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和拔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2 注意事项
(1)施术严肃认真,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患者 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若需瘢痕灸,须 事先征得统一。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 (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宜少而精, 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 (3)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4)注意安全防火,防止烧烫伤。
刺法灸法学

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

江西中医学院
1
灸法概念
概念:灸法,古称灸。早在《说文解字》 释为:“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 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灸材(亦可掺其他药 物),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 行烧灼或熏熨,借灸火的温热刺激/或药物 作用,激活脏腑经络气血,从而起温通气 血,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温 灸 盒 法
44
第二节 艾灸法的临床运用
一 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一)艾灸法作用特点 1.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 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 2.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 络脉坚紧为宜。 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者。 4.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


雀啄灸
30
(二)实按灸
分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百发神针等灸材。 1.操作:在施灸部位铺上6~7层棉纸或棉 布,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直接按穴上, 稍停1~2秒,使热气直透深层;若艾火熄 灭,可再点再按,每次每穴约按灸5~7次, 至皮肤红晕为度。 2.运用:适用风寒湿痹、痿证及虚寒证 。

45
(二)适应范围
1.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灵枢·禁服》说:“陷下者,脉血结于 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 《灵枢·官能篇》说:“结络坚紧,火所 治之。”

46
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由于寒邪或外伤、劳损,使经络气血凝滞、痹阻 不通,可造成风寒湿痹、痛经、寒疝、经闭、肩 凝、肘劳、腰痛等病证,可用灸法温经通络、活 血止痛。 如膝关节痹痛,可在犊鼻、足三里、阴陵泉等穴 温针灸;肩凝可在肩髃、肩髎、臂臑温针灸;腰 痛可在肾俞、大肠俞、委中温针灸。

57
四、灸感、灸量
(一)灸感
指施灸进程中患者的自我感觉。通常灸穴 处有温热感、灼痛感直达深层;部分患者 可出现温热感循经传导现象或温热感向病 灶传导;还有部分患者在身体某些部位或 病灶附近出现热敏感点,此时灸治时间可 延长。
58
(二)灸量:通常用下列指征衡量
1.古人有关灸量的论述 孙思邈《千金要方》说:“头面目咽,灸之最欲 生少;手臂四肢,灸之须小熟,亦不宜多;胸、 背、腹灸之尤宜大热,其腰脊欲须少生。” 王焘《外台秘要》说:“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 及老少也。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在 这里,“生”指少灸,“熟”指多灸。 孙思邈还认为,施灸灸量要足,灸量不足,火候 不到,就达不到治疗目的,所谓“灸不三分,是 谓徒冤”。

①常用药艾条: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 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 ②太乙针灸:人参,三七,山羊血,千年健,钻 地风,肉桂,川椒,乳香,没药,穿山甲,小茴 香,苍术,蕲艾,甘草,防风,麝香少许 ③雷火针灸:艾绒,沉香,木香,乳香,茵陈, 羌活,干姜,穿山甲

9
艾条图1


艾条图

2
灸法分类表


3
第一节 艾灸法
一 艾灸材料 (一)艾叶与艾绒 1.艾叶化学成分: 2.艾叶的性能: 3.艾绒的制备: 4.艾绒的储藏:

艾叶
艾炷
4
艾叶性能
性能: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 具纯阳之性。 《本草纲目》谓:“艾叶能灸百病”; 《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 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 走三阴,理血气,逐寒湿,暖子宫,止诸 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之, 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56
三 灸法补泻
(一)补法 艾炷点燃置穴位,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 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时间较长,壮数可多,灸 毕一炷用手指按一会施灸穴位,以使其真气聚而 不散。 (二)泻法 艾炷置穴位点燃,用口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 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觉局部灼痛时,即迅 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 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起祛散邪气的作用。

59
2.艾炷大小、施灸壮数及施灸时间
对于艾炷灸,以艾炷大小、施灸壮数来估 算灸量。灸炷小、壮数少、火势小,灸量 小;艾炷大、壮数多、火势大,灸量大; 对于艾条灸、温灸器灸则以火势大小、施 灸时间估算灸量。艾条火力足、大、灸治 时间长,则灸量大;火势弱、小、施灸时 间短,则灸量小。

17
(二)间接灸
又称为隔物灸、间隔灸、间接灸。
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 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 物的双重作用。
18
1 隔姜灸
(1)操作方法:先将生姜切成约0.3cm厚 薄片数片,并用针扎孔备用。取一片姜片 置于腧穴上,再在姜片上安放艾炷并用线 香点燃。如患者感灸穴灼痛,可将姜片提 起离开皮肤一定时间再放回。如此反复施 灸,以灸穴皮肤潮红为度。一般灸5-10壮。 (2)临床应用:本法可温中、祛寒、解表、 止呕。可用于虚寒性内科杂症及关节痹痛。

35
操作要点
艾绒法须将艾绒捏紧固定于针柄上,否 则艾火易于跌落; 后两种方法亦须注意灰烬跌落烫伤皮 肤, 约3~5分钟处理1次灰烬。

36
1.温针灸法-艾绒法


艾绒法
37
2.艾段温针灸法图


艾 条 段 温 针 灸 法
38
3.艾条温针灸法


艾 条 温 针 灸 法
39
五 温灸器灸法

49
4 回阳固脱

灸法能回阳固脱,用于亡阳虚脱证,可在 神阙或关元灸几十壮、甚至几百壮。
50
5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疮痈、疖肿未溃者;痈疡、瘰疬溃后久不 收口者; 《灵枢·官能篇》:“结络坚紧,火所治 之。” 毒邪阻滞,气滞血瘀形成的外科疮 疡肿结,灸火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如疮疡、痈疽、疖肿初起未化脓者,局部 隔蒜灸;疮疡溃破后久不愈合,局部桑枝 灸;痄腮,灯火灸角孙、耳尖。
48
3 温肾健脾、益气升阳
《灵枢·官能篇》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灵枢·经脉病》说:“陷下则灸之。” 灸法能温补阳气,用于脾肾阳虚之阳痿、早泄、 遗精、遗尿、久泻、久痢等病证。如阳痿,灸关 元、肾俞、命门。 灸法能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脱 肛、阴挺、久泻、久痢、久咳等证。如脱肛,可 灸长强、神阙、百会。
(一)温灸架灸 1.操作方法 2.临床应用

40
(二)温筒器灸
1 温筒器结构 2 操作方法 3 临床应用 4 注意事项

41
(三)温盒灸法

样式较多图1 温 灸 盒 法
42
温盒灸法

图2
温 灸 盒 法
43
温盒灸法
用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 一个部位施灸的方法。 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尤其适用于腰、 背、臀、腹部等处。

25
隔附子灸
(2)临床运用:本法可温肾壮阳。适用于 各类脾肾阳虚证。 此外,间接灸法还有隔葱灸、隔胡椒粉灸、 黄土灸、药粉灸等多种,施灸方法相类似, 通常灸5-7壮。

26
隔附子灸图


27
三 艾条灸法
(一)悬起灸 1.温和灸图

温和灸
温和灸
28
2 回旋灸图

图 回旋灸
29
3 雀啄灸图

19
隔姜灸图


隔姜灸
20
2 隔蒜灸
(1)操作方法:先将大蒜切薄片并扎针孔, 再将一薄蒜片安置穴上,再放置一艾炷于 蒜片上并点燃灸之。灸穴灼痛时可将蒜片 提离灸穴皮肤片刻。每穴灸足7壮,以局部 泛红为度。 (2)临床运用:本法可消肿、拔毒、散结 止痛。适用于痈疮、疔疖未溃者及腹中积 块。

15
非化脓灸法图


非化脓灸
16
(1) 操作方法
(1) 操作方法:先在灸穴上用涂一薄层 凡士林软膏,将小艾炷粘附在灸穴上,用 线香或火柴点燃艾炷,待燃烧接近皮肤时 用镊子将未燃尽艾炷移开;再施灸第2壮。 如此反复施灸3~7壮。此法通常亦会在灸 穴处起泡,但不会留下疤痕。 (2) 临床运用:适于于气血虚弱病症. ① 小儿发育不良;② 气血两虚

53
(二)艾灸禁忌及注意事项
1.禁忌症 (1)禁灸病症:阴虚内热证;高热、痉挛 抽搐及体质极度衰竭者; (2)禁灸部位:颜面、关节不能用瘢痕灸; 虚里、乳头、外阴、孕妇的腰骶部禁灸。

54
△关于热证可否用灸的争论:
关于热证可否用灸,学界有两种观点。张仲景、 张景岳等医家认为热证禁灸,在《伤寒论》中张 仲景引述了很多热证用灸出现的变证、坏证及不 良反应。孙思邈、刘河间、朱丹溪等医家认为热 证可灸。 现代的魏稼、周楣声等针灸专家认为热证可灸, 周楣声还把灸法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效果 显著。 我们认为,热证用灸宜慎重,如出现因热证用灸 后的不良反应时应停止使用。
10
艾条图2

图2
11
二 艾炷灸法
(一)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施灸的 方法。 1.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 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 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 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 痕灸。

12
化脓灸图


13
化脓灸



5
(二)艾绒制品
1.艾炷 (1)艾炷规格:小炷:如麦粒;中炷:如枣 核;大炷:通常炷高1~2cm,炷底直径1~ 1.5cm。 (2)艾炷制作方法: ① 手工制作法: ② 艾炷器制作法:
6
艾炷制作方法-图1

图1
手工制作法
7
艾炷制作方法-图2

图2
8
2 艾条
(1)纯艾条: (2)药艾条:药艾条有太乙针、雷火针等。

51
6 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体质虚羸者(亚健康人群)。 《千金方》说:“凡入吴蜀地宦游,体上 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 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 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 百余年寿矣。”

52
二 艾灸法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 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 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便于医生 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 疗全过程为准。 2.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 部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
(1)操作方法:通常灸5-7壮。 ① 间断法 ② 连续法 (2)临床应用:目前极少应用。 ① 慢性腹泻 ② 哮喘等多种疾病。 (3)注意事项:如疮面分泌物过多,可用盐水 清洗干净,以防止并发其他有菌性炎症。
14
2.非化脓灸法

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 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上施灸,灸后 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又称为无瘢痕灸。

31
实按灸图1


实按灸
Baidu Nhomakorabea
32
实按灸图2

图2
实按灸
33
四、温针灸法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34
操作方法
1.艾绒温针灸法:进针得气,将艾绒捏紧 在针柄上点燃,使温热随针身直透穴内; 2.艾段温针灸法:用长约2cm左右艾段, 先用粗三棱针等在艾段一头钻深约1.5cm 细孔,并点燃有孔头,将艾段套在针柄上, 若灼烫可用硬纸板垫于穴位上; 3.艾条温针灸法:将艾卷点燃直接熏烤针 柄。本法更易激发灸感。
21
隔蒜灸图


22
3 隔盐灸
(1)操作方法:将食盐纳入脐中填平, 周边用面团或面条圈住,上置大艾炷 施灸,亦可在盐上再置姜片施灸。一 般灸3-7壮。 (2)临床运用:本法可回阳固脱救逆。 适用于阳虚证、脱证。

23
隔盐灸图


24
4 隔附子灸/或药饼灸
(1)操作方法:分附子片灸和附子饼灸两种。 附子片灸:将附子用水浸后切薄片并扎针孔 备用。取一片附子片置于穴位上,再放置艾 炷点燃。 附子饼灸:取生附子切细研末,用黄油和作 饼,大小适度,厚0.4cm,中扎针孔。用时将 饼置灸穴上,再置艾于上并点燃施灸。附子 饼干焦后再换新饼。通常均灸5-7壮,以灸穴 潮红为度。

47
2 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唐·王焘说:“御风邪„„虽曰针、汤、 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焫”。 适用于风寒表证、风寒湿痹、痛经、经闭、 寒疝、腹痛、寒性胃痛、泄泻等病证。 如寒性胃痛、呕吐,可隔姜灸中脘、梁门、 内关、足三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