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合集下载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完整纯净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完整纯净版)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工具与方式
译为“像……一样”“用……”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
译为“在……”“向……”“从……”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向上;下,向下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译为“每……”“在……”“一……比……”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至:到达的人
动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出,地里的收成;入,家里的存粮
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赐:恩惠
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关 系,那么后一个动词要活用为名词
追亡逐北(《过秦论》)
日:一天比一天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 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直接作状 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 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作动词
名词+名词(代)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籍:登记
副词作状语+名词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目:使眼色
名词+补语(介宾补语)
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时, 也表示某种动态,此时也 活用为动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显出白色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利:使……快
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 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弱:使……弱

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全)

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全)

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一)主要包括:①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③形容词作动词;④形容词作名词;⑤使动用法;⑥意动用法;⑦数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1.后有宾语或补语“朝服衣冠”。

服,穿戴。

“沛公军霸上”“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二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一觞一咏”。

觞,喝酒。

“映带左右”。

带,环绕“二月草已芽”。

芽,发芽。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蹄而杀之”,蹄,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

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

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面山而居”,面,面对着。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风,吹拂。

雨,滋润。

5.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用眼睛看。

6.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前为谢曰”“樊於期乃前曰"。

前,走上前。

二、名词作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人,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地坐。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用箕畚。

4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予分当引决二分,按照道理。

“其势必不敢留君”。

势,按照那情势。

5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译为“在、从、向、往“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东西:向东、向西。

“卒廷见相如"。

廷,在朝廷上三、形容词作动词译法是: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1 .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

远,疏远。

“山多石,少土多,有许多。

少,少有。

“素善留侯张良”。

善,善待。

“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

“秦王善为秦声”。

善,擅长,善于。

“商人重利轻别离”。

重,看重;轻,看轻。

2 .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到尽头。

文言文翻译中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翻译中的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 名词直接活用为动词例:吾友李生,善鼓瑟。

解:此句中,“鼓”本为名词,意为乐器,在此处活用为动词,表示“弹奏”。

2. 名词与动词结合,活用为动词例:孔子居卫,颜回侍侧。

解:此句中,“居”本为名词,意为居住的地方,与动词“居”结合,活用为动词,表示“居住”。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 形容词直接活用为动词例:城破,百姓涂炭。

解:此句中,“破”本为形容词,意为破败的,在此处活用为动词,表示“被攻破”。

2. 形容词与动词结合,活用为动词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此句中,“习”本为形容词,意为熟练的,与动词“习”结合,活用为动词,表示“学习”。

三、动词活用为名词1. 动词直接活用为名词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此句中,“学”本为动词,意为学习,在此处活用为名词,表示“学习的内容”。

2. 动词与名词结合,活用为名词例:三人行,必有我师。

解:此句中,“行”本为动词,意为行走,与名词“行”结合,活用为名词,表示“行走的过程”。

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 形容词直接活用为名词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解:此句中,“富贵”本为形容词,意为富有的,在此处活用为名词,表示“富贵的人”。

2. 形容词与名词结合,活用为名词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此句中,“兴亡”本为形容词,意为兴盛与衰败,与名词“兴亡”结合,活用为名词,表示“兴盛与衰败的状态”。

总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丰富多样,掌握这些活用规律对于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加积累,熟练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超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超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例如(1)一狼洞其中(《狼》):(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

例如(1)香远益清(《爱莲说》):(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例如(1)此皆良实(《出师表》:(2)《陈涉世家》:4、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

例如(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5、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2)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3)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6、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例如(1)邑人奇之(《伤仲永》)(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1、狼不敢前(前:上前名词用作动词)《狼》2、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狼一样名词作状语)《狼》3、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名词用作动词)4、渔人甚异之。

(异:对此感到诧异意动用法)《桃花源记》5、妇抚儿乳(乳:喂奶名词用做动词)《口技》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名词用做动词)《口技》7、邑人奇之(奇:以之为奇意动用法)《伤仲永》8、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其父为宾客意动用法)《伤仲永》9、父利其然也(利: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意动用法)《伤仲永》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名词作状语)《愚公移山》11、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飞奔的马名词用做动词)《三峡》1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潭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心乐之(乐以之为乐意动用法)《小石潭记》凄神寒骨(凄:使--- ---凄凉,寒:使--- ---寒冷使动用法)《小石潭记》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14、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名词用作动词)《唐雎不辱使命》15、死国可乎?(死:为国事而死为动用法)《陈涉世家》16、陈胜王(王:为王名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17、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名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18、忿恚尉(忿恚:使尉恼怒使动用法)《陈涉世家》19、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铁甲,锐:武器形容词用作名词)《陈涉世家》20、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作动词)《与朱元思书》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完整版)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

(完整版)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

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1、名词活用为动词(1)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名词)若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所+名词)“夜则以兵围所寓舍”3)名词后直接跟一个语气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者)“赵王之子孙侯者”(4)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状语+名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5)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6)名词+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7)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8)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或师焉(9)名词带宾语籍吏民,封府库(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处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草行露宿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失期,法皆斩手巾掩口啼、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表对人的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表比喻)其一犬坐于前⑤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孔雀东南飞潭西南而望"⑥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卿当日胜贵⑦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以下待整理3、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翻译时要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1)"无鲜肥滋味之享"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2)群贤毕至,少长贤集(3)将军披坚执锐5、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不是使动、意动用法,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前,又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或处所。

例:(1)早.出暮.归。

《促织》(2)草.行露.宿。

(成语)《晋书•谢玄传》(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4)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勾践灭吴》2、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例:(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3、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

例: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4、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时,就活用为动词。

1、【名词+宾语】例:(1)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2、【名词+补语】例:(1)今王鼓乐..于此。

《庄暴见孟子》(2)上.于盆而养之。

《促织》3、【副词作状语+名词】例:⑴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⑵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陵君窃符救赵》4、【能愿动词+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5、【所+名词】例:(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桃花源记》(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并列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孙讨虏聪明仁慧,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9、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完整版)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完整版)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完整)初中文言文_词类活用

(完整)初中文言文_词类活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使动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动用法。

使……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1.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意动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6.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三.动词活用为为动词1.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

常见文言文词类活用2010-07-21 10:29:1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词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

下面是几种主要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的活用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如“二月草已芽”(《采草药》)中的“芽”表示“发芽”,前面有副词“已”。

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活用为有“以... ...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如,“吾从而师之”(《师说》)的“师之”,就是“把他当作老师”。

活用作状语。

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为状语是很普遍的,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

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廷”表示“在朝廷上”,是动作行为的地点。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1.既东封郑。

(疆界——使……成为边境)(《烛之武退秦师》)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称王)(《鸿门宴》)二、名词的意动用法1.越国以鄙远。

(边邑——以……为边邑)(《烛之武退秦师》)2.吾从而师之。

(老师——以……为老师)(《师说》)3.耻学于师。

(羞耻——以……为羞耻)(《师说》)4.孔子师郯子、苌弘……(老师——以……为老师)(《师说》)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羞耻——以……为羞耻)(《师说》)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镜子——以……为镜子)(《阿房宫赋》)三、名词活用为一般的动词1.与郑人盟。

(盟约——订立盟约)(《烛之武退秦师》)2.赵王之子侯者。

(五爵之第二等——封为侯)(《触龙说赵太后》)3.无乃尔是过与?(过错——责备)(《季氏将伐颛臾》)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托辞——找借口)(《季氏将伐颛臾》)5.填然鼓之。

(鼓——击鼓)(《寡人之于国也》)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木——种植)(《寡人之于国也》)7.五十者可以衣帛。

(完整版)词类活用6大类型

(完整版)词类活用6大类型

词类活用6 大类型(一)名词作状语解释下列各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

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译文:(项伯)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翅膀一样遮掩住刘邦。

2.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译文: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地款待他。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箕畚:用竹筐)译文:用竹筐把土石运送到渤海的尽头去。

4.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法:依据秦的法律)译文:估计已经误了约定的期限。

误了期限,依据秦的法律都要杀头(斩首)。

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鸿门宴》)(间:从小路)译文:刘邦已经走了,(估计)从小路已经回到军中。

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日:一天比一天)译文:臣想奉诏离家赴任,但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上、下:向上、向下)译文:向上吃地上的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

[规律小结](1)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时需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如上面第1 句中的“翼”。

(2)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

如上面第2 句中的“兄”。

(3)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如上面第3 句中的“箕畚”。

(4)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

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依据”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

如上面第4 句中的“法”。

(5)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

如上面第5 句中的“间”。

(6)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

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如上面第6句中的“日”(7)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的介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 ③ 良庖岁更刀
④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方 位
⑤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 词
⑥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规律二:“名词+动词”结构,如果不是主谓 关系,名词即活用作状语。
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亲眼,亲耳) ②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③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④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乘船)
• 用心一也
专一(形容词)
• 而或长烟一空 全(副词)
1、数词——名词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2、数词——动词 3、数词——形容词 4、数词——副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不专一,有二心(动词)
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贰:不专一,有二心(动词)
③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规律三: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 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
则直前诟(gòu)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今王鼓乐于此。
(鼓乐:击鼓奏乐)
鼓三通,锣三下
(鼓、锣:打鼓、敲锣)
规律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 活用为动词。
2、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动词
3、臣请完璧归赵。
形容词—使动
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形容词—意动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 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1、形容词——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 时,活用为名词,这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 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 特征的人或事物。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 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大类)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大类)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3.天雨墙坏(雨,下雨)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5.其家甚智其子(意动,认为……聪明)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8.愿为市鞍马(市,买)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皆下之(下,攻下)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2.名词作状语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0.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1.乃丹书帛(用朱砂)二、动词活用1.动词作状语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3.跳往助之(跳,跳着)2.动词作名词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3.使动用法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3.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9.忿恚尉(使尉愤怒)4.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5.为动用法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3.既泣之三日(泣)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5.念悲其远也(悲)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三、形容词活用1.作名词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披坚执锐(坚.锐)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9.心乐之(以之为乐)2.作状语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3.作动词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9.心乐之(乐,喜欢)10.凄神寒骨(凄.寒)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15.毕力平险(毕,用尽)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18.楼渐低(低,降低)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24.香远益清(远播)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四、数量词活用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名余曰正则兮;(取名,命名)2、字余曰灵均;(取表字)3、纫秋兰以为佩;(联结)4、夫唯捷径以窘步(走偏斜的路;寸步难行)5、路幽昧以险隘(变得凶险而狭隘)6、头上玳瑁光(发光)7、仕宦于台阁。

(任官)8、冬雷震震,(打雷)夏雨雪(降下,落下)9、有仙则名(出名)不能名其一处(说出)莫名其妙10、蹄之(用蹄踢)11、不蔓不枝(生藤蔓,长丫枝)二、名词作状语1、朝搴阰之木兰兮,(在早上)夕揽洲之宿莽;(在晚上)2、孔雀东南飞(朝东南)3、手巾掩口啼,(用手巾)4、卿当日胜贵,(一天天)5、理实如兄言(按道理)6、朝成绣夹裙,(在早上)晚成单罗衫;(在晚上)7、乌鹊南飞(向南)小丘西行(向西)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8、船载以入(用船)9、夙兴夜寐(在早晨,在夜里)10、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11、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一样)12、群臣吏民能面刺(当面)归纳:状语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时间、工具、方法、方式、方向等修饰语。

三、使动用法1、足以荣汝身(使……荣耀)2、以此下心意(使……委屈)3、逆以煎我怀(使……受煎熬)4、祁祁伤豳歌,(使……悲伤)5、萋萋感楚吟(使……感伤)6、白日丽飞甍(使……明丽)7、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8、士贰其行(使……不专一)9、二三其德(使……三心二意)四、意动用法1、余既不难夫离别兮,(把……当成难事,形容词意动)2、薄霄愧云浮,(觉得……惭愧,形容词意动)3、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形容词意动)父异焉(觉得……奇怪,形容词意动)4、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意动)5、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看待,名词意动)五、形容词做名词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好品质)2、不抚壮(壮年)而弃秽兮,(恶德)3、三岁食贫(贫穷的生活)六、形容词做动词1、其黄而陨(变黄)2、杂申椒与菌桂兮,(杂聚)3、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远离)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览表
《大道之行也》
25.不独子其子
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子,把……当作孩子。
《大道之行也》
26。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
27。虽乘奔御风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得马。
《三峡》
2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三峡》
29。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斗: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用作状语,像蛇蜿蜒那样。
《小石潭记》
6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得牙齿一样。
《小石潭记》
6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泠.
《小石潭记》
6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用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用作状语,在……之后。
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山》
113.惩山北之塞
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愚公移山》
《三峡》
30.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核舟记》
31.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核舟记》
32.石青糁之.
糁:名词用作动词,原意就是煮熟得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得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核舟记》
33。卧右膝。
卧: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核舟记》
34.诎右臂支船.
《五柳先生传》
48。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五柳先生传》
4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文言文阅读之词类活用+++课件(共33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阅读之词类活用+++课件(共33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形作动
篇名
原句
释义
活用
送东阳马生序
腰白玉之环
腰:腰间挂着
名作动
论语十二章
无鲜肥滋味之享
鲜肥:新鲜肥美的食物
形作名
手自笔录
手:亲手 笔:用笔
名作状
曹刿论战
神父福也
福:赐福,保佑
名作动
忠之属也
忠:尽力做号分内的事
形作动
篇名
原句
释义
活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服衣冠
服:穿戴
名作动
论语十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
闻至于宋君
闻:使听到
名作使动
篇名
原句
释义
活用
陋室铭
有仙则名
名:出名
名作动
论语十二章
苔痕上阶绿
上:蔓延到,长上
名作动
无丝竹之乱耳
乱:使……受扰乱
形作使动
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形作使动
爱莲说
不蔓不枝
蔓:横生藤蔓枝:旁生枝茎
名作动
篇名
原句
释义
活用
活板
板印书籍
板:用雕版
名作状
论语十二章
火烧令坚
火:用火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名作状
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路
名作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以……为快乐
形作意动
九年级
篇名
原句
释义
活用
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
雪:下雪
名作动
论语十二章
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居
唐雎不辱使命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_词类活用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_词类活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超好)

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超好)

【语法知识】(名词)(副词)(动词) ( 形容词 ) ( 名词 )(定语)主语[ 状语 ] 谓语< 补语 > (定语)宾语词类活用的现象包括哪些?名词的活用:一、作动词二、作状语三、使动用法四、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一、作名词二、使动用法三、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一、作名词二、作动词三、意动用法四、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一、作动词二、作名词三、作形容词【知识梳理】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

(“刃”即“以刃杀”,用刀杀)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规律: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名词/数(能愿动词如能、可、足、欲、会、当、该、须、愿、要、肯、敢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种植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踢规律: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吾师道也《师说》学习沛公军(于)霸上。

《鸿门宴》驻军规律: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是主谓、动宾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名/代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使眼色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③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A.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所以大王不如使苏代向东去(回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苏代了]B.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简析]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A句的“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

B.句的“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4)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A.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B.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简析]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如例A的“二三”,“使……反反复复”)变化。

2、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A.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B.梁以此奇籍。

(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C.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简析]A句的“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

B句的“奇籍”,是主语“项梁”主观上认为宾语“项籍”具有“奇”的性质。

C句的“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A.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C.孟尝君客我。

(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3、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①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例如:A.有一老父,衣4褐,至良所。

(有一位老人,穿着麻布的短衣,来到张良所住的地方)B.遂王4天下。

(就称王于天下)C.面山而居。

[(愚公)面朝山而居]②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A.驴不胜怒,蹄之。

(驴子很恼怒,用蹄子踢他)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先打垮秦王朝进入咸阳的人,就尊他为王)③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A.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因此,派官吏修缮宾客所居住的馆舍)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称王”,放在别人捕得的鱼的肚子里)④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A.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大巫的背后]B.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所以英明的君主,不给没有功劳的臣子封官,不让不勇敢战斗的士兵受赏)⑤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A.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孔子对公冶长说:“可以娶妻子。

”)B.左右欲兵之。

(武王的近侍要杀他俩)C.寡人欲相甘茂,可乎?(我要甘茂做相,可以吗?)⑥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A.晋师军庐柳。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庐柳)B.秦伐韩,军于阏与。

[秦国攻打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⑦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A.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三代的礼制各不相同,却都成就了王业,五霸的法度并不一样,也都成就了霸业)B.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从前齐国有一个很想得到金子的人,一天早晨,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市上去)4、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A.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一般人认为宝贵的,正是君主认为低贱的;一般官吏认为是卑下的,正是法律认为高贵的)B.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社会上所推崇的人,没有比得上黄帝的)②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

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

例如:A.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打听它的深度,就连那些爱游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B.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

(由上看来,一直到子胥比干,都不值得尊崇)③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稍出近之。

(渐渐地走出树林靠近它)④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

](2)代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代词活用为动词,同形容词。

活用后的词汇意义,仍不失其称代作用。

例如: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

[(伯丑)见了公卿都不施礼,无论地位高低,都对他以“你”相称](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动词的条件,也与形容词相同。

例如:A.六王毕,四海一。

(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B.不迁怒,不贰过。

(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重犯同样的错误)5、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

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1)普通名词作状语①表示比喻。

例如:A.嫂蛇行匍伏。

B.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C.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简析]A句中“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蛇”是名词作状语,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

B句中“儿啼”是“像小孩一样地啼哭”。

C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②表示对人的态度。

例如: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简析]A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兄长的方式招待他。

B句的“师”与C句的“客”都与此同。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例如: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简析]AB句的“箕畚”和“船”分别修饰动词“运”和“载”,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载运进来。

C 句的“目”和“耳”分别修饰动词“见”和“闻”,表示凭借。

“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D句的“面”修饰动词“刺”,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

“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A.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B.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C.赵襄王郊迎甘罗。

[简析]A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叱。

B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

C句的“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

⑤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A.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辨析]例如“斗折蛇行”“老人儿啼”,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是“蛇爬行”“小儿啼哭”,这显然与全句意思有很大出入。

B.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辨析]分析句法关系,主要从两方面着眼:一是弄清动词的施事者(主语),就一般情况来看,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主语,如“嫂蛇行”“老人儿啼”,既然已有“嫂”“老人”作全句的主语,“蛇”“儿”就不可能还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

二是看主语与用作状语的名词是否是并列关系。

如果是并列关系,就可能是并列主语;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就先确定谓语动词的施事者(主语),另一名词必然是状语。

如果句中主语不容易确定,或根本就是无主语句,那就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