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高三一轮复习--_新文化运动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2 第38讲 新文化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2 第38讲 新文化运

第38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某某检测)1917年,高一涵先生认为:“往岁之革命为形式,今岁之革命在精神。

政治制度之革命,国人已明知而实行之矣;惟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

”他的认识( )A.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成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D.探索了新某某主义道路解析:选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高一涵认为辛亥革命是形式,而新文化运动是精神,政治革命问题要诉诸精神层面才能根本解决,政治革命是不彻底的,原因就在于“政治精神”的保守化,要推进政治革命,必须发起“政治精神之革命”,故高一涵的认识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故选A项。

2.(2020·全国Ⅰ卷五省优创名校联考)有学者研究发现,新文化运动期间,当时的人讲“科学”很少往“技术”方向走,而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讲到西方的物质一面时也往往提高到“文明”层次。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B.某某政体并未挽救危机C.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D.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解析:选B。

材料中新文化运动重视西方的“精神”和“方法”,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从思想上进行反封建的需要,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它是辛亥革命的“补课”,故选B项。

3.(2020·某某适应性考试)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

”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B.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D.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析:选B。

由材料“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借鉴西方政治文明,对国家发展展开思考,故选B项。

4.(2020·某某毛坦厂中学模拟)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_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_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011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复习目标[知识目标]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兴起的标志、领袖人物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能力目标](1)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革命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能力和培养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和以往革命运动,认识其伟大意义,培养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判断其性质,培养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1)(2)②马克思主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分析法课前准备:课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计划课时:二课时复习过程:一、基础知识点拨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3)前期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前期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前期内容: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①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考点规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他们大多掌握了一种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利器。

有了这个利器,他们能够很方便地与社会各阶层联络,把自己的思想主张传播出去,造成中国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社会动员。

文中的“利器”主要指()A.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B.文学革命推广白话文C.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D.教育平民化思潮的推动“能够很方便地与社会各阶层联络,把自己的思想主张传播出去”,可知“利器”是指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的“利器”是一种传播思想的工具,新思想、新观念和民主科学思想都不符合“利器”的范畴,故A、C两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对外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并非是推动教育平民化,故D项错误。

2.徐树铮曾写信给袁世凯,向他提出忠告:“变更国体……民信不孚,干戈四起,大局之危,可翘足而待。

惟有速下罪己之令,去奸谀之徒。

收已去之人心,复共和之旧制……而国势定矣。

”这段史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护国战争B.二次革命C.护法运动D.五四运动“变更国体……民信不孚,干戈四起,大局之危……复共和之旧制……而国势定矣”,可知反映的是护国战争,故选A项;二次革命是孙中山等领导的武装反抗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排除B项;护法运动是反对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斗争,排除C项;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排除D项。

3.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李大钊主张“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

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与科学B.批判伦理纲常C.呼吁人的解放D.倡导文学革命“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可知两人均主张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呼吁人的解放,故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批判伦理纲常以及文学革命均未在题干材料中体现,故A、B、D三项错误。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2.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 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旗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3)阵地:《 新青年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主要活动基地)。
[史料]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 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 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A
D.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2.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 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旗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3)阵地:《 新青年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主要活动基地)。
3.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囊括大典,同罗众家之学府也。 ……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 樊然并峙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材料体现的 理念( ) A.与尊孔复古的思潮出现无关 B.传播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C.以包容的态度来推动思想传播 D.使新文化运动由此展开
A
角度1 近代对儒家思想态度的变化 史料 胡适有一个著名论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 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胡适在1939年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 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典礼时却说:“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 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 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邢哲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对 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
C.呼吁尊师重教,倡导认真学习 D.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2025届新教材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0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

2025届新教材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0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

课时跟踪练201.(202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二模)陈独秀主见国民应当“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李大钊主见“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园、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应当逐步废除”。

鲁迅主见:“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B.批判伦理纲常C.呼吁人的解放D.提倡文学革命解析:题干中陈独秀主见国民要“脱离夫奴隶之羁绊”,李大钊要打破“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园、阶级、族界”,鲁迅认为“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三者的共同点是打破束缚,获得人的解放,故选C项;民主科学是关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题干提及的是个人与他人、家园、阶级的关系,解除A项;批判伦理纲常只是部分目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解除B 项;文学革命的提倡者为胡适,且题干未提及其内容,解除D项。

答案:C2.(2024·北京房山区一模)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庶民的成功》中指出:“这劳工的实力是人人都有的,劳工的事情是人人都能做的。

劳工主义的成功也是庶民的成功。

”1920年9月,陈独秀在《谈政治》中提出“用革命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

据此推断( ) 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运动亲密结合B.中国先进学问分子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C.明确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D.这一时期中国人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解析:依据材料李大钊在《庶民的成功》中指出:“这劳工的实力是人人都有的,劳工的事情是人人都能做的。

劳工主义的成功也是庶民的成功。

”陈独秀在《谈政治》中提出“用革命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

据此可知中国先进学问分子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故选B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运动亲密结合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解除A项;材料中主要探讨无产阶级的力气和如何建设新国家,没有提出建立的目标,解除C项;材料中只提及了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位先进学问分子的言论,没有提及民众的反应,解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名师解析):9-22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名师解析):9-22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八单元第二十二讲1.有人笑称孔子在经营店铺上是最成功的,其“孔家店”传承两千多年不倒。

但新文化运动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主要是因为() A.孔家店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欲反封建必先破除儒家正统思想B.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多是留洋出身,对儒家思想缺乏了解C.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创立的新的学说更适合中国的现实需要D.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欲以科学马克思主义代替儒家学说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在历年高考中多有涉及。

本题通过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对新文化运动新思想的理解分析能力。

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传统思想,主要是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欲反封建必须先破除儒家正统思想。

答案:A2.“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的这一主张() A.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B.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C.调和了新旧文化之间的尖锐矛盾D.不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可以判断出是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这一思想在当时封建思想沉渣泛起的情况下,实际上起到了支持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答案:A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以下对这一时期的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①深化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意识②宣传了“共和”“革命”的思想③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统治地位④造成了工人阶级的觉醒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解析:②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已出现,④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事情,故排除②④。

答案:B4.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

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③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④体现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13讲 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2023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五中学校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2023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五中学校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三民主义的实践 (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 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的一次实践。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颁布:1912年春,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 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 治上一律平等。 ②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史料二 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
历史事件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 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 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
提及次数 44 45 47 87 133 287 448
——彭春凌《近代思想史研究》
1.命题点: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的撰文 [2019·全国卷Ⅲ]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 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将斗争矛头对准封建主义的。 (3)陈独秀不仅反对旧文学形式上的“雕琢”等毛病,而且着重地
反对了“黑幕层张、垢污深积”的封建思想内容,他把“文学革命” 当作“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实质及影响 [学术前沿] 陈独秀的政治理想 陈独秀等倡导“民主”的直接目的,并非立即创建民主政治制度, 而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民主自由观念的启蒙, 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 专题6 第2讲 新文化运动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 专题6 第2讲  新文化运动

【2—2】(2013· 江苏单科)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 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 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 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 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 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第2讲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经济条件与阶级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 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2.政治条件: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 帝,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以袁世凯为首的 北洋军阀卖国复辟,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反对。
(3)直接原因是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根 本原因是因为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历代 帝王专制之护符。 (4)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
(4)材料三作者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有什么影 响?
【参考答案】(1)杂志的创办人是陈独秀,名称 是《新青年》(《青年杂志》),它的创办标志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赛先生”指的是科 学;材料中的“我们”是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代表人物有陈独秀、 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解析】C。根据材料中“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 没有人来反对”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一定的局 限作用。A、B、D从材料中不能分析得出。答案选C。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 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 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 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14单元第42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素养测评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14单元第42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素养测评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部分:3.14.4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素养测评一、选择题1.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

材料可用来说明( ) A.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C.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D.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解析】由材料“恢复帝政”“难保‘不为多数赞成’”等,说明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故选C。

【答案】 C2.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众处于受治的地位。

近代某一时期平民主义思潮兴起,“劳工神圣”“平民神圣”的口号十分普遍。

这一思潮兴起于( )A.维新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新文化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解析】维新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并没有充分发动民众,不可能有材料中“劳工神圣”“平民神圣”的口号,故A错误;同样,辛亥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未能充分发动民众,故B错误;五四运动期间,平民主义蓬勃兴起,故C正确;抗日战争期间,全民族抗日才是社会上最为广泛流行的口号,不可能有“劳工神圣”“平民神圣”之类的口号,故D错误。

【答案】 C3.“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

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A.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解析】材料信息“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反映出这场思想变革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故A正确。

【答案】 A4.(2020·武汉模拟)20世纪初的中国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名词,如社会、政党、政府、民族、阶级、主义、思想、观念、真理、知识、唯物、唯心、主体、客体、具体、抽象等。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九单元 第24讲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课件 大纲人教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九单元 第24讲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课件 大纲人教

2.诞生 (1)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 (内2容)②③通确级过定,了了领党党导的成工纲立人领以运和后动的奋中;斗心目任标务是;组织工人阶
④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3)意义①②宣中告国了革中命国的共面产貌党焕的然诞一生新;。
细节点拨 (1)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 7 月 23 日,而党的生 日是 7 月 1 日。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制②①最最低高纲纲领领,:即实民现主社革会命主纲义领和:共打产倒主军义阀;,推翻
定纲领
国际帝国主义 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
民主共和国 。
(3)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反帝反封建 的民主革 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细节点拨 中国共产党“一大”对当时的中 国革命性质和任务缺乏认识,没有制定出切合 实际的革命纲领。“二大”所制定的民主革命 纲领具有对中国革命任务和性质的正确认识。
这些思想通过五四运动在中国传播,表明五四运动
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视角四 紧扣主干知识
1.新文化运动
尝试命题 4 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
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
者最有可能是
( C)
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 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
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
D.“文革”期间红卫兵
2.经过 阶段 时间 第一 1919 年 5 月 4 阶段 日~6 月 3 日 第二 1919 年 6 月 3 阶段 日以后 3.结果:初步胜利。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学生
斗争形式 示威游行、罢课
工人阶级 三罢、游行示威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整合版一轮复习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整合版一轮复习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习西方 技术Leabharlann 洋务运动大 趋 势
历 史 大 背 景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 制度
辛亥革命
历史必修Ⅲ
知识梳 理
一、新文化运动 (前期) 1.兴起背景: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2.兴起概况:
标志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3.内容: 三提倡三反对 4.评价: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后期) 1.背景: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2.概况: 十月革命后传入 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 3.特点:内容 形式 推动者 4.影响:为五四运动及中共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 .(广东省2011届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在新文化潮流的 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 ‘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 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 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猛烈地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 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 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了有利条件。结合材料信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 思想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 空前的解放。答案选A。 • 答案:A
阵地
代表人 物及其 贡献
阶段
前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宣传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
后期
功绩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 解放

新文化运动(一轮复习)

新文化运动(一轮复习)

文学革命第一人——胡适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 学改良刍议》,系统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主张从形式到内容上彻底 地改革旧文学(推倒旧文 学,建设新文学) 影响:①为新文化、新思想传播与普 及提供文化载体;②推动人们改变传 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③进一步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④为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 想方面的准备。
思考:“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什么?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 么?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 ,不断深化
史料说史
材料一: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 一。……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理之 自然,无足怪者。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二: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 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 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材料六: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 语”。——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 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 秀
材料五: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 说。
—“打倒孔家店”与批评旧礼教(思想革命)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与白话文(文学革命)
史料说史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 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高考总复习:新文化运动

高考总复习:新文化运动

延伸拓展
课外阅读《敬告青年》,思考陈独 秀向青年陈述的六点希望是什么?给我 们当代青年以什么启示?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退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学术自由” “兼容并 蔡元培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文科学 包” 长。他又请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提倡
姓名 孙文 票 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胡适 票数 姓名 45 票数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李大钊 25 孔子 1 章太炎 10 庄周 1
段祺瑞 45 冯玉祥 7 诸葛亮
袁世凯 5 曾国藩 1
设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 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蔡元培提倡“学术自 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的 实质是什么?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林纾《妖梦》内容简介:一个人梦见去游阴曹, 阴曹里一伙不法之徒把个阴曹地府闹得天翻地覆。 他在阴曹里看到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云: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精 华 与 糟 粕
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 提倡“民本”与“德治” •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2、材料中作者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进步性:主张民主、科学,敢于斗争 局限性:对西方的文化绝对的肯定, 对中国的文化绝对的否定

新文化运动-一轮复习 ppt课件

新文化运动-一轮复习  ppt课件

ppt课件
1
专题近三代近中代国中的国思的想思解想放解潮放流潮流
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学习层次
地 抵抗派 主
阶 级
洋务派
民 维新派 族
资 革命派 产
阶 级
激进派
……
林则徐、魏源
张之洞等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器物
康、梁 孙中山
实行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制度



ppt课件
2
• 【课程标准】: •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陈独秀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建 专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 制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昧 迷

ppt课件
11
为什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ppt课的件中心(主要活动基地)12 ?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做动作)
老师:“老爷们好!”
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等待着
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睡觉
醒来。
ppt课件
16
讲坛上的教授




陈 独 秀

李 大 钊

培 辜鸿铭
胡适↑ 辜鸿铭→
ppt课件
17
当时有人攻击北大教
师胡适等人“覆孔孟,铲
伦常”,“尽废古书,行
用土语为文字”,是“叛
亲蔑伦”,要求北大校长
蔡元培予以裁断。
蔡元培说:“对于学
说,信世界各大学通例,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九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2讲_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九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2讲_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九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2)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3)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4)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新文化运动概况:(1)标志:1915.9 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主要阵地:《新青年》(4)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3、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陈独秀号召青年,以民主和科学并重,“战胜恶社会”。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

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甚至提出“打到孔家店”。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和陈独秀写文章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

4、影响: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再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材百家: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岳麓版认为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一场伟大的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人民版认为: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1)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主义的开展。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编制人:辛晓鹏审核人:王银荣领导签字:程林国【课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考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2、代表人物:3、前期指导思想:4、主要阵地:5、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核心内容:民主和科学。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打倒孔家店)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的文学革命)(1)缘由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其锋芒必定指向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

(2)代表人物①胡适:②陈独秀:③鲁迅:《狂人日记》等白话小说代表了文学革命的成就。

(3)影响①推动了文化的平民化,形成了平民训练思潮。

②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亮的时代特色。

③有利于宣扬民主、科学,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进展。

4、后期的新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考点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乐观作用(1)政治:(2)思想:(3)性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由一部分激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连续。

(4)学术: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进展2.局限性(1)主要局限于学问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确定否定或确定确定的偏向。

【检测题】14.R2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头列入中学课程。

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化状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训练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训练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训练14.C 本题以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同学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力量。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考点47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考点47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

考点47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b)(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b)(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李大钊指出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①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批判的对象。

②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民主共和不相容。

③鲁迅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①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②陈独秀则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③“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1)积极性:①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②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③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新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

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微点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辛亥革命是从政治上反封建,而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上反封建。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b)(1)十月革命前①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D
•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 习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最主要条件是(
)B
• A、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力图改变封建统 治
• B、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 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 C、西方启蒙思想和辛亥革命的影响
百年风百年雨,那些人那些事……
邻水二中:刘杨华
探源新文化运动 走进新文化运动 感悟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国人之思想 迷信、愚昧、麻木
《祝福》节选四叔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
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 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 是不吃的。
--《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创办了《每周评论》
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 前期: •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后期: • 4宣传马克思主义
• D、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 习题 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 ,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
二者的共同目的是(C )
• A、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 B、借此否定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 C、借此否定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 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 ,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除旧布新
爱国热情高涨
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
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有利于文化的转型、普及 和繁荣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 法存存在绝对肯定 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前期没有与群众 斗争相结合
没有提出反帝
• 习题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 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 ”其根本目的在于( )
为什么新 文化运动 的矛头指 向以孔子 为首的儒 家传统道 德?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 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 ——李大钊
NEWS2005年 中国
发表评论
热点跟 踪
如 焦 对 HEADLINE
“2005全球联合祭孔”,纪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10月
何 点 于 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 。 16日挂牌成立 ,首批学生58人,主攻 科目有孔家经典。
饰。
上仍占统治地位 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女子 ?
世界》,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
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妻 这两则报道说明什么?
纳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 对婚恋自由。
为什么辛亥革命后这种
社会现象仍旧存在?
探源新文化运动
严复和他翻译的西方启蒙思 20世纪初的新式纺织想厂 名著《论法的上精海神福》新面粉公司
认这现
识种在
的现孔
?象子
你成
是为
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中 •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国 •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传 •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统 文 化
• •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的 •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精 华 与 糟

探源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和各国使 节的合影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
1914年袁世凯祭孔
一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1、政治上: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帝国主义 加紧侵略。
•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 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 3、思想上: • (1)西方启蒙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
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粕 •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蔡元培
“为什么改革思想, 一定要牵涉到文学 上? 这因为文学是 传导思想的工具。”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民主
科学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
和民主制度。
精神、科学方法。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自由、平等、独立 封建纲常伦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孔教与共和是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
一。
——陈独秀
打到孔家店!
——吴虞
“打倒 孔家店”
入人心; • (2)封建思想仍然占统治地位; • (3)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资产阶级激进派
李大钊
走进新文化运动 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 办《新青年》
主要阵地 《新青年》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胡适等。
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 习题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 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
补课”。其含义是D( )
• A、主张民主共和
• 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 C、挽救民族危亡
•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一 份《新青年》 一 场 新文 化 一 批新青年 一 个新时代
代表新时代的刊物
体验新文化运动前 北京大学师生问候语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老师:老爷们好!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妻丧速归”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 黄侃 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干不了,谢谢。”
《阿Q正传》节选 阿Q与人家打架吃亏时,心里就想道: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 老子来了。”于是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
NEWS1915新文化运动
社会花絮
据报道,广东某富豪家有 胡椒树108株,每年收入极 丰,于是他纳妾108位,每
封建思想在社会 妾各收1株之利,用于饮食服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
讲坛上的教授
胡 适
当时北大教坛 中,既有旧式的 学者:刘师培、
陈 独 秀
辜鸿铭、黄侃等
人;也有新思想
的代表者:陈独
秀、李大钊、胡
适、鲁迅等人。

李迅
蔡 元
大 钊

辜鸿铭
透过兼这容幅油并画,包你能获思得想哪些自历史由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