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磁体与磁场 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第16章16.1磁体与磁场(学案)

九年级第16章16.1磁体与磁场(学案)

九年级第16章 16.1磁体与磁场(学案)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非常重视每一次教学活动。

这次的活动是我设计的,旨在让幼儿了解磁铁和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一、设计意图我采用游戏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性质,探索磁场的存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磁铁的性质,认识磁场的存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磁铁的性质,认识磁场的存在。

难点:让幼儿理解磁场的概念,并通过实践探索磁场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铁片、塑料片、木板、绳子、指南针。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包括磁铁、铁钉、铁片、塑料片、木板、绳子、指南针。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个磁铁,问幼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有没有见过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外观和性质。

2. 讲解:我向幼儿讲解磁铁的性质,如磁铁有两个极,同名极相互吸引,异名极相互排斥;磁铁可以吸引铁、镍、钴等物质。

3. 实践:我让每个幼儿拿出一颗磁铁,进行实践探索。

他们可以尝试用磁铁吸引铁钉、铁片、塑料片等物品,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4. 讲解磁场:我向幼儿讲解磁场的概念,让他们理解磁场是一种无形的力,它存在于磁铁周围。

5. 实践探索:我让幼儿拿出一颗指南针,放在磁铁附近,观察指南针的指向变化。

他们可以发现,指南针在磁铁附近会受到磁铁的影响,指向会发生偏移。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磁铁的性质,认识磁场的存在。

难点:让幼儿理解磁场的概念,并通过实践探索磁场的性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次活动总体上比较成功,幼儿们对磁铁和磁场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在实践探索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实践探索环节,部分幼儿对磁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苏科版九下物理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九下物理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下物理 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定义和性质:磁体是指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的物体,如铁钉、磁铁等。

磁体具有两个极,即N极和S极,它们分别代表磁体的正负极。

2.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磁体和磁性材料产生磁力作用。

磁场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磁感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

3.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磁场的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磁针静止时的N极指向一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磁体的N极和S极。

2. 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感线的含义和作用。

3. 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够解释磁铁吸引和排斥磁性材料的现象。

4. 能够用磁场方向的规定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定义和性质,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磁感线的含义和作用,磁场方向的规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小磁针、磁感线模型。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一根磁铁,观察并描述磁铁的两端有什么不同,能够吸引什么物质。

2. 讲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能够识别磁体的N极和S极。

3. 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含义和作用。

4. 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让学生能够解释磁铁吸引和排斥磁性材料的现象。

5. 讲解磁场方向的规定: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场方向的规定,让学生能够用磁场方向的规定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和铁钉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并记录磁铁和铁钉的相互作用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1 磁体与磁场磁体:定义、性质、N极、S极磁场:概念、磁感线、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磁场方向:规定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并说明理由。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案:16.1磁体与磁场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案:16.1磁体与磁场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6章第1节“磁体与磁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磁体的性质:磁体的两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磁场的概念:磁场及其特点。

3. 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的分布,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描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掌握磁场的概念,了解磁场的特点。

3. 理解磁感线的概念,能够描述磁感线的分布,理解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概念。

难点: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铁屑,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2. 理论讲解:(1)磁体的性质:讲解磁体的两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磁场的概念:讲解磁场及其特点。

(3)磁感线的概念:讲解磁感线的分布,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现场练习,解答。

5. 板书设计:磁体的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概念。

六、作业设计1. 描述磁体的两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描述磁场的特点。

3. 描述磁感线的分布,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磁体、磁场、磁感线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磁感线与磁场联系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这一部分内容,因为它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磁感线是描述磁场分布和磁场强度的一种图示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然而,磁感线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和分布。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的第一节《16.1磁体与磁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磁体的概念及其性质2. 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3. 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4. 磁感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体的概念,掌握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了解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

2. 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概念,掌握磁感线的表示方法,能够通过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性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感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磁场的性质。

2. 教学重点:磁体的概念,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触摸磁铁,引导学生发现磁铁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 概念讲解:介绍磁体的概念,讲解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

3. 演示实验:用磁铁和铁屑演示磁场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磁感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和铁屑进行实验,自己绘制磁感线,巩固对磁感线的理解。

5. 知识拓展:讲解地球的磁场,引导学生了解地磁极与地理极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1 磁体与磁场一、磁体1. 概念: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 性质:有两个磁极,分别为N极和S极。

二、磁场1. 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2. 性质:具有方向性和强度。

三、磁感线1. 概念: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线条。

2. 表示方法:从N极出发,回到S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磁体的概念及其性质。

(2)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

(4)磁感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答案:(1)磁体: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有两个磁极,分别为N极和S极。

九年级物理下册 161 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 教案

九年级物理下册 161 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 教案

16.1磁体和磁场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2.通过探究,初步了解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进行探究的欲望3.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4.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能根据客观实际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观察磁体间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2.对磁场和磁感线的理解教学突破:准备丰富多彩的影、像资料和实验器材,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和思考。

课件演示有助于学生克服空间想象的困难。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实验器材: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铁屑、纸板、铜块、铝块、铁块、铁屑、塑料片、一枚一元硬币等教学过程:一、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极光,观看动画,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展示极光——巨大的天幕似乎被染上了各种颜色。

颜色不断变化,从紫色到黄绿色,直至橘红色。

生:观看绚丽的极光,猜想产生这种奇异自然现象的原因。

师:这种自然奇观的发生与地球的磁场有密切的关系。

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进入磁的世界。

播放动画:给大象用磁铁定上一副掌,大象的四肢被强大的吸引力吸在一起,动弹不得。

生:观看动画,感知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猜想大象动弹不得的原因:磁铁之间具有吸引力,将大象的四肢吸在了一起。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磁现象二、学习磁性、磁体、磁体的分类,为探究磁场做好铺垫演示:在一个大盒子里放入铜块、铝块、铁块、纸片、塑料片,大头针、一元硬币等,再放入磁铁(条形、蹄形、针形);展示结果,让学生辨别磁铁吸起的物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磁体与磁场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磁体与磁场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磁体与磁场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的第一节16.1磁体与磁场。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定义和性质,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的绘制,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磁体的不同部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帮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通过磁感线的绘制,让学生能够形象地感受到磁场的存在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磁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定义和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绘制方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磁感线的绘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铁屑,黑板,粉笔,幻灯片。

学具:磁体,铁屑,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磁现象,如指南针的指向,磁铁吸引铁钉等,引发学生对磁体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磁体的定义和性质,解释磁场的概念,展示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3. 演示:用磁体和铁屑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磁场的存在和特点。

4. 练习:让学生用磁体和铁屑进行实际操作,绘制磁感线,加深对磁场概念的理解。

5. 讲解: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磁现象。

6. 练习:让学生运用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磁体与磁场磁体:定义性质磁场:概念磁感线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七、作业设计1. 简述磁体的定义和性质。

答案:磁体是一种能够产生磁场的物体,具有两个磁极,南极和北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 解释磁场的概念,并说明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答案: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一种图形,它的绘制方法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绕过磁体,指向南极,在磁体外部形成闭合的曲线。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6.1磁体与磁场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6.1磁体与磁场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概念:磁体是指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的物体,如铁、钴、镍等。

2.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分为南极和北极。

3. 磁性方向:磁体的南极指向地理北极,磁体的北极指向地理南极。

4. 磁场: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磁力作用区域。

5. 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我们引入磁感线,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指向磁体的南极。

6. 磁场的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概念、磁极的划分以及磁性的方向。

2. 使学生掌握磁场的概念以及磁感线的分布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概念、磁极的划分、磁性的方向、磁场的性质。

难点:磁感线的分布特点、磁场的可视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铁屑、黑板、粉笔。

学具:磁体、铁屑、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一块磁铁,观察并描述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

2. 知识讲解:(1)磁体的概念:指出磁体的定义,强调磁体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的性质。

(2)磁极的划分:介绍磁体的南极和北极,说明南极指向地理北极,北极指向地理南极。

(3)磁性的方向:讲解磁体上磁性的方向,即从南极到北极。

(4)磁场的概念:阐述磁体周围存在的磁力作用区域称为磁场。

(5)磁感线的分布:介绍磁感线的定义和分布特点,即从磁体的北极出发,指向磁体的南极。

3. 例题讲解:(1)例题1:一块磁铁的两极分别是什么?解答:一块磁铁的两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2)例题2:磁体的南极指向哪个方向?解答:磁体的南极指向地理北极。

4. 随堂练习:(1)填空题:磁体具有_____性质,能够吸引_____物质。

答案:磁性,铁磁性。

(2)选择题:磁体的_____指向地理北极。

A. 南极B. 北极C. 地理北极D. 地理南极答案:B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磁体与磁场1. 磁体: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1磁体与磁场学生用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1磁体与磁场学生用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1磁体与磁场学生用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概念及其性质。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磁场的概念及磁感线的引入。

4. 磁体的磁性强度和磁极方向的表示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磁体的概念,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学生能够认识磁场,并了解磁感线的概念及作用。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感线的概念和磁场的描述方法。

2. 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磁场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小铁钉、铁板、指南针、幻灯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演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体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磁体的概念,解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展示磁场的性质。

3. 演示:用幻灯片展示磁感线的概念和作用。

4. 练习: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巩固对磁体和磁场的基本理解。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磁感线在不同情况下的分布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磁体的概念和性质。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4. 磁感线的概念和作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画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并标注出磁极的方向。

2. 答案:根据磁体的性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画出磁感线,并正确标注磁极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磁体和磁场的理解程度如何,对教学方法和教具的使用进行评估和调整。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磁场的应用,如电磁感应、电动机等,深入理解磁体和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磁感线的概念和磁场的描述方法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6章第1节磁体与磁场的学习中,磁感线的概念和磁场的描述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

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和磁场强度的一种图示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16.1磁体与磁场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16.1磁体与磁场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教案:16.1 磁体与磁场学段:九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内容:1. 磁体的概念:磁体是一种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的物体,如铁钉、磁铁等。

2. 磁极的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通常有两个磁极,分别称为北极和南极。

3. 磁场的概念: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4. 磁感线的引入:为了描述磁场,我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概念。

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指向南极,且在磁体内部从南极指向北极的闭合曲线。

教学目标:1. 理解磁体的概念,能够识别常见的磁体。

2. 掌握磁极的定义,能够正确标记磁体的北极和南极。

3. 理解磁场的概念,能够描述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4. 掌握磁感线的概念,能够画出简单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图。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概念、磁极的定义、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引入。

难点:磁感线的画法,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小铁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磁体,如磁铁、铁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 讲解:讲解磁体的概念,指出磁体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

然后讲解磁极的定义,说明磁体上有两个磁极,分别称为北极和南极。

3. 演示:用磁铁吸引铁钉,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吸引作用。

然后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磁铁的磁感线分布图,解释磁感线的概念。

4. 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去吸引小铁片,观察并记录磁铁的吸引作用。

然后让学生尝试画出磁铁的磁感线分布图。

5. 讲解:讲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说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 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去吸引铁钉,观察并记录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作用。

板书设计:磁体与磁场磁体:能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有两个磁极,北极和南极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对磁体产生磁力作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分布的闭合曲线,从北极出发指向南极,内部从南极指向北极作业设计:1. 请用磁铁去吸引一些磁性材料,观察并记录磁铁的吸引作用。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概念:磁铁、磁性、磁极等。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磁场的概念:磁场、磁感线、磁力线等。

4. 磁场的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铁产生磁力作用。

5.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和磁力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概念,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使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和性质,能够用磁感线和磁力线表示磁场。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概念的理解和磁感线的绘制。

2. 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磁铁、铁屑、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屑?这说明了什么现象?2. 知识讲解:(1)磁体的概念:介绍磁铁、磁性、磁极等基本概念。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讲解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3)磁场的概念:介绍磁场、磁感线、磁力线等基本概念。

(4)磁场的性质:讲解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铁产生磁力作用。

(5)磁场的表示方法:讲解磁感线和磁力线的表示方法。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引导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磁感线的绘制: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磁感线,加深对磁场性质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6.1 磁体与磁场磁体:磁铁、磁性、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场:磁场、磁感线、磁力线磁场的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铁产生磁力作用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和磁力线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磁铁的磁感线图。

2. 举例说明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3. 思考题:为什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磁体的概念,掌握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理解了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6.1磁体与磁场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6.1磁体与磁场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具体为第16章第1节:磁体与磁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概念、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磁极和磁场的性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概念,掌握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

2. 让学生认识磁极,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能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概念、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磁极和磁场的性质。

难点:磁场及其描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铁屑、小铁钉、PPT等。

学具:笔记本、笔、铁屑、小铁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触摸磁铁,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从而引出磁体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磁体的定义,阐述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3. 演示实验:用磁铁吸引铁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磁体的吸引力。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去吸引小铁钉,观察并记录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情况,从而让学生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5. 知识拓展:介绍磁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可以用磁感线描述其性质。

6. 板书设计:板书磁体的概念、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磁极和磁场的性质。

7. 作业设计:(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磁体的概念。

(2)列举影响磁性的因素,并简要说明。

(3)画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并标明各极的名称。

(4)请用磁感线描述一个磁场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磁体与磁场1.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2. 磁性: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3. 磁性的影响因素:温度、湿度等4. 磁极:磁体的两个极,南极和北极5.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无形物质7. 磁感线:描述磁场性质的线条七、作业设计(1)磁体是具有()的物体。

A. 磁性B. 引力C. 斥力D. 摩擦力答案:A(2)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包括()。

16.1磁体与磁场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6.1磁体与磁场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磁体与磁场教学目标(1)、认识磁体与磁场。

(2)、了解磁体的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理解用磁感线模型来形象地描述磁场。

(4)、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实验对人们获取科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5)、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6)、通过对极光的介绍及了解我国古代在磁方面取的得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认识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2、理解磁场和磁感线;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活动1: 认识磁体动手做一做课桌上有两块磁铁、一些大头针、两块金属(铜、铝)、1元硬币、纸片、塑料片,你能利用磁铁和手边的这些器材寻找到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呢?看谁发现得多你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哪些现象?你又是怎样做的?(一)磁体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化使原来没有表现出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4.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二)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2、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小磁针等)产生力的作用二、合作探究活动2: 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做一做在胶片中央平放好一条形磁铁,将一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并用手任意拨动小磁针,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

你发现了什么?同一位置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固定不变;做一做将另外两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

你发现了什么?不同位置小磁针静止时指向(一般)不同;这说明了什么?不同位置的磁场方向(一般)不同;画一画用笔标出胶片上的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

初步规律: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磁感线1、磁感线是否真实存在?2、磁体外部的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的?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 为该点的磁场方向3、磁感线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三、课堂小结1.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验证条形磁铁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2.两条磁感线能否相交?。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1 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6章第1节《磁体与磁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磁体的概念及其性质2. 磁场的概念及其特性3.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4. 磁化与去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概念及其性质,理解磁场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性质、磁场的特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磁场概念的理解,磁感线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小铁钉、铁屑、PPT等。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录音机磁头等。

2. 知识讲解:介绍磁体的概念及其性质,磁场的概念及其特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演示实验:用磁铁吸引铁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磁铁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存在。

4. 例题讲解:讲解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让学生理解磁场的分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判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6. 知识拓展:介绍磁化与去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体的磁性可以被增强或减弱。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磁体、磁场和磁极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6.1 磁体与磁场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磁力作用区域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感线:描述磁场分布的线条磁化与去磁:磁体磁性的增强和减弱七、作业设计1. 描述磁铁的磁性最强部分是哪个?如何判断?答案:磁铁的磁性最强部分是磁极,可以通过用磁铁吸引铁钉的方法来判断。

2. 画出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并标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见板书设计。

3. 解释磁化与去磁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磁化是指物体在磁场中磁性增强的过程,去磁是指物体在磁场中磁性减弱的过程。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学案:16、1磁体与磁场的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学案:16、1磁体与磁场的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学案的第16章,主要涉及磁体与磁场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磁体的性质,如磁极、磁性、磁化等;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磁感线的分布特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地磁场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区分磁极,理解磁化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磁场的定义,学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3. 培养学生对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4. 增加学生对地磁场的基本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性质,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的分布特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磁场的抽象概念,磁感线的绘制与理解,地磁场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条形磁铁、圆磁铁)、铁屑、黑板、粉笔、PPT播放设备。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触摸磁铁,感知磁体的存在和磁性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介绍磁体的定义,解释磁极、磁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化的过程。

(2)讲解磁场的概念,通过PPT展示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3)分析磁感线的分布特点,解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介绍地磁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地球磁场的保护作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有关磁体与磁场的问题,如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分布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磁体与磁场的理解。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磁体与磁场的重要性质和规律。

六、板书设计磁体与磁场1. 磁体:磁极、磁性、磁化2. 磁场:磁感线、分布特点、相互作用规律3. 地磁场:基本知识、保护作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题磁体的两端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磁感线越密集,磁场强度越大。

()地球的磁场对指南针产生作用。

()2. 题目:选择题关于磁体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磁体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物质。

苏科版九年级我i下册第十六章16.1《磁体与磁场》 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我i下册第十六章16.1《磁体与磁场》 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磁体的特点和磁场的概念;2.掌握磁体的吸引和排斥规律;3.能够运用右手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

二、教学重点1.磁体的特点和磁场的概念;2.磁体的吸引和排斥规律;3.右手定则。

三、教学难点1.理解磁体的吸引和排斥规律;2.熟练掌握右手定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介绍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和斥力,并引入磁铁产生的磁场。

2. 磁体的特征和磁场的概念(10分钟)1.介绍磁体的特征,包括有磁性的物体、有两极性、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等;2.引入磁场的概念,解释磁场是磁铁周围的特殊空间。

3. 磁体的吸引和排斥规律(15分钟)1.示范和实验:用两个磁铁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观察现象并总结吸引和排斥规律;2.学生参与:小组交流讨论磁铁吸引和排斥规律,并互相分享并理解。

4. 右手定则(15分钟)1.引导学生用右手握住导线,让导线与磁针平行,通电后观察磁针的偏转方向;2.解释右手定则:用右手手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指向磁针偏转方向;3.学生自主练习:给定几个电流方向,让学生用右手定则判断磁针偏转方向。

5. 总结归纳(10分钟)1.复习磁体的特征和磁场的概念;2.复习磁体的吸引和排斥规律;3.复习右手定则。

6. 拓展应用(15分钟)1.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探究其他应用右手定则的场景;2.小组汇报和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五、课堂检测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用右手定则判断几个给定电流方向的磁针偏转方向。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磁体的吸引和排斥规律,掌握右手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总结和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拓展应用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检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16、1磁体与磁场(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物理九年级下册苏科版

16、1磁体与磁场(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物理九年级下册苏科版

教案: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物理九年级下册,苏科版教材。

具体涉及第16章第1节,磁体与磁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的判定,磁场的概念以及磁感线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判断磁极,理解磁场的概念,掌握磁感线的描述方法。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性质,磁极的判定,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描述。

难点:磁感线的想象和理解,磁场的可视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铁屑,黑板,粉笔,幻灯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判定。

2. 讲解:详细讲解磁体的性质,磁极的判定,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描述。

结合幻灯片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对磁感线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1 磁体与磁场磁体的性质: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的性质。

磁极的判定:磁体两端,一端为N极,一端为S极。

磁场的概念:磁场是磁体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磁感线的描述: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线条,从N极出发,指向S极。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磁极的性质。

(1) 一根磁铁的一端吸引铁屑,另一端排斥铁屑,那么吸引铁屑的一端是什么极?(2) 一根磁铁的一端吸引铁屑,另一端排斥铁屑,那么排斥铁屑的一端是什么极?答案:(1) 吸引铁屑的一端是S极。

(2) 排斥铁屑的一端是N极。

2. 题目:描述一下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的描述方法。

答案:磁场是磁体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线条,从N极出发,指向S极。

16.1 磁体与磁场 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16.1  磁体与磁场 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16.1 磁体与磁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道磁场、会用磁感应线描述磁场【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磁场,怎样用磁感应线描述磁场
【实验器材】磁体、小磁针、多媒体材料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 磁体与磁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磁体与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应用,了解磁化现象及其应用;
2、认识磁场及其方向性,知道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状况;
3、知道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会画常见磁体的磁感线;
4、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场的N、S极所处的位置。

学习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应用、磁场及磁感线。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磁场,怎样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学习过程:
一、认识磁体
1、的性质叫做磁性。

的物体叫做磁体。

2、称为磁极。

将一个磁体悬挂起来,当它静止时,指南的
那个磁极叫做()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应用:。

4、叫磁化。

钢被磁化后,磁性,称为硬磁体。

铁被磁化后,磁性,称为软磁体。

磁化的特点是:。

【巩固练习】
1、一个条形磁铁不慎从中间断为两段,则两段的磁性是()
A、两段都没有磁性
B、一段只有N极,一段只有S极
C、每段都有N、S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当钢条靠近磁针的N极时,N极远离钢条,根据这一现象()
A、可以确定钢条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钢条与磁针接近一端是N极
B、可以确定钢条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钢条与磁针接近一端是S极
C、不能确定原来有没有磁性
D、可以确定钢条原来一定无磁性
3、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4、把钢棒甲的一端靠近钢棒乙的中部时,没有力的作用;而把钢棒乙的一端靠近钢棒甲的中部时,两者
互相吸引,则()
A、甲无磁性,乙有磁性
B、甲有磁性,乙无磁性
C、甲、乙都有磁性
D、甲、乙都没有磁性
5、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小条形磁铁,使测力计沿着水平放置的
大条形磁铁的N极开始,向S极逐渐移动时,测力计示数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二、磁场
思考:两个磁体不相互接触就能产生力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1、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而发生的。

磁场看不见,也
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

方法: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根据
来认识它。

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磁场的基本性质:。

3、磁场的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的方向就是。

三、磁感线
1、我们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磁场的和,这样的曲线叫做。

信息快递: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曲线,实际上。

方法:我们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出发,回到。

3、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磁场越弱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

4、四方向一致:对于磁场中任何一点,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一致,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一致。

【当堂训练】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小磁针南极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

2、对磁场和磁感线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北极
C、小磁针N极在磁场中某点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D、磁场是真实存在的,而磁感线是假想虚构的
3、在图上标出通过静止小磁针的磁感线,
并标明小磁针的N、S极。

4、标出图中的各磁体的N、S极。

(甲)(乙)
N N N N S S 5、如图根据小磁针的指向(黑色为N 极),画出磁感线的方向(每条都画),并标出磁体的N S 极。

6、根据下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黑端为N 极),标出磁体的磁极,画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并标出方向。

四、地球的磁场
1、 称为地磁场。

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它受到了 的作用。

2、地磁N 极在 ,地磁N 极在 。

3、我国 代学者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偏角现象的人。

【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地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理北极附近有地磁北极
B 、地理南极附近有地磁南极
C 、地磁方向是不定的
D 、地理北极附近有地磁南极,地理南极附近有地磁北极
2、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指南北是因为( )
A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B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C 、指南针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D 、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
3、在一个圆纸盒里放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4、一个圆纸盒里有一个条形磁体,盒外放着一些小磁针,各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圆纸盒里画出磁体并标明它的N 、S 极。

A B C D N N N S S S S
N 甲 乙
5、在图甲上标出地磁场磁感线的方向及地磁N、S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