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

合集下载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是指通过电视媒体播出的,针对某个具体话题或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和分析的节目。

这类节目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下。

特点:1. 深度报道:与普通新闻节目相比,专题节目更注重深入挖掘和分析特定话题,通过多个角度和视角展开报道,使观众对该话题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2. 引导舆论:专题节目往往在报道某个话题时,通过主持人、嘉宾或评论员的观点和论述,对该话题进行解读和评价,并倾向于引导观众形成相应的意见和态度。

3. 高质量制作:专题节目往往注重节目的制作质量,包括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画面的美观和表现力等,以提升观众的收视体验。

4. 观众参与:专题节目鼓励观众积极参与互动,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渠道提问、评论或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5. 多样化形式:专题节目的形式多样,可包括采访类节目、辩论类节目、纪录片类节目等,以满足观众不同的需求和喜好。

发展趋势:1. 增强议题深度和专业性:随着观众对新闻的需求和品质的提升,专题节目将更加注重挖掘议题的深度,提供更专业的报道和分析,以满足观众对知识性和深度信息的需求。

2. 跨媒体互动:专题节目会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跨媒体的互动,增加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观众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供意见、观点和素材,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

3. 个性化定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专题节目将更加注重观众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智能推荐、定制化服务等方式,为观众提供更贴合其兴趣和需求的节目内容,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和满意度。

4. 国际化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专题节目将更加注重国际话题的报道,提供更多与国际重大事件和问题相关的报道和分析,拓展观众的视野和知识面。

5. 跨界合作:为了提升节目的制作质量和影响力,专题节目可能会与其他媒体机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等进行合作,整合资源和优势,实现互补和共赢。

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

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
我国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舆论监督,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地方电视台电视深度报道栏目所具有的全国性新闻资源比起央视的显然处于劣势。但地方调查性报道资源相对丰富,能够为栏目提供长期充备的信息源,因而地方电视台可以就地取材,实现新闻节目的低成本运作,只要能够做透做好,同样能够做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深度报道”一词被引入我国电视界后,其内涵及外延与原始意义相比都有一些变化。西方新闻学中”深度报道”是与”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相并列的一种新闻体裁,含义比较狭窄。而我们所说的”电视深度报道”除了狭义上的”深度报道”之外,也将部分”调查性”、”解释性”报道包括在内,它实际上是”追踪评述”、”综合评论”、”阐释分析”、”政论”、”热点话题”、”对话”等类节目的通称。其次,我们所说的深度报道也不再仅指一种体裁,而是包括了所有那些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深度实质的新闻节目。它代表的是相对于动态性报道而言的一种节目类型。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再次,文章得出的结论,应有一定的先进性,或能展示当下重要的社会矛盾,而不是显尔易见、可以轻易得出的道理。如果一个报道不需要过多解释,读者很容易就能看出是讲述了好人得到好报、坏人受到严惩的故事,这种报道就绝不是深度报道。
三、地方台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现代电视记者应该竭力追求的目标,继中央台一些注重深度报道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推出之后,各地方电视台以”访谈”“追踪”等形式的深度报道栏目纷纷出台,显示了”深度报道”在电视节目中的强大后劲。在媒体资源日益爆炸的信息社会,作为电视媒体及电视新闻,要很好地适应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必须走深度报道的路子。因此地方台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做好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的方法 (1)

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的方法 (1)

【1】1陈艳.浅谈策划在广播新闻深度 报道中的运用D】.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
报,2007(5). 【2】刘晚翠,李抚生.新闻商品的深
栏目的“主打节目”却只有访谈一种类 型,且形式基本都是专家谈话和“解说 配画面”的形式。这种方式不仅枯燥, 且缺乏在新闻事件现场拍摄的具有冲击
加工——浅谈深度报道的选题与策3t,jⅡ】.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4).
对医生的职业伦理以及人对自身生命权
利的再认识。央视的名牌电视新闻评论
节目都是通过采访,让经历过新闻事件
的人来亲身讲述事件的发生原因和造成 的后果,从而使受众能够了解到事件的 真实情况,以便增强新闻节目深度报道
栏目《焦点访谈》一开始也是从“政府 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故事话
题开始引出,结合纪实拍摄,现场报道 等电视节目方式,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 量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制作播出了大量影响广泛的优秀节目,
万方数据
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的方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秦晓莉 新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西部广播电视 XIBU GUANGBO DIANSHI 2014(12)
引用本文格式:秦晓莉 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的方法[期刊论文]-西部广播电视 2014(12)
重视,在发展中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2.3新闻节目的形态要具有创新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受众对新闻节目
的鉴赏能力也在改变。然而,在电视新 闻节目的深度报道方面,电视台新闻类
传播效果,受众才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
择新闻节目。然而,目前有些地方台的 电视新闻节目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新闻节目的制作思想局限于“每 个节目都要有明确的结论”,使得采编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是针对特定的主题或领域进行报道和探讨的一类电视节目,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通常由一支专业的主持团队和记者团队负责,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采访技巧。

这样可以保证节目的报道准确、客观、权威,提供给观众专业的信息和观点。

2.深度报道:与普通新闻报道相比,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通常对某一特定事件、问题或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大量的采访、调查和报告,展示更多的事实和细节,帮助观众全面了解该主题。

3.跨媒体传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不仅在电视上播出,还通过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媒体进行传播。

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手段观看节目,提高了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4.时效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通常对当下热点事件进行报道,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的追踪报道,因此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观众可以通过这些节目及时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和事件发展。

5.人文关怀: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通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公众关注的话题,注重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和关心。

通过细致入微地描写个案和社会情境,使观众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根据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多元化: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将趋向多元化。

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群体、兴趣爱好等的观众,节目内容和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2.强调讲述能力: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需要有更强的讲述能力,通过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共鸣。

具备较强叙事能力的主持人和摄像师将成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3.增加互动性: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观众对于新闻节目的互动性需求也越来越高。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将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观众提问、观点分享等方式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4.数字化发展: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将越来越多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效率,为观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个性化的内容。

第四节 深度报道类节目策划

第四节    深度报道类节目策划

第四节深度报道类节目策划一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概念是对重大事件、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度挖掘,详细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带领观众去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挖掘现象背后的含义和理念。

代表《新闻调查》《社会经纬》•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是对重大事件、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包括背景、分析解释、归纳预测与评论。

•使命、作用和意义: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详细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带领观众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挖掘现象背后的含义和理念。

《新闻调查》《社会记录》“以今日之事态校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天的意义来”。

二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策划要点1.选题①热点:社会热点——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收视率的保证。

②难点、疑点看病难一只猫的非常死亡天价医疗费开平违法批地案调查温岭黑帮真相国资流失之谜黑哨内幕“问诊”京藏高速大拥堵③故事性《新闻调查》:一期节目就是讲述一个故事,因此要想在较长的时间里锁定观众,故事自身必须居于很强的故事性。

《社会记录》: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凡人小事,事件新奇曲折,故事性强《十三级大风》《文涛拍案》:回避“娱乐化”的“故事性”内涵《新闻调查》节目要求●问题意识:对于调查性采访报道来说,所有进行调查的人和事,都有问题。

●调查样式:新闻调查报道的不是单个时间或事件的局部,而是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调查手段:调查通过记者来完成,记者既是主体,也是节目的一个结构元素。

调查记者,他是调查的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是节目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

●调查路径:记者的调查是围绕悬念展开的,每一次调查都是通过悬念的提出、悬念的求证、悬念的解决来完成的,悬念的开始是调查的开始,悬念的结束时调查的结束。

选题要求●有没有真相?是不是有需要反证和澄清的事实。

●这些事实有没有关切度?你所调查的问题,老百姓是否关心?●这一事实有没有价值?它是否反映出社会发展变革中的某些典型特征?●它是不是有区隔性?这样的选题会不会同时也被其它栏目选中讨论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用什么切入点,需要采访什么人? 问题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果你是记者,你会选择什么地点出镜?放节目并点评关于调查性采访中体验式采访报道和暗访的讨论体验式采访:体验式采访又叫参与式采访,指记者参与被采访者的生活和工作,亲身体验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过程,并在体验中进行采访。

如何让电视新闻报道有深度

如何让电视新闻报道有深度

笔者所在的这档社会新闻栏目已迎来她十周岁的生日,在这十年里,我们与栏目一起成长。

“栏目”从最初为了吸引观众,要求尽量信息量大,追求时效,做的都是短、频、快的消息,甚至还规定了一条普通新闻报道的时长不准超时限,到现在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留住观众,渐渐开始要求增加深度报道的比例,让报道更有故事性,更好看,并且深度报道正日渐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深化主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好的报道形式。

那么,怎样才能让新闻报道有深度呢?现就笔者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简要谈谈体会。

一、深度报道的概念何谓深度报道?《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件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

《新闻学大辞典》中解释为: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示事情的背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教授门彻尔提出过著名的新闻“三层报道”概念。

他认为:对事实表面的直截了当的报道是第一层报道;发掘事实表面现象背后的适度的调查性报道是第二层报道;在事实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为第三层报道。

深度报道即是在第二层报道和第三层报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更深入地挖掘题材内在和外在的诸多联系,在报道内容上充分拓展,多角度、大范围展示事物的全貌和动态过程。

笔者认为,深度报道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

它不仅仅满足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要素,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

它在内容上要有深度,即:情节、细节、过程要深入细致;分析上要有深度,即:必须有几个逻辑层次,逐层剖析出事实真相和内在本质。

在交代事实的同时,更侧重于提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后果,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及意义有如何让电视新闻报道有深度【摘要】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中留住观众,深度报道正日渐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深化主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好的报道形式。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发展路径探索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发展路径探索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发展路径探索
刘朝刚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摘 要: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人在传播媒介上正逐渐丧失优势。阵痛之余,更多带来的是思考。媒体人的优势就是对于新闻 的捕捉和丰富的采访经验,随着大众对新媒体碎片化信息逐渐丧失兴趣,深度报道势必将重新回归大众视野。那么,就需要年媒 体人探索深度报道的制作,需要回归新闻本源,进行报道改革,实现报道创新。 关键词:新闻本源;报道改革;融合发展 1 电视深度报道概述 作为媒体人,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 何制作出观众认可的深度报道。然而, 我们的深度报道该怎么做,仍然需要回 归到深度报道的根源。《新闻学大词典》 中这样解释深度报道: “通过解释、 分析、 研究等一系列方法,着重关注历史根源、 因果现象、矛盾变化和影响意义等层面 上的报道。” 在进行电视深度报道的时 候应该从符号和技术手段出发,注重结 构安排和叙事选择。保证电视新闻的深 度报道成为深化新闻主题和积极发挥舆 论作用的主要形式。 电视深度报道形态主要有:电视报 道、评论节目、调查报道、追踪报道和 专题报道等。 题材重要、 报道涉及范围广、 典型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等都成为电视 深度报道的主要内容。 2 互联网时代电视深度报道的困境以及 原因分析 六、七年前,电视台往往会在口播 中说明本台独家报道,体现出了独家报 道的质量和水平。但是,在信息网络不 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电视台报道已 经存在独家新闻。如今,人人都是信息 的发布者,看到某一事件,手机一拍, 配上几句话,上传至微信或者其他客户 端,一时间,整个世界都会知道。传播 速度之快和覆盖之广,早已突破了传统 媒体的概念。 2016 年 8 月 31 日,中宣部召开创新 新闻传播工作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中 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刘奇葆指出:“新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THE FRONT-LINE一线192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深度报道赵华光(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摘 要:在媒介发展的新时代,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并广泛普及应用,新媒体改变了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

广大受众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多样化,信息需求也愈发多元化,受众对电视等传统媒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而言,电视媒体受众的忠诚度普遍下降,电视媒体的节目收视率普遍受到严重影响。

在愈发白热化的媒介竞争环境下,融合发展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

对此,电视媒体要与时俱进,跟上新媒体时代媒介发展的步伐,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

同时,电视媒体也要想方设法地鼓励和要求广大电视新闻记者切实提高新闻采写技巧,为广大电视受众奉献更多高品质的电视新闻节目。

特别是针对社会重大、热点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促进电视媒体的全面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深度报道;策略随着移动互联、数字科技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高精尖电子设备或电子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受众接收信息的效率,也客观上提高了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

与此同时,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先进电子产品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平台也强势崛起,各种新兴的新媒体APP成为年轻一代满足社交娱乐、互动交流以及了解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他们不仅仅是媒体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他们的主动意识更强,通过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接收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而不再被动地接收电视媒体传播的新闻或电视节目。

一般来说,一旦电视媒体播放的内容不符合受众的收视兴趣,换台或停止观看是其最常见的举动,对他们而言,安安心心地长时间去收看某档电视新闻节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除非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十分精彩,传播的信息非常重大,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正好拥有这一特质,能全方位满足观众的多元化信息需求。

这样的传播环境和受众的收视诉求,为电视媒体产生了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

搞好深度报道 提升节目影响力

搞好深度报道 提升节目影响力

虽小 , 但如果运用得恰如其分 , 就可 以起
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 。主 动的挖掘细节 , 恰当的运用 细节 ,可以大大增强节 目主 题, 提升广播电视节 目影 响力 。 2 0 1 4年 1 月3 0 3晚 ,河南淮 阳县 1 郑集乡大街 上一 门市部突发火情 ,火势 迅速 向相邻 商铺蔓延 , 郑集 村退伍军人 郑春光不惧火魔肆虐 ,冲进火海搜 救被 困乡邻 , 不幸献 出了宝 贵的生命 。为了 表现新 闻的真实性 ,央视军事频道记者
搞好深 度报道 提 升节 目影 响力
口王 晓锐
( 周 口广 播 电视 台 , 河南 周口 4 6 6 0 0 1 )
广 播电视深度报道 以树立典 型 、 传
播经验 、 推 广 成就 为 主 。 以其 选 题重 大 、
出勃勃生机 , 被河南省经济界誉为 “ 辅仁
模 式” 。记 者便 以这次新 闻发布会 为 由 头 ,到鹿 邑县宋河酒厂和辅仁集 团进行
了解 到 这 一 事 件 后 ,第 一 时 间 深 入 到 事 故现场进行采访 , 而且 找 到 了 当 时 群 选取最佳角度。河南辅仁集团曾经在郑 州举行经营宋河酒业新 闻发布会 ,笔者
觉察到 , 这不 是 一 个 一 般 的新 闻发 布 会 ,
的重 头 戏 , 以其 立 意 新 、 开拓深 、 容 量 大
和连续性强而形成 的舆论强势 ,给广大 受众 留下较为深刻 的印象 。 下面 , 笔者拟 结合多年的采访 实践 ,谈谈如何做好深 度报道 ,进一步提升广播 电视节 目影响
力。
这个 最佳角 度 , 以《 “ 辅仁 ” 经营 “ 宋河 ” 品牌再 现活力》 为总标题 , 分三集进行 了 集 中报道 ,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界 的广泛关注 ,数 十家大型企业到辅仁集 团参观考察 。 如果按照一 般的报道模式 , 只发一条会议新 闻肯定不会引起如此大

提升电视深度报道节目质量的思考

提升电视深度报道节目质量的思考

从 电视 新 闻 制 作 的 角 度 上 来 说 , 信 息 整 合 ,
常 见 的 是 视 觉 方 面 的 错 觉 。 例 如 , 我 们 的 视 觉 中 , 物 在 当
指 的 是 通 过 若 干 新 闻 资 源 的 有 机 组 合 , 达 原 来 表
单 一 新 闻 资 源 无 法 表 现 的 观 点 性 信 息 , 现 新 闻 实
响 受 众 ” 。
分 布 在 一 个 平 面 性 的 方 框 里 , 这 是 汉 字 从 外 观 上 看 最 明 显 的 特 点 。 然 而 正 是 这 样 明 显 的 方 块 特 征 造 就 了汉 字 在
字体 设 计 中产 生 一 系 列 的 错 觉 。
2 1 0 1年 4 月 2 日 , 翠 台 的 《 闻 透 视 》 翡 新 播 出 “ 寨 王 ” 期 节 目 。记 者 通 过 采 访 “ 寨 ” 机 山 一 山 手 的消 费 者 , 观 众 展 示 了 消 费 者 选 择 “ 寨 ” 机 向 山 手

的 宽 度 为 13 但 是 我 们 看 这 五 环 却 感 其 宽 度 是 一 样 .。
的 ,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视 觉 上 的 错 觉 。 这
中 国 具 有 悠 久 的 历 史 ,汉 字 同样 经 历 了 漫 长 的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 并 在 不 断 的 演 化 和 变 革 中 形 成 了 现 在 大 家 所 看 到 的 方 块 宇 。方 块 字 在 形 体 上 由 图 形 转 变 为 笔 画 构 成 。
信 息 增 值 。 辩 证 法 告 诉 我 们 , 界 是 处 于 普 遍 联 世 系 之 中 , 映 “ 实 ” 新 闻 , 应 该 存 在 着 某 些 反 事 的 也 联 系。 在 常规新 闻发 现的 过程 中 , 者 往往 只看 记

如何增加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

如何增加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

新闻采编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着竞争力和收增加报道的内涵和深度,让报道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显得尤为迫切。

一、电视新闻报道的现状及问题剖析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新闻报道起传达信息的媒介作用,必然要求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当前,电视新闻报道虽然形式多样,但是由于受到新媒体、自媒体的冲击,话语权有被超越的趋势,受众流失严重。

(一)时政新闻占比大就目前而言,在整档电视新闻节目中,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报道的时政新闻占有较大的比重,各级电视台也将时政新闻的采访报道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这直接影响了其他新闻报道、特别是观众感兴趣的新闻报道的播出。

(二)民生新闻聚焦少一些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报道专注于时政新闻的报道,服务受众的意识不强,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还不够,没有贴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

同时,由于片面的理解,民生新闻报道开始出现同质化、市井化、娱乐化倾向,罗列琐事、表达肤浅、索然无味,更有甚者,一些电视民生新闻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哗众取宠,偏离了生活的本真,新闻报道的深度无从谈起。

(三)报道内容较肤浅很多电视新闻报道,只满足于掌握五个“W”(why、where、what、who、when),缺乏受众意识,没有关注受众在想什么、需要获取怎样的信息,没有换位思考。

体现在报道的内容上,往往停留在表面,比较肤浅,缺少因果分析,既无宏观引导,又没有实质的可操作性,缺乏深度。

(四)报道形式偏单一很多电视新闻报道沿用配音加画面加同期声的传统方式,而没有对采访的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和剪辑。

在节目的编排上,往往按照领导职务高低安排播出的先后顺序。

在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的技术缺陷,也直接影响了视听效果和可看性,报道的深度无法进行有效的渲染和烘托。

(五)新闻评论不到位纵观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现象堆积、叙述铺陈、以述代评等问题屡见不鲜。

有的虽有点评,但言之无物、轻描淡写,为评论而评论,鲜有独到的观点,缺乏力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

电视深度报道创新

电视深度报道创新
也有一些电视记者,为了加快节目制作的速度,把采访与拍摄当成了同一概念,认为拍摄前的调查太繁琐,甚至是没必要,拍到什么算什么,回来稍加整理和提炼就上线制作,觉得这样反倒有真实感。当然,这对于反映“过程式”的题材的确可行,但要想在这种做法中体现出深度来,却往往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在前期采访过程中,摄像记者不参与进来,也就是说电视记者也像报刊记者一样,只身到现场或采访对象中间,固然能了解到一些有深度的内容,但又不好用画面记录下来。也有的电视记者,觉得拍摄前了解的内容不错,回头再扛机子去拍,却时过境迁,甚至这时现场或情境也发生了变化,若让被采访对象再把以前的东西重复一遍,又使人觉得虚假和生硬,这样也无疑为报道的深度和真实性带来一些遗憾。
如何实现电视深度报道创新

在现在的新闻界,深度报道成了一个备受青睬的名词。很多记者、编辑都为如何搞好深度报道而伤脑筋。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在目前的新闻媒体中,深度报道搞得最好的,还首推报纸。虽然电视日渐“受宠”,但在深度报道方面,电视新闻似乎还有孚众望。那么,其症结到底在哪里呢?
分析这个问题,要从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拍摄、编辑、播出的特点入手。首先是采访的过程。与报纸记者的采访工作相比较,电视采访又有着复杂性和多重性。报纸记者能用一支笔解决的问题,到了电视记者这里,又会被分解成几个方面,比如记者现场的语言组织,声音、画面的录制,场面的安排与机位的选择等等。电视离开声音、画面就没有了生命力,这样的道理是每位电视观众都明白的,但在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在深度报道中,如何保证采访过程中能够完整记录声音与画面,并使之更好地在报道中发挥作用,却是一个困扰电视记者的难题。
遇到批评性的报道题材,我们除了用正常的采访拍摄外,还可选择抢拍、偷拍的形式。当然,这种“抢”、“偷”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仅仅为了拍摄而拍摄,拍摄的目的是要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浙江电视台的《目击》栏目,就是运用抢拍、偷拍而受到观众欢迎的。对于一些不愿上镜头或有疑虑的采访对象,我们也可以采用“匿形象”的方式加以处理。如果能在采访前对有疑虑的被采访对象讲清他的个人形象将会受到保护,那么他也会更好地给予配合。前些日子,我们临沂电视台《晚间》栏目,在采访不愿出镜的下岗女工时,让女工在室内讲,摄像机在室外拍,虽看不到人脸,但女工很有深度的讲话被录了下来,既能说明问题,又给观众以新鲜感。

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做好深度报道【摘要】在新时代网络媒体形式不断丰富的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越来越多,但是其在深度报道方面,依然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要做好深度报道,必须坚持从自身优势出发,坚持主流媒体的阵地意识,真正做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此提升节目报道的深度。

【关键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创新虽然网络媒体在新闻节目的报道和传播方面对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但是电视新闻节目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特征,只有坚持立足于本身特征,才能切实在复杂的媒体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尤其是在深度报道方面,真正确立自身的特色,才能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电视新闻节目。

一、电视新闻节目在新时代的优势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不断兴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此造成其受众群体不断流失,节目的收视率和覆盖率不断下降,其经济效益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就整体发展趋势而言,电视新闻节目依然具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评论节目,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功能;其次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新闻节目能够有效地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时代思想;最后电视新闻节目还能够充分发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挥良好的社会监督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采编技巧和采编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改变了传统的节目风格,以此得以保留大量观众。

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报道深度的策略1.深入了解新闻真相。

新兴媒体的形式比较广泛,其采编结构也比较复杂,尤其是新媒体的涌现,极大地占领了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传播空间。

但是这些新兴媒体在运行过程中,也有较大的缺点,就是其关注的层面比较浅,并且比较复杂,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往往只局限于表面层次,而在深入挖掘方面无法达到受众群体所需要的深度,而这正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所在。

电视新闻报道能够通过声音、画面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对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全面、真实的报道,对于比较重要的新闻事件,能够通过持续性的報道,探究出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对其发生的结果能够及时报道。

浅析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技巧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技巧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技巧设置及存在的问题——以《新闻调查》“消失的右肾”为例摘要:电视深度报道类节目就是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通过深度的采访的调查,从而还原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和目的,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形式、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础。

本文以《新闻调查》在2015年3月15日播出的一期“消失的右肾”为例,从选题角度、结构设计、采访及报道方式等方面,对我国电视深度报道中的技巧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电视深度报道;技巧设置;问题;《新闻调查》一、选题要能够引起观众的触动并且带动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新闻调查》选择“消失的右肾”作为选题,单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个属于社会事件题材类的深度,而之所以会选择一个农民为自己消失的右肾探寻诉求的整个过程来进行电视深度报道,一是因为该报道报道的社会底层农民为自己消失的右肾寻求各种诉求引起了社会对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的思考,事件本身就容易引起社会共鸣,“消失的右肾,消失的信任”,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有所触动,同时也希望从这一深度报道引发社会对医患关系的广泛思考。

如今,医患关系已经在社会中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而言比较矛盾的关系,一方面是医院本身是否会存在患者所质疑的那些问题,另一方面是患者本身是否因为对利益的追求而丧失理性道德,从而使用暴力手段去解决医患矛盾。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医患矛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医患双方均对彼此缺乏信任,而经济利益也成为挑拨医患关系的主要导火索,社会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医患矛盾,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去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而对医患双方进行监督。

二是事件本身背后所具有的深层意义,这一深度报道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想要揭露出消失的右肾何去何从的真相,更是指出了当代医患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

其实,类似这样的医患纠纷很多,只是以往的医患纠纷往往是通过家属对医院实施暴力手段去解决的,最终以医院赔偿妥协为结局。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以观众日常生活为主题,面向广大观众群体,关注人民群众生活所需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的一种新闻节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定位清晰,重视群众需求。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定位上要明确与凸显其面向的人群,即强调以了解观众需求并能够满足其需求为重点。

在内容安排和报道形式上更注重真实灵活,反映人民群众最真实生活状态。

二、深度报道,呈现实效。

以往出现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新闻内容常常是深入生活,观察问题,反响热点,这些报道方法是新闻报道中的精髓。

针对人民群众的诉求,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着重在深度报道上给予关注。

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报道,才能够让新闻报道产生真正的社会效应,让人民群众有所感知和改善。

三、人情味,有温度。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传达情感、表达关怀的新闻形态。

只有把人情味和生活温度加进去,让新闻报道和观众的互动更加融洽,态度更加亲近,才能打动观众的心。

同时也将更好切合当前传播理念,资讯化、温情化、服务化。

四、多元化,形式多样。

电视产业的发展,也催生出了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新奇的电视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要抓住时代脉搏,不断研发新的一元化内容,多元化的形式,面向不同观众进行细分,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在深度上、形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不断突破传统束缚,重视人性和市场,注重观众需求和节目呈现的特色,提高节目的反映性,增强节目的丰富性,以此来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满足社会新闻媒体不断发展进步的需求。

策划书之浅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与编导

策划书之浅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与编导

浅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与编导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电影媒体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报道新闻要具有创意,没有创意的新闻是不会吸引观众的。

关键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创新策划报道目前在我国的电视才所播出的系列报道中很少有精品报道出现,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有两部分原因,第一是电视节目的策划者、生产者的意识十分的落后;第二电视台做报道投入的精力不够,没有真正的做出一篇好的报道。

若是不再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导致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形式受到限制,编剧在报道新闻时由于创新意识较差、编导的工作能力较低,掩盖了新闻报道本身的优势,阻碍了新闻报道形式的发展。

这些问题的存在还会使得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新闻题材被当做其他的形式作为报道。

本文笔者将会从以往的一些优秀的新闻报道中找出例子来对系列报道与联系报道的实践作出一些分析。

一、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一)增强电视新闻的策划性,抓好选题关于如何做好新闻报道的策划,首先要增强电视新闻的策划性,选好新闻的主题。

新闻主题的选取与策划对新闻的报道十分的重要。

媒体对观众的影响力是通过新闻节目的策划能力表现出来的,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新闻报道在选择题才时要体现时代的精神,同时也要突出时代的重要性,贴近时代的创新性,突出时代的高度与深度,最好能够广泛的引起社会上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在制作新闻的时候要同时应用声音与动画的形式来对新闻进行描述。

综上所述,选择良好的题材是一篇报道质量的关键,(二)在采访中挖掘有深度的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第二,选题时要在采访中深入的挖掘有用的新闻事实,新闻记者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及时的做好重大会议,领导活动,重大活动的采访与报道,记者也要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真实的展现在大众的眼前,深入的挖掘事件背后的事实真相。

当一件事情发生时,记者需要现场的画面,若是没有事实的现场,将很难的将事实展现在观众眼前,所以当记着工作时有一定的技巧与方法来挖掘新闻背景,记者可以通过采访当事人的讲述或者根据目击者的回忆来还原事实,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进行新闻的报道,只有做好一些细节的问题,讲述真实的事情真相,会对社会的收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的策划正文

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的策划正文

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的策划正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的策划正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把错别字改掉了,为了大家阅读方便。

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的策划《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

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

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

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

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

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

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

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发展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
发表时间:2010-08-02T15:19:05.85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4月第3期作者:石小溪[导读]
—以柴静的新闻调查节目《双城的创伤》为例
(重庆大学,重庆 400010)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90-02
摘要:我国现在处于转型时期,丰富的电视节目充斥着荧屏也消费着观众的眼球。

节目质量的参差不起、节目内容的乏善可陈都是传媒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报道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子系统之一,肩负着宣传政策、传播信息、传授知识和舆论宣传的重要使命,更应该以高姿态站出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本论文以《双城的创伤》为例,从深度调查、故事性、主持人风格及节目的社会意义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深度报道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深度调查;故事;记者型主持人;社会意义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转型的时代。

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给广播电视传播起了先导作用,还一并参杂入各种不同的复杂元素。

这其中有许多精华,但也不可避免的携带了一部分糟粕。

虽然丰富的电视节目填充了观众生活中的业余时间,给人以娱乐和放松,却也在同时,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缺乏言语交流。

21世纪以后,特别是2005年以后,草根文化大行其势,眼球经济以迅猛的姿态向主流文化挑战。

许多观众都陶醉在各自的“秀”中,对节目不思考,无审视。

长此以久,“娱乐至死”的时代离我们将越来越近。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报道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子系统之一,肩负着宣传政策、传播信息、传授知识和舆论宣传的重要使命,更应该以高姿态站出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目前,新闻报道类节目有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一是纷杂多样的电视节目本身。

二是其它大众传播媒介。

如:报刊和书籍。

新闻报道类节目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发展好自己的王牌节目---深度报道。

一、什么是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深度报道包括了我们追踪的新闻事件所有的来龙去脉,追根究底回答HOW和WHY的新闻报道。

而狭义的深度报道则以WHY为中心,主要的旨趣是解释“为何”。

像2003年制作的《双城的创伤》,是关于青少年自杀原因的调查,属于狭义上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最吸引观众的,就是对“深”的挖掘程度。

它需要将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加入编导的理解认识,说出将来的意义。

因此,一个好的深度报道决不能只将注意力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需要抽丝剥茧般地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并透过客观事物的肌理,梳理和剖析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尽量多的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从而最大化发挥出深度调查的社会价值,如柴静主持的《双城的创伤》。

这也是深度报道与一般报道最大的不同。

在把事实还原成真相的过程中,记者的判断与坚韧、管理者的勇气与智慧都非常重要。

但这也是最困难的地方之一。

因为事实总是未知的,而且它们常常被隐藏起来。

这时候,“尽可能的”成为了一种调查方式。

尽可能的意思是---有人拒绝采访,我们要把他的态度呈现出来。

有些人的观点在片子中必不可少,为了得到他的观点就要把我们所做的措施呈现出来。

《双城的创伤》中,当主持人柴静采访小孙时,小孙不仅拒绝采访,而且把自己反锁在屋里。

这时候,柴静并没有给小孙压力,而是告诉他我们不采访他也行。

此时摄像镜头把小孙的态度忠实的记录了下来,观众的心灵在事实面前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二、深度报道的发展方向
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必须有一个采访价值很高的故事。

故事怎样发展,情节如何起伏,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因此编导有必要借鉴章回体小说和侦探故事悬念的特色,以“悬念---答案”来吸引观众,强调戏剧冲突和节奏间的张力。

在节目制作中,要遵循“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原则。

精心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做载体,以故事的方式引出事件,解释事件,再用人物的命运变迁和具体感受来加深人们对话题的印象,并以此来突出和深化谈话主题。

在柴静主持的《双城的创伤》中,编导一开始就给观众设置了几个悬念:多名小学生相继自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同学都在桌上刻着519又有什么暗示?流传在学生中的白皮书是否真的在教唆她们自杀?魁星阁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苗苗生前笔记本上的一句如同预言的话“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死亡和复活”又包含了怎样的隐情?编导在片头就把这一系列的悬念抛给观众,而随着调查的一步步深入,疑点一个接一个出现,又一个接一个被证实、被否定。

观众自然已经完全的沉浸在悬念的迷宫之中。

在《新闻调查》节目中,柴静属于记者型主持人。

在一定程度上,主持人的知名度决定了节目的知名度。

主持人既要提出中心话题并保持追问,创造感性的讨论氛围,又要适时进行理性的提炼,适时调动背景短片图表,网络互动等多种手段控制节目的节奏。

柴静在镜头面前潜心营造的话语空间为观众洞开社会与人生的独特境界,也为被访者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创造了一个合理的空间,给枯燥严谨的话题平添个性之美和交锋之趣。

柴静在主持硬新闻下的软气质,让新闻在说教的外衣下,还保存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在《双城的创伤》中,有一段十分值得回味的画面。

柴静在采访服毒自杀女孩苗苗的表弟时,将采访的环境安排在一个青翠的庭院里,背景是大西北光线流动的天空。

柴静和被采访者以剪影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上,而不是常见的用马赛克作简单化的处理。

在柴静看来,马赛克不仅不尊重人,而且在拍摄手法上也没有想象力。

那个小男孩拘谨的坐着,剪影中紧张的肢体透露出内心的痛苦与不安。

柴静身体前倾,轻声地提问。

柴静:你心里有疑问吗?苗苗表弟:有。

柴静:那你去问谁呢?苗苗表弟:问自己。

柴静:没法去问大人吗?苗苗表弟:是。

柴静:你觉得这件事他们不能给你解释吗?苗苗表弟:不相信他们的解释。

柴静:那你自己能回答得了自己吗?苗苗表弟:回答不了。

柴静:你回答不了自己的时候,心里会觉得难受吗?苗苗表弟:难受
柴静:难受怎么办?
这时,男孩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下去。

柴静对摄影师说,可以了。

但摄影师并没有关机,而是录下了以下一段画面,并完整的保留在播出片中:柴静蹲下身去,用手拭去男孩的泪水。

她的这个举动在播出后引起了争议。

争议的焦点是记者的界限在哪里?记者应不应该像普通人一样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柴静却有自己的观点:“在摄像机的红灯亮起来的时候,记者有权力,也有义务代替公众去问任何大家需要知道的问题。

但是记者是人,就很难回避人的情感,会身不由己地参与进去。

什么是电视?什么是新闻?有没有一定之规?可不可以打动人,是有大量可探询的灰色空间的。


客观来讲,柴静的感性更能打动观众。

优秀的深度报道不仅只有揭示事件内涵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观众去感受、去思考、去理解。

这样的感性,或者说这样的人性,才能让观众更容易感同身受,才会更深的去思考儿童内心世界的问题。

柴静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却用了一个人的应有的感性来采访孩子。

孩子们也在这样的知心大姐姐面前把很多不愿意让大人们倾听的内心话说了出来。

在探讨生与死的问题上,柴静问:“死亡是什么?”大人们说:“死亡是可怕的,不可估量的。

”然而孩子们认为,死亡是对于生命的一种解脱,是躲避痛苦枷锁的最好方式。

节目的诞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孩子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痛苦,而大人们的态度,却很漠然。

柴静没有在节目中过多的阐释她自己的看法,因为她毕竟是一个记者,她用无声的控诉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其中深刻的含义。

时代在进步,电视节目也要不断地创新才能满足审美品位不断攀升的观众的需求。

处于转型期这一大环境下,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有政治气候和文化氛围上的优势。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相比,我国的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还需要在节目理念、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但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像《新闻调查》一样尽量多的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像柴静一样,尽量把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放在首位的节目,才是让节目永葆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