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发展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
发表时间:2010-08-02T15:19:05.85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4月第3期作者:石小溪[导读]
—以柴静的新闻调查节目《双城的创伤》为例
(重庆大学,重庆 400010)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90-02
摘要:我国现在处于转型时期,丰富的电视节目充斥着荧屏也消费着观众的眼球。
节目质量的参差不起、节目内容的乏善可陈都是传媒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报道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子系统之一,肩负着宣传政策、传播信息、传授知识和舆论宣传的重要使命,更应该以高姿态站出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本论文以《双城的创伤》为例,从深度调查、故事性、主持人风格及节目的社会意义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深度报道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深度调查;故事;记者型主持人;社会意义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转型的时代。
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给广播电视传播起了先导作用,还一并参杂入各种不同的复杂元素。
这其中有许多精华,但也不可避免的携带了一部分糟粕。
虽然丰富的电视节目填充了观众生活中的业余时间,给人以娱乐和放松,却也在同时,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缺乏言语交流。
21世纪以后,特别是2005年以后,草根文化大行其势,眼球经济以迅猛的姿态向主流文化挑战。
许多观众都陶醉在各自的“秀”中,对节目不思考,无审视。
长此以久,“娱乐至死”的时代离我们将越来越近。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报道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子系统之一,肩负着宣传政策、传播信息、传授知识和舆论宣传的重要使命,更应该以高姿态站出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目前,新闻报道类节目有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一是纷杂多样的电视节目本身。
二是其它大众传播媒介。
如:报刊和书籍。
新闻报道类节目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发展好自己的王牌节目---深度报道。
一、什么是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深度报道包括了我们追踪的新闻事件所有的来龙去脉,追根究底回答HOW和WHY的新闻报道。
而狭义的深度报道则以WHY为中心,主要的旨趣是解释“为何”。
像2003年制作的《双城的创伤》,是关于青少年自杀原因的调查,属于狭义上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最吸引观众的,就是对“深”的挖掘程度。
它需要将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加入编导的理解认识,说出将来的意义。
因此,一个好的深度报道决不能只将注意力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需要抽丝剥茧般地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并透过客观事物的肌理,梳理和剖析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尽量多的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从而最大化发挥出深度调查的社会价值,如柴静主持的《双城的创伤》。
这也是深度报道与一般报道最大的不同。
在把事实还原成真相的过程中,记者的判断与坚韧、管理者的勇气与智慧都非常重要。
但这也是最困难的地方之一。
因为事实总是未知的,而且它们常常被隐藏起来。
这时候,“尽可能的”成为了一种调查方式。
尽可能的意思是---有人拒绝采访,我们要把他的态度呈现出来。
有些人的观点在片子中必不可少,为了得到他的观点就要把我们所做的措施呈现出来。
《双城的创伤》中,当主持人柴静采访小孙时,小孙不仅拒绝采访,而且把自己反锁在屋里。
这时候,柴静并没有给小孙压力,而是告诉他我们不采访他也行。
此时摄像镜头把小孙的态度忠实的记录了下来,观众的心灵在事实面前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二、深度报道的发展方向
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必须有一个采访价值很高的故事。
故事怎样发展,情节如何起伏,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因此编导有必要借鉴章回体小说和侦探故事悬念的特色,以“悬念---答案”来吸引观众,强调戏剧冲突和节奏间的张力。
在节目制作中,要遵循“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原则。
精心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做载体,以故事的方式引出事件,解释事件,再用人物的命运变迁和具体感受来加深人们对话题的印象,并以此来突出和深化谈话主题。
在柴静主持的《双城的创伤》中,编导一开始就给观众设置了几个悬念:多名小学生相继自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同学都在桌上刻着519又有什么暗示?流传在学生中的白皮书是否真的在教唆她们自杀?魁星阁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苗苗生前笔记本上的一句如同预言的话“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死亡和复活”又包含了怎样的隐情?编导在片头就把这一系列的悬念抛给观众,而随着调查的一步步深入,疑点一个接一个出现,又一个接一个被证实、被否定。
观众自然已经完全的沉浸在悬念的迷宫之中。
在《新闻调查》节目中,柴静属于记者型主持人。
在一定程度上,主持人的知名度决定了节目的知名度。
主持人既要提出中心话题并保持追问,创造感性的讨论氛围,又要适时进行理性的提炼,适时调动背景短片图表,网络互动等多种手段控制节目的节奏。
柴静在镜头面前潜心营造的话语空间为观众洞开社会与人生的独特境界,也为被访者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创造了一个合理的空间,给枯燥严谨的话题平添个性之美和交锋之趣。
柴静在主持硬新闻下的软气质,让新闻在说教的外衣下,还保存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在《双城的创伤》中,有一段十分值得回味的画面。
柴静在采访服毒自杀女孩苗苗的表弟时,将采访的环境安排在一个青翠的庭院里,背景是大西北光线流动的天空。
柴静和被采访者以剪影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上,而不是常见的用马赛克作简单化的处理。
在柴静看来,马赛克不仅不尊重人,而且在拍摄手法上也没有想象力。
那个小男孩拘谨的坐着,剪影中紧张的肢体透露出内心的痛苦与不安。
柴静身体前倾,轻声地提问。
柴静:你心里有疑问吗?苗苗表弟:有。
柴静:那你去问谁呢?苗苗表弟:问自己。
柴静:没法去问大人吗?苗苗表弟:是。
柴静:你觉得这件事他们不能给你解释吗?苗苗表弟:不相信他们的解释。
柴静:那你自己能回答得了自己吗?苗苗表弟:回答不了。
柴静:你回答不了自己的时候,心里会觉得难受吗?苗苗表弟:难受
柴静:难受怎么办?
这时,男孩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下去。
柴静对摄影师说,可以了。
但摄影师并没有关机,而是录下了以下一段画面,并完整的保留在播出片中:柴静蹲下身去,用手拭去男孩的泪水。
她的这个举动在播出后引起了争议。
争议的焦点是记者的界限在哪里?记者应不应该像普通人一样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柴静却有自己的观点:“在摄像机的红灯亮起来的时候,记者有权力,也有义务代替公众去问任何大家需要知道的问题。
但是记者是人,就很难回避人的情感,会身不由己地参与进去。
什么是电视?什么是新闻?有没有一定之规?可不可以打动人,是有大量可探询的灰色空间的。
”
客观来讲,柴静的感性更能打动观众。
优秀的深度报道不仅只有揭示事件内涵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观众去感受、去思考、去理解。
这样的感性,或者说这样的人性,才能让观众更容易感同身受,才会更深的去思考儿童内心世界的问题。
柴静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却用了一个人的应有的感性来采访孩子。
孩子们也在这样的知心大姐姐面前把很多不愿意让大人们倾听的内心话说了出来。
在探讨生与死的问题上,柴静问:“死亡是什么?”大人们说:“死亡是可怕的,不可估量的。
”然而孩子们认为,死亡是对于生命的一种解脱,是躲避痛苦枷锁的最好方式。
节目的诞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孩子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痛苦,而大人们的态度,却很漠然。
柴静没有在节目中过多的阐释她自己的看法,因为她毕竟是一个记者,她用无声的控诉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其中深刻的含义。
时代在进步,电视节目也要不断地创新才能满足审美品位不断攀升的观众的需求。
处于转型期这一大环境下,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有政治气候和文化氛围上的优势。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相比,我国的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还需要在节目理念、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但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像《新闻调查》一样尽量多的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像柴静一样,尽量把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放在首位的节目,才是让节目永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