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阅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第九讲小升初语文阅读总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九讲小升初语文阅读总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 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
• 分别写了哪些景 色?
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
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 • 月光、淡淡的云、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 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
树、灌木、杨柳、 塘中
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 • 写景的顺序是什
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
么?
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 • 由上到下
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 什么思想感情?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 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对荷塘月色的喜 爱
• 腼腆的春
春像一位腼腆的少女,悄悄的来临,她轻轻 一挥手,大地便春意盎然,生气勃勃. 瞧,大地
第九讲小升初语文阅读总复 习
考点分析:
• 1.记叙文常见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指定句子的 理解或体会句子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赏析句 子、常见写作手法的考查、主观意来自表达等。2. 考点解析:
(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基 本考点,学校的课堂上也经常用到,主 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总结能力。
二.写景、状物、说明类文章
• 1.如何阅读写景文章 (1)抓住题眼,着眼景点,弄清作者的描写顺序。 • 空间顺序: • 观察的先后顺序: • 时间推移的顺序: • 景物的不同类别: (2)理清文章的层次 • 总分结构:分总,总分,总分总 (3)品读重点词句和段落,抓住景物的特点,领悟作
者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
2.记事类文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六大要素)
写作意图和感情抒发,概括文章的中心思 想

小升初语文 非延续性文本阅读专项复习课件

小升初语文 非延续性文本阅读专项复习课件

1. 请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
(1)美美半夜突然发烧、呕吐,爸爸妈妈带她到儿研所就 诊应到2、3号窗口挂号。( 错误 )
(2)玲玲不小心在家碰伤了眼睛,这时已是晚上8点了, 爸爸妈妈应立刻带他去儿研所看病。( 错误 )
(3)小雪的爸爸大早就给她挂了个内科上午就诊号,但是因
为路上堵车,小雪和妈妈下午才赶到医院,所以按医院规 定,小红的门诊号过期作废了,而且不能退号。(错误)
3.六年级的丽丽也想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但是她只有 周二下午有时间。根据下面的课外小组活动时间,你 认为丽丽能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呢?
丽丽可以参加的是: A A.围棋小组 B.游泳小组 C.足球小组 D.科技小组
二、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 了眼镜。请根据“育红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 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四、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4月3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 副院长于丹,做客新华网博整高端访谈,畅谈当代社会如 何传承与发扬雷锋精神。她说:“我记得大家所熟悉的救 了小悦悦的那个拾荒者陈阿溪获奖了;还有一位70多岁的 老人,他从自己的村子里面一点一点给孩子们修路。”
“还有一位小女孩,在火灾中救了15户人家,她获奖了。 我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很感慨,因为按照传统的理解,拾荒 婆婆、70多岁的爷爷、10来岁的孩子,他们都是传统意义 上真正的社会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为这个社会守住了良心, 这些平凡的良心代表这个社会的一种态度。”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07年4月29日,“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全 面启动。广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 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让自己成为体魄强 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人教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阅读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阅读之体会文章思想感情)ppt课件

人教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阅读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阅读之体会文章思想感情)ppt课件

“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的核心 内容,说的更简单就是写作目的。
这个目的可以是说明一个问题,讲解一个道理, 表彰一个人物,抒发一种情感等等。
概括中心思想的要求:
概括中心思想的三点原则:【确切、完整、简要。】 确切,就是概括要准确、恰当,能概括出这篇文章所特有的思想 意义。 完整,就是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完整地概括出来。 简要,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来表达。但是它必须以确切、完整 为前提。
(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 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 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 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 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 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方法五:取主舍次法
对叙事复杂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 主次,再根据事件主要部分概括文章内 容。
• 步骤一:通览全文,确定中心。 • 步骤二:认真分析文章,从词、句、段、写作特点等
多方面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进 行概括。 • 步骤三:检查是否抓住了主要内容。 • 步骤四: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
方法四:从课文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文章的 思想感情
如《最后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 国!”在文中出现三次类似的话,每一次都伴 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方法四:从课文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文章的 思想感情
体现了台湾岛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方法五:分析课文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021年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阅读技巧:11考场阅读提分课件(49张PPT)

2021年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阅读技巧:11考场阅读提分课件(49张PPT)

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呢。
《腊八粥》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
色昏暗下去。
《那个星期
天》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害日,离现在已经
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
就是一个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
后》
1. 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 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 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
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小兵试身手
谁能来说说,下列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提出中心论点。
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用故事引出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例题:六下P9《腊八粥》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
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赶着上学的小孩子,急着上班的大朋友,晨练归来的老朋 友,提到热干面,谁不是嘴里顿时生出一股芝麻香呢?将事先 晾好的面条下入沸腾的水中,只见面条在锅中犹如惊涛骇浪中 的一叶扁舟,上下翻滚,随波逐流。不用一分钟便快速捞出, 再配以盐、鸡精、卤水、小葱、蒜末、香油和“灵魂酱料”— —芝麻酱,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就做好了。单看它那颜色就足 够咽五口以上的唾沫了。更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口大口 地朵颐呢!
读后想象人物当时的语言、神态、动作、心情写一段话; 你想对文中人物说什么?
5.读中学写 (1)深入理解文本
深入理解文章,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例题:六下P9《腊八粥》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 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人教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阅读之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阅读之理解重点句子含义)ppt课件

人教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阅读之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阅读之理解重点句子含义)ppt课件

方法四:从课文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文章的 思想感情
如《最后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 国!”在文中出现三次类似的话,每一次都伴 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方法四:从课文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文章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想感情
体现了台湾岛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方法五:分析课文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 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
方法一:从文章题目入手
有的课文题目本身就表明了作者的写作目 的,只要围绕课题分析,就能体会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如《慈母情深》,文章歌颂了平凡母亲的伟大, 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方法二:从重点句子入手
1、有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已通过中心句点明了。 有的文章中心句在开头。 有的文章中心句在篇末。
❃专题解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句子的 阅读和理解,应贯穿整个小学语文 学习的始终。理解句子是听懂说话、 读懂文章的重要技能之一。
❃常考题型
1、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某某句的理解。 3、抓住关键词理解全句的意思 4、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 感情?
“可爱”是形容人的外表或者行为的,用“可爱”来形容地球是 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万物;而“破碎”一般形容玻璃、 陶瓷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对地球的伤害。与 生活实际联系,这种的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 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方法四:通过修辞理解句子的含义。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十四·阅读 之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4课时)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4课时)
1、理解记忆 记住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文的每一句含意。在 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加深印象。 2、形象背诵 在理解诗意的过程展开想象,让一首诗所反应的 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
必背古诗文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移:划动,移动; 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 陆地; 客:指诗人自己; 旷:空阔远大; 天低 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 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 的马克思列宁主 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 导人。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
诗意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平平常常 的事情。武陵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 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 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 高耸入云的悬崖上,把悬崖拍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仅剩的十三跟铁索,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 栗。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 个个笑逐颜开。
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
理解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粹,在中国古代灿烂 的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学习古诗文过程中,理解诗词大意,了解作者 及其背景,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 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
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
背诵 背诵古诗文是我们小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我们要 学会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点拨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作业18专题八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课件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作业18专题八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课件

⑥一九四一年初夏,母亲叫小叔写信告诉我:“孩 子,早点儿回家吧!回家正赶上杨梅最好的时候。妈又 得为你拣一颗颗晶莹的大杨梅了。”我感谢母亲比海更 深的爱。
⑦然而,岁月流转,儿时那种吃杨梅的任性与欢 乐,此生永不会再有了!
(选自《琦君散文》,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字词并画“√”。
②终于我吃出胃病来了。胃酸(冒 √涌)上来,整天 不想吃饭,母亲把杨梅核儿焙成灰,叫我用开水服下去, 几次就好多了。母亲正色地告诫我说:“小春,你吃东 西这样任性,长大了,一个人在外没有妈的照顾,病了 怎么办?”我常常为母亲的叮咛感到厌烦, 无知的童 子 着,幸总福以呢为!一辈子都会在母亲的(爱√抚 抚摸)下享受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C )。 A.第①自然段中一个“钻”字形象地写出了“我”对杨 梅的喜爱 B.第⑤自然段借对父亲的描写,让母亲这一形象更加具 体、饱满 C.在几个事例的细腻描绘中,“大”“最好”重复出 现,可以删去 D.第②自然段画线句是作者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自己对 母亲的叮咛感到厌烦的后悔
④楠溪江上那些碇(dìnɡ)步,实在是太漂亮了。 那是楠溪江独特的风景,是用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石头垒 在江中,刚刚高过水面,每块石碇间有一段小小的间 隔,横躺在水中,像一只美丽的口琴,江水从中潺潺流 过,吹响清亮的乐章,那是只属于楠溪江自己的旋律。 ⑤如果说楠溪江是小姑娘明亮的眼睛,碇步就是自然而 恰到好处的眉毛。
拍摄顺序:脚下—江上—( 两岸 )—( 江中 )。
制作建议:配上(舒缓优√美
激昂热烈)的音乐,并
以(气缓声沉 气平声√柔 )的语气来录制解说词。
(在恰当的词语下面画“√”)
3.作者为什么说“楠溪江就是好女儿做成的”?下列理 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A.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楠溪江水滋养了好女儿 B.楠溪江水像好女儿一样清新纯真,不受污染 C.楠溪江水拥有好女儿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漂亮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写人记事类文章的阅读PPTPPT课件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写人记事类文章的阅读PPTPPT课件
我父亲别无(shì)__嗜__好,就喜欢看书,《三国 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 亲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这,说来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 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 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 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时候我发 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 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都是“苦书 ”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 “苦”不(shì)__释__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 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 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
“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走运。 ”他说道。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 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 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 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道。
“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 的孩子,她甚至还没结婚哩!温森多——你让人给 骗了!我的朋友。”
(一)《凡卡》(节选)(30分)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 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 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 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 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 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 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 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 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 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 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 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 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归纳主要内容; 8、找出中心句或者总结中心思想; 9、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10、分析重要句子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 11、结合生活或自身实际谈体会、感想。
我们再来看 “阅读理解” 的核心能力有以下几 条:
1、概括能力。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 3、抓课文重点句子的能力。 4、领悟具有言外之意的句子的能力。 5、联系生活来领会文中的关键句段的意思,即从文中读出自己、
增强语势+内容(突出强调……) • 3、反问: 加强语气+内容(突出强调……) • 4、设问:
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规律性
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 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 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 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 与事实不符。
• 有的同学采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
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 有的同学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 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
• 我喜欢引导学生用“倒读法”,因为这种 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 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 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学生薄弱 环节
开放性阅读试题题型归纳
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 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
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 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
议和设想; 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延伸拓展
的内容(如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 中的经典故事、名句等); 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 8、对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赏析。
读出“我”的能力。
描写方法的作用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等 。
人物描写的作用: 正面描写:本段运用了……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形象( 精神品质),表现了……性 格,体现了…… 感情。
侧面描写:本段运用了……的描写手法,+ 写了……+突出(烘托)……

精读


课内
按 课
阅读


出示 阅读 提示
合作 探究
自主阅 读课文
表达方法 归类
➢ 借物喻人的的:如《访兰》《烂漫的点地梅》; ➢ 前后照应的:如《回忆爸爸》; ➢ 运用侧面描写的:如《唯一的听众》《空城计》; ➢ 运用丰富的想象来写的:如《黄河大合唱》《天窗》; ➢ 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的:如《匆匆》 ➢ 运用细节描写的:如《冬阳童年骆驼队》; ➢ 运用环境描写的:如《翻越大雪山》 ➢ 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的……
有代表性的
题型
1、课文开头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课文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 作用?
3、课文第x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 什么作用?
4、文章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分析其表达效果)?
5、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 么作用?
课例
《密西西比河风光》开头: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时间季节 2.渲染气氛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 表现人物性格(精神品质) 5.推动情节发展 6.烘托人物心情
修辞手法的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
• 1、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的感情。 • 2、排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 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 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 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表达了……,所以不能互 换。
规律 性

速读原文材料



看清题目要求



细找文中原话题方来自法认真回答问题
铺垫
内容
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 表达的情感
首先我们来看阅读题的常见题型有哪些:
1、看拼音写汉字或为汉字选择正确读音; 2、为句子加标点; 3、找近义词、反义词(从短文中选几个词为它找近反义词或先
出示几个词要求学生从短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近反义词); 4、解释词语或者用词语造句;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6、为短文分段、概括段意或者为段落分层概括层意;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
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或仔细研读语言环境。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 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 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 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长大还意味着什么?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和理由。 ——2012《我长大了》
6/29/2020
返回目录
6/29/2020
返回目录
一、写人、记事类文章
• 1.写人文章 读懂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有怎样的特点
结合人物动作、外貌、神态、语 言、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个性特点、 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
《天窗》结尾: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
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高山榕》过渡段: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 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
《我很重要》 ——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泪水会
小学语文复习
阅读
2020/6/29
1、归类整理,形成系统
• 1)按体裁归类 • 2)按课型归类 • 3)按知识点归类 • 4)按表达方法归类 • 5)按题型归类
状物文章 写景文章
说 明





写事文章
写人文章
课内
按 体
阅读


童 话 故 事
古诗阅读
领会方法
粗知 文章 大意
自读 自悟

精读内容
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总结开头、结尾及文中某段作用
段在文中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开头
结尾
文中段
(1)开篇点题 结构 (2)总领全文
(3)设置悬念 引起下文
(4)为下文作 铺垫
(1)点题 (2)照应开头 (3)总结全文 (4)呼应前文
(1)照应上文 (2)照应下文
(埋伏笔)
(3)承上启下 (4)为下文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