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拔跃法与刮痧疗法

合集下载

中医常见操作技巧

中医常见操作技巧

中医常见操作技巧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在操作技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中医常见的操作技巧:
1. 拍打法:拍打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操作技巧。

通过用手拍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痛苦和疾病。

拍打的力度要适中,不可过激。

2. 捏揉法:捏揉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调理手法。

通过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或经络上按摩和揉动,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 推拿法:推拿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按摩手法。

通过采用特定的手法和力度,在特定的穴位或经络上进行推拿,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舒缓肌肉和关节的紧张。

4. 刮痧法:刮痧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刺激性操作技巧。

通过使用特殊的刮痧板或刮痧工具,在特定的部位上进行刮擦,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5. 刺血法:刺血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操作技巧。

通过采用特殊的刺针,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刺激,可以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节身体的功能。

总结:中医常见的操作技巧包括拍打法、捏揉法、推拿法、刮痧法和刺血法等。

这些技巧在中医诊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身体功能,提高疗效。

然而,这些技巧应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注意:以上操作技巧仅供参考,在使用前还需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指导和操作。

3.中医适宜技术分类

3.中医适宜技术分类

中医适宜技术分类要求:县级中医药适宜推广培训基地,筛选2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各级医护人进行培训,使省、市、县、乡、村和社区每名医护人员至少掌握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6项食疗保健技术,指导城乡居民应用中医药进行预防保健实践。

分类一、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什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艾疗疗法、火罐疗法、刮痧疗法等。

二、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三、按摩法: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按摩、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药浴疗法、拔脊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

四、中医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膜疗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肚疗法、蜂针疗法等。

五、中医内服法:应该包括方药应用(老中医验案、民间土单验方应用、古方今用、成药应用、临床自拟方应用)等。

以及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传统背脊疗法、饮食药膳、养生保健、中医护理膏方疗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六、中医疗法种类1、药物疗法2、针刺疗法3、灸法4、推拿疗法5、拔罐疗法6、敷贴疗法7、刮痧疗法8、熏洗疗法9、穴位注射疗法10、热熨疗法11、针刀疗法12、放血疗法13、点穴疗法14、气功疗法15、正骨疗法16、药膳疗法17、脏器疗法18、水疗19、浴疗20、磁疗21、蜂疗(备注:以上为2016年10月医疗机构中医监督内容选录,仅供各临床科室参考)护理人员中医技术1.刮痧技术2.拔罐技术3.麦粒灸技术4.隔物灸技术5.悬灸技术6.蜡疗技术7.穴位敷贴技术8.中药泡洗技术9.中药冷敷技术10.中药湿热敷技术11.中药涂药技术12.中药熏蒸技术13.中药热熨敷技术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15.穴位注射技术16.耳穴贴压技术17.经穴推拿技术18.中药灌肠技术。

立冬养生针灸推荐艾灸刮痧与拔罐疗法

立冬养生针灸推荐艾灸刮痧与拔罐疗法

立冬养生针灸推荐艾灸刮痧与拔罐疗法立冬作为24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

在这个季节里,人体的阳气开始逐渐消退,阴寒之气逐渐增强。

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养生方法。

在针灸推荐的养生方法中,艾灸、刮痧以及拔罐疗法是三种常见且有效的疗法。

一、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特殊气味来刺激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艾灸的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显著,被广大养生爱好者所推崇。

艾灸的原理是通过艾草的温热刺激,促进经络的通畅,促进气血的运行。

由于立冬之际,人体阳气开始收敛,艾灸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活血祛湿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二、刮痧疗法刮痧是一种利用瓷、牛角、玉石等具有一定硬度的器具,对人体的皮肤进行刮擦,以达到疏通经络、排除寒湿的目的。

刮痧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从古代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健康养生领域。

在立冬时节,人体易受到寒湿的侵袭,刮痧可以通过刺激皮肤表面,促进通经活络,驱散寒湿,起到疏风散寒、祛除病邪的作用。

此外,刮痧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三、拔罐疗法拔罐是一种通过在皮肤上制造一定的负压,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吸力将罐放在皮肤上,进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散寒的养生方法。

拔罐在中医理论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立冬之际,人体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容易导致气血瘀滞。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的作用,改善经络气血的循环,促进寒湿的排除,从而提升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综上所述,艾灸、刮痧和拔罐疗法在立冬养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适当选择和运用这些养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增强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然而,在选择和操作这些疗法时,我们应注意避开重要脏腑区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避免使用过度或不恰当,否则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在使用艾灸、刮痧和拔罐疗法时,应选择专业的医师或养生顾问指导。

此外,在养生过程中,合理搭配饮食、适当运动、调节心理等方面的注意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医拔罐刮痧艾灸疗法

中医拔罐刮痧艾灸疗法

中医拔罐刮痧艾灸疗法一、拔罐,古时是用火使之产生负压,故称为火罐。

拔罐疗法,它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

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

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

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

”从以上介绍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况看来,我国晋、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

此外,清代赵学敏写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尚先的《理瀹骄文》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于我国火罐的产地、使用方法和适应症等,介绍的就更为清楚了。

后至今,人们在原来的火罐的基础上进行改近,遗弃了原来传统的点火的方式,直接用真空枪在罐内抽气,使罐内产生负压。

这种真空罐溶入了科学技术,使之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好轻松拔罐器就是禀承其中国传统医术,更好的为大家服务!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使用拔罐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1、平衡阴阳。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2、调和脏腑。

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3、疏通经络。

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

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4、协助诊断。

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中医适宜技术刮痧、艾灸、拔罐、TDP疗法

中医适宜技术刮痧、艾灸、拔罐、TDP疗法

刮痧疗法一、概述刮痧疗法是使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刮痧器械和介质,特质的刮痧器具,依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驱邪排毒、促进新陈代谢,益气扶正、调节免疫能力,舒筋通络、调整关节结构的功能。

尤其对外感性疾病、疼痛型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和神经、肌肉、血管性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刮痧器械多以砭石、水牛角、玉石等为材质,介质多为油、乳等润肤增效剂。

二、基本操作方法(一)、握持刮痧板方法根据所选的刮痧板的形状和大小,使用便于操作的握板方法。

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

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45°为宜。

(二)、刮痧的次序选择刮痧的部位顺序的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全身刮痧者,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局部刮痧者,如颈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顺序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三)、刮痧的方向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

头部一般采用梳头法,由前向后,面部一般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背部、腰部、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

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

(四)刮痧的补泻刮痧补法: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力量)小,刮拭速度慢,刮拭时间相对较长。

此法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等。

刮痧泻法: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力量)大,刮拭速度快,刮拭时间相对较短。

此法宜用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疼痛患者。

刮痧平补平泻法:介于刮痧补法和刮痧泻法之间。

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和速度适中,时间因人而异。

此法宜用于虚实夹杂体质的患者,尤其适宜于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刮痧。

常见灸法的操作方法

常见灸法的操作方法

常见灸法的操作方法
常见灸法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初级灸法:将灸草点燃后泡沐浴液或酒中,用火炙热的灸草直接熏灸患处或特定穴位,持续约5-15分钟,直到患处起红点或微泛红为止。

2. 温灸法:将灸柱点燃后,握住灸柱的一端细小的灸草,将灸草点燃后,用火照明灸疗穴位,每次照明3-5分钟,每次可照明2-3个不同的穴位。

3. 导引灸法:选定需要熏治的穴位后,将灸草点燃后,以灸头对穴位施灸,然后迅速将灸头移入另一穴位,逐一施灸。

每次灸疗时间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疾病状态灵活调整。

4. 磁灸法:将灸草燃烧取灰,与磁石混合后制成磁石灸。

然后将磁石灸贴于相应穴位上,常用5-15分钟,每周1-3次。

5. 火罐法:先在患处先涂抹少许植物油,然后将玻璃罐通施火,放在患处吸附,吸到皮肤局部变红,色素深暗。

然后取下玻璃罐,擦拭干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灸疗时应注意用火的安全,避免烧伤和火灾。

另外,对于皮肤炎症、湿疹等皮肤病患者或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中医师的指导,
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艾灸刮痧操作流程

艾灸刮痧操作流程

艾灸刮痧操作流程艾灸和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调理身体气血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艾灸和刮痧的操作流程。

首先是艾灸的操作流程。

艾灸是一种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热量来刺激穴位的疗法。

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准备好艾灸器、艾草、火源等工具。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通风良好。

2. 点燃艾草:将艾草点燃,等待其燃烧出烟雾。

3. 定位穴位:根据需要治疗的部位,确定要进行艾灸的穴位。

4. 进行艾灸:将点燃的艾草放在穴位上,让烟雾渗透到皮肤中。

注意控制火候,避免烫伤。

5. 调节时间: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控制艾灸的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

6. 结束艾灸:待艾灸结束后,用清水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接下来是刮痧的操作流程。

刮痧是一种通过刮擦皮肤来促进血液循环、排毒的疗法。

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准备好刮痧板、刮痧油等工具。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卫生。

2. 涂抹刮痧油:在需要刮痧的部位涂抹适量的刮痧油,以减少皮肤摩擦。

3. 定位部位:根据需要治疗的部位,确定要进行刮痧的位置。

4. 进行刮痧:用刮痧板在皮肤上进行刮擦,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皮肤。

5. 观察皮肤变化:观察皮肤的变化,如出现红斑、瘀血等情况,说明刮痧有效。

6. 结束刮痧:刮痧结束后,用清水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总的来说,艾灸和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或刮擦皮肤来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在进行这两种疗法时,需要注意操作流程和方法,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特色诊疗规范艾灸 刮痧 拔火罐 推拿 电针

中医特色诊疗规范艾灸 刮痧 拔火罐 推拿 电针

中医特色诊疗规范一、艾灸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指搓捏成圆链状,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半截枣核大;大者高约ICm,炷底直径约0∙8cm,直接或问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疗法。

此法利用温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袪湿散寒、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院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

禁忌症:1 .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件的穴位,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法,特别不宜用艾柱直接灸。

孕妇少腹部禁灸。

2 .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症,一般不适宜用灸法。

3 .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法。

操作规范: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 .根据情况实施相应的灸法。

直接灸(常用无瘢痕灸)先在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土林,放置艾炷后点燃,艾炷燃剩至2/5左右,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镜子取走余下的艾炷,放于弯盘中,更换新炷再灸,一般连续灸5~7壮。

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饼灸)施灸部位涂凡士林,根据病情,放上鲜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1片(事先将鲜姜或独头蒜切成约0∙6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附子饼是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而成,厚约0.6-O.9cm,中心处用粗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点燃施灸。

当艾炷燃尽或患者感到灼痛时,则更换新炷再灸,一般灸3~7壮。

达到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4 .艾炷燃烧时,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等。

5 .施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整理床单,安置舒适体位,酌情通风。

6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 .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般部,均不宜施灸。

灸法-刮痧 PPT课件

灸法-刮痧 PPT课件
• 3、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如乌梅、石榴等,前 者可安蛔止痛,用于蛔虫病;后者可涩肠、止血、止咳, 可治疗泻痢、脱肛、下血、咳喘等。
• 4、咸味食物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如海藻、海带等, 适用于甲状腺肿大(中医称为瘿瘤)等
• 5、甘味食物:有补益、缓急、和中作用,多用于治疗虚 证、疼痛等,如蜂蜜、大枣、山药等。
药食两用
• 食物的性能主要有性、味、归经等几方
面内容
食 • 食物的“性”
物 • 是指食物具有寒、凉、温、热四种性质,
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其中温

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与热、

寒与凉是其共性,但温次之于热,凉次 之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

差异。还有一类食物,寒热性质不太明
显,作用比较和缓,则归于平性食物,
• 悬灸
• 按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 回旋灸等。
• a.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 灸的腧穴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 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 痛为宜,一般每入灸10~15min,至皮肤 红晕为度。
• 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迟或小儿等,医者 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 这样可以通过医者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 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 距离,防止烫伤。
之品,故脾虚有湿及泄源者忌服。 • 地骨皮: • 性味归经甘、淡、寒肺、肾功效 • 1.凉血退蒸阴虚血热骨蒸潮热小儿疳热,血热吐衄消渴 • 2.清泄肺热:肺热咳喘。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
用。• 1.滋肾补血:阴亏血虚证 • 2.生津:津伤口渴证,消渴证
• 3.此外用治虚秘,血痢阴血被伤及阴虚小便不利 等证,本品性质黏腻,有碍消化,故脾胃虚弱不思饮 食,或纳食不消,痰湿呕吐及泄泻者均不宜服。

中医秘方外阴白班的拔罐刮痧温灸疗法

中医秘方外阴白班的拔罐刮痧温灸疗法

中医秘方外阴白班的拔罐刮痧温灸疗法拔罐、刮痧和温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它们在治疗外阴白班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这三种疗法的互补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外阴白班的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一、拔罐疗法治疗外阴白班拔罐疗法是通过在患者的背部和局部穴位上施行负压,以达到通络、祛湿、疏风、活血、消肿的疗效。

对于外阴白班的患者来说,拔罐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外阴局部气血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瘙痒和热感。

拔罐疗法的具体操作为:选择适当大小的拔罐器具,将其置于患者背部和相关穴位上,通过烧火或利用其他方式产生负压,使器具牢固吸附在皮肤上,然后保持一定时间后解罐。

在治疗外阴白班时,可以选择相应的穴位,如肾俞、关元、神阙等,这些穴位与外阴病症关联密切,能够有效调整阴道的功能状况。

二、刮痧疗法治疗外阴白班刮痧疗法是通过用特制的刮痧板或器具,在患者的背部和相关部位上进行磨擦,以达到调节经络、散风清热、疏通经络的疗效。

对于外阴白班的患者来说,刮痧疗法可以刺激局部经络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瘙痒部位的免疫防御能力。

刮痧疗法的具体操作为:选择适当的刮痧板或器具,将其接触于患者的背部和相关部位,用力均匀地刮拭或磨擦,直至皮肤出现红色瘀斑或痧痕为止。

在治疗外阴白班时,可以在腰部、骶骨、背部等区域进行刮痧,刺激相关穴位,促进外阴部位的新陈代谢和免疫调节。

三、温灸疗法治疗外阴白班温灸疗法是通过将燃烧的艾草或其他中草药放置于患者的特定穴位上,利用温热作用和中草药的药性刺激,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理阴道湿热的疗效。

对于外阴白班的患者来说,温灸疗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阴道的新陈代谢和炎症消退。

温灸疗法的具体操作为:选取适当大小的艾条或中草药,点燃后将其靠近患者的特定穴位,使其产生温热刺激,然后保持一定时间后移开。

在治疗外阴白班时,可以选择腰俞、关元、中极等穴位,这些穴位与外阴病症相关联,能够有效调整阴道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病变的痊愈。

常用中医保健方法之艾灸拔罐与刮痧ppt课件

常用中医保健方法之艾灸拔罐与刮痧ppt课件

D、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
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灸
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
达到艾灸的目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4.温针灸
• (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 置大艾炷施灸。图149。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等。
• (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 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 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 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第七章 常用中医保健方法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第一节 灸 法 学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2)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 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 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 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 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 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3.艾卷灸
• (1)艾条灸 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 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 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 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 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 灸和雀啄灸。

中医适宜技术(刮痧、拔罐、艾灸)

中医适宜技术(刮痧、拔罐、艾灸)

什么是拔罐?
什么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做拔罐? •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均可以接受拔罐治疗,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的作用,因此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可用于风寒湿痹、肩背腰腿疼痛、关节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软组织损伤、严重感冒、头疼、咳嗽、哮喘、胃疼、呕 吐、腹痛、痛经、泄泻、中风等疾病。 哪些情况下患者不宜做拔罐? 拔罐的禁忌症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当有这些疾病时,不建议进行拔罐治疗 • 内科疾病: 重度心脏、呼吸衰竭、活动性结核、高热抽搐、全身浮肿、恶性肿瘤等。 • 皮肤疾病:皮肤局部溃烂、溃疡、皮肤过敏严重等 • 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白血病、血友病等 • 其他疾病: 精神类疾病患者、酒精中毒、抽搐、腹壁疝、腹股沟疝等 • 妊娠:妊娠妇女腹部、腰骶部等不能进行拔罐。
• 5、远红外线:也称生命之光,具有杀菌、保暖、加速血液循环,它能使经络通的射线 (100个器针)更快进入体内。
• 6、生命全息:通过背部全息图,我们可以诊断一个人的隐藏的疾病,全息通过信息,传 递的一种图形,具有三维立体的直接转性。
第 一 模 块 —— 刮 痧
观看视频:
什么是刮痧?
什么是刮痧?
五大作用
• 具有消炎、止痛、疏通、驱散、调节五大作用,能治常见病、多发病,各种疑难杂症。 • 1、消炎: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气管炎、肺炎、肾炎肝炎、尿道炎、膀胱炎等多
发病,均有疏通作用。
• 2、止痛:对于风湿痛、关节痛、气滞性胃痛、腰腿痛、经痛、蚊咬痛、三叉神经痛、胆 绞痛、腹胀痛、头痛等慢性病,均有止痛作用。
二、刮痧
• 对刮痧的误解: • 有人畏惧刮痧,觉得那是损伤皮肤的一种疗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误解
的原由就是你没有亲自感受过,只是凭着视觉的经验,就像西医对中医的 误解一样,拒绝实际的体会,只凭感观的成见 • 可当你真正刮过一次,且必须找个懂刮痧技巧的人来操作,你当时就会接 纳这种方法,并连呼痛快。

针刺、灸法、拔罐、刮痧、推拿操作规范

针刺、灸法、拔罐、刮痧、推拿操作规范

针刺、灸法、拔罐、刮痧、推拿操作规范一、针刺疗法: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护理上常见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

1、毫针刺法:(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2)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

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3)进针法:以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

若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

(4)针感: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

此谓“得气”,为正常针感。

(5)进针角度: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45。

角刺入,称"横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6)手法: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

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7)起针: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8)针刺的护理:①行针刺操作时,环境必须保持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中医理疗介绍

中医理疗介绍

中医理疗介绍中医理疗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络理论为指导的外治法;主要通过刺激人体一定的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有一套完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放血疗法、推拿按摩疗法、膏贴疗法、药蒸疗法、药酒疗法、刮痧疗法、火罐疗法、健身气功疗法等;本文介绍常用且容易掌握的理疗方法:灸法、拔罐疗法与刮痧疗法;一、灸法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在体表的穴位上熏灼或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施灸的材料一般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灸法的种类很多,这里主要介绍间接灸、悬灸和三伏灸;1、间接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即将艾绒捏,紧成圆锥形艾炷,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如隔姜灸,用新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此法适用于一虚寒病症,对呕吐、腹痛、泄泻、不孕、风寒湿痹等疗效较好;所隔的物品除生姜,还可用大蒜、纯净干燥的食盐、附子片等;施灸时应防止局部烫伤;2、悬灸悬灸即用艾条,将其一端点燃,与穴位或患处保持一定的距离施灸的一种方法;如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约2~3cm处进行熏烤,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皮肤红晕为宜;雀啄灸即在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回旋灸则是在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左右移动或回旋施灸;3、三伏灸三伏天是夏至之后第三、第四庚日,立秋后第一庚日;中医认为利用三伏天发热气候,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敷贴以辛温、走窜、通经的药物,利用药物对阳气的疏通,使人体之阳气得天阳之助,得以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从而增加身体抗病能力,预防旧病复发;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常用的三伏灸药物有白芥子、肉桂、细辛、甘遂、生姜汁等,将其制成约××饼状,用胶布固定于相应穴位2~5小时;该科已开展此项目多年,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施灸时应注意几点: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不宜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空腹、过饱、过度疲劳不应施灸;体弱患者施灸量不可过大,时间不可过长,刺激量不可过大;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施灸时应防止局部烫伤;二、拔罐疗法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痛症;拔罐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玻璃罐闪火法;即用镊子夹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临床常用的拔罐法有以下几种:1、留罐拔罐后将罐吸拔留置于施治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取下,此法较常用;2、走罐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较为丰厚的地方,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应选用口径较大、罐口平滑的罐,最好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上一些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拔起;3、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取下,取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起罐时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如罐吸附过强时,不可硬行提拨;拔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皮肤,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患者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三、刮痧疗法刮痧是指用器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反复刮拭,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状淤血的刺激反应即痧痕,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适用于肠胃病、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并可用于保健;临床常用的刮痧工具为水牛角刮痧板,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所用润滑剂为植物油类、酒类和水;刮痧的基本方法:1、拿刮板法:用手掌握着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2、刮试方向: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试,胸部从内向外刮试,呈单一方向;3、补刮泻刮:一般来讲,顺着经络的走行进行刮,即为补刮;逆着经络的走行进行刮试即为泻刮;4、刮痧时间:用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要刮3~5分钟;用补刮手法每个部位刮试时间为5~10分钟,刮痧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以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但不应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以自我感觉舒服为原则;5、刮痧部位:多选用脊背、颈部、胸腹、肘窝、腘窝; 刮痧疗法对于大多数人都是适用的;但应注意: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需慎刮; 皮肤高度过敏,局部有感染、溃疡或有肿瘤禁刮;久病年老、极度虚弱、消瘦者需慎刮;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禁刮;四、牵引疗法机械牵引是临床经常用于颈椎、腰椎牵引的治疗方法,但也有部分病例需要特殊的牵引装置;我科牵引装置为进口设备,分为颈椎、腰椎牵引;1、颈椎牵引疗法适用于颈部肌肉痉挛、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颈椎间盘病变、颈椎间盘膨出、颈脊神经根刺激或压迫等;2、腰椎机械牵引疗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椎间盘疾患、腰椎关节功能障碍或退行性骨关节炎、腰部肌肉痉挛等;五、各种针疗法应用电针、梅花针、头皮针、火针、耳针、小针刀和艾灸等中医传统手法进行针灸治疗六、推拿中医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又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七、熏洗疗法熏洗疗法是指将药物煎汤,趁热熏洗患处的方法;此法具有疏通腠理,疏畅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作用;故多用于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痛、阴阳带下、肛门疾病等;八、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即水针疗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作用:1、疏通经络; 水针疗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1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等;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痨等;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9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穴位注射施行针麻的在五官科中用的最多,用穴有体穴、耳穴,用药有生理盐水,维生素B1注射液及洋金花等中药制剂;九、敷贴将药物调成糊状,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治疗头痛、呕泻、自汗盗汗、脱肛、眩晕、面瘫、风湿痹病、疮痈癣疹、扭挫伤、口腔糜烂、烫伤等的方法;十、导引是患者以自力引动肢体所作的俯仰屈伸运动常和行气、按摩等相配合,以锻炼形体的一种养生术,与现代的柔软体操相近似,属气功中之动功;道教根据古人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认为人体也应适当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帮助消化,通利关节,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中医技术分级管理(1)

中医技术分级管理(1)

中医护理技术分类及分级
一级技术(37项)
1.拔罐类:拔罐技术(火罐法、真空拔罐法)
2.推拿类:小儿捏脊技术、手指点穴技术、药棒穴位按摩技术
3.灸法: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艾柱灸、艾条灸)、温灸器灸技术(苇管灸、核桃灸、艾箱灸、砭石灸、电灸)、天灸技术
4.针刺类:耳针(耳穴压豆)
5.刮痧类:刮痧技术(玉石、砭石、牛角)
6.敷熨熏浴类:中药硬膏热敷技术、中药涂擦技术、中药塌渍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中药封包技术、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熏药技术、中药泡洗技术、中药熏洗技术、贴敷疗法技术、中药热奄包技术
7.气功类:五禽戏、太极拳、六字诀、八段锦
8.其他类:经络拍打技术、中药灌肠技术(成人、小儿)、蜡疗技术、芳香疗法、耳咽中药吹粉技术、中药阴道灌洗技术、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技术、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中药定向透药治疗金丝狐、五音疗法
二级技术(15项)
1.拔罐类:药物罐技术、平衡火罐技术
2.推拿类:中医手法排乳技术、经穴推拿技术(失眠推拿、便秘推拿、腹泻推拿)
3.灸类:火龙罐综合灸技术、督灸技术、灯火灸技术、热敏灸技术、麦粒灸技术、雷火灸技术
4.刮痧类:铜砭刮痧技术
5.针刺类:杵针技术、皮内针技术、穴位放血技术、梅花针技术
三级技术(4项)
1.拔罐类:刺络拔罐技术
2.灸类:火龙灸技术
3.针刺类:穴位注射技术、腕踝针技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8-37艾柱灸灸法、拔躍法与刮痧炫法(_)灸法灸,烧灼的意思。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奥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 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1•灸用的材料: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 火力温和。

2.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3.常用灸法: W 1(1)艾炷灸: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使艾级捏紧成 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

小者如麦粒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见图 846)。

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k直接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见图8-38)。

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 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

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临床上多用中:、小炷。

先 将施灸部位涂上少量凡士梂,上置艾炷点燃,燃剩2/S 时,病人感到烫,;用镊子輅艾炷挟去, 换炷再灸。

一般灸3〜7炷,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为度。

灸后木钯脓< 不留癍痕。

此法适应 范围较广,多用于虚证。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临床土多用小艾炷。

:先茬施灸部位涂以大蒜 汁,然后放置艾炷点燃待艾炷燃尽,除去灰炮,复加艾炷再灸。

一痕炎5〜10壮,灸时疼痛 较烈,可用手在灸部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痛,灸后局部皮肤灼伤,起泡化脓。

3〜4周后 灸疮自愈,留下瘢痕。

故灸前必颏征得急奢词意。

此法多用于急性或顽固性疾病。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蛀与皮肤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根 据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见图备39)。

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 :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腧农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 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感为宜。

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雀琢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 琢食一般,一上一下施灸。

..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i 跑离,但不固定,而是 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3)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 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见图8-41)。

4. 适应范围:凡属慢性久病及阳气不足的疾病,如久 泻、久痢、久拒、痰饮、7jC 肿、寒哮、阳痿、遗尿、疝气、脱肛、痿痹、腹痛、胃痛、妇女气虚血崩、老人阳虚多尿,以及虚脱急救、療疬、阴疽等,总之,一切虚寒病证为宜。

颜面部、浅在血箕部,不宜施瘢痕灸妇女妊娠期下腹、腰均不宜施灸。

/5. 注意事项(1)灸冶体位与针治¥'位相同,应舒适自然而熊持久r 以体位平直便于施灸为宜。

,、 (2) 施灸时,.一般应先上部、后下部先背嗶戠V 」后胸腹部?:先头身、后四取,依灰i 灸。

如遇特殊情况,亦不必拘泥。

■'(3) 使用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或艾条熏灸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雜興年龄和施灸部位而决定。

艾炷一般为3〜5壮或5〜7壮,艾条一塒为,10〜15分钟。

(4) 艾炷灸后,局部遗有轻度烫伤,无须处禅^直接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防止感染。

每天 换药味,去除脓液,以消毒敷料保护乘窄或贴清水膏药,约三、四周即可自然愈合。

(5) 施灸时要防止荩绒脱落烧伤皮肤惑烧坏衣物。

未用完的艾条,应插入火筒灭火,以 防复燃/—防复燃&(二)(2)艾条灸:即用桑皮纸包裹艾域卷成圆筒形的艾条,将其」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拔罐法拔罐法I•是C种以罐为工县,,借助_为排除其电空$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1.:罐具V:常用罐具有竹罐(胸罐、玻_罐、抽气罐(见图令42)。

I. . . ..2. 操作方法:(1)拔罐方法:拔罐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丁几种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盖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具体 換作方法着投火法(见图8=43)、闪火法(见图8-44)两种。

… 水罐法••此法一般填用竹耀。

先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之中,煮沸1〜2分钟。

然后用 镊子挟住罐底,颠倒提出液面,甩去水液,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抽气罐法:先f 青、链霉零药瓶磨制成抽气罐,将罐紧扣在穴位上,用注射器k 橡皮塞刺 入瓶内,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

或用抽气筒套在 塑料Ir 罐袪塞上,将空气抽出,使之吸拔在选定的_位土(见 图 8-45)。

'"C 2)拔嫩i 的▲用: ^ '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留置10〜15分钟,罐大、吸拔 力強的应减少留罐时间。

单罐、多罐皆司"应用。

- 走罐:又称推罐,一般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须选口径较 大的玻璃_,先在罐口或柘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些凡士林等 润滑油脂,再将罐拔住。

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反复推移,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为止(见图8-46)。

闪罐:此法甚将罐拔住后,乂贫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 此反复多次地抜土取卞,取下拔上,直至皮肤_红为度。

针罐:此法是将针刺与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即先针 刺待得气后留,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起针(见图8-47,V3.适应范围:本法具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 散寒等作用,其适应范围广泛,纟_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腹 痛、背腰痛、痛经、头痛、感冒、咳嗽A 寧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丹毒、红丝疔、毒 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

...4.注意事项..A v ,,_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若体位不当、,移动或骨骼凹击不平、毛 发较多的部位拷不适宜。

(2)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 拔紧,吸附有力。

'(3)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邊烫伤皮肤。

若烫檢或留罐i ■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勿 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

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 水,或用消毒纱布包颦,以防感染。

1;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高热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 腰骶部亦不韋拔罐。

,;(5)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空气进人罐内,即可将罐 取下,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以防拉伤皮肤。

’(三)刮痧& -----------------刮疲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器具如铜钱、硬币、瓷器片、小汤匙等物蘸油或清水在病人体表部 位刮动,俾局部皮下出现细小的串血斑点,状如沙粒,以铌使全身气血流畅,邪气外透于表,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器具:取边缘光滑、没有缺损的铜钱或硬帀或瓷汤匙一个。

准备小碗或酒盅一只,盛少许植物油或清水。

2.操作方法:(1)刮痧部位:主要在背部,有时亦可在颈部、前胸、四肢。

(2)刮痧方法:先暴露患者的刮痧部位,施术者用右手持拿刮痧工具,蘸取植物油或清水后,在确定的体表部位/轻轻向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用力,刮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柔和均勻,应用腕力,/—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一般要求先刮颈项部,再刮赞相两侧都,然后#刮胸部及四肢#检。

3.适应范围:本'法1¾床应用范围较广。

以往主要用于痧证,现已扩展用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

如瘀证、中暑、伤暑、湿温初起、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呕吐、腹痛、府积、伤食、头痛、头昏、小腿痉挛、汗出不畅、风湿痹痛等症。

4.注意事项:"(1)室内空气要流通,但应注意保暧,勿使病人感受风寒。

(2)患者体位要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有仰卧、俯卧、仰靠、俯靠等,以患者舒适为度。

(3)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等均不宜采用本法。

(4)掌握好刮瘀手法轻重,由上而下顺刮,并时时蘸植物油或清水保持肌肤润滑,不能干刮,以免刮伤皮肤。

(5)刮痧•应法意患者病播变化5,如病情不减反而更加不适者,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6)為完后,彘擦净油渍或水渍,让患者休息片刻,保持情绪平静。

并嘱忌食生冷、油腻、刺激食品。

" ;!第£:爷锥拿疗法推拿,又称按摩,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医外,台疗法之一。

甲医推拿是在中_础理论指导下V根据病情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士,逢用各种手法以及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推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利关节,舒筋整复,活血法瘀,调整脏腑气血功强人体抗病能力寒作用。

―、推拿疗法的适应证::临昧上应钼推拿疗法治疗疾病,适应范菌相当广泛r可战应用于#伤科、外轉、内科、妇科、儿科等不同类型的疾病。

如伤科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软逾织急性扭挫伤V:慢性劳损、骨质增生、膏折及关节脱位的俠复期等;外科手术后的袖连;内科中的惑冒哮喘、胃痛、腹渴、便秘、失眠、瘫痪等;妇科中的痛经等;儿科中的消化不良、小儿麻瘦后遗症、泄泻夕遗尿等夂^ ::「:為°二、推拿疗蓮的禁忌证…,1?急性传染病。

、,.…111".2•备种感染性疾病如丹毒.、脓肿、骨髓炎、骨结核、;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等。

、: 3•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如溃疡性皮炎等。

~ ;4.各种恶性肿瘤。

、5.正在出血的部位,或内脏器质病变。

6.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

、7.妇女经期或妊娠期,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推拿。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