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霉菌形态观察
霉菌的形态观察
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观察常见几种霉菌的菌丝形态2、学会霉菌浸片的制作方法二、实验原理霉菌菌丝观察不能用水作介质制片,因为菌丝会因渗透作用而膨胀,目前,霉菌制片时最理想的介质是乳酸苯酚油。
制片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作染色液。
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浸片除有一定染色效果外,细胞不变形,还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
霉菌和放线菌相似,由于其菌丝较粗,形成的菌落较疏松,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菌落的表面和培养基背面往往呈现不同的颜色。
霉菌菌落中,处于菌落中心的菌丝菌龄较大,位于边缘的则年幼。
三、实验器材曲霉(Aspergillus sp.)、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Rhizopus sp.)和毛霉(Mucor sp.)的马铃薯培养基斜面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20%甘油、马铃薯培养基、无菌吸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U形棒、、滤纸、接种钩、酒精灯、、大头针、玻璃纸、镊子、刀片四、方法与步骤1、制作霉菌浸片观察于清洁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取生长好的霉菌平板,用两根大头针小心挑取含少量孢子的菌丝少许,并在乳酚棉蓝液上摊开,小心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用低、高倍镜观察。
对于根霉和毛霉的培养物,可轻轻打开培养皿,将皿盖(有菌的一面朝上)置于显微镜低倍镜下直接观察,或将皿底(有菌的一面朝上)置于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皿边缘的菌丝。
2、载玻片观察法(1)将略小于培养皿底内径的滤纸放入皿内,再放上U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的载玻片,然后将二个盖玻片分别斜立在载玻片的两端,盖上皿盖,把数套(根据需要而定)如此装置的培养皿叠起,包扎好,灭菌后备用。
图14-1 载玻片培养示意图1 平皿2 U型玻璃棒3 载玻片4 培养物5 盖玻片6 滤纸(2)在上述载玻片的一边滴加融化的马铃薯培养基,点种孢子,并将盖玻片盖与其上,要求中央的培养基直径不大于0.5cm,盖、载玻片间距离不高于0.1mm。
霉菌的形态观察
图3 青霉菌观察结果示意图
图4 毛霉菌观察结果示意图
2. 表格总结:
菌种
形态特征
根霉
菌丝无隔的单细胞,生长迅速。有匍匐菌丝和假根,假根着生处有直立的向上孢子囊梗,其顶端膨大成孢子束(囊),孢子束(囊)底部有半球形囊轴。
毛霉
菌丝无隔、多核,无假根或匍匐菌丝,分枝少或不分枝。
曲霉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霉菌。在幼小而活力旺盛时,菌丝体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为顶囊,一般呈球形。项囊表面长满一层或两层辐射状小梗(初生小梗与次生小梗)。最上层小梗瓶状,顶端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以上几部分结构合称为"孢子穗"。
孢子呈绿、黄、橙、褐、黑等颜色。这些都是菌种鉴定的依据。分生孢子梗生于足细胞上,并通过足细胞与营养菌丝相连。曲霉孢子穗的形态,包括分生孢子梗的长度、顶囊的形状、小梗着生是单轮还是双轮,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结构及颜色等,都是菌种鉴定的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3~10μ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本实验采用毛霉、青霉,曲霉,根霉四种常见的霉菌作为菌种进行观察。
毛霉是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真菌中的一个大属。以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繁殖。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无假根或匍匐菌丝。不产生定形菌落。菌丝体上直接生出单生、总状分枝或假轴状分枝的孢囊梗。各分枝顶端着生球形孢子囊,内有形状各异的囊轴,但无囊托。孢子成熟后孢子囊即破裂并释放孢子。有性生殖借异宗配合或同宗配合,形成一个接合孢子。
2.培养基及装置的灭菌
a)灭菌准备
制作八个平皿,在每个平皿皿底铺一张略小于皿底的圆滤纸片,再放一U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载玻片和四块盖玻片,盖上皿盖、再与两个空平皿一起用牛皮纸包好;在100mL锥形瓶中用甘油配制20%的甘油,加塞包好;最后取10mL移液管两支用牛皮纸包好。
实验7-霉菌的形态观察_图文
实验八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原理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菌丝体。
霉菌在潮湿条件下生长繁殖长出丝状、绒毛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
菌丝分为营养菌丝与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匍匐于培养基的表面或生于培养基内吸收养料,从营养菌丝上长出伸于空中的菌丝为气生菌丝系,可分化出产生孢子的结构。
菌丝的直径一般比细菌和放线菌大得多。
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管状,有的有横隔膜将菌丝分割为多个细胞,有的菌丝无横隔膜整个菌丝体为1个单细胞。
霉菌的菌落形态较大,质地较疏松,颜色各不相同。
霉菌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孢子。
菌丝、孢子及菌落等特征,因霉菌的种类而异,因而为种类鉴定非常重要的依据。
由于霉菌的菌丝体较粗,而且孢子容易飞散,若在水中溶易变形,显微测量时与实际值存在人为偏差,故观察时将其置于棉蓝乳酚油中,既有保持其正常的形态、使细胞不易干燥及杀菌防腐作用,还因棉蓝染料的存在而对菌丝与孢子具有染色作用,真菌的显微观察时常用棉蓝乳酚油作为浮载剂。
二、主要仪器及设备曲霉(Aspergillus sp.),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Rhizopus sp.);棉蓝乳酸油染色液,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滤纸,显微镜等。
三、操作步骤1、取95%酒精浸泡的载玻片1块,火焰烧去酒精;2、冷却后在载玻片中央滴棉蓝乳酚油1滴;3、以解剖针从霉菌菌落上挑少许菌丝体置于染液中;4、以解剖针使菌丝体在染液中充分展开;5、将1洁净的盖玻片盖于染液上,以滤纸吸去盖玻片边缘过剩的染液;6、显微镜下20X、40X物镜观察绘图。
四、注意事项1、菌丝体在浮载剂中必须充分展开;2、盖盖玻片时必须斜着缓慢放下,否则在盖上异形成气泡。
五、实验报告1、绘制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图2、绘制青霉菌及曲霉菌的分生孢子梗图。
3、霉菌显微观察制片与细菌有何不同?II 四大类细胞型微生物的菌落特征比较观察一、实验原理菌落形态是指某种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由单个菌体形成的群体形态。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姓名:学号:系别:班级:日期:同组成员:一、摘要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观察,了解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的形态结构知识。
实验结果为:1、酵母菌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柠檬性。
菌落形态与细菌相似,但较大较厚,呈乳白色或红色,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
2二、实验目的1、学习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
2、学习酵母菌、霉菌观察方法。
3、了解酵母菌、霉菌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实验原理酵母菌:酵母菌多呈圆形、卵圆形,有的呈分支的菌丝状。
无性繁殖以出芽生殖为主,少数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不同遗传性的细胞接合产生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
子囊孢子可用孔雀绿进行染色观察。
观察细胞形态和内部结构可采用染色的方法。
美蓝是无毒性的染料,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成无色的还原型;而死亡细胞无此还原力,故被染成蓝色。
霉菌:霉菌可产生复合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高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菌种:产黄青霉、黑曲霉、黑根霉、总状毛霉、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斜面菌种。
2、培养基:PDA培养基、0.05%美蓝染液、5%孔雀绿染液、半固体PDA培养基、乳酸苯酚固定液等。
3、仪器及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镊子、滴管、吸水纸等。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酵母菌形态观察1、酵母菌活体观察及死亡率的鉴定(1)取酿酒酵母PDA斜面,以无菌水洗下菌苔制成菌悬液。
(2)取洁净载玻片一张,滴加0.05%美蓝染液1滴于载玻片中央,用接种环取酵母菌悬液与染色液混匀,染色2-3min,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观察酵母菌个体形态。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一、目的要求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了解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基本原理霉菌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直接制片观察法:将培养物置于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制成霉菌制片镜检。
用此法制成的霉菌制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防腐作用,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能防止孢子飞散;染液的蓝色能增强反差。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用无菌操作将淀粉琼脂培养基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
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
三、材料及器材1. 菌种:毛霉、根霉、青霉、曲霉的培养物。
2. 培养基:马铃薯琼脂或察氏琼脂培养基。
3. 溶液和试剂: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4. 仪器或其他用具:无菌吸管,平皿,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50%乙醇,20%的甘油以及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直接制片观察法在载玻片上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边缘处挑取少量已产孢子的霉菌菌丝,先置于50%乙醇中浸一下以洗去脱落的孢子,再放在载玻片上的染液中,用解剖针小心地将菌丝分散开。
盖上盖玻片,置低倍镜下观察,必要时换高倍镜观察。
2.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1)琼脂块的制作。
取已灭菌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6mL~7mL注入另一灭菌平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层。
用解剖刀切成0.5 cm2~1cm2的琼脂块,并将其移至培养室中的载玻片上。
(2)接种。
用尖细的接种针挑取很少量的孢子接种于琼脂块的边缘上,用无菌镊子将盖玻片覆盖在琼脂块上。
接种量要少,尽可能将分散的孢子接种在琼脂块边缘上,否则培养后菌丝过于稠密影响观察。
(3)培养。
先在平皿的滤纸上加3mL~5mL灭菌的20%甘油,盖上皿盖,28℃培养。
实验2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2 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 学会对霉菌的制片方法。
2.了解和熟悉毛霉、根霉、曲霉、青霉的形态构造。
二、实验原理霉菌除少数为单细胞外,基本构造都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
菌丝体无色透明或呈暗褐色至黑色;或呈现鲜艳的颜色。
在固体培养基上长成绒毛状或棉絮状。
菌丝内部构造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皆呈管状。
低级的霉菌其丝状管道中无横隔,因此其菌丝体内含有许多细胞核。
而在一些比较高等的霉菌丝状管道中皆有横隔,由横隔将菌丝隔成许多细胞。
霉菌的繁殖方式很多,有各种各样无性及有性的繁殖方式,是分类时的重要依据,另外菌丝体与菌落形态的特征也是鉴别的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镜即可观察。
观察霉菌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直接制片观察法:是将培养物置于乳酸石炭酸溶液中,制成霉菌制片镜检。
用此溶液制成的霉菌制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防腐作用、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能防止孢子分散等。
必要时,还可用树胶封固,制成永久标本长期保存。
(2)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如下图):用无菌操作将少量培养基琼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
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显微镜下观察。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霉菌的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
(3)玻璃纸培养观察法:霉菌与放线菌的玻璃纸培养观察方法相似。
该方法用于观察不同生长阶段的霉菌的形态,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实验试剂与仪器1. 菌种:毛霉、根霉、曲霉、青霉等。
2. 溶液或试剂:乳酸石炭酸液3. 仪器或其他用具: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接种钩、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实验步骤霉菌形态的观察——直接制片观察法观察霉菌时,除直接观察斜面或平皿的菌落外,制取霉菌标本时,由于菌丝粗大而且孢子很容易分散,放在水中观察细胞容易变形,因此,在制作标本时不用水,而用乳酸石炭酸溶液。
山大微生物实验报告——霉菌的形态观察
霉菌的形态观察作者:喻曙光学号:班级:生院2010级生命基地生北周五第四组同组者:。
【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了解四类常见霉菌(曲霉、毛霉、青霉、根霉)的基本形态特征【实验原理】霉菌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 3~10μm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观察方法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次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
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
【实验器材】1.菌种:曲霉 (Aspergillus sp.) ,青霉,根霉 (Rhizopus sp.) ,毛霉(Mucor sp.),培养 7d 的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物2.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配方见附表)3.仪器或其他用具:平皿,载玻片,盖玻片,无菌吸管,U 型玻棒,解剖刀,镊子,50%乙醇,20%甘油,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等【实验步骤】1.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1).培养小室的灭菌:在平皿底铺一张略小于皿底的圆滤纸片,再放一U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载玻片和两块盖玻片,盖上皿盖,包扎后于110℃灭菌20~30分钟,烘干备用。
(2).琼脂薄片的制作:取已灭菌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各6~7ml 注入另两个灭菌平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层。
通过无菌操作,用解剖刀将其切成 1cm x 1cm的琼脂块,并将其移至上述培养室中的载玻片上(每片放两块 )。
实验七 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观察霉菌的菌落特征
观察霉菌个体形态及各种无性 孢子的形态
掌握霉菌的制片方法
二、基本原理
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体
有隔菌丝——有横隔膜
无隔菌丝——无横膈膜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
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
溶液,菌丝和孢子染成蓝色,保持菌丝体圆
圆滤纸片,上面放一U型玻棒,在U型玻棒上放一块载玻片和 两块盖玻片,盖上皿盖,于121℃灭菌30 min ,烘干备用
琼脂块制备:通过无菌操作,用解剖刀由马铃薯琼脂薄层
平板上切下 1cm2 左右的琼脂块,将其移至培养小室的载玻 片上,每片两块
接种: 挑取少量孢子,接种于培养小室中琼脂块边缘上,
将盖玻片覆盖在琼脂块上
培养: 在培养小室中圆滤纸片上加3-5ml灭菌的20%甘油
(用于保持湿度),盖上皿盖,于28℃培养。:霉菌菌落的观察
青霉
青霉的显微结构
曲霉
曲霉的显微的显微结构
根霉
根霉显微形态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请在实验报告上汇出观察到的霉菌形态 细菌、放线菌、霉菌菌落特征如何识别
透明胶带法
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液于载玻片上 用食指与拇指黏在一段透明胶带两端,使透明胶带 呈U形,胶面朝下,如下图 将透明胶带胶面轻轻触及黑曲霉或黑根霉菌落表面 将黏在透明胶带上的菌体浸入载玻片上的乳酸石炭 酸棉蓝染液,并将透明胶两端固定在载玻片两端, 用低倍镜和高倍镜镜检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
培养小室准备及灭菌:在平皿皿底铺一张略小于皿底的
形,使细胞不易干燥,并有杀菌作用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
菌种:产黄青霉、黄曲霉、黑根霉
实验四、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四、霉菌的形态观察
曲霉电镜 片
低倍镜下的 青霉40h
高倍镜下的 青霉40h
青霉的孢子 及孢子链
油镜下青霉
散落大量青 霉孢子
青霉图片
青霉电镜
毛霉24h
24h毛霉
毛霉的孢子囊 孢子
未散开孢 子
根霉24h
低倍镜根 霉40h
高倍镜下 根霉40h
根霉孢子
根霉的根 尖的分化
根霉孢子
一、实验目的:观察霉菌的个体和群体形态 二、实验原理:霉菌菌丝粗大、菌落蔓延 三、实验材料:毛霉、根霉、青霉、曲霉 四、实验内容: 菌落形态:干燥、蔓延 个体形态观察:子实体形态 方法:胶带粘取法 五、实验报告:绘出四种霉菌的个体形态
24h
24h曲霉
足细胞
曲霉24h
40h
霉菌形态观察技术
繁殖方式
孢子
无性孢子
外生:分生孢子、节孢子 菌丝细胞形成:厚垣孢子 卵孢子
有性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一)霉菌的无性繁殖
1 无性孢子 (1)孢囊孢子
由于生于孢子囊内,又叫内生孢子。
2、分生孢子: 是霉菌中常见的一类无性孢子,生于细胞外,所以 又叫外生孢子.
(3)厚垣孢子 这类孢子具有很厚的壁, 又叫厚壁孢子。 菌丝顶端或中间的个别 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 变圆,然后细胞壁加厚 形成圆形、纺锤形或长 方形的厚壁孢子。 厚垣孢子也是霉菌的休 眠体,对热、干燥等不 良环境抵抗力很强。
厚垣孢子
(4)节孢子(又称粉 孢子) 它是由菌丝断裂形成的 外生孢子。 当菌丝长到一定阶段, 出现许多横膈膜,然后 从横膈膜处断裂,产生 许多孢子。孢子是成串 的短柱状、筒状或两端 钝圆的细胞。 例:白地霉
节孢子
2 有性孢子 常见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 和担孢子。
(1)卵孢子 由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发育而成
(1)吸
器
营养菌丝特化,真菌菌丝某处生出特殊形态的菌丝
体或菌丝的变态。 从菌丝上发生旁枝侵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料。
(2)菌 核
营养菌丝特化,菌丝聚集而成的休
眠体;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
体不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
成一个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体组
织颗粒。
抵御不良环境。
糖类和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储藏体;
第六节 霉 菌形态观察
霉菌菌落
霉菌的应用
霉 变
霉菌为丝状真菌的通俗名称。 凡是生长在固体营养基质上, 形
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或地毯状
菌丝体的真菌,统称霉菌。
一、霉菌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 PPT
倒立的虚像
图1-1-2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浸接物镜。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 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 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 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 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1、黑曲霉、青霉的水浸片的制作
取一块干净的载玻片,滴加50%的乙醇一滴 →用解剖针挑取少量有孢子的霉菌菌丝(注意
曲霉和青霉需要适当挑取一点培养基)浸入 乙醇洗涤 →于另一干净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再将洗 涤后的菌丝置于蒸馏水中,用解剖针将菌丝 尽量分散, →盖上盖玻片,用橡皮或塑料请轻轻敲击。 →镜检:10x ,40x物镜观察。
根霉
❖ 横向生长的菌丝产生 假根,附着在基质上。
❖ 菌丝无隔、无性生殖 产生孢囊孢子,有性 生殖产根霉、青霉的培养物。 2. 黑曲霉、根霉、青霉示范片。
❖ 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解剖针、酒精灯、镊子 等。
❖ 50%酒精、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霉菌水浸片的制作和观察: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一) 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 观察霉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 学习掌握霉菌水浸片制作的基本方法P74
霉菌:凡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形
丝状菌体的真菌,统称为霉菌。霉菌包括分类学上许多
不同纲或类的真菌,它们分别属于藻状菌纲、子囊菌纲、
五、实验结果
❖绘制青霉 (40x)、黑曲霉 (40x)、根霉 (10x)的形态,注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目的:1. 观察不同霉菌的形态特征,了解霉菌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霉菌的常规培养方法,培养出真菌菌株。
实验材料:1. 感染性霉菌(如:麦角菌、白色念珠菌、鼠李糠霉等)。
2. 培养基(如: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配制糖酵母汤等)。
3. 恒温培养箱(28℃)。
4. 显微镜。
5. 盖玻片、载玻片、恒温水浴槽、升级滴管等。
实验步骤:1. 每个菌种需要分别制取接种物,用无菌棉签在菌落上插取的接种物涂于琼脂平板上。
2. 放到恒温箱中,在28℃的环境下孵育。
3. 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形态、菌落颜色及其他特征,如球状、点状、菌丝状等。
4. 取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使用无菌镊子将菌落切取一小块放置在载玻片上。
5. 在玻片上滴入少量的100%甘油,用盖玻片覆盖住,观察微镜下菌落的形态,如直链菌丝、弯曲链菌丝、无菌膜等。
6. 将制做好的预备液取出一滴,放置于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液体涂片法需要先将菌落取出来悬浮在液体中,然后将悬浮液放在载玻片上。
在玻片上先滴上液体悬浮物,再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7. 通过对霉菌形态学的观察,结合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明确不同霉菌菌株的分类。
实验结果:霉菌是一类微生物,主要生长在植物、动物有机物上,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对不同菌株的观察,发现它们各具特色,有些是球状的,有些是菌丝状的,有些则是点状的。
当我们加入甘油后,可以看到更加清晰细致的形态特征。
观察下来发现,同一种霉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生长形态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人们通过对霉菌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对霉菌进行了分类,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不同菌株的形态特征,结合生长情况,对不同霉菌菌株进行了初步分类。
同时本实验也使我们更加了解了霉菌的基本特征,如生长环境,形态变化等,如今霉菌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生物技术等行业,为我们所知的现代科技发展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
毛霉
黄曲霉
青霉
黑曲霉
黄曲霉
红霉
黑曲霉
黄曲霉
构巢曲霉
烟曲霉
杂色曲霉
绳状青霉
桔青霉
兰色梨 头毛霉
少根根霉
可从长出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泽、表面状况、边缘、隆起度、 透光性、质地以及是否分泌色素等方面的特征来描述。一般讲,有 鞭毛的菌落平,呈不规则的边缘,有荚膜的菌落看上去特别光滑, 呈透明的水珠状,有芽孢的菌落常因芽孢折光率变化而粗糙,不透 明,多皱折,表面似乎干燥等,同时细菌菌落易被接种环挑取。
菌落呈圆形、湿润具有粘性、不透明、表面光滑、有油脂状光 泽,多数白色或乳白色,少数红色。与培养基结合不紧,易被挑取。
当培养时间较长时,菌落颜色变暗,有特殊的酒香味。
观察放线菌菌落的外形、大小、表面形状、表面及背面颜色, 与培养基结合情况等(即不易被接种环挑取菌体)
三、操作方法
3.1 霉菌菌落特征的观察 观察并描述根霉与毛霉、青霉与曲霉的菌落形态,菌落大小,局限生长 或蔓延生长;菌落表面和反面颜色,基质的颜色变化;菌落的组织状态, 棉毛状、网状或毡状,疏松或紧密,有无同心环纹或放射状绉褶。 3.2 霉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3.2.1 水浸片法 在于净载玻片上加棉兰一滴,用解剖针挑取少许菌体(或在培养皿盖上 挑取少许霉菌体),放于载玻片上棉兰染色液中,并将菌丝体分开,勿让它 成团,加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用滤纸吸去多余棉兰液,在低倍 镜或高倍镜下观察。 3.2.2毛霉和根霉的观察 用上述水浸片法,剪取毛霉及根霉玻璃纸,分别制片后在低倍和高倍 镜下观察,注意菌丝有无分隔,孢子囊梗有无分枝,有无假根和葡萄枝, 孢子囊及子囊孢子的形状等。 3.2.3 青霉与曲霉的观察 同用上述水浸片法,抽取青霉及曲霉插片,分别制片后在低倍镜和高 倍镜下观察菌丝有无分隔,分生孢子梗有无分枝;帚状枝的形状,小梗, 梗基的分枝和排列特点;顶囊的形状与小梗的列数;分生孢子的形状,大 小与颜色。观察顶囊时,可用酒精反复冲洗,去掉复盖的大量孢子,使顶 囊显示出来。
实验四 食品中常见霉菌形态 特征观察
一、目的要求
学习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认识霉菌菌落特征与个体形态。要 求每个同学必须掌握好具体操作方法。区分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菌落是分枝的丝状体,称菌丝体,其菌丝平均宽度310μm,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气生菌丝中 又可分化出繁殖菌丝。不同的霉菌其繁殖菌丝可以形成不同的孢子或 子实体。 霉菌菌丝有无横隔膜,其营养菌丝有无假根、足细胞等特殊形态 的分化,其繁殖菌丝形成的孢子着生的部位和排列情况,以及是否形 成有性孢子等,是鉴别霉菌的主要依据,镜检时应仔细注意观察。 由于霉菌是真核微生物,其菌丝一般比放线菌粗长几倍至几十倍, 并且菌丝生长比较松散,速度比放线菌快,因此,其菌落多呈大而疏 松的绒毛状或棉絮状等特征。
四、思考题
1.绘出青霉、根霉、毛霉、曲霉的个体形态图。 2. 将本次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菌 落 颜 色 特 征 组织形状
菌种 毛霉 根霉 青霉 曲霉
大
小
个体形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