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4课《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4课《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4课《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从而初步认识除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数学知识,他们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但是,对于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除法的意义,初步认识除法。

2.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实物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圆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分水果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

教师提问:“如果有5个苹果,要分给2个小朋友,怎么分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类似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的规律。

同时,教师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小棒或圆片进行平均分的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讲解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5《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5《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5《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主要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除法的更深入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除法这一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让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法;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除法运算卡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除法运算卡片、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分水果、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知道一个物品分给几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

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

同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除法的例子,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除法运算卡片,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层层递进地掌握除法。

巩固(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除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商店营业员,通过除法计算商品的价格。

4、除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除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除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并能够运用竖式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

2.初步掌握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竖式除法的整个计算过程。

2.对于除数中有0的情况的处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通过口算题目介绍本课的主题:将1000元钱分给20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得多少元?新课展示1.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数的过程,叫做除法。

2.符号表示:用“÷”表示除法,如:8 ÷ 2 = 4,这个式子表示把8分成2份,每份4。

3.探究除法的应用场景: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从而让同学们深刻理解除法的含义。

课堂练习1.让学生通过口算练习:5÷1、6÷1、8÷2、10÷2、12÷2,等题目来熟悉除法的概念和符号表示。

2.让学生通过列竖式计算:64÷8、72÷9、87÷3、94÷2等题目,逐步掌握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

拓展练习1.让学生完成书本上关于除法的习题,分别是P38页的1、2、3、4、5、6、8、9、10、11、12道题目。

2.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加深对于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了除法的含义和符号表示,逐步掌握了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计算中。

同时,通过适当的课堂互动和拓展练习,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还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教学设计和辅导,以便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除法的初步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除法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够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除法运算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算式的读写法,除法运算的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5.布置作业:设计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

2.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3.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除法算式卡片。

2.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通过例题,演示除法的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一些除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与乘法的关系、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除法题目。

2. 提高题: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除法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环节。

在本教案中,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分组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对除法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环节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环节,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示例,向学生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可以借助PPT、黑板等教学工具,通过动画、图表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含义和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教具进行分组、分配等,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三、练习环节的组织练习环节是巩固学生对除法知识掌握的重要环节。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研究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6个桃、3个盘子的图片,每个同学还要准备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

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

使学生知道:老师一个一个的分,每人又分给1支。

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窥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笔的方法把8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3)教师演示课件“除法的开端认识(一)”。

1(4)教师请学生窥察分得的结果,每份分得的正方体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学生回覆后,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师板书:“平均分”。

(5)教师出示“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教师让学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几个?”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议一议。

使学生明确:(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2)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板书:2)2.教学例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主备人. 使用日期10 月 20 日共计 1 教时第 1 教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把简单的平均分问题抽象成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或说明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师生每人准备若干个圆片和若干根小棒。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法、学法指导一、先学探究。

1、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今天我们一起到公园去游玩,好吗?今天我们来得可真巧,公园正在搞园庆活动呢,只要答对题,可以免费乘坐观光缆车。

你免费想乘坐观光缆车吗?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答题吧!2、出示:(1)8个梨,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盘。

(2)6只兔子,平均装在3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3、小结: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乘观光缆车吧,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题:(1)提出问题:出示例题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请学生说说: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要坐()辆。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同桌合作学习,全班交流。

(请学生上台分一分。

)(3)教学除法算式。

①谈话: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

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除法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初次接触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除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PPT、黑板、除法计算器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除法的概念。

如:小熊分蜂蜜的故事,小熊有12瓶蜂蜜,他想把这些蜂蜜分给他的朋友们,每只小熊分几瓶呢?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的意义。

如:有10个苹果,我们要把这些苹果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呢?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如:让学生用除法计算器计算10÷5,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含义。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如:计算12÷4、15÷3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是学生初步接触除法概念的学习内容。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并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除法这样的抽象概念,他们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难点:理解除法运算的本质,能够将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除法运算。

3.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有趣的PPT,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际物品,如水果、糖果等,用于教学实践活动。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例子,如分水果的场景,引入除法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如果要把这些水果分给几个小朋友,应该如何分配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

同时,教师可以用实际物品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实际的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除法》|苏教版(2023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除法》|苏教版(2023秋)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学,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个人任务,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此外,在难点解析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乘法口诀的应用还不够熟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除法运算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乘法口诀的训练,提高学生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举例:通过“分水果”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使用除法计算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水果。
2.教学难点
-除法算式的理解和书写:学生在初次接触除法算式时,可能难以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书写顺序。
-举例:通过反复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书写方法,如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最后写除数和商。
-乘法口诀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举例:通过具体例题,如“8除以2等于4”,引导学生发现“4乘以2等于8”的逆向关系,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除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均分配东西的情况?”比如分水果、分糖果给朋友们。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除法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认识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能够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二、教学重点- 掌握单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1. 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概念,引出除法;- 将除法定义为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介绍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

2. 单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例题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重点讲解整除和不整除的概念;- 提醒学生注意数的大小顺序、位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 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给予学生实际问题,要求进行除法运算;-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取重要信息,并进行运算;- 训练学生灵活运用除法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1. 导入:复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概念,引出除法。

2. 提出问题:如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引导学生思考。

3. 引入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4. 通过例题演示单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计算。

5. 强调整除和不整除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数的规律。

6. 给予学生简单的实际问题,要求进行除法运算。

7. 分析问题,提取重要信息,并进行运算。

8. 总结:回顾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9. 反思:询问学生是否理解,有哪些困难。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布置练题,检验学生对除法的掌握情况。

2. 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 课件:包括除法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示例图片;- 练题:用于巩固学生对除法的掌握。

七、教学延伸1. 对于研究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探究除法和其他运算之间的关系;2. 对于研究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练机会,巩固基本的运算方法。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初步认识除法为主要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掌握单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了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一种把一个数分成多少等分的运算。

2.掌握除法的符号和运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小学二年级学生对除法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内容及教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以下内容:1.除法的概念与符号2.除法的运算方法3.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除法应用练习2. 教法1.通过口头讲解介绍除法的概念,让学生们初步了解除法的定义和符号。

2.通过示例演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3.引导学生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和练习除法的应用。

五、教学流程1.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和问问题,打造一个互动、合作和探究的课堂氛围。

2.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授课中需要采用口语化、讲解明白、细节解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口头讲解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理解概念与符号。

掌握基本的除法。

3.探究除数、被除数、商数三者的关系,呈现除法的运算方法。

引导孩子们看到最核心的计算步骤:按位分配被除数,不断倍数找商。

特别针对除数为1的情况,完成特殊的计算方法讲解。

4.建立数学与生活的关联,学习如何通过数学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复杂的例子,真实的情境描述和对话,锻炼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和思考能力。

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较强的专注力,促进集思广益、课堂交流。

5.完成复习部分的告知,再次总结与梳理本节课内容,为之后今天的较难数学情景演示做准备。

6.学生们习题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作业主要集中在重难点及运用上,包括:1.按照所学知识,完成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除法应用练习。

2.完成一些题目的思考整理,以便下节课进行问答比赛,加深对除法的概念与方法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情感教育,培养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勇于挑战的精神。
-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如“我们有16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精神,提高学生面对挑战的信心。
3.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熟悉了加法和减法运算,对于乘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除法这一新概念的学习既有挑战性也充满兴趣。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此外,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你是如何理解除法的?
-除法与乘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请举例说明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方法: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包括基本计算题、应用题和拓展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每个学生准备一本除法口诀手册,通过抄写、默写等方式,熟练掌握表内除法口诀。
2.实践应用提升:
-设计一道与生活相关的除法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写下解题过程。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地认识除法及其符号“÷”。

2.能够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能够举一反三,将学到的除法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认识除法及其符号“÷”。

2.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能够举一反三,将学到的除法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小组讨论和组内交流,调查学生们对除法的认识,以及“÷”符号的使用情况。

2. 认识除法及其符号“÷”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除法的应用,如分糖果、分苹果等。

2.示范使用“÷”符号,让学生们掌握使用方法。

3.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们深入理解“÷”符号的使用规则。

3. 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1.教师出题,供学生们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并在黑板上讲解解题过程。

4. 小结
通过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强化学生们对除法及其符号的认识,引导学生们认
识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
1.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2.对学生们进行口头评价,及时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3.对学生们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
1.练习上课中所讲的除法运算。

2.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记录下自己发现的除法应用案例。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4、除法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除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培养学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除法的应用。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除法的含义和应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除法。

3.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除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分水果、分零食等,引导学生发现需要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除法的含义,讲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除法。

如“除法接力赛”、“除法拼图”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除法的含义和应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掌握除法的概念和基本方法;2.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认识除法的应用;3.能够发现数学规律,学会借位除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除法的初步认识”展开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除法的概念;2.除法的基本方法;3.除法的应用;4.借位除法。

三、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2.能够学会余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能够初步掌握借位除法的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会混淆除数和余数的概念;2.学生可能会出现验算错误的情况;3.学生可能会对借位除法产生困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除法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对其作简单概念解释。

2. 讲解除数、被除数和商的概念•教师将一个数字用纸牌展示出来,例如32,然后问学生:“怎样把32分成4份?”•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则写出“32/4=”的式子,然后引出概念:“32是被除数,4是除数,商就是刚才你们算出来的一个数字。

”3. 讲解除法的基本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除法操作,例如:“32÷4=?”、“4不够用,需要进位”,这样子指导学生完成除法运算,并正确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4. 讲解余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给出一个实例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例如:“将11 ÷ 3,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对其进行讲解并且演示如何专业计算余数方法。

5. 讲解借位除法•教师通过一个例子演示借位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321 ÷ 4=?”、“先把3借到个位,即30+1,再进行计算,商为80余1。

”6. 进行练习•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吸纳学生的问题和疑惑。

7. 总结归纳•教师对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进行总结,提醒学生一定要理解、练习。

六、教学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2.学生是否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借位除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概念和符号;2.学会用竖式计算和口算解决简单除法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知识点1.除法的概念和符号;2.用竖式计算和口算解决简单除法问题。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法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用竖式和口算解决简单的加、减、乘法问题。

在学习除法之前,学生需要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比如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除法的概念和符号;2.用竖式计算解决简单除法问题。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2.演示教学法;3.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进入课堂后,首先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讲解(20分钟)除法的概念和符号1.引导学生回忆,当我们要知道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时,我们可以用哪个运算符号表示;2.介绍除法的符号“÷”,并给出示例;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除法运算;4.引导学生回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用竖式计算和口算解决简单除法问题1.通过竖式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竖式计算的规律;2.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3.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造句,运用数学知识。

巩固练习(25分钟)1.讲解例题并进行要点梳理;2.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解答;3.随堂辅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出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简单易懂,因此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点和方法,并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通过竖式和口算训练,更好地掌握了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除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除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除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及意义2. 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3. 除法各部分的名称4.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5.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概念、读写方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2. 教学难点:除法与乘法的关系,以及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除法卡片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除法的概念、读写方法及各部分的名称,并通过黑板演示除法算式。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问答除法的相关知识,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4. 巩固:运用PPT展示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解答指导。

5. 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1)除法的概念及意义(2)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3)除法各部分的名称(4)除法与乘法的关系(5)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本上的除法练习题,巩固除法的基本知识。

2. 提高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节课通过讲解、操练、巩固、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除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除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除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竖式除法计算方法。

3.发现除数为1和被除数相等时的特殊情况。

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1)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或生动有趣的事例,来引入除法的概念,“如果有a个糖果,要平均分给b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呢?” 这样的引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除法的实际应用,从而更容易理解其概念。

(2)定义除法是一种基本的算术运算,用于求出两个数的商或比率。

其中,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

2. 简单的竖式除法计算方法(1)示例老师可以用白板或幻灯片等方式,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具体计算方法。

例如:24÷3=?(1)先把24个分成3份,每份多少个?(2)24÷3=8。

(2)注意事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除数、被除数、商的概念和位置,提醒学生小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将数字位置搞混,如计算24÷3时写成了3÷24。

3. 除数为1和被除数相等时的特殊情况(1)除数为1的情况如果除数为1,则商等于被除数。

例如:18÷1=18。

(2)被除数和除数相等的情况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相等,则商等于1。

例如:15÷15=1。

教学活动1.操作实际物品,实现除法概念引入。

2.以幻灯片等形式,呈现计算示例,带领学生学习竖式除法计算方法。

3.多组练习,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加深对于竖式除法的理解。

4.对于除数为1和被除数相等这两种特殊情况,让学生自行验证,巩固概念。

思考题根据上述教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除法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应用?2.竖式除法计算方法的通用步骤是什么?3.除数为1和被除数相等的特殊情况的商分别是多少?总结除法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和运算,了解其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提高数学水平至关重要。

同时,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数字的概念和位置,以免计算错误。

除数为1和被除数相等这两种特殊情况的商记下来,方便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表பைடு நூலகம்什么意思?
3、教学例题,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离开小熊之家,我们就要前往儿童游乐场了。看,小朋友们在干什
么?
(1)出示:植树情景图(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
(2)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桌讨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3、小结: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乘观光缆车吧,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究交流。
小结:把一些物体几个一份、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
来计算,除号是平均分的意思。
2、完成第48页的“试一试”。
(1)谈话:下了缆车,我们一路行来就到了小熊之家。(点击小熊之家)看,训练有素的小熊们正在分苹果呢!
(2)指导学生先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熊解决问题?(先用学具分一分,或直接在图上圈一圈,再完成填空。)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读出算式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完成第49页的“试一试”。
谈话:看看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新挑战?
(1)出示分铅笔的情景图并出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相互交流。
结合图意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P261—4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签查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书上第48页的例题。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
讲述:同学们,周末你们会外出活动吗?今天就有一群小朋友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每辆车坐2个人要坐()人。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3)教学除法算式
j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

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6÷2=3)
k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l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教学第48页的“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第49页的例题。

(1)让学生观察和阅读例题
提问: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最后把结果板书到括号里。

讲述: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谁能写出除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6÷3=2)结合这道题,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教学第49页的“试一试”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说说这道除法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做第50页的“想想做做”第1、2、4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括号内填什么数,这个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填写出来的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四、全课总结
提问: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用什么方法学会了除法?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