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无名氏词作鉴赏

合集下载

晏几道《阮郎归》赏析

晏几道《阮郎归》赏析

晏几道《阮郎归》赏析《阮郎归》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作品赏析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

词中感喟身世,自抒怀抱,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着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起首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京城汴梁,时序是在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衬垫。

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

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

但作者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

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这两句意象敏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三、四两句将客居心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过片从《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和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满头归”化出的“兰佩紫,菊簪黄”两句,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渲染了宴饮的盛况。

接下来一句,写词人仕宦连蹇,陆沉下位,情绪低落,不得不委屈处世,难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旧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负友人的一片盛情。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绿杯’二句,意已厚矣。

‘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

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

”试想,本是清狂耽饮的人,如今要唤起旧情酒兴,还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层层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诉说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为深厚的高度。

结尾两句:“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由上面的归结,再来一个大的转折,又引出很多层次。

辛弃疾《阮郎归》鉴赏

辛弃疾《阮郎归》鉴赏

《阮郎归》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

现在,一起来鉴赏辛弃疾《阮郎归》这首词吧!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风雨欲黄昏。

山头来去雪。

鹧鸪声里数家村。

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

儒冠多误身。

《阮郎归》鉴赏
译文
山前灯火闪烁,快到黄昏,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

鹧鸪声响起的地方住着数户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潇湘道上喜逢故人。

少年时也曾学诸葛亮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风度潇洒镇定自假设地指挥千军万马与敌鏖战。

如今虽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宋玉那样作《招魂》赋招回失去的灵魂,自古以来书生多是无用之辈,读书多反而误了自身。

《阮郎归》阅读题
1.诗词讲究通过“炼字〞来传神,这首词前两句中哪个字有这种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
2. 这首词的下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6
分)
参考答案
1、欲〞。

它巧妙的写出了黄昏时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霎那之间
的景象。

2、用典下阙用了三个典故:第一,诸葛亮指挥战斗的形象。

借此暗示自己当年抗击金兵时潇洒风度,抚今追昔,感慨不已。

第二,《楚辞》中的《招魂》篇。

借此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壮举难以实现的满腹哀怨与牢骚。

第三,杜甫诗中“纨绔
不锇死,儒冠多误身〞(《奉曾韦丞相丈二十二韵》),表现对议和派的强烈控诉,
以及自己一身落魄蹉跎的痛苦心境。

(具备其中一点且句意通顺,即给分)。

宋无名氏《鹧鸪天六○首》原文、赏析、鉴赏、翻译

宋无名氏《鹧鸪天六○首》原文、赏析、鉴赏、翻译

宋无名氏《鹧鸪天六○首》原文、赏析、鉴赏、翻译作者:宋无名氏宝炬金莲一万条。

火龙围辇转州桥。

月迎仙仗回三殿,风递韵音下九霄。

登复道,听鸣鞘。

再颁酥酒赐臣僚。

太平无事多欢乐,夜半传宣放早朝。

别得东皇造化恩。

黛消铅褪自天真。

耻随庾岭花争白,疑是东篱菊返魂。

风淡淡,月盈盈。

麝煤沈馥动孤根。

寒蝉冷蝶知何处,惟有蜂房不待春。

不贪名利乐优游。

收转心猿踢气球。

日享三餐朋友饭,夜眠一宿玉人缕。

真快活,度春秋。

从他乌兔走无休。

或时戏耍名园里,或把长竿湖上游。

步障移春锦绣丛。

珠帘翠幕护春风。

沈香甲煎薰炉暖,玉树明金蜜炬融。

车流水,马游龙。

欢声浮动建章宫。

谁怜此夜春江上,魂断黄梁一梦中。

彻晓华灯照凤城。

犹嗔宫漏促天明。

九重天上闻花气,五色云中应笑声。

频报道,奏河清。

万民和乐见人情。

年丰米贱无边事,万国称觞贺太平。

春入江梅破晚寒。

冻枝惊鹊语声乾。

离愁满抱人谁问,病耳初闻心也宽。

风细细,露珊珊。

可堪驿使道漫漫。

斜梢待得人来後,簪向乌云仔细看。

春晓千门放钥匙。

万官班从出祥曦。

九重彩浪浮龙盖,一点红云护赭衣。

车马过,打球归。

芳尘洒定不教飞。

钧天品动回銮曲,十里珠帘待日西。

此夕薰风息舜弦。

明朝早振蓐收权。

鹊饶喜舌喧华屋,烛富祥光耀绮筵。

宣玉旨,敕炎官。

月宫催诞跨鸾仙。

福如沧海无穷极,寿比灵椿过八千。

当日名驹产渥洼。

追风千里堕君家。

不辞贤路甘栖棘,来伴河阳且种花。

梅试雪,酒潮霞。

寿觞还捧笑声哗。

唐朝九相青毡旧,为报新堤早筑沙。

冬至阳生才两日,欣逢伯氏绂麟辰。

鶺鴒原上欢声沸,棣萼堂前喜气新。

斟九酝,劝千巡。

华途从此问云津。

杨前未把耆年祝,且愿青云早致身。

风约微云不放阴。

满天星点缀明金。

烛龙衔耀烘残雪,羯鼓催花发上林。

河影转,漏声沈。

缕衣罗薄暮云深。

更期明夜相逢处,还尽今宵未足心。

鹤算遗芳绩世传。

武夷来作散神仙。

柳营隐隐兵戎整,兰砌诜诜子舍贤。

倾柏酒,爇沉烟。

殷勤起舞祝长年。

行须一札飞鸦诏,促缀银班侍九天。

虎掌葵花一锭银。

全凭巧匠弄精神。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诗歌阅读真题与赏析资料汇编一、(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阮郎归》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诗歌阅读真题与赏析资料汇编一、(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阮郎归》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诗词赏析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1无名氏翻译、赏析和诗意山池芳草绿最初均匀。

柳寒眉毛还颦。

东风吹雨细如尘。

一庭花脸皱。

莺共蝴蝶,怨恨还生气。

眼前没有喜好春天。

这番天气杀了愁人。

人愁旋旋新。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介绍无名氏,宋人。

相关诗句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1[宋代] 无名氏月桥风槛水边居。

画楼三鼓初。

草堂收拾读闲书。

起看清夜徂。

闲想像,尽踌躇。

玉牌金字铺。

梦昏纵有也成虚。

那堪和梦无。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1[宋代] 无名氏胡虏中原乱似麻。

此景依稀似永嘉。

丁珠片玉落泥沙。

何时返翠华。

呈祥鸾凤失仙槎。

因循离恨加。

前生应是负偿他。

思量无岸涯。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1[宋代] 无名氏东风成阵送春归。

庭花高下飞。

柔条缭绕入帘帏。

斑斑装舞衣。

云鬓乱,坐偷啼。

郎来何负期。

人生恰似这芳菲。

芳菲能几时。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4[宋代] 无名氏人情冷暖共高低。

疏慵非所宜。

老夫碌碌本无机。

闲教造物疑。

形木槁,鬓丝垂。

山林先有期。

故人只道挂冠迟。

此心应不知。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1[宋代] 无名氏褪花新绿渐团枝。

扑人风絮飞。

秋千未拆水平堤。

落红成地衣。

游蝶困,乳莺啼。

怨春春怎知。

日长早被酒禁持。

那堪更别离。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1[宋代] 无名氏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

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身有限,恨无穷,星河沈晓空。

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1[宋代] 无名氏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

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阮郎归无名氏翻译 1[宋代] 无名氏山前风雨欲黄昏。

山头来去雪。

鹧鸪声里数家村。

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

儒冠多误身。

千古名句山之旅,水之旅,关羽河岸之旅,夜晚的一千盏灯。

出自《长相思》[宋代] 无名氏到了极点的山峰,云雾,悬崖,瀑布。

出自《沁园春·忆黄山》[宋代] 无名氏绯红的雪生出凉意,夜晚的蓝天守着牢笼,小院杂草丛生。

阮郎归阅读答案

阮郎归阅读答案

阮郎归阅读答案阮郎归阅读答案「篇一」阮郎归晏几道阅读答案翻译赏析,这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重要作家晏几道所创作的一首重阳佳节宴饮之作,描写了作者客居思乡的悲凉心情。

原文: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字词解释:①阮郎归:词牌名,又名《碧桃春》《醉桃源》等。

《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

留住半年,思归甚苦。

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

曲名本此,故作凄音。

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②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按露水。

此处以“金掌”借指国都,即汴京。

即谓汴京己入深秋。

③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人字,有时排列成一字,故称雁字。

④绿杯红袖:代指美酒佳人。

⑤人情:风土人情。

⑥“兰佩紫”两句: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黄菊。

屈原《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

⑦理旧狂:重又显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翻译: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

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

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

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前两句的描写展现了怎样的情景?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2.说说“人情似故乡”中的“似”和“欲将沉醉换悲凉"中的“换”字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4分)答案:1.描写了汴京深秋时节的景象,白露为霜,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阵,云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2分)作者借此表达出重阳节远在异地,渴望回乡的情感。

(2分)(酌情给分)2.“似”,是说重阳时节,对着“红袖”佳人,举“绿杯”而饮,习俗犹如故乡,使人感觉到异乡的温暖。

然而只是相似而已,毕竟不是故乡亲人相伴,词人既欣慰,又心酸。

2014诗歌鉴赏《阮郎归》

2014诗歌鉴赏《阮郎归》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 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 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 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 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 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 哀婉的基调。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 作用
• 【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 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 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 上。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 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 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
【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 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 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 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 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 缓。
[备考答案]词篇结末两句写出了词中 人物郁结沉重,欲解也难,纠结纷乱的 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人物动作的精微 细节表现出来的。词中人物难以隐瞒内 心的悲愁,于是转回身来整顿续弈残棋, 希望靠弈棋转移悲愁的压抑。但是此时 要专注沉思也很困难,在面对比较复杂 的打劫局面时,不禁迟疑,心思旁骛, 以致迟迟不能定夺落子。
帘幕一半卷起,燕子成双成对地飞归。 要掩抑内心的愁绪却无奈透露在两眉。 转回身子整顿案几上的残棋预备落子, 思忖应对棋局打劫沉吟中却不禁迟疑。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 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 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 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 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 的暮色。

《阮郎归》原文及赏析

《阮郎归》原文及赏析

《阮郎归》原文及赏析《阮郎归》原文及赏析《阮郎归》作品介绍《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词作。

此词描写的是一位女子于仲春时节踏青时的见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思之情。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写春日郊外的秀丽景色和女子的见闻;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抒发了女子的相思之苦。

全词清秀典雅,迤逦飘逸,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回环委婉,是词人的作品中极为典型的一首小词。

《阮郎归》原文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1时,风和2闻马嘶3。

青梅如豆柳如眉4,日长5蝴蝶飞。

花露重(zhòng),草烟6低,人家帘幕7垂。

秋千慵困8解罗衣9,画堂10双燕归。

《阮郎归》注释1、踏青:春日郊游。

唐宋踏青日期因地而异。

有正月初八者.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者。

后世多以清明出游为踏青。

2、风和:春风暖和。

3、马嘶:指游人车马的声音。

嘶,叫。

4、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结得像豆子那么大,柳叶长得像美人的眉毛。

后世多以此句描绘明媚的春日风景。

5、日长:过了春分的节令,白天渐渐长了。

这里还有整个白天的意思。

6、草烟:形容春草稠密。

7、帘幕:帘子和帷幕。

8、慵(yōng)困:困倦。

9、罗衣:香罗衫。

10、画堂:彩画装饰的堂屋。

《阮郎归》原文翻译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

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样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秀灵。

春日渐长,蝴蝶飞得多么轻盈。

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这户人家已放下窗帘。

她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

创作背景从内容上看,这是一位少妇怀人念远的词作。

词中描写的时间是春半的一个黄昏;地点是南园到寝室。

主人公是一位思念远人的少妇;事件是因少妇到南园游春而引起的自己感情经历的回忆。

《阮郎归》赏析这首词表现的是思妇怀人的情绪,内心情感的流露十分含蓄。

通篇没有直说思念的地方,也没有直呈愁怨的言语;但春光大好,游园不能令“她”情意欢畅,园中荡秋千也不闻盈盈笑语,一切只是默默,终而无言无绪欲拥衾独眠。

《阮郎归》原文、译文及赏析

《阮郎归》原文、译文及赏析

《阮郎归》原文、译文及赏析《阮郎归》原文、译文及赏析1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出自北宋秦观词作《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岁暮天寒的感慨之作,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上阕写寒夜梦醒,只感觉庭院深深,听到城楼门头传来阵阵边地乐曲,漫长的清夜又过去了。

反映了羁居贬所的凄凉困境。

下阕就梦断写异乡飘泊的孤独幽怨。

除夕时节还没有见亲人来信,正是引发梦中相思及梦断悲苦的原因。

词尾真实地写出作者身在贬所,举目无亲,孤寂难耐的况味。

此词笔触精致,用典贴切,景语、情语、浅语、淡语,含蓄巧妙,意味深远。

作品原文阮郎归秦观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

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作品注释①湘天:指湘江流域一带。

②丽谯:城门更楼。

《庄子·徐无鬼》:“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

”郭象注:“丽谯,高楼也。

”陆德明释文:“谯,本亦作蠛。

”.成玄英疏:。

言其华丽瞧蛲也。

”小单于:乐曲名。

李益‘听晓角》诗:“无限寒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乐府诗集》:“按唐大角曲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③迢迢;漫长沉寂。

清夜:清静之夜。

徂(音cú):往,过去。

④峥嵘:比喻岁月艰难,极不寻常。

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莫愁。

除:逝去。

⑤衡阳,古衡州治所。

相传衡阳有回雁峰,鸿雁南飞望此而止。

《舆地记胜》:“回雁峰在州城南。

或日雁不过衡阳,或日峰势如雁之回。

”陆佃《埤雅》:“南地极燠,雁望衡山而止。

”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教使者谓单于。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⑥郴阳:今湖南郴州市,在衡阳之南。

王水照先生《元佑党人贬谪心态的缩影——论秦观(千秋岁)及苏轼等和韵词》云:“从郴州至横州,当时必须先北上至衡州,然后循湘水,入广西境,至桂州兴安,由灵渠顺漓水下梧州,复由浔江、郁水西至横州。

82页阮郎归

82页阮郎归

82页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1]译文: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残红满地,沾泥不起,雨霁天晴,清澈的池塘透出寒意一丝,却还泛出阵阵涟漪,小小水池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

开帘待燕,双燕已经归家,我自己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由自主地露出愁容,我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落子迟缓,难以应敌。

83页含山店梦觉作唐代: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译文:常常在外漂泊流离,习惯了离别家乡亲人;随意地挥一挥衣袖,就远走做客他乡。

孤灯之下,一觉醒来,仿佛刚才睡梦中回到了江南;心情惆怅,起身出屋,看见一轮明月,已经斜挂山顶。

注释:含山:唐武德六年(623),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

含山,又名横山。

《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

”《太平寰宇记》又说;“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

”一说含山在今山西闻喜。

袂:衣袖。

觉:睡醒。

83页山居即事唐代: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译文: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

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来归。

注释:山居:山林之中隐居。

《战国策·韩策一》:“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命意·陵阳谓须先命意》:“凡作诗须命终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联,因而成章,如此则意不多属。

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怀、即事之类,皆先成诗,而后命题者也。

”寂寞:寂静无声,沉寂。

晏几道《阮郎归》赏析

晏几道《阮郎归》赏析

晏几道《阮郎归》赏析晏几道《阮郎归》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晏几道《阮郎归》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几道《阮郎归》赏析篇1《阮郎归》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作品赏析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

词中感喟身世,自抒怀抱,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着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起首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京城汴梁,时序是在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衬垫。

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

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

但作者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

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这两句意象敏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三、四两句将客居心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过片从《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和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化出的“兰佩紫,菊簪黄”两句,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渲染了宴饮的盛况。

接下来一句,写词人仕宦连蹇,陆沉下位,情绪低落,不得不委屈处世,难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旧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负友人的一片盛情。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绿杯’二句,意已厚矣。

‘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

《阮郎归》全文赏析

《阮郎归》全文赏析

《阮郎归》全文赏析《阮郎归》全文赏析《阮郎归》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

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但多仅用其前半阕或后半阕,用作引子;其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接下来,店铺为您介绍了《阮郎归》全文赏析,欢迎欣赏与借鉴。

原文: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亦写作“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全文赏析: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

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

“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

“熏风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

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

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风》歌大加赞颂:“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据《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

这里的“熏风初入弦”,是说《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以喻南风初起。

由于以上所写的景物分别诉诸于视觉(绿槐、高柳)、听觉(咽新蝉)和触觉(熏风),使初夏的到来具有一种立体感,鲜明而真切。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进入室内描写。

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著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

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且有异香可闻,显得幽静闲雅。

这时传来棋子著枰的响声,把正在午睡的女主人公惊醒。

苏轼有《观棋》四言诗,其序云:“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

”诗句有云:“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这首词和这首诗一样,都是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

而棋声能“惊”她的昼眠,读者可以想象,在这么静的环境中,她大概已经睡足,所以丁丁的落子声便会把她惊醒。

202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1古诗鉴赏深度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1古诗鉴赏深度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1古诗鉴赏深度解析一、原题回放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二、原词赏析:1、关于词牌:“阮郎归”来历是一个香艳穿越离奇的故事,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如果入了哪位大导演的法眼,拍摄成的影片肯定比时下的《大闹天宫》票房好多了。

“阮郎归”的故事见于《太平广记》,讲述了叫刘晨和阮肇的两个人,进入天台山去采药,因为路远不能回家,已经饿了十三天了。

远远地望见山上有桃树,树上的桃子熟了,就跻身险境抓着葛藤到了桃树底下。

他们吃了几个桃子,觉得不饿了,身体充实了,想要下山。

突然发现身边溪流漂来一只杯子,便顺手拿来杯子取水时,看见有芜菁叶流下来,很鲜艳。

又有一个杯子流下来,里面还有胡麻饭。

于是两人互相安慰说:“这里离人家近了。

”就越过山,出现一条大溪,溪边有两个女子,姿色很美。

她们看见二人拿着杯子,就笑着说:“刘、阮二位郎君拿回刚才的杯子来了。

”刘晨、阮肇都很惊讶。

两个女郎就高高兴兴地如旧相识一般,跟他们说:“怎么来晚了呢?”便邀请刘晨、阮肇跟她们回家。

南边东边两壁各有大红色的罗织床帐,帐角上悬着金铃。

上面有用金银雕嵌的综横交错的花纹图案交错。

两个女郎各有几个侍奉的婢女使唤。

吃的东西有胡麻饭、羊脯、牛肉,味道很美。

吃完饭又喝酒。

忽然有一群女子拿着桃子,笑着说:“祝贺你们女婿到来!”酒喝到尽兴时就奏乐。

晚上,刘晨与阮肇各到一个女郎的床帐里去睡觉,女郎娇婉的情态特别美妙。

住了十天,两人请求回家,二女又苦苦留住了半年。

从气候、草木情形看,当是春天的时节,百鸟啼鸣,使他们更怀乡思,思归更苦。

女郎就送他们,指点回去的道路让他们看清。

他们回乡以后,看到乡邑已经零落,才知道已经过了十代了。

后来,刘、阮二人黯然返回山下,刘晨再次投入人世娶妻生子,繁衍后代。

古代民歌《阮郎归(选一)》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阮郎归(选一)》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阮郎归(选一)》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阮郎归(选一)》原文及赏析【导语】:及妆时结薄衫儿,蒙金艾虎儿。

古诗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翻译赏析

古诗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翻译赏析

古诗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翻译赏析《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秦观。

其古诗全文如下: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前言】《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南宋无名氏作的一首词。

词先写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

【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

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

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

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在暮色下,更能感受词人凄凉哀伤之情。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

“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

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

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

燕双人独。

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

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

“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

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

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这首词上片写景,暗含春愁;下片抒情,直写闺怨。

“春风”二句撷取暮春事物“春风”“春雨”“残枝”“落花”而成一幅凄迷悲凉景象,此时的“春风”“春雨”绝不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风”和“沾衣欲湿杏花雨”的“雨”,而是将要入夏时节的急风吹雨。

《阮郎归》赏析

《阮郎归》赏析

《阮郎归》赏析《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是宋代文学家晏几道的诗作。

下面是该诗的翻译、时代背景和作者境遇的赏析:翻译: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时代背景与作者境遇的赏析:时代背景:晏几道所处的时代是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

然而,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依然严重,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限制。

这种社会背景对晏几道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境遇:晏几道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生活经历也充满了坎坷。

他曾经得到过皇帝的赏识,但后来因为与权臣不合而遭到排挤。

这种境遇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他的词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孤独、落寞的情感,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深感慨。

在这首《阮郎归》中,晏几道通过描绘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等景象,表达了人们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

而“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人们在重阳节这一特殊时刻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种情感上的距离和疏远,既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也是晏几道个人境遇的一种写照。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晏几道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故,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情世故的深深感慨。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晏几道词中的佳作。

综上所述,《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词作。

它既反映了封建时代下人们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情世故的深深感慨,也体现了晏几道个人境遇中的孤独和落寞。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晏几道词中的佳作。

晏几道《阮郎归》翻译赏析

晏几道《阮郎归》翻译赏析

晏几道《阮郎归》翻译赏析晏几道《阮郎归》翻译赏析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译文] 美人手捧玉杯,在这重阳佳节劝我喝个欢畅,深情厚意就似回到故乡。

[出自] 北宋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译文】天上的金掌仙露,已经变成一层轻柔的白霜,云层之间,排成一字形的鸿雁正在飞向远方。

一位红袖的佳人在重阳之际,捧着泛绿的酒桨,劝我尽情狂饮,她的热情亲切让我觉得,这里的人情仿佛是我的故乡。

佩上紫红色的兰花,插上金色的菊黄,我终于又回到往日的狂放状态。

想要用大醉来代替忧伤,所以请不要再唱那些让人断肠的伤心歌谣。

译文2:远在天边的京城中,仙人掌上的露水怕是已经结成了寒霜。

大雁排成长长的“一”字,云层也像是随之飘扬。

觥筹交错,歌舞红妆,满城的人都在庆贺这佳节重阳。

此地的风俗,却也颇似我的家乡。

身佩紫色的兰草,头插着金紫嫩黄,我正好趁此抒发久郁的轻狂,满心想用沉醉来压住内心的凄凉。

望诸君千万不要唱断肠之曲,免得我又要怀念故乡。

【注释】①金掌:铜铸的仙人掌。

②雁字:大雁群飞时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状,故称雁字。

③绿杯:代指美酒。

[红袖]指歌舞女。

[兰佩紫]即佩紫兰,身佩紫茎秋兰。

④菊黄:即黄花,指头黄菊。

⑤殷勤:急。

⑥理:温习,重提。

⑦旧狂:昔日的疏狂。

⑧清歌:凄凉的歌【赏析】本词写重阳佳节时尽情清狂,看似旷达,实则注入了人生失意之感。

上片写时值重阳,又有佳人相陪,尽兴酣饮。

下片写佩兰菊,以醉遣愁。

此词思想内容超出思妇幽怨的狭小范围,较为深刻,风格沉着凝重,又沉清丽空灵。

本词写重阳佳节时尽情清狂,看似旷达,实则倾注了人生失意之感。

词的开篇以景物和气侯的变化,暗示了词人他乡离索之感。

换头二句写风物依旧,“殷勤”句写狂放这情依旧,但殷勤理之方可,因时过境迁,不比少年时也。

“欲将”二字与“莫”字呼应,写出内心悲凉、欲求沉醉而终恐不得之复杂心理,吞吐往复,余味不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阮郎归》无名氏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南宋无名氏作的一首词。

词先写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

【原文】
阮郎归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赏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

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

风雨虽停,而红日
却已西沉。

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在暮色下,更能感受词人凄凉哀伤之情。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

“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

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

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

燕双人独。

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

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

“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

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

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这首词上片写景,暗含春愁;下片抒情,直写闺怨。

“春风”二句撷取暮春事物“春风”“春雨”“残枝”“落花”而成一幅凄迷悲凉景象,此时的“春风”“春雨”绝不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风”和“沾衣欲湿杏花雨”的“雨”,而是将要入夏时节的急风吹雨。

风雨交加之中,花朵不胜摧残,跌落尘土之中,难以飞起,正似女子青春被时光无情抛弃不可追回。

花朵既无,粗陋的枝残留雨中,犹自被风雨纠缠,恰如愁绪“无计可消除”令人憔悴却仍绵
绵不休。

“小池”二句,“小”言池塘小,“渌”言池水清澈,“寒”则是说小池令人生寒,古诗有云“莲(怜)子清如水”,以清水暗示自己思君之心单纯殷切,而年华流逝君不归,则心思渐冷。

“寒”或是两指,一是暮春时节风雨交加之寒,一是思君不归之寒,感时伤怀,如是而已。

如此观之,“欲生漪”亦是一言池塘波起,一言内心波起。

这等时候,再没有晴日能够救人于愁苦之中了,但风雨终止,晴日露面,却已然西斜欲落,时间之不可挽留如是,反使人愈发悲伤。

雨后初晴,卷帘观望,是闺中常作之事。

但卷帘所见却是“燕双飞”,“双燕”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冯延巳《清平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梁燕双飞画阁前,寂寥多少恨,懒孤眠。

”(毛熙震《小重山》)皆是以“双燕”反衬人之孤单,燕子尚能双栖双飞,而自己却只能鸳枕独宿。

闺房之怨,正在两者对比之中显现。

但词中的女主人公却似乎并不想让别人知晓自己的愁绪,讳莫如深,简直有些“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婉《钗头凤》)的味道。

只是这愁绪由来已久,此番又触景生情,“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到底是有些形于颜色,对之只能无奈。

辗转反侧之下,女主人公或许觉着做些其他的事情能够多少消解一下此时的愁绪,便重新对着早时的残局,这棋局正是关键的几步,她迟迟未落子,却是在寻思些什么呢?这步棋还如何走?还是想着若是他在,两人对弈该有多好?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