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较有影响的归因理论有以下几种:[编辑本段]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F.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
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种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认为,在寻求行为的原因时,或者把它归于环境或者把它归于个人。
如果归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归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
[编辑本段]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
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编辑本段]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
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
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
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
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
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编辑本段]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
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
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编辑本段]卡内曼和特威斯基的归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去进行因果分析。
而要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
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
后者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
第五章归因理论
第五章归因理论1. 归因理论的概念和作用归因理论是一种描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解释外部事件的模型。
它关注个体如何推断其它人和自己的行为,根据事件的内在特征和外部环境,将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个人特质、意愿、才能)或“外部因素”(比如工作环境、随机事件)。
归因理论的作用在于,通过揭示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判断偏向,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的行为,推理事件原因和结果,预测和解释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从而加深沟通和交流的意义和效果。
在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归因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适用于各种研究设计和实践场景。
2. 归因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模型有多种归因理论,但运用最广泛的是海德和凯利(Heider & Kelley)于20世纪40年代及50年代初提出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这个理论提出,个体根据三个基本的原则,来解释和归因他人或自己的行为:1) 手段和目的性原则:个体相信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手段和决策性。
如果行为似乎大力度与所达到的结果不符,那么此时应该认为这种行为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限制或者影响。
2) 相似和比较原则:个体通常比较看似相似的行为或事件,以此来获取这些行为发生的原因。
将看似相同的行为进行比较后,围绕相似性的所观察到的变化来判断行为的影响因素。
3) 成功和失败的原则: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因此,归因理论也获得了开发智力和承认实践的大力支持,因为我们借助于归因器的更灵活运用从成功或失败中提取教训。
归因理论提出三种典型的归因模型,即:1) 内外归因模型:根据事件所涉及的规模或难度,在外部和内部因素之间进行归因,所以这也叫导致模型。
事件涉及的规模越大、难度越大,个体就倾向于将事件归因于外部因素。
2) 人际关系归因模型:将是否喜欢或憎恶某个人的感情因素纳入考虑,通过个人对他人的情感响应确定行为的归因。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对于事件原因的心理解释方式。
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从原因推断结果,通过归因来解释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内因与外因: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或外部因素。
内因是指和个体自身有关的特点、能力或意愿,而外因是指环境、他人行为等外部情况。
人们会根据事件的结果和归因者的自我意识选择内因或外因来解释事件。
2. 可控性: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可以被控制的因素。
当事件的原因被认为是可控的,人们会更有动力采取行动来改变结果。
而当事件被认为是不可控的,人们可能会感到无力和消极。
3. 稳定性: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或临时的因素。
稳定的因素是指持久存在的个人特点或条件,而临时的因素是指暂时存在的情境。
人们通常更倾向于将不愉快的事件归因于稳定因素,而将愉快的事件归因于临时因素。
4. 影响因素: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观察者的知识、情感、目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原因的解释偏好和倾向。
归因理论对于理解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归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是如何解释事件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们的行为。
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努力、能力、任
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 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其 中能力和努力属于内因,任务难度 和运气属于外因。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 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 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 有很大的影响。
(2)、员工对于薪水、上级的评价、工作满 意度、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成就等方面 的知觉与归因正确与否,对于其潜力的发 挥和组织的良好运作是有重要影响的。
(3)、管理者在对员工的 行为进行判断和解释时也 应该尽量避免存在归因中 的偏见和误差。
“都是你害的”“害人精”说者是群情激奋, 被说的一脸无奈。这是一次迎面接力游戏。游 戏中这组学生输了,原因是该组中的一名成员 是全班中跑得最慢的。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接力比赛中获胜的 因素有哪些?教师就参加了刚才有矛盾的那组 学生的讨论。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同学 认为组里拥有个“超级跑得慢的人”是失败的 主要原因,如果换掉就能获胜。有的则认为失 败的因素是阻力的同学不团结,配合不默契所 致。教师对于持这一观点的同学给予了肯定, 同时还给同学讲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同学 们听后迅速做出反应。游戏重新开始,结果出 乎其他各组所料,拥有全班最慢跑得最慢的小 组居然获得了第一名。
从上述教学片中我们不难发现,都是因为 学生在课中的竞争中而产生出思想认识上 的偏差。即成败归因的问题,由于教师几 时的引导是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从分体 现,学生的个性、自信心非但没有因收到 挫折而低落,相反却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学 习热情。其中教师的“导”起到关键作用
(1)、管理者要认识到员工是根据他们对事 物的主观知觉而不仅仅是客观现实做出反 应的。
名词解释归因
名词解释归因归因理论,又称为心理倾向,指将行为主体的行为结果解释为其内部或外部原因的一种理论。
它是一种试图通过对可能的原因加以推测而达到预测人类行为及其变化的理论。
下面我们来看看心理学中关于归因的几个名词。
1、内部稳定性:指能够引起人们归因行为的一系列特征,即行为发生的频率高、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和结果稳定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该行为模式的自我维持系统。
如,许多初入社会的青年人比较重视物质报酬,即使他们明知完全没有努力也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还是很重视物质报酬,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部归因”。
2、外部稳定性:指能够引起人们归因行为的一系列特征,即行为发生的频率低、出现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和结果不稳定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该行为模式的他人维持系统。
如,有的女孩比较漂亮,一旦遭受挫折,便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
这种人就属于典型的“内部归因”。
3、稳定的产出模式: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将获得成功的原因归于能力和运气的混合作用。
2。
归因模式首先,一个人做事情是不是尽力去做,应当作为行为主体思考和评价自己行为的依据。
我们必须把那些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的因素,才称得上是主观的归因。
那些虽然被归于“天赋”、“机遇”等客观因素,但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归因则是不真实的归因。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努力。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判断要比客观条件所形成的判断更为精确。
其次,由于人们对行为主体行为结果的解释往往具有多重性,即同一行为可以导致多种结果,而不同行为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因此,同一行为主体的行为往往可以采取不同的归因。
行为主体的行为在什么程度上归因于外部刺激事件,行为主体的行为在什么程度上归因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都反映着行为主体对于事件性质的认识程度。
最后,由于人们常常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解释和分析同一事件,并且在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矛盾甚至冲突,因此人们对事件所做的各种归因之间往往并不一致。
归因理论是什么
归因理论:行为背后的心理解析归因理论:探索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心理联系归因理论,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探讨了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原因。
本文将从定义与背景、理论与模型、内部与外部归因、控制点与期望、归因的影响、应用领域、研究进展以及结论与展望等方面,对归因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
1. 定义与背景归因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于1958年提出。
归因,即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原因进行的解释和推断。
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中所发生事情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影响人们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
2. 理论与模型归因理论主要包括海德的三因素理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和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这些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归因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为我们理解归因提供了丰富的框架。
3. 内部与外部归因归因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指个体将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而外部归因则指个体将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任务难度等外部因素。
这两种归因方式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不同的影响。
4. 控制点与期望控制点是个体对于生活中事件可控性的信念。
内控者相信事件主要由自身因素决定,而外控者则认为事件主要由外部因素决定。
这种信念会影响个体的期望和行为。
5. 归因的影响归因对个体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积极的归因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尊和自信,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而消极的归因则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挫败感和无助感,影响其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
6. 应用领域归因理论在教育、企业管理、心理咨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归因理论有助于领导者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心理咨询领域,归因理论为咨询师提供了理解和解决个体心理问题的新视角。
7. 研究进展近年来,归因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归因理论是指个体对事件或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断的心理过程。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人们是如何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和归因的。
归因理论主要包括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
此外,还有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之分,稳定归因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长期不变的因素,而不稳定归因则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短期变化的因素。
内在归因是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个人内在的特质或能力。
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他人可能会将其成功归因于他的聪明才智或努力。
外在归因则是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或情境。
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他人可能会将其成功归因于所处的良好工作环境或得到的支持和帮助。
稳定归因是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长期不变的因素,而不稳定归因则是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短期变化的因素。
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可能会将这一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智力(稳定归因),或者将这一成功归因于考试前用功复习(不稳定归因)。
归因理论对于理解人们的行为解释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的行为解释不仅影响着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也影响着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在社会互动中,归因理论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并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
此外,归因理论还对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维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归因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对事件和行为进行解释和归因的心理过程。
通过对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行为解释和社会互动,并且为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维护提供理论指导。
归因理论的研究对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Harold Kelley)在196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
它主要研究个体在观察和解释他人行为时,是如何根据情境和个体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
归因指的是将行为结果归于某种原因或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动机和特征。
凯利将归因分为两类: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个体内部因素,如个体的态度、能力、性格等;外因是指环境和情境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提供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1. 个体归因偏倚(自我中心偏差):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自己的行为,而以外因解释他人的行为。
这是因为个体对自己更为熟悉,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部因素。
2. 归因偏见:当解释他人行为时,个体倾向于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内在特征而忽视外部因素。
比如,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不幸的性格,而不是考虑到可能是环境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3. 可控性归因: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那些他们能够控制的行为结果,而以外因解释那些他们无法控制的行为结果。
比如,如果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他可能倾向于将责任归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不是将责任归于比赛条件或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4. 稳定性归因:个体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将其归因于临时的外部因素。
比如,当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不是考虑到他在这一次考试中运气好。
归因理论通过解释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动机。
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为我们解释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一系列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维纳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探究一个人对现象的态度、判断和行为反应是如何被影响的。
一、概念解析1.假设:维纳认为,一个人对现象的态度、判断和行为反应受外在环境和个人经验的影响,而态度、判断和行为反应反过来又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2.引起改变的因素:归因理论说明,影响一个人对一个事物的态度、判断和行为如何反应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内因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环境归因(environmental attribution)和外部归因(external attribution)。
3.分类:维纳还将归因分为三类,即增强性归因(enhancing attribution),抑止性归因(inhibiting attribution)和负面性归因(negative attribution)。
二、归因理论假设1.心理健康和归因有关:维纳认为,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情况的程度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当一个人可以解释并理解某件事情出现的原因时,他会有更好的心理状况,而当一个人感到失去控制时,他可能会遭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2.情绪和归因有关:一个人受到情景的影响,或者以某种客观的解释看待一件事情时,其情绪会发生改变。
归因的影响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还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能力和行为反应,那么归因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某种行为、态度或判断是如何发生的。
三、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1.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归因理论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对待学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加强质量意识,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归因理论也可以用于加强组织中的团队凝聚力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工作的进展和完成的效率。
3.社会关系中的应用:维纳认为,归因理论可以有效地影响人际关系,改善工作氛围,促进沟通和相互理解,减少斗争和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归因理论归因
归因理论归因
1)归因是指对一个特定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
韦纳把成败的原因分为3个维度:
ü内归因和外归因。
努力、能力、个性等原因都是内源的;任务的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原因都是外源的。
ü平衡的归因和非平衡的归因。
任务的难度、能力、家庭条件等原因都就是平衡的;不懈努力、运气、心境等原因都就是不稳定的。
ü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努力等原因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运气等原因都是不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2)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对学业顺利和失利的原因表述主要存有四种:能力、不懈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
将失利归咎于内部、平衡、不受控的,可以产生习得性绝望美感。
习得
性绝望即为指出无论自己怎样不懈努力,也不可能将取得成功,因此实行躲避不懈努力、
退出自学的绝望犯罪行为。
习得性绝望与个体对失利的内部、平衡的表述密切相关。
归因理论我们如何解释他人行为
归因理论我们如何解释他人行为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旨在解释人们是如何理解和解释他人行为的。
本文将从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其对人们理解他人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一、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归因理论是指人们对于他人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的认知过程。
在理解他人行为时,人们通常会对行为的原因进行推理,从而形成对他人的归因。
根据不同的表现,人们将其归因为个人因素或情境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能力、性格等内部因素,而情境因素则涵盖了外部的环境、社会因素等。
二、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归因理论将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主要归结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将他人行为归因于个人因素,认为其行为是基于个体的能力、素质、性格等。
而外部归因则将他人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和情境因素,认为行为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和限制。
三、人们如何解释他人行为1. 内部归因:当人们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个人因素时,通常会认为这是由于对方的能力、态度、动机等内在因素所致。
例如,当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人们可能会归因于他的聪明才智或勤奋学习,认为这是由于他个人的能力所致。
2. 外部归因:当人们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和情境因素时,通常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他人行为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人迟到了,人们可能会归因于交通堵塞、突发事件等外部因素。
四、归因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归因理论对我们理解他人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他人的动机和意图,进而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1. 感谢信中的归因:在写感谢信时,我们会对对方的行为进行解释归因。
通过解释对方的善意、帮助和付出,可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并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
2. 教育中的归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困难原因,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归因,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人际关系中的归因: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会影响我们对对方的认知和态度。
归因理论
谢谢观赏
序号
提供的信息资料
归因
一致性
1
区别性
一贯性
高,每个人 高,对别的 高,总是对 刺激物(外 都笑 小丑没笑过 此小丑笑 因)小丑, 61%
2
低,别人很 低,对所有 高,总是对 行为者(内 少笑 小丑都笑 此小丑笑 因) 86%
低,别人很 低,对所有 低,以前几 环境(外因) 72% 少笑 小丑都不笑 乎没对小丑 笑过
普通人对成功行为可能有四种归因 1.归因于稳定的外在环境因素 2.归因于暂时的外在原因 3.归因于稳定的内因 4.归因于不稳定的内因
归因理论的四种可能性
内在的 外在的
稳定的 暂时的
能力 努力
仸务难度 机遇
“内在—外在”、“暂时—稳定”,在归因中都非常重要,分别导致不同 后果。“暂时—稳定”对于预测行为很重要。例如,若我们认为一支篮球 队整体作战能力强(稳定因素)、队员个人能力强(稳定因素),那么我 们预测该队比赛胜利可能性大。若我们认为A上次考试成绩好是因为试卷 简单(不稳定)加上他做了相关准备(不稳定),那么下次能否考好难说 。同理,对解释失败也有效。当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外因时,可能预测依 然失败,若是暂时的,则不好说。
3
情况一,在场者笑了,她也笑了,但对其他小丑没笑,可推 断该小丑很滑稽,在被试中有61%的人归因于小丑,即做了 外在原因的归因。 情况二,她经常对这位小丑发笑,也对其他演员笑,而在场 其他观众没有笑,推断她是爱笑的人,可以迚行内归因。在 被试中有86%做了这样的判断。 情况三,她过去没对小丑笑过,对其他小丑也没笑,在场观 众也没笑,因此,可能是该情境中特殊情况引起她笑了,有 72%被试将她的笑归因于情境。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哈罗德· 凯利提出的三度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多是在 不确定条件下迚行归因的,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行为,可 能用到的三种形式的归因: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 激物、归因于续几天去看新的油画展,该行为可能原 因有三种:他喜欢这幅画,油画很有欣赏价值,这几天没 有事情做。三种原因都有可能是对的,如何确定哪种更符 合实际,观察者需要用到三种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 信息、一贯性信息。
归因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是指个体在解释他人行为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它
涉及到人们对于事件、行为和结果的解释和归因过程。
下面是归因
理论的要点:
1. 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归因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解释他
人行为时是倾向于将原因归因于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
内部归因
是指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内在的特质、意愿或能力。
外部
归因则是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在的环境、情境或其他因素。
2. 稳定归因与变动归因:归因理论中还关注个体在解释他人行
为时是倾向于将原因归因于稳定因素还是变动因素。
稳定归因是指
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持久存在、长期影响的因素。
变动归因则
是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临时性、短期影响的因素。
3. 控制性归因:归因理论中还考虑了对他人行为的控制性归因。
控制性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上是否倾向于认为他人能够
控制自己的行为。
当个体认为他人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会
更容易将原因归因于他人的意愿或能力。
4. 行为后果的归因:归因理论还关注了个体在解释他人行为后果时的归因方式。
个体可能将他人行为的后果归因于他们自己、他人、还是情境等因素。
归因理论的要点主要涉及到个体在解释他人行为时的倾向和偏好。
了解这些要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
论述归因理论
论述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一种基于行为学原理的信念,旨在衡量个体之间的偏好,特别是在体验一种不良影响时。
它是一种态度调整模型,用于确定在个人行为结果的实现和调整中的原因的归因,以及评估某一行为的偏好。
显微镜下对它的原理、思想和应用有所介绍。
归因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们解释和衡量某一行为的原因,即原因的归因。
它以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个体之间的行为,从这种角度研究个体归因的起源,以及归因于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从而决定行为结果和接受回报。
根据这一理论,归因可以分为两种:内在因素归因和外在因素归因。
内在因素归因指的是指个体自身智力、行为能力和其他内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外在因素归因指的是指环境、机会、文化习俗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归因理论的应用,主要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控制法和调整法。
控制法是指,个体可以通过调节内在或外在因素,改变某一行为的规划和执行,以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主要的内在因素有个体的偏好、态度和决策能力;外在因素有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情况等。
控制法可以通过控制因素来改变归因,从而降低影响行为结果的归因不良后果。
调整法是指,个体对其行为对结果的归因有特定的态度。
如果个体对行为的归因结果仍然不满意,可以采取调整措施,以降低其原因归因的不良影响。
通过调整法,个体可以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改变其原因归因,以达到修正缺陷、改善行为偏好和减少不良影响的目的。
归因理论对个体的行为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是衡量偏好和控制失真偏差的重要原理。
它既可以帮助个体控制不良影响,也有助于规范和净化个体之间的归因。
可以说,它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行为结果归因的有力工具。
它的思想是把偏差的任务改变为学习的任务,使个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精确估计理性归因。
它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内在或外在原因归因,帮助个体正确调节自己的思想模式,并要求自己完成任务,以消除失真偏差。
归因理论体现出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理念,即: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快速的改变行为,以获取满足。
归因的名词解释管理心理学
归因的名词解释管理心理学归因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观念,在管理心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归因是指个体在分析和解释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时所采用的认知过程。
归因的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旨在探讨人们如何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而影响管理决策和组织行为。
一、归因的基本理论归因理论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Fritz Heider提出,他认为人们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的个性特征或所处的情境。
这种认知倾向被称为个性归因和情境归因。
个性归因是指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特质、态度、动机等因素,而情境归因则是将行为归因于外部的环境、条件和背景因素。
基于Heider的理论,社会心理学家Harold Kelley进一步发展了归因理论,并提出了三个核心因素:行为的一致性、行为的归因稳定性和行为导致性。
行为的一致性是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相似的行为,行为的归因稳定性则表示个体在长期内表现出一致的行为模式。
行为导致性是指个体的行为是否是由内在因素导致,例如智力、能力、动机等。
二、归因的类型与误解在归因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内因和外因的对比分析。
内因归因是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内部的特征,例如能力、个人品质等。
外因归因则是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的环境、条件和情境。
然而,人们在进行归因时往往容易发生归因误解,导致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出现偏差。
一种常见的归因误解是基于先见性的归因。
人们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原因归因于显而易见的因素,而忽视了背后的复杂因果关系。
例如,某位员工没能完成一项任务,管理者可能会立刻归因于他们的懒惰或不专业,而忽略了其他潜在的原因,如资源不足或任务目标不清晰。
另一种归因误解是称为归因偏差的现象。
归因偏差指的是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倾向于过分强调个人内部因素,而忽视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这种现象在组织中尤为突出,管理者可能更倾向于将员工的绩效问题归因于个人能力不足,而忽视了组织结构、文化和工作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F.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
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种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主张从行为结果入手探索行为的原因,将个人行为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
内部原因时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需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影响等。
归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心理活动的归因:人们的心理活动应归结为什么。
·行为的归因:根据人的外部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那信的心理活动进行推论。
·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根据行为的表现预测他们在以后有关情境中的行为。
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
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
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
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
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
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
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
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
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3个:①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余薇佳工商1003班 2010015068一、理论解释1、含义: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
2、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1)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2)社会推论问题。
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
(3)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3、归因理论的意义(1)归因理论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原因中的未定因素,就会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信心,难以产生鉴定的持续努力行为;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哪壶、机遇不好等不稳定性的偶然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接受教训,改正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争取成功机会。
(2)归因理论对认识组织行为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组织活动中,各级领导者要注意树立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的工作方针,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尽可能地吧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二、切身体验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范例一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和妈妈去九寨沟旅游,最后去的一个景点就是黄龙。
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由黄龙本部和牟尼沟两部分组成。
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
它雄奇的山岳景观、险峻的峡谷地貌、绚丽的草原风光、浩瀚的森林海洋、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心理学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1.1 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在解释事件和行为时所采用的心理过程。
当人们遇到一个事件或行为时,他们会尝试找出事件的原因,以便理解和解释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1.2 观察者角度与参与者角度在归因理论中,人们可以从观察者角度或参与者角度去解释事件或行为。
观察者角度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所采用的角度,而参与者角度是指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所采用的角度。
1.3 归因错误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事件或行为时所犯的一种认知偏差。
主要的归因错误包括内在性归因和外在性归因。
内在性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目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而忽视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外在性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或情境的影响,而忽视了个体的内在因素。
1.4 归因的类型根据归因的类型,归因理论可以分为内因归因和外因归因。
内因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目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如智力、性格等。
外因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或情境的影响,如情境、环境、他人行为等。
二、主要的归因理论模型2.1 内因外因理论内因外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纳·凯利于1967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解释事件或行为的原因时,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
内因是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外因是指环境因素或情境的影响。
根据内因外因理论,人们的归因过程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目标个体在事件中的表现和事件本身的性质。
2.2 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李·罗斯于1977年提出的。
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所犯的一种认知偏差。
当人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他们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目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而忽视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这种归因错误会导致人们对他人的评价产生偏见,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
2.3 可利用性归因理论可利用性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达尼尔·卡尼曼和艾默斯·图瓦斯基于1973年提出的。
韦纳归因理论的几种因素
韦纳归因理论的几种因素韦纳的归因理论六因素:1.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能力是属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其次能力一旦形成,在一段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再次能力并不受个人的控制,不能随意提高。
2.努力程度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
首先努力程度是属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其次,正如人们经常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见努力程度是不稳定的因素;再次努力程度可以受个人的控制,根据个人对当前活动的兴趣以及重要性认识来付出努力。
3.工作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工作难度是属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工作难度是稳定的,是指一件事从始至终难度稳定,如考取教师资格证这件事对某人来说一直很难或一直很简单;再次工作难度是不可控的,并不能根据个人意愿随意降低工作的客观难度。
4.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运气是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运气是不稳定的,时好时坏;再次运气是不受个人控制的,不能由个人决定运气的好坏。
5.身心状况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身心状况是个体的内部因素;其次身心状况是不稳定的,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心理都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再次身心状况是不由个人所控制的,比如是否生病并不能由个人决定。
6.外界状况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外界状况是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外界状况是不稳定的,会随着外界的物理条件、人为因素等发生变化;再次外界状况不受个人的控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属于不可控因素。
拓展资料韦纳的归因理论三维度:维纳从三个维度,即内外性维度、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以及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对归因因素进行了分析。
归因指导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习得性无助感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抑郁状态。
也就是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在这一方面不会产生什么改变,进而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归因概念“归因”来源于拉丁语“attributio”,意思是“归属”或“归因”。
在心理学中,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归咎的心理实践。
归因理论关注的是个体是如何解释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对个体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1.2 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理论的研究视角,可以将归因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自身天赋、能力和品格等内部因素;而外在归因则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他人行为和情境因素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归因方式会对其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1.3 归因的特征归因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普遍性、可变性和情境性。
普遍性指的是归因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有人都会对行为结果产生归因;可变性指的是归因方式会因个体的性格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而产生变化;情境性指的是归因是受到具体情境、时间和地点的影响,不同情境下个体的归因方式会有所不同。
二、主要模型2.1 内在归因模型内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其内在特质和动机,如能力、品质和意图等。
内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经典模型:洞察模型、人格因素模型和动机模型等。
其中,洞察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内在的智力、才能和技能等因素;人格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个性、性格和品质等因素;动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意图、动机和期望等因素。
2.2 外在归因模型外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和社会情境等因素。
外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典型模型:情境因素模型、他人行为模型和动作结果模型等。
其中,情境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情境和环境因素;他人行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影响和行为;动作结果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特定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机理论编辑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
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韦纳理论编辑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
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响大。
可得性启发法可以解释归因上观察者和行动者的差别。
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突出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突出的。
突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从而容易回忆起来。
这个例子也说明突出性影响归因,突出性使观察者倾向于个人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