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广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广西--广西经济文 化的初步发展
总特点:先秦时期,岭南的广西、广东与中原地 区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没有纳入王朝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挥师南下,经过 八年军事征服,将广西纳入统治范围,设立三郡, 虽然由于过早灭亡,统治政策末得以实施,但其 迁入大量汉人入居、修灵渠,极大地促进了广西 的发展。汉平南越国后,在广西继续推行郡县制, 推行“以其故俗治”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广西经济 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
古代交通干线多取水路。于是秦王朝决定,“使 监禄凿渠运粮”。禄到了南岭,经过实地反复考 察,周密设计,于是调用兵卒数十万人,花了5 年多时间,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凿成 了灵渠(亦名陡河或兴安运河)沟通了岭南的运道。 这样,长江上的般只便可以经湘江,穿灵渠,入 离江,抵珠江,从而把中原和岭南联系到了一起。 自此之后,(1936年和1941年粤汉铁路和湘桂 铁路相继通车)以前的2100多年间,灵渠始终是 南北交往的要道。灵渠不但可以“通漕运”,而 且还可供农田灌溉和城镇用水。据历史记载,宋 代已“溉田甚广”,“民赖其利”。及至清代, 灌溉面积达到了“数百顷”1936年和1941年粤 汉铁路和湘桂铁路两条铁路陆续通车后,灵渠逐 渐失去了当初的航运功能,但灌溉、供水和旅游 方面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节:秦王朝对广西的开拓
1、五岭之戍 公元前221年设36郡 “南至北鱜户”,有人认为 是汉代的日南郡,今越南的中部地区,实际上不 可能达到日南。 南部到达今湖南、江西两省的南 岭山脉和江西东部与福建西部的武夷山脉。形成 自然屏障。公元前219年,为开疆拓土发动对百 越族的军事行动,派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分四路进 攻百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戌五岭”。 五岭:“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五岭 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位置实在 南岭山脉一线上,起自云南云岭、向东为贵州苗 岭,再向东经两广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而达 于大海。
具体自东向西为:大庾岭(今江西的大庾县境,与 广东南雄县连,为粤赣要道);骑田岭(湖南桂阳、 郴县之南和宜章县西北,为湘粤通道);部龙岭 (又名都庞岭,湖南兰山县南和广东连县之北, 为湘粤通道);萌渚岭(湖南江华县和广西贺州、 钟山之北,为由湘入桂之道);越城岭(兴安县 北,为由湘入桂交通要道,有严关和秦城遗址) 冷兵器时代 战争残酷 “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 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 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死者相望。” 进攻两广及今越南的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 禄无以转饷”,于公元前214年取得胜利。(越人游 击战,秦军首长屠睢被杀死)
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共15万平方米,东起仓边路, 西至广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华路,被专家 们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而宫署的核心区域 为4.8万平方米,东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 南起中山路,北至广州大厦门前,这范围已被市 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区。为了保护宫署遗址,市政 府已拨出专款5亿多元补偿外商的地皮价值和搬 迁市儿童公园。目前,广州市正按申报要求,包 括南越王宫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发现 的西汉南越国“水关”(水闸)三处遗址,以 “南越国”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合浦郡辖广西的合浦、北海、钦州、灵山、 浦北、博白、陆川等县;零陵郡辖广西的兴 安、全州、灵川、阳朔、灌阳等县和桂林市 (始安县);今西林、隆林、田林、百色、 乐业、凌云、天鹅、南丹、环江等县为 牂 牁郡辖。 2)、继承“和集百越”政策,推行“以其 故俗治”民族政策。除直接派官吏外,对归 顺的南越旧官吏诏封为侯,稳定岭南局势。 如苍梧王降而被封为“随挑侯”,桂林郡监 居翁因“谕告瓯骆四十余万口降”,封为 “相城侯”等;
2、灵渠的开凿 初名秦凿渠,漓江上游为零水,亦称零渠,因在 兴安境内,又称兴安运河,唐后改今名。 北有长 城 南有灵渠 郭沫若在1963年就在这里写下这样 的评价:“2000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 响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明诗人解缙:“石渠 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 锦帆直是到பைடு நூலகம்涯。” 目的:“以卒凿渠以通粮道” 。 秦军向南越进 军的路线主要是在五岭之中的越城岭与都庞岭中 间的湘桂走廊。但由于这里山峦叠嶂,森林密布, 运输线长,援兵和粮草接济不易,致使秦军一度 受挫。
南海郡,治番禺,广州市,除湛江外的广 东省全境及梧州、苍梧、贺州、富川等地。 秦时,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属桂林郡所辖, 故桂林郡之“桂”字后来演变成为广西的 代称。八桂原指八棵桂树,八桂而成林, 一言其大,一喻其丛生。广西自古盛产桂 树,历代文人常以八桂咏喻广西,最早以 八桂咏喻广西的是南朝梁沈约,其《齐司 空柳世隆形状》有“临姑苏而想八桂,登 衡山而望九疑。”唐朝韩愈《送桂州严大 夫》诗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光武帝时期到岭南任九真和交趾太守的任 延、锡光“教民耕种嫁娶”、“教夷民以 礼义”,被史称为“岭南华风,始于二守 者”;东汉后期顺帝的尚书令虞诩提出羁 縻绥抚政策;顺帝时大将军、从事中郎李 固反对征兵前讨岭南少数民族的起义,采 取招抚政策,恩威并重、以夷制夷,缓和 局势,补充羁縻主张,改善了民族关系,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当地经济文化 的发展。东汉后期“西瓯”的名称不见于 史书中,正是反映了秦汉以来广西东部地 区的民族融合。
第三节 汉代对广西的统治 1、武帝平南越 赵佗-赵昧(佗孙)-婴齐(昧子)-赵兴(婴 子) 赵兴后期,素来反对内属的元老重臣吕 嘉,抓住王太后与汉使者私通的把柄,阴谋 叛汉。前112年,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从水 陆进军岭南,以归义越侯郑严为戈船将军和 田甲为下濑将军,从湖南进入广西.前111年平 定南越国,使岭南统归汉朝。
第四节 两汉时期广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的 主要表现 1、农业: 铁制农具的使用较为普及 湘桂线铁路以东的各 县大部分都发现有两汉时期的铁制农具,以全州、 兴安、荔 、平乐、钟山、贺州、昭平、贵港、 合蒲等地较多。罗泊湾一号汉墓的木牍:锸八具, 锄一百具,铣十五具,随葬物品.使用牛耕,中原是马 耕和牛耕,《后汉书.任延传》东汉时任为九真太 守时把牛耕推广到越南地方,而广西是必经之地。 前面说过吕后执政时,下令禁止与岭南通金铁田 器、马、牛、羊。梧州白石村汉墓曾出土有陶牛 模型,贺州莲塘汉墓出土有铁铧。
4)输人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发展生产。 当时主要是“通使物”,使是政治来往, 物指商业交换,主要从中原输入铁制生产 工具和牲畜等。高祖死后,吕后下令禁止 “金铁田器、马、牛、羊”等输往南越 5)北面称臣,与周邻地区民族和睦修好。 文帝即位后,纠正吕后对南越“别异蛮夷” 的政策,派人修复赵在真定的祖坟,陆贾 出使南越认错,重归于好,通使于故;与 长沙国、闽越国、西南夷国等。;四川蜀 地生产的枸酱,通过夜郎转手,取道红水 河(爿 爿 江)而运至南越的首都番禺。
2、主要统治政策 1)调整秦和南越国时的郡县制。 设郁林、苍梧、合浦、交趾、九真、日南、 南海等九郡,统归于交趾刺史部,治所为 广信(梧州市),梧州成为岭南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中心。其中改桂林郡为郁林郡 辖贵港、玉林、桂平、柳州、宜州、龙州、 崇左、凭祥等市和横县、平南县、柳江、 鹿寨、武宣、扶绥象州(时为桂林县)等 县;苍梧郡辖梧州、贺州、岑溪三市及苍 梧、昭平、富川、恭城、平乐、钟山、荔 浦、蒙山等县部分地区;
2)尊从越人习俗。自己宣称是“蛮夷大长老”, 《史记· 陆贾列传》:前196年时,“高祖使陆贾 赐尉佗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魁结箕倨见陆 生。”并对越人的一些不良风气加以适当的引导 改良。如使粤人相攻击之谷益止“岭南华风之开, 实始赵佗”。 3)鼓励汉越通婚,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王室 与越人通婚,末代南越王赵建德为明王婴齐越人 妻所生;丞相吕嘉宗族“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 子弟宗室”;在南越国统治广西93年中越人基本 上没有什么较大的反叛举动,从另一侧面反映了 当时汉越两个民族关系的融洽。
3、南迁汉人与越杂处的民族政策 征调将士入桂,征桂军队除死亡与病死外,“谪 戍以备之”。“以谪徙民五十万戍五岭,与越杂 处”。尉赵佗“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 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 4、岭南三郡: 《史记· 始皇本纪》“略取陆梁地,为桂林、南海、 象郡”桂林郡,北起兴安、南抵扶绥和右江一线, 东起郁林、西抵河池一线。郡治布山,贵港市效。 全州、资源、灌阳属长沙郡。龙胜、天峨、南丹 属黔中郡;象郡,治临尘县,今崇左市境,越南 中北部,扶绥和右江以南,钦州和广东省湛江等 地,抵汉代的日南、九真、交趾、合 4郡及郁林郡 部分地方;
掌握凿井技术并使用农家肥 赵佗时在番禺凿井9 眼,《全唐文》中专有《越井记》的篇章;各地 有出土陶井的模型;东汉马援征交趾时在岭南 “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汉墓的陶屋 模型分上下两层。优良品种的引进 粮食产量的提 高 贵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木牍名为《从器志》 的木牍上提到“仓种”,即挑选的种子,两片木 简上有“客籼米一石”和“客籼 ”等字,《家 政全书》籼稻:“其粒细长而白,味甘香,九月 而熟,是谓稻之上品”,客字表明从外地引进。 合浦望牛岭汉墓出土铜仓屋(图例如下),梧州 出土陶仓层,昭平北陀东汉墓出土有陶囤,为圆 形,侧面开门,旁边有两只鸡扑食,有一只“鹅” 过去叮食.
此后,赵陀接受汉王朝授予的“南越王” 封号,与汉王朝修好,从中原引进生产工 具和生产技术,发展生产。为了岭南社会 的安定,赵陀还采取了“和辑百母(越)”的 策略,内容包括: 1)吸收越人首领参加政权管理,让各地 民族首领自治其民。如吕嘉是“越人之 雄”,被任用为南越国的丞相,其弟任为 将军,其宗族中“为长吏者七十余人”。 还分封越人首领为王,如分封在交趾地区 的西于王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缓和了当时阶级矛 盾和汉越民族隔阂,促进了岭南社会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 ,正如《史记》中记载“南 海尉陀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 以故不耗减,粤(越)入相攻击之俗益止,俱 赖其力。”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中山四路。 公元前203年,秦将赵陀割据岭南,建立南越 国,在都城番禺(今广州)兴建王宫御苑。南 越国宫署遗址内不仅有南越宫苑,还有从秦、 汉、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 清到民国共12朝的遗迹遗物。这些遗迹层层 相叠,构成了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 字史书。
时间:公元前219至214年禄(名,姓氏无可考) 为何在此修渠:湘江发源于越城岭的支脉海洋山, 源头叫海洋河,流经衡阳-长沙-入洞庭湖;漓江发 源于越城岭支脉猫儿山,上游叫大榕江,古称始安 水,以桂林-平乐-梧州入西江。两处最近处相距只 有1500米,中间为低矮山隘。史禄在兴安县城东 2.5公里的龙王庙山麓把海阳江拦起来,筑分水塘, 在海洋河故道北面开一条北渠,与湘江相接。 灵渠与陕西郑国渠、四川都江堰并称为“中国古 代三大水利工程”,而如今灵渠还保持着昔日的 原貌和功用,靠的就是“灵”和“巧”两个字。 科学实现分水、引水和泄洪等项功能,主要由天 平、铧堤、渠道、陡门等组成。
第二节 南越国统治下的岭南 1、赵佗割据岭南-南越国的出现 河北人,秦将,为南海郡龙川县令,机遇:一是公 元前209年农民起义,使天下混乱,中原英雄纷起 争斗,无力南顾,这一历史背景与历史上的其他分 裂割据性质完全不同;二是得到南海郡郡尉任嚣的 赏识,临终前委以代行南海郡郡尉之任,“郡中长 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面授割据岭南以自 立的机宜。这二个条件为其在短时间内封锁南岭上 的交通要道,“聚兵自守”,顺利控制岭南三郡局 势。自立为“南越武王”。传五世,93年,除吕后 断交外与汉朝保持良好的朝贡关系。后丞相吕嘉因 反对五世王赵兴内属而叛乱被武帝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