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生物学-课程大纲2020版-叶振江

合集下载

#14-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水产养殖设施

#14-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水产养殖设施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 课程描述:水产养殖设施是主要研究水产养殖设施的功能和养殖系统集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水产养殖系专业学生开设,课程主要包括养殖场选址与规划设计、养殖系统概述、自动化管理系统及养殖系统集成。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习掌握各种水产养殖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系统运行原理以及系统维护与管理,能够利用这些理论方法针对生产或科研的养殖系统运行出现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Aquaculture facilities i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that mainly studies the functions of aquaculture faciliti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quaculture systems. This course is available for the senior students majoring in aquaculture. Courses mainly include site selection and planning facilities, automat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aquaculture system integration. The requirement of this course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of various aquaculture systems, system operation principles, and system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which can be used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aquaculture production/research system.2. 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工程原理和设施在水产养殖业应用为主线,结合养殖系统基本构成与主要功能单元、养殖设施和系统集成特征,使同学们将掌握的养殖工程设计理论知识- 8 -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加深理解系统运行的工艺流程,让同学们掌握系统维护与管理。

渔业资源学与渔场学教学大纲

渔业资源学与渔场学教学大纲

《渔业资源学与渔场学》教学大纲前言本课程主要讲述了一下内容: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如年龄、生长、繁殖、摄食、集群、洄游等以及渔业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及世界渔业资源概况; 渔场的形成机制以及我国与世界渔场分布概况和特征。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第四节我国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第五节国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第六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种群一、种群研究的重要意义二、种群的形成和概念三、种群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四、种群的鉴定方法五、种群数量增长及其调节方式六、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第二节年龄和生长一、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在渔业上的意义二、鳞片、耳石等构造和年龄鉴定三、鱼类年龄的研究方法四、鱼类的生长及其测定方法第三节鱼类性成熟、繁殖习性与繁殖力一、鱼类性别特征及其性成熟二、繁殖习性三、繁殖力及其测算方法第四节鱼类饵料、食性与丰满度一、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意义二、鱼类的食饵关系与食物链三、鱼类摄食的类型四、鱼类摄食的特征五、鱼类的食物保障六、鱼类摄食研究方法七、肥满度和含脂量第五节鱼类群落及其研究方法一、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二、群落生态的研究方法第三章鱼类的集群与洄游第一节鱼类的集群与洄游的意义一、鱼类的集群二、鱼类集群的概念及其类型三、鱼类集群的一般规律四、鱼类集群的作用五、鱼类集群的行为机制及其结构第二节鱼类的洄游一、研究鱼类洄游的意义二、洄游的概念及其类型三、鱼类的垂直移动四、引起鱼类洄游的原因第三节鱼类洄游的研究方法一、研究鱼类洄游的类型二、标志放流方法及其应用第四章海洋环境及其与鱼类行动的关系第一节世界海洋环境概述一、世界海洋形态二、世界大洋海流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水温分布、盐度分布、叶绿素分布等第二节海洋环境与鱼类行动的关系一、研究海洋环境与鱼类行动的意义二、温度三、盐度四、海流五、光六、海底地质、地形、水深七、气象条件八、饵料生物第五章渔场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渔场、渔期及其渔场类型一、渔场二、渔场类型三、渔期四、渔区第二节渔场形成的一般原理一、海流变化二、温盐变化三、优良地形第三节渔场的分布、评价与变动一、渔场的分布二、渔场评价内容三、渔场变动其原因第四节渔场图及其编制方法一、编制渔场图的意义二、渔场图的种类三、渔场图的编制原则、内容和方法第六章渔情预报基本原理及其方法第一节渔情预报概述一、渔情预报的基本概念二、渔情预报的种类和内容三、渔情预报的基本原理及其流程第二节掌握中心渔场的基本方法一、鱼类生物学及其行动状态二、外界环境条件三、仪器侦察第三节海况分析和预报一、海况分析和预报的一般系统二、时间和空间范围三、海况参数的短期变化四、海况预测海面温度距平五、海洋锋六、资料处理方法第三节渔情预报技术与方法一、预报的指标及其筛选方法二、渔情预报方法第四节渔情预报实例分析一、带鱼二、蓝点马鲛三、鲐鲹鱼四、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五、中西太平洋鲣鱼六、北太平洋柔鱼第五节国内外渔情预报研究进展一、美国在渔情预报方面研究情况二、日本渔情预报服务中心三、我国台湾省水产试验研究所四、我国大陆渔情预报研究状况专题讨论:第七章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及其渔场概况第一节中国海洋渔场环境特征一、总体概况二、地貌和底质三、水文条件四、饵料生物分布第二节中国海洋渔场概况一、渤、黄、东海渔场分布概况二、南海渔场分布概况第三节中国海洋重要经济种类资源与渔场分布一、主要中上层鱼类二、主要底层鱼类三、中国对虾第四节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一、黄渤海二、东海三、南海第八章世界海洋渔业渔场及其资源概况第一节世界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及其潜力一、世界海洋渔业发展现状二、全球海洋生物资源潜力第二节各海区海洋渔业发展状况分析一、太平洋海域二、大西洋海域三、地中海和黑海四、印度洋五、南极海第三节主要种类资源及其渔场一、鳕鱼类二、金枪鱼类三、头足类四、中上层鱼类五、南极磷虾第九章全球环境的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第一节厄尔尼诺与渔业的关系一、厄尔尼诺、拉尼娜及ENSO基本概念二、厄尔尼诺产生原因三、厄尔尼诺对渔业的影响第二节富营养化与渔业关系第三节全球温暖化和气候异常与渔业的关系一、全球温暖化与渔业的关系二、气候异常与渔业的关系第四节臭氧层与渔业关系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7种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特征

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7种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特征

第30卷第1期上海海洋大学学报Vol.30,No.l 2021年 1月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Jan.,2021文章编号:16745566(2021)0145598DOI:10.12024/jsou.20200202928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7种鳍科鱼类矢耳石形态特征欧利国',力清影',刘必林'-2-3-4'5(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2.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3.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4.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5.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201306)摘要:对采自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的135尾够科鱼类(长体圆Decapterus nuurosoma,泰勃圆隽”.tabl、尤斑圆負参1).kurroules、竹笑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鳍Alectis ciliaris、高体若負参Caranx et/uula旨眼凹肩鳞Selar crumenophthalmus)的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研究°7种鳞科鱼类矢耳石整体形态呈长椭圆形、四边形、半圆弯钩形等多种形态,耳石周围存在脊突,均有基叶和听沟发育,听沟从耳石前部的主间沟部分一直延伸至耳石后部。

研究结果表明,7种鳍科鱼类耳石形态特征种间差异明显,通过耳石形态建立的系统分类检索,以及应用聚类分析识别耳石形态效果显著。

这将为鳍科鱼类鱼种识别及系统分类提供参考资料关键词:鳞科;矢耳石;形态特征;分类检索;聚类分析;南海中图分类号:Q95&8;S9I7.4文献标志码:A矢耳石是存储鱼类生活史信息的重要硬组织之一2〕,常被用于年龄鉴定与生长估算〔刈、种类识别⑸和生活史重塑⑹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耳石形态学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⑸。

生物学教学大纲-海南大学

生物学教学大纲-海南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名称:水产养殖学学院:海洋学院2014年11月21日目录《生物学》教学大纲 (1)《水生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5)《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10)《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大纲 (14)《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19)《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23)《养殖水化学》教学大纲 (26)《普通生态学》理论教学大纲 (30)《生物统计学》理论教学大纲 (37)《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41)《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45)《虾蟹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55)《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60)《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理论教学大纲 (64)《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 (72)《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理论教学大纲 (79)《水产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85)《生物饵料培养学》理论教学大纲 (92)《海藻栽培学》理论教学大纲 (97)《贝类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1028)《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生物学课程名称(英文):Biology课程编号: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教材名称:《普通生物学》,顾德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自编实验教材《水产养殖综合实验指导书》开设学期:1年级第1学期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等先修课程:初中《生理卫生》、高中《生物学》课程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

课程学分:3.5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生物学》是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生物课程,是研究生物体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 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 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3. 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4. 初步学习基本的生物学英文名词术语;5. 适当介绍生命科学热点;6. 培养运用综合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7. 引导学生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

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

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第一节 种群一、基本概念1、生活小区(biotope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每种生物分布在与之相适应的特定区域,这区域与邻近区域比较,存在明显可辨的差别,表现为存在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或是不可跨越的自然障碍,这种特定区域叫生活小区。

2、种群(Population ):是指在同一生活环境中,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理和生态特征,相同的产卵习性,且进行同一生物学过程的群体。

概念理解: (1)、一个种群是一群同物种的个体 (2)、必须分布在同一地区。

(3)、这些个体群形态特征相同,特别是产卵习性相同 (4)、这些个体群与同物种的其它群体分开。

3、群体(stock ):同一种群(种族)的鱼根据集群的性质和不同的生活阶段汇集而成的鱼群叫群体。

(1)、产卵群体:指性成熟的鱼,为了进行生殖活动而结合在一起的鱼群。

⎩⎨⎧鱼群中的鱼群。

复产卵再次参加到产卵:剩余产卵群体:指重群中的鱼群。

次性成熟参加到产卵鱼:补充产卵群体:指初b a(2)、索饵群体:指为了摄取食物而集中在一起的鱼群。

(3)、越冬群体:指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季而集中在深水或较温暖水域的鱼群。

(4)、越夏群体:指为了度过酷热的夏天而集中在深水或较寒冷水域的鱼群 (5)、捕捞群体:泛指一切达到一定长度、重量而成为有捕捞价值的鱼群。

二、种群的分类方法:1、地理种群:由于地理条件的隔离形成的。

2、生态种群:在同一区域的生物,由于生物学过程不同形成的。

三、研究种群的意义:种群是某一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对象。

种群是物种的一个基因库。

生物资源数量变动规律以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来体现。

搞清某一生物种群问题,是正确找出其资源特点,并能进行合理利用的前提。

四、种群的鉴别方法:(一)形态学方法(或称生物学测定方法)1、分节特征:鳍条、侧线鳞、鳃耙、脊椎骨(腹椎骨与尾椎骨)、幽门盲囊,鳔支管等。

2、体形特征(或称量度特征):主要测量鱼体各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并统计该比值的种群样品平均数和平均数误差。

研究引导型教学在《资源生物学》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引导型教学在《资源生物学》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系各个方 向研究的基础。传统教材 中注重各个知识点 ,

而这些知识点相对零 散 , 对专业基础 薄弱的学生来说 , 系统理解 、 融合有一 定 困难 , 不利 于教学 内容 的全面深
入掌握 。 在课 堂讲授 中 , 笔者注重用研 究实例将这些 内

门历史悠久 、 常重要 的专业基 础课程 , 渔业 资源 非 在
本知识在研究 实践 、 应用与重要性 。
别是世界 经济发达 的渔业 大 国重视 渔业 资源研究 的背
的学习与研究 皆离不 开这 门课程 的基础 ,亦是 海洋生
物 资源与环境专业硕 士生 、 博士生 复试 的主要专 业课 。
其 内容框架虽较为稳定 , 但随着科学 的不断发展 , 各种
研究手段 的不断进步 , 学科 间亦在交叉 融合 , 在各 国特
究方法 、 过程介绍 给学生 , 使学生更 “ 亲切 ” 地感受到课
海 洋 渔业 资 源领 域 的研 究 与管 理工 作 培养 高 水平 人 才, 是本课 程教学 中要解 决的重要课题 。 有关本课程 的 教 学 目前 尚未见 到教学 改革方 面 的系统研 究论 文 , 笔
生 的专业视野・ , 学生的学习兴趣 。 培养 2 . 重视研究实例 , 融合教学 内容 。《 资源生物学 》 做
容 串连起来 ,在 每个 重点章节筛选 国内外 最新 的典 型
研究报道进行系和应用 ; 同时 , 在研究 实例选 择上 , 合 自 结
身承担 的国家研 究任务 ,适 当将 自身研 究 中相关 的研
学 教育领域起着不 可替代 的核 心作用 ,后继 多个 方 向
【 高校研究 】
研究引导型教学在《 资源生物学》 本 科教学 中 的实践 与探索

渔业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考研复试必备)

渔业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考研复试必备)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二章:种群: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态、生理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的遗传属性——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集合。

群体:可认为群体是种群之下的一个研究单位,指能够满足一个渔业管理模式的那部分鱼,可定义为一个群体。

量度特征:量度特征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 主要项目有: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眼径与头长、尾柄高与尾柄长之比等。

第三章:鱼类的生命周期:指鱼类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语,直至衰老的整个一生的生活过程,又称之为生活史或个体发育。

卵膜:位于卵的最外层,保护卵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并使卵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对外界环境起隔离的作用,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卵黄: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卵细胞质的液泡酿造而成,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卵黄的大小和胚胎发育时间的长短有关。

油球:是许多种硬骨鱼类卵子的特殊组成部分,它是含有脂肪的,表面围有原生质薄膜的小球状体。

油球对于浮性卵不仅是营养的贮藏,还起到了“浮子”的作用,使卵子能经常保持在一定的水层;但对沉性卵只是营养的贮藏。

卵质:就是卵子的细胞质,是构成卵细胞体的主要部分,是卵细胞营养和生命活动的中心。

卵质的多少决定了细胞的大小。

卵核:又称生殖核或细胞核,卵裂、生长、新陈代谢都和核有直接关系。

极性:由于卵质中卵黄的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卵子的极性。

卵黄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卵黄少或没有的一端,即主要是细胞质集中的一端称为动物极。

卵黄间隙或围卵腔:介于卵膜和卵细胞本体之间的空隙。

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如含有油球,卵黄间隙大等。

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子产出后沉于水底,一般较浮性卵大,卵黄间隙小。

可分为:不附着沉性卵,附着沉性卵,有丝状缠络卵。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电子教材—绪论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电子教材—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基本概念一、渔业资源的概念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为从事捕鱼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就业、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

在许多国家,鱼类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2/3的世界人口提供了40%的蛋白质,在亚洲有近10亿人依靠鱼类和海洋食物作为他们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

在我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据统计,1978年我国渔业总产值仅占大农业总产值的1.6%,到1997年提高到10.6%。

根据2002年农业部渔业局的统计,2002年全国水产品总量达到4565.18万吨,连续1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1433.49万吨,全社会渔业总产值达到3109.93亿元(当年价格),渔业劳动力达到1312.87万人,对外贸易总量为457.6万吨,对外贸易额达到69.0亿美元。

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36.05公斤。

因此,渔业资源在食物安全、渔民就业、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渔业资源是发展水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渔业资源状况不仅受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栖息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类开发利用状况而变动。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日益进步,渔业资源的开发种类也在不断扩大。

《辞海》中认为:“水产资源是指水域中蕴藏的各种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的数量。

渔业上对经济动植物的数量通常称为渔业资源。

包括已成熟可供捕捞的部分和未成熟的预备捕捞的部分。

”《农业大词典》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中将水产资源定义为:“水产资源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又称为渔业资源。

”在上海水产学院主编的内部教材中,将水产资源和渔业资源分别定义为“水产资源为水域中蕴藏着的经济动、植物(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海兽类和藻类等)的群体数量”,“渔业资源是指水产资源中可供捕捞的经济鱼类和其他经济动植物的群体蕴藏量”。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资源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资源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5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 1 页第 1 页专业年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3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一、名词解释(30分)种群分节特征日轮单周期型鱼类沉性卵鳕型鳞性成熟系数卵胎生怀卵量更替率二、问答题(70分)1.什么是耳石成分指纹?利用成分指纹鉴别鱼类种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如何?(8分)2.鱼类早期发育分哪几个阶段?试述其仔鱼后期与稚鱼期的主要特征。

(10分)3.鱼类耳石、鳞片上年轮特征各有什么特点?其年轮形成原理是什么?(10分)4.试以耳石为例,详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0分)5.试述鱼类食饵更替的主要表现。

(10分)6.鱼类产卵洄游有什么特点?(10分)7.试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量度的主要指标。

(12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5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B)共 1 页第 1 页专业年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3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三、名词解释(30分)量度特征性比年龄结构产卵洄游群落食饵更替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演替产卵洄游大陆架渔场四、问答题8.试述鱼类种群间形态方面的主要区别特点。

如何利用形态学方法鉴别鱼类种群?(10分)9.试述鱼类生命周期的时相划分。

(10分)10.如何用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10分)11.试述黄渤海鱼类的繁殖期、排卵方式与产卵类型特征。

(10分)12.影响鱼类食饵保障的因素有哪些?(10分)13.试述鱼类个体繁殖力的变化规律。

(10分)14.试简述鱼类日轮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0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6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 1 页第 1 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4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五、名词解释(30分)鳞焦环片二夏龄鱼越冬洄游群落鱼类个体繁殖力怀卵量物种多样性大陆架渔场卵胎生六、简答题(36分)15.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划分鱼类种群?(6分)16.鱼类生命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6分)17.鱼类产卵类型有哪些? (6分)18.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哪几种? (6分)19.草食性鱼类有哪些类型? (6分)20.鱼类产卵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七、综述题(34分)1.试述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鱼类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课程主要是研究鱼类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使学生深刻理解鱼类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内容,并将相关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应用到水产养殖中。

在了解鱼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五、学时分配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表4所示。

表4 学时分配表六、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最终成绩使用(百分制、五级制、二级制);课程最终成绩构成比率:平时占50 %,,期末占50 %;理论课程期末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一页开卷、小论文、大型作业、报告):平时成绩至少包含4项考核项目,总占比50%,考核项目包括:课程思政实践(占5%)(必须含有)、课后作业、出勤、课堂练习、课堂互动、课堂讨论、小组展示、课后实践等七、教学资源表6 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资源类型资源教材《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苏锦祥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鱼类学实验指导》孟庆闻等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参考书籍或文献《鱼类学》谢从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鱼类比较解剖》孟庆闻等科学出版社1987年《鱼类生态学》殷名称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鱼类生态学》叶副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鱼类生理学》林浩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鱼类系统检索》成庆泰等科学出版社1987年课程文档无八、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其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算法如下:1、使用教学活动(如课程思政实践、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单元测验、课堂讨论、互动、阅读报告、大作业等等)成绩或期末考试部分题目得分率作为评价项目,来对某个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2、为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对每一个课程目标的评价项目选择超过两种;3、根据施教情况,评价项目可以由教师自行扩展,权重比例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4、对某一个课程目标有支撑的各评价项目权重之和为1;5、使用所有学生(含不及格)的平均成绩计算。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第1章 绪论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第1章 绪论
获得了东海外海水文、生物、地形、鱼虾类资源、渔 场变动等大量资料,开发了东海南部的绿鳍马面纯资源,为 70年代初期我国灯光围网渔业和当前马面鳍渔业的发展提 供了重要依据。
第一章 绪论
1975-1978年开展了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调查。
这是台湾海峡水域的综合渔业资源调查,第一次揭示了该地区的渔场 海洋学特征与一些经济种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对区域渔业开发和保护 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近年来的“908”专项调查; 其它各种区域性资源调查。
东方红2号船
东方红2号海上实验室
第一章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渔业资源的基本概念。 2.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3.研究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 绪论
5·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 Biology ) : 从生物学、生态学角度出发,侧重研究保护生物学
(conservation biology)、生物学多样性(biodivers ity)和大海洋生态系(largemarine ecosystem)等为 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从而关系到人类 文明和幸福未来的重大命题。
和合理利用我国近海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4一1965年南海海洋水产研究所开展了“南 海北部(海南岛以东)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海水域系统地进行渔业资源生物 学的调查,取得了大量丰富的资料,对南海水域的渔业生 产和管理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一章 绪论
1973-1978年进行的北自济州岛外海、南至钓鱼 岛附近水域的东海大陆架调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1. 陈大刚. 渔业资源生物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2. 陈大刚. 黄渤海渔业生态学.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1 3. 邓景耀, 叶昌臣. 渔业资源学.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 4. 邓景耀等. 海洋渔业生物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1 5. 胡杰. 渔场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6. 陈新军.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4

增殖资源学-课程大纲2020版-曾晓起

增殖资源学-课程大纲2020版-曾晓起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增殖资源学是运用生态学与资源学原理与方法对海洋经济生物资源进行增殖、实行科学有效管理的科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海洋类专业学生开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增殖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基本模式,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水域自然环境与生物环境特征,以及有关常见海洋经济动物增殖种类的生活史、繁殖习性与生态学等知识;人工鱼礁与人工藻场的基本概念与一般机理,常见海洋经济动物种类增殖的一般流程,以及人工鱼礁渔场与人工藻场的建造技术。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增殖资源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开展常见种类的增殖放流与增殖效果评估等专业技能。

Marine Stock Enhancement is a course that increases marine economic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implemen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by using ecological and resourc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or senior student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and models of marine stock enhancemen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bi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arget waters; the life history, breeding habits and ecology of common marine economic animals;- 5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artificial reef and artificial algae field; the enhancement procedure of common marine economic speci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rtificial reef and algae ground. We want to mak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marine stock enhancement, and train them to use these theories and methods to carry out practical operation.2.设计思路:1)专业内容要求:本课程引导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高年级学生通过增殖资源学理论与方法来了解并运用渔业资源增殖技术与资源增殖环境改造技术。

以实验教学为抓手推进渔业资源生物学课程质量提升

以实验教学为抓手推进渔业资源生物学课程质量提升

以实验教学为抓手推进渔业资源生物学课程质量提升刘必林 钱卫国(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摘要:《渔业资源生物学》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传统的教学中由于缺乏实验教学环节,限制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使得教学比较乏味。

由此,根据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配备了极具针对性的8个实验教学项目,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从而有效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课程质量;渔业资源;生物学中图分类号:K8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32-0156-002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建设历史的传统水产类高校,其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由建校初期的渔捞科发展而来的。

该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量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其人才培养方案曾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后续的国家特色专业、上海市品牌专业建设,以及上海海洋大学入学双一流学科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渔业资源生物学》是该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尽管有图片、视频等用于展示相关的知识点,但由于缺乏实物展示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得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对渔业生物的认知也是一知半解,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普遍不高。

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相关实验室建设得到了很好地建设,课程主讲团队积极尝试引进大量的实验环节以丰富课程教学,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课程基本概况《渔业资源生物学》主要讲授渔业资源生物学的有关基本知识,有关捕捞对象的洄游分布、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渔业资源分布及调查方法等科学知识内容的课程,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世界渔业资源的新技术和新进展,熟悉我国近海以及世界主要渔场环境和渔业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掌握研究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种群、年龄、生长、繁殖、洄游等,为渔业资源评估、种群数量变动、渔情预报等提供基础资料,熟练掌握渔业资源生物的调查方法,为今后从事海洋渔业生产、渔业管理和研究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精选)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 水产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精选)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  水产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渔业资源生物学实验指导书海洋科学学院管卫兵陈新军364实验一鱼类生物学测定一、目的要求通过对几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测定,了解和掌握渔业资源生物学调查的几项测定技术标准,为渔业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材料小黄鱼,白姑鱼,带鱼,海鳗,鲐鱼,兰圆鯵,鲳鱼等。

三、实验工具量鱼板、两脚规、刺孔蜡纸、刺孔针、镊子、剪刀等。

四、实验内容1、取样(1)由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取样分随机取样和选择取样两种。

我们通常采用随机取样进行测定工作。

(2)研究群体组成的样品,一般每次取样数量为100尾。

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项目的不同,取样数量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以能反映整个群体的特征为原则。

(3)做好野外采样记录,包括样品的捕捞日期、地点、使用的渔具和网获量等。

(4)在进行生物学测定之前,先把样品进行编号和登记,并做好测定项目的记录工作。

(5)样品以取自拖网、围网、定置网、钓具等对鱼体大小无选择性的渔具为宜。

(6)样品应保持新鲜完整,不宜选择腐烂、残损或严重变型的鱼体作为样品。

2、测量鱼体的长度(单位:毫米)(1)全长—自吻至尾鳍末端(2)体长—自吻端至尾椎骨末端(3)叉长-自吻端至尾叉(4)肛长—自吻端至肛门前缘对不同鱼类,其测量鱼体长度的方法不同。

对某些下腭稍突出的鱼类,如鳓鱼、海鳗、带鱼等,测量长度自下腭前端开始,记录时应注明。

全长一般用在辅助观测,不作统计分析之用,唯鳎鱼以全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凡尾椎骨末端易于观察的鱼类,如石首鱼科的大黄鱼、白姑鱼、黄姑鱼和鲷类、鲽类等应以体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凡尾叉明显的鱼类,如太平洋鲱、沙丁鱼、鳓、青鳞鱼、鯷、黄鲫、竹筴鱼、兰圆鯵、鮐、马鲛鱼、鲳鱼、舵、鰹等,应以叉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凡尾鳍、尾椎骨不易测量的鱼类,如鲨鱼、海鳗、带鱼等应以肛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至于鱈、魟类等以体盘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进行鱼体长度测量时,应使鱼体及尾鳍自然伸直,平置于量鱼板上,将口闭合,吻(或下腭前端)紧贴垂直档板,然后测量。

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课程大纲2020版-唐衍力

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课程大纲2020版-唐衍力

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课程大纲2020版-唐衍力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 课程描述:本课程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和水产养殖专业的选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依据人工鱼礁的集鱼机理、功能与作用,着力阐述和介绍人工鱼礁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人工鱼礁区的本底调查与选址、礁体结构与水动力学特性、人工鱼礁的工程设计和结构优化以及人工鱼礁生物附着和增殖效果评价。

以人工鱼礁为基础构建的海洋牧场,主要介绍海洋牧场的主要类型和作业方式、海洋牧场开发的关键技术,能够根据海域自然环境条件和海洋牧场建设的要求,进行海洋牧场的规划和设计。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marine fish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s, as well a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aquaculture majors and mari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ajors. This cours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fish assemblage mechanism of artificial reefs, focusing on explaining and introducing the types and performance of artificial reef materials,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 and site selection of artificial reef areas, reef structure and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reef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7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rtificial reef organisms on attachment and stock enhancement. Marine ranches built on artificial reefs mainly introduce the main types and operation methods of marine ranches, the core technology of marine ranching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nd designing marine ranches according to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marine ranching construction.2. 设计思路:本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增殖工程学的视野、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论,从而认识、研究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渔业环境修复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初步掌握海洋鱼类、虾类、蟹类等经济动物资源种群划分、年龄、生长、繁殖、食性、洄游、分布等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通过各领域最新研究实例,进一步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行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fundamental theory and study method on fisheries resources biology including stocks identification, age and growth, breeding, food, im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etc. The fish, shrimp, and crab are related target species with the fish as the focus. We hope that students can follo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is field all over the world by the theory and some case studies learning, and get professional basis for the fisheries related job.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渔业生物学的视野、学科思维和方法论,从而认识、研究和解决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所涉及的海洋资源与环境基础科学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取基于学生掌握了普通动物学和鱼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课程内容以渔业资源种群生活史为核心,在了解中国近海渔业资源与环境背景基础上,为渔业资源种群动态评估与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生物学参数与科学参考,为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渔业资源种群生活史以鱼类为主,全面介绍鱼类生活史过程中涉及的种群划分、早期发育、生长、繁殖、摄食、洄游、分布等基础生物学特征;同时课程简要介绍世界及中国海洋渔业资源与渔场概况,为开展渔业资源的科学研究与管理提供重要的知识背景积累。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鱼类学;普通动物学。

同时,课程是本专业其它课程,如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渔业经济与管理等的重要基础,在渔业资源专业的课程教育体系中,本课程为重要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引导并培养学生运用渔业生物学知识来认识、研究和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科学问题的能力,增强海洋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理解和掌握渔业种群的基本概念,以及渔业种群生活史过程中的早期发育、生长、繁殖等基础生物学过程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技术;了解鱼类洄游、分布的环境与生物影响机制,及基础研究方法(知识目标);
(2)为渔业生物学其它相关方向的研究与资源管理应用积累较充分的学科基础知识(知识目标);
(3)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学习,基于自主式、合作式和研究式的学习方式,自主选题并团队协作完成science project(大作业),初步具备自主学习、文献搜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力目标);
(4)了解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前沿研究进展,训练科学基本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学会撰写学术文章和技术报告(能力目标);
(5)提升全局意识、辩证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理论分析、理解现实问题;提升科学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情感目标与价值目标)。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提问和课堂讨论等。

本课程将包含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教学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文献资料的查阅、问题分析和论文撰写等作业。

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参考教材:
陈大刚主编,渔业资源生物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7。

任一平主编,渔业资源生物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2020。

2、主要参考书:
(1)邓景耀,叶昌臣。

渔业资源学。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2)邓景耀,赵传絪等。

海洋渔业生物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A: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作业的评分标准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