的年龄、情绪和表达能力的影响,进行眼位检查时准确度不高,尤其是低年龄组,可能得不到及时的眼位检查。

同时,家长对孩子的眼位关注度不够,可能错过斜视、弱视的检查及治疗时机。

由表1可知,高年龄组儿童中仍有很多斜视患儿未得到及时发现和(或)治疗,所以儿童眼保健医生在眼保健过程中的宣教和对儿童眼位定期筛查尤为重要。

儿童期患斜视,尤其是共同性斜视,斜视眼比较容易发生弱视,因为斜视发生后两眼视轴不平行,同一物体的物像不能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由于儿童的大脑比较容易调整和适应,其会抑制一眼获得比较模糊图像,干扰大脑的视觉发育,造成该眼视力下降,即发生弱视,且斜视度愈大,斜视眼的弱视程度可能越严重。

本次研究发现48.9%的斜视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都将发生弱视,发病率非常高,因此,儿童斜视不容忽视,必须早发现、早治疗。

斜视是导致弱视的根本原因,所以斜视性弱视属于可逆的、功能性的,目前双眼视功能训练、弱视治疗以及斜视矫正手术是比较有效的斜视性弱视治疗方法[3]。

其中斜视手术不仅是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

如果斜视度>20°,仅靠戴镜及弱视治疗是难以完全纠正眼位和恢复视力的,应在行手术矫正眼位后再进行弱视训练[4]。

学龄前即3~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相对可塑期,是弱视治疗的最佳时间,因此若斜视发生在3岁以前应及时矫正,以免发生弱视。

及时发现并矫正斜视是斜视性弱视治疗的关键,尤其是微小度数的斜视,因为斜视程度小也可能发生严重弱视,加之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治疗效果不受年龄、最初视力、弱视深度、屈光参差的影响,但受微小度数斜视的发病时间影响,因此早发现与预后有直接关系[5]。

综上所述,斜视筛查镜对儿童眼位的初步筛查作用较大,既客观又便捷,特别适合基层儿童眼保健部门、社区及幼儿园等机构的儿童眼位筛查工作,对发现斜视,预防斜视性弱视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阎洪禄,高建鲁.小儿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7.
[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011年).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768.
[3] 邓宏伟,刘春民,贾惠莉,等.斜视性弱视手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的短期疗效研究.国际眼科杂志,2009,9(9):1797-1798.
[4] Stewart CE,Fielder AR,Stephens DA,et al. Treatment of unilateral ambly0pia:factors influencing visua1 outcome.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5,46(9):3152-3160.
[5] 陶耘,万小波,孙庭励.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疗效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189-1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