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灸法和拔罐法课件

合集下载

刺灸法之灸法和拔罐

刺灸法之灸法和拔罐

3 贴棉法 4 架火法 (二)水罐法 指拔罐时用水热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 1 水煮法 2 蒸汽法 (三)其他拔罐法 挤 压 排 气
三 拔罐法的临床运用
(一)单罐法 用于病变部位明确、范围局限,或有固定压痛点的 病证。 单 罐 法
(二)多罐法 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较多的病症。 多 罐 法
(三)留罐法 又名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5-15分钟。多用 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及临床各科 多种疾病。 (四)闪罐法 适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肌肤麻木、 肌肉痿弱等。
(三)启罐方法 亦名“起罐”,即将吸拔牢稳大留罐取下的方 法。 1 一般罐的启法:
2 抽气罐的启法: 3 水(药)罐的启法: (四)效应观察 1 治疗效应:启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
瘀块,或兼微热痛感,称为罐斑或罐印,为正常反应,1 -2天后即自行消失。
2 病理反应:
(1)湿盛或寒湿:罐斑如显水泡、水肿与水气状; (2)湿热:若水气色黄; (3)久病湿盛血瘀:水泡呈红色或黑色; (4)瘀血:罐斑色深紫; (5)热毒瘀结: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 (6)虚寒证: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
五 拔罐的作用原理
(一)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1.机械刺激作用 2.温热作用 (二)体内生物学效应 1.促进血液循环 2.促进新陈代谢 3.提高免疫能力 4.缓解机体疼痛 5.调节大脑功能 6.调节肌肉功能 7.双向调节效应
六 适应范围和禁忌症 (一)适应范围
1.内科病 感冒、发热、中暑;急慢性支气管炎、支 气管哮喘;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面神经麻痹、头痛、三 叉神经痛、神经衰弱、中风后遗症;呕吐、便秘、胃肠痉 挛、慢性阑尾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尿潴留、尿失禁。 2.妇科病 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带下、盆腔炎、 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病症、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炎。 3.儿科病 发热、厌食症、腹泻、消化不良、遗尿、 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 4.外科病 疖、疔、痈、疽、丹毒、痔疮、脱肛、虫 蛇咬伤。 5.皮肤病 痤疮、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 瘙痒症、白癜风、带状疱疹、养颜美容。 6. 五官科 结膜炎、鼻炎、牙痛、口腔溃疡、慢性咽 喉炎、扁桃体炎。

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幻灯片PPT

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幻灯片PPT

五、行针与得气
●行针概念 广义 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 狭义 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
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 作方法(运针)
行针法 行针基本手法 行针辅助手法
基本手法 1.提插法
提针与插针结合,对穴位施行上下进退的操 作方法 (3-5分)
幅度/层次/频率/时间
基本手法
2.捻转法
刺手挟持针柄前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 (180-360)
角度/频率/时间
辅助手法
循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 飞法 震颤法
方法 经脉循行路线揉按 作用 疏通气血 激发经气
辅助手法
循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 飞法 震颤法
方法 弹动针尾/针柄,使针体振动 作用 催气 守气
辅助手法
循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 飞法 震颤法
幽赋》
---《标
得气的意义
得气与疗效的关系
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灵枢》
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
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针灸大成》
得气与虚实补泻的关系
若针下气至,当察其邪正,分清虚实《针灸大成》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灵枢》
影响得气的因素
医 取穴、方向/角度/深度、手法 生患者 体质(类型) 病情
医生手指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
治疗室内消毒
四、毫针的针刺方法
●刺手 掌握针具 相应手法 ●押手 固定腧穴 协助进针
减轻疼痛 调节针感
持针法
二指持针法 多指持针法
进针法
单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 管针进针法
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 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 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 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刺法灸法学 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

刺法灸法学 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

二、灸用的材料
(Materials for moxibustion ) 艾叶的性能
《本草纲目》 艾叶 能灸百病 《本草从新》 艾叶 苦辛,生温熟热,纯阳 之情,能回垂绝之阳, 通十二经,走三阴,理 气血,逐寒湿----以之 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 病。
艾叶的采集与加工
3--5月采集新鲜肥厚的艾叶 暴晒— 捣碎--筛去梗砂— 反复----淡黄色艾绒(粗细)
1 闪火法
2 投火法
3 贴棉法
4 架火法
(二)水罐法 指拔罐时用水热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 1 水煮法 2 蒸汽法 (三)其他拔罐法

三 拔罐法的临床运用
(一)单罐法 用于病变部位明确、范围局限,或有固定压痛点 的病证。
(二)多罐法 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 较多的病症。
(三)留罐法
又名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臵5-15分钟。多 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及 临床各科多种疾病。
温盒灸法
第二节 艾灸法的临床运用

一 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一)艾灸法作用特点 1 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 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 2 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 坚紧为宜。 3 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者。 4 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 (二)适应范围 1 温经通络 2 祛风解表、温中散寒
三 灸法补泻 (一)补法 艾炷点燃臵穴位,不吹其火,待其徐 徐燃尽自灭,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 时间较长,壮数可多,灸毕一炷用手 指按一会施灸穴位,以使其真气聚而 不散。
(二)泻法 艾炷臵穴位点燃,用口吹旺其火,促 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 者觉局部灼痛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 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 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起祛散邪气 的作用。

灸法和拔罐法PPT课件

灸法和拔罐法PPT课件
2024/3/15
3. 治疗时间:以上操作均可在2-3分钟内完 成,最多不要超过5分钟。
灸法种类总结:
2024/3/15
• 四、治疗范围
(一)中医观点:几乎所有体质都行,仅有少数实热体质者 不适。艾灸可双向调节,穴位也有双向调节,就看怎么选 穴,怎么灸了。
1.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灸有补泻 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 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 有所不同。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忌;过饱、过饥、 酒醉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2 疗程:疗程长灸量大,用于慢性病;疗程 短灸量小,多用于急性病。
(二)灸量灵活掌握的方法
1 施灸方法
2 体质和年龄
3 施灸部位
2024/3/15
4 病情
第三节 灯火灸 药线灸 药笔灸
➢ 一 灯火灸法
灯火灸是一种特殊的灸法,是用灯芯草蘸植物油点 燃后,迅速烧灼耳穴、腧穴或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的 灸法。民间广泛使用,俗称“爆灯花”、“灯草灸”。 (一)操作方法
2024/3/15
(三)临床运用 1 腧穴选取原则 2 疗程
(四)注意事项 1 持线时着火端必须露出线头,以略长于拇指端 即可。太长不便点火,太短易烧着术者。 2 施灸时以线头火星最旺时为点按良机。不要平 按。 3 施灸手法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 4 根据季节、气候及病情分别选用不同的药线。 5 线条搓得越紧越好。 6 灸后局部有灼热感或瘙痒感。 7 患者宜以坐位与卧位。 8 眼球及孕妇禁灸,实热证慎用本法。
•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 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2024/3/15
• 神阙: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 阳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类经图翼》 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 年。"《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 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主要用于治疗 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 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 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灸法、拔罐疗法

灸法、拔罐疗法
瘢痕灸:
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 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 ,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 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 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 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止常情 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 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留下瘢痕。因此, 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方可使用本法。临床上常用 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拔毒泄热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 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唐 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医学入门> 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 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 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 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 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 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 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 疗。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 、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 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 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 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 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 脱,<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 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出 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 ,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 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 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 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拔罐艾灸的操作PPT课件

拔罐艾灸的操作PPT课件
2.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 床症状。
2.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 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2020/3/26
12
3、禁忌症
3.1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3.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
施灸。
2020/3/26
2020/3/26
5
5.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 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2020/3/26
6
6、操作程序
6.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6.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6.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
2020/3/26
26
7.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 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7.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7.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7.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7.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7.6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 毒敷料。
23
5.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 不同,也可准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或 治疗碗Hale Waihona Puke )、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 药用品。
2020/3/26
24
6.操作程序
6.1遵医嘱配制药液。 6.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6.3根据熏洗部位安排患者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 6.4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放映,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若感到不适,应立

灸法与拔罐

灸法与拔罐

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北方者, 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 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 临床上可以治疗寒湿痹痛和寒邪为患之 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
灸法的作用
二、扶阳固脱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说明阳气之重要性 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当 此之时,就可用艾条来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 故《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 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伤寒论》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 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 临床上多用于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 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痰饮等。
灸法起源
• 《黄帝内经》记载:华夏大地东、南、西、北、 中央不同的地域因素,形成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的差异,并导致人群体质、疾病的不同,从而产 生不同的治疗方法。如砭石、九针、药物、艾灸 、导引按蹻。 • 砭石起源于东方——东方滨海傍水,其 民多食鱼 盐,所生之病多痈疡,其治疗方法宜采用砭石。 因此砭 石来自东方。
艾绒的制法
• 艾灸宜用陈艾——《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之说。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里也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 令软细,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因此,必须用陈久的艾叶,而且越陈越好,因 新艾含挥发油多,燃之不易熄灭,令人灼痛;陈 艾则易燃易灭,可以减少灼痛之苦。 • 春夏间(每年六月)未开花时采摘,可连枝割下 ,晒干捣绒,名艾绒,供做艾条。 •
山东省泗滨浮石
九针起源于南方,药物起源于西方
• 九针起源于南方——南方之地阳气较甚,地势偏 低,水土较弱,多生雾露,其民喜食酸腐之味, 易生拘挛痹证,其治疗方法宜采用针刺,所以九 针从南方而来。 • 中药起源于西方——西方金玉之域多沙石,水土 刚强,其民多依山而居,多受其风,喜鲜美之食 ,形体脂肥,所以外邪一般不能伤其形体,所生 之病多在于内,其治疗方法宜服用药物,所以药 物从西方而来。

灸法拔罐法PPT课件

灸法拔罐法PPT课件
14
2.治疗作用
1. 止 痛 作 用 : a. 降 低 神 经 的 兴 奋 性 , 提 高 痛 阈——即时止痛。B.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 改善病变局部的组织营养状态,消炎、消除水 肿作用——较长时止痛。
2.解除血管痉挛,促进周围血液循环:① 降 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扩张血管—血流加速。② 刺激组织—组织胺—扩张血管—血流加速。③ 刺激肌肉有节律性收缩。
11
6.起罐法
7.临床应用
• 拔罐形式:
(1)单罐—单罐独用,病变范围小。
(2)多罐—多罐并用,病变范围大。
(3)闪罐 —反复起、拨罐 (局部麻痛)。
(4)留罐—吸拨后留置一定时间(10-15分钟)。
(5)走罐—拨罐时在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吸拨后 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病变范围大而平坦)。
• 综合运用:
3.对神经肌肉的刺激作用:密波—降低兴奋性, 解除神经肌肉痉挛。疏波、断续波、起伏波— 收缩加强,紧张度增高。
15
3.操作方法
3. 1 选穴
必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 侧肢体1-3对穴位(即用1-3对导线)为宜。
3.2 电针方法
①针刺入穴位有得气感后。
②将电针机的输出旋纽转到零,打开电源 开关。
4
• ②隔蒜灸 • 功效:消瘀散结,消炎止痛 • 适应症:外科疮肿初起,可用9-10壮。 • ③隔盐灸 • 功效:回阳固脱,温中散寒 • 适应症:中风脱症、暴泻、腹痛。 • ④隔附子饼灸 • 功效:温肾壮阳,祛寒凝肿痛 • 适应症:遗精阳痿、阴疽疮肿。
5
4.2 艾卷灸
• 悬灸 • ①温和灸:适应症:各种病症,如面瘫,灸面
(1)防灸火(用过的艾条,应装在小口玻璃瓶 内,防复燃)。 (2)颜面、五官、关节不宜用疤痕灸。 (3)心、大血管、粘膜附近不宜灸。 (4)孕妇腹部、腰骶部慎灸。 (5)实热、阴虚证不宜灸。 (6)灸后护理,防感染。

常用中医保健方法之艾灸拔罐与刮痧ppt课件

常用中医保健方法之艾灸拔罐与刮痧ppt课件

D、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
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灸
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
达到艾灸的目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4.温针灸
• (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 置大艾炷施灸。图149。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等。
• (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 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 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 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第七章 常用中医保健方法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第一节 灸 法 学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2)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 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 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 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 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 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3.艾卷灸
• (1)艾条灸 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 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 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 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 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 灸和雀啄灸。

常用中医保健方法之——艾灸拔罐与刮痧PPT课件

常用中医保健方法之——艾灸拔罐与刮痧PPT课件

• • • • •
3.艾卷灸
• (1)艾条灸 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 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 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 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 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 灸和雀啄灸。 • (2)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 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 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 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 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 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 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 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施灸步骤:
• • • •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 要时备艾灸盒。 (2)操作方法: A、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 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 B、每次灸15~30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 热。 C、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 避免脱落在病人身上。 D、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 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灸 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 达到艾灸的目的。
• • • •

2.间接灸
• •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 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 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 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 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 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 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 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 置大艾炷施灸。图149。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等。 (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 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 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 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针灸拔罐刮痧课件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针灸拔罐刮痧课件
❖ 3. 杂病:例如一些常见的妇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 列腺炎等。还有一些属于虚寒型的症状如小便清长、腰膝酸 软、下腹坠胀等也属于艾灸的治疗范围。
❖ 4. 顽固性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一些通过中医的辨证, 属于虚寒性的诊断不明,没有办法解释的功能性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刮痧板的形状
❖ 椭圆形(呈椭圆形或月 圆形,边缘光滑)、方 形(一侧薄而外凸为弧 形,对侧厚而内凹为直 线形,呈方形)、缺口 形(边缘设置有缺口)、 三角形(呈三角形)、 梳形(呈梳子状)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艾灸适应范围
❖ 1. 关节性疾病:包括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 肩周炎、腰椎病、颈椎病等;办公室白领因工作性质导致的腰 椎病、颈椎病需要经过医生辨证之后,才可判断是否适合艾 灸。证型属于肝阳上亢型的关节性疾病是不适宜艾灸的。
❖ 2.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 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证为虚寒型的拉肚子、 胃胀、胃痛,也可通过艾灸治疗。
注意事项
❖ 施灸时,要注意灸火温度和病人耐受情况,不可过量。 ❖ 大血管部和肌腱处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 ❖ 对于昏迷、局部知觉愚钝或知觉消失的患者,防止过分灼伤,
引起不良后果。尤其对老人、小儿患者更应如此。 ❖ 水泡的处理:如水泡不大,可用龙胆紫药水擦涂,并嘱患者
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宜用消 毒针具,引出水泡内液,外用消毒敷料维护,也可在数日内 痊愈。 ❖ 均应忌酒、鱼腥等食物。 ❖ 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针灸学课件灸法和拔罐法

针灸学课件灸法和拔罐法

分类
拔罐法可以根据杯具和材 料的不同分为干拔罐、气 压拔罐等不同类型,也可 以根据拔罐部位进行分类。
操作步骤
拔罐法的操作步骤包括选 择拔罐部位、准备拔罐杯 具、创建负压、进行拔罐 操作等。
注意事项
拔罐时应注意卫生、负压调控、拔罐时间和 部位选择等,以确保拔罐疗效和患者安全。
常见效果
拔罐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湿邪、舒筋 活络等,对肌肉骨骼疾病和感冒等病症有一 定的疗效。
灸法需要注意火灾 和烫伤风险,拔罐 法需要注意拔罐时 间和负压控制,以 及患者的舒适度。
结论
特点和优缺点
灸法通过温热刺激,效果持 久但操作繁琐;拔罐法通过 负压刺激,疗效迅速但留下 明显痕迹。
综合运用
灸法和拔罐法可以根据病症 特点综合运用,提高针灸疗 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针灸学中的地位
灸法和拔罐法作为传统的针 灸疗法,在针灸学中具有重 要的地位,并有广泛的应用。
灸法和拔罐法的比较
相同点
灸法和拔罐法都是 传统的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人体来促 进血液循环、舒筋 活络等治疗效果。
不同点
灸法通过热量刺激, 而拔罐法通过负压 刺激,两者的操作 步骤和杯具材料也 存在一些差异。
适用病症比较
灸法适用于疼痛、 气血失调等,而拔 罐法适用于湿邪、 风寒感冒等病症。
风险与注意 事项
针灸学课件灸法和拔罐法
针灸学课件灸法和拔罐法。本课程将介绍灸法和拔罐法的概述、分类、操作 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效果,以及灸法和拔罐法的比较和综合运用。
灸法
概述
灸法是一种传统的针灸疗 法,通过燃烧艾草或其他 物质,利用热量来刺激人 体穴位以起到治疗作用。
分类
灸法根据使用的灸具和材 料可以分为直接灸、间接 灸、温灸、艾灸等不同类 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 ②太乙针灸:人参,三七,山羊血,千年健,钻
地风,肉桂,川椒,乳香,没药,穿山甲,小茴 香,苍术,蕲艾,甘草,防风,麝香少许 ③雷火针灸:艾绒,沉香,木香,乳香,茵陈, 羌活,干姜,穿山甲
9
艾条图1
图 艾条图

图2
艾条图2
11
二 艾炷灸法
(一)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施灸的 方法。
34
操作方法
1.艾绒温针灸法:进针得气,将艾绒捏紧 在针柄上点燃,使温热随针身直透穴内;
2.艾段温针灸法:用长约2cm左右艾段, 先用粗三棱针等在艾段一头钻深约1.5cm 细孔,并点燃有孔头,将艾段套在针柄上, 若灼烫可用硬纸板垫于穴位上;
3.艾条温针灸法:将艾卷点燃直接熏烤针 柄。本法更易激发灸感。
35
操作要点
艾绒法须将艾绒捏紧固定于针柄上,否 则艾火易于跌落;
后两种方法亦须注意灰烬跌落烫伤皮 肤, 约3~5分钟处理1次灰烬。
36
1.温针灸法-艾绒法

艾绒法
37
2.艾段温针灸法图








38
3.艾条温针灸法

艾 条 温 针 灸 法
39
五 温灸器灸法
5
(二)艾绒制品
1.艾炷 (1)艾炷规格:小炷:如麦粒;中炷:如枣
核;大炷:通常炷高1~2cm,炷底直径1~ 1.5cm。 (2)艾炷制作方法: ① 手工制作法: ② 艾炷器制作法:
6
图1
艾炷制作方法-图1
手工制作法
7
艾炷制作方法-图2
图2
8
2 艾条
(1)纯艾条: (2)药艾条:药艾条有太乙针、雷火针等。 ①常用药艾条: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
清洗干净,以防止并发其他有菌性炎症。
14
2.非化脓灸法
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 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上施灸,灸后 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又称为无瘢痕灸。
15
非化脓灸法图
图 非化脓灸
16
(1) 操作方法
(1) 操作方法:先在灸穴上用涂一薄层 凡士林软膏,将小艾炷粘附在灸穴上,用 线香或火柴点燃艾炷,待燃烧接近皮肤时 用镊子将未燃尽艾炷移开;再施灸第2壮。 如此反复施灸3~7壮。此法通常亦会在灸 穴处起泡,但不会留下疤痕。
关于灸法和拔罐法
灸法概念
概念:灸法,古称灸。早在《说文解字》 释为:“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 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灸材(亦可掺其他药 物),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 行烧灼或熏熨,借灸火的温热刺激/或药物 作用,激活脏腑经络气血,从而起温通气 血,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2
灸法分类表

3
第一节 艾灸法
一 艾灸材料 (一)艾叶与艾绒 1.艾叶化学成分: 2.艾叶的性能: 3.艾绒的制备: 4.艾绒的储藏:
艾叶
艾炷
4
艾叶性能
性能: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 具纯阳之性。
《本草纲目》谓:“艾叶能灸百病”; 《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
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 走三阴,理血气,逐寒湿,暖子宫,止诸 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之, 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布,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直接按穴上, 稍停1~2秒,使热气直透深层;若艾火熄 灭,可再点再按,每次每穴约按灸5~7次, 至皮肤红晕为度。 2.运用:适用风寒湿痹、痿证及虚寒证 。
31
实按灸图1

实按灸
32
图2
实按灸图2
实按灸
33
四、温针灸法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21
隔蒜灸图

22
3 隔盐灸
(1)操作方法:将食盐纳入脐中填平, 周边用面团或面条圈住,上置大艾炷 施灸,亦可在盐上再置姜片施灸。一 般灸3-7壮。
(2)临床运用:本法可回阳固脱救逆。 适用于阳虚证、脱证。
23
隔盐灸图

24
4 隔附子灸/或药饼灸
(1)操作方法:分附子片灸和附子饼灸两种。 附子片灸:将附子用水浸后切薄片并扎针孔
(2)临床应用:本法可温中、祛寒、解表、 止呕。可用于虚寒性内科杂症及关节痹痛。
19
隔姜灸图

隔姜灸
20
2 隔蒜灸
(1)操作方法:先将大蒜切薄片并扎针孔, 再将一薄蒜片安置穴上,再放置一艾炷于 蒜片上并点燃灸之。灸穴灼痛时可将蒜片 提离灸穴皮肤片刻。每穴灸足7壮,以局部 泛红为度。
(2)临床运用:本法可消肿、拔毒、散结 止痛。适用于痈疮、疔疖未溃者及腹中积 块。
(2) 临床运用:适于于气血虚弱病症. ① 小儿发育不良;② 气血两虚
17
(二)间接灸
又称为隔物灸、间隔灸、间接灸。 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 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 物的双重作用。
18
1 隔姜灸
(1)操作方法:先将生姜切成约0.3cm厚 薄片数片,并用针扎孔备用。取一片姜片 置于腧穴上,再在姜片上安放艾炷并用线 香点燃。如患者感灸穴灼痛,可将姜片提 起离开皮肤一定时间再放回。如此反复施 灸,以灸穴皮肤潮红为度。一般灸5-10壮。
1.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 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 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
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 痕灸。
12
化脓灸图

13
化脓灸
(1)操作方法:通常灸5-7壮。 ① 间断法 ② 连续法 (2)临床应用:目前极少应用。 ① 慢性腹泻 ② 哮喘等多种疾病。 (3)注意事项:如疮面分泌物过多,可用盐水
此外,间接灸法还有隔葱灸、隔胡椒粉灸、 黄土灸、药粉灸等多种,施灸方法相类似, 通常灸5-7壮。
26
隔附子灸图

27
三 艾条灸法
(一)悬起灸 1.温和灸图
温和灸
温和灸
28
2 回旋灸图
图 回旋灸
29
3 雀啄灸图

雀啄灸
30
(二)实按灸
分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百发神针等灸材。 1.操作:在施灸部位铺上6~7层棉纸或棉
备用。取一片附子片置于穴位上,再放置艾 炷点燃。 附子饼灸:取生附子切细研末,用黄油和作 饼,大小适度,厚0.4cm,中扎针孔。用时将 饼置灸穴上,再置艾于上并点燃施灸。附子 饼干焦后再换新饼。通常均灸5-7壮,以灸穴 潮红为度。
25
隔附子灸
(2)临床运用:本法可温肾壮阳。适用于 各类脾肾阳虚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